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的组织机构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的组织机构,第1张

河南省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名单如下:

河南省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

主 任:王 鸣 云 平

副 主 任:季 平 史焕全

秘 书 长:季 平

委 员:潘清江 王鸿斌 王振东 曲书锋 李 晖 张华中 李 健 李孟渊

朱 桥 王 昱 周 鹏 周红军 李建华 程志宏 郝全成 李 璐

赵广付

河南省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

主 任:吴 行 米 闹 张剑锋

副 主 任:张文平 菅智民 刘绍典 张生赋 李建业 王乃勇

秘 书 长:姜宝平

委 员:张富华 刘文超 娄红卫 张 良 王冷石 宋 震 王 岩 罗 鸣

孙永茂 洪丰仓 刘灿辉 胡 晖 李 彬 宋高峰 史林国 董芮铭

宋国军 米启伟 李建东 熊传明 叶殿迎 赵 雍

河南省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

主 任:胡秋萍 张建才 谢安钧 司马武当

副 主 任:刘兆英 张富君 樊子阳 刘聚森 钟海涛 张宏伟

秘 书 长:侯和平

委 员:张奇惠 马健中 陈 勇 池献平 薛明辉 高 昂 张永刚 傅泽宇

陈濂波 郭思源 朱文定 张志军 牛家湘 傅飞舟 张 靖 贾长城

河南省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

主 任:张高山

副 主 任:谢国启 刘森堂 刘颜涛 马绍堂

秘 书 长:董江源

委 员:顾 翔 李彦春 尹先敦 吴健甫 刘伊明 陈 祺 刘宝平 刘 根

王景强 靳玉峰 王三友 韩 伟 任天顺 王育红 高崇明

河南省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

主 任:王宝贵

副 主 任:耿自礼 夏京州 邵其波 张伯煊 赵鉴钺 张永乐

秘 书 长:耿自礼

委 员:陈晓宇 薛党军 武庆平 张青山 王梦笔 沈长波 张英俊 陈桂春

杜思吾 王学峰 岳剑平 谷国伟 田振亚 程丽萍 刘存铭 黄 平

河南省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

主 任:许雄志

副 主 任:查仲林 王 晨 周 斌 侯晋中 尚仁义 熊新华

秘 书 长:谷松章

委 员:尚佳轩 朱怀召 丁东辉 王永峰 王兆卿 黄 镛 张焉如 顾建全

张善友 段宏煜 宁树恒 逯国平 赵红旗 曹向春 赵 华 王 涛

陈春芳 孟钦锋 王继涛 杨卫磊

河南省书协刻字专业委员会

主 任:刘安成

副 主 任:刘照渊 马天保 王军杰 于长海

秘 书 长:马天保

委 员:宋德功 刘熙根 高雅轩 李启龙 李贵阳 贾亚峰 刘克庆

河南省书协妇女书法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杨杰

副 主 任:石浅 毛鸿雁

秘 书 长:张峥丽

委 员:刘 娟 刘静云 张宝凤 许广丽 李松亭 冉书芳 杨燕豫 白 沙

杨 帆 张晓红 耿书香 陈玉莲 刘启红

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

主 任:李 强

副 主 任:王蕴智 姜寿田 海萌辉 杨海蛟 宗致远

秘 书 长:杨海蛟

委 员:张际春 黄修珠 常亚钧 段正敏 刘根货 李 放 乔延坤 杨政民

柳青凯 柴新胜 涂白奎 杨天才 吴国梁 赵君平

河南省书协教育委员会

主 任:赵振乾

副 主 任:谷景立 庄桂森 曾 广 张国朝

秘 书 长:谷景立

委 员:薛玉印杜旭光 马 龙 王建国毛国兴 朱乐朋 张新词

河南省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

主 任:王荣生 计承江

副 主 任:刘灿章 王猛仁 孟会祥 王幅明

秘 书 长:芦 荻

委 员:赵心田 黄俊俭 白立献 张正杰 左晓杰 郑志刚 陈培站 聂中东 梁乃松

应该是最高水平的人。健在的至少有这样几个:启功,刘炳森,沈鹏,欧阳中石,李铎等。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生于1912年7月26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自80年代初,他的书画专集、诗词专集陆续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近几年,又先后赴日本、新加坡、韩国和香港、澳门举办书画展,取得了很大成功,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启功还是我国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对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鉴定小组,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对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的国家级古书画珍品,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甄别,为国家整理、保存了大量古文物精品。

  启功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一九六二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刘炳森教授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其中三十余次东渡扶桑。一九九零年五月,荣膺日本“富士美术奖”。出版有多部书法作品集,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

  沈鹏(19319─ ─)江苏江阴人。早年毕业于江西南昌大学中文系。书法擅长行草,兼及楷、隶书。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并参以汉魏碑刻。美术评论侧重国 画、书法等。主持编辑《故宫博物院藏画》,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石刻大观》三十二册(日本)等。主编期刊《中国书画》等。著作有《书画评论》《沈鹏书法选》等十几种。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 数百次,并远绍欧、美、东南亚国家。多次赴新加坡、瑞典、日本讲学,并举办个展。传略载入英国剑桥国际 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国际传记辞典》等。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编审,中国书协代主席,全 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欧阳中石 (1928 - )山东泰安人。 中学就读于济南,毕业后迁入北京 。初入辅仁大学 。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专治中国逻辑学史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书法艺术专业主讲,并从事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客座教授、顾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学书先师从武岩法师,又受业于吴玉如先生 。兼涉篆、隶、甲骨、金文 。多作行书 。注重书学教育,于北京师院创建了书法艺术专业,先为大专学历,后纳入中文系,成为大学本科 。

  李铎,1930年生,湖南醴陵人。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书画学会顾问等。  

  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近10几年来,他的墨宝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常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制匾刻石。

  近年来,李铎不仅在书艺上刻意求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潘守宇谈书法

 $$$$$$$$$$$$$$$$$$$$$$$$$$$$$$$$$$$$$$$$$$$$$$$$$$$$$$$$$$$$$$$$$$$$

字形藏理,字音通意。

鲁迅先生有言,汉字具三美:音美,以乐其耳;形美,以悦其目;意美,以感其心。

真想学好,推荐您:田蕴章书法讲座视频新百集-书法-北方网-文化娱乐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7/06/27/001739852shtml

您要每天坚持不间断地去做对您的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您为此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就是这10分钟,会让一

切变的不同!

书法是内涵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一门艺术。

沈尹默说:持之以恒的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持久,使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理解力加深,能够让

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欧阳中石说:“书法让人得到美的享受,精神的寄托,情趣的陶冶,大有益于身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人们可以靠精通一门学问来认识世界。

曾国藩说:“习字贵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取法上上,仅得其上

取法其上,仅得其中

学习就要学习一流的人和事 。选贴要选上乘的法帖,像欧颜柳赵等人的,他们的也要选上乘的成熟作品。(欧阳询的《九

成宫醴泉铭》被称为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很适合女孩子练,日本女士练书道长习该帖。日本《朝日新闻》报名就取

自该帖。)

临帖一定要追求像,“察之尚精,拟之贵似。”

练习书法,我认为有三要素:

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书法作品。)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范曾

2,苦练:《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

故。)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

汉代的书法艺术,汉代是一种雄浑博大的艺术,它崇尚质朴,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这种思想占统治地位,

儒家的审美是什么呢?它讲究不激不励,风规自远,讲究中正冲和,讲究和平,雍容博大,它是这种艺术,所以汉代的书

法呢,它是以简朴以质朴,包括汉代的印章叫汉印,都是以简朴为崇尚的,好像汉代的隶书里面并不丰富,比后世的行草

书要简单多了,它靠一种很简单的又不断重复的这种节奏产生一种深邃感,往往是简单的东西,它有深刻性,往往是妍的

东西,它是表面化的,汉代的艺术雄浑博大,具有深刻性,它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美的一种追寻,所以汉代艺术是中国

艺术一种代表性,高境界的艺术。

   费新我----

   楷书难得飘扬

   草书难得庄重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

   龙蛇云雾之流

   龟鹤花英之类

   楷法无欺

   楷书是上溯寻源的依据,是下求其流的基础。

   要想大字好

   必须窟窿少

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

   

 美好的传说柳公权学书时见城里大树下一长者双脚夹笔写起字龙飞凤舞,当时看的他目瞪口呆向其求教,老者说:"我是有

残疾的人不得不用脚写,现在我告诉你学习书法的真谛'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方得家凤飞'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现年36岁,工商管理硕士,山东嘉祥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下属有出

口滑雪手套厂, 肉联厂,中国书法家会员。

  自5岁每天习字大楷500字,一直到大学毕业,从不辍笔一日。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少年便已负

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隶书行草。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朝日新

闻》专题报道:《欧楷真功遨商海》,称其“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曾师从曹玉璋,申景科,张泩俊(“嘉祥有个张泩俊,巨野有个卜昭信”张泩俊是我们嘉祥最有名书法家,前清廪生,

嘉祥卧龙山人。张泩俊老师为其刻印 :“儒商鸿伟”,“圣乡闻人”;后又拜师范曾,阎心灵(书法家,我县人,在最高

人民检察院离休),田蕴章(天津南开大学,书法博士导师)。田教授称潘守宇为:“齐鲁欧楷第一人”潘守宇人在江湖

,难得浮生半日闲,忙于经商,常在本厂石雕作品,重要碑刻上留字,作品市面上很少见到。 

   2008年9月“潘宏伟”的蝇头小楷兰亭兰亭集序在在日本以12万人民币拍出的 荣宝斋现售其字一平尺上万。 

潘守宇, 自5岁每天习字大楷500字,一直到大学毕业,从不辍笔一日。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少年

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隶书行草。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

朝日新闻》专题报道:《欧楷真功遨商海》,称其“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2008年9月“潘宏伟”的蝇头小楷兰亭兰亭

集序在在日本以12万人民币拍出的 荣宝斋现售其字一平尺上万。

1979年9月,上海《书法》杂志举办“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河南省作者王澄获一等奖,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举办的首次大型书法评选动活动。

1989年8月,在“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上首设奖项,河南王宝贵获一等奖,李刚田、刘顺、赵振乾、李建业获二等奖,吴行、尚仁义、刘森堂、高崇明获三等奖。

1990年,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奖3人:查仲林、张富君、席黎生。

1992年6月,“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改为奖项不分等级统称国家奖,河南获奖8人:张海、查仲林、云平、许雄志、栾小宝、苏茂智、张继、焦智勤。

1992年8月,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颁奖,其中书法艺术获奖的有:李刚田《篆刻作品集》,周俊杰《书法作品集》,王宝贵《隶书联》。许雄志获青年鼓励奖。

1992年,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奖5人:刘绍典、刘森堂、薜玉印、张富华、张富君。

1993年,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西中文获三等奖。

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奖2人:范斌、吴行。

1995年,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河南获奖6人:赵鉴钺、栾小宝、耿自礼、米闹、张生赋、刘顺。

1995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奖6人,其中二等奖1人:范斌;三等奖5人:吴行、薛党军、张文平、刘绍典、张永刚。

1997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奖9人,其中二等奖1人:张韬;三等奖1人:张文平;提名奖7人:云平、刘宝光、刘绍典、刘颜涛、张宏伟、徐学萍、谢小毛。

1997年12月,中国文联评选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我省书家查仲林获此殊荣。

1998年,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河南获奖5人(4篇):其中一等奖李学文、林奎成(合);二等奖李义兴;三等奖曾广、宗志远。

1999年,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河南获奖9人:张富华、刘绍典、刘宝光、米闹、王忠勇、王育红、张景强、张存民、葛原。

2000年11月,中国书协评选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我省4人:米闹、张文平、宗致远、张鹤岭。

2000年,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河南获三等奖3人:王忠勇、贾长城、杨东日。

2002年,中国书协评选第二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我省4人:刘兆英、刘颜涛、李建业、胡秋萍。

2002年,周俊杰的论文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河南获奖如下:

创作奖6人:米闹、张文平、贾长城、王晨、刘颜涛、陈晓宇

创作提名奖5人:刘森堂、宗志远、张永乐、郭全忠、李彬

编辑出版奖2个:墨海弄潮百人集(省书协编)、王铎书法全集(河南美术出版社)

理论提名奖7人:西中文、张啸东、姜寿田、李学文 林奎成(合) 许雄志

2006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中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大赛 二等奖崔国伟

2007年,兰亭书法奖二等奖崔国伟

编辑出版提名奖1个:书法导报

1、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2、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3、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

4、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 ,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

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硕导,苏州大学博导。

5、华人德,1947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文学学士。苏州大学图书馆参考特藏部主任、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沧浪书社成员。

胡昭(公元161年-公元250年),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

算不算

临沂是首个中国书法名城,是全国第一批被命名的城市之一。 作为书圣王羲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临沂市书法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研习书法的风尚。千百年来,临沂书法之风不衰,至2008年仍有许多人喜爱习书练字,艺术氛围浓厚,孕育出众多优秀书法人才。临沂市有中国书协会员50多人、省书协会员160余人、市书协会员600余人。另外,从临沂考出的书法博士、硕士近40位,这个数字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屈指可数。临沂市还非常重视书法传承教育,为培养书法后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9月6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临沂”授牌仪式举行,中国书法名城是临沂市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一笔,该称号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子品牌。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匾成了临沂又一城市品牌,也拉开了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序幕。

临沂市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独具特色。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市书法家的创作一直保持着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态势,逐步成为山东书法的重镇。基于此,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书圣王羲之故里临沂为中国书法名城。临沂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为全市的文化名市建设增添了新的华彩乐章。同时临沂市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书法这个传统优势,进一步打响“书圣故里、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让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书法是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主题,书圣节上的洗砚池雅集笔会,邀请了全国及临沂本地30余名知名书法家齐聚王羲之故居的洗砚池畔,现场挥毫泼墨,共同交流切磋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同时,十余名临沂青少年在现场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体现书圣故里书法艺术代代相传的传统。书圣文化节以书法为中心,充分突出“书法名城”特色,艺术氛围浓厚,让众多市民畅享书法大餐。 2008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徐州”授牌仪式在新落成的李可染艺术馆举行。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书协顾问、江苏书协主席尉天池,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以及徐州市领导、市文联、市书协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出席授牌仪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为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申报并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书法重镇,无论在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活动的开展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至2007年,徐州在中国书法举办的各类书法篆刻展览中有480余件作品入展,53人次获奖。曾获得江苏省书协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先进集体”奖牌,荣获了由中国书协授予的“书法进万家优秀基层单位”的称号。至2008年徐州市有中国书协会员90人,江苏省书协会员263人。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徐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为丰厚的书法篆刻积淀,并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着重大影响书法篆刻家。徐州市书协从1980年起,即重视书法教育,由书协主要领导担当教师,挂牌上课,随着形势的发展,徐州的书法教育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已形成了少儿书法教育、中青年书法教育及老年书法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这为徐州书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徐州书法事业在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服务社会。每年春节前,徐州市书协都组织书法家深入农村、厂矿和部队义务为人民群众书写春联。同时,还经常举办书法慈善义卖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中国书法家协会在赴徐州市进行考察验收后认为,徐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和特殊魅力的书法名城,拥有丰硕的创作、学术和教育成果,实力强劲的书法家队伍,健全的书法组织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和富有影响的高品位书法活动,当代徐州书法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走出了全国书法发展的前列。2008年2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徐州为“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6月7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授牌仪式。七朝古都开封成为继苏州、徐州之后,第三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开封是书法艺术的丰厚沃土,自汉代以后,每个时期都是大家辈出。

汉代陈留圉人蔡邕,是公认的汉碑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熹平石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有意识进行汉字规范的一次重大改革。蔡邕还首创“飞白体”,至今在书坛仍有广泛影响。北魏开封人郑道昭,当时有“北朝书圣”之誉,他留下的“云峰石刻”遗迹,被人称为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是陈留人,工于正、行、草各体书法,尤以草书擅长,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孙过庭自撰的《书谱》,书文并茂,堪称“千古合璧”。 到了北宋,开封云集了一大批书法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欧阳修、王安石、赵佶,把开封书法推上了历史的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明清之际,开封书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涌现了周亮工、李鹤年、李铁麟、仓景愉、萧亮飞、朱祖谋、纯阳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书法名家,开封书法文化绚烂多彩,名重一时。

当开封书法艺术的长河流入到现代时,古城开封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家。靳志、许钧、关百益、丁康保、郦禾农、张贞、张友兰、孙乐天、李子培、郭凤惠等均是近代书法的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书法出现繁荣景象,谢瑞阶、郝世襄、许成琮、陈玉璋、武慕姚、于安澜、庞白虹、傅隐戈、李白凤、叶桐轩、孔宪易、牛光甫、桑凡、靳选、刘庚三等是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书法家。

1984年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开封书法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饮誉当代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如王宝贵、桑凡、李逸野、王澄、周俊杰、陈国桢、胡秋萍、刘兆英、赵振乾、尚仁义、张富华、宗致远、赵鉴钺、王若愚、张本逊、刘梦璋等。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故里襄阳市2011年6月10日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成为湖北省第一个、中国第9个中国书法名城。襄阳市以米公祠为依托打造”米芾书画”品牌,先后新建了展览馆,扩建和修缮了米公祠;整合了市体育馆、仲宣楼等10余处资源、2万多平方米展厅作为书法绘画展览交流场所;每年投入6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举办各类书法活动;把书法艺术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设定为学生考试科目;命名了“米公中学”、“米公小学”等一批书法特色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45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