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特点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特点,第1张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特点如下: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1、丰富的想象——超现实的情节。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方法,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将浪漫主义定义为“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强调其“理想”与人的主观因素。可以说,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

2、大胆的夸张——无法考究的细节。

夸张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作为修辞方式,它是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应该说,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3、强烈的抒情——极端鲜明的爱憎。

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都特别重视对于自己的理想的描绘,并把它和现实对立起来,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由于在描绘理想的过程中,必须从作者的内心感受出发,抒发出自身强烈的主观愿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别浓烈。重理想的表达,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义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它的主要特征是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歌颂大自然,诅咒城市文明,提倡回到自然,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英国的雪莱和拜伦,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以及俄国的普希金等都创作了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简言之,浪漫主义分两类;就中国传统文学而言,浪漫主义多半完美化,例如典型的乐府双臂和神话传说等等,都在悲喜中体现美好的愿望;而西方浪漫主义多半偏忧郁色彩,较为典型的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而日本文学中则倾向于平凡生活中隐匿的淡淡的哀伤,如川端康成的雪国。归结起来,浪漫一派认为是完美主义的纯理想式文学,另一派则倾向于伤离色彩的淡淡的耐人寻味的心酸;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已前者来和古典艺术抗衡。

浪漫主义第一阶段

又称先浪漫主义时期

十八世纪60年代至十九世纪30年代 ,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1] 。模仿寨堡的例子如艾尔郡的克尔辛府邸。模仿哥特教堂的例子如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

浪漫主义第二阶段

十九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哥特复兴式不仅用于教堂,也出现在学校和其他世俗性建筑中。

各国概况

英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年,见图)、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年)等。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法国、意大利则不太流行。

美国步欧洲建筑的后尘,浪漫主义建筑一度流行,尤其是在大学和教堂等建筑中。耶鲁大学的老校舍(1883~1884年)就带有欧洲中世纪城堡式的哥特建筑风格,它的法学院(1930年)和校图书馆(1930年)则是典型的哥特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

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又被称为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始建于公元750年,占地8英亩,气势雄伟,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它原为英国的王宫,11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国会大厦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威斯敏斯特宫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士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

圣吉尔斯教堂

(St Giles’Cathedral)原建于1120年,是爱丁堡最高等级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顶皇冠,予人印象深刻。教堂内有一座20世纪增建的苏格兰骑士团的礼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与饰壁上的雕刻极为精美华丽。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中世纪寨堡的典型例子。

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例子。

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典型例子,具有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另外在对历史怀念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简单的去了解下浪漫主义绘画特点和欣赏它的一些精美作品。

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代表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 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形式

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结语:浪漫主义绘画以追求诉诸感觉的大块面色彩效果,有时甚而也尝试把笔触原原本本留在画面上的这样的奔放表现,可以说其画面上的构成,喜欢多动态的动感表现,是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

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本来是以强调“幻想”为其特征的。可是法国十九世纪初期成为浪漫主义先导的第一张绘画,却是用最“写实”的手法表现最迫切的现实题材。它说明一个新的思潮和流派,总是应现实的需要而出现的,它要是能站得住,也总是根植在现实生活中的。

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0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