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鸟有哪些

会说话的鸟有哪些,第1张

1、八哥

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cm。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脚**。

八哥在中国南方的种群数量较普遍,既是重要的农林益鸟,也是颇受欢迎的笼养鸟。它能模仿其他鸟的鸣叫,也能模仿简单的人语,在国内广被人们笼养,而且被引种到菲律宾和加拿大等地。

2、鹩哥

鹩哥(学名:Gracula religiosa):是雀形目椋鸟科的鸣禽。体形较大,体重165-258克,体长234-304毫米。全身大致为黑色具紫蓝色和铜绿色金属光泽。特征为头侧具桔**肉垂及肉裾,雌雄相似。善鸣,叫声响亮清晰,能模仿和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能模仿其他鸟类鸣叫、甚至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

3、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产于印度,为中型鸟。头部为黑色或巧克力色,背部与腹部均为灰色,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部为白色。眼斑爪子与嘴均为橘红色或者深黄。有小羽冠。体长约25至26厘米。形态类似于家八哥。声不如家八哥沙哑。但与家八哥一样具有一定的学舌能力。

4、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学名:Sturnus nigricollis):一种大型椋鸟,体长27-29cm。整个头和下体白色,上胸黑色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形成宽阔的黑色领环。腰白色,其余上体、两翅和尾黑色,尾具 白色端斑。眼周裸皮**,嘴黑色,脚**。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见和八哥混群。鸣声单调、嘈杂,常且飞且鸣,特别是当人接近的时候,常常发出嘈杂的叫声。觅食多在地上。可学习发声说话。

5、非洲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学名:Psittacus erithacus)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

栖息时聚集大群,非常嘈杂,在休息和在飞行中都会发出嘎嘎的鸣叫、口哨声和尖叫声,除了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也发现这种鹦鹉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声音。

-八哥 (鸟纲动物)

-鹩哥

-灰背岸八哥

-黑领椋鸟

-非洲灰鹦鹉

猫头鹰幼鸟站不起来是缺钙所致。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缺钙会使猫头鹰幼鸟的骨骼密度降低,无法支撑自身日益增重的体重,极易在运动时发生伤害。猫头鹰是现存鸟类中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猫头鹰依靠捕捉活的动物为食,猎物的大小视猫头鹰的体型大小而定,小到昆虫,大到兔子都有。

刺猬养殖技术

一、刺猬的引进:

  (1)从自然界中引种,要进行驯化,让刺猬家畜化。野生刺猬数量每年都在减少。所以进行人工养殖不但能解决人们的药用和食用需求,而且可使刺猬的自然资源得以保护。另外,人工养殖设备简单,饲养管理简便易行,经济效益较好,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养殖项目。

  (2) 家养刺猬应一雄一雌同窝,一般在4~5月份自然发情交配,年产1~2胎,2~4岁的刺猬均有繁殖能力。母刺猬发情期躁动不安,阴部有分泌物,孕期为60天左右,每胎产仔4~6只,最多的产8只。刺猬受精35天后体重增加,45天后行动迟缓,会阴部轻度水肿,临产前寻草做窝。刚产下的仔猬有软刺而无毛,约20小时后软刺竖起,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初生体重13~15g,仔猬产下3天软刺变硬,逐渐增多,10日龄睁眼,20日龄长出牙齿并能行走,30日龄左右能吃食,哺乳期40~50天。3个月的小刺猬平均体重可达320~350g,平均月增重100g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的100天之间,是刺猬生长最快的阶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证和提高皮的品质和张幅。

  (3)引种时应注意清除其体内外寄生虫。外寄生虫,主要有硬蜱、痒螨和疥螨等。硬蜱呈黑褐色,可人工抓除;痒螨使体表皮肤出现粉末状小白点和皮屑;疥螨使皮肤生成**皮痂。治疗可用 005%的“克螨特”浸浴,每次3~5分钟,间隔7天,连续3次;或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定期肌肉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升,除可杀灭螨外,对蜱及泡翼线虫也均有效。内寄生虫,主要有泡翼线虫和裂头蚴。泡翼线虫寄生于刺猬的十二指肠,使刺猬呕吐,呕吐物有时带有血液,排黑色稀粪。治疗采用双酸噻嘧啶,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5~10 毫克。以后每年1~2次定期驱虫。裂头蚴寄生于刺猬小肠,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动物食欲不振,腹泻与便泌交替发生。治疗采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 5 ~ 10 毫克,或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5 毫克,口服1次即可,以后每年服用1~2次,作为预防性驱虫。

  二、刺猬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根据刺猬喜欢独居的习性,人工饲养以成对饲养为宜,如果有可能,应尝试以一雄多雌的方式饲养。以下的兽舍条件以成对饲养为标准。

  圈的形式为封闭式,最好坐北朝南。砌砖墙,南面有门通往运动场,东面做一扇窗户。水泥地面,面积2平方米,墙高18m。封顶用和围栏一样的铁网。运动场西侧种些树木。圈内和运动场都放一个木箱,便于其休息。

  以上方案考虑饲养人员进入里面管理,所以高度为18m。另一方案是,饲养人员在圈外工作,所以圈舍不必这么高。具体是:圈舍面积2平方米,水泥地面,砖墙,不设窗户。高度2000px,顶棚为木板。在顶棚木板上做一个750px~750px的活动盖,用以清扫和投食。舍内有一个625px×500px的孔通往运动场。运动场面积4平方米,高度2000px,围栏顶棚和铁网与上方案同。只是在顶棚中间开一个750px×750px的活动盖,用以清扫、喂食及其他管理。

  三、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刺猬在野生条件下属杂食性,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既可喂给动物性食物,也可喂给植物性食物,看其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而且还要看效果如何,刺猬是否健康、精神,粪便是否正常。如果一切良好,且能繁衍后代,说明饲料符合其需要。这时,可制定出一个大概的饲料表。人工饲养条件下,动物性饲料可以尝试喂给牛肉末、羊肉末、驼肉末、蚕蛹、蝗虫、面包虫等,可加些牛奶、维生素、钙、盐及其他微量元素。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看具体情况而定。植物性饲料可喂给用各种瓜、菜及粮食、混合面蒸成的窝头,或者给颗粒饲料和生的混合面。饲喂量同样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另外,刺猬是典型的夜行动物,白天熟睡,晚上出来觅食。所以喂食时间应在傍晚以后,待其习惯人工饲养以后,再把时间逐渐提前至下午3~4时。

  冬季圈舍内温度必须保持在10~15℃以上,可让刺猬不进入冬眠。如果没有条件保温,则可在冬季来临之前,在圈内铺些黏土或稻草,刺猬会自行挖洞,并进入冬眠,这样一个冬天都可以不用管了。开春时刺猬苏醒后会从洞中钻出来这时应把土堆等清理掉,进行一次消毒,换上一些新稻草。夏季气温超过32℃比较闷热时,应在圈舍周围喷洒水降温,或在其小房顶上加盖临时凉棚。

  开春以后是刺猬发情交配的时间,应多做观察,若发现母刺猬已交配且怀孕,应暂时单独饲养,把雄刺猬移到别处,这样即便于给母刺猬增加营养,又可以防止雄刺猬的干扰。产后2个月,可将小刺猬分开单独饲养。

  天敌方面主要严防黄鼠狼的侵害,运动场的围网必须能够阻挡黄鼠狼的进入。

刺猬为哺乳纲刺猬科动物,体长22厘米,尾长2厘米,头宽,吻尖,耳短(不超过刺长)。刺猬皮可入药,有降气止痛,凉血止血功效,主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等。其心肝肾也可药用。

  刺猬栖息于灌木丛中,市郊村落附近也有。喜静,怕光怕噪声,昼伏夜出,嗅觉灵敏。冬眠期长达半年,以春夏秋食量大,体重增加快。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幼鸟、鸟卵、蛙、蜥蜴及瓜菜。

  饲养刺猬可以模拟野生的生活环境,建筑室内外相连的园地。室内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雪霜防冻,室内设窝,供刺猬安静栖息。室外上设遮光掩体物,地上可种灌木杂草,堆土墩或假山,让刺猬摄食、活动。饲养室为4平方米左右,室外为10平方米左右。

 1 刺猬是杂食性动物,野生的刺猬吃坚果、爬虫、蟋蟀、小虫, 也吃小鼠,鸟卵,小蛇等,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投喂饲料和清水即可。

2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

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以树叶,青草等夜行性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鼠,鸟卵 如将野外刚捕来的刺猬进行人工驯养,动物性饲料要占食物的80%,以后可以慢慢减少,增加植物性食物的重

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要洗净后投喂如从市场买来的瓜菜还要先放在水池内浸泡1 小时,

再洗净配喂,以防农药中毒同时,饲料要品种多样化,饲料单一会引起刺猬间相互咬斗和拒食

3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

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毛毛虫、甲虫、

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 刺猬年产仔1-2胎,每胎3一6仔。刺猬适应能力强,疾病较少,没有传染性疾病,只要饲养管理和卫生

措施得当,刺猬是很少得病的,主要疾病是肠炎、皮癣、寄生虫等,一般用人类相应的药物就可治疗。

由于刺猬性格温顺,不会随意咬人,动作举止憨厚可爱,深得少年儿童的宠爱,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家

庭宠物。 提起刺猬,这可是咱们北京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相识了。每到夏秋的傍晚,无论是平房小院、楼

群绿地、公园小径,甚至在楼梯间、落叶堆,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小刺球忙活觅食的身影。但是有谁知道

,这位人类古老的老邻居已经是世界级的濒危物种。作为北京市保护野生动物,普通刺猬成为了136种

二级保护动物中的一员受到了法律保护。 在野生环境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当然,

有时难免也会偷吃一两个果子,这只是说明它饿极了。刺猬是一种长不过25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嘴尖

,耳小,四肢短。虽然身单力薄,行动迟缓,却有一套保护自己的好本领。刺猬身上长着粗短的棘刺

,连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当遇到敌人袭击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包住头

和四肢,浑身竖起钢刺般的棘刺,宛如古战场上的“铁蒺蔾”,使袭击者无从下手。刺猬扒洞为窝,

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嗅觉灵敏,以昆虫和蠕虫为食,也吃幼鸟、鸟蛋、蛙、蜥蜴等,

偶尔也食农作物。刺猬每年4月开始婚配生育,一年一胎。初生幼仔背上的毛稀疏柔软,但几天后能

逐渐硬化变为棘刺。入冬后,进入冬眠,要足足睡上五个月,才肯重新出来活动。刺猬是异温动物,

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猬属在各地都有冬眠现象。分布在阿拉伯、撒哈拉

沙漠的沙漠猬进行夏眠;其亲缘种印度猬在断绝粮水的饲养条件下能活4至6周,大耳猬在印度也有

冬眠期。刺猬都有忍耐蛰伏期体温和代谢率降低的能力,以此度过寒冷、炎热或食物短缺的困难时期。 刺猬是一种性格非常孤僻的动物,喜安静,怕光、怕热、怕惊。一旦脱离野生环境被人类当成宠物饲

养,也就等于下达了对它的“死亡通知书”。记者曾经采访过许多养过小刺猬的人,除了其中把它放

生的两人外,其余的刺猬都是很快就死去了。因此,请不要把刺猬当成宠物!一般情况下,刺猬会远

离人类的活动区域,喜欢把窝做在郊野荒地的边缘或溪流边上。随着北京这几年房地产开发的迅猛发

展,大量的市民住到了郊区,强行成为了野生刺猬们的邻居。如果和刺猬们狭路相逢,市民该怎么办

呢?下面就分四季说明一下和刺猬如何和平共处。 春季:冬眠结束,刺猬醒来,当气温上升到10度时,刺猬会感到非常口渴,急切地寻找水源。此时遇

到它们千万不要好心喂牛奶,因为这样会导致死亡。此时比寻找食物更紧要的是寻找配偶。母刺猬在

接受求偶前,雄刺猬要在她周围耗上几小时之久,此后,他就完成了使命。母刺猬开始寻找安全清

静的地方作为自己和30天后即将出生的小刺猬的巢穴。如果您在后院堆放的木料堆附近发现了刺猬

的行迹,就请您暂时推后春季大扫除,因为这里很可能已经成为了母刺猬的产房。 夏季:小刺猬出生了。它们全身有100多根刺,出生后前两周无视力。小东西由母乳喂养4-8周。

而后,母刺猬教授如何觅食。两个月后,母刺猬停止照顾幼刺猬,让它们独立生活。成熟的刺猬

平均每餐进食40克食物。大约90%的小刺猬寿命不到一年。如果您想对养育幼子中的刺猬妈妈提供

帮助,可以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撒些猫粮、狗粮,千万不要拿牛奶、咸面包和有调料的食品给它们。 秋季:刺猬主要精力放在觅食上。每晚可吃掉200克食物。成年刺猬体重可达25公斤。它们用小

树枝和杂草来营造冬眠的巢穴。有时它们的巢穴有50厘米的隔层。它们也能在木制楼梯下或其他

人造场所睡眠。 冬季:刺猬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9度。呼吸1-10次/分钟。枯枝和落叶堆是刺猬最喜欢的

冬眠场所。此时人们如果焚烧落叶,将是刺猬的灭顶之灾。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

西,很快又入睡了。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地醒来会被饿死的

一、刺猬的引进:

  (1)从自然界中引种,要进行驯化,让刺猬家畜化。野生刺猬数量每年都在减少。所以进行人工养殖不但能解决人们的药用和食用需求,而且可使刺猬的自然资源得以保护。另外,人工养殖设备简单,饲养管理简便易行,经济效益较好,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养殖项目。

  (2) 家养刺猬应一雄一雌同窝,一般在4~5月份自然发情交配,年产1~2胎,2~4岁的刺猬均有繁殖能力。母刺猬发情期躁动不安,阴部有分泌物,孕期为60天左右,每胎产仔4~6只,最多的产8只。刺猬受精35天后体重增加,45天后行动迟缓,会阴部轻度水肿,临产前寻草做窝。刚产下的仔猬有软刺而无毛,约20小时后软刺竖起,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初生体重13~15g,仔猬产下3天软刺变硬,逐渐增多,10日龄睁眼,20日龄长出牙齿并能行走,30日龄左右能吃食,哺乳期40~50天。3个月的小刺猬平均体重可达320~350g,平均月增重100g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的100天之间,是刺猬生长最快的阶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证和提高皮的品质和张幅。

(3)引种时应注意清除其体内外寄生虫。外寄生虫,主要有硬蜱、痒螨和疥螨等。硬蜱呈黑褐色,可人工抓除;痒螨使体表皮肤出现粉末状小白点和皮屑;疥螨使皮肤生成**皮痂。治疗可用 0 05 %的“克螨特”浸浴,每次 3 ~ 5 分钟,间隔 7 天,连续 3 次;或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定期肌肉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注射 0 2 毫升,除可杀灭螨外,对蜱及泡翼线虫也均有效。 内寄生虫,主要有泡翼线虫和裂头蚴。泡翼线虫寄生于刺猬的十二指肠,使刺猬呕吐,呕吐物有时带有血液,排黑色稀粪。治疗采用双酸噻嘧啶,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 5 ~ 10 毫克。以后每年 1 ~ 2 次定期驱虫。裂头蚴寄生于刺猬小肠,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动物食欲不振,腹泻与便泌交替发生。治疗采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 5 ~ 10 毫克,或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 2 ~ 5 毫克,口服 1 次即可,以后每年服用 1 ~ 2 次,作为预防性驱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97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