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最早源于什么时期白骨当中的

优秀最早源于什么时期白骨当中的,第1张

1975年,一位名叫李继业的女子和几名政府官员一起,拿着铁锹、铲子等工具,在重庆一片土坡上不知道在挖什么。突然,一个官员高呼:“挖到了!”

是一块白骨!李继业将它轻轻抱在胸前,哭着轻唤:“妈妈”。旁人也不禁低头抹泪。可是她母亲叫杨汉秀啊,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军阀杨森的亲侄女。

不久后,她的儿子从遗物中找出一封“‘吴铭’同志见周副主席”的介绍信。秘书龙潜同志知道后,就此事向周恩来总理核实。

杨汉秀

周恩来总理感慨地说:“吴铭是优秀的***员,中央当时派她做地下工作,可惜不幸牺牲。”

吴铭同志已经牺牲了,为什么一封绝密的介绍信会在杨汉秀身上呢?李继业继续追查当年杨汉秀死亡的真相,却得到一个让国人都为之动容的答案。

杨家富贵大**,背叛军阀世家北上延安

杨汉秀1912年8月15日出生于四川广安县,是国民党军阀杨懋修唯一的女儿,所以杨懋修将她视作掌上明珠。

杨懋修凭借军阀身份强占土地、聚敛财富。所以杨汉秀自小就锦衣玉食,是出了名的杨家大**。

杨懋修想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可是杨汉秀自小聪明伶俐,性格火辣,喜欢和佃户家的孩子玩耍,杨懋修又气又爱。后来,杨懋修因战受重伤,只能将女儿送到哥哥杨森家,住在著名的杨氏泽庐庄园。

杨森是当时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在当地推行“新川政”,其中一些规定有一定的先进性,例如不允许任何女子缠足,提倡先进教育,修建公共场所等。

但是,群众经常在背后笑话他:“杨军长,提倡妇女要解放,娶了几个小婆娘!”

杨森

可见,杨森骨子里还是自私的军阀,仗着家大业大,威逼利诱平民嫁女儿做他的姨太太。实行严苛高昂的税费,中饱私囊。一旦有谁不遵循“新政”,就用暴力解决。

可是杨汉秀一点也不怕这个凶狠的伯父,也不喜欢杨森家里豪华奢靡的生活方式,甚至反抗杨森安排她上学的决定。但是杨森并不生气,笑着说:“女娃子的性格火辣点好啊”

最后杨汉秀如愿就读一所教会学校。相比杨家豪宅,她更喜欢和同学待在教室里,悄悄谈论国事。一天放学回家,杨汉秀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哭喊声。

跑到院子里,她看到一个肤色黝黑、身材瘦弱的家仆,双手抱头蜷缩在地上,正被杨森的侍卫用鞭子抽打。家仆疼得在地上打滚,发出痛苦的呻吟。

杨汉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大喊:“别打了!”杨森冷冷看她一眼,示意侍卫继续。没想到杨汉秀直接张开双手,挡在家仆前。

侍卫大惊,赶忙调整鞭子,可惜还是抽中了杨汉秀的肩膀。她条件反射地喊疼,杨森检查了伤口,所幸只是皮肉伤。转身就给侍卫一巴掌,让他滚蛋,带走家仆。

自此,杨汉秀更加厌恶杨森的做法,处处和他反着来。但是杨森并不为此头疼,他担忧全在大儿子杨汉兴身上。

当初为了让儿子继承家业,杨森将杨汉兴送进到北京、上海的贵族学校。一开始,杨汉兴还会寄回几封关爱父母的家书,可是信中温馨的字眼,逐渐被批判代替。

“儿子骂老子,真是反了!”杨森狠狠将信拍在桌面上,让人断了儿子的钱款,逼他回家。此时,杨汉兴散发纪念五四运动的传单被抓,杨森知道后,立马托人将他带回来。

回家后,杨家成为了“战场”,杨汉兴和父亲杨森处处作对,经常将杨森气得胡子发抖。杨汉秀见状,躲在角落里偷笑。

杨汉兴回家后,经常给堂妹杨汉秀、弟弟杨汉烈讲新思想、新革命、新社会。同样年轻气盛,对现实不满的杨汉秀、杨汉烈非常赞同。

他们问哥哥怎么会知道这些,杨汉兴说:“当然是来自***啊。”两人听后,非常想加入***。

很快,机会就上门了。1926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朱德同志受中央派遣,到万县与杨森合作行动,但是两人经常在政治理念上发生争吵。

朱德同志

伯父杨森的观点,在杨汉秀看来非常自私,丝毫没有考虑平民百姓的生活。而朱德同志的思想,让她着迷,她直接对朱德同志说:“我要向朱伯伯学习,为拯救祖国做贡献。”

朱德同志听后喜笑颜开,笑称要把她收做干女儿。当然,杨森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不久后,朱德同志离开,杨汉秀又陷入了迷茫,就在这时,家里来了个家庭教师,负责教她功课。杨森哪会想到,这位家庭教师也是个***员呢?

朱浥清偶然发现杨汉秀非常想加入***,便在日常学习中,偷偷讲授共产主义进步思想。杨汉秀听后,对现实社会的出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可是,麻烦又降临了,杨父和杨森给杨汉秀包办婚姻。他们企图让杨汉秀安定下来,回归眼前的苟且,性格火辣的杨汉秀当然不愿意。

她使尽各种法子,成功让婚事告吹。朱浥清笑称:“这这是你第一次革命成功。”后来,她和小学教员赵致和结婚。婚后到上海,学习外语,准备出国深造,可惜丈夫不久后病逝。

杨汉秀

朱浥清的介绍杨汉秀加入组织时,遭到不少质疑:“这可是杨家大**,地道的军阀!”杨汉秀一反常态,没有暴躁,坚韧地通过了组织的考验。

1939年全民团结抗日,杨汉秀也想出一份力,独身一人从广安出发,目的就是想投靠朱德同志。经过九个月的跋涉,到达五台时,杨汉秀的双脚全是血泡,谁也没想到她是锦衣玉食的杨家大**。

见到朱德同志,她忘记疼痛兴奋地叫:“朱伯伯!”然后标准地敬礼。朱德震惊于这个女娃子的毅力,决定带她前往延安,同时将名字改为“吴铭”。

在延安时期,杨汉秀参加了著名的爷台山战斗,负责兵站工作,以“吴铭”的身份活跃在抗战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汉秀不得不再次面对杨家大**的身份。

重回杨氏泽庐,变卖家产支持解放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为了尽快打垮国民党。***员王维舟知晓了杨汉秀的真实身份后,觉得可以好好进行利用,便介绍杨汉秀与周恩来同志见面。

在去往重庆的飞机上,周恩来同志知晓了杨汉秀的工作经历,感叹杨汉秀是优秀的、有坚定信念的***员,便派给她任务。

“你是杨家大**,回去后策反你的伯父杨森,一来我党可以减轻伤亡,二来你也不希望家人与组织发生冲突吧。”

此时,杨森任贵州省“主席”,即将上任重庆市市长,甚至其三女儿嫁给了蒋介石的侄儿竺培丰,两人可谓沾亲带故。一旦杨森策反,***解放重庆的难度可大大降低。

杨汉秀点点头接收了任务,为了隐蔽,这项决策只有党中央知道。飞机降落重庆后,杨汉秀刚到机场就被跟踪监视了,她明白这是伯父杨森派来的。

为了降低怀疑,杨汉秀摆出大**的气势,直接到商店买新衣服,随便打扮一下自己,然后直奔杨氏泽庐。当天夜里,杨汉秀辗转来到龙台寺乡公所。

此时,所长杨人茂一家正睡得香甜,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以为是国民党上门,杨人茂示意不要出声。结果妻子清醒后下意识大声问:“谁呀。”

杨人茂两眼一黑:完了。结果门外回答:“秀、秀!”他瞬间反应过来:“是大**,快去开门!”

众人将杨汉秀迎进家门,准备接待,杨汉秀却说:“不用,我不耽搁时间,快找人把我送回家。”杨人茂立马和儿子们将她护送至杨氏泽庐。

第二天早上,杨汉秀缓缓下楼,看到哥哥们正在用早餐。她也不兜圈子,直接说明:“我要拿回属于我的那一部分资产!”

哥哥们再清楚不过这个妹妹的性格,其中的杨汉烈堂弟当场同意。杨汉秀笑了,当她环视一周,疑惑道:“大哥呢?”

原来,自从杨森投入国民党后,为了获得蒋介石信任,与杨汉兴断绝父子关系,将他赶出家门,至今杳无音信。杨汉秀听后更加痛恨伯父杨森。

为了完成组织给的任务,杨汉秀逐步拿回在广安的土地和资产。当地佃户苦闷道:“完咯,又来一个地主。”可是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杨大**,怎么会和卑劣的剥削者一样呢?

杨汉秀将名下的田产和地产变卖了一部分,在其他地块上修建舞厅,做生意,然后将全部所得悄悄转送到附近的党组织,以支持解放。

除此之外,杨汉秀还降低租金。一般来说,地主都向农民收租每年100斤,但是杨汉秀将其降低到50—60,留下能够维持日常的分量外,其余全部捐给党组织。

同时,杨汉秀还结识各种社会名流,将自己伪装成沉醉于上流社会的富家**。私底下,她继续说服堂弟杨汉烈,劝他弃暗投明。

1948年,杨汉秀将儿女送回婆家。5月4日,在另一座城市化名杨稚华,生下小女儿,给她取小名“果儿”。

为了参加起义,杨汉秀不得不把果儿寄养在邻居老李家,留下一点钱并且附带一封信,信中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难处。

其实老李夫妻也是支持***的,所以在看到信件后,立马意识到了危险性,将信件烧毁。可惜由于口音问题,她们记错了杨汉秀的名字,以为是“杨益秀”。

果儿,也就是李继业长大后,一直找不到母亲的名字,整整找了15年。

可惜此次华蓥山地区武装起义失败,杨汉秀被捕,关在重庆卫戍司令部看守室,在这里她遇到了众多可敬的***战士,甚至在渣滓洞遇见了江姐:江竹筠。

江姐

监狱里依然是杨家大**

尽管杨汉秀沦为阶下囚,此时的杨森已经成为重庆市市长,堂弟杨汉烈为师长,畏惧于杨家势力,狱警特殊对待杨汉秀。

杨汉秀在监狱里自由走动,穿自己的衣服,吃着家里送来的食物,就连睡觉的床也是软的。当然,监狱里的人都知道她是杨家大**,对她“敬而远之”。直到盛国玉到来。

几天后,年仅22岁的盛国玉和其余三名战士被关进看守所。刚进囚室,就看到一个身穿列宁服,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的女人。盛国玉疑惑:“这是来坐牢的吗?”

杨汉秀对盛国玉等人特别热情,称自己和她们是一样的。盛国玉却不信,哪个坐牢的会像她这么悠闲自在的。

见盛国玉不搭理自己,杨汉秀只好坦言:“ 不用怕,我们是一样的人,被敌人关押在这里,只不过我比你们特殊一点。因为我的伯父是重庆市市长杨森,他要我与***脱离关系,我拒绝了, 所以被关在这里特务们一畏惧我,又怕出麻烦,对我的关押就放松多了,只是不许我离开司令部大门,可以自由活动… …

盛国玉晚年

盛国玉听后:“你是杨家大**?你伯父是杨森那个杀人狂?”杨汉秀无奈地点点头。盛国玉坐得离她更远了。

杨汉秀见状心生一计,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罐头和其他食物,送到盛国玉等人面前。盛国玉被抓捕后就没吃过东西,而且罐头在那时是稀有物,她看着直流口水。

“管他有毒没毒,反正在监狱里都是死路一条!”盛国玉接过罐头就狼吞虎咽。杨汉秀很欣慰:“对嘛,吃饱了才有力气干革命啊。”

可是突然吃这么多东西,盛国玉肚子不舒服了,请求狱警让她上厕所。可是狱警装作没听到,于是乎周围的人一起叫了起来,但是狱警直接把门一关,盛国玉自觉太委屈了。

杨汉秀看不过去,直接踹狱警的门,高傲地说:“你让不让她上厕所!”毕竟是杨家大**,市长的亲侄女,狱警实在惹不起,只能同意。

杨汉秀及其子女

经过这么几次帮忙,盛国玉明白杨汉秀就是个性格热烈、做事雷厉风行的好心大姐,而且还长得很好看,心里越发喜欢她。

其实杨森的姨太太们好几次来监狱劝她,让她“回头”,哪怕是佯装答应不当***了,总比待在这里强啊。杨汉秀坚决不同意,她指着盛国玉说:“我和她们是一样的。”

几天后,众人被转移到渣滓洞监狱。在这里,杨汉秀见到了江姐江竹筠、李青林、胡其芬等人。她们经验丰富,不相信杨洪秀的身份,依然与她保持距离。

没想到姨太太们又来了,其实这几位太太小时候曾照顾过杨汉秀,把她当做自己的半个女儿,经常给她送水果、肉制品和零食。但是,杨汉秀总是无私地分给盛国玉和江姐等人。

众人感叹杨汉秀太破财,杨汉秀却笑着说:“我有良田千亩,还有好几条街,根本不差钱,放心吃!”

渣滓洞监狱

直到1949年,我党取得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监狱里欢呼雀跃。此时正逢新年,党员们要求看新春表演节目,恰好监狱长不在,同情党员的监狱工作人员黄茂才同意了请求。

杨汉秀十分热情,带头唱歌跳舞。在欢声笑语中,杨汉秀与其他党员的距离正在慢慢拉近。可惜,杨洪秀突然生病,身体状况很是糟糕。

母亲知道后,带着杨汉秀的大女儿找到杨森,让大女儿给他磕头,求他解救杨汉秀。杨森还有一丝人性,便让人放了杨汉秀。

杨汉秀英勇就义

1949年4月杨汉秀在医院调养身体,此时我党战士不断取得胜利,杨洪秀乐观地想:“好日子就快来了。”但是国民党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善罢甘休。

9月2日,重庆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九二火灾”,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死伤达到上万人。杨汉秀作为火灾亲历者,认为国民党就是策划者,而伯父杨森就是帮凶。

她在飞来寺公馆,即三叔杨传三家的住处,大骂杨森,说他是国民党的走狗。三叔的妻子听后很惶恐,说道:“杨森心狠啊,你这样说不怕被他活剐吗?”

“谁剐谁还不一定呢!”杨汉秀此时满是愤火,什么都不怕

  次仁央宗和她男人结婚20年了,日子过得就像开了花的芝麻一节比一节高,就像放了糖的糌粑格外香甜。  20年来,他们连嘴都没有拌过,更不要说打架了。他们刚刚迈进中年的人生门栏,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男人突然失踪了。

次仁央宗动员所有相好的亲朋好友,到她男人平时爱去的地方寻找,都不见男人的踪影。

次仁央宗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

过了5天,次仁央宗在枕头下发现了男人的字条,上面写着:“次仁央宗,我出家做喇嘛去了,你不要来找我,你找也是找不到的,你如果愿意,再找一个男人吧,请你把我忘掉,把我们过去的一切忘掉!”

男人出家是次仁央宗万万没有预料到的。她不肯罢休,走上了寻夫的漫漫征程,她花了5年时间,坐车,走路,甚至不惜乘飞机,走遍藏区所有的佛教寺庙,都没有见到自己的男人。

时间无情,动荡不安的几年流浪生活,把次仁央宗折腾得面容憔悴,头发花白,回到村里,人们都认不出她来了,说她这5年好像老了10多岁似的。

好心人劝她说,“次仁央宗,不要再折磨自己了,你也是进入‘秋天’的人了,既然是‘秋天’,冬天就不会很远的,还是找个伴吧。”

次仁央宗不住地摇头,“他活着,他还会回来的。”

就在人们热情关心次仁央宗再婚的时候,一个人走入了她的生活圈,他叫旺堆扎巴,比次仁央宗小16岁,也就是说,旺堆扎巴28岁,次仁央宗44岁。

是旺堆扎巴主动上门求婚的,他说,“次仁央宗,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的人品,我的性格,你都了如指掌。而我对你也是很了解的,你有一副菩萨心肠,对人善良,乐施好助……你嫁给我吧!”

次仁央宗婉言谢绝,“这不行,不行,他活着,他还会回来的。”

旺堆扎巴说,“他回来,我就走,行么”

次仁央宗说,“那成啥体统,会叫人家笑掉牙的。再说,我比你大16岁,我们是不相配的。”

旺堆扎巴说,“有个叫杨森的民国时期的军阀,89岁还找了个18岁的姑娘作妾,9l岁还得了个孩子呢,他们的婚姻合理合法,无人过问,这世界上难道只准男人找小老婆,不允许女人找小男人么不管怎么说,你,我是要定了!”

旺堆扎巴费尽唇舌,仍然白搭,被次仁央宗好心地拒之门外。

旺堆扎巴长得并不丑,人高马大,熊腰虎臂,但就是出老相,年轻气壮的小伙子,早就胡子拉茬了,眼角皱纹深深,掉了两颗门牙,看上去真有点像40多岁的人啦。正因为出老相,所以人们给他介绍对象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大都是女方看不上他,嫌他太“老”,婚事也就一拖再拖,一直没能解决。

旺堆扎巴每天都来帮助次仁央宗干活,轻活重活他一律包了,做完就走,连甜茶酥油茶都不喝一口,更不用说吃次仁央宗家的饭了。

人都是有感情的,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有被感化的时候。

那天傍晚,旺堆扎巴为次仁央宗背了满满一缸水,把次仁央宗家里的一切收拾得妥妥当当,又生好炉火,请次仁央宗自己做晚饭,他走出门,次仁央宗突然跑出来拉住他,“旺堆扎巴,我谢谢你,我答应你,你留下来吧!”

次仁央宗把头埋进旺堆扎巴怀里,热泪止不住地打湿了旺堆扎巴宽大的胸怀,“旺堆扎巴,你真是天下难找的好人呀,从此以后,我们就在一起生活吧!”

旺堆扎巴一把搂过次仁央宗……他在次仁央宗家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难忘最甜美的一夜。

他们就这样非常简单地走到一起、住到一起来了,既没有请客,也没有办席。

次仁央宗平静地生活着,她离那段寻夫的火烧火燎的苦难日子越来越远。然而,犹如发生在昨天的历历往事,永远也无法在她脑海里消失。尽管如此,她仍与旺堆扎巴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相敬如宾,相依为命。

一晃,又一个20年过去了,次仁央宗一眨眼便进入了老年。

藏历年就要到了,次仁央宗和旺堆扎巴上县里置办了不少过年货,回到村里,天已经黑尽了,没有月光,星光也显得不是很明亮。次仁央宗莫名其妙地听到了熟悉而又久远的脚步声,不知从什么方向“嚓嚓”传来,这熟悉的脚步声,既像是擦地而来,又像是腾空而来,但又神秘得始终没有来到她的身旁,若即若离:飘忽不定。

次仁央宗已经准确地听出来这是谁的脚步声了,她心惊肉跳,她肝肠寸断,她的心像一把钝刀子在撕割一样疼痛,她说,“旺堆扎巴,我说过,他活着,他还会回来的。”她显得异常兴奋,“他回来了,是他,是他回来了!”

次仁央宗很激动,她微微一笑,蓦然倒地,人事不省……

……他那时,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月亮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走的……20多年来,次仁央宗所经历的每个夜晚都像这样漆黑。黑夜不能不让她恐惧。

次仁央宗努力忘掉的那个黑夜又重现了。

从那天晚上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以后,次仁央宗变得神情恍惚,她总是说她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她总是说他还活着,她总是说他还会回来的,她总是说他回来了。

时间一天天像水一样流过。星光惨白。次仁央宗在寒冷的西北风的呼啸里,默默地坐在床沿上,她在发愣,摸了摸梳着若干条的彩色辫子,头上结着两个蝴蝶结。这是他在出走之前经常向人们夸耀次仁央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他常常说那两只漂亮的红蝴蝶驮着次仁央宗彩色发亮的辫子在眼前飞来晃去,使他觉得他过着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旺堆扎巴沉沉地睡着了,一条胳膊伸到被子外面。次仁央宗没有发现。

窗棂慢慢红起来,太阳正在升起,新的一天很明快很鲜丽,新的一天是藏历新年。

屋外满地是雪,孩子们穿着新藏装,在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很开心。

旺堆扎巴穿衣起床,火一样的阳光穿过窗棂,照到他身上,温煦暖和。

窗台上的那盆吊金钟,在阳光下孤零零地嫩绿着,竟然开放了像金钟一样的一朵红花,宁馨而亮丽。旺堆扎巴用手抚摸着那朵吊金钟花,喃喃道,“吊金钟呀吊金钟,你要是开两朵就好了,一朵代表我,一朵代表次仁央宗,象征我们的日子就像花儿一样火红鲜艳。”

次仁央宗说,“昨天夜里,我又看到他了,他鲜血淋漓,站在我面前,我好伤心好伤心。”

讨贼之战后,速成系分裂成刘湘的旧二军和杨森的新二军两个系统。对于杨森的后来居上,刘湘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中联络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形成“三刘一赖”的反杨联盟,并对杨森之王缵绪等部进行策反。3月,刘湘等又联名致电段祺瑞政府,要求调杨森赴京任职。杨森决定发动统一之战,以武力统一四川。

4月12日,杨森分兵五路,向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陈洪范、陈国栋部进攻,连战告捷,很快就占领了七十二个县,其军队扩充到十九个师又十二个混成旅。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等部退往重庆,依靠刘湘,联合邓锡侯以及黔军袁祖铭,组成川黔联军,共同倒杨。公推袁祖铭为联军总司令,邓锡侯任前敌总指挥,刘湘只任后勤总司令,居幕后操纵。7月中旬,两军在永川、大足、荣昌一带激战。开始,杨森获胜,后因大意使王兆奎师被邓锡侯部击溃。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森被迫退往沱江右岸。7月31日,已被刘湘收买的杨森部主力师师长王缵绪靠刘湘,通电停战,使杨军全线震动。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杨军溃败,逃往乐山。8月10日,联军攻克成都。杨森派人与联军谈判停战。9月4日,杨森被迫通电将所部交由刘湘节制,自率残兵到宜宾。9月9日,杨森将曾逼他交出兵权的第三军军长李树勋伏杀,再逃往横江、万县。11月1日,杨森自奉节往汉口,再投吴佩孚。 击败杨森后,联军于9月在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会议上,刘湘与袁祖铭因分赃不均,关系迅速恶化。刘湘、袁祖铭同时驻防重庆。刘有潘文华、鲜英、李雅材、兰文彬等师、旅,而袁祖铭亦有两师一警卫旅。1926年1月24日,袁祖铭返抵重庆,下令增调黔军四个团入城,在浮图关、两路口、磁器口等要地配置重兵,发动江巴事变(又称渝变)。江巴事变成为驱袁战争的导火线。

事变后,刘主力被袁逐出重庆以后,刘决定驱逐袁出川。当时刘湘的部队被分别隔于上、下川东,无法集结,被迫又向在统一之战中战败赴汉投靠吴佩孚的杨森谋求合作。杨森亦想乘机再起,川军将领邓锡侯、田颂尧等因与刘湘分赃失和,亦欢迎他回川。刘、杨在武汉签订了“丙寅公约”。公约规定:归还原来杨森所属兵权,与刘湘合作收复重庆后,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1926年3月1日,杨森返回川东万县,召旧属六部来归,很快得八万余众。5月5日,川军兵分上川东、下川东两路,由刘湘、杨森分别统领、夹击重庆,刘文辉亦在川南发起进攻。5月18日,刘、杨联军兵临重庆。5月21日,川军进占重庆。袁祖铭率黔军全部返黔。 川军虽然易帜,但其内部派别之争依然如故。除了刘湘的速成系,当时又已经形成了保定系和军官系。保定系是由川军中四川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预备学校和这三校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结成的派系。1921年熊克武发起驱逐刘存厚之战,邓锡侯、田颂尧、刘斌三个师战败退保宁,因三人为保定军校同学,又同为刘存厚部下,加上当时同处困境,利害一致,初步形成以邓锡侯为首的四川保定系。1925年在驱逐杨森之战中,保定生刘文辉崭露头角,跻身保定系三首脑之列。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同驻成都,形成保定系三首脑。川军易帜后,刘、邓、田三军在成都设立三军统率办事处,后改名三军联合办事处,刘文辉为处长,邓锡侯、田颂尧为副处长,实行省城之军政、民政、财政三统一,与驻重庆的刘湘速成系相对抗。

四川军官系是川军中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当时,军官生李家钰由川军第一师师长升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他与第十一师师长罗泽洲等在成都组织群益社,以联络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及蜀军将弁学堂速成队的同学,不断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军官学堂同学,两人成为军官系的首脑(但还是邓锡侯的名义部下)。李家钰驻遂宁,罗泽洲驻南充,并与驻万县的杨森合作,与成都的保定系、重庆的速成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川军易帜后,内战不仅没有消除,而且还更激烈,杨森,在易帜之前,出兵配合吴佩孚部作战,进攻鄂西,夺取了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等县,还想往东推进,结果被国民革命军击败,狼狈逃回万县。易帜之后,杨森感到四川各地已难插足,念念不忘再往鄂西发展。1927年4月12日,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蒋介石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兵分六路,会同两湖军阀会攻武汉。刘湘被任命为第五路总指挥,杨森被任命为第五路前敌总指挥。蒋介石私下对杨森许诺,攻下武汉后,汉阳兵工厂归杨森管辖。杨森见有机可图,自然积极卖命。

1927年5月5日,杨森率四万五千人自万县东下,以范绍曾部为先锋。驻宜昌的夏斗寅部背叛武汉国民政府,乘机顺流而下,为杨军开路。5月21日,杨军占领武汉外围仙桃镇,夏斗寅部占领汀泗桥、贺胜桥,武汉震动。武汉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已赴河南作战,留守武汉的叶挺部急赴前线,击溃夏斗寅师。同时,武汉国民政府急调唐生智第八军李云杰师包围进犯仙桃镇的杨森部。6月8日,李云杰部发起进攻,杨军大败而逃至潜江。仙桃镇之战,杨森被歼七个团,其直辖第九师几乎全军覆灭。武汉国民政府又调动鄂北一带的部队截击西逃的杨军。杨森唯恐归路被截断,于6月24日率范绍曾、白驹等抢先上了福川轮,逃回四川。

当杨森准备退回万县时,刘湘已派兵进驻万县,将他拒于夔门之外。刘湘虽然接受蒋介石之命出任第五路军总指挥,但出兵攻打武汉国民政府的,却是杨森的部队,他自己没有受到损失。正当杨森走投无路,进退为难的时候,邓锡侯、刘文辉等乘虚进袭重庆,刘湘见势不利,即让回万县给杨森,回师击退邓锡侯等的进袭。

11月,吴佩孚战败后,入川投靠杨森。杨森对吴佩孚倍加关照。此举遭到四川各界人士激烈反对和指责。蒋介石也甚为恼火,明令免除杨森职务,由师长郭汝栋取代其第二十军军长之职。但杨森不肯交权,与部将的矛盾激化。

1928年1月,刘湘奉蒋介石命令,接收杨森所属各部。刘湘认为倒杨时机已到,指使赖心辉、郭汝栋、范绍曾、吴行光,组织“四部倒杨”。2月,借范绍曾为父亲做六十大寿之机,四部在长寿举行倒杨秘密军事会议,组织“讨杨逮吴联军”,由赖心辉兼任总司令。4月,赖、郭、范、吴四部对万县形成战略包围,杨森退出万县,将主力向开江转移。刘湘以为大功告成,即电告蒋介石邀功。5月18日,倒杨联军在开江任市铺附近与杨森部决战,却惨遭败北。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得到了范绍曾师的全部武装和江北一线的防地。

刘湘自易帜后,对外积极投靠蒋介石,对内则大力发展势力,不断分化和打击异己。他长期占领四川繁荣富庶之区重庆,控制长江,势力不断坐大。1928年9月23日,刘湘与保定系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长在资中县举行会议,就统一意志,裁编军队及组织省政府三大问题达成了协议,由刘湘出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等为委员。该议将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激起各军怨恨。10月10日,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陈书农为副主席。八部同盟决定联合向重庆刘湘进攻,发动了下川东之战。

刘湘闻讯后,拉拢刘文辉,让刘文辉等牵制同盟各部,致使真正能向重庆进攻的仅得杨森、罗泽洲两部。杨、罗原计划联合同时进攻,罗泽洲为抢占重庆,于10月中旬率先出兵,孤军突进。1928年10月17日,刘湘集结主力,亲自督战,在江北一碗水地区迎战罗泽洲,激战两日,罗部溃败。10月19日,刘湘挥师东下,截击来犯的杨森部。10月20日,刘湘在长寿铁山坪发起猛攻,杨森部大败,逃入李家钰防区。刘湘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以及郭汝栋部,势力大振。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的下川东之战失败后,深怨刘文辉支持刘湘,牵制李家钰等部不敢动作,导致战争失败,决心报复。罗泽洲、杨森在下川东之战失去防地后,与李家钰部同处一隅,也必须往外发展。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4月16日,同盟军出动,由遂宁经宁至向资中、内江发起进攻。4月19日,两军交战,刘文辉部守将向传义先收缩兵力,后发制人。激战两天后,突然全军出击,同盟军败北,退出遂宁。

下川东、上川东之战后,四川成了“二刘”的天下。刘文辉虽然比刘湘小四岁,但却是刘湘的嫡堂叔。在十年之间,刘文辉不断击败对手,所部发展到十二万之多,防地除西康十几个县外,在四川则据有上、下川南,上川东等六十余县,等于大半个四川,且多是富庶之区。

1930年11月,罗泽洲师内部哗变,罗泽洲被扣,罗部隶属邓锡侯第二十八军,邓早有去罗之心,即升陈鸿文为师长,到顺庆接管该师。1931年2月,罗泽洲逃到李家钰部,李、罗联合杨森,向顺庆进攻,挑起了北道之战。结果,陈鸿文败退成都。3月,邓锡侯率兵进攻李、罗,刘文辉、田颂尧亦派兵助战。李家钰兵败,求刘湘援助,于是,刘湘出兵援李。5月间,在顺庆城周围,全川大小军阀队伍云集,形成互相对峙和牵制的局面,被迫罢战言和。

北道之战,李家钰退据营山、蓬安两县,实际已依附刘湘,军官系从此衰落。邓锡侯失去所属刘、罗两部队及其防地,势力大弱。而刘文辉乘势占有了乐至、安岳、遂宁、潼南、蓬溪、南充各县,势力大增,川中仅乘下刘湘、刘文辉两强了。

1932年春夏间,刘湘拟定了攻打刘文辉的“安川”计划。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的矛盾,拉拢田颂尧反对刘文辉。继而又加紧与邓锡侯联络,致使田颂尧等愿意站到刘湘一边,保定系分裂。1932年10月初,刘湘唆使李家钰和罗泽洲,首先从南充下游李渡场向刘文辉部林云根部开火,但遭到第二十四军的反击,揭开了二刘大战的序幕。经过刘文辉田颂尧省门大战、二刘荣威之战中,刘文辉邓锡侯毗河之战。二刘岷江大战。刘文辉军全线动摇,土崩瓦解。8月16日,刘文辉退至雅安。师长陈鸿文、旅长石肇武在邛崃被俘,石肇武被枪决。8月17日,刘文辉又撤离雅安,其所部夏首勋、林云根、张清平、冷寅东等被刘湘改编。刘湘见大局已定,不愿邓锡侯坐大,也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便令各军停止追击。9月,两军媾和,刘湘同意将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刘文辉总算能偏安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八十余县,军队扩展至十余万人。二刘大战以刘湘胜利而告终,而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亦告结束。

下川东之战。1928年7月,杨森和刘湘两军发生冲突。11月,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四川省长,又命刘湘、邓锡侯、刘存厚、杨森、郭汝栋为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刘湘为委员长,刘文辉、邓锡侯为副委员长。这次会议将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激起各军怨恨。10月10日,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陈书农为副主席。八部同盟决定联合向重庆刘湘进攻,发动了下川东之战。刘湘闻讯后,即拉拢刘文辉,让刘文辉等牵制同盟各部,致使真正能向重庆进攻的仅得杨森、罗泽洲两部。杨、罗原计划联合同时进攻,不料罗泽洲为抢占重庆,于10月中旬率先出兵,以至孤军突进。10月17日,刘湘集结主力,亲自督战,在江北一碗水地区迎战罗泽洲,激战两日,罗部溃败。10月19日,刘湘挥师东下,截击来犯的杨森部。10月20日,刘湘在长寿铁山坪发起猛攻,杨森部大败,逃入李家钰防区。刘湘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以及郭汝栋部,势力大振。国民政府下令免去杨森本兼各职,听候查办。

上川东之战。八部同盟在反刘湘的下川东之战失败后,深怨刘文辉支持刘湘,牵制李家钰等部不敢动作,导致战争失败,决心报复。同时,罗泽洲、杨森在下川东之战失去防地后,与李家钰部同处一隅,僧多粥少,也必须往外发展。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4月16日,同盟军出动,由遂宁经宁至向资中、内江发起进攻。4月19日,两军交战,刘文辉部守将向传义先收缩兵力,后发制人。激战两天后,突然全军出击,同盟军败北,退出遂宁。经邓锡侯、田颂尧调停(李罗是邓的旧部),同盟军撤回原防,战争暂告平息。

北道之战。1930年11月,罗泽洲师内部哗变,罗泽洲被扣,罗部隶属邓锡侯第二十八军,邓早有去罗之心,即升陈鸿文为师长,到顺庆接管该师。1931年2月,罗泽洲逃到李家钰部,李、罗联合杨森,向顺庆进攻,企图以武力强迫陈鸿文交出该师,挑起了北道之战。结果,陈鸿文败退成都。3月,邓锡侯率兵进攻李、罗,刘文辉、田颂尧亦派兵助战。李家钰兵败,求刘湘援助,于是,刘湘出兵援李。5月间,在顺庆城周围,全川大小军阀队伍云集,形成互相对峙和牵制的局面,被迫罢战言和。北道之战,李家钰退据营山、蓬安两县,实际已依附刘湘。

经此三战,李、罗军官系逐渐衰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52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