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丨物理,数学,哲学,原来你们浪漫起来这样美

《三体》丨物理,数学,哲学,原来你们浪漫起来这样美,第1张

上面这句话,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为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所做的评价。我相信凡是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评价,都会觉得此话精准无比。

不记得自己最初为什么想要看这部系列小说,只知道当我开始读他的时候,就始终处在一种间歇性震惊的状态。每读一部分都好像是被开启了一扇通向异世界的大门,惊喜,意外,震惊,接踵而至,不停的撞击着我的大脑,我的思维。以至于在阅读期间,我甚至梦到星空就在我的脚下,我所在的城市被这片广阔星空吸入漩涡中,惊醒后陷入一阵迷失和失落。

刘慈欣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时间,空间都无限宽广的宇宙(对,是“宇宙”,都不能用“世界”来形容,“世界”太小了,甚至“宇宙”都有点小),而人类,仅仅是这广阔空间里的一只小虫子。全系列共分为三部:《三体 I:地球往事》、《三体 II:黑暗森林》、《三体 III:死神永生》。在一步步的阅读过程中,我的感觉从震惊变为压抑,从压抑变为绝望,从绝望变为不甘心,又从不甘心变为平静。这本汇集了不少金句的书,可最后留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味的,竟是那句“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全书涉及大量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但这些最终都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通读下来,除了对那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之外,更是产生了对宇宙和文明的思考。人如蝼蚁,宇宙又何尝不是?万物终有因,万物终有果,因果循环,死又何尝不是永生?

可当我想要为这本书写点评价的时候,却发现角度太多,无从下笔。清晰易懂的概述每本书的主要内容吗,意义不大;分析里面的逻辑漏洞吗,太不自量力;深挖书中提到的各类专业术语及相关知识吗?工程浩大,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将其中的一点研究透彻。索性都作罢,只谈最震撼我的内容。

1、虚拟游戏——《三体》

在《三体 I:地球往事》中,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虚拟的游戏,这个游戏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的毁灭与重生。那里有三个太阳,两个纪元:恒纪元、乱纪元。那里的人们根据纪元的更迭,来选择脱水(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或泡水苏醒。以适应不同纪元下的环境。在这里你会发现孔子、墨子、秦始皇 、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人,跨越历史年代,文化背景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崭新的世界。

2、红岸基地

在《三体》这一虚拟游戏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女人的野心。这个名叫叶文洁的女性,利用红岸基地对于外星文明的探寻,发现了除地球外,宇宙中的另一个文明体——“三体文明”。于是,她以太阳为中心,向宇宙中的“三体”文明,发出了第一道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惜杀死了自己的领导和丈夫,以达成这一目的。可正是这一发射,彻底改变了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

3、智子

在“三体文明”接收到“地球文明”发送的信号后,便派出“智子”来对地球科学进行封锁。这些“智子”能够清楚的看到地球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并能够在人类的眼球上显示出字幕。而以叶文洁为首的地球叛军也已成为智子的棋子。

1、面壁计划、面壁人、破壁人

在被“智子”锁死科学技术后,地球文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经历了磨难的人们建立起了太空舰队,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这一特点,制定了“面壁计划”。这项计划由行星防御理事会(PDC)负责,推选出4位面壁人,这4位面壁人由于需要躲避智子的监视,其想法与做法无需让任何人知道理由。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而这时,为“智子”工作的地球叛军地球三体组织(ETO)也选出了4位破壁人,以打击面壁计划。

2、猜疑链

即在宇宙这个茫茫的大环境中,任何文明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无法确定其他文明的善与恶,这就导致了猜疑的出现。而在无法判断对方是安全还是充满恶意的情况下,形成的猜疑链会被延伸的很长。所以,一旦发现,就会选择去打击对方。

3、技术爆炸

在宇宙所有的文明当中,当某个文明收到另外一个外星文明交流的信息,经对比后发现了自身的弱小,那就建立了猜疑链,这期间就会从其他文明得到信息,从而发生技术上的爆炸性突破。

4、黑暗森林

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也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1、阶梯计划

人类将一个人的大脑送入太空,此脑被“三体文明”截获,并用此大脑还原出了此人生前的全身。

2、掩体世界

人类建立太阳系联邦,在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背后共建立64座太空城。来躲避外星文明打击太阳系后释放的巨大能量的毁灭。

3、黒域

将太阳系转化位低光速黑洞。即将太阳系与宇宙的其余部分完全隔绝,相当于置身的宇宙直径从一百六十亿光年缩小至五十个天文单位,在光速为每秒167千米的世界里生活。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只能以极低的速度运行,退回到低技术社会,永远失去飞出低光速区域的能力。

4、二向箔

高级外星文明用来打击其他文明的武器。

5、降维打击

将三维世界变成二维世界。所有立体的一切都将成为薄薄的一片纸。

6、回归宇宙

小宇宙中的物质归还至大宇宙。

以上。

最后,附上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希望能做一个梳理。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1)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孔流出的水喷得较急.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慢慢向内凹陷;

(4)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此时受到滚动摩擦力;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此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可见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5)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线照在矿泉水瓶上时,矿泉水瓶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将白纸从紧贴瓶子位置向远离瓶子方向移动的话,看到亮线消失

(6)虽然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00℃,但瓶的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所以瓶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这样瓶中水温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1)大小; (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大气压;(4)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5)凸透镜;会聚;亮线消失;(6)不能;升高.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物理实验是很有趣的!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

 第二章: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 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发现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9 设计实验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将蜡油放在小烧杯中并一起放到冰块上,在装有蜡油的烧杯中放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蜡油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计示数一直在降低且烧杯底部的冰块熔化,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10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将一块冰冷的玻璃片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11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上一滴酒精,发现过一段时间后酒精消失了。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12 设计实验证明:液化放热。

 将一个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一段时间后碎冰熔化,同时试管外壁出现小水珠。(将冷手放到开水上方,发现手上出现小水珠,同时手感觉到烫。)证明液化放热。

 13 设计实验证明:蒸发吸热致冷。

 将蘸过酒精的棉花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一段时间后棉花上的酒精减少且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致冷。

 14 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在两块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两滴等质量的酒精,把两块玻璃板放到同一窗台的阳光下,用纸板给A玻璃板挡住阳光,保证两滴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相同。发现用接受阳光照射的B玻璃板上的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一定时,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15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将两滴质量相同的酒精滴在玻璃片上,一滴摊开,另一滴不做处理,放在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相同的地方,发现一段时间后,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在液体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一定时,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16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用滴管在两片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表面积(形状)相同的等质量的酒精,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下。在一滴水上方用电风扇(不要用吹风机,为什么)吹,另一滴水不作任何处理。发现用电风扇吹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温度和表面积一定时,液体上方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17 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不一会儿烧杯内就出现了紫色的气体。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18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待烧杯内出现大量紫色气体后,停止加热。发现冷却后的烧杯壁和顶部玻璃片上出现了黑紫色的碘颗粒。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

 19 设计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水槽中加几滴牛奶并搅拌均匀,用激光照射水槽,发现水槽内激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五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0 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发现三束激光向主光轴方向靠拢,并能会聚到一个点上,证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 设计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凹透镜,发现三束激光经过凹透镜后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发散开来。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压力、压强经典题型集锦

 一、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

 一首先确定压强p=ρgh;

 二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

 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从左到右依次为)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E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

 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

 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为什么拉车比推车省力?手推车,使用方便,既可以推又可以拉。推和拉的用力方向跟水平线的夹角一样,是推车省力还是拉车省力?省力不省力,主要看车轮受到的阻力有多大。因为克服了阻力,车子才能前进。在地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车轮对地面的压力越大,阻力越大,阻力大就费劲。反过来,压力小,阻力小,省力。推车的时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下方,它产生两个效果:一个分力向前,用来克服阻力,使车匀速前进;另一个分力竖真向下,加大了车对地面的压力,使阻力加大。拉车的时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上方,也产生两个分力;一个向前用来克服阻力;另一个竖直向上,减小了车对地面的压力,使阻力减小。因此,拉车的时候,需要克服的阻力小,也就省力一些。挑重担的人走路为什么像小跑步人在步行的时候,是左右脚交替着向前的,如果说得正确些,人的步行可以认为是一个接替一个跌倒动作。人在站立不动的时候,从人体重心引下的垂直线,总是在两脚形成的面积里,这叫做处于站立时的平衡状态。人在起步向前的时候,总是身体先向前倾,使从人体重心引下的垂直线越出底面,形成向前倾跌的趋势,接着立刻把后脚跨向前来维持新的平衡。所以我们说,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就是作一次一次的向前倾跌。这种倾跌趋势,跟人体的重量和跨出步子的大小是有关的。向前倾跌的趋势越厉害,迈出的那只脚,在着地时与地面冲击得越重,这样不但人要感到吃力,步子也不容易跨稳。挑着重担走路,等于人体的重量突然增加了许多,向前移步时的倾跌趋势就很厉害。缩小跨出的步子,可以适当减小这种倾倒趋势;迅速迈出后脚,可以防止真的跌倒。因此挑重担的人,走路的步子总是又小又急,这就成了小跑步了。还有,挑重担时步子短促,可以使速度均匀,这样担子也可以匀速地跟着人向前移动。如果步子又大又慢,担子就产生摆而不好挑了。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有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一个空着,一个灌满了水,同时从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个瓶子容易破?一般说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当瓶子灌满水后,瓶子里的水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能减少瓶子的形变,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对瓶子产生一个压力,瓶子从外向里形变,终于破裂。瓶子装满水,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从而减少了形变,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装满水,再拧紧瓶盖,就更不容易摔破了。我们吸汽水是"吸"上来的吗?我们用吸管吸汽水,总以为是嘴把汽水吸上来的。其实不是,用嘴吸,只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气,至于汽水嘛,那是大气把它压到嘴里去的。原来,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后,管里面的汽水受到空气的压强变小,而瓶子里(吸管外)的汽水受到的压强是大气压强,这两个压强是不相等的,大气压强较大,就会把汽水压到嘴里去了。如果汽水瓶口盖一个塞紧了的软木塞,木塞中插着一根玻璃管,那末,你从玻璃管里吸汽水,至多能吸上一两口,就再也吸不到瓶里的汽水了。这个道理也简单,因为瓶外的大气无法进入汽水瓶,大气也就无法把汽水压到嘴里去了。不拔掉瓶塞,还能喝到汽水吗?虽然吸不上来,但能不能吹上来?对着玻璃管向瓶子里吹气是个办法。吹气,增加瓶内的气体,增加了瓶内气体的压强。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大以后,就会把汽水从玻璃管里压出来,这时,只要嘴不离开玻璃管,就能喝到汽水。往瓶里吹气越多,压强增加得越多,就可以顺利地喝到汽水。喝掉一些汽水以后,瓶内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就喝不到汽水了。再吹气,又能继续喝到汽水。轮胎的花纹你一定注意到汽车、自行车等橡胶轮胎上都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加这些花纹,目的是增加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轮子在地面打滑。早在1892年前后,人们制造车轮时就开始在轮胎上加花纹了,当时的花纹都很简单,随着车辆速度、载重量的提高,路面的改进,轮胎花纹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要求。现在的轮胎花纹大致分为通用、高越野性和联合式花纹三大类。而它们的几何形状有纵向直线、横向直线、斜线、块形和混合式等五种,各种花纹适合不同的行驶情况。例如,公共汽车轮胎上常见的是纵向直线型和锯齿型花纹,适合在硬性路面上行驶,可以消除噪声,也称无声花纹。车辆在荒野及松软土地上行驶,适宜使用高越野花纹,它块大、沟深,行驶时不容易陷在沟里,却很能"啃泥",使轮子不打滑,拖拉机、起重机常在较疏松的泥地行驶,特别适合选用这类花纹的轮胎。联合式花纹轮胎适应性强,既能在硬性路面上行驶又可在松软路面上行驶,甚至可以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因此使用最为广泛。参考:http://hibaiducom/zhuomouniaojiayuan/blog/item/21e108338728edf81a4cff89html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 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18、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20、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21、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23、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掺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 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34、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35、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参考上则)38、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39、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40、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41、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42、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43、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44、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45、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46、鸡蛋碰石头——完蛋——蛋壳承受的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压强,鸡蛋碰石头,鸡蛋先破。47、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48、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6989d8010008uj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9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