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视频!跟女朋友好了好几年了,想做个求婚视频

求婚视频!跟女朋友好了好几年了,想做个求婚视频,第1张

  找出之前一起拍过的很多照片和短视频,还找一些朋友录了“嫁给他吧”这样的视频,录一段独白,然后就是制作了。

求婚视频制作之:选一段音乐

  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歌曲的歌词会分散注意力。之后按照时间,把各种素材不管是视频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铺上去。 

求婚视频制作:剪辑处理

  挑选,该删除的删除;视频处理,该剪切的剪切。出来的时候不要用一样的时间,不然会让人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个求婚视频,而是一个PPT。

求婚视频制作:精剪调整

  理解音乐,选定音乐高潮的节点(催人泪下的那个音乐点上);调节前后素材的时间长短,把感情发展具有经典意义的和视频,调整到那个点上去:煽情啊!如果还想锦上添花,找专业点的朋友帮忙:加点字幕,加点转场特效。

求婚视频制作:单独录一段求婚誓言

  对着镜头,手捧礼物,没有钻石,鲜花亦可:别怕自己傻逼样,男人一生总得做几件傻但是值得骄傲的事。至于说什么话:诚恳,诚恳,诚恳。千万背熟台词,千万别看提示版:诚意,从内心发出的声音,难道需要看提示板

  最后一个忠告:态度比质量重要,内容比酷炫重要,诚意比文案重要。祝:求婚成功!

  找出之前一起拍过的很多照片和短视频,还找一些朋友录了“嫁给他吧”这样的视频,录一段独白,然后就是制作了。

求婚视频制作之:选一段音乐

  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歌曲的歌词会分散注意力。之后按照时间,把各种素材不管是视频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铺上去。 

求婚视频制作:剪辑处理

  挑选,该删除的删除;视频处理,该剪切的剪切。出来的时候不要用一样的时间,不然会让人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个求婚视频,而是一个PPT。

求婚视频制作:精剪调整

  理解音乐,选定音乐高潮的节点(催人泪下的那个音乐点上);调节前后素材的时间长短,把感情发展具有经典意义的和视频,调整到那个点上去:煽情啊!如果还想锦上添花,找专业点的朋友帮忙:加点字幕,加点转场特效。

求婚视频制作:单独录一段求婚誓言

  对着镜头,手捧礼物,没有钻石,鲜花亦可:别怕自己傻逼样,男人一生总得做几件傻但是值得骄傲的事。至于说什么话:诚恳,诚恳,诚恳。千万背熟台词,千万别看提示版:诚意,从内心发出的声音,难道需要看提示板

  最后一个忠告:态度比质量重要,内容比酷炫重要,诚意比文案重要。祝:求婚成功!

1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品。这是一部极具批判性的作品,同时,这部作品又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温情。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让这部小说具有一定的田园风味。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女子。可是,她因为杀了诱奸她、欺骗她的人,最后被处决了。整部小说就像是一曲哀婉的乡村牧歌。

小说一共分为七部,分别是第一部纯真少女,第二部失身之后,第三部振作精神,第四部苦果难吞,第五部女人吃亏,第六部浪子回头,第七部功成圆满。不同的译本,每一部的名字略有差异,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孙致礼与唐慧心的译本。

2

第一部,纯真少女。这部分写了苔丝的生活环境,写了苔丝因为年少无知而失身。苔丝生活在布莱克摩谷的马洛特村,这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苔丝家很穷,一家九口,父母有七个孩子。家里有父亲德贝菲尔,母亲琼,十二岁的妹妹丽莎·露,九岁的弟弟亚伯拉罕,两个还要小一点的妹妹希望和贤淑,三岁的弟弟和不满周岁的奶娃娃。

一次,牧师特林厄姆在路上遇见了苔丝的父亲德贝菲尔,他告诉她父亲,德贝菲尔家是德伯维尔爵世家的直系后代,在金斯比尔埋着几百位气派的先祖。德贝菲尔对此感到很骄傲,十分高调,四处炫耀。

德贝菲尔在酒店喝醉酒,第二天,苔丝和弟弟亚伯拉罕外出卖蜂蜜。因为早起,苔丝驾马车时出神睡着了,自己家的马被邮车撞死。苔丝因为马死而有愧,所以答应父母的要求,前去特兰岭的德伯维尔家认亲戚。此家德伯维尔,原是北方商人,不姓德伯维尔,后来为了抬高自己,改成了现在的姓氏。

苔丝首次去特兰岭,见到了二十三四的青年,他叫亚力克·德伯维尔。得知来意后,德伯维尔垂涎苔丝的美貌,对苔丝很好。苔丝第二天赶回马洛特村自己家时,家里已收到了德伯维尔的信,德伯维尔太太请她去照看养鸡场。

苔丝家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亚力克·德伯维尔风风光光把她接走。苔丝在养鸡场工作,亚力克常常各种接近她,还给苔丝家送了马,送了玩具。苔丝周六离开特兰岭到蔡斯伯勒这个地方赶集,晚上返回特兰岭时,同路的村民欺负她,其中就有亚力克·德伯维尔曾经宠爱的情人。

亚力克·德伯维尔骑马赶来,接走了苔丝。两个人迷失在了树林里。亚力克在林中安置好苔丝后,独自去探路,当他返回苔丝身边时,苔丝睡着了,他占有了苔丝。当时的苔丝,只有十六七岁。

第一部概括起来就是:爱慕虚荣,傻父母逼善良苔丝认显赫亲戚;玩弄手段,浪少年骗纯真少女失宝贵贞洁。

3

第二部,失身之后。十月下旬的周日,到德伯维尔家的四个月之后,苔丝独自提着行李返家。亚力克·德伯维尔追上苔丝,求她留下遭到了拒绝。他用马车把她送回马洛特村。苔丝仰起头,面无表情地和德伯维尔吻别。回家之后,她把一切告诉了母亲琼,责怪母亲没有教她如何保护自己。

邻里知道之后,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来看苔丝。母亲琼获得了虚荣心的满足。在苔丝的家人看来,德伯维尔并不算坏,之前老是送东西,现在愿意负责任。他们希望苔丝能和德伯维尔在一起,但苔丝很高傲,她不愿意。苔丝去教堂,有人议论她,她就不再去。她爱在白天与黑夜均衡的时候去树林,让自己和环境相融。

八月割麦子的时候,苔丝下地干活,并在休息的时间,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时候她已经难得理会世俗的议论。苔丝给孩子取名叫“苦楚”,孩子因为病重夭折了。

苔丝开始思考生命中的重要日期,出生、被污、死亡等,逐渐变得成熟。她闭门不出,她的事情被人遗忘。一个老朋友来信,说南方的塔尔伯塞牛奶厂需要女工,苔丝决定去做一个挤奶工。牛奶厂距离她所谓的祖宗——德伯维尔家以前的几处住宅不远,就在有钱有势的祖宗们的大坟茔附近。苔丝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第二部概括起来就是:失足女未婚先孕,回家避难旁人笑;丧子母悲痛欲绝,外出做工又逢生。

4

第三部,振作精神。失身后回马洛特村的家中过了两三年,苔丝大约二十岁。五月,她又一次离开家,去牛奶厂工作。在牛奶厂,苔丝的生活中主要接触的人是:老板克里克、老板娘、男工安琪·克莱尔、女工伊兹·休特、最小女工雷蒂、最大女工玛丽安。苔丝和这三个女工是室友。

安琪·克莱尔是当地有名的牧师的第三个儿子,像哥哥一样当牧师,这是他父亲的愿望。他拒绝了,因此就失去了去剑桥读书的机会。克莱尔想当农场主,所以来牛奶厂学习与体验几个月。

克莱尔曾经与两个哥哥外出旅游,到过马洛特村。在当地的青年舞会上,克莱尔临时路过,和当地女子跳了舞。当初在舞会上,苔丝没有被克莱尔选为舞伴,她还为此感到非常遗憾。苔丝对安琪·克莱尔的印象很深,一来牛奶厂就认出了他。

六月的黄昏,苔丝听见琴声,寻声而去,被克莱尔发现了。她想说自己和名门德伯维尔家的渊源,但向人打听得知,安琪·克莱尔讨厌老门户。她认为克莱尔对她有好感就因为她是新门户。苔丝负责早上叫醒大家,克莱尔会早起,赶在开工之前,与苔丝外出散步一阵子。

七月的周末,苔丝与雷蒂、玛丽安、伊兹·休特去教堂。遇见涨水,四人过不了河,安琪·克莱尔出现,分别把他们抱过了河。苔丝的这三个室友也喜欢克莱尔,但是她们知道克莱儿更喜欢苔丝。一次挤牛奶的时候,克莱尔失控拥抱苔丝,心迹由此表明。

第三部概括起来就是:美貌女外出做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英俊男农场体验,牛奶厂爱上牛奶工。

5

第四部,苦果难吞。安琪·克莱尔向苔丝表白,想要娶她,但被苔丝拒绝了。克莱儿认为拒绝是答应的前奏,然而苔丝认为自己配不上他。苔丝喜欢听安琪对她的表白,情感上想答应安琪,但理智上又不能答应。

安琪与苔丝一起去送牛奶,突然下起了雨,两个人在帆布下相互取暖。两个人路过老宅时,安琪说起了德伯维尔家以及特兰岭那家假冒的事情。苔丝说了自己与德伯维尔姓氏的关系,安琪很高兴。苔丝写信告诉母亲,她答应了安琪的求婚。

苔丝与安琪婚前购物,安琪暂时离开了苔丝周围。一个特兰岭人开始戏弄苔丝,他认出了苔丝就是德伯维尔的情人,知道苔丝与德伯维尔过去的事。安琪·克莱尔回到苔丝身边,打了特兰岭人。特兰岭人获得了赔偿,没有揭露苔丝的过往。

母亲告诉苔丝,不要向安琪坦白失身的经历。苔丝写信要告诉安琪过去的一切,信从安琪的门下塞进去,被压在了地毯下面,安琪没有看到信。大婚当天,苔丝又把信烧毁了。男女双方的亲戚都没有来参加婚礼,下午公鸡还打了鸣,被认为不吉利。

新婚下午,苔丝与安琪离开牛奶厂,去井桥村度蜜月。安琪的父亲托人送来了教母的遗嘱以及珠宝。牛奶厂的男工随后帮他们送来了行李,并告诉他们小雷蒂跳水自杀,还好被救活了的事。

新婚的当天晚上,围着炉火,安琪向苔丝诉说了自己的秘密。他曾在伦敦和素不相识的女人,有过四十八小时的放荡生活。苔丝听完很轻松,不不介意安琪的过去。她开始讲述自己过去失身的经历。

第四部概括起来就是:历经煎熬,男女双方修成正果;新婚当天,推心置腹坦白往事。

6

[if !supportLists]第五部,[endif]女人吃亏。安琪·克莱儿听完苔丝的往事,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知道了,苔丝的孩子已死,而玷污苔丝的男子犹活。新婚之夜,安琪睡沙发,苔丝睡卧室。苔丝想自杀,但担心安琪的名誉会受损。安琪担心如果和苔丝在一起,将来有了孩子,孩子会遭耻笑。

新婚第二天,苔丝回马咯特村的家,安琪回自己的家。苔丝到了村口,得知父亲大宴宾客,宣扬她结婚的事。苔丝告诉父母处境之后,父亲怀疑她像上次一样,没有真正结婚。苔丝收到安琪的信和五十英镑,给了家里一半的钱,表明的确结了婚之后,离开了家。

安琪在家里向父母说苔丝很纯洁,因为他打算去巴西,所以没有把苔丝带回家。安琪去井桥村结算了度蜜月的房租,路上遇见了牛奶厂女工伊兹·休特。克莱尔知道伊兹喜欢他,打算让她陪他去巴西。当他从伊兹口中得知,苔丝愿意为他付出生命,比伊兹爱他多时,他送回了伊兹,独自去了巴西。

几经辗转,苔丝去了一个条件艰苦的农场。玛丽安离开牛奶厂,已经在那里做工了。她从伊兹口中得知苔丝的处境,就引荐苔丝来做工。后来伊兹也来她们那里做工了。伊兹告诉了玛丽安,安琪曾经让她去巴西的事,玛丽安把这件事又告诉了苔丝。

苔丝打算去埃姆斯特克莱尔的父母家,打听一下关于安琪·克莱尔的消息。她一早出门,徒步往返。去到埃姆斯特的时候,听见了安琪的哥哥在议论他的婚事。他们非常不满,言语让苔丝很受伤。苔丝返回的时候,在一个镇的仓库里,看见了讲道的亚历克·德伯维尔。

第五部概括起来就是:新婚丈夫无情抛妻去国外,患难室友道义帮扶渡苦劫。

7

[if !supportLists]第六部,[endif]浪子回头。亚力克·德伯维尔与苔丝互相说了经历,他受到安琪父亲老克莱尔的影响,成了传道的牧师,而她结了婚,新婚之夜被丈夫安琪抛弃。德伯维尔再次遇见苔丝之后,百般纠缠,不再当传道牧师。

在巴西,安琪过得不好,听了朋友的话,开始后悔自己对苔丝的无情。在家里,安琪的父母也开始自责对他的教育问题。苔丝的妹妹找到农场,告诉她老家父母身体不好。苔丝回了老家,父亲要求苔丝写信,让古董收藏家保护他们,因为他们就是鲜活的古董。苔丝认为可笑,没有理会。

苔丝在地里干活,德伯维尔买了粗布衣服穿上,陪苔丝干活。苔丝依旧拒绝他,他烧了衣服离开了。苔丝的父亲去世了,她们家没有权利继续居住现在的房子。德伯维尔安排苔丝一家去特兰岭,她还是拒绝。

苔丝开始埋怨她的丈夫安琪,但是她意识到,在身体上,德伯维尔才是她的丈夫。她们一家人去了金斯比尔,但是那里的祖宅已经被租给了别人。一家人在教堂的南墙下面,用帐子做成简易帐篷,勉强容身。

苔丝在祖先的墓门处,又遇见了亚力克·德伯维尔。亚力克告诉苔丝,他这个冒牌的德伯维尔,只要申一申手指,也比墓中真正的德伯维尔对她有帮助。苔丝很反感亚力克。她的好友玛丽安、伊兹猜出了他俩之前的纠葛,暗中给安琪·克莱儿写了信,求他拯救苔丝。

第六部概括起来就是:假牧师舍道还俗,燃旧情穷追受骗女;真苦命丧父离乡,念新婚坚拒浪荡男 。

8

[if !supportLists]第七部,[endif]功成圆满。安琪·克莱尔回了家,整个人变得瘦削不堪。他的父母明白了苔丝与他分开的原因,他们开始同情苔丝,并选择了原谅她。安琪分别看了苔丝埋怨他与思念他的信,他决定去找苔丝。

安琪发现,苔丝并没有用他的姓,没有承认是他的妻子。他去到马洛特村,发现苔丝已经搬走了。他去看了苔丝父亲的墓碑,上面还以德伯维尔世家的后人自居。安琪去石匠家结算了打造墓碑的钱,通过石匠找到了苔丝的母亲。她告诉他,苔丝去了桑德伯恩。

桑德伯恩是海滨胜地,安琪打听苔丝没有下落,于是他以为苔丝从了祖先的姓,改打听德伯维尔。邮差告诉了他德伯维尔的住址,而此德伯维尔是曾经骗过苔丝的亚历克·德伯维尔。苔丝又跟亚历克·德伯维尔在一起了。

安琪见到了苔丝,苔丝告诉他一切都晚了。安琪失魂地走在街上。安琪在旅馆得到电报,哥哥与默茜·钱特**结婚了,家里原本是有意让他娶这个女子的。寓所里,苔丝跟亚历克·德伯维尔吵了起来,苔丝怪他骗了她,说她的丈夫永远不会回来。苔丝用尖刀刺进了德伯维尔的心脏,杀死了他后,出门追上了丈夫安琪。房东知道后报了警。

苔丝与安琪一路逃跑,在一所空屋子里暂时躲了起来。一早打扫屋子的老妇人发现了他们,没有惊醒睡梦中的他们,以为他们是私奔的贵族姑娘与情人。他们醒来之后,觉察到了不太对,继续逃。苔丝也产生了不详的预感,她让安琪·克莱儿娶她的妹妹丽莎·露。

在巨石柱旁边,苔丝睡着了。十六个身材高大的人围了上来,安琪请求他们等她睡醒,他们答应了。苔丝对抓她的人平静地说,她准备好了。后来,安琪与丽莎·露去监狱看过苔丝。苔丝被处置了,安琪与她妹妹丽莎·露看了看黑旗,手牵手往前走去。

第七部概括起来就是:夫妻相遇,刃仇人,女携丈夫成逃犯;法律制裁,探死囚,男牵妻妹续新欢。

9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是一部极具批判性的作品。小说的题目就带有极强的讽刺性。女主人公德贝菲尔·苔丝因为要和德伯维尔世家攀亲,结果被商人改姓的假德伯维尔家的少爷亚历克·德伯维尔诱奸,最后,她因为杀死了亚历克·德伯维尔而被判死刑。

因为“德伯维尔”这个姓氏,苔丝从失身走向了死亡。从小说的题目看,苔丝到底是贵族德伯维尔世家的苔丝呢,还是商人改姓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这就让小说具有了讽刺性与批判性。

作者的批判与讽刺几乎是如影随形的,往往有批判则有讽刺。那么,小说评判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批判了爱慕虚荣的人性。 苔丝的父母因为贪慕虚荣,要逼苔丝去德伯维尔家认亲,这导致了苔丝失身,成了小说中诸多人物悲剧命运的开端,也注定了主人公悲惨的结局。而苔丝前去认亲的德伯维尔家原是商人,因为虚荣,改成了德伯维尔的姓氏。虚荣遇上虚荣,最后自然就了悲剧。另外,苔丝的父亲德贝菲尔,死去之后,哪怕在墓碑上,也要试图证明自己与德伯维尔家的关系。或者爱慕虚荣,死了也要延续。这就又形成了讽刺。

其次,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现实。 亚历克·德伯维尔放浪形骸,玩弄女性,在诱奸苔丝之前,已经有好了几位情人。安琪·克莱尔在伦敦也和陌生女子有过四十八小时的放荡生活。这些经历,并没有让两位男子有心理负担。相反,苔丝失身之后,她就认为自己不完美,配不上安琪。结果她被新婚丈夫安琪抛弃了。更具讽刺的是,安琪后来应苔丝的要求,和她的妹妹在一起了。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 批判了传统的贞操观念。 苔丝是一个失身的女子,但作者就是要力挺她,并以“一个纯洁女人的真实写照”作为小说的副标题。作者大胆挑衅传统,则是对传统贞操观念的强烈批判。苔丝虽被骗失贞,但她内心是纯真善良的。苔丝的丈夫安琪不是嫌弃她吗?他去到巴西,在遥远的国外,历经了病痛,终于幡然悔悟,又回来找苔丝。为何当初决绝离开,后来又灰溜溜回来?这既是安琪的自我否定,也是作者对传统贞操观念的否定。人物前后行为的变化,也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深刻地揭露一些社会现象,真实地反映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所以,《德伯维尔家的苔丝》它所涉及到的批判面也是相当广的。有些或许就是作者随手一写反映的真实生活,值得思考的点很多。比如,苔丝失身回家之后,周围人的议论;比如,苔丝在农场做工的时候,老板对她的压榨等。这些都涉及到批判,但应该不是小说主要批判的层面。

10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也是一部温情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在小说正文开始之前,前面已经提到,副标题直接表明了作者支持苔丝的态度。另外,小说前面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句子“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口是张床,供你养息”,也包含了作者对苔丝的怜悯与同情。单看这两处,我们就能体会到小说内部的温情与人道主义精神。翻一翻小说的正文,虽然写的是悲剧,但也不乏温情的笔触。

苔丝虽然是一个农家女孩,但是她模样标致,心地善良,浑身上下流露着一种纯洁质朴的美。苔丝的母亲喜欢唱歌,做事情不慌不忙,很少责怪孩子。从苔丝自身的条件与她的家庭看,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虽然苔丝家贫穷,但也不乏小幸福。哪怕是她父亲具有喜感的歌唱,让苔丝在朋友间感到有些难堪,我们也能从中嗅到一些快乐的味道。苔丝的家里,其实是不缺乏快乐的因素的,他们一家人都懂得苦中作乐。

苔丝从出场到落幕,一直都拥有抗争精神。她的父母让她去攀附贵族亲戚,她是拒绝的,只不过她愧疚于家里的马因自己而死,她的善良起了主导作用,自我抗争失败,她不得不去认亲。因德伯维尔失身后,她果断离开,拒绝了他的挽留,这又是抗争。和丈夫安琪分开之后,生活窘迫,她不愿意去求助于他的父母,这还是抗争。得知自己再次被德伯维尔欺骗之后,愤怒地杀死了她,这更是抗争。一个弱女子,始终在抗争,即便最后香消玉殒,也留下了一道壮丽的风景。抗争精神是作者注入在主人公身上的善意,也是苔丝留给世界的一种温暖。

在苦难的生活中,苔丝拥有美好纯洁的友谊。在牛奶厂做工的时候,苔丝的室友雷蒂、玛丽安、伊兹·休特都是喜欢安琪·克莱儿的,但是并没有因为安琪喜欢苔丝而疏远她,相反,她们祝福苔丝。在苔丝婚礼的时候,牛奶厂的老板克里克让人把整个屋子布置得喜气洋洋。在苔丝被抛弃后,不愿意回牛奶厂,又找不到地方安身之时,玛丽安引荐她去了另一家农场。她和伊兹·休特都非常关照苔丝。美好纯洁的友谊,让人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让小说在走向悲惨结局的过程中,始终不缺乏温暖。

苔丝在农场做工的时候,农场老板对她非常苛刻,让她干很累的活,但老板没有对她进行性骚扰。这在苔丝看来,实属万幸。苔丝杀了亚历克·德伯维尔之后,在与安琪逃跑的过程中,过了几天快乐的生活。逮捕苔丝之时,他们遵照安琪的请求,让她自然睡醒。而安琪按照苔丝的意愿,和她妹妹在一起了。小说的结尾,没有直接描写苔丝被处死的场景。这些都是温情的体现。

苔丝虽然在孤军奋战,但都或多或少都能聚集一些外界的支持的力量。虽然她失败了,但她依旧有尊严。小说一开始或许就注定了苔丝免不了遭受各种苦难,注定了苔丝死亡的结局。但作者在符合情节发展的情况下,给苔丝做着力所能及的最大支援,让她能快乐一点是一点。虽然生活的苦痛最终会吞噬掉快乐,虽然些微的快乐在苦难的火山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但作者从没有放弃过努力,苔丝也没有放弃过努力。作者抗争的精神,同情的精神,都显现在了笔端。所以,整部小说带有温情,含有温暖。

11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这部书,常常在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被推荐去阅读。因为书中涉及到爱情,似乎提前让高中生读不太好。但是小说的主人公苔丝,出场的时候,也就十六岁左右,而她去世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多一点。一部小说她的主人公是什么年龄,那么它大概就适合什么年龄段的人去读。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信》中,向女儿解释了什么是爱情。教育家的解释固然很好,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符合孩子的年龄段。他的解释是充满童话色彩的,是美好的,是浪漫的。若等到女儿在大一些,大概到了十几岁,或许只要一读《德伯维尔家家的苔丝》,她自然大致就会懂得什么是爱情了。与苏霍姆林斯基所描绘的爱情不太相同的是,这里面不仅有关于爱情的美好的一面,也有关于爱情的惨痛的一面。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书,十几岁的女孩子,以及养女儿的父母更应该看看。读完这本书,父母及孩子都应该意识到,不能够贪慕虚荣,父母更不能教唆子女去追求虚荣;女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不然,可能就会像苔丝一样,为虚荣之心、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有关婚姻的内容,同样值得思考。德伯维尔诱奸了苔丝,致使苔丝始终对他很反感,甚至后来杀了他。他是在占据苔丝之后,才想到要娶苔丝。假如他用其它的方式追求苔丝,对待婚姻慎重一些,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毕竟,苔丝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选择过和他在一起。按理,他是具备赢得苔丝爱情的条件的。

苔丝的丈夫安琪,新婚当天,得知苔丝失身,抛弃苔丝而去,对待婚姻,如同儿戏。没有想办法去面对,而是选择了逃避。虽然她后来又追悔莫及,可惜他再次遇见苔丝,导致了苔丝杀人,一切都已经晚了。安琪对待婚姻态度,是否也太过随意?他没有想明白,到底是追求今后的幸福,还是耿耿于怀之前的错误。

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德伯维尔从占有她之前到占有她之后,其实都对她以及她家人不错,假如最初她选择了继续在德伯维尔家的养鸡场干活,之后会不会就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呢?或者第二次更德伯维尔在一起之后,拒绝的是抛弃她的有名无实的丈夫安琪,而和德伯维尔平静的生活,结局会不会又不一样呢?倘若拒绝,那么就请彻底。藕断丝连,或者三心二意,到头来了不过害人害己。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作者有自己的情感倾向。小说中的苔丝、安琪·克莱尔被设置为正面形象,而亚历克·德伯维尔是反面形象。但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便是正面人物的身上,也有一些不太妥当的行为,值得我们思考。正面与反面的形象,共同编织成错综复杂的生活,既给我们呈现出波折起伏的故事,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T�QN��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