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有几种切工方式

钻石有几种切工方式,第1张

关于钻石切工,一般分八大重要切工。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8、外形:矩形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手造法加工

手造法加工是最原始的首饰镶嵌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加工方法,无论是铸造法还是锻压法,均要以手造的首饰为模具。所以手造师傅在首饰镶嵌加工厂里常常是技术水平最高、最为关键的人。首饰镶嵌手造法加工的基本过程是:

(1)款式设计

(2)前期准备

(2)分件加工

(3)拼合定型:依据设计图样形态,在橡胶皮泥上摆放加工好的零散元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和高低位层次,这对于能否完美表达设计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摆好后,用预先调配好的石膏浆浇在被橡皮粘住的首饰雏形上,当石膏干燥后,去掉橡皮泥,这时整个首饰的正面就会被石膏牢固的定型。

(4)整型焊接

(5)精细处理

(6)宝玉石镶嵌:宝玉石是整件珠宝首饰的中心,所以从设计到加工的整个过程都应把宝玉石镶嵌放在首位。首先选择适当的镶嵌方式,利用吊机、细锉、钳、镊子、木夹子等工具,经过石型观测、宝玉石摆放、镶口定位、放石加固,完成钻石镶嵌工序。镶嵌时一般先上副石,后上主石,再利用吸珠将瓜打圆或用胶轮把包边打光。

(7)抛光清洗:抛光是为了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通常使用的工具有打磨机、毛刷、上绿蜡的黄布轮以及上红蜡的白布轮等。

(8)后期处理:加工制作珠宝首饰时,常常在珠宝首饰的金属局部附加电镀彩色金属层(如电镀18K白金等),以达到新颖的艺术效果。此外,作为工业产品,出厂前还要在珠宝首饰上打印厂标、金属纯度及宝玉石重量等参数,才能算是完成了整件珠宝首饰的制作过程。

1、钻石加工基地2、人们都是怎么加工钻石的?天然钻石是怎么形成的?3、钻石加工技术,有谁知道流程呢?4、科普「简明钻石加工发展史」5、钻石加工要几道工序?6、钻石是如何切割的钻石加工基地

钻石的4C标准之一是切工,切工是针对明亮型切割方式的钻石而言。在别的因素一样的情况下,明亮型切割工艺的钻石价值被视为最高。那么世界钻石加工地在哪里?

世界钻石加工地

1、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精湛钻石加工中心

安特卫普是全球著名的钻石加工中心,从15世纪中叶开始就成为世界“钻石之都”,该城市80%的居民均从事钻石及相关行业,加工的绝大部分钻石都供出口。由于安特卫普的钻石进出口有免税的优惠,吸引了全球的钻石商人前来交易,使安特卫普始终占据世界最大钻石中心的宝座。安特卫普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钻石抛光工人,他们运用享有5个世纪声誉的“安特卫普切割”技术,切割出来的形状为上33面下24面,让钻石更加完美,充分体现钻石的晶莹透亮,据说世界上10颗钻石有7颗出自安特卫普工匠切割,因此“安特卫普切割”技术已成为全世界的通用标准。

2、印度孟买—小颗粒钻石加工中心

印度的钻石切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现代钻石加工发展却比较晚。1966年印度的钻石加工产值仅占全球的19%,到20世纪80年代印度现代钻石加工获得了飞速发展,至1992年其钻石加工产值已占全球的35%-40%。但使用半自动机械加工、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原因,切割出来的钻石抛光效果不好,腰部较厚,对称性较差,影响火彩,所以加工的钻石均以小钻为主,一般在20分以内。

3、美国纽约—大颗粒钻石加工中心

美国纽约是全球著名的大钻石切割中心,许多知名的大珠宝商都汇聚于此,纽约的钻石加工中心聚集有400多名熟练的切磨师,大约有2000名钻石商。纽约钻石中心的切磨师较少,加工区面积不大,钻石加工精湛,但由于人力成本昂贵,工资以几十美金每小时来计算,切割成本较高,所以主要加工1克拉以上的大钻,钻石切工的难度和精度闻名于世。美国式切工的圆形钻石有58个面,尖底磨平抛光成透明的八角形,腰缘磨成透明刻面。

4、以色列特拉维夫—精致花式钻石加工中心

特拉维夫有着悠久的钻石加工历史,也是当代最著名的钻石切磨地之一。尤其以花式切工闻名于世,全球钻石首饰市场上有有40%的圆钻和70%的花式钻石是在这里切磨的加工的,以10分到50分为主。但加工水平很不平均,抛光还常常使用传统工具。部分钻石的腰缘较粗糙,对称性较差,亭部阴影很不规则,底角有深有浅,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钻石的火彩。

人们都是怎么加工钻石的?天然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加工钻石钻石加工:加工的时候先利用机械进行粗略加工钻石加工,最后再手工进行比较精致的打磨。 天然钻石形成钻石加工: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钻石加工技术,有谁知道流程呢?

所谓的钻石加工技术,就是当发现钻石之后,往往必须要通过加工,而且整个的加工过程,不单纯是通过一道工序,要通过整体的设计,然后再进行划线,最终通过切割,打磨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钻石首饰,而且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价格也上涨了好多倍。下面内容就具体介绍了钻石加工技术,想了解的朋友,就来一起看看吧。

钻石加工技术流程

不管钻石的大小,首先要进行划线,虽然这只是一种参考,但是由于钻石个头不大,通过精美的设计,这只是一个雏形,然后再进行划线,划线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处理,所以在划线的时候,必须要清楚的显示出来,保证下一道工序,不会因划线不清楚,造成对钻石损坏,作为操作人员,这一道工序必须要做的精细一点。

其次是劈割,把钻石安放在一个套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固钻石,以免在进行劈割的时候,出现晃动出现偏差,一般通过这种工序之后,会分成两半,或者是多半,这都要根据这块钻石的大小,以及设计师准备让它变成怎样的首饰而决定多少块。

成型,最后钻石的成型,要根据钻石的外形来进行打磨,由于钻石的硬度比较强,所以会通过钻石来进行钻石的成型,由于在整个成型过程当中,在打磨时钻石的硬度不同,这要靠平时打磨的经验,才能更好的掌握住钻石形态。不管是钻石成为三方体,或者八方体,以及其他的形状,不但和成型手艺人有关,同时也和钻石有关。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钻石抛光,在抛光这一方面,必须要用到钻石粉,以及润滑油,这道工序的目的是为了钻石更加有光彩,而且每一个钻石面,都必须要抛光到位,钻石通过多到加工,居然能放射出耀眼光芒,附加值会进一步拉大。

相信了解了本文内容,也对钻石加工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时在佩戴钻石首饰时,要更好爱护自己所佩戴的钻石首饰,因为钻石首饰的成形,是很多人心血所铸就的一个精品。

科普「简明钻石加工发展史」

钻石(Diamond)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damas」,意为「坚不可摧」。这种稀有的贵重宝石由碳元素(C)组成,通过正四面体的方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钻石拥有天然宝石中最高的硬度,相应的加工对珠宝匠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种宝石最早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其加工工艺则起始于14世纪,由最初保留天然结晶形态的「尖琢型」(Point Cut),保重的「玫瑰式切割」(Rose Cut),再到如今的「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钻石的加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呈现出完美的火彩。

除了传统的圆形切割,常见的现代钻石琢型还包括「祖母绿切割」(Emerald Cut)、「梨形切割」(Pear Cut)、「椭圆形切割」(Oval Cut)、「长阶梯形切割」(Baguette Cut)、「枕形切割」、「心形切割」(Heart Cut)、「公主方切割」(Princess Cut)、「榄尖形切割」(Marquise Cut)等。

钻石加工工艺的演变

诞生于14世纪中叶的「尖琢型」(Point Cut)是钻石最早的切磨形态,当时的珠宝匠依照钻石的八面体外形,仅进行简单的抛光打磨,保留钻石的天然结晶形态。

15世纪初,「桌形切工」(Table Cut)首次应用于钻石,八面体中的一个顶角被磨去,形成上半部分的「冠部」与下半部分的「亭部」,这种切割方式标志着现代宝石琢形的诞生,一直沿用到17世纪。

「玫瑰式切割」(Rose Cut)出现于16世纪中期,由24个三角形切割面组成的拱顶和一个底面组成。这种琢型最大的特点是「保重」,多用于扁平状的钻石晶体,此后演化为48个切面的「双玫瑰切割」。

「老式单多面形琢型」(Old Single Cut)是近代圆形切割钻石的雏形,由一个台面、八个冠部刻面、八个亭部刻面组成,这一切割方式为34个切面的「双多面形琢型」(Double Cut)、正圆形的「新式单多面形琢型」(New Singel Cut)奠定了基础。

17世纪后半叶,一位威尼斯钻石切割师在「双多面形琢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数个切面,显著提高了钻石的亮度和火彩,这种枕形的切割方式被称为「老矿工切割」(Old Mine Cut),是最早的「明亮式切割」的尝试。

「老式欧洲切割」(Old European Cut)是现代「明亮式切割」钻石的原型,诞生于18世纪初,拥有较小的台面和较厚的冠部,从顶部欣赏呈现与「明亮式切割」钻石相同的正圆形。

「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由比利时钻石切割师 Marcel Tolkowsky 于1919年发明,能够完美地呈现出钻石各个角度的火彩。一颗天然的正八面体钻石被切割为一大一小两颗钻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其实钻石切磨加工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不但是钻石首饰的发展史,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缩略,它从最开始的王室专享到如今结婚必备,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了,而且大众对它的关注也是水涨船高,在未来的时间里相信钻石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钻石加工要几道工序?

钻石加工工序:为了将钻石原石切磨加工成各种琢型的成品钻石,必然按步骤实施一系列加工工序。一般而言,切磨加工钻石有四个工序,即标记、分割、成型和抛磨。

1标记原石:主要在对钻石原石作正确评价基础上,将设计意途用专门的笔标记在钻石上,切磨加工师按标记对钻石实施切磨加工。做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备具坚实的宝石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它直接影响宝石切磨加工的经济效益,也影响最终宝石成品的完美程度。

2分割原石: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原石进行分割。分割原石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也直接影响钻石成品的质量,并最终影响钻石成品的价值。分割原石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原石的形状、内部瑕疵、双晶及结晶学特征等。

3粗磨:宝石粗磨的过程就是将要磨的宝石粘在一个夹具上,并把夹具装在粗磨机的卡上,将另一颗充当切削夹在夹具上。操作者用手臂夹住长柄,当粗磨机带动钻石旋转时,使两颗钻石相互接触柄互磨成型,将原石进行成型加工处理,它也是一项切削或切磨工艺。

4抛磨:抛磨设备的主要部件有磨盘、夹钳、夹嘴。抛磨是一项技术性能极强的技术,需要钻石切磨工懂得一定的工艺,并需要丰富的经验,抛磨是对粗磨成型的宝石实施一系列工序而将其抛磨成最终成品的过程。

钻石是如何切割的

一、划线。又叫标记,就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这是_切割钻石加工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既要尽量保持原重,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

二、分割原石:分劈割、锯切、成型三步骤。

首先是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道凹痕,再把刀具放在凹痕上,用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道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然后是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最后是成型:锯切完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

三、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 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就有了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

扩展资料:

最早出现在戒指上的钻石,是天然八面体形状的原石。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人们将钻石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镶嵌,早期切割工匠将钻石设法磨出尖;十五世纪出现台面切割,到十六世纪,玫瑰式切割开始出现,这种切割样式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明亮式切割的出现是钻式切割的一大进步,使钻石有更美好的亮光与火彩。

1914年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样师托考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发表了钻石加工他根据钻石的折射率和色散率切割的比例,受到广大欢迎,今天明亮式的切割虽有改进,但大多仍是以托考夫斯计算的比例为基础。然而,钻石切割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训,因此钻石的切割主要集中在那些传统的切割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主要的切磨中心。印度的孟买、美国的纽约、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除此之外,泰国、中国、俄罗斯、南非也正在发展成为主要的钻石加工、切割中心。

每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都需要精心的切割、加工,才能使之释放出应有的光泽愈光彩,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行业内惯常的说法“俄罗斯工”、“比利时工”、“印度工”与上述切割中心并无直接的来源关系,即“俄罗斯工”钻石不一定指这颗钻石是由俄罗斯的某加工厂加工的,而是暗示这颗钻石的加工的切工非常完美

参考资料:

:钻石切割

你好,,

X倍放大镜。是鉴定钻石真伪最常用到的仪器,而且便于携带。它的作为主要用来观察钻石的表面的缺陷、抛光质量和钻石净度等。

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钻石内部的包裹体、解理,生长线以及色带等。最重要的查看钻石激光编码,验证钻石的身份真伪。

折射仪。折射率是钻石重要的光学参数,由于钻石是等轴晶系的晶体,在光学性质方面是均质体它只有一个折射率为2417。因此折射率是判别钻石真伪的又一力证。

紫外荧光灯。紫外荧光灯使用与检测群镶钻石或仿钻首饰,群镶钻石在紫外荧光下发光性完全不同,可能为惰性或发出不同颜色和强度的荧光,群镶仿钻材料的发出性完全不同,其荧光强度或颜色完全不同。

热导仪。热导仪是根据钻石具有良好传热性而设计制作的。绝大多数宝石不具备热导性或热导率极低,所以一般热导仪均为区别钻石与人造仿钻石制品而设计的,是鉴定钻石与其它宝石的专用仪器。

比重液。通常用三溴甲烷(比重289)和二碘甲烷(比重332)来稀释成五种便于使用的比重液:265、271、289、306、352钻石的比重为352,所以将待测的宝石置于比重液中,如果下沉的就一定是钻石,而浮在比重液上的就肯定不是钻石。

钻石的切割

最早出现在戒指上的钻石,是天然八面体形状的原石,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人们将钻石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镶嵌,早期切割工匠将钻石设法磨出尖;十五世纪出现台面切割,到十六世纪,玫瑰式切割开始出现,这种切割样式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明亮式切割的出现饰钻式切割的一大进步,使钻石有更美好的亮光与火彩。

1914年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样师托考夫斯基发表了他根据钻石的折射率和色散率切割的比例,受到广大欢迎,今天明亮式的切割虽有改进,但大多仍是以托考夫斯计算的比例为基础,然而,钻石切割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训,因此钻石的切割主要集中在那些传统的切割中心。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主要的切磨中心。

印度的孟买

美国的纽约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除此之外,泰国、中国俄罗斯、南非也正在发展成为主要的钻石加工、切割中心。每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都需要精心的切割、加工,才能使之释放出应有的光泽愈光彩,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行业内惯常的说法“俄罗斯工”、“比利时工”、“印度工”与上述切割中心并无直接的来源关系,即“俄罗斯工”钻石不一定指这颗钻石是由俄罗斯的某加工厂加工的,而是暗示这颗钻石的加工的切工非常完美(相关内容将在4C评价部分再作介绍)。

切磨过程:

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分割原石:包括劈割和锯切。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正确改错了,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五道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由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灵彩。首饰柜台里一颗钻石,可能遗穿越过许多国家,经过若干人之手,通过加工、镶嵌、制作后才成为一件钻石首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记述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切磨更加精确无误。

常见的钻石鉴定工具有哪些?天然钻石有着非常珍贵的特质,消费者在购买裸钻或者钻石饰品的时候都会特别的慎重,害怕自己买到假的钻石,所以对钻石进行一些简单的鉴定是非常必要的,而钻石鉴定的工具都是利用钻石一些独有的特性,像热导率、硬度、比重等等来区别钻石和其他仿制品,不同的工具会针对钻石不同的特性来进行测量。

1、热导仪,顾名思义热导仪的发明肯定是跟天然钻石出色的导热性有关,导热性就是物质将热量从一个区域传向另一个区域的能力,天然钻石的优良的导热性是其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因此热导仪也被广泛的运用到钻石的鉴定当中。利用导热仪鉴定钻石,如果是天然钻石的话,导热仪会发出蜂鸣声,并亮起红灯。不过钻石仿制品莫桑石与钻石导热性相似,因此热导仪是不能区分钻石和莫桑石的。

2、硬度计,大家都知道钻石是所有已知的自然界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因此利用钻石的硬度来鉴定钻石的真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硬度计就是利用钻石硬度的特性来进行钻石鉴定的,标准的硬度计就是一个大小仅有65×55×23毫米的长方盒,内含有经过精密研磨的摩氏硬度分别为6、7、8、9的标准硬度片,用被测钻石刻划硬度片,只有当其硬度大于9时才能被认定为真钻石。

3、比重液,比重就是指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同的宝石有着不同的密度和比重,因此利用比重液来鉴定钻石的真假,需要自己调试比重液,钻石的比重为352,我们通常是用三溴甲烷(比重289)和二碘甲烷(比重332)来稀释成与钻石相同的比重,将待测定的宝石放入比重液中,果下沉的就一定是钻石,而浮在比重液上的就肯定不是钻石。当然现在已经不用那么麻烦的来调试比重液了,比重计会更加方便大家测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0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