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手臂肌肉,要解剖图的。谢谢

如何练手臂肌肉,要解剖图的。谢谢,第1张

哑铃臂弯举,锻炼肱二头肌,每次四组,每组8至12个,如果超过12个需要增加重量。

起始姿势:两手紧握哑铃,自然下垂,收腹。

动作过程:收缩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直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一秒钟,然后慢慢松展肘关节。

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落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臂伸直时将哑铃较90度。

哑铃臂屈伸,锻炼肱三头肌,两天一次,每次四组,每组8至12个,如果超过12个需要增加重量。

动作:双脚自然打开,双手(或单手)握住哑铃伸直胳膊向上举过头顶,肘关节朝向前方,同时大臂与地面垂直,然后肘关节弯曲,放到接近最深的位置,重做臂伸直,在手臂将要伸直的时候,减慢速度,使肘关节缓慢伸直,然后再反复进行练习。

搜《囚徒健身》答案,这本书可以找到徒手锻炼全身肌肉的方法。

胸肌、腹肌、肱二头肌:

比标准俯卧撑更容易的就是上斜俯卧撑了。可以把手搭在墙上、床沿等高处做,这样比水平的容易一些。更难的俯卧撑:标准俯卧撑3到5组,每组做10到20个,每组间休息1分钟。如果标准俯卧撑能一次性做20个就升级动作。更上一层楼有:侧重俯卧撑、杠杆俯卧撑等。侧重俯卧撑就是一只手答在蓝球等高物上,另一只手正常做俯卧撑。杠杆俯卧撑即是一只手侧放贴地辅助,另一只手正常做俯卧撑。最终式就是单手俯卧撑了。随着力量的提高再更上一层楼。

腹肌的话其实练仰卧举腿即可。从解剖学上分析,仰卧举腿即可牵涉整个腹直肌(即6到8块腹肌)。做3到5组,每组做10到20个,每组间休息1分钟。更上一层楼有:悬垂举腿,即是吊在单杆上举腿。

引体向上可以锻炼背部和肱二头肌。做3到5组,10个左右,每组间休息1分钟。

人体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及足肌。

一 盆带肌

盆带肌分为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盆带肌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是由腰大肌和髂肌两块肌肉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阔筋膜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该肌在大腿外侧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展和内旋。

盆带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臀大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

梨状肌

起点:起于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由坐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5.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6.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间嵴,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大腿前外侧群:股四头肌、缝匠肌。

股四头肌

起点: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缝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屈、外旋和外展,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大腿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起点:耻骨肌和长收肌起于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于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耻骨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内收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

•起点:起于从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

股薄肌

起点:起于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和屈,还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可使骨盆前倾。

大腿后群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

•起点:起于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股二头肌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点:止于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胫骨前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肌腱从内踝前方通过,止于内侧(第1)楔骨和第1跖骨底。

功能:维持足弓

趾长伸肌

起点:起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前面上3/4和相邻骨间膜。

止点:该肌共有5条腱,其中四腱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另一腱止于第5跖骨底,称第三腓骨肌(此肌只有人类才有)。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伸和外翻,并使2~5趾伸。

拇长伸肌

起点:起于腓骨内下半和小腿骨间膜。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拇趾伸,并使足伸和内翻。

小腿后群: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小腿三头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止于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远固定时,在膝关节处拉大腿向后,协助伸膝,有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趾长屈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后中部。

止点:有4条腱分别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底的跖侧面。

功能:固定时屈趾,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拇长屈肌

起点:起于腓骨后下2/3处。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跖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为屈拇趾原动肌,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胫骨后肌

起点:起于胫、腓骨后面及小腿骨间膜。

小腿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起点:均为起于腓骨外侧,腓骨长肌在上2/3,腓骨短肌在下1/3。

止点:两肌腱从外踝后面转至足底,腓骨长肌腱经足底止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底。腓骨短肌止于第5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为足外翻的原动肌,协助足跖屈,有维持足弓的功能。

足肌

足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足背肌只有两块伸趾的短肌

足底肌分为内、外侧和中间三群。足跖侧诸肌的功能与其名称相适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801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3
下一篇2024-0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