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器材有哪些

医用器材有哪些,第1张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进入门槛较高。即使是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投入也不高的子行业也会不断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现,并从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是高投入、高收益。

医疗器械图册

医疗器械图册(7张)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医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影像设备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的发展,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国内自主生产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医疗器械作为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费者来说,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械的配置情况是仅次于医师配备的用来评判医疗机构的标准。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第一部分 解剖学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

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

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

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

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

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

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

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

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

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

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

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

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

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

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

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

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

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缘连结而成

28、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特点是股骨头较小髋臼深、关节囊厚而坚韧

29、髋关节可以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

30、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与胫骨的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

31、膝关节囊内:胫骨、股骨之间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32、膝关节主要能作屈、伸运动、当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小腿可轻度旋转运动

第二节 骨骼肌

1、胸锁乳突肌:此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

2、胸肌:胸大肌和肋间肌。胸大肌使臂内收和旋内、肋间肌分2层、浅层叫肋间外肌可提肋助吸气、深层叫肋间内肌可降肋助呼气

3、膈:是一块呈穹隆状的扁肌,分隔胸、腹腔。

4、隔上有3个裂孔、为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

5、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6、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包在腹直肌鞘内

7、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壁的浅层、肌束斜向前下

8、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

9、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

10、腹股沟管:位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1、头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

12、面肌:主要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枕额肌

13、咀嚼肌:主要有:颞肌和咬肌

14、上肢肌: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5、三角肌:位于肩部、从前、外、后三面包绕肩关节

16、臂肌分前、后两群。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部的浅层,收缩时可屈肘关节。后群主要有肱三头肌:位于臂的后部,收缩时可伸肘关节

17、臀大肌:可后伸髋关节

18、股四头肌:可伸膝关节、屈髋关节

19、股二头肌:可屈膝关节

20、小腿三头肌:可提脚跟

第二章 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2、临床上常将十二指肠以上懂得消化管为上消化道、以下的为下消化道

第一节 消化管

1、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

2、每个牙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3、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三部分

4、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

5、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上端附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

6、鼻咽:位于鼻后孔后方,向前通鼻腔,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7、口咽:向前经咽峡通口腔

8、喉咽:向下经喉与食管相续

9、食管的三处狭窄:第一处在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的交叉处,距切牙25CM;第三处在食管穿膈处,距切牙40CM

10、胃:有两壁、两缘、两口。两壁为前壁与后壁;两缘为胃大弯与胃小弯;两口为贲门和幽门

11、胃可分为四部分:贲门部、幽门部、胃底、胃体

12、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13、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水平部、升部

14、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特点:①肠壁表面有三条平行的结肠带②有结肠袋③有肠脂垂

15、盲肠:大肠的起始段、在盲肠与回肠相接处、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上、下两个唇状的粘膜皱襞,称回盲瓣

16、阑尾: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称麦氏点

17、结肠:按位置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18、直肠:位于小骨盆腔内。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

第二节 消化腺

1、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在右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右

锁骨中线与第五肋交点处,在左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的交点处,

右侧约与右肋弓一致,腹上区可达到剑突下3~5CM

2、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脏面有两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固

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分

3、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具有储藏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4、胆囊可分作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

5、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叉处稍下方

6、输胆管道:将胆汁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肝内部分包括胆小管和小叶间胆管等。肝外

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

7、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

8、胆汁的排出途径: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

←胆囊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

9、胰:位于胃的后方,约第1、2腰椎水平

10、胰管:在胰头后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第三节 腹膜

1、腹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2、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腹膜腔

3、大网膜:呈围裙状,由起自胃前、后壁的脏腹膜自胃大弯下垂,下垂至腹下部后反折

上行,连于横结肠,大网膜具有保护脏器、包围炎性病,限制炎症蔓延的作用

4、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分部:①肝胃韧带

②肝十二指肠韧带

5、陷凹是腹膜腔在盆腔脏器之间形成深浅不等的腹膜陷凹

6、直肠子宫陷凹:位于腹膜腔的最低处,当有腹膜腔积液或积血时,此陷凹是重要的穿

刺部位之一

第三章 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第一节 呼吸道

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常以喉为界,将鼻、咽、喉

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各窦均开口于鼻腔

,其中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前中群都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

口于蝶筛隐窝

3、喉:位于颈前部正中,咽腔喉部的前方

4、喉的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6、喉腔被前庭裂和声门裂分为三部分:①位于喉口至前庭裂之间的部分称喉前庭②位于

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之间腔,此处容积量最小。向两外侧稍凹的间隙称喉室

③位于声门裂之间以下的部分称声门下腔

7、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方向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方向较垂直。故误入气管

内的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第二节 肺

1、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2、左肺狭长,右肺略粗短。中央处有一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此处是主支气管、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的部位

3、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弧形凹陷,称左肺心切迹

4、左肺被一条自后上斜向前下方的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在斜裂外,还有一条近

于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1、胸膜属于浆膜,薄而光滑,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2、壁胸膜:可分为四部,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

3、胸膜腔是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称胸膜腔

4、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一半环行较深的间隙,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进入

其内,该间隙称肋膈隐窝,它是胸膜腔的最低处,胸膜炎如产生渗出液时,其液体多首

先积聚于此

5、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第四章 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第一节 肾

1、肾是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质软,表面光滑。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凹

陷,称肾门

2、肾: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肾贴腹后壁上部

3、肾的被膜:三层,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

第二节 输尿管

1、输尿管:起自肾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骨盆上口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处,

进入盆腔,到达膀胱底,斜行穿过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底的内面

2、输尿管的三处狭窄:①在输尿管起始处②在小骨盆入口处③在穿膀胱壁处。这些狭窄

常是结石滞留的部位

第三节 膀胱

1、膀胱底部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内,因无粘膜下层,其粘膜薄而光滑无

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膀胱肿瘤与结核的好发部位

2、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其前方有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

壶腹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

第五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1、男性的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

3、附睾是储藏精子的器官,位于睾丸的后上缘,由十几条睾丸输出管和一条蟠曲的附睾

管组成。附睾:呈长扁圆形,上端膨大称附睾头,中间为附睾体,下端缩细称附睾尾

4、在阴囊根部、睾丸后上方处,输精管的位置最表浅,是临床施行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

5、精囊腺: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的外侧,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腺体,其排泄管

与输精管末端合并成射精管

6、前列腺:位于尿生殖膈和膀胱之间

7、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8、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和

耻骨前弯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卵巢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贴靠骨盆侧壁

3、输卵管: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可分四部:①子宫部②输卵管峡③输卵管壶腹④输卵管

漏斗

4、子宫的形态:成人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梨形

5、子宫的分部:可分三部,上部圆凸称子宫底、下部狭窄称子宫颈、底与颈之间部分称

子宫体

6、子宫内腔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下部在子宫颈内,为梭

形腔隙,称子宫颈管,它下口通阴道,即子宫口

7、子宫的位置:位于骨盆腔中部,介于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

8、子宫的固定装置:①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活动②子宫圆韧带:是维持子宫

前倾位置③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状态④子宫主韧带:阻止子宫下垂的作用

第六章 脉管系统

1、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1、心血管系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运送血液从心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3、静脉:是将全身各器官的血液运回到心的血管

4、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分布广泛,并互相连接成网状,具有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功能

5、体循环:左心室开始,流回右心房

6、肺循环:右心室开始,流回左心房

7、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两肺之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心尖在左侧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8、右心房:上壁有上腔静脉口,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一较小的冠状窦口

9、右心室: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10、流入道:入口右房室口,口周缘有三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右心房

11、流出道:有肺动脉口,肺动脉口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心室

12、左心房:有五个开口,分别为左肺上、下静脉和右肺上、下静脉开口,前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

13、左心室: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入道:有左房室瓣(两尖瓣);流出道:有主动脉瓣

14、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及其分支

15、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主要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和后壁,以及左心房等处

16、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前壁,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窦房结和房室结等处

17、主动脉可分三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

18、升主动脉: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19、主动脉弓:三个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20、上肢动脉主干是腋动脉;腹部动脉主干是腹主动脉;盆部动脉主干是髂内动脉;下肢动脉主干是股动脉

21、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除心外)的静脉血

22、颈内静脉(升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所形成的角,称静脉角

23、浅静脉有两条主干,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24、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缘,注入腋静脉

25、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缘,注入肱静脉

26、肘正中静脉:连接于贵要静脉与头静脉之间,临床上常用于注射和采血

27、下腔静脉系:全身最大的静脉,在第五腰椎平面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28、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股静脉,临床上在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输液

29、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腘静脉

30、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食管下段、胃、小肠、大肠(直肠下段除外)、胰、胆囊、脾等腹腔不成对器官(肝除外)的静脉血

31、肝门静脉的属支①肠系膜下静脉②脾静脉③肠系膜上静脉④胃左静脉⑤附脐静脉

32、肝门静脉的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最重要的有三处①食管静脉丛②直肠静脉丛③脐周静脉网

第二节 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

2、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于乳糜池,注入左静脉角,收集左侧上半身及整个下半身的淋巴

3、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侧上半身的淋巴

4、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大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脾的长轴与第10肋一致

第七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视器

1、眼球膜由三层膜构成:①眼球纤维膜②眼球血管膜③视网膜

2、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3、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无血管、无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故称为眼的折射系统

第二节 前庭蜗器

1、前庭涡器又称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粗短直,所以咽部的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咽

3、骨迷路: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部分

4、膜迷路:分为蜗管、球囊、椭圆囊和膜半规管

5、蜗管:听觉感受器,称螺旋器

6、椭圆囊和球囊: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二者均为位觉感受器,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及静态头位置的刺激

7、膜半规管: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第八章 神经系统

1、按其位置和功能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的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在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

2、脊神经31对,因此脊髓也可分成31个节段。即颈髓8个节段,胸髓12个节段,腰髓5个

节段,骶髓5个节段,尾髓1个节段

3、脊髓的灰质包括前角、侧角和后角三部分

4、侧角:位于脊髓胸段和上腰段的前角和后角之间,在脊髓的第2~4骶节,相当于侧角

的位置有骶副交感核

5、后角:内含联络神经元,有的在脊髓节段中起联络作用

6、薄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下半身和下肢的感觉

7、楔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上半身和上肢的感觉

8、脊髓丘脑束:传导来自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等神经冲动

9、皮质脊髓束: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0、脑干:自上而下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

11、小脑:位于颅后窝

12、间脑:位于中脑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遮盖

13、下丘脑:包括视交叉、漏斗、垂体、乳头体

14、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四对灰质团块的总称,它们分别叫尾状核、豆状核

、屏状核和杏仁体

15、内囊:属投射纤维,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束和

下行的运动纤维束构成

16、内囊分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3部分

17、内囊一侧损伤:三偏症: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偏盲;两侧损伤:死亡

18、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它接受对侧半身的痛、温、触、

压觉等

19、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

20、视区:位于距状沟两侧的大脑皮质

21、听区:位于颞横回

22、语言区:是人类大脑皮质特有的区域,优势半球,多数为左半球

23、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有三层,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24、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腔隙称硬膜外隙,隙内除静脉丛及大量脂肪外,还有

神经根通过,临床上麻醉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其内

25、位于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

26、脉络丛的作用是产生脑脊液

27、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28、脑脊液主要由两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

29、脑脊液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颈内静脉

30、抽取脑脊液位置:第三、四、五腰椎棘突之间

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2、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

3、脊神经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颈、胸、腹和四肢的骨骼肌和皮肤。其余脊神经的前支

均交织成丛。脊神经丛主要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颈丛深支:主要为膈神经,沿心包的外侧面下降至膈

5、臂丛: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和腋窝

6、臂丛的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

7、肌皮神经:支配臂肌前群

8、正中神经: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肌前群

9、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

10、桡神经:支配臂和前臂肌后群

11、腋神经:分布于三角肌

12、股神经:支配股肌前群,还有一长分支为隐神经

13、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在梨状肌下方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过坐骨

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的重点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

14、坐骨神经在股后分支分布于股肌后群

15、胫神经分支分布于小腿后群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16、腓总神经: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腘窝的上外侧缘下降,绕至腓骨头的外下方,分

为腓浅、深神经

17、12对脑神经的名称: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窝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

18、动眼神经:其中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19、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20、三叉神经: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1、眼神经:分布于泪腺、结膜、眼裂以上的额部皮肤

22、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面部皮肤、上颌牙和牙龈以及鼻、口腔等处的

粘膜

23、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分布于下颌牙和牙龈,颊和舌前2/3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

粘膜和皮肤,支配咀嚼肌

24、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支配外直肌

25、面神经:管理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活动,分布于舌前2/3粘膜上的味蕾,

管理味觉,面肌

26、舌咽神经:混合性神经,支配咽部肌,管理腮腺,舌后1/3的味蕾、咽、舌后1/3、

咽鼓膜、鼓室等外的粘膜

27、舌下神经:运动性神经,分布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

28、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29、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脊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

30、副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及脊髓骶部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论述题部分

1、简述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2、颅骨有哪些骨组成。

答:人体的头颅,位于脊柱的上方,由23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不规则骨和扁骨所构成(也有说29块:包括了3对听小骨)。在解剖学上,把这23块颅骨分为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

脑颅骨: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面颅骨: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鼻骨,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3、腕骨有哪些骨组成。

答:腕骨是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均以其形状命名。腕骨包括:与桡骨相连的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与掌骨相连的远侧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简记:舟月三角豆,大小头装钩,一共8块骨头。)

4、肘关节包括哪3个关节?其有哪些运动?

答: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5、肩关节有哪些结构组成?有什么特点?其有何运动?

答:肩关节:

组成: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

结构特点:头大盂小,关节面差大,有盂唇加深关节窝,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更为薄弱,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运动方式:三轴性运动,围绕冠状轴作屈、伸;矢状轴作收、展;垂直轴作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运动。

6、髋关节有哪些结构组成?有什么特点?其有何运动?

答:髋关节:

组成:股骨头与髋臼。

结构特点:髋臼边缘有髋臼唇加深了关节窝,使股骨头深嵌于窝内;关节囊坚厚,一端附于髋臼周缘,另一端达股骨颈,在前壁包绕股骨颈的全长,而后壁仅包绕股骨颈内侧2/3(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和囊外之分)。髋关节有坚强的髂股韧带(髂前下棘→转子间线),限制髋关节过伸。在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髋臼横韧带→股骨头凹),髋臼横韧带(架于髋日切迹)。

运动方式:三轴性运动。

7、简述腹股沟的位置,构成及内容物。

答: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盘膜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内外口。内容物:男:精索 女:子宫圆韧带

8、简述胸大肌的起止及其作用。

答:胸大肌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及2-7肋软骨和腹直肌鞘,各部肌纤维束聚集向外、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肩水平内收,肩内旋

9、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答:膈的肌束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可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软肋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第2至3节腰椎。各部肌束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

(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裂孔:位于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10、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如何?

答:

(1)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上口为入口叫贲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右下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2)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愤门的部分叫愤门部;愤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幽门部。幽门部紧跟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3)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愤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一下。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大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横过。

11、经口腔插入纤维胆道镜至十二指肠降部,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几处狭窄?

答: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胰 食管的3处狭窄

12、肝细胞分泌胆汁是如何输送至十二指肠?

答:胆汁由肝细胞产生,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储存,进食后,尤其近进高脂肪食物,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解下,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使胆汁自胆囊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内。

13、简述肺的形态。

答:两肺外形不同,左肺宽而短,右肺狭而长。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

肺尖:圆钝,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5cm

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

两面:肋面(外侧面)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肺根内结构的排列:从前向后: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从上向下:

左肺根: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

右肺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14、左右主支气管在解剖学上有何区别?气管异物易进入那一侧?

答:右支气管短粗而陡直,长约2-3厘米,左支气管细长,长约4-5厘米。

因为左右支气管的水平角度不同,左支气管较细长,走向近水平,右主支气管较粗,走形较垂直,因此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15、试述鼻旁窦及其开口。

答: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

鼻旁窦的开口:

(1)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

(2)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处。

(3)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4)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16、简述肾的位置及形态。

答: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位器官。肾的高度:左肾在第11胸椎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椎体上缘之间。两肾上端相距较近,距正中线平均为38cm;下端相距较远,距正中线平均为72cm。左右两侧的的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的形态: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形似蚕豆,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

17、输尿管的3个狭窄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输尿管第一个狭窄位于起始处,第二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处,第三个狭窄位于膀胱壁内段,这些狭窄部位常是结石易滞留处。

18、简述膀胱的位置及其形态。

答:膀胱是一个贮存尿液的器官,它在空虚睦呈三棱锥体形。可分为4个部分(即膀胱底、膀胱尖、膀胱体和膀胱颈)以及2个面(上面及外侧面)。膀胱颈是膀胱最固定的部分。

膀胱位于盆腔内。它周围的器官在男性主要有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前列腺、精囊、输精管等。在女性主要有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等。

人的一生中膀胱在盆腔内的位置变化很大。婴儿时膀胱的位置较高,位于下腹部,其膀胱颈接近骨盆耻骨联全上缘;到20岁以后,由于骨盆的扩张以及倾斜,膀胱位置逐渐降至盆腔内。成年人膀胱位于骨盆内。此外,膀胱的形态还因膀胱内尿液的多少及邻近脏器的状态不同而异。膀胱空虚时,整个膀胱均位于盆腔内,充盈时则可向前上膨胀至腹部。

19、输精管可分为哪几个部?通常输精管的结扎在哪个部位进行?

答:输精管可分为四部:

(1)睾丸部:起自附睾尾,最短,迂曲,沿睾丸后缘、附睾内侧上行至睾丸上端。

(2)精索部:介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皮下环之间,在精索内位于其他结构的后内侧。此段位置表浅,易于触知,为输精管结扎的理想部位。

(3)腹股沟管部:全程位于腹股沟管的精索内。

(4)盆部:为输精管最长的一段,经腹股沟环出腹股沟管,弯向内下,越过髂外动、静脉,沿盆侧壁行向后下,跨过输尿管末端前内方至膀胱底的后面,两侧输精管在此逐渐接近,并膨大成输精管壶腹,壶腹下端变细,两侧并列穿过前列腺,与精囊的排泄汇合成射精管。

输精管的结扎部位在精索部。

20、精子的产生部位和排到体外的途径是什么?

答:睾丸的精曲小管产生精子一精直小管一睾丸纵隔内的睾丸网一睾丸输出管(附睾头)一附睾管一输精管(睾丸部一精索部一腹股沟部一盆部)一射精管(穿过前列腺)一尿道前列腺部一尿道膜部一尿道海绵体部一尿道外口一体外

排出体外的方式主要有遗精和射精。

21、试述男性尿道的分布、狭窄、膨大和弯曲。

答:男性尿道分为三部:前列腺部(穿过前列腺的部分)、膜部(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长约12厘米)和海绵体部(穿过尿道海绵体的部分),临床上将前列腺部和膜部全称为后尿道,海绵体部称为前尿道。

男性尿道全程中有三处狭窄和二个弯曲。

三个狭窄是:(1)尿道内口、(2)膜部和(3)尿道外口。

二个弯曲分别位是凸向下后方、位于耻骨联合下方2cm处恒定的耻骨下弯,包括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的起始段;和凹向下、位于耻骨联合前下方的耻骨前弯,阴茎勃起或将阴茎向上提起时,次弯曲即可变直而消失。

三个膨大是: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

22、试述输卵管的分布、受精和结扎的部位。

答:输卵管可分为四部:

(1)输卵管自宫部

(2)输卵管峡

(3)输卵管壶腹

(4)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壶腹粗而长,壁薄腔大,血供丰富,行程弯曲,约占输卵管全长的2/3向外移行漏斗部。卵子多在此受精。 输卵管峡短而直,壁厚腔窄,血管分布少,水平向外移行为壶腹部。输卵管结扎多在此处进行。

23、试述子宫的区分、位置、固定装置及作用。

答:子宫区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三部,宫颈又可分为宫颈阴道部和宫颈阴道上部,宫颈与宫体之间的狭窄称为子宫峡。子宫位于盆腔内,在直肠膀胱之间,下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小骨盆人口平面以下,宫颈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上方,呈轻度前倾前屈位。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的位置。固定装置: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子宫主韧带可防止子宫下垂,子宫圆韧带可维持子宫前倾位,能子宫韧带和子宫圆韧带一起维持子宫的前屈位。除上述韧带外,盆底肌和阴道的托持及周围结缔组织对子宫位置的固定也有很大作用。

24、试述卵子产生和排出体外的途径。卵子和精子在哪何处受精?受精卵在何处发育?

答:卵巢一卵子一腹膜腔一输卵管腹腔口一输卵管一输卵管子宫口一子宫腔(子宫体腔一子宫颈管)一子宫口一阴道一体外。

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受精卵发育处:子宫。

25、左右心室内可见哪些结构?

答:左心室内面可见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和主动脉瓣。右心室内面可见有房室口、三尖瓣、腱索。头肌、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和肺动脉瓣。

26、心包是如何构成的?何为心包腔?

答:心包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构成。浆膜心包又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贴在心肌层表面;壁层贴在纤维性心包内面。两层间的腔隙为心包腔、内含少量滑液。

27、腹主动脉发出的分支有哪些?

答:腹主动脉(主动脉腹部)经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膜后隙,沿脊柱的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的前面为胰、十二指肠升部及肠系膜根等;后面为第1~4腰椎;右侧为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分支有脏支和壁支。

28、全身有哪些动脉可以在体表何处摸到其脉动?

答:在外耳门前方可触摸到颞浅动脉搏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可触摸到面动脉搏动;在肘窝处,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在腕部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可触膜到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有股动脉搏动,在内、外踝连线中点有足背动脉搏动。

29、上下腔静脉的合成及收集范围如何?

答: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心除外)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30、上下支浅静脉可变为恒定的主干有哪些?各注入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注入腋静脉;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 意义:临床上常通过这些静脉进行采血、输液或注入药物

31、大隐静脉起始、走行、属支和注入部位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答: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径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内侧而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注入股静脉,它是临床上输血补液和静脉切开的常选静脉。

32、肝门静脉主要收集哪些器官的静脉血?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哪些?

答:肝门静脉主要收集胃、肠、胰、脾和胆囊等器官的静脉血。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胃左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附脐静脉。

33、试述胃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

答: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

34、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在什么部位形成哪些吻合?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液可经何途径回流至上腔静脉?

答: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在食管下部吻合形成食管静脉丛,在直肠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在脐周围皮下吻合形成脐周静脉网当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肝门静脉血可经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同时经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腋静脉→上腔静脉。

35、试述胸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淋巴的范围?

答:胸导管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之前还接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收集下半身和左上半身即全身3/4区域的淋巴。

36、全身有那几条淋巴干?

答:全身的淋巴干有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左、右腰干和一条肠干。

37、同35

38、试述胃的淋巴引流。

答:沿胃左、右血管排列的胃上淋巴结收纳胃小弯侧的淋巴;沿胃网膜左、右血管排列的胃下淋巴结收纳胃大弯侧的淋巴;在幽门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幽门淋巴结收纳胃幽门部和胃大弯近侧部分的淋巴。这4组淋巴结的输出管最终到腹腔淋巴结,经肠干汇入乳。

39、小网膜的组成及肝十二指肠有哪些结构?

答:小网膜为肝门连于胃小弯及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与胃小弯相连的部分称肝胃韧带,其内有胃左,右动静脉,胃左,有淋巴结及胃的神经;与十二指肠上部相连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胆总管,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

40、何为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试述腹膜消化管道各部与腹膜的位置关系。

答:

(1)腹膜内位器官

此类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场,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等。

(2)腹膜间位器官

此类器官三面、或多面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小。主要的器官有:升结肠、降结肠、肝、膀胱、子宫等。

(3)腹膜外位器官

此类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主要的器官有: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41、肝有哪些韧带?

答:冠状韧带,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左三角韧带,右三角韧带。

42、 试述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生理、临床意义。

答:房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分泌产生后,由后房经瞳孔人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回归静脉。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经常循环更新,如其循环受阻,则引起眼内压增高,影响视力,临床上称青光眼。

43、泪液的分泌及排泄途径如何?

答:泪液,由泪腺分泌产生,经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的前部。

44、光线穿过角膜后依次经过哪些结构投射至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后者又如何将光波刺激?

答:光线穿角膜→前房水→瞳孔→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内层→视网膜外层,即色素上皮(折射) →刺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双极细胞→节细胞些冬视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视觉。

45、膜迷路有哪几部分构成?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位置感受器是什么?

答:膜迷路由椭圆囊,膜半规管和蜗管三部分组成。前庭和半规管。

46、小儿为何易患中耳炎?

答:

(1)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

(3)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

47、鼓室壁的6个组成。

答:外侧壁,上壁,下壁,前壁,内侧壁,后壁。

48、(1)延髓的外形:枕骨大孔至延髓脑桥沟之间。有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舌下神经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2)脑桥的外形:有脑桥基底部、脑桥基底沟、桥臂、三叉神经根、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桥小脑角。

(3)中脑的外形:以视束与间脑分界,有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

49、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答: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多为大中型,纤维较粗有髓鞘,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分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第5胸节以下的升支走在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第4胸节以上的升支行于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

50、皮质脊髓素的传导路径

答: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以及其他一些皮质区域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组成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下行,至中脑的大脑脚底,占其中间3/5的外侧部;然后至脑桥基底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纤维束下行;至延髓锥体,纤维又集拢形成一束。在椎体下端,绝大部分纤维(约70%~90%)左右相互交叉,形成椎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髓外侧索的后外侧部下行,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的纤维在下行过程中陆续止于同侧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细胞。在延髓内没有交叉的纤维则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于脊髓前正中裂的两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其纤维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一般认为皮质脊髓前束只达颈髓和胸髓的上位几个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前根和脊神经中的运动纤维,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

51、简述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你的差别

答: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比较,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下列差别:

(1)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管理随意运动,受意志控制。;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管理不随意运动,不受意志支配。

(2)躯体运动神经自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发出后达骨骼肌,不换神经元,为有髓神经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自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发出后,要在周围的内脏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到支配的器官有两个神经,为无髓神经纤维。

52、简述桡神经的起点、行程、支配对象。

答:发自臂丛后束的粗大神经,初在腋动脉后方,继而伴随肱深动脉向后,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的桡神经沟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与深支。

(1)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的皮肤以及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

(2)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在深,浅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皮肤。

53、简述三叉神经3大分支各支各自的分支名称

答:(1)眼神经。分为 ①泪腺神经②额神经③鼻睫神经。

(2)上颌神经 ①眶下神经②颧神经③上牙槽神经。

(3)下颌神经 ①耳颞神经②颊神经③舌神经④下牙槽神经⑤咀嚼肌神经。

54、简述硬膜外隙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答: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不下颅内相通,略呈负压,临床上可进行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

55、脑室有哪些?各位于何处

答:脑室是脑中的腔隙,其内壁衬以室管膜上皮,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室内含有脑脊液,每个脑室均有脉络丛。

侧脑室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并延伸到半球的各个叶内。

(2)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是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

(3)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的腔

56、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

答:

(1)产生部位: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

(2)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情况下我们最好是能够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从而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潜在的疾病。保证血液系统的健康。在血液检查之前当然都需要采血,在这过程当中也需要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吧。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1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

 1、让患者“勾手”:将手心向前,指尖垂向地面,将患者前臂微向尺侧旋转(见图),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暴露桡动脉。可在患者腕关节下垫纸巾盒以固定。

 2、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定位,定位到搏动最强点,用食指指腹感受动脉搏动的最强点,位于你食指指腹的中间、偏左还是偏右,就像你能透过皮肤看见它具体的位置。

 3、确定位置后将食指稍移开,大于45度角进针,进针浅,见回血鲜红且上下跳动时,用左手固定针头,回抽至所需要的刻度。

  股动脉采血定位需要准备哪些工作

 1、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如为婴幼儿,应取得家长配合。

 2、体位要正确。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膝关节微屈。

 3、按要求备齐各种物品,准确选择穿刺点。股动脉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联线中点,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选准位置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前提。

股动脉采血定位方法有哪些2

  正确鉴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静脉血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把氧释放到组织,而成了还原血红蛋白,同时组织代谢产物回收收入血液,使静脉血呈暗红色,而且静脉血压力低,血管搏动不明显不易触及。

 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呈鲜红色,压力高,动脉血管搏动较明显,容易触及。

  抗凝剂的合理应用:

 肝素被作为常用抗凝剂,但肝素呈酸性,使用过量会使血标本稀释,影响PH值以及会使PCO2偏低,PO2值偏高,使用过少则达不到抗凝的作用。{最适用肝素钠:浓度12500U/支×(2-5)支加入100ml盐水配用。}

  采血部位的选择:

 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以桡动脉和股动脉最常用)

  采血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

 碘伏,棉签,弯盘,1ml或2ml注射器,橡皮塞,配置好的肝素抗凝剂,一次性治疗巾等。

  2、病人准备及穿刺方法:

 桡动脉:

 患者平卧或半卧位,腕部伸直略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于软枕上保持过伸位。操作者左手中、食指定点至腕横纹一横指(1-2cm)、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为准,食指边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方向移动0、5vm为穿刺点。

 垂直进针法:食、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的纵向两侧,相距1cm固定桡动脉,中间搏动最明显注射器中间垂直进针0、5-1cm,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0、5-1ml标注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5-10分钟(针头进入桡动脉后常引起血管收缩,不能立即见到回血,稍等片刻方可见到回血,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斜刺法:逆动脉血流穿刺,30-45°。用已消毒的手指触及桡动脉搏动准确定位,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肱动脉:

 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下垫一软枕,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时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在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做进针点标记,斜刺进针十字交叉法: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0、5cm为穿刺点,在搏动明显处压一指印做进针标记,垂直进针。

 股动脉

 NAVEL定位法:将穿刺一侧大腿伸直稍向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股点下方1-2cm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触摸股动脉搏动,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指中指都应摸到搏动,两指中间为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成90°垂直进针,如无回血可缓慢退针,见有鲜红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的深度和方向,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抽取血液后拔针,局部用以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min。

 足背动脉

 搏动最明显处在足背、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处。

 逆动脉血流穿刺:与皮肤呈45-60°,用已消毒的手指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准确定位,使动脉恰在手指下方,在食指下动脉搏动处进针。

  3、操作方法:

 1、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

 2、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恐惧取得配合,评估病人动脉做好穿刺选择,昏迷患者协助摆好体位。

 3、选取合适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肝素抗凝剂,转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残留的空气,也可用动脉血气穿刺针直接抽取。

 4、选择动脉穿刺部位,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大于5cm)和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5、根据选取的动脉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进行采血。

 6、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进入空气影响结果。如注射器内有气泡应立即排出,将注射器轻轻转动或用手搓动1min,使血液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压迫穿刺点,力度以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按压10-15分钟。

 7、标本采集好后立即送检,注明患者采血时间、体温、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等各项参数。

  4、注意事项:

 1、血液采集过程中,血液最好是自然流出,保证血液以最快速度进入针筒。

 2、隔绝空气:抽血完毕立即将针头斜面插入橡皮塞。

 3、保证肝素与血液充分混合均匀。

 4、标本放置时间:宜在30min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RBC代谢,不断消耗O2,产生CO2,影响结果准确性。如30min内不能检测,应将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小时。

 5、对于凝血机制差的患者要延长按压时间,并随时观察有无再出血或渗血现象。

  5、分析操作:

 1、选择动脉血,吸样针弹出。

 2、去掉针管最前端血样(一两滴),让吸样针深入血样中(触到底部后退2mm)

 3、按屏幕上的ok(开始吸样)

 4、听到提示音时迅速离开血样(吸样完毕)

 5、输入患者ID,编号,操作者,体温,吸氧浓度,自动打印结果。

砒霜中毒

砒霜中毒有哪些表现?

砒霜,又叫信石、红矾,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砒霜为白色粉未,易溶于水,

没有特殊气味,与小苏打、淀粉等很相似,容易误食发生中毒,砒霜中毒也会发生在投毒

、自尽等情况。 砒霜的毒性很强,素有“毒物之王”的别称。进入人体

后,砷化物能破坏某些呼吸细胞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 气而死亡;它还能强烈地刺

激胃肠道粘膜,使粘膜溃烂、出 血;它还可损伤心肌、肝脏、肾脏,发生中毒性心肌病

、中毒性肝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砒霜中毒的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特征,潜伏期可几分钟至数小时,初觉口腔、喉头有金属

味和烧的感,上腹部不适, 恶心、呕吐,先吐出食物,随后为黄绿色苦水和粘液,或伴

有血丝及咖啡样物。不久则发生腹痛、腹泻,排水样粘液或米汤样物,同时伴有里急后重

、口渴、肌肉抽搐等。严重者 出现脱水、休克,终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砒霜中毒的抢救方法如下: (1)尽快予以洗胃,即使服毒已超过4小时,也应洗胃

。 对神志清醒者,可先予催吐。洗胃可用温开水、生理盐水、1 :2000~5000的高锰酸钾

液或1%碳酸氢钠液,每次200~ 300毫升。催吐、洗胃应反复多次进行。洗胃后可给予

05% 活性炭悬液200~300毫升(或用烧焦的馒头未溶液),以吸附去胃内残余的砷化剂

(2)催吐、洗胃后,应予导泻,可用蜂蜜水或硫酸镁20 ~30毫升等。 (3)民间解砒霜中

毒方有:①经霜过的胡萝卜缨1000 克,煎汤饮。②绿豆150克捣碎,鸡蛋清5个,调后服

下。③ 甘草、绿豆粉各50~100克,水煎,洗胃后饮服。④硫黄12 克、绿豆粉15克,共

研为细未,冷水调服,缓缓服之。 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转帖]酸碱中毒

强酸中毒

A概述:强酸类主要包括硫酸、盐酸、硝酸3种无机酸,中毒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经口误服,从消化道进入体内。2经呼吸道吸入大量酸雾。3经皮肤接触,局部吸收进入血液。

B口服中毒治疗:1仰卧位,必要时垫高下肢,以防休克。禁用洗胃或催吐剂。可先饮水300-500ml,再插入细软管抽净胃内容物。2选用镁乳、氢氧化铝胶、石灰水、蛋清水或牛奶口服。禁用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免胃肠胀气。3及时输液,应用乳酸钠、葡萄糖酸钙等药物,纠正酸中毒,抗休克治疗。4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剂。5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应作气管切开并吸氧。注意防止肺水肿。6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7吞服强酸2日后,给予皮质激素治疗2-3周,以减少纤维化和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

C吸入中毒治疗:1立即中断酸雾来源,给予吸氧。2给予重碳酸钠雾化吸入;症状严重者,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3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应作气管切开并吸氧。注意防止肺水肿。4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5及时输液,应用乳酸钠、葡萄糖酸钙等药物,纠正酸中毒,抗休克治疗。6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剂。

D其他部位损伤的治疗:1眼部及五官损伤的治疗,立即用清水或温开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请专科协助治疗。2皮肤被强酸灼伤后,立即用清水、石灰水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洗净,然后按照皮肤局部烧伤处理。

ac最喜欢用的是草酸:

草酸 (别名:乙二酸) 分子式 C2H2O4

性质 草酸一般含有二分子结晶水。为无色透明结晶,其晶体结构有两种形态,即α型(菱形)和β型(单斜晶体),易溶于乙醇、水,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有毒!

毒性和防护 有毒!腐蚀性很强,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内服草酸对肾会发生明显伤害,肾小管内出现草酸钙沉积,患者表现出软弱无力,全身疼痛和体重减轻的症状。对人的最低致死量为71mg/kg。

参考书籍《古墓之谜》《杀人不难》

强碱中毒

A概述:强碱类主要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胺等,中毒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经口误服,从消化道进入体内。2经呼吸道吸入。3经皮肤接触,造成灼伤和腐蚀。

B口服中毒治疗:1误服者禁用催吐和洗胃。可先饮水300-500ml,再插入细软管抽净胃内容物;选用稀醋、柠檬汁、牛奶或蛋清水口服。2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止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3血钙降低,手足抽搐者,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4吞服强碱2日后,给予皮质激素治疗2-3周,以减少纤维化和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

C吸入中毒治疗:1立即脱离现场,给予吸氧。出现呼吸困难、窒息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肺水肿。2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止休克。3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剂。4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

D其他部位损伤的治疗:1体表灼伤,可用大量清水冲洗。2眼部损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按照局部皮肤烧伤处理。3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

安眠药中毒

安眠药中毒有哪些表现?

常见的镇静安眠药有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眠尔通、利眠宁、安定、冬眠灵等,这些

药物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均 有抑制作用,当误服过量或其它原因(如自杀)吞服过多

,就 会引起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有头痛、嗜睡、眩晕、恶心、呕吐、语言

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表现。少数对此类药有过敏反应者,可出现各种形态的皮炎,偶有剥

脱性皮炎。 重度中毒时,出现昏睡不醒、体温下降、脉搏细速及呼 吸减慢、变浅、不规

则,有的则出现尿少、尿闭、黄擅、出血、休克等,最终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下面主要是最常见的两种:水合氯醛&&巴比妥

药品名称

通用名:水合氯醛

汉语拼音:Shuihelüquan

英文名:Chloral Hydrate

曾用名:水化氯醛

商品名:

化学名:2,2,2-三氯-1,1-乙二醇。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H3Cl3O2

分子量:1654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无色透明的结晶;有刺激性特臭,在空气中渐渐挥发。

药理毒理 本品为催眠药、抗惊厥药。催眠剂量30分钟内即可诱导入睡,催眠作

用温和,不缩短REMS睡眠时间,无明显后遗作用。催眠机理可能与巴比妥类相似,引起

近似生理性睡眠,无明显后作用。较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及子

癎引起的惊厥。大剂量可引起昏迷和麻醉。抑制延髓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死亡。曾作

为基础麻醉的辅助用药,现已极少应用。

药代动力学 消化道或直肠给药均能迅速吸收, 1小时达高峰,维持4~8小时。

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全身各组织。血浆T1/2为7~10小时。在肝脏迅速代谢成

为具有活性的三氯乙醇。三氯乙醇的蛋白结合率为35~40%,三氯乙醇T1/2约为4~6小时。

口服水合氯醛30分钟内即能入睡,持续时间为4~8小时。三氯乙醇进一步与葡糖醛酸结合

而失活,经肾脏排出,无滞后作用与蓄积性。本药可通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药物过量 可产生持续的精神错乱、吞咽困难、严重嗜睡、体温低、顽固性恶心、

呕吐、胃痛、癫癎发作、呼吸短促或困难、心率过慢、心律失常、严重乏力,并可能有肝

肾功能损害。4~5g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量为10g左右。中毒抢救: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气管切开。在因水合氯醛过量中毒的病人,用氟马西尼(Flumazenil)

可改善清醒程度、扩瞳、恢复呼吸频率和血压。

推荐作品:《无人生还》(管家的妻子)

巴比妥类中毒(barbital poisoning)是由于误服或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而引起的。巴

比妥类药物分为四类;①长效,苯巴比妥;②中效,异戊巴比妥;③短效,司可巴比妥;

④超短效,硫喷妥钠。

二、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 头痛、眩晕、乏力、语言不清、嗜睡、视物模糊、眼球震颤、瞳孔缩小

、恶心、呕吐,各种形态的皮疹,呼吸稍快,血压正常或偏低,还可引起阴茎水肿。

2、重度中毒 开始病人可表现狂躁、惊厥、四肢强直;继而进入抑制期,出现瞳孔散

大(对光反射存在),全身驰缓,浅反射消失,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少或尿闭,中毒

性肝炎等表现;最后可因呼吸抑制或因呕吐物吸入而发生窒息而死亡。

巴比妥类药物属限剧药。一般情况使用不能超过极量,否则易中毒。巴比妥极量:一次

06克,一日10,中毒量45~50克!苯巴比妥(鲁米那)极量:一次025克,一日05克。

本品易致蓄积中毒,最好在连用4~5日后休药1~2日。如病情需要连用,应使用小量。苯巴比妥钠极量:一次025克,一日05克。戊巴比妥钠极量:口服一次02克,一日06克。异戊巴比妥(阿米妥)极量:一次06克,一日10克。速可眠(司可巴比妥)一次01~02克,皮注一次量01克。

(一)洗胃

(二)促进毒物排泄

1、快速输液 2、利尿脱水 3、导泻 4、血液透析 5、碱化尿液

(三)中枢兴奋剂的应用

仅适用于重度中毒者、呼吸高度抑制者及昏迷患者。

1、贝美格(美解眠)首选 2、汉防己毒素 3、苯甲酸钠

中毒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3.1 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有助于尸检步骤和毒物化验检材采取方案的选择和制定。3.2 解剖台预先冲洗干净,所用器械、手套等预先洗净、晾干,不得沾染各种消毒药液或其他化学药品。3.3 准备收集检材的容器,抽吸血、尿的注射器等均应预先洗净、晾干。以玻璃容器最好,质量好的塑料袋也可用。玻璃瓶口不要用橡皮塞,因其可溶于某些毒物(如氯仿、酚)。3.4 准备毒物化验箱,某些简易快速的毒物化验方法在尸体解剖台旁即可应用,如普鲁士蓝试验测氰根、间苯二酚氢氧化钠试验测敌敌畏和敌百虫、铜片试验测砷和汞及煮沸试验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等,有助于迅速获得尸检诊断。4 尸表检验4.1 检查衣服上有无特殊气味,有无流涎、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有无药物流注或腐蚀的痕迹;翻查口袋内有无药物残渣,有无遗书或与案情有关的文字材料。4.2 注意尸斑的颜色,如一氧化碳中毒呈樱红色;部分氰化物中毒呈鲜红色;亚硝酸盐中毒呈青褐色。4.3 痉挛性药物中毒者尸僵甚强,部分有机磷农药中毒尸体可见腓肠肌、肱二头肌和腹直肌等显著挛缩。4.4 观察瞳孔大小,如多数有机磷中毒尸体有缩瞳现象(直径在3mm以下);巩膜有无黄疸,口腔粘膜和口周围皮肤有无流注腐蚀;牙龈有无铅线或汞线;其他体表部位有无化学烧伤。4.5 全身皮肤有无新的注射痕迹(排除急救注射);有无陈旧的注射疤痕,甚至引起血管硬化或皮下硬结;肢体皮肤有无毒蛇咬伤牙痕。4.6 在女性尸体注意检查明道内有无毒物,外阴部和阴道粘膜有无腐蚀坏死。5 尸体解剖5.1 解剖中毒尸体,在尚未收集供毒物分析用检材以前,一律不得用水冲洗。5.2 对疑为中毒致死的尸体,应按常规全面系统地进行法医解剖。53 因法医工作中所见中毒多数通过胃肠途径,应由主持尸检者亲自检查消化系统。5.3.1 先观察食管粘膜有无腐蚀、坏死。5.3.2 剪开胃时注意有无特殊气味、胃内容物的性状及胃粘膜的变化。5 3.3 如经洗胃或中毒时间较长的案例,须注意检查十二指肠、空肠及其内容物。5.3.4 某些毒物(如无机汞化合物)可经结肠排泄,须注意检查结肠病变。5.4 其他尸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与一般法医尸检操作相同。6 毒物化验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验6.1 检材的采取6.1.1 疑为中毒的尸体因故不能进行尸体解剖时,可从左侧第四或第五助间隙,针头向背侧、略向右下方刺入,从心腔内抽吸血液;并在耻骨上从膀胱内抽吸尿液。6.1.2 血液6.1.2.1 一般从心腔内抽吸血液50~100mL。6.1.2.2 如尸检时间较迟,应取周围血(如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等)。可用注射器抽吸,也可在取出胸、腹腔脏器后挤压大腿或上臂内侧,于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断端用大号试管盛接血液。6.1.2.3 在任何情况不应从体腔取已被稀释和污染的血液。6.1.2.4 供光谱检查的血液,应注入10~15mL的玻璃瓶(管)内,直装至瓶口并用瓶塞塞紧,以免瓶中残留空气。6.1.2.5 应取10mL血液,可加入氟化钠,用量为加至含1%(W/W);因其能抑制细菌生长,可用于血液酒精含量测定。6.1.2.6 因氰化物是挥发性毒物,放置较长时间后可使血中含量下降,故应尽快送实验室化验。6.1.2 7 颅脑损伤引起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应取血块(液)做酒精含量测定,可反映损伤当时的血液酒精浓度。6 1 3 尿液尿应全部收集。如膀胱空虚,则保留全部膀胱,即使仅存1滴尿液,也可用于微量测定;也可取膀胱冲洗液作毒物化验。6.1.4 胆汁应全部保留。解剖时从肝完整剔出后,单独放一容器内;也可将肝的脏面置于切脏器台一侧边缘,剖开胆囊,使胆汁流入在其下方盛接的玻璃瓶(或试管)内。6.1.5 胃及胃内容物的检验6.1.5.1 结扎胃的两端,取出后放在洁净的搪瓷盘内,沿胃大弯侧剪开胃壁。6.1 5.2 操作过程中要防止胃内容物流失。6.1.5.3 如从中发现残余药片、胶囊、颗粒、晶体、油滴或有毒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即分别拣出并单独保存。6 1.5.4 将胃内容物小心倒入带瓶塞的广口瓶中,记录总体积,称重。6.1 6 肠及肠内容物将肠管分段结扎取出后分别取其内容物装瓶送验,因从肠段内毒物分布情况有助于估计服毒时间。6.1.7 肝应取500g肝,用作测定肝组织中毒物的致死浓度。6.1.8 肾能化验多种毒物,特别是金属毒和磺胺类等,应取一侧肾。6.1.9 脑脑组织含丰富的类脂质,故对脂溶性毒物是良好检材,应取500g。由于玻璃体解剖部位的特点,较少受尸体腐败或污染的影响,可用注射器从眼球前外侧穿刺缓慢抽吸(每侧约可抽吸2mL)。6.1.11 其他检材采取6.1.11.1 如疑为砷或铊等慢性中毒,应采集头发和指甲。6.1.11 2 头发应连同毛根拔下,不要剪取;拔下后摆顺,束好,便于分清毛根和毛尖。6.1.11.3 指甲也应完整拔下,所需量约5~10g。6 1.11.4 如疑为慢性铅中毒宜取骨骼,一般取股骨中段,量为200g。6.1.11.5 对吸入毒气或挥发性溶剂中毒者,应留一侧肺为检材。6.1.11.6 如尸体高度腐败、不能采血、内脏已液化消溶时,可取骨路肌(腰大肌或大腿肌肉)约200g作为检材。6.1.12 如疑为毒物通过注射途径进入机体,应将注射处皮肤洗净,然后切取针孔周围软组织约7~8cm3,并切取肢体对侧的软组织作为对照检材。6.1.13 疑为毒物经阴道进入机体者,应取阴道和子宫为检材。上述各项需收集检材的量,由于毒物分析方法的进展、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可根据送检实验室的条件酌情减少。6.2 检材的保存6.2 1 各种检材应分装于各容器内,及时冰冻冷藏。6.2.2 不宜加防腐剂,必要时加乙醇(化学纯),送检时并附一瓶所用乙醇样品作对照。6.2 3 不宜用福尔马林液作防腐剂,但已经福尔马林液固定过的组织,仍能提取几种毒物,如金属毒、巴比妥类、安眠酮、导眠能、氯喹、烟碱及亚硝酸盐等。需取所用福尔马林液作为对照样品送验。6.3 检材的送验6.3.1 检材要严密封签,注明死者姓名、检材名称、收集日期,经手人签字或盖章。6 3.2 随同检材另附一份材料,说明案情、中毒症状、尸检所见及化验目的(提出建议重点化验哪一种或哪几种毒物或仅要求排除常见毒物中毒)。6.3.3 及时送法医毒物分析实验室检验。6.4 疑为中毒案例的尸体挖掘6.4.1 有些案例往往在尸体埋葬一段时间后才提出中毒的怀疑,在估计有可能检出某种毒物或排除某些毒物的前提下,尸体挖掘应尽早进行。6.4.2 尸体挖掘前应仔细分析怀疑的毒物的种类、尸体埋葬的季节、时间长短和环境条件对毒物的影响。6.4.3 开棺前须设计好尸体挖掘和检材采取的操作方案。开棺时应避免覆土落入棺内污染尸体。6.4.4 检材采取一般应取胃及肝、肾或相当于该部位的腐烂肉泥,也可采取肌肉、毛发、指甲、骨骼等检材,分别装瓶备验。6.4.5 需同时收集棺木旁的泥土、棺内衣物、液体等作对照检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98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31
下一篇2023-12-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