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西赣州人,最近要结婚了,可是总是因为订婚的事情吵架,因为订婚要去酒店摆酒席,然后要给亲戚红包

我是江西赣州人,最近要结婚了,可是总是因为订婚的事情吵架,因为订婚要去酒店摆酒席,然后要给亲戚红包,第1张

男的两个人要商定结婚,确实有很多复杂的事情要去考虑要去做。最好是两个家庭坐在一起好好商量一下。结婚或者订婚的费用什么的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好了。

如果不坐下来商量一下。而是各管各的,各想各的心思。这样就容易出现很多的矛盾。影响到双方的感情。

结婚的费用还是应该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来确定。再好的费用就高一些,条件不是特别好的低一些就行了。

1、赣州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荐?2、赣州有哪些有名的小吃?3、赣州有什么特色美食4、赣州10大美食小吃是什么5、赣州有什么特产美食6、赣州有什么特色小吃?赣州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荐?

赣州地大物博,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包含3区2市13县,几乎每一个地级市都有特色美食和小吃,现在我就来说说赣州的特色小吃吧!

章贡区:桂花肉、醋果子炒大肠、赣南小炒鱼、鱼脯

南康区:荷包炸、蝴蝶鱼饺、月亮花生巴、南瓜干

赣县区:阳埠腐竹、客家酿豆腐、黄元米果

大余县:南安板鸭、烫皮、鹅王

崇义县:黄姜豆腐、崇义水饺

上犹县:银鱼汤

信丰县:萝卜饺、萝卜干

龙南市:杨村米酒、薯包子

定南县:酸酒鸭

全南县:擂茶、薯包鱼

安远县:三鲜粉

会昌县:会昌豆干

于都县:棕包炒腊肉、芋子糊、锅巴

兴国县:四星望月、粉龙床

宁都县:三杯鸡、大块鱼、肉丸、擂空心菜

石城县:芋饺、芋包子

瑞金市:瑞金牛肉汤

赣州,江西省省辖市,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有幸去过几次,下面就我印象中的赣州的地方美食给大家细数一下。

1、黄元米_

黄元米_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黄元米_,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家中来了客人,从贮存缸中取出黄元米_,切成条块,炸炒蒸煮皆宜,或用腊肉、冬笋、香菇、白菜条为佐料,润滑爽口,独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

2、鱼饼

鱼饼,是赣州境内的一种传统美食。当地民众制作鱼饼的工艺十分考究,主要以草鱼和桂鱼为原料,制作时淀粉不能多,加盐不能少,因有油炸的过程,所以成菜后具有、滑、爽、嫩、鲜的特色。一直是当地民众下酒下饭的美味。

3、生焖鸭

生焖鸭是江西赣州最知名的传统名肴,属于赣菜。每年入夏以后,便是仔姜、仔鸭上市的季节,而生焖鸭的主要原料就是仔姜、仔鸭。其做法是将鸭和姜切成小块,配以红辣椒、蒜仁、米酒、砂糖、酱油等炒焖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皮香肉烂,鲜辣可口。这是赣州居民十分喜爱的一道时令菜肴。

4、酒糟鱼

酒糟鱼,是赣州南康区的一种特色美食,属客家菜的一种。食用时鱼肉在口中,细腻滑爽,余香久久,且鱼肉的本质味道,只要若干时间开始升华,连带着吃酒糟和红泡椒,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5、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江西省赣州市著名传统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福建建瓯板鸭、江苏南京板鸭、四川建昌板鸭并列中国传统四大板鸭之一。南安板鸭外形美观,皮色奶白、瘦肉酱色,肉嫩骨脆,尾油丰满、味香可口,是腊味中的上品。

6、兴国粉笼床

是江西赣州兴国县的一道传统美食。食用时笼盖掀开后热气腾腾,迎面就就能闻到一阵香,辣、鲜的味道,光闻气味就让人食欲大开了。

赣州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月亮巴

赣南民间土特产,全称月亮花生巴,月亮豆巴子,也是客家美食之一,以其形如“满月”而得名。月亮巴酥、松、脆,香气郁雅,风味独特,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点,是老少皆宜的传统休闲食品。

黄元米_

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打黄元米_也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黄元米_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现多用软性杂交米。

赣州麻通

又称麻枣,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质量好的麻通,油炸时有发头,全体肥大,皮薄如纸,内空似瓜瓤,腹中为白丝。吃起来,“落口溶”无渣,香酥可口,是人们欢度春节之佳品,同时也可馈赠亲友。

龙南珍珠汤

江西龙南著名的小吃,属于客家菜。香味袭人,清爽可口。煮好的珍珠汤热气腾腾,幽香袭人。吃上一口,肠胃舒适,脑清目明,有滋养功效,因此大受人们欢迎。

牛皮糖薯干

江西兴国传统的汉族小吃,色泽红润透明,味甜爽口。所需材料很常见,相对于其他小吃而言,制作方法算是比较简单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制作牛皮糖薯干时,宜选择稳定,连续的晴天。

来自网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赣州不但有美食,还非常的多,每个县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我作为一个赣州人,就给你一一列举出来。

章贡区代表美食:赣南小炒鱼

南康区代表美食:荷包胙

赣县区代表美食:黄元米果

上犹代表美食:包米果

大余美食代表:烫皮

会昌代表美食:豆干

信丰代表美食:信丰萝卜饺

宁都代表美食:宁都三杯鸡

兴国代表美食:四星望月

崇义代表美食:九层皮

安远代表美食:安远三鲜粉

于都代表美食:于都烧卷子

瑞金代表美食:瑞金牛肉汤

寻乌代表美食:客家酿豆腐

石城代表美食:客家米酒酿

龙南代表美食:龙南珍珠汤

定南代表美食:酸辣鸡

全南代表美食:磨斋

这些算是赣南每个县市区自己的代表美食了。当然,赣州作为客家人众多的区域,远不止这些,比如说还有:宁都肉丸、雪片糕、月亮巴、酒糟鱼、脐橙、酸枣糕、假燕菜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还有不少美食更是上过央视节目,就比如说上犹的包米果、崇义的九成皮,甚至兴国的四星望月还是进入人名大会堂国宴的。

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大赣州的美食多得都要数不清了,赣南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赣州最有名的自然是三杯鸡啦虽然台湾的三杯鸡已经是大名鼎鼎,但它的发源地却是赣州的宁都县,在明朝宣化年间已经出现了,最初的做法是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米酒,一滴水的不放,故而得名!

虽然现如今的三杯鸡都将猪油换成了食用油,还加上了罗勒叶提香,但壹周君始终认为,保存原汁原味的才是最地道的

然后咧,因为赣州属于客家先人南迁时的第一站,所以基本上有90%的当地人都是客家人,饮食文化,自然也是客家风味啦。

比如由鱼饼,鱼饺和小炒鱼组成的“赣州三鱼”,已经是声名在外。还有粉蒸鱼、鱼丝、酒糟鱼、薯包鱼这些传统的客家鱼菜,虽然都是稀松品尝的家常小菜,但味道却独特可口。

重点说说小炒鱼,这个已经是赣州的标志性美食IP啦,用活草鱼取片,加淀粉、料酒、酱油、盐来裹糊,随后下油锅炸至金黄,留底油加蒜姜丝及配料爆炒即可,口感上外滑内酥,是下酒的绝配啦!

然后赣州还有糯米鸡、生煎鸭、鳝鱼馓子、客家酿豆腐、荷包胙、肉圆_、四星望月等等这些,无一不是独具客家风味的美食啦

最后,壹周君再推荐一个自己爱吃的,安远三鲜粉!赣州安远县的特色小吃,用了猪肉、小肠、猪肝这“三鲜”,配上青菜、酸豆角、酸姜丝、花生米一起煮成汤,然后倒入事先煮好的江西米粉中即可。

可以说,安远三鲜粉是江西众多米粉之中的杰出代表作啦

说到赣州这里有好多小吃,带大家看一下。

鱼饼,鱼饼是一道汉族名菜,以温州、赣州、顺德鱼饼最为出名,鱼饼具有香、滑、爽、鲜、嫩的特色。

芋子饺,是长汀的小吃,用番薯、芋仔制作而一代,长汀客家人最爱吃的小吃,芋子饺皮嫩润滑,馅香味美,是饭店、宾馆的必所品。

小炒鱼,小炒鱼是赣南客家人的代表作,小炒鱼具有强壮、安神的功效。

南康汤皮,汤皮是用米浆做成的糕,特别好吃,汤皮分两种,一种是汤皮丝,另一种是汤皮片,客家人把它当做早点吃,在配上些蒜、生姜、辣椒、酱油特别好吃。

月亮巴,是赣南民间的土特产,主要以面粉为原料,在加入调味品,灿米粉,花生仁加工而而成,在油锅里炸,具有松、脆、香的味道。

还有赣州麻通、南康酒糟鱼、黄元米_、龙南板栗、兴国红鲤、

笔者有幸在江西工作一年的时间,对赣州也是比较熟悉,那笔者给大家盘点一下赣州有哪些美食?

生焖鸭:

生焖鸭,是江西赣州最知名的汉族名肴,属于赣菜。每年入夏以后,便是仔姜、仔鸭上市的季节,而生焖鸭的主要原料就是仔姜、仔鸭。其做法是将鸭和姜切成小块,配以红辣椒、蒜仁、米酒、砂糖、酱油等炒焖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皮香肉烂,鲜辣可口。这是赣州居民十分喜爱的一道时令菜肴。

流浪鸡

流浪鸡又名白斩鸡,是一道江西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赣菜。其烹制系将白身鸡煮熟后,改切成长条状,按鸡形状摆在盘中,食时浇上调味料,鸡肉鲜嫩,微酸兼辣,素雅美观。流浪鸡的特点是鸡肉鲜嫩,色泽淡雅,味道清香且带有辣味,色香味俱佳。

荷包胙

荷包胙,是江西赣州南康区和大余县的传统名菜,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作料的烈香,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能饱肚,饭菜合一。

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汉族名菜。由于中国板鸭生产发源于明朝江西布政使岭北道南安府,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外形美观,色泽白净,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诱人食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腊味珍品。

鱼饼

鱼饼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历来以浙江温州鱼饼、江西赣州鱼饼和广东顺德鱼饼最为有名。顺德均安鱼饼肉质鲜嫩、鲜而不腥、低脂肪,营养极为丰富,鱼饼色泽金黄,具有香、滑、爽、嫩、鲜的特色,是下酒下饭之佳肴,令人“食过番(再寻味”。

萝卜饺

萝卜饺是一种独特的汉族名点,流行于江西等地。它的主料是白萝卜、薯粉、猪肉、鲜鱼。制作时,将白萝卜切成块状,煮至八成熟,捞起沥干剁成泥状,配以油、盐、酱油、辣椒粉、味精、葱花等佐料。入锅快速翻炒,待出味时,用淀粉勾芡,成半糊状时出锅。再将猪肉、鱼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酱油、味精。以调好的麻油、酱油、辣椒蘸食。饺皮透明滑润,馅肉香辣味鲜。

蝴蝶鱼饺

蝴蝶鱼饺,是赣州的传统名菜,鱼片盐酒腌渍,瘦肉、膘肉、虾米、香菇和湿团粉做成肉馅,将薯粉碾碎熔开取鱼片(一片做成圆形饺儿皮,包肉馅做成蝴蝶形,在沸水中氽熟后在冷水中漂冷。做菜时用高汤,青菜煮沸,鱼皮肉馅,形似蝴蝶。

梅城肥鸡

梅城肥鸡,是一款江西大余的汉族传统名菜,江西大余是世界著名的钨都,并素有“梅花城”之称,此菜因此而得名。“梅城肥鸡”以制做精细,外形完整,香气扑鼻,肉质烂嫩,整只上桌而驰名中外。

黄元米_

黄元米_,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打黄元米_也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营造出的和睦共处、团结协作氛围,使客家人深深留恋,即使在食品加工机器普遍采用的今天,黄元米_仍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

赣州美食非常多,很多街头小巷的小店,做得最地道最好。

赣州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强烈推荐赣州石城的美食:

1、薯粉饺子

赣州石城的薯粉饺子软软糯糯,滑溜可口,个头超级大,里面的馅料也非常足,一口咬下去,非常满足!

2、盏子糕

这个模样可爱,长得有点像蛋挞的小吃叫做盏子糕,是用大米磨浆后加入白糖倒入小杯盏蒸制而成。

3、石城肉圆

石城肉圆是石城的传统风味食品,主要用猪肉(或鱼、鸡、鸭、牛肉和番薯粉为原料制成。石城肉圆鲜嫩可口,是饭桌上难得的佳肴,经常用来款待贵宾。

4、擂茶

擂茶可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体状况的不同而制作,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5、葵花莲子

石城是中国白莲之乡,石城的白莲远近有名,石城人因地制宜,研制出的这道葵花莲子香甜糯粘,非常好吃,值得尝试下~

也欢迎大家来石城旅游,亲自品尝石城的美食!

我老家是赣州的,强烈推荐1宁都肉丸,逢年过节,办酒席,这一道菜是必配的,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吃法可以拌萝卜干吃,也可以和煮肉丸的骨头汤一起吃,非常美味,鲜甜,也是我们那的特色菜2江西的米粉也不错,炒米粉,汤米粉,好吃不贵

”莫笑农家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来到客家人聚集地之一的赣州,你既能品尝到风味万千的客家菜,又能吃到客家人创造的各种美味小吃以及许多赣南名优特产,你一定会不虚此行你的旅行将会是不折不扣的一次“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赣南18个区、县、市,96%是客家人,但几乎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美食和小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赣南是吃货的福地,美食者的天堂!

现将赣南各区、县、市美食、小吃、特产分列如下,以飨广大吃货朋友和美食爱好者。

1,赣州章贡区:薯粉、水煮粉干、葱卷、吆米卤鹅、炒田螺、卤鸭五件;

2,赣县:黄元米_、沙地板鸭、湖江蜜饯、阳埠腐竹、白鹭鱼条、田村冷面;

3,南康:甜柚、辣椒酱、荷包胙、花生粑、豆粑子;

4,兴国县:米粉鱼、米粉肉、倒蒸红薯干、鱼丝;

5,于都县:鱼丸、肉皮、珍珠粉、烧卷子、大盒柿、柿饼、盘古茶;

6,瑞金:牛肉汤、_荠、客家擂茶、酒糟红鱼、芋饺;

7,会昌:豆腐干、米粉、桔柚;

8,宁都:宁都肉丸、蒜蓉空心菜、三杯鸡、小布岩茶;

9,信丰:安西脐橙、南瓜酱、萝卜干、红瓜子;

10,安远:红柚、安远马兰瓜、三鲜粉、薯包子;

11,寻乌:脐橙、寻乌蜜桔、留车花生;

12,大余:大余烫皮、新城芋荷、牡丹亭多味花生;

13,崇义:手工绿茶、冬笋、齐云山酸枣膏;

14,上犹:陡水银鱼、上犹包米_、上犹毛尖;

15,龙南:紫皮大蒜、魔芋米粉、水煮薯丸子、龙南板栗;

16,定南:酸酒鸭、灰水_、爆炒老城石螺;

17,全南:豆腐乳、脐橙膏、板栗粉丝;

18,石城:薯饺、盏子膏、芋包子、米茶。

如此这般,不胜枚举!来赣南吧!朋友,在这里,你一定会玩得尽兴,吃得舒服、吃得痛快、吃得口齿留香、吃得毕生难忘的!

赣州作为客家的主要聚集,不仅民风纯补,热情好客,当然美食肯定有很多了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几种美食吧。GO,GO一起来体验舌尖上的赣州。

粉蒸肉

黄元米果

黄元米果,切成条块,炸炒蒸煮都可以,用腊肉、冬笋、香菇、白菜条为佐料,润滑爽口,独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

梅菜扣肉

肉圆子

这个在过年过节,或者结婚酒席必备的。

酿豆腐

酿豆腐,可以说是赣州客家人饮食中占有最大份量的一道菜了。

每一道家乡菜,对在外工作的游子来说都是满满的乡愁记忆。即使外面吃的山珍海味,也不及家乡里的一道普普通通的美食。

赣州不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而且赣州的人民十分热情好客,各种美食佳肴招待;如果你有时间去赣州了,千万别忘了体验舌尖上的赣州!

赣州小吃,我首推"烫皮"。烫皮这个小吃一般是早餐的食物,和外地人印象中的这种烫皮

不同的是,我说的烫皮是用米浆撒在模具上,然后在上面加上你需要的菜式,比如鱼干,豆角,萝卜干等等,然后进锅蒸熟。

出锅后的酱料,才是整个食物的核心,本身柔嫩的烫皮加上中心包的各式菜品,再蘸上味道极佳的酱料,一口下去简直人间美味。

每次回到家里我的早餐都是这个,这个也深受赣州地区人民的喜爱。当然,很多人会说它的样子和肠粉差不多,甚至是不是就仿照肠粉做的呢?我只能说其实在味道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不说里面包的菜式,就是在汤料的味道方面,那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妙处只有吃过人才知道。

各位要是来了赣州,千万别忘记要吃烫皮哦!

赣州有什么特色美食

赣州特色美食有:三杯鸡、米粉鱼、赣南小炒鱼、鱼饼、荷包胙等。

1、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省地方传统名菜,相传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因烹制时不放汤水,仅用米酒一杯、猪油一杯、酱油一杯,故得名。这道菜通常选用三黄鸡等食材制作,成菜后,肉香味浓,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口感柔韧,咀嚼感强。

2、米粉鱼

米粉鱼色泽金黄,清香浓郁,肉质嫩滑,味鲜辣,无腥味。历史悠久,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陈奇涵同志曾以此菜和其它四小菜招待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称其为“四星望月”,流传至今。

3、赣南小炒鱼

赣南小炒鱼属赣菜系赣南客家菜一支,为江西赣州的一道特色菜,其主料为草鱼。赣南小炒鱼具有色泽金黄、味鲜嫩滑、略带醋香的特点。

4、鱼饼

鱼饼是一道中华传统名菜,历来以浙江温州鱼饼、江西赣州鱼饼和广东顺德鱼饼最为有名。顺德均安鱼饼肉质鲜嫩、鲜而不腥。

5、荷包胙

荷包胙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作料的烈香,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能饱肚,饭菜合一。

赣州10大美食小吃是什么

赣州10大美食小吃如下:

1、赣南鱼饼:鱼饼是赣南的一道名菜,其色泽金黄,具有香、滑、爽、嫩、鲜的特色,是下酒下饭的美味佳肴。

2、荷包胙:荷包胙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作料的烈香,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能饱肚,饭菜合一。

3、月亮巴:月亮巴是赣南民间土特产,也是客家美食之一,以其形如“满月”而得名。月亮巴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点,是老少皆宜的传统休闲食品。

4、烫皮:赣州的烫皮与广东肠粉有些类似,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卷着菜食用,也可以晒干后炒制,是赣州人早餐的首选。

5、鱼丝:鱼丝有着余思的谐音,据说是一个女子思念丈夫而做的一道菜,它是以草鱼的原料制成,即可凉拌也可小炒,吃起来香辣可口。

6、酿豆腐:酿豆腐是赣南客家名菜,凡是有宴席都有这道菜。“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豆腐的细嫩与猪肉的鲜美相结合,使得这道菜清香扑鼻,入口味鲜,营养丰富。

7、信丰萝卜饺:信丰萝卜饺是独树一帜的地方时令风味小吃,历史十分悠久。其以软、嫩、香等特点,长期以来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

8、沙地牌板鸭:赣县素有“板鸭之乡”的美称,正宗的“沙地牌”板鸭就产于这里。该板鸭素以“色、香、味、型”俱佳而著称,具有“形如月琴、皮张洁白、毛脚干净、肉嫩骨脆、芳香四溢、盐味适中”之特点,被人们誉为腊味之王。

9、三杯鸡:三杯鸡是江西的传统名菜,因在烹饪时不放汤水、仅用米酒一杯、猪油一杯、酱油一杯而得名。此菜以肉质鲜嫩,原汁原味,味道醇厚而闻名。

10、安远三鲜粉:安远三鲜粉是安远县的特色小吃,是用米粉配上猪肉、小肠、猪肝,再配上豆芽、青菜、花生米、酸豆角等小菜做成,米粉软糯,汤汁浓郁,十分鲜美。

赣州有什么特产美食

赣州的特色小吃有米粉鱼、五香麻鸡、宁都肉丸、生焖鸭、烫皮、赣南客家擂茶、三杯鸡、糯米鸡、鱼饼、客家酿豆腐、蝴蝶鱼、荷包胙、蝴蝶鱼、兴国鱼丝等。

1、宁都肉丸

宁都肉丸是江西赣州的传统特色小吃,其用料十分讲究,选用优质的鲜肉,配以葱、姜、大蒜头、麻油、辣椒粉,最后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肉丸十分美味,常在过年、办喜事、做客、搬家、出行等场合作为接待客人的菜肴。

2、民间瓦罐煨汤

民间瓦罐煨汤是江西赣州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宋朝末年。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以瓦罐为器,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矿泉水为原料,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七小时以上,所制作出来的煨汤汤汁稠浓,醇香诱人,风味独特,食补性强

3、烫皮

烫皮是江西赣州的传统特色小吃,属于客家民间独特风味的特产,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大米为主要原料,在经过浸泡、磨浆、蒸熟等工序制成,所制作出来的成品入口脆酥,凉置则柔韧,香味独特。

赣州有什么特色小吃?

赣州特色美食:

鱼饼,是赣州境内的一种传统美食。当地民众制作鱼饼的工艺十分考究,主要以草鱼和桂鱼为原料,制作时淀粉不能多,加盐不能少,因有油炸的过程,所以成菜后具有、滑、爽、嫩、鲜的特色。

信丰萝卜饺皮薄且晶莹剔透,入口软糯,味道鲜美,是信丰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美食,曾经多次登上央视,广为人知。

赣州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人家家会做的一道菜,把肉馅包进豆腐里,口味清淡,鲜嫩,是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赣南很多地方把酿豆腐作为筵席风味菜。

吹奏民间喜乐悲哀三百年

----双流“吹吹”档案解读

“吹吹”,书名叫“锁呐”。俗名叫“傻喇子”。也有称“吹鼓手”和吹“锁呐”人的。双流民间“吹吹”历史,一直是一部尘封很深的厚重档案。可以说档案文字没有任何记载,新修《双流县志》也只是简短几笔。社会就更少有人去过问了。我不了解双流“吹吹”史,去年冬月初九,母亲去世,有幸接触“吹吹”。事后,兴趣所致,翻阅有关史料,专门采访和收集双流“吹吹”历史,试图解读这部从来没有读过的档案,颇有所获。双流“吹吹”历史不凡,他们是双流一群了不起的民间艺人。他们饱尝人世间酸甜苦辣,历尽“吹吹”岁月苍桑,默默无闻地在双流吹奏民间喜乐悲哀整整三百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吹奏民间喜乐悲哀,为民承办婚丧嫁娶礼仪事,双流“吹吹”们鼓烂了腮,吹破了嘴。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是婚丧嫁娶还是喜乐悲哀,哪里有需要,他们总是出现在哪里。

倘若你家是结婚喜事迎亲,吹吹们昂首走在前,花轿抬在后,少男少女簇拥,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为你吹奏《将军令》、《穿枝莲》、《出对子》、《园林好》、《山花子》、《红绣鞋》曲牌。新郎新娘拜堂了,他们为你吹奏欢快的《满堂红》、《懒画眉》,把个山村、小街、店堂,闹得热气腾腾,喜气洋洋,使你的婚事办得热热闹闹,令人难以忘怀。在双流民间流行的儿歌中,至今还有一首歌词生动地描写了“吹吹”迎亲的生动埸面。歌词是:“丁丁猫(指蜻蜓),穿红裙,高大姐,做媒人。麻子娘娘吹鼓手,斑竹节节抬起走。慢点抬,慢点抬,看把么姑拌(跌下来),姑娘穿的蹬蹬鞋(指高跟鞋)”。

若是办丧事,人刚断气凉起,只要丧家有请,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们随叫随到,为你死去的亲人吹《哭皇天》、《汉东山》、《风入松》、《普安咒》、《柳青娘》、《绾南技》等,让人心酸悲切,心痛哀嚎。死者送殡安葬的时辰到了,前面铁冲子声声,丢纸钱人和“吹吹”开路,彩旗队紧随,灵牌遗像为首,抬丧队和送丧孝子在后,锁呐声声,一路凄凄惨惨,表达了孝子们为失去了的亲人送葬和悼念之情。

在民间,除了婚丧嫁娶,一些有钱大户,或讲究人家,升官、祝寿、庆典、修房、道扁,或饮酒、议事,他们也请“吹吹”来吹打捧埸。对升官祝贺的,“吹吹”们为他吹《六么令》;对新官坐轿上任的,“吹吹”们为他吹《收江南》、《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欢快曲调;对饮酒议事或作乐的,他们又为你吹《五花洞》、《画眉参》、《滴溜子》、《上妆台》、《串芝莲》、《大令对》、《喜相逢》,把你的埸面点缀得庄重肃穆,热热闹闹。“吹吹”,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成为双流民间办喜乐悲哀事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

双流“吹吹”三百年漫长吹奏史

双流究竟何时就有“吹吹”的?没有人知道。新修《双流县志》只是记载:“解放前,县内较大的乡镇均有职业民乐吹奏者,称吹鼓手。著名的民间民乐吹奏艺人,双流县有江绍清(外号江吹吹儿),他们能吹奏的曲牌多达百支以上。民间器乐的传授,多是师徒、父子口授心传”。我找到江吹吹之子江和德了解,他说他家到现在已是四代人的吹吹历史了。最早是祖父江国贞在簇桥“三婆店”开轿房,接着是父亲在县城东门生资站“老龙堂庙”旁开轿房,后搬西街西河桥脚下。江和德继承父亲“吹吹”事业四十多年,现口授传给了儿子江迁。“江吹吹”四代人前后有着150年“吹吹”历史。那么,江家又何时开始的吹吹”生涯呢?江和德很遗憾地对我说他不清楚,只知道他祖父是从通江“九龙庙”学过来的。

刨根问底。我近来有机会查阅了四川“客家人”历史,终弄清锁呐“吹吹”历史。据客家史记载,中国锁呐史至低应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再研究双流“吹吹”历史,少说也近三百年。《新华网》江西频道《于都锁呐》报道:“吹吹”即锁呐,起源于客家人之中,最早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他们“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展转迁涉,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将自己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不仅给这里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客家灿烂文化。其中唢呐便是浩如烟海客家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艳丽山茶花。他们的唢呐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俗称“吹打”。这里的唢呐手有四句顺口溜称赞他们手中的锁呐:“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客家人手中的锁呐,音调高昂悠扬, 很受世人欢迎,后流传进宫庭,作为皇帝、皇妃享受的独特民间乐器。

那么,客家人的这种锁呐文化又是何时流入四川和双流的呢?大约在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那时,四川战乱,土旷人稀。客家人闽、粤部仰慕四川“天府之国”,后下决心迁徒辗转四川龙泉洛一滞,由此把唢呐文化也带进了成都平原。据成都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肖平展示的洛带客家《林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茂海公等人,“遥闻川省出产丰富,便与伯叔同议,拟来四川”。《范氏族谱》又载:“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天将启吾以行”。清朝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四川战乱频繁,赤地千里,人民十室九空,农耕,百业荒废,清庭鼓励各省移民实川,当时广东东、北部客家人正遇人口膨胀,灾荒频发,需求新路,凝然迁徒蜀地洛滞。查阅洛滞客家人治丧风俗史中就有锁呐吹奏记载。双流通江民间艺人发现洛滞客家人锁呐吹奏乐器极赋特色,于是派人学了过来,为自己“轿房”举办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双流江国贞酷爱民间乐器,也去拜师学艺,后也在簇桥“三婆店”开起轿房,用锁呐为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后来,他的名声渐大,请者甚多,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江吹吹”。

不是谋生是继承祖国民乐优秀传统

双流“吹吹”绵延不绝。开始我认为这些是为了谋求生计不得已而为之。而江和德则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你误解了“吹吹”人,他们不是为了谋生才吹“吹吹”,而是为了继承祖国民乐优秀传统,不让锁呐这么好的一门乐器在民间绝迹。研究锁呐技艺,中间学问很深。唢呐一般有木管、铜管、铝菅与锡菅之分,木管柔,铜管亮,锡管与铝菅都应用最广。唢呐还分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在大场面;而细长的“辣子”(民间俗称“吊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用得最多是中、小两种唢呐。小唢呐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它以“灯腔”、“茶腔”音乐内涵为特色,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其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轻便灵活。而且唢呐有众多的曲牌。一般传统的曲牌就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个。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大有讲究,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曲调。要学会并运用自如,是非常艰难的。要有音乐的天份才能学会。

双流“吹吹”的老前辈江绍清,当时为了不让双流“吹吹”在他之后失传,先后苦心地收留了二、三十个徒弟,耐心地口传心授,后徒弟又收徒弟,双流“吹吹”事业才艰难地得以绵延不断。双流“吹吹”大多文化不高,但他们凭着他们对“吹吹”事业的执着,凭着自己对音乐的天份和勤劳,不断地刻苦研习,最终全面掌握。拜师双流“吹吹”师傅的温江金马三义渡王发金两兄弟,没有文化,斗大的字不识一萝,他俩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结果功到自成。刘树银不仅能应付各种埸面的曲调,而且还从“吹吹”们中脱颖而出。他早些时候参加成都艺术节还获得锁呐吹奏奖。双流彭镇柑梓树常澄村四社刘树银也没有文化,在师傅江绍清的徒弟王现良的口传下,他从基本功炼起,起早贪黑,从不叫苦,很多时候一吹就是一整天,终于炼成一张铁嘴,从擦耳桥这头不换气可以吹到桥那头,全面掌握了各种吹奏技巧和基本曲牌。在双流,江绍清名下的著名“吹吹手”就有曹文清、蔡奇树、尹春和、张玉林、陆年生、邓青云、黄子云等,现在还健在的有赵代清、郭绍清、江和根等。

双流“吹吹”名气很大。解放初期,外县的,成都市的,凡家里大小事情需要捧埸的,都来双流请 “江吹吹”前去吹奏。四川川剧传统乐器较多,很多剧团见锁呐音韵极赋特色,都大胆改革,引进锁呐,江吹吹经常被邀请去配乐,或指导。一次,金堂县“劳动川剧团”来双流演出,彩排时,团长感觉自己的锁呐手技术不够娴熟,担忧在双流演出被砸锅现丑,得知四川著名锁呐手“江吹吹”就在双流,疑然推迟演出,也请“江吹吹”前去指导和配乐。结果,他们这次在双流的演出非常成功,名声大振,外县纷纷请他们去重演。1955年,北京国家文化部不知怎么知道了双流有个“江吹吹”,为了收集和整理民间锁呐乐器历史及锁呐吹奏的词牌乐谱,专门派人南下双流找江绍清“掏肚皮”。不巧的是,江绍清因吹“吹吹”积劳成积刚刚去世十多天,大家只得推荐江绍清的得意门生张立成和他大儿子张和根跟随北京。张立成和张和根在北京一呆就是一年多,将双流吹奏锁呐情况和全部知道的锁呐词牌乐谱靠回忆和盘掏了出来,方使国家对锁呐词牌乐谱才得以丰富和完善保存。也同时因此为双流“吹吹”的辉煌历史和“吹吹”档案重重记上了一笔。

艰难中前进的双流“吹吹”礼仪事业

双流“吹吹”事业不平坦。他们在艰难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吹吹”礼仪事业。四清运动时,双流“吹吹”曾经被列为封建迷信产物而被取缔。当时,百姓不依从,很多人死拉硬磨要他们悄悄去吹奏。“吹吹”们无赖,趁深夜人不在意的时候去吹奏一曲,主人家用录音机录下自个奏放。双流“吹吹”们的家庭多数都比较贫寒,但他们有自己“吹吹”行规,从不因为自己贫寒而为社会恶势力吹奏。有一次,柑梓树“吹吹”刘树银赶埸回家,路过一个土霸王世家门口,一人出来栏住他并出高价钱横顺要他为他几弟兄聚会吹奏捧埸。刘树银不肯,千方百计找借口离开了。后来,这家恶人扬言要报复刘树银,刘树银没有惧怕,他说我不吹就不吹。1966年,急风暴雨似的文化大革命暴发了,锁呐被造反的人认为是宫庭中才使用的乐器,那是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于是双流“吹吹”成为破“四旧”对象。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家住西街的“江吹吹”一家。一天,造反派把西门街都扎断了,“江吹吹”一家所有礼仪器物被全部搬出砸毁。很长一段时间,双流“吹吹”销声匿迹。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双流“吹吹”被政府认为是允许的民间礼仪服务项目,在江绍清儿子江和德的带领下,“吹吹“们又才重振旗鼓。特别是江和德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大胆地开了铺面,正式挂出了“江记乐队”牌子,使双流“吹吹”开始名正言顺地为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

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吹吹”礼仪服务内容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形势,满足群众需要,“吹吹”礼仪队伍大胆改革,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服务项目。乐器以锁呐为主,引进各种西洋乐器配合,还演出很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使民间各种礼仪活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我母亲去世时是84岁高龄,村里人都说这是喜丧,要热闹一下。“吹吹”们赶来连吹五天。特别“江记理仪队”听说母亲第二天一早就要从灵堂出宾下葬,江和德老板亲自带队赶来演出相送。他们用锁呐开埸,接着表演了好多节目,其中《哭熊母》、《孟姜女哭长城》催人泪下,使在埸所有人跟着一起悲伤,一起掉泪,让演出两度出现高潮。“江记理仪队”还演出其它好多节目,如杂剧、变脸、相声、小品、独唱等,让母亲愉快地渡过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快乐之夜!

秦载赓名明良,华阳县兴隆乡人。同盟会员,辛亥四川保路运动东路同志军统领。6岁时与胞弟省三习武于祖父武棚,闻鸡起舞,常练不辍。18岁时已膂力过人,应县童子试,因考官不公,秦将其从轿中拽出痛殴,闻者咋舌,称为"天然革命家"。

双流县方言与普通话对照

扯筋——闹架 麻人——骗人 老牛筋——顽固不化

估倒——强迫 撇脱——爽快 淘神——费心

难为——感谢 耍水——虚伪

冲壳子——聊天、说假话 摆龙门阵——聊天

吃欺头——占便宜 脸长——脸皮厚

撒葱花儿——奉承 出脱——损坏、丢失

歪货——次品、非正路货物 扯把子——仗势欺人

唱高腔——说大话 麻鬼——蒙骗人

尖嘴子——说话刻薄的人 利牙巴——伶牙俐齿

漂嘴儿——说话好听、不切实际、不讲诚信

火巴——软 火巴耳朵——怕妻子的人

扯拐——不顺当、蛮横 默倒——认为,估计

巴适——满意 安逸——舒服

硬是要得——就是行 硬要——强行

稳一下——慢慢来、等一下

摊令来过——重新来一次

毛起——发火 怪的很——找茬儿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 冒皮皮——提虚劲

烧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损失、危险

扑爬跟斗儿——跑得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17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