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救妹妹与恶犬搏斗缝了90针,如何评价男孩做法?

6岁男孩救妹妹与恶犬搏斗缝了90针,如何评价男孩做法?,第1张

我觉得这个小男孩非常的勇敢,因为在面对这样的恶犬,他没有退缩,有没有被吓到,而是勇敢的去同这个恶犬做斗争,去救下了自己的妹妹,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称赞的事迹。这事情发生在国外,男孩儿的名字叫做布里奇沃克,他居住在美国的怀俄明州,当时的情况是,一只一岁多大的德国牧羊犬冲向了他四岁大的妹妹。

而只有六岁的布里奇沃克在看到之后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保护自己的妹妹,这只德国牧羊犬就马上将攻击的对象变成了布里奇,在碰到布里奇之后,他开始疯狂的撕咬布里奇的面部和头部,布里奇也是跟这个狗疯狂的争斗,随后他又忍着疼痛将妹妹从牧羊犬的身下拽了出来,之后拉着妹妹的手两个人一起逃走了,但是布里奇却因此受了非常严重的伤。

根据他的家人透露说不理其因为经历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手术,他的脸上就缝了90多针,试想一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小孩儿身上能不让人心痛吗,而且他当时还是为了去救自己的妹妹,实在是一种有责任有担当的大男子汉行为,是现在许多人所不具备的。

在这件事情之后他的妈妈在跟他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只有六岁的小男孩他回答说,如果当时他和妹妹两个人有一个人要死的话,他希望那一个人会是他,这个是从一个六岁小男孩儿嘴中说出来的话,我们能不震惊吗,可以看出他对妹妹的感情有多么的深,那个小女孩真是太幸运了能有这样的一个哥哥,他在网络上火了之后,世界拳击理事会WPC也是对她赞不绝口,并将他提名为WPC的荣誉冠军,称赞他是英雄,我也是十分佩服不立即的这种勇敢的行为,也是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能够更好地跟妹妹一起玩耍。

  美国人爱狗、养狗已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美国宠物协会最新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近35%的养狗者将狗视为好朋友,约18%的狗主把狗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或伴侣,他们中间许多人不仅将狗的照片挂在家中,而且每年圣诞节在给朋友和孩子挑选礼物时,也不忘给狗选上一件礼物,有的主人还“投狗所好”,不时地买冰激凌、蛋糕等犒劳他们的爱犬。甚者还要为狗举行生日会,给狗做寿,宠物狗真正地被美国人“宠”了起来。

  但是,美国的法律对豢养宠物的规定也同样完善和系统,其中尤以对养犬的管理规定最为突出。大到违法、违规,小到违反了生活小区的“民约”,都有可能要受到法律或经济上的惩处。

  犬主人的责任与义务

  领取执照据各州法律的规定,凡是狗的主人都必须向当地政府指定的动物保护部门领取执照,领取执照后方能成为合法饲养者。狗的牌照的期限各有长短,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牌照费用因狗的品种而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狗牌的最高费用为46美元

  定期注射狂犬疫苗美国对定期为狗注射狂犬疫苗工作予以极大关注,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在美国爆发和蔓延,美国动物保护协会要求狗的主人定期为狗注射狂犬疫苗,并视情况为同狗接触多的家庭成员接种疫苗。

  不能虐待狗一旦拥有狗,狗的饲养者就要履行其义务。各州的法律都一致规定,在美国狗不能用散养的办法饲养,必须关在庭院中和房间里;同时,拴狗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将狗锁在比较狭窄的地方。动物保护协会还要求狗主人或者监护人离开狗或让狗独自在家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0个小时。狗主及家人外出旅行可以将狗放在托狗所,由托狗所代为饲养和管理。

  对恶犬管束针对那些性情暴躁和有攻击性的狗如德国牧羊狗等恶犬,许多州都通过了《恶犬法案》。根据该法,狗主必须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在公共场所,主人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其戴上约束皮带和防止咬人的口套,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要散养。否则一旦发现,执法部门有权将其充公或者杀死,并且要视情节轻重追查狗主的刑事责任,甚至可以判处其蹲90天大狱。同时,法律还要求饲养这类狗的主人购买10万美元的保险,以备在不幸被狗咬伤时能支付赔偿费。

  “睦邻法”调节邻里矛盾

  在众多地方法规中最引人注意的法规是《妨碍公共利益法》,这一法规的出台备受非养狗者欢迎,被誉为“睦邻法”。美国法律赋予公民养狗的权利,同时也赋予非养狗者以休息和不受养狗街坊邻居干扰的权利,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妨碍公共利益法》禁止不间断地狗吠声,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的连续狗吠。法律要求主人无论何时都要控制狗吠,要求狗主要遵循“三吠”原则处理邻里关系。为此,动物保护协会还鼓励养狗之家要认真听取邻居的意见。

  《妨碍公共利益法》还要求,狗主人在遛狗和带狗外出时要及时清理狗的粪便,不要给社区的环境造成污染。记者注意到,几乎在华盛顿所有可以遛狗的公园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一旦狗排泄,主人即可用塑料袋处理掉。早晚在街头上遛狗的人手里往往也拿着一个塑料袋,他们随时将狗粪便收集起来。许多友人在谈到对华盛顿印象时都说这里很清洁,晚间走路不用担心会遇到“地雷”。

  犬惹祸主人负责任

  按照《联邦动物保护法》虐待狗要受到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甚至蹲监狱,同样狗闯祸或者由于主人的疏忽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责任方面,许多州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即无论是不是主人的过失,只要是你家的狗咬伤了他人,你就要承当法律责任。如果受害人是擅自闯入他人地界,挑逗、刺激或者虐待狗而被狗咬伤,法律将视情对主人从轻发落,但主人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在众多的诉讼案中,受害人都要求狗主人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以及其相关费用,正常情况下,狗主人都愿意承担这一经济责任。如果主人态度不好狗的主人有受过类似处罚的历史,那么法官在量刑时则会加重对其的处罚,尤其是常常会做出惩罚性的经济裁决,以起到警醒他人的作用。

  《联邦动物保护法》

  因狗致人损伤或其主人疏忽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的,狗的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样,虐待狗也要受到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甚至入狱。

  各州法律

  美国各州都有关于养狗的法律规定,均规定任何狗都不得用散养的办法饲养,必须关在庭院中或房间里;但拴狗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将狗锁在比较狭窄的地方。

  《恶犬法案》

  《恶犬法案》系美国关于养犬法律中的最主要的法律之一。该法案规定,狗的饲养者必须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在公共场所,主人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其戴上约束皮带和防止咬人的口套。否则一经发现,执法部门有权将其充公或者杀死,并且要视情节轻重追查狗主人的刑事责任,甚至可判入狱90天。

  《妨碍公共利益法》(“睦邻法”)

  《妨碍公共利益法》是美国关于养犬法律中另一部著名法律,又称“睦邻法”。该法律规定,法律赋予公民养狗的权利,同时也赋予非养狗者以休息和不受养狗街坊邻居干扰的权利。法律要求主人无论何时都要严格控制狗吠,狗的主人要遵循“三吠”原则处理邻里关系。

  动物保护协会规章

  狗的主人或监护人不得让狗独自在家时间超过10小时;狗的主人及家人外出旅行可将狗放在托狗所,由其代为饲养和管理。

楚萨迪,也常翻译为特鲁萨尔迪、托鲁纱缔、楚沙迪。尼古拉·特鲁萨尔迪(NicolaTrussardi)在意大利是与阿玛尼、范思哲和瓦伦蒂诺等齐名的大设计师。楚萨迪(Trussardi1911)创建于1911年,是国际著名的顶级意大利品牌。楚萨迪(Trussardi)的皮具设计高贵、优雅,吸引了不少白领人士的垂青。

引言:

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要不要生二胎纠结。养两个孩子,不仅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也会比较多;但同时,父母也可以享受双倍的天伦之乐。

二胎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大娃和二娃之间的矛盾,两个人经常因为受到父母的爱不均等,家庭地位不平等而吵架,但是如果一个家庭里有这样的二胎,恐怕所有的家长都不会再犹豫了:

在美国,一位六岁的哥哥带着自己四岁的妹妹出门玩耍,不想路遇恶犬,直接朝着妹妹扑了过来,哥哥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的把妹妹保护在自己身后。

妹妹是平安无事了,哥哥却承受了所有伤害,因为 年小体弱,哥哥无力抵挡恶犬的袭击,半张脸都被咬伤 ,因为恶犬主人及时赶到,哥哥才“逃过一劫”,不过后续还是缝了九十多针。

在心疼哥哥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对他的行为作出了赞许,在了解到孩子非常喜欢复仇者联盟之后, 美队的扮演者也给孩子送出了“美队专属盾牌”,并且称赞他为“英雄”。

兄妹感情和睦,互帮互助,即使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彼此依靠。

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的确是遇到二胎关系不和,为什么会这样?小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对兄弟姐妹的互相“仇视”,多半是因为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家长偏心

很多二胎家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个孩子吵架,家长要么跟大娃说“你弟弟妹妹还小,你要让着他们,为什么不管好他们,肯定是你的责任”;要么跟二娃说“肯定是你不懂事才把你哥哥姐姐惹生气了,你就不能听话吗?”

完全不考虑是非对错,只凭感觉去“判决”矛盾,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乱开玩笑

拿孩子作比较

家长在表达“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说“你哥哥姐姐学习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呢?”“你弟弟妹妹那么懂事,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这样的反问只会加重孩子的抵触情绪,引起他们的反感,造成更加严重的二胎矛盾。

让大娃做好带头作用

在备孕二胎之前,要征求大娃的“同意”,并且跟他解释清楚,弟弟妹妹的到来,不仅是让他多了一个玩伴,还能够在父母老去之后彼此扶持。

在二胎出生之后,可以让大娃适当帮父母照顾二娃,培养两人亲密度的同时,也能够帮大娃养成责任心。

让二娃更加“懂事”

在二娃长大一点之后,父母应该让二娃懂得全家人对他的付出,在其中他的哥哥姐姐也出了不少力,保护了他的成长,因此他要懂得感恩,不能仗着年龄小就“胡作非为”,给大家添麻烦。

父母要“一碗水端平”

在二胎出现矛盾的时候,不应该按照对孩子的喜欢程度来判定对错,首先要了解事情真相,对错误的一方进行教育,要求他道歉并且进行适当的惩罚,同时也要教育无错的一方学会宽容,因为对方是你的亲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即便是家庭没有矛盾,父母也要尽量给两个孩子均等的爱,给一个孩子买衣服,另一个孩子就不能落下,这样才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

结语:

二胎家庭,酸甜苦辣要更多一点,因此处理二胎之间的关系,也是家长们的必修课,希望各位二胎爸妈,都能养出来省心懂事的好孩子。

今日话题:你觉得现在家庭几个孩子是最好的?

在美国,发生在一户人家自己家中或院子里的事情,只要侵犯了邻居的利益,政府有权接受举报,进行干预。举例说,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户人家有权利要求上游的人家不将废水排放到这条河中。所以,邻里纠纷小的可以在社区层面解决;大的必须根据州或地方法规解决;再解决不了的,再往上走,联邦法院根据《宪法》条文做出裁决。

 在美国社区,要求每一个业主避免在自己的土地或房产上进行“不合理”的侵扰附近土地使用或享受的活动(例如邻居家的生活受到烟味、嘈杂声的打扰)。小麻烦也须有相应的法律管辖,美国人称此类为“皮毛法律”。

 邻里噪音整治法

 曾经有朋友问我,纽约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表现是哪一项?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噪音污染。纽约市有关部门每年都要收到六千多件市民投诉噪音扰民的信件。

 1992年末,纽约市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对于噪音进行测量并明确规定噪音控制标准的城市。据测试,地铁经过时发出的噪音为100分贝,摇滚乐的轰鸣为110分贝,一米之内的汽车喇叭声为110-120分贝,垃圾运输车为100分贝。所有这些噪音扰乱了居民的宁静生活,许多市民在报纸上质问市政府:纽约号称“世界之都”,管理水平、技术能力都不差,怎么就不能治理一下噪音污染?

 1997年纽约市议会终于通过了更加严厉的“新噪音防治法”。在惩罚力度上,“新法”比1992年的“旧法”更严厉,罚金也比“旧法”提高三倍。“新法”规定,在距离公寓楼一米处进行测量,所有噪音超过45分贝的声源都被禁止使用。无论是狗叫、过大的电视音响和汽车的鸣叫,都不得连续超过三分钟,上述违规超过三次,就将被罚款525——2625美元。“新法”还规定,各家商店、酒吧、夜总会的扩音喇叭声音不能让街道上行走的人听见,如果音量太大,就将处罚24万美元。家庭报警器、建筑机械、电动工具、垃圾处理装置、大型空调设施等都在该法的严格监管之下。具体罚金如下:

 音响设备:一次违规罚款90-350美元;三次违规罚款270-1050美元。

 狗叫:一次违规罚款45-175美元;三次违规罚款135-525美元。

 车辆喇叭:一次违规罚款130美元;三次违规罚款4200美元。

 摩托车(过度轰鸣):一次违规罚款440-1400美元;三次违规罚款1320-4200美元。

 锤子敲击(夜晚):一次违规罚款440美元;三次违规罚款4200美元。

 酒吧、夜总会喧闹音响:一次违规罚款2000-8000美元;三次违规罚款6000-24000美元。

 对于一般居民违反噪音法的,可以投诉。近年,纽约市环保部门专门成立了处理噪音污染的机构,该机构有几十位督察员从上午八时至下午六时,处理有关噪音的投诉。每年该检查组要处理上千件投诉,在这些投诉中,约有1/3发生在曼哈顿社区。原则上,只要社区有投诉,督察组成员就会煞有介事带着监测仪器,在当地社区的警察陪同下赶到现场测试噪音分贝,对违规者当场开具罚单。

 家庭宠物限养法

 有一种说法,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是:一对夫妻两辆车,三个孩子一条狗。由此可见宠物在美国家庭中的地位。美国人热爱动物,许多家庭都饲养宠物,其中以养狗为多数。狗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朋友。在纽约市,除了在政府公房里居住的家庭外,只要交上20美元的牌照申请费,就是合法养狗户。因此,几乎所有家庭都有能力养狗。在纽约市的一些公园里,还专门辟有一角供宠物狗跑步使用。如在格林威治村附近就有一个小型狗公园,公园是封闭式的,有木门开启出入口,里面有松软的沙土跑道,供狗跑步,也便于狗拉屎、撒尿后就地掩埋。

 美国人普遍认同“养宠物利大于弊”。宠物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上的需求,宠物还能拓展你的人际关系。但是,养宠物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其中报道最多的是恶狗咬人的问题。据美国“防止伤害中心”1997年的报告,平均每年有300万美国人被狗咬伤。遭到狗攻击最多的是孩子们,因为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又不知道如何与它们打交道,它们玩耍时不免手脚重,让不知所措的狗突然发怒,转而攻击。狗咬人的事虽不是新闻,但是美国许多州都通过相关法律,对于咬人的恶狗实行处罚。纽约州也通过了《恶犬法案》,禁养恶犬。该法对于“恶犬”的定义是:对人有明显威胁行为,无故攻击他人致残或死亡的犬。该法还规定,咬人的犬的主人要处以400美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处罚880美元,咬伤致死的要处以1000美元罚款。如果一条犬已经被认定有危险倾向,主人却没有严加防范和处理,而后又继续咬伤、咬死他人,狗的主人要被判入狱90天,同时罚款1000美元。另外,纽约市的法律还规定,居住在纽约市公房(产权属于纽约市政府的廉租房,租给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家庭不能养狗,如果住家坚持饲养,市政府有权让其搬出公房。

 养宠物还有一件遭人烦的事情就是狗屎的处理问题。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纽约市的大小街道上,在一定距离以内都有一块明显的标志牌,上面用示意图指示狗的主人及时处理狗屎,旁边还有一行文字说明:违规者将处以50-100美元罚款。看来,罚款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关键还是要靠主人的自觉意识。在波士顿,有一个环保组织捐赠小型可降解塑料袋,在闹市街头设小型木箱,里面放着收拾狗屎用的塑料袋,遛狗时若忘记带塑料袋,可以随时拿来使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善事。

 在美国社区中,爱管闲事的邻居不少,有的家庭虐待自家豢养的狗,就会有邻居举报。纽约市专门有一个称为“狗法庭”的电视频道,它由动物权利组织出资举办,只要邻居拿出相应的证据证明狗的主人有虐待狗的行为,“狗法庭”就可以判主人有罪,并且发动攻势对狗主人施加压力,直到将狗解救出来为止。这个电视频道整天播放的就是这样一类公之于众的录像带。虽然“狗法庭”不能真的拘捕虐待狗的狗主人,但是一旦你的“恶行”曝光,就会招来一帮“动物权利保护人士”,在你家门口或你的工作场所整天打标语、呼口号,让你无地自容,名誉扫地。

 社区泊车管制法

 小汽车出行是美国人生活方式,但在纽约市曼哈顿社区这是一个例外。纽约人公认:在曼哈顿即使你有能力买车,也不一定有能力养车。即使是有钱人,也要再三考虑拥有一辆私家车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曼哈顿人的出行方式主要还是以搭乘公共交通为主。这需感谢遍布全市搭乘便利的公共交通网络,还要感谢市政府多年以来“公交优先”的政策导向。

 曼哈顿寸土寸金,有的公寓楼拥有地下停车场,居民每月花费300-400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个车位。有的公寓楼没有停车场,拥有汽车的居民只能将车子停放在营业性的停车场里,这里的收费就十分昂贵。以纽约市中城附近的收费停车场为例,每小时收费是799美元,在一些闹市区的停车场所,每小时的停车费可能高达20美元。因此,去位于中城闹市区的饭馆里吃一顿饭,停车费绝对要超过饭费。这不得不让那些想拥有私家车的人望而生畏。泊车费的昂贵自有它的道理:城市社区居住空间拥挤,废气排放会给没有私家车的居民造成身体危害,有车族就必须以缴纳昂贵的泊车费为代价。这样对城市中居住的低收入阶层才算公平,市政府可以将这部分税收补贴到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中去。对于这一点,拥有私家车的人也是认同的。

 在纽约非闹市区,采取的是单、双日泊车方法。具体说来,逢单日,要求车主将车停放在马路的左边;逢双日,要求车主将车停放在马路的右边。这一规定约定俗成,人人知晓。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城市环卫部门冬季扫雪,秋季扫落叶。如果有人违反该规定,那么就会有专门的拖车公司将车拖走。

 纽约市还有一个遍布社区的民间组织,该组织的名称叫做“步行者的权利”,它的宗旨是在纽约每一个社区创造一个“使用安全、步行方便的环境”。作为有车族,在社区驾驶车辆要注意以下几点:

 ●车辆在社区行驶时要主动礼让行人。泊车、倒车过程中,人行道上或路口有行人,也要主动礼让。

 ●在社区穿行时,遇到中小学、老人中心、残疾人中心等设施要主动减速礼让。

 ●在社区行驶,绝对禁止鸣喇叭警示行人。若如此,即被视为极不礼貌,重者可能会遭行人按“噪音法”起诉。

 ●在社区停泊的车辆不许安装警报器。否则遇到“半夜鸡叫”,居民可以起诉车主。

 “门前三包”管理法

 在美国社区,任何居民都必须保持自家门前的卫生状况良好,无阻碍地方便他人行走。公共地带不得随意堆放杂物,否则邻居可以根据有关法律起诉事主。

 居民门前的绿化工作也是由自己负责。在美国的郊区社区里,居民都居住在一种被称为“独立洋房”的住宅中,这种住宅门前有一块大草地,后院有个小花园。美国人喜欢园艺,家家户户将这一亩三分地打点得春意盎然。如果哪户人家疏于打理庭院,导致杂草丛生,社区其他居民就会看不下去,轻者提醒你立即改善,重的告到社区委员会,让你没面子。因为按照美国人的观点,门面不只是一家人的事情,而是影响社区脸面的事。他们完全有理由去管这样的“闲事”。如果屋主借口工作繁忙,他们可以帮你推荐园艺工人上门服务,当然雇人除草的花销还需你自己承担。

 过去纽约市的园林管理部门只知道栽树,不知道维护。树种了不少,活下来的不多。纽约市的树木覆盖率为166%,远远低于全美城市树木覆盖率31%一个叫做“让绿色充满希望”的民间组织倡议,如果沿街的商户能够主动照料就近的树木,那么树木的存活率将大大提高。这项倡议受到纽约市民的热烈响应。位于商业区的商店在夏季会主动给沿街树木浇水,附近社区的居民在炎热的季节也会提着水桶前来浇灌。那些枯死门前的树木,商家自己花钱重新栽种。到了冬季,商家组织扫雪,避免融雪剂对树木造成的损害。

 社区居民和商家还积极举报那些破坏树木的行为,大约在1998年就有105例破坏树木案件被举报,这105位被检举的树木破坏者被责成自己买苗木替代被伤、被砍的树木。这种承包方式深受市民欢迎,因为树木一旦被视为居民或商家自己负责的“财产”,他们就会很关注它们的成长。大家齐心协力搞绿化,既解决了市政府绿化部门的经费、人手短缺,也能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42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