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芭蕾舞衣的句子

描写芭蕾舞衣的句子,第1张

古典式芭蕾舞衣

裙子的长度,不超过膝盖,是短式的,不过袖子有无袖的,长袖的,灯笼袖等

1、纯白色古典芭蕾舞衣

例如"天鹅湖"中的白天鹅

2、 全 黑 或 鲜 红

前者例如"天鹅湖"中的黑天鹅

3、灯笼袖配背心

例如"柯贝莉亚"第二幕中史瓦妮达所扮演的娃娃

4、长袖配背心,以亮珠刺绣装饰之

5、上下色彩不同的芭蕾舞衣

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几乎到脚踝附近,成吊钟型,有无袖的,灯笼袖的颜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色等。

1、灯笼袖的浪漫派芭蕾舞衣

例如"四人舞""玫瑰花精"。

3、村姑式舞衣

背心加灯笼袖,腹部上面配上可爱的图案,例如"吉赛尔"第一幕,"柯贝莉亚"第一幕,"风流女儿"舞剧

这些是外国的芭蕾舞衣的形式

芭蕾舞剧《仙女》被称为浪漫主义芭蕾里程碑的原因:

意大利芭蕾巨星M塔里奥妮于其中第一次将脚尖舞的技术提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并与过膝的白色纱裙一道,为浪漫芭蕾时期开创了“白裙芭蕾”这种轻盈飘逸的舞风,其影响透过这部浪漫芭蕾的处女作《仙女》一直持续至今。

相关介绍:

蕾舞剧《仙女》

取材于短篇小说《灶神特里尔比》,写了年轻的农夫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遇见了仙女,抵制不住她美貌的诱惑,在结婚当天追随仙女而去,结果与仙女悲惨地死去。意在告诫人们要抵制住诱惑。

外文名:La Sylphide

中文名 :仙女

作曲:H.拉文斯基·奥尔德

编导:奥古斯丁·布侬维尔

首演时间:1836年,是芭蕾丹麦学派的代表剧目。

剧情简介:

一幕:

苏格兰的一间农屋里,年轻的农夫詹姆士在火炉旁一张扶椅上睡着了,仙女进了农屋,跪在詹姆士面前注视着他。仙女在詹姆士和他那些沉睡中的朋友中偷快地跳舞,她在詹姆士额上轻轻一吻,表达了她对詹姆士的爱慕。詹姆士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但仍觉得自己昏昏欲睡的。今天是他和他的未婚妻艾菲成婚的好日子,这时仙女向他现身,詹姆士立刻被她那不属于凡间的美所吸引,他追着仙女但仙女却跑到烟囱里去了。

农庄里婚礼的准备活动开始了,艾菲的朋友带着礼物来祝贺一对新人。在一片欢欣中另一位农夫古恩为艾菲带来了烦恼:他向艾菲示爱,在这群快活的年轻人中有一个阴暗的老人便是巫婆玛德珠。她正坐在火炉边取暖,詹姆士想赶走她,但其它宾客则请她占卜一下一对新人的未来,她说艾菲会嫁给古恩,这使得詹姆士极为愤怒,并赶跑了她,但玛德珠却诅咒他。

艾菲和她的母亲、朋友们回房准备婚礼。詹姆士孤独一人留在大厅里,这时仙女在窗边再度出现,她告诉詹姆士她对他的爱慕,并求他跟她离开。突然一阵怪声响起,詹姆士立刻将仙女藏在扶椅上,并用自己的披肩盖着她。看到了这一切的古恩将之告诉大家,但当他一揭起披肩时仙女已不见了。婚宴在众人的舞蹈中开始。仙女再次出现并偷走了詹姆士的结婚戒指就飞走了,詹姆士不能抗拒她的魅力,追随她而去。众宾客发现新郎不见了,古恩和他的朋友出外找寻詹姆士,不久他们便带着詹姆士为了追随仙女而跑了的消息回来,艾菲哭倒在母亲的怀里。

二幕 第一场:

女巫的山谷在深深的夜色中,玛德珠和她的同伴们以魔法造了一条诡异但美丽的丝巾,这一行人在日出中消失了。

二幕 第二场:

森林中一群仙女在晨曦中出现,詹姆士和仙女也来到了森林。她和他愉快地跳舞,并带给他草苺和水,但当詹姆士想拥抱她时她逃离了,詹姆士追着她。这时古恩来到了森林找詹姆士并遇到玛德珠,玛德珠劝他向刚和母亲来到的艾菲求婚,相信詹姆士不会再回来,艾菲接受了古恩,他们一起离开了森林。当詹姆士回到森林时只见到玛德珠一人,她给了他那条被施以魔法的丝巾,并告诉詹姆士这丝巾能令仙女变得完全属于他。这时仙女回到森林,她立刻被那条丝巾所吸引,詹姆士按照玛德珠的指引将丝巾围在仙女身上,仙女的翅膀立刻脱落,她将詹姆士的结婚戒指还给他,回到她的同伴身边后死去。詹姆士大惊失色,他看着仙女群将她的尸体带回天上,他也慢慢倒地死去。远处传来艾菲和古恩的婚礼乐声。

世界芭蕾舞发展概况  宴会芭蕾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宫廷芭蕾

  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1581年,在亨利三世皇后妹妹——玛格丽特的结婚庆典上演出了《皇后的喜剧芭蕾》。当时没有舞台,观众坐在三面墙壁的两层楼廊里。国王和显贵们坐在坛台上,表演则在大厅的地板上进行。编导者博若瓦叶就是受聘于法国的意大利人。内容表现女妖西尔瑟如何征服了阿波罗,但不貌幌a target=_blank href=/view/54509htm>法兰西国王陛下屈服。表演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法国芭蕾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路易十四本人喜爱舞蹈,并受过良好训练。15岁即参加宫廷芭蕾《卡珊德拉》的演出,扮演阿波罗神。

  情节芭蕾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芭蕾的发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现在反对把芭蕾当作供贵族消遣的装饰品,要使芭蕾象戏剧一样,表现现实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产生的时代背景。诺维尔代表了欧洲芭蕾革新的主流,集中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精神,他在《舞蹈和舞剧书信集》中,提出了他对芭蕾的革新主张。诺维尔的学生——让·多贝瓦尔所创作的舞剧《无益谨慎》至今还在上演,成为当代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芭蕾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海盗》等舞剧的产生,造就了一批芭蕾人才,如佩罗、布农维尔、塔尼奥尼、艾尔斯勒等。这个时期的芭蕾特点概括如下:

  1、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其中代表作有《仙女》(1832)和《吉赛尔》(1841)。《吉赛尔》汇集法兰西风格,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顶峰,此后逐渐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现象。

  2、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极其短暂,从19世纪30——40年代,仅仅10多年就出现停滞枯萎的局面。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致俄国。

  俄罗斯芭蕾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 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 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 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此后,一批俄国芭蕾舞界的年轻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发展道路。戈尔斯基和福金就是他们的带头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国剧院内实现,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国外为佳吉列夫芭蕾团排练上演的。佳吉列夫从1909年起连续3年组织俄罗斯演出季,并于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罗为基地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团”,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剧目送回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该团解散后,它的成员流散欧美各国,利法尔在法国,德瓦卢娃在英国,巴兰钦和福金在美国,对各国芭蕾复兴或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芭蕾

  1929年末,利法尔成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常任舞蹈编导和主要舞蹈演员,一直到1958年离开,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改革,例如废除了赞助人可以在芭蕾演出之前到后台去与舞蹈家们闲聊有一个世纪的古老权利。还有每周举行一次开幕式。1932年重演《吉赛尔》时,利法尔饰演阿尔伯特,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法国两大编导家,罗朗·佩蒂1965年根据雅勒的音乐编导了《巴黎圣母院》,获得了辉煌的成功。莫里瑟·贝雅尔1970年编导的《火鸟》是一个最别致的作品。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还有《吉赛尔》、《葛蓓莉娅》、《西尔维娅》等。

  英国芭蕾主要归功于三个伟大女性的毕生经营:在皇家剧院担任多年首席女芭蕾舞蹈家的阿德莉娜·热奈夫人;妮娜特·德·瓦卢娃夫人的不朽功业是皇家芭蕾舞团;玛莉·兰伯特夫人,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此外还有节日芭蕾舞团、苏格兰芭蕾舞团。

  美国没有国家芭蕾舞团,巴兰钦与林肯·柯斯坦在1933年一次会见,应邀主办美国舞蹈学校。1948年转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任艺术指导和主要编舞家,副艺术顾问是杰罗姆·罗宾斯。已经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美国舞蹈风格。另一重要芭蕾舞团是美国芭蕾剧院,1940年开始活动。先后担任编导的有福金、马辛、安东尼·都铎等。还有乔弗里芭蕾舞团,阿瑟·米切尔的哈莱姆舞蹈剧院,是第一个黑人古典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是丹麦民族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布农维尔一百年前创作的舞剧,仍然在哥本哈根以纯正的风格进行演出。(实际上是旧式法国风格)在丹麦芭蕾中,传统意识一向是非常强烈的。1932年哈拉尔德·兰德尔被任命为皇家剧院芭蕾指导,一直到1952年,他为法国、英国重排的《练习曲》,是对芭蕾舞技巧的一次辉煌的展览。

  20世纪初有影响的俄国编导有戈尔斯基、普尼和福金。安娜·芭甫洛娃理想的体现了福金的构思,1905年有《天鹅之死》。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尔斯基坚持戏剧的表现性,使它的舞蹈演员们采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生活于角色之中,原本产生于宫廷的芭蕾舞并没灭亡。1927年在莫斯科演出了《红**花》,是俄国第一部英雄主义的现代题材的舞剧,标志着古典学派的胜利,指出了追随的准绳,古典芭蕾博得了新的声誉。谢苗诺娃和乌兰诺娃首次登台,新创作的舞剧注重戏剧结构,更多地运用民间舞蹈来丰富舞蹈编导的语汇。俄国芭蕾开始了复兴。

  从1581年法国演出《皇后的喜剧芭蕾》至今四百多年,芭蕾舞已遍及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五大洲的众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的芭蕾舞学校和芭蕾舞演出团体。在当今世界上,芭蕾艺术繁华似锦,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等不同流派争奇斗艳,涌现出大批人才和剧目,很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芭蕾舞的艺术表现上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芭蕾舞的标志  用脚尖站立的芭蕾舞女演员。在观众看来,用脚尖跳舞轻松愉快。女演员脚上那粉红色的芭蕾舞鞋是那么优美高雅,让人想起这是一项崇高的艺术。但是,实际上,用脚尖跳舞十分困难。

  那些献身芭蕾舞艺术,探索其奥秘的人并不愿意把秘密公布于众。如果揭开芭蕾舞鞋的秘密,似乎芭蕾舞之谜也就不复存在。

  芭蕾舞鞋能够承受的巨大的荷重可以跟足球鞋承受的荷重相提并论,其关键在鞋尖。鞋尖不仅柔软,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安全系数。即使跳起时鞋尖断裂,女演员保证不会残废。

  俄罗斯著名的“格里什科”公司生产的芭蕾舞鞋从非洲到墨西哥,在三十多个国家受到欢迎。

  芭蕾舞鞋鞋尖用生产紧身胸衣的面料,例如缎子缝制而成。“格里什科”的专家得出结论,芭蕾舞鞋最合适的颜色——桃皮色,既不刺激观众,又能安抚女演员本人,而不是通常许多国家的那样——粉红色。

  芭蕾舞鞋鞋尖的最大奥秘在于使女演员得以用脚尖跳舞的“鞋盒”。“鞋盒”藏在鞋尖里。“鞋盒”实际上是一种硬套,套住脚趾和一部分脚面。“鞋盒”不用木头、塑料、软木等材料,而由6层最普通的麻袋布或其它纺织品粘合而成。“格里什科”公司拥有胶粘剂的专门技术,让鞋尖既不太硬,又不太软,也不易折断。

  鞋尖手工缝制,然后连同“鞋盒”里面朝外同鞋的其余部分缝到一起。之后,鞋匠把鞋尖翻回来,用小锤把“鞋盒”弄平顺。当没有不平的地方后,让鞋在硬物上直立起来,看看能否保持平衡。最后,让舞鞋在摄氏50度的条件下晾干,存放在室温下。一双芭蕾舞鞋准备好了!

  一双芭蕾舞鞋的寿命短得令人遗憾:上场演出2-3次。“格里什科”舞鞋的记录是大剧院的独舞女演员娜杰日达·格拉乔跟基特里合作,在芭蕾舞剧《东·基霍特》里跳了9场。

  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脚面,芭蕾舞鞋总共有3种型号:“瓦加诺瓦”、“埃利塔”、“富埃捷”。每种型号又分17种尺寸。此外,每种尺寸又有5种肥瘦情况。任何一个女演员可以从厚薄、大小、肥瘦不同的255种鞋中,挑选适合自己的理想的鞋。尽管如此,为了让鞋更适合自己的脚,每个女演员各有高招:一些人用小锤敲打鞋,另一些人用门挤压鞋,还有一些人用五花八门的东西垫进“鞋盒”里……

  俄罗斯芭蕾舞女明星叶卡捷琳娜·马克西莫瓦娅承认,在没有足够选择的年代里,每推出新剧目,她都要花费整整一天时间来让脚适应舞鞋。

  还有一件事没有提到,每个女演员通常亲自动手给舞鞋缝上小丝带。通向舞台的道路打通了!

  至于男演员,穿所谓的软鞋——在外行看来跟普通的布鞋差不多。其生产工艺跟女演员的当然无法相比,但也有自己的精致之处。软鞋分两种:整鞋底和分鞋底。分鞋底由两部分组成:鞋前部和脚后跟。正是鞋前部让男演员的脚穿在里面舒舒服服,自由自在。如何欣赏芭蕾舞  欣赏芭蕾,大致上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传统的,一条是现代的。一般主张欣赏的方法与欣赏的对象相统一:即用一丝不苟的传统思路,去欣赏“早期”、“浪漫”和“古典”这三个传统时期的芭蕾舞剧、音乐型芭蕾和纯粹型芭蕾。

  传统的欣赏思路要求观众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剧场,以便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统统留在剧场的大门外或衣帽间那个尘世的空间里,然后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剧场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与马路上的拥挤、菜市上的吵闹、单位里的纠纷、家庭里的琐事毫不相干的审美场,进入《仙女》、《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一个人造仙境,进入《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这样一个梦幻世界,一连几个小时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嚣和精神的压力。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节目单,细读一下剧情梗概、有关评论、舞团简史、编导和舞者介绍等各种有关材料,寻找一下众所公认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乐名曲,期待一下奢侈华丽的服装和富丽堂皇的布景……

  现代的欣赏思路对观众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为其提供随遇而安的哲学,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压根儿不允许观众,特别是有职业的观众提前半小时到达剧场,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强调观众无需任何先人之见,只需用随身携带、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识来理解,用来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经验来参与即可。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节目单上的东西简直就是编导们设下的圈套,或者是为弥补舞剧编导或芭蕾编舞自身的语无伦次而兜售的灵丹妙药,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剧情到底是怎么“写”的无足轻重,成功与否只能看他台上怎么“舞”的。芭蕾舞剧说到底,还是以舞为主,以剧为辅的,否则,便无法解释芭蕾舞剧中的领衔主演们在跳完双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变奏后,便向观众频频施礼的现象。如果剧重于舞,这种行为岂不是出“戏”了,西方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个世纪呢?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明星可以欣赏,但用不着崇拜得五体投地,明星崇拜的风气实在显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不是跟着评论家们的意见跑;寻找自己眼中和心里的明星,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芭蕾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来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的意思为“跳跃”,但专指跳舞,意思是在晚会里表演舞蹈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意思。狭义上的芭蕾是指古典芭蕾,专指15世纪出现的,历经300年发展而成,有严格的审美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古典舞种。广义上的芭蕾,历史上曾泛指所有的舞蹈,既包括欧洲特有的古典舞蹈,又包括多种多样的表演性舞蹈,如歌舞剧中的舞蹈场面、话剧的插舞以及歌舞朗诵结合在一起的情节舞蹈等。

有了正确意义上的芭蕾概念,我们就可以从时间上分析芭蕾这种舞蹈形式的产生过程。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除具有其历史背景、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外,还要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对其起到重大的激发和推进作用,芭蕾也不例外。

芭蕾舞产生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种艺术形式诞生于此时是有着深刻历史原因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人们在衣食丰足之余开始追求自身的价值和艺术的和谐美感创造了条件。而科学与文化的普及,使人们从蒙昧中挣脱出来,开始追求至真至美的艺术体验。在社会上层,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权势的工具,希图借助艺术来扩大政治影响,因此不惜巨资来攀比竞争。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古朴的民间舞蹈基础上,一种新兴的、带有固定风格和基础技巧的艺术形式——早期宫廷芭蕾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王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这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芭蕾舞剧,是为了法国王后路易丝·玛格丽特与姚幼斯公爵的婚礼而准备的。该剧衣饰奢华,演出阵容庞大,演出长达5个多小时,可以说是芭蕾艺术的开山之作。该剧作者系意大利音乐家、舞蹈家博洛耶,他所创作的舞剧,并非为了表达故事或情节,而仅仅是为宫廷服务,为表现皇宫贵族的权势、气派和尊贵身份而服务。如在皇后洁白的长裙上缀饰一颗闪亮的宝石,足以表明皇宫贵族的奢华程度。这可视为芭蕾的滥觞。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产生之后都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样才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永葆艺术青春。在时间的洪流中,只有不断结合新的时代特色,艺术才能起到“高台教化”的作用,芭蕾也是如此。

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芭蕾,17世纪末逐渐没落,因为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欧洲封建主义日渐败落,作为上层建筑艺术形式的芭蕾舞自然也开始颓败。到了18世纪,因为工业化生产而崛起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逐渐迈上历史舞台,于是芭蕾艺术复兴了,并在18世纪后半叶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芭蕾艺术发展至今基本可以用三个阶段来划分:古典主义芭蕾时期、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现当代芭蕾时期。

古典芭蕾舞

古典芭蕾是以古希腊、古罗马民间的家族式舞蹈为基础而萌发的,具有自然纯朴的表演风格,而野外露天起舞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19世纪后半叶,古典芭蕾舞艺术在俄罗斯达到了鼎盛时期,取代法国成为世界芭蕾的中心。鼎盛时期,俄罗斯有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三大舞剧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典剧目,音乐作者均为俄罗斯乐坛不朽大师柴可夫斯基。被誉为“古典芭蕾之父”的法国芭蕾大师马里斯·佩蒂帕从法国移居俄罗斯,对俄罗斯芭蕾艺术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他先后创作了54部完整的芭蕾舞剧,复排了17部传统芭蕾舞剧。除以上三部惊世之作外,他还排有《唐·吉珂德》《舞娘》等剧目。此外,佩蒂帕还创立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舞蹈形式。

俄罗斯的古典主义芭蕾,以其日渐强大的政治经济为背景,一改法国贵族的娇贵习气,雄浑刚劲,力量逼人,更添加了俄罗斯人的个性特征,一度代表了世界芭蕾的顶级水平。如果说浪漫主义芭蕾以柔美见长,那么古典主义芭蕾则是以力量和剧情取胜。

浪漫芭蕾舞

19世纪初期,舞剧多以描绘仙女及超自然灵体为主导方式,后来演变为突显各种灵体的专门艺术,这一阶段产生的舞剧情节浪漫,亦幻亦真,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浪漫主义阶段。

巴黎作为芭蕾的活动中心,先后出现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一大批传世经典。这个时期芭蕾在舞剧题材上创造的童话取向,在审美观念上奠定的“轻盈飘逸”感觉,在动作上确定的“垂直挺拔”姿态,对以后的芭蕾创作、训练、表演与欣赏,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演于1832年的经典芭蕾舞剧《仙女》,女主角塔里奥妮开创性地使用特制舞鞋,并使用脚尖跳舞,成为传世典范。此时的芭蕾,早已从宫廷转至民间,上演于各大剧场,优秀的女演员更是层出不穷。裙子日渐短小、姿态日渐轻盈等逐渐成为浪漫芭蕾的标志。浪漫主义芭蕾艺术堪称芭蕾发展史中最重要的阶段。

现当代芭蕾

到了20世纪中期,芭蕾舞传统模式和技巧逐渐被打破,动作日趋多元化,舞剧也脱离了剧情的限制,成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这种糅合了多种现当代元素的舞蹈形式被称为现代芭蕾。

芭蕾自15世纪发端,先后走过了朴素的席间芭蕾、华美的象征主义芭蕾(浪漫主义芭蕾)、庄重的古典芭蕾、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现当代芭蕾这些历程。然而,这种线形递进式的发展,并不是每一阶段都彻底停滞死亡才发展到下一阶段,而是一个历史阶段逐渐覆盖、逐渐替代下一个历史阶段,循序渐进地进步。

芭蕾形态则籍此逐步演进、升级而日臻完善。20世纪芭蕾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时代,出现了风格多样而互动、流派争妍且融通的态势,用图标表现则呈伞型焦点辐射状。现代探索型新作魅力四射,19世纪经典舞剧依旧风光,交响芭蕾与戏剧芭蕾并行不悖,长篇巨著和精致小品相映成趣,各民族文化的注入使得芭蕾愈加异彩纷呈。

芭蕾艺术不断地发展,一次次衰败又一次次兴盛,经过历代艺术家结合时代特色对其进行改革,至今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芭蕾长时期以来建立的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确有其独到之处。同时,芭蕾的改革也说明了其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包括芭蕾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生存为第一要务的指引下,必须不断发展、创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适应受众的感官需要,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同时,起到引导艺术欣赏品位的作用。只有这样,芭蕾才可以长盛不衰。可以设想,芭蕾今后的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吸收时代精神和接受文化滋养,也只有如此,芭蕾这一艺术形式才能恒久地发挥其艺术魅力。建议你看一本书 芭蕾的审美取向与价值 我的回答还满意么

简述世界芭蕾五大时期的风格特点

摘要:芭蕾,法语Ballet的音译,素有“西方文明的结晶”、和“贵族艺术”的称谓,还有“高雅艺术”、“脚尖舞”的别称。世界芭蕾被划分为五大时期,分别是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不同时期的芭蕾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世界芭蕾  五大时期    风格特点

正文:

早期芭蕾风格特点

早期芭蕾是指从1500年到1832年间的芭蕾。17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对欧洲芭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芭蕾从歌剧的余兴节目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戏剧情节的一种艺术。

这个时期的舞者,不像现在具有修长的肢体和灵巧动作,以及丰富多变的高难技艺,再加上当时舞者穿着沉重服装,表演时需要佩戴各色面具,从而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芭蕾形象大不相同。

在这期间,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这一巨作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众神林立、香水喷涌、富丽堂皇、精美异常的花车以及坐在上面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芭蕾受封建思想约束较为严重,人们思想还不够开放,处于对神的深切崇拜之中,芭蕾的发展几乎完全是为贵族阶级服务的,发展不够全面。

浪漫芭蕾风格特点

浪漫芭蕾是指从1832年到1876年间的芭蕾。这一时期的芭蕾在舞剧题材上创造的是“童话神话” 的取向;在审美观念上奠定的是“轻盈飘逸” 的理想;在动作指向上确立的是“垂直向上” 的习惯;在服装风格上形成的是

“白色纱裙” 的模式。因而“浪漫芭蕾”也称为“白裙芭蕾”。

这一时期芭蕾的最大贡献是推出了后来成为芭蕾身体语言符号的经典技艺——脚尖舞。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被称为“芭蕾之冠”的《吉赛尔》,其中幽灵吉赛尔凄楚感伤的独舞以及为情而舞、令人心碎的《坟场大双人舞》令观众大为叫绝。

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芭蕾较重视跌宕起伏的情节性,更为重视舞者的高难技艺,也开始重视舞者的表演功力,以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这时的芭蕾已经不完全是为贵族阶级服务了。

古典芭蕾风格特点

古典芭蕾是指从1877年到1898年间的芭蕾。古典芭蕾的鼎盛时期开创

于俄罗斯,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编曲、“古典芭蕾之父”彼季帕与其弟子共同创作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被誉为古典芭蕾的三大经典之作。这三部经典巨作中最令观众流连忘返的是《天鹅湖》第二幕中奥杰塔与群鹅们同跳的《天鹅大群舞》、 《白天鹅双人舞》、 《睡美人》中奥罗拉公主与德西雷王子携手同跳的《婚礼大双人舞》、《胡桃夹子》中少女克拉拉的独舞。

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芭蕾舞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还有了多种舞蹈样式:

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和群舞以及性歌舞。舞蹈中比较重视舞者的高难度技艺的发挥以及男女演员之间完美的配合。

现代芭蕾风格特点

现代芭蕾是指从1909年到1977年间的芭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俄国芭蕾大师福金创作的芭蕾《仙女们》以及米歇尔·福金编导、安娜·巴甫洛娃主演的《天鹅之死》。

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芭蕾淡化了戏剧情节,希望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创作手法多样化,创作思想呈自由开放型,重视组舞和群舞的表现力。

当代芭蕾风格特点

当代芭蕾是指从1977年一直到现在仍在发展着的芭蕾。当代芭蕾是集前四个时期辉煌成就之大成的硕果,在审美原则、创作过程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积极借鉴和吸收现代舞的一些经验,融合现代舞训练体系,因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识和当代精神的新芭蕾风格。当代芭蕾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威廉·福赛斯编导的《多少悬在半空中》。我们可以从这一作品中总结出,当代芭蕾弱化了审美性,甚至完全摈弃了戏剧般的情节性,在其中可以看到很多现代舞的影子,使芭蕾俨然成了竞技型舞蹈。

参考资料:

《吉赛尔》视频资料

《天鹅湖》视频资料

《仙女》视频资料

《多少悬在半空中》视频资料

这篇关于少儿芭蕾的美,用“力”跳出来,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玛丽·塔里奥妮:让芭蕾用脚尖跳舞

 《黑天鹅》中波曼饰演的妮娜甘愿为芭蕾之美堕入无边的黑暗,但在最初,芭蕾却没女人什么事,像中国京剧一样,女性角色都是爷们扮的。

 从18世纪起,一直被男性垄断的芭蕾舞坛开始出现女性的身影。

 起初,芭蕾舞者表演时穿的是笨重的拖地长裙,观众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脚部舞蹈动作。匈牙利一位叫玛丽·安妮的舞蹈家力排众议,将裙子改短,目的就是让人们可以清晰地欣赏到她的脚底功夫。

 尽管这条舞裙只是短到脚踝处,观众已经叹为观止,震撼不已了。

 19世纪是一个浪漫的年代。喜新厌旧的人们再不愿意看希腊神话改编的舞剧,过气神仙与烂熟于心的英雄事迹远不如异域传奇来得有趣。浪漫芭蕾应运而生。

 为了表达新观念,芭蕾技巧,尤其是专为女舞者设计的芭蕾技巧进一步丰富。比如,她们学会脚尖起舞。

 脚尖技术是玛丽·塔里奥妮的绝活。她的父亲,意大利编舞家费力波·塔里奥妮为她创作了历的第一部浪漫芭蕾舞剧《仙女》。扮演小仙女的玛丽穿着齐膝高的白色舞裙,露出修长的脖颈和光洁的手臂,完美地使用脚尖技术,以翩翩飞舞的形象传达出轻盈飘逸的意境。

 踮脚舞动的女演员仿佛一直在空中飘动,很少和大地接触。这些动作使女芭蕾舞者变成舞台上最重要的人,曾是顶梁柱的男舞者不幸沦为搬运工———负责托举,以凸显他的女搭档是多么地轻如鹅毛。

 玛丽·塔里奥妮在芭蕾上的造诣使她一跃成为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芭蕾舞女演员之一”。

 据说,有一次她表演结束后,恋恋不舍的观众看到她离场,伤心不已。一位厨师捡来她的一只舞鞋,煮了,和她的粉丝一起享用。可见,古代的粉丝更疯狂。

 2 肯尼思·洛斯:用物理学教芭蕾

 一个青年芭蕾舞团里,小男孩清一色的紧身连衣裤配白衬衫,女孩都时髦俏丽,头发整整齐齐地盘起来。

 在朝气蓬勃的孩子堆里,肯尼思·洛斯特别显眼:他身材高大,头发灰白,脚下却踩着芭蕾舞鞋。

 洛斯已经年过40了!

 洛斯并不是神经病患者,他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学家。而促使他穿上芭蕾舞鞋、学起金鸡独立的,竟是自己的一次灵光乍现。

 那年,小女儿嚷着要学芭蕾舞,小儿子也表示很有兴趣。也许是一时兴起,洛斯决定要当潮流老爸,便和儿女们一同参加宾夕法尼亚州青年芭蕾舞中心的舞蹈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洛斯笑称:“班里的孩子才到我腰间。”

 谁知,反倒是半路出家的洛斯坚持到了最后。儿子一年半后退出,女儿练了七年,最终还是宣告放弃。

 洛斯不曾落下一节课,一周练习15个小时,有一次还在《睡美人》中扮演王子。只是,他对老师的教法很不满意。

作为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实验高能物理专业的科班科学人士,他开始运用物理知识来学甩鞭转和其他动作。

 结合芭蕾舞与物理学,他写过两本书。最轰动的一本———《舞蹈中的物理学》,就是他与美国芭蕾舞剧院的女演员辛西雅·哈维合写的。

 在自己开办的舞蹈中心里,洛斯忙着指导男女学员配合完成动作,还不忘插点物理知识:“为什么男生推转女生后,如果她直起身子,收拢腿,就能快速转动起来?”

 “扭……矩……”调皮的小孩们故意拖长语调,很显然,他们并不是沉醉物理学的科学怪胎。

 洛斯很自然地解释扭矩并不是实现这个动作的关键。他耐心地教给孩子们“角动量=惯性矩×角速度”这个公式,告诉他们在角动量不变的情况下,收拢手脚意味着惯性矩减少,那么加速度就会增大。

 有的报道将他形容为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他要将芭蕾变成科学”!但,这根本不是洛斯学芭蕾的初衷。洛斯始终认为,懂点科学原理对芭蕾舞者不无裨益。

 最让洛斯兴奋的,不是终于破解某个动作的奥秘,而是在青年芭蕾中心打杂。拉幕布时,在后台看到孩子们完美地完成动作,他的眼泪会不由自主流下来。

 有件事洛斯一直津津乐道。几年前,他教“剪式变身跳”时,突然问:有没有人能在半空中转身360度,而不是标准的180度?当时,没一个小孩能做到。只有一个瘦小的女孩愿意试一试。

 洛斯给她详尽解释角动量的原理:要想完整转一圈,到达点时要靠拢双腿,与身体躯干保持直线状态。这个小女孩起跳后,双手双脚尽量向转动轴收拢,结果,她转了270度。

 看到小女孩脸上震惊的幸福,洛斯流泪了,对他而言,这就是芭蕾与物理学带给他的乐趣。

 3 芭蕾经典动作的力学原理

 如果你会跳芭蕾舞,大可以像其他舞蹈形式的艺术家一样,用肢体语言述说家长里短。只不过比起其他舞者,你得掌握更多技惊四方的利器。芭蕾舞的许多动作不是常人能消受的,可一旦你顺利完成了,必会光芒万丈,照得别人睁不开眼。

 剪式变身跳 Grand jete en tournant

 ■基本物理知识

 扭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有的芭蕾老师会教你:“放平肩和臀,笔直往上跳,达到顶点再往右转身,这样转才最漂亮!”

 实际上,这种要求并不科学。

 要转动必须有扭矩,而身体一旦脱离地面的作用,悬浮在空中,不可能获取扭矩,因而不可能在空中做任何旋转。

 阿拉贝斯克舞姿 Arabesque

 ■基本物理知识

角动量:表示使物体停止转动难易程度的量。

 惯性矩:描述一个物体抵抗扭动、扭转的能力。惯性矩是物体相对于一个点(围绕旋转的点)而言的物理量。惯性矩=物体质量M×重心到该点的距离L

 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或以质点绕另一质点转动快慢和转动方向的物理量。

 角动量=惯性矩×角速度

 阿拉贝斯克为芭蕾舞的基本舞姿,舞者单腿半蹲或直立,另一腿往后伸直,与支撑腿成直角,双臂成与此一致的姿势,从而构成从指尖到足尖尽可能长的直线。若此时男伴转一下她的身体,她就会像竖立的铅笔一样快速旋转起来。

 乍一看,像是男演员给的力使女舞者动起来了,仔细分析,其实不然。女演员的旋转伴随着收腿动作,意味着惯性矩变小(在旋转物体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重心到旋转轴点的距离缩短了)。男演员给了女演员最初的转力后,女演员的角动量保持不变,根据公式:角动量=惯性矩×角速度,惯性矩变小,角速度就必然加大了。

 脚尖点地the point

 ■基本物理知识

 净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多个力的向量和,净力是向量。要达到静态平衡,净力必须为零。

 金鸡独立并不是个容易的动作。要达到静态平衡,物体重心要位于穿过支撑区的垂直线之上,因为这样净力才能为零。

 显而易见,如果支撑区小(如在脚尖上),为了将重心直接置于支撑区正上方,难免出现许多技术性问题。因此,芭蕾舞演员要经过辛苦训练才能轻松自若地“鹤立鸡群”。

 甩鞭转 The fouette turn

 “弗韦泰”原意为挥鞭,用指一腿抬起在空中急速划圈的单腿转,故称“甩鞭转”。

 《黑天鹅》中的妮娜变身黑天鹅后,一出场便是32转的甩鞭转,技惊四座。甩鞭转让观众觉得演员可以永恒旋转,摩擦力好像根本不存在!

 可是,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演员每转完一圈,都要从脚尖回到全脚着地,小停顿一下,伸展双臂,面对观众。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演员与观众交流的方式,就大错特错啦。

 演员另一只脚在储存动量,着地后可以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得到一个力,补偿摩擦力的损耗,给自己补充新的转矩,然后再立起脚尖进行下一次旋转。这样既符合科学原理,又省力优美。

 一字飞腿Grand jete

 “一字飞腿”也称“大跳”,成功的大跳会营造出某种“漂浮凝固”在空中的感觉,人体似乎在达到腾跳顶点时,还在空中水平地滑行了几秒钟。

 芭蕾演员起跳后,身体重心做抛物线运动。如果将手臂与腿部一同提起,身体重心到头部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

 假如说演员的身体重心在点时上升了6096厘米,那么头部可能只上升了3962厘米。这样,在接近顶点的一小段时间里,身体在垂直高度上实际没有多大变化,给人水平滑行的幻象。

 路易十四:

 用皇权推动芭蕾的人

 谁也没想到,将芭蕾艺术推向高峰的人,竟然是路易十四。

 这位以“朕即国家”的法国国王,一生干过两件令后人记忆深刻的大事。一件是能熬,在位72年,在人类历的君王中罕有敌手,成功地将他的儿子、孙子统统“熬”进坟墓,最后由曾孙接班。第二件就是能跳。

 当路易十四还是小男孩时,就是芭蕾舞的忠实粉丝,每天挥汗如雨地练舞。1643年继位后,对芭蕾的狂热更是一发不可收。

 为了过一把明星瘾,他参演了几部又长又复杂的芭蕾剧,塑造的最经典形象是《夜之芭蕾》中的太阳神。大概是他要以太阳自居,放射光芒,驱散黑暗,整个世界都以自己为中心。

 路易十四将芭蕾看作权力的象征,认为芭蕾的许多规定与繁多的动作传达的正是一个人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他要求宫廷里的每个人都学会跳芭蕾舞,这种舞蹈的终极目标是达到自制、有序与完美。

 只可惜天妒英才,中年后路易十四开始发福,身材日渐臃肿的他拒绝登台演出。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芭蕾事业的沉迷,1661年独立掌权后,他做了一个改变芭蕾发展历史轨迹的决定:建立皇家舞蹈学院,任命皮埃尔为舞蹈大师。此举开启了芭蕾舞职业化进程。

 皮埃尔也不辱使命,发明了一种记录舞步的系统,根据他留下来的文稿,当时规定了身体的五种姿势,便是现在芭蕾舞步的基础。

仙女独舞的独特设计如下:

舞剧中有仙女、独双两种独特的设计。其设计就是完美的结合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种神话故事作为芭蕾舞剧表现的主要素材,以新奇、给人感官刺激的异国情调和仙女、幽灵、山水精怪来吸引观众。

仙女是古典芭蕾舞中最具诱惑力的人物。她多少年来给观众和演员所带来的是对布侬维尔永恒舞蹈的魅力。芭蕾描述了忧郁的感情和华丽的舞蹈,并表现了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的不协调和对未知者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

仙女是欧洲浪漫芭蕾的一个突破,芭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事物的永恒性。詹姆斯,一位年轻的苏格兰小伙子,在他熟知的现实社会和他梦想中的不同的更有诱惑力和危险的。受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布侬维尔的仙女是他唯一的一部悲剧芭蕾,把哑剧和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这部芭蕾的特点。仙女最初是于1832年由菲利普·塔里奥尼为他在巴黎歌剧院的女儿玛丽·塔里奥尼创作的。布侬维尔与1834年在巴黎看了这部芭蕾,两年以后,他在哥本哈根创作了他自己的仙女,露茜亚·格拉恩演仙女,而他自己演詹姆斯。与此同时这部芭蕾从国际芭蕾舞台上消失了,这部芭蕾最后一次在巴黎演出是1860年。而布侬维尔的仙女则成为了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传统保留剧目。

芭蕾的起源和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结婚之时,这场芭蕾舞的音乐乐谱迄今仍保存,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时代而臻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学校现在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手脚的五个位置和一些优美的芭蕾舞姿则是1700年在这里得到固定的。在皇家舞艺大师博尚(Beauchamp)和音乐家贝弗(Cambefort)及吕利(Lully)的大力提倡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重要性大增。于是芭蕾变成了许多新的宫廷舞的来源;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东舞曲(Rigaudon)等。在这些舞曲之中,最重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吕利于1653年,开始参加法国宫廷的芭蕾活动,而达到高潮。他当时正与莫利哀(Moliere)合力制作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Comedie Ballet)。1760年发表的《小绅士》(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可算是这类舞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剧中,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制。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夹杂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风趣。这当然和他的个性与背景有关。英国方面又创造一种特殊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演出的中心。然而当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严格”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标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观念在20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时而争论不休。

从1789年开始,出现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一批早期(又称前浪漫时期)芭蕾舞剧的代表作。而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这种观念直到20世纪先后诞生出“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之后,尤其是舞蹈开始走出“非舞蹈”的误区,竭力回归动作本体,以美籍俄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1904—1983)为首的“纯芭蕾”(即非舞剧式的芭蕾作品,又称“新古典芭蕾”)开始占领主导地位以来,才结束了戏剧芭蕾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所公认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当代芭蕾呈现出空前的普及和繁荣,代表性人物和团体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 )和他的荷兰舞蹈剧院以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1949— )和他的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

芭蕾分类

1、音乐芭蕾

以展现舞者技巧为主要目的,例如圣桑的"垂死的天鹅"。

2、剧情芭蕾

顾名思义为有剧情的芭蕾舞蹈。

3、 浪漫派

又俗称"白色芭蕾",女舞者以身着白色钟罩型纱裙著称。例如亚当的"吉赛尔"。

4、古典派

女舞者穿著华丽的短裙,和男舞者以古典舞蹈特有的形式舞出,例如柴可夫斯基之"天鹅湖"。

5、现代派

例如史塔温斯基之"火鸟"。

6、歌剧芭蕾

在歌剧当中穿插的芭蕾舞,例如歌剧"威廉泰尔"当中的芭蕾。

舞鞋

女性芭蕾舞演员的舞鞋鞋尖加硬,使他们能用脚尖跳舞而不会伤害到脚。

肢体语言

所有芭蕾舞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用这五种姿势中的一个。这些姿势是在18世纪创造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包括:脚的5种基本位置、3种基本舞姿: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 de jambo(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port de bras)等。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运用这些"字母"写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些元素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剧情,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

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 : 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 : 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 : 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 : 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 : 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 : 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 : 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 : 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 : 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 : 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

古典式芭蕾舞衣

裙子的长度,不超过膝盖,是短式的,不过袖子有无袖的,长袖的,灯笼袖等

1、纯白色古典芭蕾舞衣

例如"天鹅湖"中的白天鹅

2、 全 黑 或 鲜 红

前者例如"天鹅湖"中的黑天鹅

3、灯笼袖配背心

例如"柯贝莉亚"第二幕中史瓦妮达所扮演的娃娃—柯贝莉亚

4、长袖配背心,以亮珠刺绣装饰之

5、上下色彩不同的芭蕾舞衣

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几乎到脚踝附近,成吊钟型,有无袖的,灯笼袖的颜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色等。

1、灯笼袖的浪漫派芭蕾舞衣

例如"四人舞""玫瑰花精"。

2、扮妖精时,在手臂上或肩上加薄纱的衣饰 例如"吉赛尔"第二幕,"仙女"舞剧

3、村姑式舞衣

背心加灯笼袖,腹部上面配上可爱的图案,例如"吉赛尔"第一幕,"柯贝莉亚"第一幕,"风流女儿"舞剧。

角色

古典芭蕾舞剧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形式,经由艺术总监、编舞、舞者、灯光音响、服装、布景……专业的剧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果我们对芭蕾舞舞台上的型式能有基本的认识,观赏芭蕾演出时必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与共鸣。芭蕾舞剧演出主要由下列三种角色组成:

1、主角:主角是故事核心人物,舞者需有一定水准以上的技巧与体力,最重要是要 有高超舞蹈素养及品格,才能诠释剧中的人物。 古典芭蕾双人舞是整个舞剧重心,大都由男女主角担任,古典芭蕾舞剧双人舞结构 次序是男女主角双人的慢板,然后是男主角独舞,女主角独舞,最后才是终曲 (coda)双人快板,主角艺术素养与技巧水准将于双人舞中呈现。

2、独舞者:具有主角技巧,而能单独或三、四人演出者。

3、群舞者:群舞者虽然舞步较简单,但复杂的画面变化,整场气氛烘拖更是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位群舞者均非常重要,只要有一人乱了脚步,整体的画面将被影响。

舞蹈术语

一、舞蹈形象: 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动态形象,技人体的姿态、造型,步法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二、舞蹈表情: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活动和流露表情的习惯特点,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用不同的舞蹈形式加以概括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情感变化。除了与动作相协调的面部表情外,有节奏的动作、姿态、手势和造型,亦可产生富有艺术感染了的舞蹈表情。

三、舞蹈动作:舞蹈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源于对人类情感动作和自然界各种动态事物的模仿。主要包括:

1、单一动作,即以人体某一部位为主动,其他部位静止或随动的动作;

2、复合动作,指人体各部位在同一时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规格作出的动作;

3、动作组合。一般指以训练舞蹈技巧为主要目的,有两个以上单一动作或复合动作按一定顺序、方向、速 度和幅度上的结合与变化组成的连续性动作滑步、屈伸、踢腿、跳跃、旋转等等。

四、民间舞(folk dance):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业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五、社交舞(social dance):亦称舞会舞(ballroom dance)泛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流行于宫廷舞会和近代流行于各种社交场所的舞蹈。名称和所用舞曲,以及基本舞步、队形、风格和舞蹈表演顺序多为因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布朗特、小步舞、加沃特、波洛奈兹、连德勒、波尔卡、马祖卡、加洛普、华尔兹曾先后风靡过欧洲各国宫廷。

法国大革命以后,宫廷舞会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交往的需要,大众化的公共舞厅在欧洲大陆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宫廷舞会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主要场所。

舞步简单易学,形式自由,便于即兴发挥和宣泄情感的舞蹈在公共舞厅备受青睐,社交舞因而很快融入了平民阶层的文化生活。

六、芭蕾(ballet):法语音译。特指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现形式。前者有时译作“舞剧”。ballet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 ballo,原意为当众跳一定样式的舞蹈,并无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之中。后来由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1581年,法国宫廷表演的第一部芭蕾《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并把芭蕾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建了皇家舞蹈学院之后,又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成立了歌剧院,从此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时代。芭蕾进入剧场之后,先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唱芭蕾”阶段。18世纪中叶,“情节舞”及相关的理论日趋完善,芭蕾才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和歌剧,仅仅在幕间表演插舞的地位,发展为用舞蹈和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脚尖舞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丹麦学派等不同的风格的芭蕾学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而在欧美各国的舞台上,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显露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情节舞:芭蕾术语。原意指结构形势相对稳定,并与剧情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舞蹈。浪漫主义时期,情节舞的基本结构形势是:“出场”、慢板双人舞、男女独舞和全体演员参加的的终场群舞。《雷蒙达》《天鹅湖》《睡美人》《舞姬》中的大型双人舞和《爱斯梅拉达》中的舞会场面都是比较典型的情节舞。20世纪以来,情节舞作为与娱乐性舞蹈相对立的概念,泛指一切表达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推动剧情发展的舞蹈。

八、舞剧:(dance-drama)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戏剧内容、意境、人物形象、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舞台表演艺术。因剧情需要或时代风貌、人物形象不同,舞剧可选用或综合运用古典舞、民间舞、性格舞、现代舞、宫廷舞、或舞会舞等表演形式,并有编排有序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等舞蹈样式组成。中国舞剧历史悠久,发源于奴隶社会的宫廷乐舞。欧洲舞剧与“芭蕾舞剧”在概念上没有明确的界说。

九、群舞:(group dance)舞蹈样式之一。泛指源自民间舞蹈“集体舞”的舞台表演形式,即三人以上、人数不等的多人舞。群舞的画面、构图多变,要求表演者动作整齐,风格统一,配合默契,因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1)有独立的内容和主题,情节完整的舞蹈作品。中国舞蹈《摸螺》《草原女民兵》《葡萄架下》,俄罗斯《小白桦树》,朝鲜舞蹈《在泉边》《摘苹果的时候》,美国现代舞《意象》等均为群舞的成功之作。(2)在大型舞作品当中,有时因画面、构图的需要,或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和强化戏剧效果,群舞中常常穿插一些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段落,如《仙女们》《天鹅湖》等芭蕾场面中的独舞和双人舞。(3)舞剧和大型舞蹈中为烘托全局气氛而编排的群舞,如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女战士舞”、“斗笠舞”,俄罗斯芭蕾《天鹅湖》中的天鹅舞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2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