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咬肌变的方法

让咬肌变的方法,第1张

1、减少用力咀嚼,比如说有嚼口腔糖的习惯,嚼特别硬的东西,比如说煎饼这种习惯,改变习惯之后减少咬肌的运动,从而使咬肌慢慢得到废用、得到萎缩、减小;

2、可以通过打肉毒素的方式,打肉毒素主要是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不运动从而达到咬肌缩小的目的,但是这种咬肌变小之后一般半年左右就恢复到原先的状态,需要持续不断的打;

3、如果是咬肌变大,可以做咬肌的部分切除术,有点类似于下颌角的手术,不过不是做的骨头,是把咬肌切除部分了,这个可以达到永久性的咬肌缩小的目的。

具体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建议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进行选择。

瘦脸针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打瘦脸针之后的4小时内,应该避免脸部按摩、睡觉及头部前倾和运动,以免肉毒杆菌(Botox)流散。 

2、注射瘦脸针之后,不要在注射部位进行冰敷或热敷。 

3、瘦脸针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4、注射完后暂时不要做三温暖。 

5、打瘦脸针后6小时内,不宜洗脸,不要化妆,避免触摸注射部位。 

6、头部改变姿势的次数愈频繁的人,注射的效果会愈差。 

7、注射后避免吃硬壳类食物一周内禁食辛辣、海鲜等食物,忌烟酒。 

8、打瘦脸针后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 

此外,打瘦脸针还需要注意:有重症肌无力症、肾上腺分泌异常和心、肝、肾等内脏疾病的人群不适合打瘦脸针。要想取得好的手术效果,一定要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并且严格遵照医生嘱咐进行复查,术前后如果有任何问题,要随时咨询医生取得帮助。

而打完瘦脸针后表情僵硬则可能由这些方面引起:

1、 正规操作后的正常反应

注射肉毒素后咬肌肌力减弱,会带动面部表情不自然,这是正常的注射反应,这种表情不自然最早可在注射24小时后出现,作用高峰为注射后7-14天,而2-8周后表情会恢复如初。

2、 肉毒素的位置打偏

打瘦脸针瘦脸时,要求医生将肉毒素准确注入一侧面部的两个点:第一点位于咬肌突出最明显的部位(在咬牙和放松两种状态下观察后确认并做标记);第二点位于第一点的斜上方,距离第一点1cm以上。这两点有任何一点位置跑偏,都会造成面部表情的非正常僵硬,而这种僵硬持续时间多大于8周。

3、 肉毒素注射位置太浅

瘦脸针瘦脸时,医生一定要将肉毒素注射到咬肌内才能达到效果,而如果医生解剖层次掌握不扎实,将肉毒素注射到肌肉上层,则很可能会损伤面神经,引起面部表情的非正常僵硬,常见表现有流口水、嘴巴歪向一侧、嘴角不自主地抽搐,而这种情况甚至会持续数年。

4、 肉毒素注射量过多

一般而言,在医疗美容中,每次注射肉毒素小于100单位时相对安全,肉毒素用于瘦脸时,两侧咬肌都注射时也不会超过100单位,而如果你的医生为满足你的迫切愿望很不负责得多注射了一些,那你表情非正常僵硬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超过8周。

5、 两次注射间隔时间过短

为保证更好的瘦脸效果,肉毒素可以多次治疗,但每两次治疗时间不能低于1个月,如果你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疯狂得注射了多次肉毒素,并出现了表情不自然的现象,很遗憾,你表情不自然的现象甚至会持续一生。

6、 打完肉毒素后按摩注射部位

注射完肉毒素后,医生多会叮嘱你不要用手按摩,因为用手按摩时,已经进入咬肌内的肉毒素液体会渗透到邻近的表情肌内,从而加剧表情不自然的发生,这种情况下表情恢复正常也会大于8周。

除这些因素外,注射肉毒素后表情僵硬的持续时间还跟求美者的自身体质和咬肌部位的结构有关,而只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求美者多可不必过虑表情僵硬这个问题。但是你很可能压根无法判断自己的表情僵硬是正常注射后反应,还是面神经损伤所致,因此在面部表情僵硬持续1周还没缓解时,你可以选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最后,我要提醒你一点:瘦脸针的瘦脸效果维持时间很短,一般只有3-6个月,因此,打过瘦脸针的你对脸型保持时间最好不要抱太高期望。

1、早晚洗脸后,双手轻轻拍打或敲击脸部,待脸颊呈微红为止。此方法不但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使脸色变红润,还能达到修紧面部、突出轮廓的效果。晚上睡前将热毛巾敷在咬肌上5分钟,坚持两三个月会看出效果,这个方法不用花费金钱,只要持之以恒即可,值得一试。

2、除了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根手指靠拢,放在脸上大约是上下臼齿的位置,在脸上画圆,从内向外的方式,轻轻地拍打3-5圈,一边做完之后再换另一边进行拍打,重复5次。拍打时,嘴巴肌肉是放松的状态,所以会呈现是微微张开的样子。

3、首先将口香糖放入口中,先咀嚼一下,活动面部肌肉,然后当面部肌肉逐渐适应后,边嚼边往上提拉右嘴角,将口香糖移动到右脸颊内侧,保持嘴巴合拢右嘴角上提的姿势慢慢咀嚼口香糖10次后,用较快的速度有节奏地咀嚼20次,再左右互换。

扩展资料

一、人体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等,所以咬肌肥大的发生一般又认为与人咀嚼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中经常吃硬的食物或有吃零食、吃口香糖习惯有关。

二、咬肌肥大与遗传因素有关,事实上从临床上看确有家族性咬肌肥大的现象。

三、咬肌肥大的原因多伴有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翻等情况发生,所以临床上又将咬肌肥大称为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

参考资料:

人民网-咀嚼肌形成原因分析 消除咀嚼肌的3个方法介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8339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