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珠宝与服饰的营业执照上怎么写?

卖珠宝与服饰的营业执照上怎么写?,第1张

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填写,珠宝服饰店店的经营范围,应为“商贸:珠宝首饰,服饰”。如果日后有其他经营项目,需继续添加到经营范围里,避免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超越经营范围的情况。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规定。其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

赤峰市人民政府

巴林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赤峰市重点企业之一。2006年在北京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市长论坛会上,赤峰市被评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以巴林石为特色产业的赤峰市是巴林右旗巴林石集团独家拥有开采权的唯一印材石公司,它是一家以“独家开采、销售、鉴赏、鉴别、加工巴林石”为一体的巴林石龙头企业。巴林石集团的前身为巴林石矿,始建于1973年。1985年,巴林石矿与巴林右旗雕刻厂合并,成立巴林右旗巴林石工艺美术公司,1998年组建巴林石集团,主要产品为巴林石开采及其工艺品。

巴林鸡血石王

巴林石博物馆

一、巴林石产业发展历史

巴林石规模化开采于20世纪70年代初。动因源于1971年冬季,周总理接见日本商界代表团时,从日方口中得知我巴林右旗大板镇附近产叶蜡石,且储量大,质量上乘。周总理十分重视此事,亲自给辽宁省委打电话,要求落实开采事宜。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建矿,经历了40多个春秋,当初彩石销售价格在每吨40元人民币,受南方彩石界的排斥,经营惨淡。直至1978年,优良质地的巴林石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中国轻工部正式将巴林石列为“三大彩石”之一。如今,上好质量的巴林石已经达到每吨2000万元,每克的价值相当于人民币200元,可以说是天价了。1997年香港回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送了巴林石玉雕作品《骏马奔腾向未来》;1999年澳门回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送了巴林石石雕作品《腾飞》。在2001年9月中国第三届国石候选石精品展销会上,巴林石被评为“六大候选国石”之一;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用巴林石雕成的21枚连体印章可谓天人佳作,那波涛翻滚的天然图案,被专家命名为“涌动的太平洋”,时任中央领导江泽民主席见到这组奇石后,连连称赞“真是中华一绝,作为国礼当之无愧”;2005年巴林石矿被国土资源部认定为“国家级”矿山公园;2006年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又以巴林石为产业的赤峰市确立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核准认定,巴林石的“BALNSHI字母及图”(“巴林石汉语拼音及其图案商标”)。2007年8月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12月巴林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二、巴林石产业发展概况

1998年,巴林石集团成立时,企业员工只有210人,全年销售巴林石仅为24498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10万元,销售收入691万元,上缴税金301万元,实现利润25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4万元/人,人均利税17万元,人均利润12万元,人均工资收入(包括各种补贴)64131元。

截至2006年巴林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1万多人。全国从事巴林石的经营户就有上千家(仅大板镇内巴林石专业门店就有近100家)。巴林石定点摊位有300多处,流动摊位67处,巴林石家庭工作坊215户。年营业收入在2亿元以上。在赤峰和其他大中城市都有巴林石专业经营店,拥有上千万资产的就达百余家之多。拥有资产在百万元的就有200多家。由于巴林石价格的逐年攀升,巴林石的流转销额在2005年就达6亿多元人民币。到2007年,巴林石的流转销售额达到10亿人民币。由于巴林石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和辐射了其他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如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房地产、服装等行业的发展。整个巴林石的产业链价值正在形成,其社会效益与日俱增。

2008年是巴林石的黄金时期,巴林石价格一路飙升。仅巴林石集团龙头企业在本年度实现工业产值7690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01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343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升1543万元,增长227%;实现利润6106万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2706万元,上升795%;实现税金3007万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207万元,增加74%;人均利润本年度完成206万元,较2007年度同期114万元/人,增加92万元/人;资产负债率完成3748%,较2007年同期36%,增加了148个百分点;流动比率本年完成231%,较2007年同期336%,增加了105个百分点;速动比率完成339%,较2007年同期78%,减少了441个百分点。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巴林石市场也不免遭受冲击,巴林石价格成直线下滑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危机。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553万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4790万元,减幅57%;实现利润105万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4240万元,减幅98%;实现税金235795万元。截至2009年12月实现工业产值1700万元,与2008年同期下降了5990万元,减少78%;人均利润本年度完成2万元,较2008年度同期14万元/人,减少了12万元/人;资产负债率555%,较2008年同期357%,增加了198个百分点;流动比率本年完成246,较2008年同期244,增加了002个百分点;速动比率完成127,较2008年同期105,增加002个点。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162万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减少1261万元,降幅368%;实现利润654万元,比2009年同期减少1328万元,降幅67%;实现税金691万元。截至2010年12月实现工业产值2300万元,与2009年同期上升了200万元,增加95%;人均利润本年度完成246万元,较2009年度同期减少528万元/人,资产负债率6053%,较2009年同期增加了134个百分点;流动比率本年完成2036,较2009年同期减少了231个百分点;速动比率完成134,较2009年同期减少了149个点。

2011年实现工业产值4100万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2000万元,增长了95%;工业增加值3717万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10万元,增长76%;营业收入完成4274万元,比2010年增加2112万元,增长97%;净利润1506万元,比2010年同期多实现1068万元,增长了243%。

从2007年到2011年期间,巴林石从业人数又出现上涨趋势:据统计,目前巴林右旗巴林石从业人员达20000余人,有一定规模的巴林石专营门店150家,巴林石定点摊位400处,流动摊位220余处,巴林石家庭手工作坊410余户,销售范围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峰市内有巴林石专营门店350家,年营业收入估算在20~50亿元。

自1994年以来,巴林石实行限量开采,使巴林石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随着巴林石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销售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现在,巴林石产品的销售范围已经遍及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国内上百个大中城市,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经营和加工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受益人员达5万人以 上。

作品《福黄纽章》

三、基地重点项目

1巴林石城与巴林石一条街

2001年,中国巴林石城建成并交付使用。巴林石城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街中段,是原中共巴林右旗委机关院落,总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改建后建筑面积7602平方米。巴林石城的南侧为四层楼建筑,底层为巴林石营业厅,二至四层为招待所和酒店;西、北、东三面为新建的二层巴林石营业厅;院落中间为开放式巴林石交易摊位。据2011年末统计,巴林石城共有巴林石门店64个,巴林石个体经营户275户。

2001年,在巴林右旗大板镇查干沐沦街的中国巴林石城附近自然形成“巴林石一条街”,沿街两侧几乎全都是巴林石商店。据2011年末统计,“巴林石一条街”共有巴林石门店46个,巴林石个体经营户105户。另外,在巴林右旗大板镇索博日嘎街两侧也自然形成了“巴林石一条街”,沿街两侧有巴林石商店29个,有巴林石个体经营户37户。目前该区域从事巴林石经营的商家达到上千家,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万人。

2赤峰玉龙古玩城

赤峰玉龙古玩城位于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中段,分两期施工,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交付使用。古玩城以经销巴林石工艺品和古玩为主。一期工程(A区)有巴林石门店54户,二期工程(B区)有巴林石门店47户。

3赤峰巴林石文化大厦

2012年7月,位于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中段的巴林石文化大厦竣工。该大厦总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投资近亿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巴林石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巴林石集团为龙头,打造了集矿山开采、初加工、深加工、售后服务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的产业格局。巴林石大厦的隆重开业,不仅是赤峰市新城区第一个以巴林石命名的标志性建筑,也为巴林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目前,大厦三层招纳巴林石经营商户100多家,已经全部入驻满员。巴林石大厦是集巴林石检测鉴定、产品营销、金融支持、网络宣传、雕艺教学、就业实习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石业大厦,对于进一步拉长巴林石产业链条、扩大就业、打造巴林石品牌、创造巴林石文化产业价值、展示和弘扬巴林石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日,巴林石检测鉴定中心、赤峰学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揭牌。

巴林石城

巴林鸡血石王

4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

2009年8月12日,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牌开园。巴林石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首批28家矿山公园之一。公园的总面积为9634平方千米。分四个景区,即:草原风情观赏区、矿业遗迹游览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民族风情体验区。

5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区

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区由巴林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该项目2008年由巴林石旗人民政府审批立项,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大板镇索博日嘎街西段路北侧,巴林石旗政府综合楼西侧。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50米,总规划占地面积208公顷,总面积约为175万平方米,总投资23~26亿元。建设项目包含一期展览区、二期巴林石商务区、三期巴林石综合服务区。

(1)展览区

巴林石博物馆于2008年6月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预算建设投资4850万元,其中地上两层的建筑面积147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70平方米,框架结构,主体二层,外形为折线形状,建筑高度27米,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将巴林右旗博物馆原巴林石奇石馆、巴林石印玺馆、巴林石标本馆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融合多元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但将五大类上百个品种的巴林石工艺品印章、文物、标本展示给广大巴林石爱好者,同时也将巴林右旗的历史文物展现给广大参观者。让人们在观赏中又能品味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2)商务区

商务区是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区独具特色的区域,它位于巴林石博物馆的西侧,规划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8700万元,分为A、B、C、D、E五个组团215户,全部为二、三层环形布局的商务住宅形的门店,是典型的一楼营销、二、三楼加工、会客、洽谈、住宿,地下是贮藏。设计者将巴林石的贮藏、加工、销售到洽谈的设计理念全面融合到门店设计里面,可为匠心独具。工程于2009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全部验收完毕正在交付使用,部分商户口开始入住,同时商务区还兼营餐饮、娱乐、日用品销售、休闲及服务功能。

(3)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投资108亿元,于2011年开工建设,主要是以商品住宅楼开发为主,有普通的6层和小高层电梯楼。

由于巴林石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使巴林石文化产业有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平台。

四、基地重要节会活动介绍

1中国巴林石节

从2000年开始,巴林右旗每年举办一次巴林石节,至2011年已举办12届。每届巴林石节均由赤峰市人民政府主办,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和巴林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巴林石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巴林石精品展、巴林石书法篆刻比赛、巴林石文化论坛、巴林石竞价销售等;第一、第三、第五、第十一届巴林石节同巴林右旗那达慕大会一起举办;第六届巴林石节同赤峰市首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一起举办;第八届中国巴林石节同第三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一起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巴林石节同第七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一起举办。

2巴林石文化论坛

巴林石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9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巴林石收藏爱好者、宝玉石雕艺大师、巴林石文化研究学者及巴林石经销商,以石为媒,交流文化,沟通商机,共谋发展。如第五届巴林石节“巴林石文化论坛”的主题是“弘扬巴林石文化,拓展巴林石发展道路”。在论坛上发言的有:内蒙古书法协会主席康庄,呼和浩特市书画院院长康新民,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王铨俤,台湾国丰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金泉,台湾巴林石收藏家廖文建、林文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福建巴林石收藏家夏长安,新加坡巴林石收藏家孙丽茗,巴林石集团董事长杨春广、监事长陈文居等。第六届巴林石节“巴林石文化论坛”的主题为“拓宽发展道路,升华石业文化”。在论坛上发言的有:中宝协副秘书长奥岩,收藏家郑宗坦,《大众电视》总编辑杨忠贵,工艺美术大师郭祥麟,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张怀林,巴林石集团董事长杨春广等。

3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

首届,2005年9月8~12日,由中国轻工联合会信息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福州市台江区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在福州特艺城举行。会展期间,进行了“中国石雕艺术作品”评选活动。巴林石集团组织200余件巴林石作品参加了此次盛会,有40件作品获奖,其中获金奖6件、银奖16件、铜奖18件。

第二届,2006年6月16~20日,“第二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在浙江省临安市隆重举行。这是昌化石、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被中宝协选定为“候选国石”后第二次集体亮相。赤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朱景田,巴林右旗旗长曹熙参加了本届名石雕刻艺术展。此次名石展,巴林石共有42件作品获奖,其中:金奖5件,银奖10件,铜奖6件,优秀奖18件,优石奖3件。

第三届,2007年8月18~22日,第三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暨第八届中国巴林石节在巴林右旗大板镇举行。参展作品2200余件,经大会评审委员会审议,共有142件作品获奖,其中巴林石80件(金奖13件、银奖18件、铜奖40件、优石奖9件)。

第四届,2008年11月22~26日,第三届青田石雕文化节暨第四届中国名石雕艺展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举办。巴林石共获得49个奖项,其中金奖6个、银奖12个、铜奖24个、优石奖7个。

第五届,2009年11月12~16日,由全国轻工业协会、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在福州市工艺文化城举行。巴林右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国文、巴林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春广、巴林石协会参展。此届参展的巴林石雕工艺品共240件,获奖作品45件,其中金奖10件、银奖19件、铜奖5件、优石奖11件。

第六届,2010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第六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在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国石文化城举行。“四大名石”参展作品共有2000余件,其中巴林石参展作品280余件。巴林石作品共有81件获奖,其中金奖15件、银奖29件、铜奖20件、优石奖17件。

第七届,2011年8月18~21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福州市政府、青田县政府、临安市政府、赤峰市政府和巴林右旗政府主办,巴林石集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巴林石节暨第七届中国名石雕刻展”在巴林右旗大板镇举行。展出四大名石精品1406件,其中巴林石作品650件。巴林石参评作品240件,其中获金奖19件,获银奖28件,获铜奖28件,获优石奖45件。

巴林石节的成功举办起到了大力宣传巴林石特色产业,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提高赤峰市知名度的需要。目前,赤峰市正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其目的是让外界了解赤峰市,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到赤峰市投资兴业,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步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利用和宣传好巴林石特色产业这张名片,使其发挥“形象大使”桥梁、纽带和“代言人”作用,使精美的巴林石为赤峰市唱赞歌。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是加快巴林石产业发展的需要。巴林石产业的壮大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龙头企业自我宣传的做法值得推广。几年来,巴林石集团公司先后印制了外宣品、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出版发行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图书,充分展示了巴林石的魅力,也反映了巴林石的精神风貌,为集团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外部环境。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是打造巴林石名牌产品的需要。名牌产品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大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要使巴林石产业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形象宣传、产品的质量宣传,提高龙头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为拓宽市场创造条件。

五、基地发展前景

巴林石与福建省的寿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齐名,统称为我国的“四大彩石”,同属著名的印材石。巴林石储量丰富,品种繁多,质地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按其质地、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可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和巴林图案石5大类、百余个品种。其中以巴林鸡血石和巴林福黄石最为名贵,堪称国宝。

巴林石集团地处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是赤峰市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巴林右旗的支柱企业。现有5个子公司、2个分公司。企业主要是以开采、加工、销售巴林石为主业的采矿企业,还兼营有高岭土、重钙等。注册资本5000万元,资产总值15亿元,固定职工252人,其中管理人员52人,占职工总数的206%;其中大专以上文凭35人,占职工总数的138%;采矿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职工总数的59%;其中工程师以上职称的8人。

巴林石集团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摸索到了许多经验:巴林石资源不可再生,保证可持续利用,打好可持续发展这张王牌;巴林石历史悠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石文化,提出“传创文明、承载财富”的文化理念;巴林石集团由过去直接销售原料的经营方式,而转变成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废石利用等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巴林石集团以弘扬巴林石文化内涵为目标,集整理、挖掘、研究、宣传其悠久文化为主旨,为推动巴林石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生机。

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资金总量不足,严重地限制了巴林石产业的发展。

巴林右旗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工业基础薄弱,社会资金总量严重不足,加之旗内储藏能力较低,限制了各银行的放贷能力,因而,在社会上筹措资金困难,影响了巴林石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人才短缺制约了巴林石产业的发展。

巴林石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聚拢人才、重用人才是巴林石产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巴林石集团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才基础还显得十分薄弱。

巴林全景

其三是巴林石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限量开采。

巴林石是稀有资源,不能用产品和矿产品的概念去理解,因为资源太稀少,所以必须限量开采。限量开采就限制了巴林石的销售量,进而制约着企业的营业收入。

七、未来规划

在未来的发展中预计使巴林右旗巴林石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有一定规模的巴林石专营门店400家,巴林石定点摊位1000处,流动摊位500余处,巴林石家庭手工作坊600余户,销售范围达更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赤峰地区巴林石从业人员将超过5万人,年营业收入将达到50~70亿元。巴林石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会更好地做大做强巴林石文化产业,推动赤峰市特色产业基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邱晓万

挥技术优势发新服务内容创邱万晓2010年至2012年,中国珠宝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发挥在行业内科技领先的优势,注重珠宝科研创新,加强珠宝行业管理,积极提高检验技术,扩大珠宝培训和对外交流,为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推动了中国珠宝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宝协会长徐德明到管理中心指导工作

1加快珠宝行业科技创新,为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1 开展国家公益性专项研究项目——钻石原产地项目研究

从2010年起,管理中心承担的国土资源部公益性专项研究项目——“中国金刚石(钻石)产地指纹特征及联合国金伯利进程框架下的钻石原产地研究”项目一直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已完成了多项测试工作及数据的解译,对我国山东、辽宁、湖南产金刚石的碳同位素组成、杂质元素、包体、表面形态和微细生长及溶蚀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津巴布韦金刚石开展了矿物学和宝石学研究,获得了一些可喜的科学发现。截至2012年6月,该项目已完成了项目结题报告的编写,共计503页,约27万字,另附图版350张。已正式发表论文13篇。

12 开展“**石英岩(黄龙玉)的成因机理及其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这是管理中心申请的国土资源部公益性专项研究项目。管理中心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目前收集文献总数为259篇。同时,派研究人员赴云南龙陵、安徽霍山等**石英岩矿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收集了研究样品和资料,并对有关市场进行了考察,对霍山石英质玉石63块原石样品及2只**石英质玉石手镯进行了相应的测试。

13 与企业合作开展和田玉皮色鉴别研究和碧玺处理鉴别研究

从2010年开始,管理中心两次派人赴新疆对和田玉籽料、山料、戈壁料的产出地质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采集和搜集了各类样品和,对部分带皮样品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红外光谱分析。主要进展有:

(1)对天然色皮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找到了部分区分真假色皮的特征和指标;

(2)对真假籽料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找到了一些可用于实验室鉴定的特征和指标,对凹坑和毛孔的部分可能形成原因和机理作了分析;

(3)找出了一些可用于鉴定的典型假皮图像和光谱及化学成分特征;

(4)开展了化学点滴测试研究,对真假皮中微量元素的差异,紫外辐照下真假皮的发光性特征及其鉴定意义开展工作,得到了部分利于鉴定的结果;

(5)拟出了实验室鉴定真假籽料、籽料的真假色皮的鉴定程序。

到目前,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和田玉真假籽料和色皮的鉴定程序,并用市场上见到的原石和成品(500件样品)对鉴定程序进行了验证。部分可公开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宝石学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8篇相关论文。

碧玺是近两年来市场上的热销宝石品种,价格上升很快,充填处理等现象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个难题,管理中心集中了研究部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加强攻关,将一线技术骨干和新来的技术人员吸纳进课题组,并将研究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落实到人。同时,课题组赴广东海丰珠宝工厂实地考察碧玺充填处理过程,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收集了处理前后的样品。管理中心对碧玺充填前后物理性质(如比重等)及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对充填物质的有无毒性进行了测试,对拉曼光谱方法快速测试充填物质的仪器进行了试验,对充填处理可接受底线进行了商讨。目前,有2篇论文正式发表。

14 加强对珠宝检测疑难问题的研究,服务中国珠宝行业

管理中心研究人员与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在实验室珠宝检测中遇到的难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有:

(1)西藏红色长石的成因。管理中心相关人员赴西藏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对样品测试结果进行了解译;

(2)祖母绿充填物质的鉴定、钻石检测方面(彩色钻石、多过程处理钻石鉴定)和新品种鉴定,有13篇论文发表;

(3)对有可能退样的部分样品进行检测及资料调查,随时沟通解决,提高实验室的鉴定能力;

(4)天然黑色钻石、处理**钻石、处理粉红色钻石、合成钻石的鉴定,共有6篇论文正式发表;

(5)对翡翠“新型”改色处理,紫色翡翠“色上加色”,染色处理、荧光异常双色翡翠的鉴定等众多课题开展了研究,对覆膜翡翠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有2篇论文正式发表;

(6)水晶类的鉴定,研究辐照处理绿色水晶、人工合成绿色水晶和天然绿色水晶,有1篇论文正式发表;

(7)琥珀的鉴定。对市场上出现的新型压制再造,复合处理琥珀新品种等进行鉴定和研究,有1篇论文正式发表;

(8)祖母绿充填物质的鉴定。管理中心赴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区进行了考察,了解了祖母绿充油、充胶过程,与当地技术人员就祖母绿充填物质鉴定特征和方法进行了交流;

(9)对辐照处理彩色宝石(托帕石)进行了测试和整理,有1篇论文被《Gems&Gmeology》收录。

2积极发挥管理中心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引导中国珠宝行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21 成立了全国珠宝玉石首饰类产品质量检验专家委员会,加强珠宝行业管理

2010年3月,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中心的积极倡导下,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了全国珠宝玉石首饰类产品质量检验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职责是: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珠宝玉石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和珠宝首饰质检机构监管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保障·协助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公正、客观地处理产品质量监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质检机构间的质量争议;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国内具备合法资质的珠宝首饰质检机构,开展能力验证和技术比对工作;促进国内珠宝首饰质检机构技术能力的提高;开展全国珠宝首饰质检机构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国内珠宝首饰质检机构质量检验人员的职业素质;促进国内外珠宝首饰质检机构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委员会建立以来,已经起草并讨论通过了《委员会章程》和《工作细则》,制定了委员会工作规划,筹划并开展了全国珠宝首饰类产品检验能力基本情况调查和授权实验室的验证比对等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工作的开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珠宝首饰质检工作朝着科学、公正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1月,专家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性的钻石分级比对实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要求,本次活动的参加单位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所在的实验室、开展钻石分级业务的国家质检中心以及自愿参加的省级授权质检机构等,共有14家实验室参加。本次比对试验所用的钻石颜色分级测试样品为各参加实验室在线使用的比色石样品。2月22日,专家委员会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了《2010年首饰类产品质量检验实验室比对试验报告》。2011年6月,专家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总结会,通报了能力验证的情况。本次活动发现了国内各实验室在用参考样品及国家标样都存在严于国外检测机构的颜色分级尺度的现象,这为各实验室提高检验水平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国家质检总局加强对钻石分级承检机构的管理、规范国内大量涌现的带有国外证书的钻石样品提供了决策参考。专家委员会建议加强国内外钻石分级标准之间差异的宣传工作。

2012年2月中旬以来,管理中心陆续五次接到气相沉淀法合成(CVD)、经热处理的合成钻石。同时,国外相关机构近期也在世界其他地方(美国、印度、新加坡、比利时等地)发现未经公示的CVD合成钻石当成天然钻石进入消费市场的情况。管理中心及时向国土资源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报告,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加强流程控制,加强排查的力度和密度,发出警示,利用《中国宝石》等媒体加强宣传,加强科研,密切和上海钻交所、DTC钻石研究中心等国内国际行业机构的合作等,共同保护行业的信誉,保护消费信心。全国珠宝首饰质量检验技术专家委员会也发出了警示,并于5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委员会年度会上通报了CVD合成钻石的情况。

CVD合成钻石检验技术交流会现场

2012年9月2日至3日,由管理中心主办、全国珠宝玉石首饰质量检验技术专家委员会承办、Forevermark和金伯利钻石提供特别支持的CVD合成钻石检验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本次会议是一场关于CVD合成钻石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国际性交流会。管理中心联合国内重点实验室的技术骨干以及国外大型钻石机构的力量,严格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确保钻石市场的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珠宝商家及消费者权益。

22 利用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速推进珠宝玉石首饰标准化工作

为了满足珠宝行业标准化工作开展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的要求,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筹建宝石加工工艺、珠宝首饰评估、玉石雕刻工艺、人工宝石、珠宝玉石首饰镶嵌工艺、珠宝首饰企业管理六个分技术委员会及增补委员的申请。

在国家标准方面,主要完成工作有:

(1)完成《珠宝玉石饰品产品元数据》国家标准会审工作,并积极督促标准研制单位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修订工作;

(2)进行《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结题报告评审,开展《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的宣贯与实施,先后到北京、香港、深圳、平洲、上海等地,对重点翡翠营销企业、各地质检机构积极开展标准的推广,并开展了《翡翠分级》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3)推进《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三项基础国家标准的报批和出版等工作,并针对新修改的《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和《钻石分级》三项国家标准,分别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组织了标准宣贯会;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4)申请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抛光钻石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无色透明翡翠(玻璃地)分级》、《砚石显微鉴定方法》、《玉雕饰品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并获得了国家标管委的批准;

(5)做好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委会秘书处共征集到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项,包括《雨花鉴赏石分级与评定指南》、《翡翠(黑色)分级》、《珠宝首饰合格判定准则》、《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标识》、《独山玉》、《镶嵌饰品爪镶牢固度的规定》、《珠宝行业售后技术服务规范》;

(6)完成了标准样品研制申请,包括翡翠分级标准样品的研制和钻石分级比色石标准样品复制计划,完成了样品研制复计划的可行性报告;

国家珠宝玉石质检师考试指定教材

(7)加强标准的宣贯与推广实施。编辑了新版的《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标准汇编》。

23 全国注册珠宝质检师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了2010年和2012年的全国注册珠宝质检师考试工作

2010年5月12日至6月25日,管理中心组织了2010年度全国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前培训,总计培训人数256人,参加培训人数占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的43%。2010年7月3日至8日,在中国质检协会的领导下,管理中心在中国地质大学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注册珠宝质检师考试,得到了相关领导和考生的好评。随后,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参与了阅卷等后期工作,为考试的最终顺利完成贡献了力量。这次考试全国共通过147人。

2012年度的国家注册珠宝质量检验师(CGC)考试场景

全国注册珠宝质检师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的2012年度国家注册珠宝质量检验师(CGC)考试于2012年6月24~2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为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管理中心为考试组委会提供了40套实践仪器并帮助布置实践考场等服务工作,使此次考试顺利圆满地结束,同时为阅卷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此前,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委托,由管理中心承担的“2012年度全国注册珠宝质量检师执业资格考试”北京站的考前培训工作于5月初启动,培训时间为5月7日至6月18日,共40余天,参加培训人员近300人。全国已有近千人通过该项考试,获得了“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

24 中宝协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组织2010年年度活动及2012年的换届工作和委员会的考察工作

2010年7月5日~9日,管理中心组织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度活动。共52名成员参加了本次年度活动,深入了解了岫岩当地的“玉石文化”及市场发展规划,了解了目前国内玉石设计加工工艺水平及沈阳地区的珠宝市场概况。

2012年2月9日下午,中宝协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换届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国内珠宝质检评估机构、各省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委员代表共7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读了《中宝协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修改说明》及修改后的《条例》相关内容、第四届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推荐名单。对于下一步工作,会议认为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委员会工作制度;二是组织开展珠宝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开展珠宝玉石首饰的标准研制工作;四是开展新标准的宣贯及推广等活动;五是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25 利用技术优势,积极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技术服务,做好珠宝市场监督工作

管理中心利用技术优势,提高技术水平,积极为企业、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技术检测服务,以获取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工商局等部门开展每年的珠宝市场监督抽查活动,积极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

“315”珠宝消费大讲堂活动现场

2011年3月15日上午,由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主办,管理中心承办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宣传活动——“315”珠宝消费大讲堂在管理中心多功能厅举办。这次活动以“优化消费环境、乐享和谐生活”为主题,主要内容是向消费者介绍关于钻石、翡翠的基本知识。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同30多名消费者一起参加了讲座,参观了陈列有真假珠宝样品的珠宝知识展厅,听取了讲解人员对珠宝知识的介绍。程红向管理中心颁发了2011~2012年度“消费教育示范基地”铜牌。通过这次活动,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管理市场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并对加强珠宝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进一步规范珠宝市场。同时,每年的“315”,管理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番禺开展免费检测周活动。在活动前举办315免费检测活动专场新闻发布会,让大众媒体及行业媒体对活动进行充分的报道,让更多的消费者及企业知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6 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了《CNAST0649钻石分级与宝石鉴定》能力验证计划

北京市领导向管理中心授予2011~2012年度“消费教育示范基地”铜牌

2012年2月,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秘书处批准同意,管理中心组织实施了国内100家珠宝鉴定实验室参与的《CNAST0649钻石分级与宝石鉴定》能力验证计划。此次能力验证活动参加实验室覆盖全国23个省及直辖市,其中大部分实验室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占参加实验室比例86%,其余实验室也获得相应的计量认证等资质证明。

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规定:申请认可和获准认可的实验室必须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包括CNAS组织实施或承认的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证明其技术能力。经过10个多月的努力,现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在编写总结报告,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秘书处审核并批准发布。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了各珠宝检测实验室的横向联系,规范了珠宝玉石检测行业;统一了钻石分级检测尺度,避免了各质检机构钻石分级结果的差异;统一了各珠宝检测机构对新规格的钻石颜色分级标准样品掌握的尺度,维护了全国范围内钻石分级检测技术水平的稳定;统一了各珠宝检测机构对充填处理碧玺判定的尺度。

3大力加强珠宝培训和对外交流,扩大宣传,维护珠宝消费信心

31 发挥管理中心人员和技术优势,加强珠宝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

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珠宝培训日常教学工作,建立企业文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体系,开展与企业专项培训工作,面向消费者做好珠宝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目前,管理中心完成了培训系列教材的部分编写工作,其中《翡翠》《首饰设计》、《钻石》、《营销环境设计》已经出版。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32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1)每年4月、7月、9月和11月,管理中心与中宝协共同主办上海、沈阳、深圳、北京国际珠宝展。管理中心作为展览会唯一指定的检测咨询机构,承担展会期间的免费检测咨询工作。

(2)管理中心下属的《中国宝石》杂志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由原来的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并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发行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利用《芭莎珠宝》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的平台,加大对珠宝行业的宣传力度和消费者科普教育。

(3)管理中心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央视科教频道、央视财经频道、凤凰卫视、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电视传媒,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网络传媒,《高尔夫时代》、《旅游地理》等杂志,制作的节目或文章以科研、标准、教育和鉴赏为内容,引导正确的珠宝文化消费观。

(4)2010年7月,管理中心派首席研究员陆太进博士出席DTC在英国举办的钻石会议,收集了国际最新钻石研究成果。

(5)2010年9月,管理中心派人参观了泰国珠宝展,并与泰国GIT研究所、泰宝协、泰国有关彩宝企业及在泰国的鉴定机构就彩宝分级标准及碧玺处理和市场等进行了调研。

(6)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研究部主任陈华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10东盟博览会-国际彩色宝石名人论坛,并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彩色宝石市场及标准化现状”的演讲。

(7)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人参加了武汉学术交流会,提交了学术论文,其中陆太进作了题为“钻石鉴定和研究的新进展”的演讲。10月底派人参加了在北大召开的岩石学研讨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8)2011年5月11日至19日,管理中心派技术人员赴哥伦比亚进行祖母绿矿山开采、切磨、检测、销售等方面的考察和调研,着重解决祖母绿的优化处理问题。

(9)2011年10月,管理中心派专家参加了在北大召开的岩石学研讨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10)2011年11月,管理中心派专家参加了印度彩色宝石论坛,并作了题为“中国珠宝行业及品牌建设”的报告。

(11)2011年11月22日,管理中心举办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市的珠宝质检机构、珠宝院校、珠宝企业、珠宝评估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约330人参加了会议。编辑出版了《珠宝与科技——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代表了近年来国内外珠宝学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12)2012年9月24日,管理中心副主任、国检中心主任毕立君、柯捷接待了英国DTC公司总裁Varda Shine一行。双方对如何检验CVD合成钻石进行了技术探讨,交流了钻石检测的科研成果,并对如何应对市场上的CVD合成钻石达成了一致,未来双方将会加强合作。

展望2013年,管理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始终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珠宝科研、制修订标准、培训以及宣传和交流,为中国珠宝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应有的力量。

学术交流会现场

GIA证书更权威,GIA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始者。

1、AGS钻石证书:

American Gem Society (美国宝石协会)成立于1934年,它的创办人是Robert M Shipley。

在早期的1990 年初,AGS即致力于发展钻石的分级制度,它与其它鉴定制度最大的不同点。

就是它除了重量(Carat Weight)以外,AGS把钻石的切工(Cu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分级,从最佳的0到最差的10, 分成十个等级。

除此之外AGS钻石分级制度更将钻石的4C中最重要的切工(Cut) 公式化,进而将钻石的切工带入新的里程。

2、GIA钻石证书:

GIA是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主要服务范围在珠宝鉴定及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深受全球珠宝业的认同。

GIA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始者。

1931年Robert MShipley先生创立GIA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至今GIA在全球已有十四个教学机构。

提供专业的研究、销售、鉴定等课程,培养高素质的珠宝从业人员,也促成GIA在业界有此崇高的声誉。

让大众对它的信赖度与专业性始终保持领导世界的地位,如今GIA提出的4C标准也是国际珠宝界的通用标准。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从全球的规模上和IGI不相伯仲,最早成立于30年代的美国。

但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50年代,这一段正好是美国工业、消费大发展的时期。于是亟需一个统一的、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标准来满足人们对钻石的大量需求。

因此,GIA前瞻性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将之前行业里面商人们用来选石头的“净度”“颜色”的概念系统的提了出来,并于50年代正式提出了4C的说法,为今后珠宝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也推出了很多分析宝石的仪器,方便了业内人士更高效率的进行宝石的鉴定。

可以说,美国宝石学院是珠宝行业标准化,并向大众普及较早的推动者。其的定位也一直忠于服务最有消费信心和人数最为庞大的中产阶级上的,因此GIA在美国的粉丝众多,相对而言欧洲的高级珠宝使用的少。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GIA虽然是非赢利机构,其经费大部分却由美国各大珠宝公司赞助,其证书的出现也符合了美国珠宝商的发展利益,同时它也为很多面向大众人群的消费品牌提供鉴定证书。

如主打主流中产阶级男性的著名美国网店“蓝色尼罗河”,基本上都用的GIA和AGS的证书。

Tiffany原来在走中产阶级路线的时期也用大量美国宝石学院的证书,随着自身定位和品牌营销走高端路线和GIA的大众人群定位发生了偏移,也开始使用自己的证书了。

GIA证书强调统一。

有一种流水线般的标准化之感。从证书的页面来看,明星的珠宝和街边小店的货品都统一使用同样的制版和设计。

GIA印度和GIA美国、GIA香港的证书是无法分辨各自不同的出具地点的。就像美国的麦当劳、GAP,是给全世界的每一个警察、老师、渔夫、工人的证书。

因此可以说,美国宝石学院满足了现代工业化大部分民众的消费需求。

参考资料:

_GIA证书   _AGS钻石证书

杨似三

中国内地的现代珠宝首饰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珠宝首饰展览行业更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开展。至今,中国内地的珠宝展览业仅仅经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对于很多珠宝从业人员而言,珠宝展都属于新鲜事物,珠宝展览业当属朝阳行业。

本文将回顾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发展历史,分析珠宝展览的现状和格局,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萌芽阶段、兴起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才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距离欧洲、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珠宝展览业的鼎盛繁荣阶段尚有距离。

11 珠宝展览业的萌芽阶段

2000年以前,中国内地的珠宝展览业处于萌芽阶段,珠宝展都是以展览和销售为主,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宣传和配套服务也不太到位。借用一位朋友的话概括,就是“拎着几箱货满中国跑,什么品牌、什么形象都不重要,能卖掉货赚到钱就行”。

当年,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每年有大大小小几十场珠宝展销会,但是展览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标准展位数能接近200个的展览会几乎没有,但是珠宝商们对于展销会的概念开始建立,也为未来珠宝展览业的兴起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2 珠宝展览业的兴起阶段

2000年9月14~17日,在深圳市高交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珠宝展标志着我国内地珠宝展览业进入了兴起阶段。该届珠宝展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展位数达430个、展商数200家。2001年,这一数据一跃增长到16000平方米和800个标准展位。同一时期,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珠宝展,展览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展位数超过420个;上海、广州等地的珠宝展览也陆续兴起。参展的珠宝企业渐渐意识到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性,更加华丽的装修、更加丰富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的推广活动在珠宝展览会亮相。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珠宝展览也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二线城市也陆续召开了珠宝展览会,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快速兴起并蓬勃发展。

13 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短短六七年时间的积累,从2005年开始,中国内地的珠宝展览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2005深圳国际珠宝展首次迈上5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新高度;2006中国国际珠宝展的展览面积首次超过30000平方米;同年经整合资源后开始跨越式发展的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首次举办便达到了23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9月深圳珠宝展、11月北京珠宝展和5月上海珠宝展并称国内三大珠宝展,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珠宝企业的品牌展示与推广成为珠宝展览的主流。豪华的展位装修、精美的企业宣传图册、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在珠宝展中的分量越来越多。同时,珠宝展览的重点也从“参展商唱戏、买家看戏”的单项推广方式向参展商、买家和媒体三方交融互动的方式转变。珠宝展览的品牌推广功能、交易功能、媒体传播功能、创新产品和创新设计的展示功能日益完善,珠宝展开始真正实现综合性服务平台的作用。

2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现状

每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珠宝展、9月深圳国际珠宝展和5月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在6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展览规模近100%的增长比例。三大珠宝展并驾齐驱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中国珠宝行业的风向标,巩固了在中国大陆珠宝展览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21 北京、深圳、上海三大珠宝展并驾齐驱

进入2012年,中国珠宝展览业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北京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展览面积达到创纪录的58000平方米,展位数超过2700个,跃居大陆第一大珠宝展;2012深圳国际珠宝展依旧保持者525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2500个展位;2012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厚积薄发,展览面积也一举站上了42000平方米的新高度,展位数将近2100个。

22 其他中小型珠宝展览会

中国内地在现有的北京、深圳和上海三个大型珠宝展同时,举办珠宝展的机构和企业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沈阳、青岛、大连、成都、天津、杭州、昆明、南京等地又陆续兴起了大大小小20余场小型珠宝展览。展览面积一般超不过10000平方米,对参展商、买家和媒体的影响力尚不够。

办展门槛降低,办展公司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亟待提高。单纯以商业经营为目的的展览公司在展览品牌的培养上难有更多的投入,也不可能在珠宝行业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唯有以权威行业机构和行业组织为背景,在有经验、有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展览公司的组织策划下,珠宝展览项目才能培育起来,形成规模并发展壮大。

3中国内地珠宝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一年一度的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深圳国际珠宝展和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是中国内地三大最专业的珠宝展览会,是国内外珠宝品牌的集中展示,是专业化的珠宝交易平台,是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的舞台,是海内外珠宝界信息资讯交流、经贸合作的盛会,是国际珠宝界精英的聚会,是中国珠宝首饰流行趋势的风向标。

31 中国国际珠宝展

中国国际珠宝展一般于每年的11月份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该展会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主办。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的展览面积将达到58000平方米,展位数2700个,参展商1200余家,预计参观人数将突破9万人次,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专业综合性珠宝展览盛会。

2006~2012年中国国际珠宝展数据图

中国国际珠宝展依托北京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影响着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珠宝市场并辐射全国。同期举办的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评选活动及展出,也带动了翡翠、玉石和玉雕产业在北方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中国国际珠宝展在翡翠、玉石产业的重要地位。

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上的展团包括国际彩色宝石协会展团(ICA)、泰国展团、斯里兰卡展团、澳大利亚欧泊展团、韩国展团、中国台湾馆和中国香港馆,参展企业来自中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美国、以色列、波兰、巴西、日本、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经营产品涵盖钻石、彩色宝石、翡翠、黄金、白银和古董珠宝首饰等多个品种。

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参展商数量比例图

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展商展览面积比例图

32 深圳国际珠宝展

深圳国际珠宝展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委员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深圳邦友展览有限公司和香港立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一般于每年9月中旬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2012深圳国际珠宝展展览面积为52500平方米,展位数2500个,参展商1200家。

2006~2012年深圳国际珠宝展数据图

深圳是中国珠宝首饰行业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在深圳举办珠宝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众多深圳本地珠宝企业为代表的参展队伍也凸显了深圳在中国珠宝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2深圳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参展商数量比例图

2012深圳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展商展览面积比例图

33 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和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一般于每年的5月份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2012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的展览面积为42000平方米,展位数达2100个,参展商1000家,参观观众超过7万人次。

2006~2012年上海国际珠宝展数据图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以经济发达而富庶的华东地区为依托,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业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专业珠宝盛会之一,并体现着中国珠宝行业对世界珠宝行业的影响力。2012年,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和六福珠宝等知名港资珠宝品牌,以及EuroStar携手Gucci高级珠宝和Luca Carati等国际奢侈品品牌的集体亮相,标志着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在品牌高度上的显著提升和在国际珠宝行业确立的重要地位。

此外,主要参展展团有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展团(AWDC)、以色列钻石展团(IDI)、国际彩色宝石协会展团(ICA)、泰国珠宝展团、斯里兰卡珠宝展团、澳大利亚欧泊展团、韩国展团、中国台湾馆和中国香港馆,以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南非、巴西、日本、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和中国澳门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境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比362%,标志着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

2012上海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参展商数量比例图

2012上海国际珠宝展境内外展商展览面积比例图

4结论

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深圳国际珠宝展和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7000个展位,剔除重叠参展企业的因素,这一数据也有10万平方米、约5000个标准展位。这一巨大的珠宝展览市场,和中国市场广阔的买家资源已经奠定了中国大陆珠宝展览业在全球的地位。北京、深圳和上海三大珠宝展未来将继续向着品牌化、综合性贸易化、终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齐头并进,在全球珠宝展览业占据一席之地。

41 中国珠宝展览业继续沿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珠宝展览业继续沿着品牌化的路线发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珠宝展览自身的品牌效应,中国国际珠宝展、深圳国际珠宝展和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等三大珠宝展就是中国珠宝展览业的品牌。品牌化的珠宝展览会在参展商服务、宣传推广、买家邀请和活动策划等方面也需要不断系统化、专业化,从而不断提高在全世界珠宝展览业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第二层含义是指珠宝展览会上参展企业的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品牌强度不断提高。对于一个有实力的珠宝品牌而言,参与专业的珠宝展览会是一项投入少、效果好的立体性广告,是推广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良好机会。

42 中国珠宝展览业向综合性贸易的方向发展

萌芽阶段的展览会,主要是参展企业和本地采购方的交易场所,随着珠宝行业和珠宝展览业的快速发展,综合性贸易在珠宝展览中的外延不断扩大、效用日益体现。

综合性贸易,包含现场产品交易、产品订单交易、参展企业招商、加盟、代理等项目的合作等范畴。除此之外,新技术在珠宝行业的交流、应用和推广,创新的产品设计赋予珠宝首饰更多的美感和体验价值也是未来综合性贸易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珠宝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钻石的闪耀、彩宝的绚丽、翡翠的传承、玉石的温润、珍珠的圆满、黄金的富贵、铂金的纯净、钯金的稀有、白银的久远,如何让各个珠宝品种百花齐放,是未来中国珠宝展览业需要着力发掘的重点。

中国珠宝展览业向着综合性贸易的方向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是必然的趋势。

43 中国珠宝展览业向终端市场发展

展览业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的蓬勃发展,珠宝展览业也不例外。纵观全球,欧洲战后经济发展,诞生了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意大利维琴察珠宝展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珠宝盛会;北美洲经济的繁荣成就了美国JCK珠宝展、图森矿物珠宝展等重要珠宝展览会;亚洲经济腾飞,中国香港珠宝展以及泰国曼谷珠宝展、日本东京珠宝展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珠宝展和迪拜珠宝展览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环境动荡、格局也发生改变,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延续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珠宝展和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的展览面积在近三年时间里以每年近3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也充分的表明,珠宝展览业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大购买力和影响力强大的终端市场。

44 中国珠宝展览业向国际化发展

境外参展企业的占比是衡量展览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中国珠宝展览业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是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珠宝展览的必由之路。

我们看到,在中国国际珠宝展和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上,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展团(AWDC)、以色列钻石展团(IDI)、国际彩色宝石协会展团(ICA)、泰国珠宝展团、斯里兰卡珠宝展图、澳大利亚欧泊展团、韩国展团、中国台湾馆、中国香港馆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巴西、日本、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标志着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内地必将成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珠宝展览盛会。以“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为核心宗旨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立足中国市场,服务于中国的珠宝行业,以全球化视野助力中国珠宝企业开展合作、拓展渠道。植根中国,将北京、深圳和上海三大珠宝展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珠宝展览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2010年11月1日零时,萍乡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5451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年增加881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9%。

截至2015年末,根据全国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结果显示,萍乡市常住人口为1901万人,比2014年末的189万人,净增加11万人。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平稳增长。萍乡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96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053%;女性人口940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947%。总人口性别比为10211(以女性人口为100)。2015年萍乡市人口出生率为1312‰,人口死亡率为614‰,自然增长率为698‰。 萍乡粮食实现增产,2013年总产量5614万吨,增长2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2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9%;油料种植面积162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465千公顷,增长32%。

2013年肉类总产量139万吨,增长25%。年末生猪存栏719万头,增长28%;生猪出栏1429万头,增长34%。全年水产品产量341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084万吨,增长21%。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614 24 其中:稻谷 5064 25 油料 253 -55 其中:油菜籽 223 -51 水果 122 30 蔬菜 5683 40 肉类 139 25 水产品 341 48 2013年有效灌溉面积3778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56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142万千瓦,增长69%;联合收获机达1066台,增长49%。实际机耕面积达6167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5417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66万吨。 2013年末萍乡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4家,比上年末增加19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06个,增长173%;合作组织成员25万户,增长116%。全年工业增加值39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065亿元,增长210%。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冶金、煤炭化工及煤炭深加工、建材、机械、医药食品)完成工业增加值22477亿元,增长20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50%。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26065 210 其中:轻工业 2627 281 重工业 23438 20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001 62 其中:集体企业 409 36 股份制企业 5867 2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762 367 私营企业 16246 220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板玻璃59275万箱,增长1265%;生铁46839万吨,增长342%;钢材51257万吨,增长269%;原煤94664万吨,增长50%。 产品名称 单位 2011年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94664 50 饮料酒 千升 4928200 -137 塑料制品 吨 1250380 -31 水泥 万吨 59264 -44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9275 1265 生铁 万吨 46839 342 粗钢 万吨 50661 284 钢材 万吨 51257 269 焦炭 万吨 21224 -03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4885440 -13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71%,与上年持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实现利税17857亿元,增长333%,其中利润12195亿元,增长414%。在34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实现了盈利。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99%,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

2013年末三个工业园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莲花工业园区、江西芦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200家。安置从业人数663万人,增长97%。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664亿元,增长21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53247亿元、3276亿元和4962亿元,分别增长386%、200%和124%。

2013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678万元,比上年增长664%。 2013年萍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33亿元,增长1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8亿元,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289亿元,同比增长344%;零售业零售额13629亿元,同比增长140%;住宿业零售额193亿元,同比增长255%;餐饮业零售额2210亿元,同比增长25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52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4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68%,家具类增长267%,汽车类增长263%。全年进出口总额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3%。其中,出口715亿美元,增长595%;进口024亿美元,增长369倍。

2013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3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亿美元,增长170%。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实际进资18979亿元,增长342%。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公路 公路社会客运量 万人 5954 30 公路社会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154829 25 公路社会货运量 万吨 8131 120 公路社会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870637 152 铁路 铁路旅客发送量 万人 23086 81 铁路货物发送量 万吨 109934 75 2013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55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3%;国内旅游收入6426亿元,增长3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98万人次,增长365%;旅游外汇收入189226万美元,增长376%。

2013年财政总收入10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49亿元,增长423%。税收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税收总收入7676亿元,增长351%,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83%。

201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6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844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735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429亿元,增长17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341亿元,增长229%;中长期贷款10357亿元,增长16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59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