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都有哪些专业呢?

中国地质大学都有哪些专业呢?,第1张

1、地质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5、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6、地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充实到生产、科研的第一线,少部分人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就读研究生,部分人进入到科研院所。按照人才服务领域的不同就应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切实实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的要求。

7、地球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地球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研究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

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地质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为什么选该院校该专业

我今年是二战考上的,一战的时候选择了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学校,二战就想比较稳妥的考上研不再冲好学校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之前在我们学校宣讲过,因为是成立了10年的新学院,报考的人比较少,所以只要过了国家线基本都会录取。加上这个学校是个211,也很不错的,所以二战的时候报考了这个学校。但是学校的宣讲比较见效,今年报考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

(2)该专业报录情况

前面说了这个学院会去其它学校宣讲招学生,再加上化学专业不考数学,考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专业课,所以今年(2020年)报考的人特别多,复试分数线水涨船高!

今年理科的国家线288分,数理学院化学专业复试线321分。过了国家线没过复试线的可以调剂到本学院的材料与化工专硕。材料与化工专硕分了两个方向,一个偏化学,一个偏物理。偏化学这边一志愿调剂比较多,外校调剂名额只有两个。化学专业计划招8个,录取了9个。调剂到专硕的大概应该有11个。化学方向的专硕应该是录取了13个。

专业课的题不算难,只要认真的好好学,把前几年的真题和练习题做会,110分+没问题。

二、初试复习经验

(1)英语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的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都过,六级511分,所以学习考研英语能轻松一点。

单词:《你还在背单词吗》+《红宝书》;

长难句:刘晓艳《不就是长难句吗》

阅读:唐迟《阅读的逻辑》+唐迟真题阅读课

新题型:刘琦,从网上找她的课

翻译:唐静(很耐心,很认真的一位老师),听课就行

完型填空:易熙人

作文:刘晓艳的课+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真题:《张剑黄皮书》(04——21)

(1)英语单词:

背诵单词就两个字——重复。

我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买了一本大艳老师的《你还在背单词吗》,对照视频倍速看了一遍,都是核心词汇,视频中很多鸡汤,也很好玩,有些很难的单词我现在还记得。但是我不建议看单词课,感觉有点浪费时间。如果时间比较充足的宝贝,可以看一下相关的单词课,我还挺喜欢大雁老师讲的鸡汤,很能激励我。

单词的背诵,要从备考的第一天坚持到考前的最后一天,一定要坚持坚持坚持,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每天设置好背诵量,背完就可以换别的学习内容。还有就是,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动口动笔动脑,不然背完就忘了。

(2)长难句+阅读

得阅读者得天下。把握长难句的关键,就是分清句子的逻辑结构,弄明白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等,阅读中充斥着很多长难句,这些结构也很复杂,所以备考的时候,一定要从长难句开始学习。

我当时买了一本《不就是长难句吗》,跟着大雁老师的课学了一遍,这个是在四月中旬就完成了。老师从很简单的句子成分开始讲起,很适合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我的其他同学还有推宋逸轩老师的,大家可以都看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我7月份之前,还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把句子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自己试着做长难句的划分,尝试对句子进行翻译。

弄懂长难句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的学习了。我用的是《阅读的逻辑》,跟着唐迟的课学了一遍,受益匪浅。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穿插各种做阅读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实用,老师讲的都是真题,所以我们可以一遍学习阅读,一遍把握真题中的词汇,记住要时常复习。

阅读课学完之后,就可以尝试做一些早年真题了(10年以后的真题可以6月份之后再做),刚开始错很多是很正常的,不要看正确率,而是要看,你学到的阅读方法是否在这篇文章中用上了,是否把握文章意思了,文章中的词汇是否都记牢了等等。我当时做完一篇阅读之后,对照答案译文,整理重点单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每个段落的意思,都记在旁边。错很多或者实在不会的题目,就看相关的真题课。尽量每天一篇真题,保持自己的手感,我大概刷了三遍真题。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千万不要浪费!

(2)思想政治理论

我当时是有买《精讲精练》、《1000题》(上下)和肖四、肖八,以及《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提要》等等。因为担心后期任务过重,所以我是从暑假就开始学考研政治了,十月之前分配给政治的时间多一些,十月之后就减少政治学习时间了。

(1)《精讲精练》:我是先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它整体上过了一遍,同时配套完成《1000题》一刷任务。每天花1个半小时看一部分《精讲精练》的内容,再完成相应的《1000题》习题及订正。

Tips:学《精讲精练》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情况,酌情配套视频使用,比如说搭配网上盛传的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我同学这样使用的效果还不错。

(2)《1000题》:我一共刷了三遍,前两遍是##从头到尾全做,第三遍是只刷第二遍的错题。

第一遍,全做+圈出不确定的题目,做完后对答案,把错题和不确定题目的题号都在答案册子上圈出来,并勾画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记诵。因为是配合《精讲精练》,所以花费7/8两个月完成;

第二遍,买了本新的《1000题》,再次全做+圈出不确定的题目,对答案,在原来的答案册子上用新记号标出这次的错题和不确定的题目,并分析原因。每天45分钟左右,大致花费9月一个月时间;

第三遍,回顾重刷第二遍的错题,对仍不会的题目和知识点进行记录。因为十月份专业课背诵任务加重,所以只每天20-30分钟左右,一直持续到拿到肖八的时候。

Tips:《1000题》不要想着做了一遍,擦了再做第二遍,真的我觉得到时候根本不想擦,反正我是这样的,而且有这种想法的话,在做第一遍的时候还会束手束脚,不敢写写画画,反而不好,所以说买一本新的刷第二遍吧,是真的香。

(3)肖四+肖八yyds 必买!!!

①客观题方面

这两本的选择题,我是各刷了两遍,第一遍全刷,第二遍刷错的和不确定的,考前再把两本的时政题全部再过一遍(我个人觉得把肖四肖八的时政做透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好处的)。

Tips:刷肖四肖八一定要掐时间+算分,做好全真模拟。还有就是,一开始刷题的时候可能分只有20多、30多,但是不要气馁,把握好最后的时间多刷几遍,把冲刺卷中的知识点多记几遍,很多考点都是相通的,相信自己在考场上一定会有质的突破!

②主观题方面

我没有看肖八的大题,只背了肖四的大题。先把材料和题目看一遍,再看答案,勾画关键词,学习肖爷爷是怎么结合材料答题的,然后在题目下方写几个关键词,把答案背几遍之后,就看着题目和关键词进行记忆,多次反复,直到上考场。

Tips:我觉得背肖四大题的时候不要只背答案而不看材料,最好第一遍还是结合着材料去分析答案,从而有助于在考场上遇到没有背过的题目时能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拿到更多的分。当然,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多写,能想到的与题目相关的都写上,而且可以分点的就标好序号,能让老师清楚地看到要点,不至于遗漏。

(4)《知识点提要》

我买了,但是看了几页之后就没怎么用,因为后来我是跟的腿姐的《30天带背》,用配套的书会更方便,所以这本就闲置了。

(5)《形势与政策》

这本我是买了也把题目全部刷了一遍,但是因为内容太多,就有点懒得记,所以到后期就没再看过这本,只看了肖四肖八的时政题。

2、腿姐

(1)“每日一题”

我一开始不知道有这个,是在9月份才偶然发现这个宝藏栏目的,然后就每天花15分钟左右刷刷题,看一看相关的知识点,一眼就会的直接过一遍,不会的陌生的就收藏起来多过几遍。我是觉得很有益处的,选题都是一些挺经典的题目,然后腿姐说部分也有适当的拓展延伸,有助于我们进行理解和思考。

(2)《30天带背》 非常推荐!!!

这个搭配《冲击背诵手册》使用,真的非常有用。在其中,腿姐会带着你把考试的重点内容全部串记一遍,对考试非常有帮助,就比如今年大题中考到的“必然与偶然”等等,我就是正好听了腿姐的带背才能记得这个知识点的。

(3)《冲刺救命班讲义》

这个我是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然后重点背了前面的“重要会议”部分。在这个讲义里面,就是整理了最新的一些重点时政之类的,就对考试蛮有帮助的(我个人觉得,把看这个会比看《形势与政策》的效率更高,当然时间充足的话两个都看看会更好)。

(3)专业课

化学专业是考两门专业课,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的参考书是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的上册。

物理化学的参考书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可以给学院化学系老师发邮件会给比较详细的考试范围,书上有一些章节是不考的,老师还会给之前的部分真题。找的到学长学姐的话,他们还会有更多的练习题。这个也可以考虑去新祥旭一对一辅导,他们的老师都是直系学长学姐,还可以指导专业课的复习备考。

前期把书好好学一遍,把知识点学会,可以做书上的习题。之后做几套真题或者练习题,了解是怎么出题怎么考这些考点之后,再把书有重点的复习一遍。之后就是把真题和练习题做几遍,要真正的会自己做题而不是看着答案会做。专业课不算难,好好学分数不会低的,之前也有好多人没考上,都是觉得这个专业好考,太放松了没有好好学。

三、复试准备经验

(1)复试情况

报考一志愿(过了国家线的)是一起复试的,排名靠后的会问你愿不愿意调剂到专硕。只要学硕和专硕名额不满,基本上没有大问题是不会刷人的。化学专业计划招8个,录取了9个。调剂到专硕的大概应该有11个。化学方向的专硕应该是录取了13个。

(2)复试内容

复试分为三部分,笔试复试、英语面试和综合面试。笔试复试分为两部分,高数和专业课。

因为可能会调剂到专硕,初试没有考高数,所以会有高数的笔试,正常情况下去学校复试的话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因为疫情今年是网上复试,高数是开卷考的,有一部分是书上的习题。专业课是给很多道题,自己随机抽一道,基本上是一道两三问的论述题。英语面试就是自我介绍、对话、还有给一个主题阐述(比如描述你的家乡这种题)。对话会问专业问题,比如问物质的英文名,学过什么专业课等等。综合面试会有七八个老师一起复试,先是做一个自我介绍,之后每个老师问几个问题,有一个博导大佬会问想不想读博之类的,他比较想找能跟着他读博士的学生。还有问毕业论文内容的,还有问你知道的仪器分析方法,老师会挑出一种让详细描述。其他老师的问题印象不深了,应该没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了。

高数的话就复习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就可以了,专业课的话是综合化学,四大化学每方面都需要了解一些,因为是论述题就不用看公式计算那些知识点了,把定义、分类什么的好好复习下。

因为今年的疫情,复试是在网上复试的,可能笔试的题比较少一些,如果正常去学校复试的话,可能题会多一些。

四、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不能只注重了专业课和高数(如果考的话),政治和英语也要重视,我有几个同学考研失败,都是总分高,但是英语没有过线,连一区的调剂资格都没有。考研没有很难,一年的时间,准备的晚一点不到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都够了。前提是想好了考研,而不是随大流来试试。静下心来能认真的学进去,一天认真的学习八个小时,比坐在桌子前心气浮躁想玩手机的学十几个小时管用的多。定好自己的目标,静下心认真学习,考研其实并不难。

武汉)地理学

近几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理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比如学院的改变,现在属于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的改变,由前期的不考数学变为统考数学三,就自然地理方向而言,自然地理的专业课变为了地理学基础。

2021年招生简章中地理学拟招收36人,含推免18人。留给考研的名额只有18人。往年的招生人数也大多如此,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和招生简章上略有不同,同样每年的推免名额也会存在使用不完的情况。往年地大地理学均有招收调剂,调剂录取一般在一志愿之后。相对而言,一志愿的考生可能更好一点。就报录比而言,地大的报录比较高,录取名额较多。地大往年的复试分数线较高,原因在于不考数学的缘故。故此参考意义不大。2020年开始第一次考数学,地大地理学的复试分数线在320分左右,实行差额复试。因为疫情的缘故,故而提高初试比重,按照初复试6:4的原则录取。录取难度依然存在。所以请认真备考,争取初试成绩高一点。

三、初试备考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本人考研政治虽然不是很高,但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接下来就简单谈一谈我在政治方面的复习方法吧!

首先,政治需要准备好以下的资料或者视频。就我自身而言,前期我使用的是徐涛的核心考案外加徐涛的视频(视频主要是按顺序讲解核心考案上的重难点,便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后期刷题所使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但根据个人倾向可购买徐涛的核心考案或者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作为前期的基础阶段。

其次,时间方面。复习政治最好的时间是在暑假期间,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6—9月),每天可利用午休或者其它时间看徐涛的核心考案外加其视频或者精讲精练。9月—12月可以来回刷肖秀荣的1000题。从9月份开始,我基本上每天都刷题,到12月份时差不多刷了三遍的样子。大约12月至考研前夕,肖八和肖四会陆续出来,我们会使用肖八和肖四。其中我建议肖八只需要做选择题就好,可多做几遍,以便节省时间。至于肖四我们必须利用最后两个星期全面掌握,特别是大题,一定要背掉。

英语方面,英语方面我考的不是很好,这里就简单谈一下。前期,我们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单词方面可跟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视频+单词书均有),或者红宝书。我使用的是红宝书,大约看了有三遍。接着就是刷真题,做真题时要分配好时间,不能刷的过快,暑假时期开始刷,大约一个星期一套真题。真题阅读方面看的是唐迟的,个人感觉还行。建议真题多刷几遍。后期是作文方面,我从11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基本每天都坚持写作文,大家可根据模板,结合实际情况,总结适合自己的。

专业课方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方向主要考地理基础和数学三。自然地理学这门专业课我分数不高也不低。经过对比发现,报考地大自然地理学的考生,自然地理这门专业课的分数都差不多,没有超过140分的。本人没有跨考,所以复习起来稍微轻松一点,重点在于有所侧重。简单说一下,我是如何准备的。3—6月份,根据大纲的要求,先每一章,每一章的做笔记。参考大纲找出书本中的重难点,记得做笔记哦,然后尝试去理解重难点。这样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将一整本书的重难点学习一遍,接下来便开始整本书的背诵阶段,期间主要背诵书中的重难点,大约在7—8月底背诵完第一遍。接着8月底至9月底开始背诵第二遍,期间可适当的补充新的内容背诵。

10月初,开始背诵真题,争取一天一套真题。因此,在10月底时,可将近20年的真题背完。背完之后便开始了第二遍真题的背诵,这次时间要短一些,大约在11月中下旬背完了第二遍。从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上旬,我重新复习了一遍书本,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12月中上旬至考研前夕,我便接着背诵真题。考研期间我一共背了3遍书,外加6遍真题。数学方面,我选择的是自命题,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主要从大家都可以用到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高数主要看了汤家凤的基础班以及做了他的1800我大约刷了1800有三遍。期间也看了部分张宇的视频课作为补充。线代这方面主要跟的是李永乐,并且做了660的基础部分。

10月初开始刷真题,大约刷了三遍。高数和线代所占比重不一样,大概在8:2左右,因此我将重点放在高数部分。考数学三的同学,高数部分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以上这些考高数和线代的小伙伴可以多留意一下。很多同学问我要不要报班,这个得看个人基础吧,如果基础还不错的话自学也无妨,但如果基础不行又跨考的话建议报个班比较好,能上岸才是最终目的。

四、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方面,因为疫情的影响,复试主要是采用了线上复试的方式。主要考的内容有专业课以及英语方面。专业课方面,考官会询问一些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大约3个名词解释题、1个大题。专业课(自然地理)的复试参考书主要是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这里就不在具体展开。英语方面,主要是英文的自我介绍以及一部分英语问答(大约1—2个),相对来说较容易。大家可利用寒假时间,收集一些常用的英文问答,以及准备适合自己的英文自我介绍。复试这块大家需要留意的是多了解一下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或者毕业论文,考官可能也会问道呢。复试期间的笔试所占的比值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笔试的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567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