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历史

李小龙的历史,第1张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

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

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李小龙在家庭的告诫下,18岁那年决定离开香港到美国留学。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人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1946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桂冠。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

设馆广授徒宣扬真功夫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

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莲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

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涉足**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乐**公司的邀请,拍成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令人赞不绝口。

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

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3岁。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如果你不是说的WWE摔角哪种假打的话,那么就是MMA综合格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赛事就是UFC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武术赛或者综合格斗赛。

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现代MMA运动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种格斗术运动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非常精彩的格斗比赛。MMA具有统一的比赛规则,赛规的设定不偏不倚,既不会偏向某一种武技,也不会使某种武技处于劣势。参赛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锁技、绞技等多种技术。比赛可以在与拳击台相同的拳台进行,也可以在带护栏的八角形场地举行。比赛获胜的方式同拳击比赛相似,即KO胜、优势胜利、医生终止比赛、对手弃权、分数评定、或者取消比赛资格。但与拳击或踢拳比赛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手也可以通过让对手认输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当参赛者由于被缠抱、挨拳过重或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赛时,他都可以主动选择认输。整个比赛过程流畅明朗,当选手倒地时比赛继续进行,裁判很少叫暂停。比赛重量级别的划分与拳击、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军赛一般为三个回合;冠军赛一般为五个回合;每个回合持续五分钟,每两个回合间有一分钟休息时间。

MMA的历史

综合武术竞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被称为Pankration。完美的参加者应该是拳击手中最优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优秀的拳击手。参赛者不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气、心理素质和战术安排也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现代MMA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巴西出现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语中就是无限制的意思。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于二十世纪初期开展了现代MMA运动的新纪元,他们主要应用其家族自创的自卫防身术——巴西柔术,参加组织比赛。在比赛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赛不设时间限制,不分重量级别,比赛经常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格雷西家族于1993年把MMA比赛引入美国,即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术、相扑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UFC使美国观众第一次在同一个场地中看到了不同功夫间的较量。迄今为止,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MMA比赛,并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娱乐性与竞技性的体育赛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国际武术界的巨大支持。现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和各方武术高手都要参加UFC。UFC的成功带动了世界范围MMA运动的发展,MMA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流行运动。迄今为止,MMA比赛在美国全国所有50个州,都已成为正式合法的比赛。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赛;美国全国还有将近100家的不同机构,举办着各自的MMA比赛。

在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挪威、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都已先后开展起了MMA运动。亚洲的科威特、阿联酋、韩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等地区也都开始举办自己的MMA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在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MMA发达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为MMA比赛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个月都会在日本举行一次比赛,光现场观众就达数万人以上。就连一向以踢拳比赛著名的日本K-1组织,现在已经开始将其半数的比赛转变为MMA比赛。

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纵览世界武坛;综合武术竞技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武坛各类先进武术比赛的主流理念。

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会联系到血腥和暴力,那么MMA比赛作为一项世界范围合法化的运动它是否安全呢?对未经过MMA训练的人看来,综合武术竞技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现代MMA应该说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运动,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安全纪录。在其八十多年的竞赛史中,只出现过一例死亡纪录(1998年俄罗斯举行的一次管理混乱未经审批的比赛)。而在其他的体育项目中,如散打、拳击、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赛,都有过更多的伤亡纪录。其实对MMA运动的夸张描述只是一种商业上的炒作,完全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噱头。以下是一组关于MMA运动和其他运动的伤亡统计数据:

国际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赛组织)委员会:

六年共计482场比赛

六年共计146例受伤

受伤率95%(五分钟回合)

至今为止共计1例死亡

美国业余拳击联合会(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场业余拳击比赛,5,000场职业拳击比赛

共计9,183例受伤

受伤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国橄榄球比赛(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运动员死于训练

每年平均8名运动员死于比赛

每年平均3名运动员死于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脑震荡

1998年到2003年:

赛车比赛平均每年32例死亡(从1990年以来,共计260例死亡,其中观众29名,儿童5名)

赛马比赛共计128例死亡

潜水共计11例死亡

摩托车比赛共计7例死亡

跳伞比赛共计123例死亡

滑翔伞比赛共计55例死亡

登山比赛共计51例死亡

MMA运动之所以有这样良好的安全纪录,主要是因为它的规则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运动员所受的伤害要比其他运动小得多。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不断完善其比赛规则,MMA运动已将观赏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击和踢拳比赛的赛规为例:比赛中只允许使用拳、肘、腿、脚进行攻击,比赛一般为五到十个回合,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员要数秒。这就使得在拳击和踢拳比赛中选手们要连续多次的击打对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胜利;而且在被击倒后,还有八到十秒继续恢复比赛的机会。除了被KO或者弃权,实力差的选手必须要忍受数秒和长回合的比赛折磨。由于头、脸、肋骨等关键部位经常受到大力的击打,所以拳击和踢拳运动员常见伤害为脑震荡、面部出血,严重的有脑损伤、内脏出血等致命性的伤害。所以拳击比赛的高伤亡、高风险纪录是和它的赛规密切相关的。

MMA比赛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来自于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赛规设计:

在MMA比赛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来制服对手,从而大大减少了击打的次数。

比赛在倒地后继续进行,选手通过地面搏击技术可以在控制位置时使用关节技、绞技,从而达到没有任何流血就能够制服对手的目的。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主动认输,进攻方在对手认输后会停止进攻。从而能够真正做到制服且不伤人的目的,这是技击文明的良好体现。

MMA比赛的分指手套更便于使用摔、拿、关节技、绞技等较轻的伤害技术,而且此种手套比拳击手套更轻薄,不但防止手部在击打时受伤,还能减小选手击打的力度,从而提高了比赛的安全系数。

MMA比赛取消被击倒后数秒的规则,只要选手被击倒后出现失去意识情况,裁判员即可终止比赛;这样,选手就不会在不清醒时进行比赛。

所以,选手受伤一般都是些擦伤、破口或瘀青等软伤;以及手指、脚趾和面部的小伤;严重受伤的情况极少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现代MMA比赛实际上是拳击和踢拳比赛的替代品。MMA运动不但成功地减少了比赛伤害,还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流畅性。所以,MMA比赛可以说是为现代体育搏击史带来了一场安全性与观赏性的革命。

UFC综合格斗

UFC 简介

美国举办的综合格斗(MMA)赛事。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缩写。

1993年11月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首届赛事,8种流派的8名选手参加。最后代表柔术的巴西人Royce Gracie笑傲群雄,举世震惊,从此开始了巴柔的辉煌。

UFC1—The Beginning 参赛选手和代表流派

Royce Gracie (巴西柔术BJJ)

Teila Tuli (相扑)

Gerard Gordeau(法国踢腿术Savate)

Kevin Rosier (自由搏击Kick Boxing)

Zane Frazier(拳法,空手道)

Art Jimmerson(拳击 Boxing)

Ken Shamrock(综合格斗)

Pat Smith(跆拳道)

UFC1的冠军奖金:5万美元。

比赛时间:

1.非冠军头衔争夺战为3回合

2.冠军头衔争夺战为5回合

3.每回合5分钟

4.回合间休息1分钟

违规行为:

1.头撞

2.插眼

3.咬

4.抓头发

5.抠嘴

6.击档

7.用指头抠挖对手的七窍或伤口

8.小关节关节技(撅手指头、脚趾头)

9.击打后脊柱或后脑

10.用肘尖向下击打

11.击打喉咙,包括扭抓气管

12.揪、扭、挠对手的肌肉

13.抓对手锁骨

14.踢击躺在地上的对手

15.膝击躺在地上的对手

16.踩躺在地上的对手

17.用脚跟击打对手肾部

18.将对手以头部或颈部着地掷向地面

19.将对手扔出八角笼

20.拉扯对手的短裤或手套

21.向对手吐痰

22.因不光彩行为导致对手受伤

23.抓住八角笼铁网不放

24.在八角笼内用辱骂言辞

25.在回合结束时仍旧攻击对手或在回合休息间攻击对手

26.攻击已经在裁判看护下的对手

27.在比赛结束后仍然攻击对手

28.蔑视裁判

29.胆怯,总是避免与对手接触,故意或持续地吐出护齿或伪装受伤

30.助手干扰比赛

31.在比赛期间抛入白毛巾

获胜方式:

1.降服

(1)身体拍垫认输 (2)口头认输 (3)裁判中止比赛

2.技术性击倒,裁判中止比赛

3.判定

(1)一致性判定 (2)非一致性判定 (3)多数判定

(4)平局,包括一致性平局、非一致性平局、多数平局

4.技术判定

5.技术平局

6.失格

7.放弃

8.没有结果(no contest)

虽然初期的UFC比赛除了禁止挖眼,裆部攻击,和咬人外,其余的没有限制,但是为了能在更多的地方举办比赛而不违反各地的法律,其限制逐渐增多,事实上UFC已经在向着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而非像Pride那样要决出谁是最强者的格斗了。

在UFC中成名的斗士们:在UFC这近12年的历史,造就了很多英雄好汉, Royce Gracie , Ken Shamrock, Frank Shamrock ,Dan Severn ,Randy Couture ,Bas Rutten,Mark Coleman ,Don Frye ,Mark Kerr ,Vitor Belfort,Tito Ortiz,以及现在争当红的Matt Hughes, Chuck Liddell和 Rich Franklin等不计其数,有兴趣的朋友,将这些名字输入到Google里试试,会看到非常多的格斗传奇。

美国的UFC比赛与日本的PRIDE比赛是现在MMA格斗的两大顶级赛事。

综合武术竞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被称为Pankration。完美的参加者应该是拳击手中最优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优秀的拳击手。参赛者不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气、心理素质和战术安排也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历史上,世界各种文化都有过一些形式的MMA。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民间的比武和北宋时期出现的擂台赛,就是MMA比赛在中国的最初形式。

说起MMA,则不得不提一下著名华人武术宗师李小龙。早在三十年前李小龙就提出过综合武术竞技的理论,世界性MMA比赛的分指手套和截拳道中使用的分指手套几乎如出一辙。今日世界武坛全接触自由搏击擂台赛制的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可以上溯至七十年代初号称美国“踢拳宗祖”的乔刘易斯;而乔刘易斯正是李小龙三大冠军级进修弟子中的一个。他的全接触自由搏击职业赛的理念,正是直接源自他的导师李小龙。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于二十世纪初期开展了现代MMA运动的新纪元,他们主要应用其家族自创的自卫防身术——巴西柔术,参加组织比赛。在比赛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赛不设时间限制,不分重量级别,比赛经常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格雷西家族于1993年把MMA比赛引入美国,即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术、中国功夫、相扑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UFC使美国观众第一次在同一个场地中看到了不同功夫间的较量。迄今为止,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MMA比赛,并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娱乐性与竞技性的体育赛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国际武术界的巨大支持。现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和各方武术高手都要参加UFC。UFC的成功带动了世界范围MMA运动的发展,MMA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流行运动。迄今为止,MMA比赛在美国全国所有50个州,都已成为正式合法的比赛。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赛;美国全国还有将近100家的不同机构,举办着各自的MMA比赛。

在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挪威、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都已先后开展起了MMA运动。亚洲的科威特、阿联酋、韩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等地区也都开始举办自己的MMA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在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MMA发达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为MMA比赛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个月都会在日本举行一次比赛,光现场观众就达数万人以上。就连一向以踢拳比赛著名的日本K-1组织,现在已经开始将其半数的比赛转变为MMA比赛。

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纵览世界武坛;综合武术竞技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武坛各类先进武术比赛的主流理念。

K-1是国际性站立式格斗赛事品牌,K为Kungfu功夫, Karate空手道,Kickboxing踢拳击等项目第一个字母的简写,这些项目均为一定规则下的搏击项目,1为第一、顶级之意,合在一起的含意为顶级搏击大赛。1993年由日本正道会馆馆长石井和义创办,2012年1月被香港K-1 Global Holdings 公司全盘收购。

规则:

第1条

比赛场地为72X72平方米,围绳4根的拳台

第2条

选手须戴举办者提供的合乎规定的拳套,须戴护裆、护齿。不可戴护足、护胫、护膝。不可戴隐形眼镜出场。各级别使用拳套规定如下:

蝇量级 5080kg以下 6oz(安士)

雏量级 5350kg以下 6oz

羽量级 5715kg以下 6oz

轻量级 6123kg以下 8oz

轻中量级6668kg以下 8oz

中量级 7257kg以下 8oz

重中量级7620kg以下 10oz

次重量级7938kg以下 10oz

轻重量级8618kg以下 10oz

重量级 8618kg以上 10oz

第3条

比赛方法如下:

1.比赛在原则上

a、单场赛为每回合3分钟,共5回合,或3分3回合

b、淘汰赛3分3回合,也有3分5回合的。考虑到选手的安全,一日总回合数不能超过15回合

2.在击倒时主裁判读秒过程中,到了一回合结束时间的时候,按以下处理:

a、除最终回合外,即使计时员作出回合结束的信号,裁判仍须继续读秒,读秒到10判为KO

b、最终回合时,即使读秒正在进行,计时员作出回合结束信号,比赛即告结束(仅限最终回合)

第4条

比赛的得分,在符合下列项目的基准上作评价、计算:

1.确认为通过拳、脚等有效技作出的准确、有效的打击,根据有否作出相应伤害来判定

2.记分优先顺序为:

a、击倒次数

b、有否给予对手伤害

c、Clean Hit次数

d、根据进攻积极性计算分数,通常优势方可得从劣势方扣除的10分

第5条

比赛判定分类如下:

1.判定 在不能由击倒、技术击倒、失格(丧失

K-1比赛场地

比赛资格)决定胜负的情况下,取决于3名评判的判定。最终回合结束后集计各评判的给分,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或由2名以上评判同意而决定胜负。除此之外判和局

2.和局

a、不能根据评判记分标准来决定胜负的情况

b、两着同时倒地,读秒到9仍不能起身的情况

3.击倒

a、倒地后10秒之内不能起身的情况

b、10秒之内虽能起身,但被判断为无斗志的情况

c、1回合中3次被击倒(淘汰赛中,除决胜战外为2次)的情况

4.技术击倒

a、因为(由双方无意而偶然引起的)负伤,而被主裁判判定为不能继续比赛的情况。但应按第12条

b、比赛中助手投入毛巾的情况。若裁判未注意到此举,监察员可作出比赛结束的信号

c、裁判终止:主裁判判断一方选手优势明显,而劣势方情况危险的情况

d、医生终止:大会医生判断一方选手负伤,或因受严重伤害而不能继续比赛的情况。尤其是选手受重击倒地的情况,大会医生通过协商可作出回合结束的信号

5.无效的比赛

a 、双方选手均违反规定的比赛、假比赛或被判定为放水的比赛

b、虽经主裁判一再提醒、警告仍不能积极战斗,而被主裁判宣告双方均失格的情况

c、单场赛中,选手因双方无意引起的负伤而导致比赛不能继续,且比赛回合未成立的情况(按第12条第3项1)

第6条

延长战(仅限淘汰赛):根据第5条第2项判定为和局时,若在淘汰赛中,由于必须决定胜利者,须进行延长战

1.淘汰赛通常为3分3回合(或5回合),3(或5)回合结束时赛果为和局时,进行3分钟的延长战1回合,再行裁决

2.当第4(或第6)回合的延长战仍为和局时,则进行最后1回合3分钟的延长战。若此回合仍为和局,则考虑从第一回合开始的全过程作计分,纵使只有细微差别亦可据之判别胜负

第7条

有效技:比赛中,下列技巧为有效技:

拳法:直拳、勾拳、上击拳、反背拳

脚法:前踢、低扫踢、中扫踢、高扫踢、侧踢、后踢、内股(对大腿内侧的)踢、飞踢、膝撞

但关于反背拳,由如下限制:

1.仅限于手套的手腕折曲部分以上为有效打击部位

2.比赛过程中偶然发生有效打击部位以外击中对手致其负伤的情况,适用第12条第3项

第8条

犯规技

1.比赛中下列技巧判为犯规。裁判对犯规可予以提醒、警告及扣分。在最初的提醒,积累2次算一次警告,以后即直接给予警告。每警告2次即扣1分,1回合中扣3分即失格。但关于犯规行为,由评判员判断为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时,不适用此条

a、头撞攻击

b、肘击

c、攻击下阴(关于膝撞和拳击,对腰带线以下部分的攻击判为Low Blow犯规)

d、使用摔角、柔道之类的投技、关节技

e、指插、扼颈及咬人

f、攻击倒地或起身中的对手

g、主裁判命令分开时仍攻击对手

K-1

h、抓住围绳作攻击或防御

i、对对手或主裁判说侮辱性的,或攻击性的话

j、用拳攻击后脑(后脑指头的正后方,侧面和耳朵周围不算后脑)

k、故意使对手跌落拳台外

l、自己走到拳台外

2.评判团认为情节恶劣的,可即时给予扣分

3.一再低头冲入对手怀中的行为,因易引起撞击(Butting--拳击中指双方选手头互撞),应对其予以提醒。若因撞击而导致某一方选手流血,即使属偶然,亦对另一方扣1分。裁判判定属故意的时候扣2分。在双方均流血的时候作为抵消,不进行扣分

4.屡次作出没有伴随攻击的抱腿及搂抱,判为消极,可予扣分

5.选手鲜于作迎击、还击之类攻击的,判为消极,也可予以提醒及扣分

6.抱对手的腿不算犯规,抱腿作出的攻击,仅限于拳击或脚踢一次判为有效。但抱腿作出连续攻击则为犯规。对抱腿而不作任何攻击的胶着状态,裁判应命令分开。抱腿投技属犯规

第9条

失格:遇以下情况,选手丧失比赛资格

1.故意犯规,由主裁判宣告失格

2.比赛中不服从评判员指示

3.比赛迟到或不出场

4.举止粗暴,比赛态度恶劣

5.被主裁判判为无战意

6.每警告2次扣1分,而1回合中被扣3分

7.经大会医生诊断,结果为不能出场

8.比赛回合中助手进入拳台触碰到选手

9、其他违反比赛规定的情况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和规模最庞大的职业MMA(综合格斗)赛事。UFC目前每年举办超过20期的按次付费的比赛直播,赛事擂台为标志性的八角笼,签约UFC的职业格斗选手都经过系统而科学的格斗训练,具备综合运用各种格斗技术的能力。UFC在1993年首办于美国丹佛,比赛擂台为标志性的八角笼,目的是在开放式规则下为不同武术流派的格斗家提供统一的竞技平台,从而产生终极冠军,原本只准备举办一届的赛事因超高的关注度延续了下来。

综合格斗类型

·拳击·跆拳道·功夫·巴西柔术

·柔道·空手道·柔术·自由式摔跤

·摔跤·踢拳道·古典式摔跤

胜负决定

1、认输/降服 拍地(或者拍对方身体)认输、口头认输

2、场上裁判终止比赛(TKO)Technical knockout

3、据点数判定胜负

4、平局

5、失资格

6、无效比赛

比赛时间

·头衔争夺赛:5回合,每回合5分钟

·非头衔争夺赛:3回合,每回合5分钟

·注:回合间休息1分钟

判分规则

A 所有比赛都将由三位判分员(或称场裁)进行打分,三位判分员围绕拳台分别坐在不同位置对场中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估;裁判不可以兼任判分员。

B 比赛采用10点扣分制,例如某一回合,给予该回合的胜者10分、败者9分,以此类推计算;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双方场面上难分难解,此时可以给双方打上10:10的比分。

C 判分员可将选手的技术表现作为评估标准,例如有效的打击、缠斗、节奏的控制、场面上的主动性以及防守等。

D 在评估选手的技术表现时,应将拳腿打击力效率更高、缠斗能力更强、控制得更好、进攻更主动、防守更严密等的一方作为优势方,从而在打分上评出优劣。

E 选手的打击是否有效将由他的合法攻击的总数来决定。

F 选手的缠斗是否更具优势取决于成功的扭摔及地面扭缠的次数;例如一位选手在站立状态直接下潜抱摔扭倒对手、躲过地面双腿布置的防守后占据骑乘位,而下位的选手积极部署的双腿guard等,这些都是缠斗的评判标准。

G 比赛的控制优势取决于选手在对决中的节奏、所处的位置与形势等;例如在对方尝试抱腿摔时屹立不倒并反击,反将对手拖入地战并尝试制服技术,突破地面防守占据骑乘位为有力的地面打击创造条件等,这些都可在视作比赛控制方面的表现。

H 进攻性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积极地移动压迫对手并伴以打击。

I 优势防守意味着避免或减少对手有威胁的进攻、抱摔与纠缠等所造成的伤害,并能保持反击。

J 每回合后判分员根据选手的表现对照分数标准进行评分

具体如下:

1若某一回合两位选手表现难分高下,双方都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这时比分应为10:10。

2如果一位选手在某一回合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拳腿打击效率、缠斗等都比对方更有优势,那么这位选手的得分应高过对手,此回合的比分就为10:9。

3如果某一回合其中一位选手在打击、缠斗等方面相比对手都有着极大的优势时,那么该回合比分就为10:8。

4如果在某一回合比赛中一位选手从始至终都压制着对手,完全压倒了对方,没有给对手一丝机会,那么该回合比分将为10:7。

K 判分员须记好选手在保持站立或地面状态的时间,以作参考标准,列举如下:

1如果选手在某回合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身处地面,那么:a优先考虑地战中的各选手的表现; b其次才是选手的站立拳腿表现。

2如果选手在某回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站立状态,那么:a优先考虑选手的站立表现;b其次再考虑选手的地战表现。

3当一名选手在某回合中站立或地面状态中都有着极大的优势,那么此回合比分为10:8。

4如果某一回合双方在站立与地面的时间大致相当,那么须同时考虑双方在拳腿与缠斗方面的表现。

犯规举动

A 下列行为在MMA赛事中将构成犯规,一但选手犯规,裁判将进行处理,视情况甚至会对犯规选手进行处罚:

1用头撞人

2任何形式的挖眼

3嘲讽对手

4向对手吐痰

5拉头发

6把手或脚等深入对方口腔内进行攻击

7任何形式的踢档

8把手指探入对手身上的窍孔或已经出现的创伤、裂口内进行攻击

9小关节控制,例如单独拉别人一根手指等是禁止的

10用肘尖垂直向下进行攻击

11攻击脊椎或后脑

12脚后跟攻击对手肾脏部位

13对咽喉任何形式的攻击,包括抓掐等

14针对肌肉的挖、刺、扭等

15抓对手的琐骨

16足踢倒地对手的头

17针对头部的地面膝

18踩踏倒地的对手

19紧抓铁笼

20抓对手的短裤或拳套

21在擂台中污言秽语

22用任何违反体育道德的手段去伤害对手

23在休息期间攻击对手

24在裁判介入或询问时攻击对手

25在表示回合结束的铃声响起后攻击对手

26各种胆怯行为,包括因惧怕对手而拒绝与对手直接接触战斗,甚至假装受伤等行为

27故意将对手扔出擂台外

28公然无视裁判的指示

29将对手头颈向下倒插入地

30选手所属团队的角落对比赛的干预行为

31在毛发或身体上涂抹能影响比赛的异物

B 如果裁判认为选手存在恶意犯规或同时有多种犯规行为的话,可以取消其比赛资格。

C 某些情况下,犯规选手将会被扣去一分比赛分数作为处罚,由计分员而不是判分员负责计算并公布扣分后的分数。

D 只有裁判可以对犯规进行介定,在裁判没有明确表示选手犯规的情况下,判分员绝对不能依自己的标准进行介定并将之带入对选手的评分中。

E 当犯规发生后:

1裁判须暂停比赛

2让犯规选手站到站到空当位置,先不让他与被犯规选手接触

3裁判详细检查被犯规选手的情况,确保其安全

4如果裁判认为犯规选手的行为必须要受到处罚,那么无论这个规范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否将被扣分,裁判都应将他的介定结果告知委员会、选手阵营以及计分员

F 如果地战中处下位的选手犯规,那么除非上位选手因此受伤,否则比赛将继续进行,并且

1裁判将对下位的犯规选手做出口头警告,告诉选手他的行为已犯规了

2当这一回合结束之后,裁判须将他的介定结果告之委员会、选手阵营、判分员以及计分员

3如果犯规行为实在太恶劣,裁判可以提前结束比赛,犯规选手将被直接剥夺比赛资格从而输掉比赛

G 打在腰部以下部位的犯规处理

1如果一位选手被对方猛烈击打在腰部以下,只要场边医生认为他还可以继续进行比赛,那么将给予该选手5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2如果明确选手在5分钟之内能够再次投入战斗,那么裁判在休息调整结束后应尽快让比赛重新开始

3如果选手在经过5分钟的休息时间后仍然不能重新开始比赛,那么这场比赛将以暂停时的时间为准提前结束,具体看以下第16项

H 除了击打腰以下部分之外的犯规处理

1如果一场MMA比赛因为一个无意的犯规而暂停,立即分开选手后裁判应立即向委员会一方上报自己的意见,即这个犯规并非有意;接着裁判须确定被犯规的选手是否还能继续比赛;假如这个犯规并没有重创对方且不会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那么裁判可以允许选手有不超过5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2如果一位选手的重击被介定为犯规,那么裁判应立即暂停比赛,让被犯规选手接受场边医生的检查以确定选手是否能继续比赛,场边医生将有5分钟的时间做检查;如果场边医生在检查后认为选手仍然可以继续比赛,那么裁判应尽快让比赛重新开始。与腰部以下的打击犯规不同,选手没有5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在接到裁判重新开始比赛的指示后,选手应第一时间投入比赛。

3除了击打腰部以下所导致的犯规外,受伤的选手一定被裁判认定为无法再战,且无法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调整完毕,那么即使仍有5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比赛都应立即停止。

4在裁判停止比赛并让场边医生入内进行检查时,医生的检查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一旦超出,那么比赛将被视作无法再进行,将会提前结束。

PRIDE

Pride格斗锦标赛,是一个曾经在日本运作的职业综合格斗团体。

1997年的10月11日,Pride在东京巨蛋举行旗扬战。直至最后停止运作为止,Pride总计举办了68场的大会。Pride一共运作了10年,在这10年当中他可以说是世界上水平最高,最受观众欢迎的职业综合格斗团体。全盛时期的声势与动员人数,连UFC都比不上。

在职业综合格斗的商业史上,动员人数最多的前两场比赛,都是由Pride所举办。2002年8月22日所举办的Pride ShockWave 2002大会,吸引了超过七万名的观众进场观赛。人数之多,挤爆了举办比赛的东京国立霞丘陆上竞技场。这也是职业综合格斗技史上,观客人数最多的一场比赛。至于观客人数第二多的比赛,则是2003年11月9日所举办的Pride Final Conflict 2003,吸引了67,450名观众。

2007年的3月,Dream Stage Entertainment公司,将其所拥有的Pride股票卖给了UFC的两位股东Lorenzo Fertitta 和 Frank Fertitta Ⅲ。透过合法的并购,UFC方面希望和Pride完成结合与合作。Pride在全球的员工都遭到了解雇,此举也象征著Pride时代的结束。最后,Pride的员工决定和举办K-1的公司FEG结合。在2008年的2月,另外创立了一个新的综合格斗技联盟DREAM格斗赛。

DREAM格斗赛规则

体重分级

DREAM一共区分选手为六个量级,分别是:63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4公斤级、93公斤级、无限量级。每一个量级,都有一位冠军王者,是该量级的腰带拥有者。

竞赛时间

DREAM的比赛,延袭Pride的规则,区分为两个回合。第一回合10分钟;第二回合5分钟。

胜负判决

DREAM的比赛,判定胜负的决定权交由三位评审负责。DREAM的比赛都会决定出胜利者,一定不会有平手的判决发生。因为DREAM并没有采用欧美体坛所惯用的10点判决。

犯规动作

双方竞赛时,若是一方处时地板状态,另一方站着。此时是不允许使用脚踏,或是足球踢的方法来攻击对手的头部;但是,当双方都处于地板状态时,就可以使用了。同时DREAM也禁止使用手肘来攻击头部。另外,当双方选手体重差距达到15公斤以上时,体重重的一方不可以在双方处于地板状态时,利用膝盖攻击对方的头部。

DREAM规则里所定义的地板状态,乃指一方选手若有三点着地,就是处于地板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91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6
下一篇2023-1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