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哑铃侧平举练肩,哪些问题最常见?

通过哑铃侧平举练肩,哪些问题最常见?,第1张

大家好,侧平举是我们做的最多的三角肌训练动作,它可以对肩部整体带来比较好的刺激,尤其是中束这个决定着肩部肌群肌峰的部分,所以它很受欢迎,那么哑铃侧平举练肩最多见的2大问题,快来看看你有没有犯过

首先我们要确保在训练时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肩膀这个全身最灵活的部位之一来说,就是由于它的这一点特性,所以它的稳定性也是很差的,我们就更需要注意在锻炼它的时候保证安全。

对于想要迅速摆脱瘦子标签的训练者来说,可能会过于心急了一些,所以就会做一些危害肩部健康的事情,所以这类人要做的并不是加快训练负荷的提高,而是对于正确训练要求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那么要给大家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在锻炼肩部肌群的时候,你可以脱去自己的上衣,直面自己的训练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消除自身的恐惧,还能让自己确保是在对目标肌群造成刺激。

如果你所在的健身房不允许你这样做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挽起袖口,来露出自己的肩部肌肉,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你对自己看个没完,而是让自己更好的观察目标肌肉,在进行动作时的收缩,以达到念动一致。

那么侧平举中最多见的两大问题是什么呢,首先不管是何种问题,你都要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训练动作,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给肌肉更好的刺激,让效果可以更棒,而不是怎样去省力。

问题一、手肘有些弯曲

可能大家接受最多的观念,就是要稍微的弯曲一些手肘,避免给肘关节带来过大的负荷,但那是针对那些上推或是平举动作,而不是我们的侧平举。

大多数人不能将手臂几乎伸直的原因,还是所选的重量过于大了,那么就会造成不能完全收缩三角肌的情况,所以要做出的改变就是,降低你所选择的哑铃的重量,然后做半程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在手臂几乎伸直的情况下,始终对肩部肌群带来张力了。

问题二、注意力不在肩部,而是想着要将哑铃上下的移动

大多数人做动作,大脑中所想到的只是动作的完成模式,手臂是怎样运动之类的,要记住的不是这些,而是要让肩部肌肉得到收缩,你是因为这些肌肉的收缩而带动手臂的运动,而不是手臂的运动来迫使这些肌肉 收缩,区分开这两点你的训练就会得到升华。

那么不管你所遭遇的是何种问题,都应该在以刺激要锻炼的肌肉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没有所谓的标准动作,只要可以将自身要练到的肌群刺激到位的都是好动作,这一点适用于任何部位的训练。

初练哑铃侧平举和前平举的时候,重量应该是多少啊?

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

研究表明:

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

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

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

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

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对于初练者来说,可以做8到12RM的负荷。也就是说侧平举或者前平举能做8到12次左右的重量合适初练者。每个人能举起的重量和次数都不一样的,所以没有一个完全通用的重量,比如15斤的哑铃可以举8到12次,那么就把重量调到15斤。

哑铃俯身飞鸟和侧平举,和前平举能在同一天练?

能啊…俯身飞鸟练肩后束…侧平举练肩中束…前平举练肩前束…不同部位…当然可以一起练…

哑铃弯举和前平举 侧平举是单手交替好还是双手

双手单手都行,哑铃弯举通常都是单手交替,双手的是杠铃弯举。哑铃前平举最好用单手交替,更好控制。哑铃侧平举常见的是双手,拉力器侧平举多用单手。

哑铃前平举侧平举和俯身平举连三角肌时候分别做几组,每组几次

一般每组8-12个比较好,重量比较灵活,可以自行调整,一般重量是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重量,但是每天的身体状况都不太一样,也别太死守规矩了,可以适当的变变,但是别对自己太宽松的,那样的重量练得也没效果。

一般我们三角肌中后束比较发达,前束比较薄弱,体积的体现主要在中后束,线条的体现在前束,所以练中后束的时候重量要大些,练前束的时候重量稍稍小一点,这样便于控制,可以自己让线条好看一些,你问题中的三个姿势分别练得就是前中后束,根据你自身的情况,你看着办吧

练哑铃前平举和侧平举,为什么肩关节会痛,肌

这两个动作就是练肩膀三角肌的,肩膀关节痛不是很正常的么。

为啥哑铃侧平举比前平举难做那么多

因为日常生活三角肌前束比中束用的多 强得多 加强前平举有胸肌借力

平板卧推,平板飞鸟,旋转上举,侧平举和前平举,连二头,划船,哑铃多少重量适合,做几组,每组多少个。

看自己情况,用一个30公斤的重量,你做多一次做8个那就是8RM,1-4是增长绝对肌肉和体力,8-12是壮大肌肉,15-20是发达小肌肉群和增进肌肉线性弹性平板卧推4组10RM 平板飞鸟(下斜哑铃飞鸟)4组10RM 旋转上举(哑铃腕翻转)4组10RM 侧平举和前平举4组10RM 连二头4组10RM 划船4组10RM

哑铃前平举怎么做?

一、练三角肌前束。有杠铃或哑铃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细微处却是有差别的。1、用杠铃练负重比用哑铃重些,对肌肉围度作用大。2、用杠铃动作不如哑铃来得灵活,对关节压力大,不如用哑铃对刻画肌肉线条效果好。所以,一般提倡用哑铃练三角肌前束,因为这块肌肉较小,用哑铃不但可以减少损伤可能,对肌肉线条也较有帮助。

二、对于前后束不够发达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二。1、多练,这虽然是老调重弹,但最有效。2、可以用优先训练法,就是在练三角肌时把前束或后束先练,或是把前后束用超级组交替练。

推举能代替哑铃前平举吗?

编绎/江湖健客

A 哑铃前平举是孤立锻炼三角肌前束的最佳训练动作,我认为它是唯一能使三角肌前束彻底力竭的动作,在我备战奥林匹亚先生赛的过程中,这个动作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人认为哑铃前平举是多余的,他们认为三角肌前束已经在直立推举和卧推时得到了充分 ,再做哑铃前平举只会导致过度训练,其实不然,推举是复合训练动作,它需要使用很多附属肌肉群,如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才能完成,而其他肌肉群可能在三角肌前束远没有得到最大 前便已经力竭了。

据我观察,许多健美运动员之所以认为哑铃前平举效果不好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有缺陷,哑铃前平举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充分收缩三角肌前束上,这比仅仅提升一个哑铃到身体前面要困难得多,要想有效地 三角肌前束,你应该使用比其他肩部训练动作更轻的重量,因为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对重量的绝对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自负取代了理智,你可能会拿起一个过重的哑铃,这将使用上身的所有肌肉来举这个哑铃除了三角肌前束之外。

以下是几个训练要点

如果三角肌前束是你的薄弱环节,那就应该把哑铃前平举安排在每次训练的最开始首先练它,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保持身体垂直,不要为了举起更大的哑铃而向后倾斜,那样不仅减少了动作范围,还增加了下背部受伤的危险。

保持用力手臂稍微弯曲并全程保持同样的弯曲度。

不要借助身体的摇摆和动作的惯性,应该保持对哑铃的全程控制,全程要缓慢。

不要采用两个手臂同时交替的做法我总是先练完一侧再练另一侧,我觉得两个手臂交替做时会使肌肉在一组中间的休息时间过多。

做到完全力竭。在我的最后一组,当我无法做完整动作后,我还继续采用部分动作直到无法把重量移动一英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800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