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岁?

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岁?,第1张

男女结婚最低年龄,设置为多少岁合理?

在我国,男性的结婚年龄是不少于22周岁,女性不少于20周岁。

而在我国一些地区,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先同居在一起,先生孩子,然后等待满足法定结婚年龄后再登记结婚。

因此,16岁左右“结婚”生子的情况层出不穷,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尤其是在低生育率的今天,对这种现象,很多人是极力推崇。

建国初期,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法定婚龄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1981年1月1日,新的婚姻法实施,“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世界各国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有的国家14岁,有的国家20岁,多数国家集中在男性16至18岁、女性16岁至18岁这一区间水平上。如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国。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法定婚龄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2023年法定结婚年龄如下:

1、大陆地区。大陆地区男生领结婚证的法定年龄是二十二周岁,女生则是二十周岁;

2、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习惯的缘故,会酌情降低结婚年龄,男生可以降低到二十周岁,女生则降低到十八周岁;

3、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不一致的。香港地区的男生十八周岁可以结婚,女生是十六周岁;台湾地区的男生女生二十周岁就可以结婚,如果父母允许,男生可以降低到十八周岁,女生则是十六周岁;澳门地区的男生女生十六周岁就可以结婚,但未满十八周岁的话,需要得到父母的允许。

办理结婚登记的条件如下:

1、男女双方需完全自愿结婚。强调结婚不应附加任何条件,应当摆脱金钱或其他因素的控制与影响;男女双方的结合应以爱情为基础。自愿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而不是单方自愿,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是男女双方本人自愿,而不需要第三人的同意;必须是男女双方真实的自愿而不是勉强同意;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准予结婚的最低年龄,男女双方或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不得结婚,只有双方达到或高于法定婚龄的,才允许结婚;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即要求男女双方结婚时都没有配偶,无配偶包括三种情况:未婚、丧偶或离婚;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结婚的条件如下: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自愿主要体现在: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法律对结婚年龄进行规定,也是许多国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龄的确定,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状况和成熟程度,这一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

(2)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就实行早婚政策,婚龄普遍较低。

3、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重婚。

综上所述,我国各个区域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不太一样的,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地区,可以基于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政策法规等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做变通性规定。若当事人虚报年龄使之结婚的,依法也应当认定其婚姻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法律主观:

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 中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次修订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议将男女的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或均为二十二周岁,或均为二十周岁。 中国婚姻法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贯彻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婚姻法也鼓励晚婚晚育。一些单位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代替法定婚龄,不达到这一结婚年龄,不批准男女双方结婚,这样做是不妥的。法律是倡导晚婚,而不是强制晚婚,不是说结婚越晚越好。为保障在婚龄问题上严格执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婚姻法和本办法规定的,也应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法律主观:

按照规定, 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晚育 应予鼓励。 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 结婚 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定结婚年龄没有改,依然还是男年满二十二周岁,女年满二十周岁。《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一、_法定结婚年龄改了几岁

      法定结婚年龄没有改,依然还是男年满二十二周岁,女年满二十周岁。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关于结婚的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旧社会时期结婚的岁数普遍都特别小,女的在成人之后就可以结婚,大多在13岁左右,这是不太科学的,年龄太小,身体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过早结婚对身体健康不利,同时容易产生纠纷。将结婚年龄定在男年满二十二周岁,女年满二十周岁,是经过综合考虑的结果,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来看都已发育成熟,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23年法定结婚年龄如下:

1、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自愿主要体现在: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3、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法律对结婚年龄进行规定,也是许多国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龄的确定,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状况和成熟程度,这一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

(2)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就实行早婚政策,婚龄普遍较低。

4、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重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法律主观: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 结婚 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 结婚年龄 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70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