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

怎样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第1张

穿着洁白的婚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与身边最爱的人交换代表着忠贞不渝的爱的戒指,许下坚定的誓言共度漫漫余生,这可能是每一位女孩都想象过的浪漫婚礼场景,那么一场完美的梦幻婚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主题布置

不管是传统的室内婚礼还是浪漫的户外婚礼,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婚礼布置主题很重要,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色系和元素进行布置。

喜欢可爱俏皮风可以选择粉色、紫色这种娇嫩的颜色,加入城堡、麋鹿、鲜花等少女心满满的元素,化身为迪士尼最美在逃公主。

偏爱梦幻天马行空风格可以考虑星空和海洋主题的蓝色系婚礼布置,星辰深海,神秘而迷人。如果钟爱优雅大气风格,那么黑金的配色绝对不会出错,再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绝对奢华而高级。

二、婚纱吉服

作为婚礼最美的主角,新娘穿着梦幻的婚纱出现在众人面前足以惊艳全场。纯白色的婚纱是最常见的主纱,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形选择合适自己的婚纱剪裁。

高个子新娘能完美驾驭鱼尾型、拖尾型婚纱,娇小的女孩穿心形、M形领婚纱更显俏皮可爱。除了浪漫的西式婚纱,中式精致的凤冠霞披也能完美惊艳全场。

三、浪漫捧花

捧花在婚礼中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也有着幸福传递的甜蜜寓意,从接亲到正式的婚礼仪式和外景拍摄,它都必不可少。

捧花的选择要注意要综合婚礼的主题色系、新娘的婚纱质感和款式、新郎的胸花以及新娘的妆容来选择合适的捧花。如果还有拍摄外景或者晚宴的话,建议根据情况准备两束手捧花,这样能保持手捧花的新鲜度,更出片。

四、音乐餐点

浪漫的音乐配上精致的餐点,不管是中式餐点还是西式,推杯换盏间都是亲朋好友满满的祝福,甜蜜的爱意漫延。

每一对新人眼中对完美婚礼的诠释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在婚礼这个圣神的仪式上我们会更加坚信忠于彼此的心意,以及携手共度余生的信念,因为有最爱的人的陪伴,一切都是最完美的呈现。

A、个性十足的婚礼

你是个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婚礼现场,你的婚礼现场大部分创意都是出自你的灵感。你觉得婚礼一生只有一次,必须鲜明独立,与众不同,不可复制,这样的婚礼才是你心中最完美的婚礼。

B、传统中式婚礼

你是个比较传统,比较重家庭观念,重情重义的人。你觉得婚礼是神圣的,传统的中式婚礼,可以让你更好的招待亲朋好友,感谢他们对你的帮助和照顾,也可以让你更好的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做出对爱人一生的承诺。

C、西式教堂婚礼

你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你的爱不仅需要双方的承诺,还需要亲朋好友的祝福与见证。传统的西式婚礼,挽着爱人的手,携手步入教堂,在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福下,向神父起誓,互换戒指,能让你一生都难以忘怀。

D、旅行结婚

你是个讨厌繁文缛节,内心向往自由喜欢自由。相对于其他需要众人参与,各种张罗的婚礼,你更喜欢结婚旅行。你觉得婚礼或者今后的婚姻生活只需要你和爱人一起齐心协力就行了。

婚礼当天的完整基本流程一、准备

1、新娘在伴娘陪同下化妆(可在家、到婚纱影楼或到美容店),同时,新郎起床,准备当天红包(5个左右),新郎和伴郎接头车和车队,开始扎花车。

2、车队出发到新娘家。(车队一般先是摄像车或领队车,然后是花车,然后是车队)新娘家应在车队到达之前的10分钟准备好迎接队伍、盖好马葫芦(一般离家门30米以内的都要盖)。

3、车队到达新娘家,新郎叫门,一般由新娘的姐妹或朋友刁难一下新郎后开门。新郎应及时给刁难者一个红包,以示感谢。

4、新郎见到新娘后摄影摄像,然后出来新郎叫爸叫妈,接着收到大红包一个!(一般娘家给的是999元,婆家给的是1001元)。然后一对新人和伴郎伴娘吃饺子,饺子必须剩双数,之后和娘家人合影。

婚礼当天的完整基本流程二、到达男方家

车队从娘家出发到新家。出发前,新娘妹妹要拿两个红盆(里面是镜子、梳子、特制馒头等)。车队到达后,新家安排人在门口放鞭炮,以示庆祝。然后新郎的妹妹(如果没有找个未婚的女性朋友也可)接过新娘妹妹手里的脸盆。楼层不高的新郎应抱新娘上楼,楼层高的就免了(我享受了该待遇,嘿嘿)。进去后新娘叫爸叫妈,收到一个大红包!然后新娘兄弟帮钉门帘,新郎要给一个红包。然后一对新人在新房摄影摄像一番,大概30——40分钟后从新房出发到酒店。

婚礼当天

婚礼当天的完整基本流程三、到达酒店

一般由伴郎开门,新郎先出现在大家目前,然后根据摄影摄像的安排,扶新娘出来。然后在门口的亲朋好友可以对这对新人一番狂轰乱炸。门口可以举行踩气球、放鸽子、放气球、撒花瓣或彩纸等仪式,然后众人簇拥下,新人到休息间休息,众人入席。

婚礼当天的完整基本流程四、婚礼仪式

由于每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到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和主持人沟通。最好的仪式就是快。游戏要少、客套话要少,越快开饭客人们越高兴。具体问题还要靠各位新人具体把握。仪式结束后,一般要么以交杯酒结尾,要么以倒香槟塔结尾,要么以切蛋糕结尾等等。然后新人换衣服,婚宴开席,然后新人出来敬酒点烟扒糖(一般是双方领导—贵宾—双方长辈—亲属—同事—朋友同学)。

婚礼当天的完整基本流程五、婚宴

婚宴时间只要分钟末位是8就可以,以图吉利。需要注意的是,在喜帖上写的时间一定要提前一些,不然一些客人会按照喜帖上的时间“准时”到达,到时候会影响婚宴“上座率”的。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需要逐桌敬酒。

1 完美的场地:一个好的结婚仪式需要一个完美的场地。这个场地应该能够反映出新人的品味和主题,同时也应该舒适、安全和方便。可以选择一个室内场地或户外场地,但无论选择哪种场地都应该考虑到宾客的需求和感受。

2 真诚的祝福:在结婚仪式中,我希望能够听到一些真诚的祝福。这些祝福可以来自于神职人员、家人、朋友或新人自己。这些祝福可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爱和支持,也可以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带来好运和幸福。

3 贴心的细节:我期待在结婚仪式中看到许多贴心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是一些小装饰,如花环、蜡烛或气球,也可以是一些特别的歌曲或祝福。这些细节可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爱和尊重,也可以让宾客感受到欢迎和尊重。

4 美好的回忆:在结婚仪式中,我希望能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可以是一些特别的瞬间,如新人宣誓时、交换戒指时、第一次拥抱时,也可以是一些特别的互动,如新人跳舞时、与宾客合影时等。

5 美食和饮品:在结婚仪式中也不能缺少美食和饮品。我希望能够提供美味的食物和饮料来满足宾客的需要。这些食物和饮料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口味和喜好,同时也要与主题相符合。

6 简单的流程:对于我来说,一个好的结婚仪式应该有一个简单而流畅的流程。这个流程应该考虑到新人和宾客的需求,不应该有过多的等待或混乱。整个流程应该以新人的为中心,让他们感受到放松和幸福。

远嫁结婚流程,一般有以下的七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男女双方想要结婚的一般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双方是自愿缔结为夫妻并且双方均无配偶;

2、男女双方一定要满足结婚的年龄,并且不能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3、双方当事人不能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4、登记机关会对婚姻当事人提交的相应资料进行查验并审核;

5、询问当事人的结婚意愿并且双方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6、当事人宣读本人的声明书后然后签名;

7、完成之后婚姻登记员就会颁发结婚证。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一般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双方自愿的;

3、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大多数女孩子都想象过自己穿上洁白神圣的婚纱,缓缓地走进婚礼的殿堂。浪漫的、唯美的、幸福的场景相信每个女孩子都会喜欢,那么婚礼要如何办一场女孩子心目中的浪漫婚礼呢?跟深圳拓美婚礼定制中心一起来看看!

一、婚礼类型

1、中式婚礼

传统的中式婚礼是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许多国外的新人喜欢这种风格,也是中国北方婚礼习俗的集中体现和荟萃。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其中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通常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场面很是壮观。

2、主题婚礼

一种是模式化类似于套餐的婚礼主题,主题和模式都是婚礼策划师事先既定的。另一种是从新人本身出发,激发创意来源,寻找一个婚礼主题,从而表现婚礼灵魂,表现爱的氛围,后者的效果更好,难度也很大。需要彼此良好的沟通和默契信任。

3、草坪婚礼

在蓝天白云下,在如茵草坪上,温馨的纱幔背景,浪漫的迎宾牌,圣洁的仪式台,还有悠扬的小提琴营造出婚礼现场浪漫气氛。在父亲的陪伴下身披洁白婚纱从地毯上款款走来的新娘,在婚礼过程中,新人接受亲友的祝福,徐徐的微风中人们洒满了串串笑声。

二、婚礼现场布置

1、音乐

浪漫婚礼策划里怎能少了音乐,婚礼有了优美的音乐,既增添欢乐气氛,又能帮助仪式顺利进行。在客人用餐时间,可以通过饭店里的音响设备放很好听的古典音乐,客人们正享用您婚礼上的美食,不会注意到是真的乐队还是放的录音,这样可以节省音乐上的开销。

2、鲜花

想让婚礼突出注意的气氛,那么可以采用鲜花布景,最好的效果就是让客人感觉仿佛置身在一个盛开的花园里。你可以去苗圃租一些绿色植物,营造青葱繁茂的花园景象,除了仪式台还有餐桌上使用鲜花外。

3、玫瑰花瓣

玫瑰代表了爱情,最具有浪漫意义,所以浪漫婚礼策划,你可以多准备一些玫瑰花瓣,一些花瓣给客人,当你们走出教堂或者到达饭店的时候,客人们抛洒的花瓣,是最美好的祝福。不管是通向仪式台的地毯,还是每一个餐桌,都洒上红色、粉色或者白色的玫瑰花瓣,创造浪漫的氛围。

4、薄纱

薄纱也能打造浪漫的感觉,所以在浪漫婚礼策划里不能少了薄纱,你可以在门口和走廊挂上白色的纱幕,行走其间,白纱飘飘,有如在云间漫步。在餐桌、椅子上都覆盖一层白色薄纱,给人天堂般美好轻灵的感觉。

5、灯光

灯光是酝酿气氛的魔术师。选择粉色、琥珀色或桃色的灯光,会让客人们的肤色更好看。婚礼上天花板上有水晶吊灯,就更能制造精致豪华的氛围,使客人们宛若走进童话世界。

6、小彩灯

小彩灯在婚礼中的气氛作用也不可小瞧,在天花板上装饰无数闪烁的小彩灯,营造星光灿烂的今夜。饭店外面的树上也可以挂上小彩灯,当客人沿着小道走向饭店的时候,能感觉到节日的气氛。

一场婚礼是女生一直的梦想,能与相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浪漫的婚礼现场大家都会喜欢,同时也能把新人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期待传达给在场所有宾客。

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一出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吐槽:不是不想办婚礼,是没条件办能让自己满意的婚礼;婚礼流程繁琐,费用承担不起;办简单点觉得没面子,办好点又太贵。

结婚一直是被咱们中国人看着是“终身大事”,那婚礼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必要环节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婚礼又被写作为“昏礼”,因为在古人看来,女子属阴,而黄昏正好是一天之中“阳往而阴来”的时刻,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表达了“迎阴气入家”的含义。

根据《礼记·昏义》的记载,中国传统婚礼讲究“三书六礼”。三书就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小伙子如果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先找好媒人上门提亲,得到女方的应允之后,媒人再带男方父母长辈前往女方家中详谈。谈的差不多双方都挺满意了,男方就会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如果生辰八字也合适,男方就给女方家下“聘书”,表示男女双方正式订婚了。

订婚之后,男方向女方提交礼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和数量,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下聘礼,如果女方接受了聘礼,那么就相当于双方都正式同意了这门亲事,不能反悔了。之后,再由“大师”或者家中长辈选出一个良辰吉日,作为两人正式成婚的日子。

以上准备环节结束之后,就是婚礼的核心环节——亲迎了。

新郎官身穿红色的状元服,胸前戴一朵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花轿和迎亲的队伍跟在新郎后面,一路上吹吹打打。到了女方家后,拜过岳父岳母,能去领新娘了。

将新娘接到婆家之中,新人要先跨马鞍,寓意平平安安,然后跨火盆,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然后就是“良辰吉时已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的电视剧名场面了。

吃饱喝足客人都走了以后,新郎回到洞房,用秤杆或者如意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寓意称心如意。再之后,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场面各位自行脑补。

成婚之后,新娘还要回娘家看一看,称为“回门”,这也是中国孝道的一种体现,这些环节在基本保留到了今天。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会松一口气“好家伙,可算完事了,古代想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麻烦啊?”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婚礼作为中国古代五礼之一,与出生、成人、死亡一样,都是每个人人生只有一次的重要时刻,复杂的仪式除了表示对婚礼本身的重视之外,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观,就是婚姻既代表了两个人的结合,也代表了两个家庭的结合,再说大点可能是两个家族、两个国家之间的结合。

正因如此,婚礼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特定的说法和讲究,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重视。

  一、交杯酒与结发夫妻

  “合卺”这个词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新郎与新娘的“交杯酒”却是每一个结过婚或参加过婚礼的人非常熟悉的。“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卺是飘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合卺,合卺始于周代,后代相卺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已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礼记》所载:“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干床下,盏一仰一合,谷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是意味深长的。

  用彩绸或彩纸把两个酒杯联接起来,男女相互换名,各饮一杯,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当然很多情况下,“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民国:《解县志》)

  饮过之后把杯子掷千床下,以卜合谐与否,如果酒杯恰好一仰一合,它象征男俯女仰,美满交欢,天覆地载,这阴阳合谐之事,显然是大吉大利的了。民国时期,山西民间结婚,拜天地之后,“导入洞房,婿先进,上床踏四角,新娘继入,坐床后隅,饮交杯酒,是日‘合卺’,合卺之后,尚有谒祖日见勇姑等礼,大抵于结婚之翌日行之”。(民国:《浮山县志》)

  今天,山西农村青年的婚礼上,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形式比古代要简单的多。男女各自倒酒之后两臂相勾,双目对视,在一片温情和欢乐的笑声中一饮而尽,或者是在洞房或是在举行婚礼的大厅、饭店、酒楼。按民俗传统,交杯酒是在洞房内举行的,所以都把合卺与入洞房连在一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与心态都是一致的,结永好、不分离的暗示对于新婚夫妻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当人们置身于偏僻山村的婚礼中,不管平常人们的生活多么艰辛,但通过交杯酒所洋溢出的欢笑,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照婚礼习俗,在交杯酒过后,常常还要举行结发之礼。结发在古代称合髻,取新婚男女之发而结之,新婚夫妻同坐于床,男左女右。不过,此礼只限于新人首次结婚,再婚者不用。人们常说的结发夫妻,也就是指原配夫妻,娶妾与续弦等都不能得到结发的尊称。

  古代婚俗中,结发含有非常庄重的意义,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消失,但结发这一名词却保留下来了。结发夫妻受到人们的尊重,结发向征着夫妻永不分离的美好含义,如同交杯酒一样,在农村仍然得到大多数人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在男人们可以娶妾、养姨太太的时代,结发夫妻就显得尤为突出。以至于不论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新科进士,还是突发横财的商人地主,在攀援富贵、寻花问柳、续纳小妾之时,一般都要对结发夫妻保持一定的尊重。

  在中国人的心理和情感上,从古至今,漫漫几千年,尤重结发夫妻。

  因为结发意味着“第一次”。在男女授受不亲,人们一生中深交的异性寥若星辰的情况下,结发,意味着第一次接受了异性的新鲜,第一次发出会心的微笑,第一次品尝了爱的幸福,第一次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所以,无论如何,这个第一次都是弥足珍贵,值得珍惜的。

  此外。结发还具有庄严、神圣、天意、缘份等等得到社会认可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婚姻的双方产生了义务和责任感。

  --------------------------------------------------------------------------------

  二、闹洞房的秘密

  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热闹最有趣的节目。

  新婚之夜,亲戚朋友围坐房中,对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房”、“戏新娘”。闹的方式各种各样,各地有同有异。总括起来可分为文闹和武闹两种。文闹以较文雅的方式,往往都是向新娘出谜语、对对子,请其讲述恋爱经历及平常不见于口的男女之事,山西民间有称“说令子”,妙趣横生,迫使新娘无法对答而大出洋相,借以取乐。“是夕,好事者多以谈谐语编为词调,强使新妇歌之,名曰‘闹房’。近则变本加厉,庆贺之忱出以戏谑,抑失礼之甚矣。”(民国:《翼城县志》)武闹是使用较为粗野的方式,不仅口出秽言,还对新娘动手动脚,颇有恶作剧的性质。

  闹洞房时,平辈的、晚辈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纷纷拥入新房,喜笑逗乐,尤其是新郎的朋友,他们极尽所能,想出种种方式,让新娘当众表演,以逗乐取笑,俗话说“三日没大小”,除了爹妈都能闹。这期间,人们之间随随便便的关系是礼俗所允许的,很多禁忌都被解除了,颇似西方文化中的狂欢节。因此,无论如何戏闹,如何难以接受,新娘是万万不能反目生气的。如若气走了闹洞房的人,将被视为是新娘的任性,人缘不好,日后的光景就不会好过。

  闹洞房是对新婚夫妻的一种祝贺方式。在民俗中,人们认为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崇,为了趋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势的阳气,才闹洞房的,所以民间俗语说“人不闹鬼闹”。

  闹房在功能上也是对新婚夫妻的考验,包括机智与耐心,原本是一种“关口考验”,但在民间往往行之过分,成为陋俗。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甚古,《汉书》记载“燕地嫁娶之夕,男女无别,仅以为荣。”(《汉书》,《地理志》)闹房之俗可能起源于“听房”。在新婚之夜,亲朋好友在洞房窗外窃听新媳妇的言语和动作,人们感兴趣的无非就是男欢女爱之事。从性心理的角度讲,这种举动似乎正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意*”之举。以后逐渐演变成为戏弄新娘的闹洞房。此种风俗行至唐代,风行民间,不但男方亲属,贺宾客朋都有戏弄新娘的权利,连不相干的陌生人,也可以中途阻拦,品头论足,抚摸取笑,需索于难。这种习俗由古至今,已由个人行为变为集体行为。

  综观闹洞房之俗,驱动人们听房、闹洞房的心理动机是复杂的。

  首先,这是一种人们性意识的外化与下意识的冲动,人们从闹房戏妇与抚妇之中,表现了对异性的某种挑逗,发泄出来之后便可克服既羡且忌的心理,以达到性在“下意识”界域的某种平衡,这种对异性的态度与行为在平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闹洞房正好提供了一种机会。

  其次,闹洞房是传统婚姻中包办婚姻的产物。因为只有在新婚典礼之后,激动的新郎才可搞开新娘的红盖巾,这对新人以前不相识,无相交,更无情感的沟通,第一次见面便要共堕爱河,显然是陌生和难堪的。因此,闹洞房习俗可以消除彼此的距离和陌生感,协调俩人之间的紧张气氛,融洽感情。无疑,洞房之闹是百米赛跑前的必要准备。

  再者,在兴旺发家的心理趋动下,大多数的新婚之家,都存在着既苦于众亲友之闹,又乐于让其闹的双重心理。

  闹房可以使双方的亲友们熟悉起来,显示家庭宾朋满座,兴旺发达,增进亲友间的沟通与感情,以及邻里间的和睦。

  热闹是中国人生活的美学理想,闹洞房正是臻于此境的手段。热闹了才能形成喜事喜庆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是一种欢腾与兴旺发达的象征,只有闹、大闹特闹,喜庆才有市场,财路才可大开,人丁才能兴旺。

  --------------------------------------------------------------------------------

  三、洞房验贞

  在中国,性行为是一种受习俗高度制约的行为。人们不仅对公开的、合法的性关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习俗的规范试图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之中。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谈到许多妇女与情人们私奔的故事,至少在孔子时代,社会上层中,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之混乱多少有如堕落的罗马时代。当时离婚很容易,再婚也并不难,少女的贞操还不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然而,随着儒学的兴起,特别是宋代的理学泛滥之后,妇女被认为要对社会道德负起责任,理学家们强迫妇女生活在禁闭的世界里,寡妇再嫁是道德上的罪恶,极其珍视妇女的贞洁。

  此后,中国人对于妇女贞洁的崇拜也就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痴迷。这种痴迷的一个恶劣的例子便是所谓的“洞房验贞”。这种习俗把新娘子的贞洁与否,变成了一种当场验明并有众人在一旁作证的赤裸裸的处女检验,可悲的是,新郎并不以为这是对自己情感的亵读,新娘也不觉得是对自身人格的侮辱。习俗已经扭曲了人们的心灵。

  洞房验贞的习俗在民间被称作“验红”、“授巾”,古已有之。一般是在结婚之日,由新娘之母送给女儿或者女婿的白色巾帕,以为初行房事时之用,民间也称“喜帕”。

  旧时,历朝定婚礼,都有授巾之礼。有的地方如广东,授巾之后,新郎新娘关门入室,云雨作爱,而新郎的父母亲友则在门外静候,风流之后,新郎手捧朱盘,盘内放着所授之巾,盖以红帕,其所示新娘为处女新红,众人皆大欢喜,纷纷表示祝贺,并以烧猪送于新娘娘家。在此之前,娘家人一直揣惴不安,惟恐新娘不见处女红。

  由于处女膜是否破裂成为检验贞女的唯一标准,一旦未见其红,新郎与家人便要归因于新娘不贞,至少在心理上要产生很大的猜忌与不和,形成隔膜。轻者使新娘无言以对,受辱终生,在婆家和丈夫面前无地位,重者由媒人遣送女子返回娘家。

  重视处女红,是中国社会的普遍观念。善于观察的文人们又把其赋予了浪漫的情调。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记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幽会之后,特别提及香巾,他写道:

  “(后庭花)春罗儿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灯下低睛觑,胸前着肉揣,畅奇哉,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

  剧作家汤显祖在其《邯郸梦》那颇具艳丽色彩的对白中曰:“好夫妻进洞房花烛,……大河犯客槎,猛擒拿,无媒织女容招嫁。休计挂,没嗟呀,多喜檀郎蘸眼惊红乍,美人带笑吹银蜡。今宵同睡碧窗纱,明朝看取香罗帕。”

  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了一个人娶新娘后未见处女红,文人袁可潜赠与如梦令一首“今夜盛排宴筵,准拟灵芳一遍,春已去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

  今天,在山西农村,验红之俗已不多见。但有些地方常在新婚的第二天早上,把见红的白毛巾放在新房外的明眼处,以示外人表明新娘是处女。

  --------------------------------------------------------------------------------

  四、婚礼习俗

  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但是明清以来,山西各地完整的六礼已经不复存在,如大量地方志中所载的,“婚礼各处不同,大约六礼之中,仅存其四:问名、纳采、请期、亲迎而已,亦有不亲迎者。”(乾隆:《平阳府志》)

  解放以后,在婚礼形式上新旧相间,而新的婚礼形式逐步在取代旧的形式。新的,较为文明和现代的婚礼形式在民国期间就已在山西各地开始实行,作为一种新的婚礼习俗,我们把它详述如下:

  “结婚证书,仍用向来红柬,但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妇,俱署名耳。其结婚仪式,系就庭前设礼案,奏乐,由司仪人入席面北立,宣唱:“男女宾人席”而北立。男女族主婚人人席,而南立。男女族全体人入席,而东西立。证婚、介绍人入席,而南立。纠仪人人席,而北立。男女宾相引新郎、妇人席,俱面北立。

  奏乐。证婚人读证书,并为新郎新妇交换饰物。新郎、妇行结婚礼,东西向立。双鞠躬。奏乐。

  主、征婚人致训、箴词,新郎、妇谢证婚、介绍人,三鞠躬。

  男女宾代表致颂词、赠花,两鞠躬。奏乐。

  新郎、新娘致谢词,两鞠躬。

  女宾代表唱文明结婚歌。

  证婚人、介绍人、男宾、女宾俱退。

  新郎、新娘谒见男女主婚人及男女全族全体礼,奏乐,男女主婚人及各尊长面南立,三鞠躬,男女平、晚辈面东而立;两鞠躬。男族女族全体行相见礼,东西相向立,两鞠躬。

  男女嫔相引新郎、新娘退。男女两家主婚人及男族、女族全体、纠仪人、司仪人俱退。礼毕筵宴。”(民国十二年:《临汾县志》)

  今天山西农村的婚礼习俗也大体如此,仅是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富有一些时代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60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