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吃什么药

手癣吃什么药,第1张

问题一:治疗手癣用什么药 你好,手癣,找出可能的诱因并祛除之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抗组胺药,谷维素等,症状外用药,主要是以收敛,止痒为主,常用含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外擦,症急可用硼酸液,醋酸铝式明矾溶液湿敷或浸泡,损害好转干燥脱屑时则用尿素霜皮质类固醇或硫磺霜治疗,

问题二:治手癣用什么药?有特效药吗? 手癣,多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藓达净软膏进行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在医师的详细检查后,在用药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跟别人共用生活用品,避免搔抓患处啊。

问题三:手癣吃什么药?麻烦下? 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手癣症状:男女老幼均可以染病,多发单侧,也可以波及双手。夏天起水疱病情加重,冬天则枯裂疼痛明显。初起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多透明如晶,瘙痒难忍。水疱破溃后干枯,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激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手腕部。若反复发作后,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若侵及指甲,可使甲板增厚或萎缩翘起,色灰白而成灰指甲(甲藓)。鹅掌风病程为慢性,反复发作。

涂抹青癣霜,一天三次,涂药前要先清洗干净擦干再涂抹。

问题四:手癣用什么药最有效? 您好,手癣的临床症状多见趾(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可外用中成药掌宁霜进行症状的缓解与治疗,此外生活中还需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例如:鸡蛋、鸭蛋、牛奶等等禽畜类的食品,有些食品如:牛肉、羊肉等等都是发物,会 出汗。还有辛辣 性的食品都会对皮肤有 性,应该要少吃,股部多汗,就很容易导致股癣的出现,因此,生活中要饮食清淡。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题五:手癣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考虑是不用太担心的,

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瘙痒明显!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为易感人群

这种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只要抗真菌药物应用一段时间就能治愈嗯,不要吃辛辣 性食物。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类食物

所以,要是想彻底治愈手足藓,这样不仅要注意药物的治疗,还要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的问题。

意见 建义: :注意个人卫生 不和有癣的患者共用衣物等物品 如果伴有足癣 甲癣等需要共同治疗 否则容易交叉感染 , 后期用手足体癣特效药“藓xian春霜”使用

希望你正确 冶疗 ,早日康复!

问题六:手癣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建议:病情分析:手癣俗称鹅掌风,是由有害真菌感染手足部位而出现的皮肤损害。

指导意见:建议您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常用藓达净,治疗效果显著。您还可以选择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剂涂于患处。祝您早日康复

问题七:手足癣患者最好用什么药 主要还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状,用些中药泡泡,抹些藓达净把真菌肃清掉,暂时不要接触碱性香皂或液就可以了。

问题八:手癣用什么药好 你好,可以取食用老陈醋15~2斤,倒入洗脸盆(搪瓷盆)里,然后将手指伸展,手心向下平放入盆里,醋量以能淹没手背为益。泡过醋的手可在温水里涮洗一下,不要用碱性类的洗涤用品。将泡过手的醋用口稍大一点的罐头瓶装起来,密封好,待下次再用,泡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天的晚饭后,或睡觉前为宜。或者直接涂抹掌灵膏。也可治疗手癣,并且美白皮肤。

有可能是雷诺氏症[雷诺氏征]"雷诺氏征"是一种以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对称的间歇发白,紫绀和潮红为其临床特点,伴以疼痛和感觉异常,并因温暖而恢复正常为特征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此病最早由Raynaud医生报道因而得名。几乎都发生于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许多体形瘦小的中青年女性比较好发,且发作与温度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寒冷季节发作频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温暖季节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较短。最常见的诱因是寒冷刺激,患者常因环境气温过低、或在空调房内、或用凉水洗手洗衣物等而诱发。某些严重患者,或对寒冷刺激过敏患者,甚至在室内正常温度下,也可诱发。因此,避免寒冷刺激,是该病患者经常需要注意的问题。典型雷诺氏征发作时可分为三期:  苍白期:为早期表现,遇寒冷刺激后,指(趾)端皮肤苍白。此一变化呈过程性发展,即首先是自指(趾)端开始,而后向指根部及以上部位发展,一般不会超过手腕。皮肤苍白先从一个手指开始,再逐渐累及其他手指,有的几乎可以累及所有手指,由于大拇指血液循环较丰富,所以只在病情较重时才会累及。发作时自觉手指、手掌、脚趾、足部有发冷的感觉,局部温度降低,低于正常人手足温度。同时可有麻木、针刺样、厚重以及僵硬等感觉,弯曲手指会感到手指憋胀,屈伸不利,故可引起运动障碍。有的病人会有多汗等现象。  青紫期:苍白期出现几分钟后,细小动脉痉挛自行解除,而细小静脉仍处于痉挛状态,阻碍血液流动,此时静脉丛和毛细血管出现缺氧性麻痹,血流缓慢或淤滞,致使血中氧含量减少,于是出现皮肤苍白后的青紫现象。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  潮红期:青紫的指(趾)得到温暖后,寒冷刺激解除,可使血管痉挛缓解或消失,此时细动脉、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反应性充血,使皮肤出现潮红现象。此时局部温度增高,可有肿胀及轻度搏动性疼痛。当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和自觉症状均恢复正常。  但也有许多"雷诺氏征"患者病情发作,不象上述有清楚的规律性变化,各期的表现界线不太清楚,如有的患者发病直接进入青紫期,严重患者此期可持续几个月而不缓解;也有的患者始终处在第一期,后二期不太明显;也有的患者不经过潮红期即由苍白和(或)青紫期后直接恢复正常。引起"雷诺氏征"原因众多,因此每一个病人要根据自己的诱因来预防。  (一)明确病因,继发性者应尽可能控制原发病。  (二)一般防治措施:防寒保暖,尽量避免暴露于寒冷空气中或接触冷水及冷的物体;避免各种损伤;饮少量酒以增加血液循环,不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容易激动或易冲动的病人,应多加劝慰以解除思想顾虑或适当应用镇静安定药物。  (三)药物治疗:多年来对单纯"雷诺氏征"或由于患有结缔组织病而伴发雷诺氏现象患者的治疗,大多延续采用西药治疗,一般医生多用血管扩张剂,或血管平滑肌松弛剂雷诺综合征治疗的最重要方面当是针对原发病治疗。本病的对症治疗分为药物疗法、生物反馈和手术,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加以选用。1药物疗法临床上采用的药物有下述几种:⑴普里斯科耳(Priscol):又名妥拉苏林,口服每次25~50mg,每日4~6次,饭后服用。局部疼痛剧烈和形成溃疡的,每次剂量可增至50~100mg。肌注、静脉或动脉内注射剂量每次25~50mg,每日2~4次。某些病人可引起潮热、晕厥、头眩、头痛、恶心、呕吐和鸡皮肤等副作用。⑵利血平(reserpine):因其具有去儿茶酚胺和去血清素作用。是治疗雷诺征历史较久、疗效较好的药物。口服剂量相差很大。Kontos报告口服1mg/d,疗程为1~3年,可使症状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⑶硝苯吡啶(nifedipine):硝苯吡啶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降低肌细胞膜上钙离子贮存部位的贮钙能力或与钙结合能力,使动作电位形成和平滑肌收缩受阻,从而使血管扩张。口服20mg,每日3次,疗程2周~3月,临床研究表明可明显改善中,重度雷诺综合征的临床症状。⑷胍乙啶(quanet-hidine):具有类似利血平的作用,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也可与苯氧苄胺(phonoxy-benzamine)合用,每日剂量10~30mg。约80%的病人有效。⑸甲基多巴(methyldopa):每日剂量为1~2g,大多数病人可收到预防雷诺氏综合征发作的效果。用药时需注意血压。近来,一些专家报道下述药物治疗雷诺氏征也获得良好疗效。①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1(PGE1)和前列环素(PGI2)都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手指感染坏疽的雷诺综合征疗效满意。静脉输注PGE110ng/min,共72小时。输注PGI1(75ng/kg/min,连续5小时)每周1次,共3次。疗效一般持续6周。②康力龙(stanozol):是一种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的同化类固醇激素,据报道能溶解沉积于指动脉的纤维蛋白以及降低血浆粘稠度。口服5mg,每日2次,共3月。此外,局部涂擦205硝酸甘油软膏,每日4~6次,经临床使用能明显减少雷诺征发作次数,麻木和疼痛显著减轻。祖国医学中药、针炙等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价值。外科疗法绝大多数(80~90%)雷诺综合征病人,经内科治疗后可使症状缓解或停止进展,仅少数病人经足够剂量和疗程的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恶化,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物,或指端皮肤存在营养性改变者,可考虑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但手术前应进行血管舒缩反应测定,如果血管舒缩指数不足,则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就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据报道术后症状能改善者仅占40~60%,但症状缓解时间不长,往往术后2年症状复发;对伴有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疗效的肯定;对伴有结缔组织病的患者疗效不佳。

骨质增生的可能性不大 应该是腱鞘炎。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出现在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表现为骨突周围有明显的疼痛和拇指活动受阻,局部压痛。自我检查时可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做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的手掌面,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患指表现为屈伸功能障碍,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指关节屈曲处有压痛,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栓样的动作及弹响,所以又被称为“扳机指”或“弹响指。

你可以先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两种情况的一种

你说的症状不太充足 我也不太好判断 你可以先对比一下上述的内容 如果都不是 再把详细的症状追问我

一、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三种:

1、糜烂型:多为潮红的斑块,边缘清楚,糜烂湿润,时有流滋,白皮翘起。部分患者发生在指间,重者指部稍有肿胀,容易因搔抓引起化脓而致附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肿痛。

2、水疱型:皮下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破壁破裂,叠起将脱白皮,中心已痊愈,四周续起疱疹,是本征的特征。初起多在指端的腹侧或手掌之中,多数不断蔓延,指端损害可侵及甲板,形成灰指甲;手掌损害可延及手背及腕部,呈边缘清楚,中心有自愈倾向的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斑片,多伴有小片的潮红或脱屑。

3、脱屑型:仅有鳞屑和皮肤肥厚、粗糙,有时发生皲裂、疼痛,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更重。继发感染化脓者,红肿热痛明显。

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使病程延长,经年不愈。自觉瘙痒,秋冬季节皮肤肥厚、干燥,发生皲裂、疼痛,手掌手指失去弹性以至屈伸不利。

大多数失在一侧手部起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而左右对称。少数亦可长时间仅一手发病。

手脱皮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情况下在处于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发生掉皮蜕皮现象,这种脱皮现象无需用药,可自行好转恢复。手脱皮也可能是由于感染了真菌造成手癣,引起皮肤敏感性增强,从而造成脱皮现象。

手癣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初起时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多透明如晶,瘙痒难忍。水疱破溃后干枯,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激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手腕部。若反复发作,则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

对于手脱皮应该正确加以却别,如果手脱皮比较严重,或者伴有瘙痒等症状,建议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一种保健方法。而且是有分多种的手法,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1

腹阴阳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次数100~300次。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2

山东三字经流派认为寒热夹杂用分手阴阳(久热不退分阴阳),孙重三流派创始人更是“每病必推,每孩必推”,张汉臣流派认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盲校派更是阳病重分阴,阴病更分阳。所以分推手阴阳是小儿推拿名家非常常用的穴位。2、分头阴阳。100-300次

请分头阴阳是推坎宫的扩大版,左右分整个额部。推坎宫为开门四大手法之一,也是南方流派每病必推的`项目,能够治疗外感,效果好。是小儿抚触推向全国的必推手法。3、分胸阴阳(分胸八道)100-300次

分推肋间,左右各4道。善治呼吸、肺部疾患。是山东孙重三流派主创的复式手法。4、分推腹阴阳。200-300次

以两手大拇指沿两肋边缘向两边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是治疗腹部疾患的常用手法。5、分推肩胛骨(背阴阳)

在治疗咳嗽方面最最好用的一个手法,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咳嗽:寒咳、热咳、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都可以用这个手法。6、囟门百会和涌泉穴(上下阴阳)

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叫天人合一,上下阴阳,贯通天地,囟门百会可以升阳举陷、健脑益智;涌泉穴可以养肾滋阴、引热下行、止呕吐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3

分推腹阴阳

1、位置: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

2、手法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次。

摩腹

1、位置:

整个腹部。

2、手法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顺时针和逆时针环形摩动各5分钟。

振腹

单掌或双掌重叠于腹部,前臂强制性收缩,施以高频震颤。

按腹

随呼吸垂直按压,一起一伏。

小儿推拿分腹阴阳手法4

小儿推拿常见手法

1、补脾经

位置:

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方法:

一手将孩子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称补脾经;

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称清脾经;

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

功效:

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适应症状:

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

治疗脾胃不和导致的饮食停滞、胃脘痞闷、吞酸纳呆、呕吐腹泻等;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可推补本穴。

注意事项:

小宝宝脾胃薄弱,多用补泻,体壮邪实者方用清法。

2、顺运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方法:

医者用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如果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

另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八卦各宫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在某个宫上进行顺或逆揉操作。次数100-300次。

注意事项:在运八卦的过程中,要避开宝宝手掌的“离宫”。离宫连接心脏,过度按摩离宫,会对宝宝心脏有伤害。

功效:

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宿食。

适应症状:

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3、掐五指节

位置:

位于手背,五个指头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方法:

一般用掐法、揉法等。

掐法;用拇指甲掐3-5次,称掐五指节。

揉法:用拇、食指揉搓30-50次,称揉五指节。

捻法:用拇食指捏指节捻搓30次。可治扭挫伤引起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症。经常搓捻五指节有利于小儿智力发育,可用于小儿保健。

屈伸法:用拇食指捏拿指节作屈伸活动约3-5次。

功效:

镇静安神,祛风化痰,通关窍。

适应症状:

惊燥不安,惊风抽搐,胸闷,痰喘,咳嗽,风痰,吐涎,腹痛,气血不畅,呼吸困难等。

4、揉涌泉

位置: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方法:

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功效: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适应症状:

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5、捣小天心

位置:

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

方法:

顺时针揉3~10分钟。

功效:

通全身经络,清心火,发汗祛邪,安神,止惊,促进睡眠等。

6、平肝清肺

位置:

肝经的穴位在食指末节的螺纹面。肺经的穴位主要在无名指末节的螺纹面。

方法:

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着孩子左手食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适应症状:

用于预防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

位置:

以肚脐为中心,外侧一圈。

方法:

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5-10分钟不等。

适应症状:

主治便秘、积食、内热、口臭、烦躁易怒、舌苔黄厚腻等。

8、拿风池

位置: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后发际上05寸处的凹陷处。

方法:

按摩者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穴同时捏而提之,称为拿风池。拿5-10次。也可用拇指螺纹面由上而下采用擦法。

适应症状:

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3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