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虎术的研究

神虎术的研究,第1张

鲁迅先生曾言: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底。象医、卜、命、相、山等内容都可以追根溯源到道教和道学。汉族武术更不例外,被普遍认为是门以道教和佛教教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技击艺术。这真可谓是一本万殊,万殊一本,这也正是《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谓。
记得2003年第三、四期的《武当》杂志,刊出了由该刊副主编谭大江先生采访并撰写的《张祖意合太极拳 隐在邯郸人不知》等系列文章,此文在读者与武友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文章认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太极神功,颇多得自道门高人所授,并非纯粹源自陈氏太极,而道门高人之太极神功,又可追溯到武当之太极张三丰,对于文中的观点,或有人会认为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但我们听到最多的却是:“这可能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这样的评价。
无独有偶,我在此前,也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曾写过一篇题为《轰天大揭密――姜子牙道家思想探奇》的文章,发表在1999年第8期的《少林与太极》中,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大家所推崇的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家思想也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得,总承载着先前历史的遗产。作为周师齐祖的姜子牙的道家思想,就要比老子的道家思想古老与高绝真一。而作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的道家思想还是与姜子牙的道家思想由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的。文章发表之后,就有河南的李紫剑先生在其网站和出售的教材中《问疑神虎术》,认为文中所言之神虎术为魏坚毅先生之“新编古拳”,他还因此怀疑魏坚毅先生杜撰了创拳的历史,因为在文章中,我提出了神虎术的创始曾吸收了姜子牙道家的众多思想,为其七大源流之三大源流。然而,包括该刊的主编还有一些读者武友,还是对本人所进行的这方面的探索工作做了肯定,这可以从文后的编者按和洛阳大学武协的张小浩,苏州大学武协会长武术硕士陈哲和四川大学专精于先秦文化研究的硕士生杨毅等人给我的来信来电中可以知晓。之后,更有一位于传统文化有着很深造诣的学者于春友先生,数次相约我于魏坚毅先生家中,探讨神虎术与姜子牙道家思想,姜子牙道家思想与老子道家思想,魏坚毅先生与齐鲁文化的关系,他除了勉励我通过努力还历史以真面目外,更将自己的爱子于昊从东北送至魏坚毅先生家中,常年随魏先生学艺。
时间转眼过去了五、六年,为了继承和发展神虎术,我们不知看了多少书,走了多少路,作了多少努力,长期的研究探索终于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我们就将之行诸于文,告知大家,并希望进一步求教于高明。 一、神虎术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有可能真是包括以姜子牙道家思想在内的一些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超世孤绝武学,因为该武学处处体现出姜子牙“大活统一全体万变”的观念和思想,虽然经过历史的变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洗劫,魏先生已很难拿出证明自己是该拳第66代传人的古本和原件,但是如此高明的哲理与如此高绝的武技,单凭魏先生自己一人一家却是无论如何也创造不出来的。所以,不管人们如何游说他,希望他宣称该拳为其所创,其本人为第一代宗师,但颇具古典精神的魏先生却说,这不是历史的真实,我是怎么得来就该怎么说,并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神虎术的起源是否与姜子牙的道家思想与齐景公有关系,根据魏先生提供的素材和思路,杨毅和陈哲都有专门的研究文章在《少林与太极》上发表。
二、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姜子牙和老子(李耳)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并且是大大的有名,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譬如说姜子牙,他作为辅助周文王、周武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天下的开国功臣,齐国第一代国君,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察人事,被人们称为韬略鼻祖,千古武圣,百家宗师,齐国兵祖,千秋功业,后人称赞。特别是受到后来的一些智慧人物诸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的顶礼膜拜,现代人由于据当时年代久远,尤其是受到神话小说《封神榜》的影响,只将其当作一个神话人物来认识,实际上,历史还是对其有着真实客观的评价的,比如在唐朝,姜子牙被政府封为武成王(孔子则被封为文宣王),又如北宋名相王安石就写过这样一首词:
浪淘沙令
伊吕两哀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到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毛泽东主席也对姜子牙研究颇深,认为这个人厉害,连鬼神都怕他,要求抗大的学员好好学习研究他。 三、在姜子牙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神虎术内涵非常丰富,大致包括文、武、医三大体系,并且文是大文,若是天机不泄,可以迷尽天下众贤圣,明其理则可以道义行天下;武是大武,若是天机不泄,可以耍尽天下众英豪,得其艺则可以武艺打天下;医是大医,若是天机不泄,可以戏尽天下众美人(众顽疾),精其术则可以救济天下。不过,过去的人是述而不作,口口相传,相当得保守,所以若是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了解这些内涵奥义,大多数的人均以神秘、无稽之谈视之,而不愿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当然,又由于保守,只在宫廷传衍,高隐霸士中传习,辈辈怀珍自秘,“千金不传神虎术,千珠万宝不传神虎术”,致使一些有心研究和修习之人也望而却步,素不知,“得孤旨者,终身之大幸也,学了神虎,高似英雄!”
四、无论从姜子牙的地位、学术及影响来看,老子都不可能不受到其影响。《道德经》只“言有宗,事有君”此言,无不说明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有传承和有发展的。若加以比较的话,姜子牙道家思想是述而不作,心口相传,传承谨慎,范围较窄,讲究大活统一全体万变,以其为理论基础创立发展起来的神虎术武功相当得孤绝,其文治武功决定了他要求雄争于天下,后世的兵家(也以道家为宗),如有第二代武圣之称的孙武(子),还有张良(字子房),诸葛亮(字孔明),刘基(字伯温),都应属于姜子牙这一“道”,他们俱对姜子牙顶礼膜拜。老子讲究清净,以柔克刚,有五千言的《道德经》留世,成为后世太极拳与气功理论的基础,其传播面较广,后世的陈抟、张紫阳、王重阳、张三丰等人应是这一思想的继承人。 五、魏坚毅先生自幼随其父魏安邦老先生修习家传武艺――神虎术,接受其父残酷地训练,掌握了不少神虎术的绝技。早年艺成,曾随父母工作的搬迁而走遍大江南北。他特别喜欢切磋交流,以盘耍摧杀敌手为乐,但他也颇讲武德,绝不无故伤残敌手,曾与之交手者国内外有百千之众,但他几乎从未失手。他的这种经历对更好地开发挖掘神虎术的搏杀功能大有好处。与此同时,在过去专讲拳头硬的时代背景下,魏先生以己孤绝的身手,建立了赫赫威名,奠定了其在武林中的崇高地位,故此,魏先生也就有了这么句口头禅,叫做经历了不起,阅历了不得。所学必精,所闻必广。但当时的魏先生也是十分保守的,有不少人与他接触,甚至拿出本门的拳谱秘诀来给他看,为他展示,并想从他身上掏点东西,但结果是一转眼,魏先生为他们演练示范的,比其本门前辈做的都要好。而魏家拳之真东西真面目,人家仍是一无所知,这就是魏先生讲的,“高的改造低的好改,低的改造高的不容易”。李紫剑先生有诟病魏先生既会这拳术又会那拳术的文章,并认为会神虎术的魏坚毅先生与会少林拳和猴拳的魏坚毅根本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虽然这种怀疑看似不无道理,但现实就这样出人意料。魏先生正式开始传授神虎术大概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一位国家体委领导的劝说下,92年才经《精武》杂志编辑严格审核考察过关开始在杂志上进行函授面授,他与当时另外一个也在《精武》杂志举办函授面授的人物,大成拳的中兴之主――王选杰先生齐名,并赢得了“北有王选杰,南有魏坚毅”之美名。正是这两个人,不知使武林中有多少人受益,他们开创了传统优秀武术大普及大推广的这么个新时代。从我们对魏坚毅先生的考察来看,魏先生很有古典精神,是个很讲学术的人,他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逐步解放的,譬如,最近我们去拜访他时,就听他说:“现如今的很多武友对古今中外的武技都有考察,是站在全世界范围这一角度看问题的,若是神虎术再不拿出内堂和宝阴体系中的高技艺,是不能让他们信服的……”所以说,现在的武友也不应该老抱怨魏先生保守和不传艺于人,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实际上,象魏先生这样掌握着一定秘传的人是需要外界推动的,所谓外激内发。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发展就是硬道理,可以说发展是解决有关神虎术传承的一切问题的关键。
六、在一些武术杂志上是这样宣传的(我们姑且从俗而论):神虎门是一个门派,神虎术是一种武术,他的第66代唯一的传人就是魏坚毅先生,然而私下里,魏先生却说,神虎术是一门学术,如果将它当成武术或门派,就会降低神虎术的学术地位和价值。王芗斋先生曾说:学术是公有之师尊,是宇宙之神圣。神虎术是超越国界,超越门派,也是超越技术的。这几年,神虎术在报刊杂志上报道少了,但国内外的一批武术爱好者的热情却更高了,他们仍然与魏先生频繁接触与交往,为了学习与掌握神虎术而孜孜以求。什么神虎术再无著作碟片,也无神虎弟子的培养,这些都是门外之论。一本三十几万字由魏先生弟子根据魏先生十年授徒传艺口述整理而成的专著《奇宝真经――中国古典孤传武艺神虎术阐秘》业已完稿。内部的技术、资料、碟片也已拍摄,可能有许多武友会在神虎术中、高级教材中会看到。目前神虎术已发展到了第67、68代,许多武友都以能学到这一门学术而自豪!相信有部分武友“90年代大成拳,21世纪神虎术”的预言或许会在不久即可应验。 七、不过话又说回来,愿望与现实之间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许多武友想发展神虎术,魏坚毅先生更想发扬神虎术,但现实中制约神虎术发展的不利因素,就目前来讲,远胜于有利因素,譬如又许多人想投资发展神虎术,但本人根本就不懂不会神虎术,还有许多人是拿神虎术当生意商业来炒作的,这搞不好的话就容易砸;又如神虎术巧毒怪绝,施展开来具有破神毁力,断手断脚、报废身体之神威,一旦为歹徒所掌握和利用,到时,人们还不经常找魏先生讨说法;一个武界名流在与魏先生比武落败后说:你的东西的确厉害,但这是国家要限制的,而我的东西却是国家今后要提倡的,;还有武术界人士叫嚷要与魏先生比武:“看他能将我怎么样,他真的敢动手伤我,我叫他今后官司打不完;我有的是钱和关系,他若敢真来,我叫上百多号人一起来对付他。”另外,还有版税问题,盗版问题,一点都不化代价就传其神虎术,这不就亵渎了神虎术这一神功。高处不胜寒,树欲静而风不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高于人众必妒之,与其这么难发展,还不如不发展,而魏先生也的确不愿意对不起任何一方面的人,所以他现在就索性不去发展。这样以来,不与俏佳人拍碟片,不与中央台拍碟片,不与杂志社、出版社出书,也就只好这样了。魏先生常告诫弟子们:“不要拿神虎术和其他门派的武功作比较,神虎术名气不能再大了,名气大了容易树敌,遭人嫉恨,修道贵有真法门,练武贵有真本领。假东西到处卖,真东西到处藏,我们的东西确实是国内外孤绝的,学术价值也是难能可贵的,自己知道这点就行了。对很多事要看淡些,人们把我捧上天也罢,把我摔下地也罢,这又有什么呢?有时人家捧你,你就得拿命去拼,要说我也曾有过很大的名声,但虚名与我本人无丝毫的改变,但却因此可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困惑,从而导致自己早日死亡。如今单讲拳头功夫已不行了,还必须运用大头功夫。”魏先生把“一切都看淡泊了”于他个人可能是好事,逍遥洒脱心境雨齐碧空,但于神虎术这一学术的发展却是大为有害的,不过魏先生由过去有意培养弟子征战各国拳坛转变到如今无所作为的过程也不是无道理的,中国自古历来不都是“侠士高人尽归隐”的么?!
八、神虎术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其他门派的理论技术是百分之百的不同,是属于超常规反常态的武功,是千门多不如一门绝的绝世超世武功,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它不压腿劈叉,也不打沙包踢脚靶树桩,更不负重举杠铃石锁等,习者照样身轻如燕,力大无穷,极其难能可贵,是正正宗宗,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古典传统武艺,也是炎黄子孙能够引以为自豪的中外独一无二的中华(东方)文化奇宝。它的继承和传播可以给武术以信心,给传统文化以信心,给国人以信心。它不像有些传统武术,一涉及到打斗就往拳击散打上靠。此外,关于一步打人,内变运转,吸空飞转,团曲磨帖,神觉神能,多能一体,元灵丹田,波浪神功等理论与技术,你见识不到就根本想象不到,(与李紫剑“神虎术是魏坚毅新编的古拳”的观点不同的是,我反倒认为“此功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人识”)。所以,神虎术有时不好说真话,魏先生80年代末就接受了国家体委一领导的建议,不再对其他门派公开作出评价。这二十年来,他虽然“傲脾狂放”,但从来“口不臧否人物”,人们尚且如此待他,倘若是真经武学之总枢系列丛书《奇宝真经》、《大乘真经》、《万妙真经》等出版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那骂声肯定铺天盖地,这样就会影响情绪,影响正常生活, 而这又何苦来哉!有时被人清剿就是由于你正确,这样的前车之鉴还少吗?!许多人不和你探讨学术,却和你玩势力,玩江湖、玩社会的那套,魏先生他玩不起,也不屑玩。多年来,亏得魏先生对外界的任何说法,均不与评价和回应,这才少招致了多少的打击和算计! 九、任何一门学术都会碰到继承和发展这一课题,神虎术只有先继承然后才能谈发展。青年武学家田克先生曾送给我三个字,要我做到“诚承成”,魏先生也送给我八个字加以勉励:“求真求实求高求绝”!对此我是深有感触,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乃是解除魏先生的担心和忧虑,劝服说动他把自己知道和掌握的功理技法都说出来,传出来,然后,学员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原始神虎术”要,“概念神虎术”也要,但若没了“原始神虎术”,“概念神虎术”也真的会成了一空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认为善待魏先生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有人称魏先生为姜子牙道术和齐鲁文化的活化石。的确,他可以为你学习神虎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出书出碟为人们研究提供各种素材和技术支撑。如今,社会各界“好龙”的“叶公”不少,“宁信度无自信”的“郑人”不少,“事后诸葛亮”好打“马后炮”的也复不少,可以说“拯救神虎”的工作迫在眉睫,希望魏先生趁尚不十分颓唐之际,带出各式各样能展现神虎术原貌的弟子出来。以利于今后神虎术的全面发展,将来弟子们将其发展成“神学”神虎也好,健身神虎,表演神虎,养救神虎,搏杀神虎也罢,那是后话,也就任意随便了。总之,对于魏先生(神虎术),我们相信“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术)”。
十、目前,做事难说话难,做好事说真话则更难。魏先生经常感叹:“神虎术是好东西,就像是一座宝藏,你挖不完也挖不了,又像是一个宏伟工程,你干不完干不了,而诸如学术界、商界、政界的人士均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一些核心技术的揭密或可能引发许多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读者武友尽可能只吃鸡蛋,而莫追究生蛋的这只鸡怎样,一些人学拳练功倘若到了丧失独立人格和精神思想的程度,那正是太可悲了!得志宏福天下,背志孤隐其身,我不这样做也不行啊!”
在几年前,李紫剑先生给我学生写信,外行人想说内行话:“当我质疑神虎术学术的那一天,就是神虎术的末日”,“蒋先生可能因此会毁了神虎术。”这绝对是唯心主义者放的厥词。鲁迅先生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我希望我们也好,李紫剑先生也好,再进一步研究神虎术和武术,逐渐逼近神虎术之真实和中华武术之真实。最后我想以著名书法家冯燕平先生在观看了魏坚毅先生的著作和碟片以后,有感而发做的一首诗为结尾,并籍此表示自己对像魏先生这样的武林豪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神虎出山挟大风,孤传绝艺振寰中;
三图保国霸王业,七境通身壮士功。
宝壁空怀庸碌妒,高标特立圣贤同;
武功文采风流在,万世知音仰杰雄!,
按 “三图”是指百宝炼图,百宝战图,百宝救图这三大孤诣图像。
“七境”是指(一)白虎相争之势、(二)天上西方白虎星宿隐动规律、(三)姜子牙兵法、(四)姜子牙道术、(五)姜子牙振国之道、(六)引导健体之术、(七)齐国兵家搏杀技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37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