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里多了一颗“南大天文学子星”

星空里多了一颗“南大天文学子星”,第1张

 在南京大学学习天文学,你可以时刻感受“追星人”的浪漫。11月15日,南京大学举办了天文学科创办70周年庆典暨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展论坛。活动现场还特别举行了“南大天文学子星”命名仪式,一群从南大天文学院毕业的校友,联手向母校送上了一颗小行星作为礼物,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璀璨星空里,再度烙下“南大印记”。

一群“追星人”给母校送了“一颗小行星”

 国科大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作为校友代表,介绍了“南大天文学子星”命名的发起经过。“我们筹备命名是从去年开始的。”孙小淳说,“当时,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和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70周年院庆,我们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这批校友纷纷提议要为母校做点什么。因为天文人常常被称作‘追星人’,大家经过协商,都认为命名一颗小行星作为礼物送给母校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南京大学天文系上世纪80年代的数百位学子,包括在国家天文台工作、致力于国家天文事业发展的多位科研骨干,经过集体协商,申请将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献礼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和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70周年院庆。

 2021年11月2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第23692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

小行星的发现日期恰好是南大校庆日“520”

 “南大天文学子星”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颇为诗意的过程。命名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虎研究员展示了一页观测记录,寥寥数语,观测员们“追星”的兴奋跃然纸上:

 1997年5月20日,星期二;下午下了一场短时暴雨,雨后复斜阳,东方出现极为绚丽的彩虹,众人上房观看。

 邹虎对这颗小行星的发现和轨道运行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原来,这颗小行星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被捕捉到的。“雨后东方出现彩虹,大家都非常兴奋。天气条件出色,就更有可能找到新的未知的运动天体。”果然,那天晚上,一颗新的小行星被发现了。

 “当天上报给国际小行星中心后,观测员又用施密特望远镜进行了14次观测,国际小行星中心结合其他观测确定了轨道,赋予其永久编号‘23692’。” 邹虎介绍,从被发现到现在,“南大天文学子星”已有3167次观测记录。

 这颗小行星被发现的日期5月20日,还恰好与南京大学的校庆日重合。“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既是向所有在南大天文系学习和工作过的校友致敬,也表达了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在南大的学习时光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孙小淳教授表示,希望南大天文人能借着“南大天文学子星”的这一点星光,照亮前行的路,接力传承科学探索和钻研精神,与时代一同进步。

 在师生代表致辞环节,退休教授唐玉华十分动情,“研究天文学,是希望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征程上,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奋勇攀登的足迹。”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际小行星的命名规则,命名一旦获国际天文组织的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而小行星命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化荣誉。

 据悉,目前以曾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和学习过的人命名的小行星有:戴文赛星、曲钦岳星、苏定强星、方成星、孙义燧星、陆埮星、刘林星、许敖敖星、傅海星等。

有的月份在天文上平静如水,而有的月份则会充满各种各样有趣的事件,你可以尝试去看看,记得不要忘了关注月相和天气。年7月就是后面这种情况。在这个月,你可以看到月食,一颗彗星和一颗小行星,四次与可见行星的接触,以及三次流星雨!七月的夜空将充满奇迹,希望不会有云遮挡我们的探索。

7月3号——近日点的C/F3(NEOWISE彗星

在这个繁忙的天文月一开始,我们有机会看到一颗彗星,因为它会经过太阳系中靠近我们这边的空间。彗星C/F3(NEOWISE是在年的三月27号被发现的,它有一个近抛物线的运行轨道。这也意味着在它穿越宇宙的漫长旅程中,这是我们一次难得的观看机会。

不幸的是,对于北半球的大多数人来说看到彗星C/F3(NEOWISE很难;南半球的人可以尝试看看。

7月4日——半影月食

目前的三次月食中的第三次,一次半影月食将出现在7月4日晚上。它发生在6月21日日环食之后,当时东半球天空出现了一个火环。

这次月食在美洲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尤其是南美洲。提醒一下,半影月食不会造成“血”月;相反,当月球穿过地球的半影时,你会看到一个比平常更暗的月亮。

7月5日

在7月5日晚上,月亮将在夜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我们地球的角度来看,它将开始几次行星“接近”中的第一次

首先,卫星将近距离接近木星,最近的时刻将是在协调世界时21:56,彼此出现在151′之内。接下来,卫星将继续靠近土星。在协调世界时09:13,他们将出现在彼此227′之内。虽然这两种方法在夜晚的两端相反,但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其中一种或两种近距离接近的方法。

7月8日

金星已经从黄昏时的行星,转变为在早晨的天空中升起的明亮。7月8日早上,金星将在一年中最亮的星星在太阳变得太亮以至于看不到我们的邻星之前,会升到地平线以上10度的高度。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金星将继续在天空中升得更高,在9月初达到地平线以上42度的高峰。

7月11日

最近,我们很少见到火星,但在7月份,从我们地球的角度看,月球和火星离我们很近。7月11日晚21时20分,月球将在距离火星1度46分的天空中经过。虽然20天大的时候光线很亮,你仍然可以在这个时候在月球附近发现生锈的橙色火星。

7月15日

想找个晚上拿出你的望远镜来深入地观察太阳系吗7月15日晚上是个好机会。在这个夜晚,两个需要望远镜的物体将处于相对位置,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最亮的,并且与太阳对齐。

第一个是小行星2帕拉斯。帕拉斯是第二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因此得名,也是小行星带的第三大小行星。天文学家甚至认为它可能是太阳系早期一颗原行星的遗迹。2Pallas将位于矢状星座,在东方天空的高处。

冥王星在7月15日也将处于对位,在人马座可以看到。它将位于天空的东南方,在视觉上接近木星和土星。冥王星也将接近近地点,这是这颗矮行星长达248年的运行轨道上离地球最近的点。

7月16日

7月16日清晨,月亮与金星最后一次擦肩而过。在协调世界时的06:06,最接近的时候——当两者在3度03分之间经过时。这意味着那些在半球更西的人将有更好的机会近距离看到月球和金星。

啊,小水星,很难发现!一年中,水星有好几次出现在太阳出现之前或之后的地平线上。下一次机会是在7月24日左右,那时水星将在早晨的天空中达到最高点。

为了发现水星,你需要在东方地平线上清晰、无遮挡的视野。今天早上,水星的最高温度将达到地平线以上17度,太阳将紧随其后。你不需要望远镜来观测水星,但记住要保护你的眼睛;即使是在日出时,如果你直视太阳,太阳也会在几秒钟内造成损害。

7月28号——南鱼座流星雨的高峰期

这个月有三场流星雨;第一场是南鱼座流星雨,将在7月28号的晚上到达顶峰。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在南半球偏东南方向的低空可以观看到这场流星雨。

为了看到南鱼座流星雨,你需要熬夜:这场流星雨将在当地时间的凌晨3点攀顶,其辐射点在南鱼座。每个小时你可以看到的流星数最多是5。

7月29日-宝瓶座δ南流星雨和摩羯座α流星雨达到高峰

另外两场流星雨是7月最后一次观察流星的机会,而这两场流星雨的高峰都在7月29日晚上。

第一场是宝瓶座δ南流星雨。如果从南半球(或北半球更南边的地方看的话,每小时最多能看到约25颗流星。在东南方的天空中寻找宝瓶座,试着确定流星雨辐射点。

这天晚上的第二场流星雨是摩羯座α流星雨,这是一场不那么活跃的流星雨,预计最大流星雨速度为每小时5颗。摩羯座将在天空的东南偏南位置,离宝瓶座不远——很难分辨哪颗流星“属于”哪个流星雨,但它们一起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夜晚。

我认为喜欢天文感觉就很浪漫,动漫里也出现过很多关于天文的画面,有些角色就喜欢观测这些,都是文艺系青年了。

1极黑的布伦希尔德

村上良太

我认为他每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都是有原因的,为了实现与儿时玩伴的约定,寻找外星人,他是天文社的一员,也是只有他一个人,不过这样也容易邂逅,事实也是如此。

2黑之契约者

少言寡语的他爱好就是观星,这种特殊的爱好也为了带来不少人气,而且契约者的编号就是取自星辰活动,天文部可以通过观测星辰活动来确定契约者们的活动。

3放课后的昴宿星团

非常热爱天文学,喜欢星星,手持展望室的钥匙,疑似展望室的管理员,打开展望室,又在奇妙的空间里邂逅了异世界的少年,这种展开,也是很唯美的。

4我们无法一起学习

古桥文乃

她的母亲就从事天文相关工作,所以也是从小就给她灌输了天文相关知识,她对此也很感兴趣,未来就想要从事与天文有关的工作,父亲又是数学家,她在理科方面实力就很强。

5徒然喜欢你

汤川英树

他和学妹笹原五月是天文部的cp,学妹加入天文社也不是因为对天文感兴趣,而是对学长感兴趣,这样才有揭借口理所当然的一起看星星,多美好啊。

6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佐佐木梦

与观测队同行的天文学家,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仰望星空,整体气质属于理科系的,看起来就很可靠干练,当然同时也会显得沉默寡言,一个人看星星特立独行。

7小魔女学园

厄休拉老师

我认为她在学校担任的就是魔法天文学老师,经常45度角仰望天空,似乎就能看懂要发生的事,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默默关注着亚可,替她担心,其实老师是相当厉害的人物。

8Charlotte

乙坂步未

可爱的妹妹就喜欢观测星空,她沉迷在喜欢的事物中时会陷入和伊吹风子相似的忘我状态,家里面哥哥也为她准备了天文望远镜,有这样的好妹妹,自然是要满足其爱好了。

个人觉得学天文专业的女生都是很优秀的,天文学是关于研究宇宙空间天体、

宇宙的结构

的专业,一个女生学天文专业,不管说明什么,至少在智商上已经碾压了很多人。而且似乎每个女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星空梦,所以一个学天文专业的女孩,想必一定也是个

很浪漫

的人了。

在苍穹浩瀚的宇宙中,我们不过是星辰中一粒飞扬的尘埃。我们对于宇宙来说无关紧要,微不足道。

难怪天文学家说:“当你拥有了宇宙观,你就会把人生看得很淡”。

人类这个物种年轻、好奇、勇敢,而且充满希望,近几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惊人的发现,我们已经进化到学习为乐,并以获取知识为生存先决条件的地步。 探索 宇宙,开启未知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宇宙有无法穷尽的优美天体、错综的关联、微妙的法则、可供 探索 的无限空间。卡尔萨根 这本《宇宙》真的是一部极至浪漫的科普书,文笔细腻优美,一改以往专业类的晦涩难懂,穿插多位科学家的写实故事,从头至尾感觉像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在讲述一个很漫长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从古至今所有为人类 探索 宇宙而付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们。

比如讲到约翰内斯 开普勒,1571年生于德国,他聪明、固执、异常独立,少年时被送往神学院去接受神职人员教育。那个时代迷信是无权无势的平民应对饥荒、瘟疫,还有宗教战争的万能药,所以占星术在当时蓬勃发展,而开普勒却始终持怀疑态度,他一直想摸清楚日常混乱背后是否隐藏着规律。有人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告诉了他。日心说与开普勒的宗教观即太阳暗喻上帝是一切的中心不谋而合。

在正式取得神职之前,开普勒找了个不错的世俗工作,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老老实实当个牧师,他去教数学,他接受过欧式几何学教育并为之沉迷,他聪明的才智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然而他绝对不是合格的讲师,他说话咕咕哝哝,总是离题万里,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第一年只有几个学生来上他的课,第二年一个都没有。讲课时,各种种样的想法和思路纷至沓来,让开普勒完全没法集中注意力。就在授课之际,一道灵光突然闪现,这思绪从根本上改变了天文学的未来。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基督天文学家都认为行星沿着正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个圆一定得是完美的,这样行星才能高高在上,远离地球。开普勒不断计算,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卵形曲线,直到几个月以后,他在绝望中尝试了一个椭圆公式,得出了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环绕太量,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行星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面积相等的区域。 第三定律:行星的周期即它们绕轨一圈的时间的平方与它们的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终于 探索 行星运动,寻找天体间的和谐。他去年的36年后,这项研究在艾萨克牛顿手里达到顶峰。23岁的亍牛顿还是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场瘟疫把他困在家乡的小镇,与外界隔绝了近一年,在此期间,他发明了微积分,探明了光的基本性质,为万有引力理论奠定了基础。有人问牛顿这是怎么发现的,他的回答简单的出奇:“就是想想而已” 。 牛顿40多岁时他的仆人是这么描述他的:我从不知道他有什么 娱乐 消遣,他不骑马,不散步,不打保龄球或者参加任何运动。他觉得时间不花在研究上就等于浪费。除了出门讲课,他从不离开房间 听他讲课的人不多,能理解的更少。因为没有听从,他常常只能对着空气朗读。

在时空之旅这一章,有一个段落是:

假如漫步在19世纪90年代风景宜人的托斯卡纳乡野,你或者许在支帕维亚的路上遇到一个长凌乱的高中辍学生。他原本在德国读书收,被老师认定一事完成,最好离开学校,因为他总是提出各种问题,破坏课堂纪律。他确实离开了学校,在意大利北部四处游荡,享受着这里的自由氛围,反复思考心中的问题,不再理会纪律严格的普鲁士学堂的灌输。这个辍学生的名字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沉思改变了世界。

书中讲到的科学人物数百位,就是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为这本科普书最大的润色,使它不再枯燥而读起来津津有味。

除了宇宙的浩瀚,本书还讲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还有外星智慧生物的可能性。有人们热衷的火星,神奇的地球,有永恒的尽头,有时空的旅行。我们由星尘所铸,我们的起源和演化与遥远的天体事情相关, 探索 宇宙的过程也是发现自我之旅。

许多世界从未诞生的生命,还有许多世界被宇宙灾难毁灭。我们很幸运:我们活着,充满力量。

宇宙辽阔,光阴漫长,能与我们的家人和所爱的人共享同一颗星球同一段时光是我们的荣幸。

2021年4月天象时间表

①4月7日清晨,在东南方天空可看到“双星伴月”。

7日清晨5时左右,在东南方向可欣赏到双星伴月天象。伴随月亮升起的是太阳系中两颗肉眼可见的气态巨行星,土星和木星。这次双星伴月也拉开了今年观测土星和木星的序幕。由于今年1月土、木刚经历合日,所以前3个月土星和木星都淹没在太阳的光辉里无法观测。从4月份开始,观测条件渐渐改善,在日出前的低空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了。

土星、木星分别于6日16时和7日15时合月。从时间上来看,7日清晨是欣赏双星伴月的最佳时间,三个天体之间的角距离相对较近。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天日出时间为5时50分,而三个主角最后一个登场的是月亮,3时55分升起,5时地平高度达到10。,此时离日出还有将近1个小时,双星和月亮的高度都比较高,因此5时左右是这次观看双星伴月的最好时机。月亮和土木都比较亮,在东南方向非常容易找到。但是因为时间太晚,再加上天象也不算罕见,并不推荐大家守夜观看。

②4月17日火星合月

北京时间4月17日20时,海南省、云南省西南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将可以看到月掩火星,其他地区可见角距离极近的火星合月。月亮距离地球很近,这就导致地球上不同地理位置,看到月球在天球上的位置有很大差别。所以具体的掩食情况会因为每个观测者地理位置的不同有所差别。如果计划观看这个天象,建议事先使用星空软件模拟,确定好观测时间与地理位置,再去观看。

以江西南昌(东经115°27',北纬28°14'为例,21时34分火星将运行至与月亮极近的位置,届时它们的角距离只有约033°。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看不到月掩火星,角距离这么近的火星合月也非常值得欣赏。并且火星也足够明亮,只要天气好,在市内也能轻松观测,十分推荐大家去观测拍摄这样一个神奇的天象。

③4月22日天琴座流星雨

4月22日晚,将迎来今年天琴座流星雨最盛时刻,预计每小时有约18颗流星。

天琴座是北天银河中最灿烂的星座之一,因形状犹如古希腊的竖琴而命名。它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列出的48个星座之一,也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定的88个现代星座之一。天琴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天琴座与武仙座之间,活跃期从每年的4月16日持续至25日。

最大期在4月22日,因此也称为4月天琴座流星雨,而因辐射点在天琴座α(织女星附近,所以也称为天琴座α流星雨,这个流星雨已经被观察了2,600年之久,他的母体是C/1861G1佘契尔彗星。天琴座流星雨是一个观测历史非常悠久的流星雨,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7年,与传统三大流星雨相比,天琴座流星雨的流量不算大,但亮流星多,且多火流星。

2021年4月22日,天琴座流星雨将“绽放”夜空。“该流星雨2021年的极大预计出现在4月22日20时40分。

      

      1、冥王星,早在1930年,克莱德·汤普森就在柯伊伯带发现了冥王星。直到1992年,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仍然是唯一已知的天体带。此后,天文学家用大型望远镜在柯伊伯带发现了数百颗恒星。由于冥王星直径只有2302公里,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它具有许多异常特征,因此一些学者对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表示怀疑。

      2、阋神星,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在2005年7月29日,宣布,他的团队在太阳系螺旋带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天体2003ub313,暂时名为齐娜。2006年9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为齐娜为(Eris),中文名为“阋神星”将阋神星的卫星命名为(Dysnomia),也就是阋卫一。

      3、妊神星,这颗矮行星也是迈克尔·布朗团队于2004年在帕洛玛天文台发现的,直径1436公里。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该天体认定为是一颗矮行星。它被命名为哈乌美亚(Haumea)也就是妊神星,妊神星是椭球体,转速很快。

      4、谷神星,随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新定义的引入,谷神星已经从一颗小行星升级为矮行星,谷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唯一的一颗矮行星。

      5、卡戎星,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5颗冥王星卫星:许德拉、卡戎、尼克斯、科波若斯和斯提克斯,其中直径1200公里的卡戎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它已与冥王星成为太阳系中的一对矮行星。

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浪漫天象,天文学家表示“木星合月”并不罕见,只是当晚观测条件极具优势。

一、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十六的月亮分外耀眼,我们能欣赏到“木星合月”的浪漫美景。据悉当晚木星和月亮的亮度几乎都达到了极值,十分耀眼夺目,惊艳到许多观测者。当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线上,使两者之间距离达到最近,就能看见“木星合月”的天文奇观了。“木星合月”是一种行星合月天象,一年中行星合月的现象会发生十几次居多。

二、天文学家对此如何解读的

此次“木星合月”是因为木星的体积比较大,观赏效果比较明显。文学家表示“木星合月”并不罕见,只是当晚天气比较晴朗,观测条件极具优势。从网友发布的照片能看见,当晚的月亮十分耀眼,还呈现出发红的颜色。专家表示月球在天球上的移动周期是一个月左右,而木星公转周期大概是12年,月球一周期就能追上木星一次,也就出现了“木星合月”,所以这种行星合月并不罕见。

可能有网友就纳闷了,既然一个月就会出现一次“木星合月”,为何我们看不见呢?这是因为木星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出现在白天,这就导致我们不能用肉眼看见“木星合月”的美景。如果出现“木星合月”天文奇观的夜晚多云,或是雨天,我们也无法观察到这一美景。根据专家的解释,除去木星离太阳较近的时间和月亮新月的状态外,一年我们大概能看见5次左右“木星合月”的现象

三、综上所述

木星与明月上演“木星合月”浪漫天象,天文学家表示这种行星合月的景象并不罕见,只是当晚观测的条件极具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8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