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打拳的基本姿势有哪些

标准打拳的基本姿势有哪些,第1张

  姿势能帮助拳手更好地发力,也能使拳手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这样才能将力量从拳头里释放出来。因为,一个好的姿势不仅能使你出拳的速度加快,而且还能够使你承受对手强有力的击打。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标准打拳姿势,希望你们喜欢。

   拳击 中最标准的拳击姿势

 右势拳手/左势拳手

 右势拳手

 两脚分开与胯同宽,左脚向前迈进步,右脚跟微抬起,膝关节微弯曲,重心保持存两腿之间;肘关节弯曲升贴近两肋;拳头与面颊平行,拳心向内。左手应当略微向前伸出,准备出拳;同时,右手放在靠近面颊处,准备防御对手的击打;收紧下颌,眼睛看着对手;肩部放松略微向前蜷缩;以略微侧身的姿势对着对手。

 左势拳手

 同右势拳手,唯方向相反。

 注意:如果你是右势拳手,左脚总是在前面。如果你是左势拳手,右脚总是在前面。无论你是存练习击打沙包、对打、还在空击,永远保持同样的姿势,移位步法时除外。

 每个拳手都有自己习惯的姿势,不能盲目模仿其他人,通过教练员指导,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不要双脚平行站立,正而对着对手,也不要两脚向一侧站立,用全部的侧面对着对于,这样很容易闪失去平衡而被对于击倒,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重心存两腿之间,后面的脚跟要略微抬起,这样身体才不会失去平衡。

 躲藏姿势

 这个姿势是由传统姿势变化血成的,它是由卡斯·达马托和弗洛伊德·帕特森发明的;含胸收腹,身体向内蜷缩,双臂平行抬起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头部;在不出拳的时候,拳头不要握紧,这样就能利用拳向内或外侧拍击或阻挡对于的拳头。在对手出拳时,你可以以身体左右晃动或下潜躲过对手的击打。

 半蹲姿势

 半蹲姿势是由遮挡姿势变化而来的,动作要领与遮挡姿势一样,只是将身体重心降低就可以了。一般进攻型拳手或者习惯击打对于身体的拳手都喜欢利用这个姿势,如著名拳手杰克·登普西、汤米,伯恩斯和早期的迈克,泰森都喜欢利用这个姿势。因为利用半蹲姿势有利丁向上击打勾拳,也有利于防守摆拳和上勾拳;在利用这个姿势时,头部要多移动和闪躲,因为姿势低会影响步法的移动。

 肩部遮挡姿势

 转动左肩面向对手,右手保护住下颌,左手保护胸部以下的位置,左肩抬高,对下颌进行保护;这个姿势要求拳手的肩部蜷缩,以便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这个姿势利于出摆拳,但不利于出刺拳。许多有名的拳手都利用过这个姿势,如乔·弗雷泽就是其中之一。

 双臂交叉姿势

 这个姿势实际上是由半蹲姿势和肩部遮挡姿势结合而成,左手保护右侧的下颌;右手的前臂在外侧;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姿势在防守方面很有效,但是交叉的手臂使你小能以最快的速度出拳;弗莱迪·梅尔斯和兰·哈维都利用过这个不常见的势。

拳击的主要技巧训练

 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躲闪、上下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

 攻击技术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和右交叉拳还有组合拳,如1-2连击组合拳套路。

 左直拳

 左直拳是拳击中所有其他击拳的基础,能正确地运用左直拳是一个有良好技术素质的拳手的特征。凡是称雄拳坛的拳王和著名拳击家都有着一手久经锻炼磨砺出来的左直拳。美国的英吉马·约翰逊在1959年与弗劳德·帕特逊的比赛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对手难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将对手击倒,获得世界锦标赛重量级冠军。击败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伤后专用左手练直拳达9个月,终于取胜。我国3O年代的上海拳手郑吉常,由于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国外有“远东毒蛇”之称。

 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击运动中采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能使用。由于有拳较左拳离对方远,发拳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右直拳较左直拳慢。为了便于击中对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动作来转移或破坏对手的防护,或用左刺拳引开对手的注意力,或使对手失去平衡,以此来创造有利于右直拳进攻的条件和时机。要领: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

 摆拳是从侧面袭击对手的有力拳法。由于从侧面击打,身体向相反方向移动,起到分散对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摆拳走的路线较长,容易被对手发现,而且因力量大,一旦击空容易失去平衡。摆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开始的引拳。

 左摆拳击头、腹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前臂约成12O~150o角,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脖发力,重心移至左脚,在出拳过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内旋,肘部微向上翻与肩同高。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并随即放松,恢复成实战预备姿势。击打对方腹部正、侧部位时,上体可略向右倾斜或向右侧跨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力量。

 左摆拳

 左摆拳练习时的注意事项:①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②左摆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纵③左拳出击后立即收回,还原成预备姿势。

 右摆拳击头、腹

 要领:与左摆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发力动作较左摆拳更为明显。右摆拳动作大,速度也较慢,但拳较重。当对手大意或其进攻时疏于防守出现空隙时,可用右摆拳给予出其不意的击打和还击,但一般使用机会较少。

 右摆拳多与左手拳的击打配合运用。在对手被击中,注意力分散时,以有摆拳击打可以收到极具威胁的效果。在对手疏于防守或体力

 右摆拳

 右摆拳击上体,常用于与左撇子对手对阵时,出击时要紧缩身体,出击后身体要向左前方运动,以防对手迎击头部。

 摆拳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先原地徒手练习,体会发力、转体、转胯带动手臂前摆等动作要点。出拳时,要注意手腕内族动作,用拳峰部位接触击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动作 方法 的基础上,结合步法练习出拳。

 第三,运用打手靶的练习,可在原地与移动中进行,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击打准确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进行练习,一方面改进动作,一方面锻炼击打力量。

 第五,进行实战练习,提高运用的能力。

 上钩拳

 一场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的进攻与防守是多种多样的,这体现在调整距离上,要靠步法的灵活和判断的准确。如果说直拳与摆拳更注重中、远距离的进攻,那么上钩拳主要在中、近距离击打对方。

 上钩拳既可发短拳也可发长拳。发长拳时手臂几乎伸直,上、前臂夹角大于90o,发短拳时上、前臂夹角小干90o。当对手两手高举成防头部的姿势时,或当对手击打头部而落空时,可发上钩拳击对手的上体(胃、腹或助部)。

 平钩拳

 钩拳是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

 (1)左平钩拳

 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先将左肘提起与肩平,肘部约成80o角,利用身体腰、肩部突然转动的力量,上体向右方向转,但不超过 90o,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紧张,之后再迅速放松,打击对方的右侧,这时重心移到右脚上,击打后立即收回还原成实战姿势。

 注意事项:①出击时,拳不应有向后拉的准备动作。②左拳击出同时有拳微上举,保护下颏。

 (2)右平钩拳

 要领:出拳要领与用力方法都与左平钩拳大致相同。

 左、右乎钩拳都可以配合前进步法练习,即作前滑步同时击打左乎钩拳或右平钩拳。

 刺拳

 刺拳属手直拳类型,是一种试探性拳法,以左刺拳为多。拳走的路线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较轻,能起试探对手的作用,并配合 其它 拳法以连续进攻。

 要领: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与胯部转动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较小,出拳后,臂并没有完全伸直。

 振拳

 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离搏斗时,贴近对手击打。

 要领:借腰部突然快速转动,出击时两臂贴近身体,上、前臂之间小于90度角。

 速击拳

 此拳法多用在近距离搏斗时,快速进攻,抢夺优势时使用。

 要领:出拳快而突然,攻击对方要害,以快取胜。

拳击的主要运动特点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 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5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 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 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

 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 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不仅对拳击 爱好 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猜你喜欢

1 拳击力量训练的六大高效动作

2 拳击的入门技巧

3 拳击之前手拳的动作作用与教学

4 拳击拳法教学

5 世界拳击比赛规则

6 太极拳的动作规范与要求

 目前,在职业拳击领域,最大的世界拳击组织一共有四个,分别是WBO、WBC、WBA、IBF,这四个拳击组织都拥有自己的认证体系,在各个级别都拥有自己的“金腰带”拳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拳王”,拳手可以选择参加这四个组织的任何一个进行比赛获取该组织排名,并通过比赛获得该组织所设立的“金腰带”头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职业拳击比赛规则,欢迎借鉴参考。

 职业拳击比赛规则:

 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比赛的双方,一方是红角拳手,一方是蓝角拳手,比赛一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根据参赛拳手的水平,比赛一般分四回合、六回合、八回合、十回合、十二回合。

 争夺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比赛,必须是十二回合,比赛中出现一方拳手将对手击倒不起的情况,则比赛就此结束,胜者是以KO(击倒)获胜。

 比赛若是一方将一方打得无还手之力,或者严重受伤,或者对手弃权,或者一方严重恶意性犯规,则是TKO(技术性击倒)胜。

 要是比赛打满全场,裁判会根据双方拳手在每一个回合的表现打分,最终根据总分数判决胜负。

 注意事项:

 1、对练的时候一定要戴护齿,要是你不小心分神了给别人打了一拳而且当时你没戴护齿,那可能会造成一些小伤。

 2、每次使用拳套时一定要带好护手绷带,因为这样可以吸汗,手套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发臭。

 3、教练讲解的时候认真听,这会非常有帮助,一个是尊重别人另外一个就是学习得更加明白透彻。

 拳击比赛的运动特点: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

 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AIBA)自一九九七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五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两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十至十二个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

 世界拳击联盟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

 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十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

拳击基本拳法的打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主要是介绍拳击基本拳法的打法及注意事项。拳法是拳击的核心,每一个优秀的拳击运动员都必须了解拳击的基本拳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拳击基本拳法的打法及注意事项,大家看看吧。

 1、直拳

 直拳是拳击技术中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每一个优秀的拳击运动员最常用的拳法。此拳法在单位时间内连续出拳数量比其他拳法多,特别是左直拳的连续直击动作。直拳是指从出拳到被击目标,沿直线运动的一种击打方法。直拳一般用于进攻或有意识退却时破坏对方动作,打乱对方阵脚,是夺取胜利的主要手段。直拳的特点是路线短、冲力大、速度快、发力狠、动作突然、拳法简单,易于运用身体的力量。与其他拳法相比较,动作简便,运用广泛,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进攻技术。

 (1)前手直拳

 这种击打方法主要是击打对手的胃、腹和肋部。击打对方上体时,身体应向右前方倾斜,降低身体高度,以防对手迎击头部。

 前手直拳击上体既可以用来做为进攻的第一步,也可以用来做假动作,并破坏对手对头的防护,以创造进攻条件,还可以用来打迎击拳。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出击时身体略向右斜前方倾斜,膝关节弯曲,降低身体高度。击出时,左手拳心向下,使拳头与接触目标成直角。击打结束时左脚跟外转,以便在一旦击空时制止身体过度前倾,以保持重心稳定。击打结束后,右脚牢固地支撑住身体,同时快速放松出拳的手臂和整个肩关节的肌肉,并利用右腿下屈,消除前冲力,控制住身体平衡,随后还原为基本姿势。

 注意事项:击打时右拳放在头部右侧作防护,并随时准备出拳,反击对手。

 (2)后手直拳

 后手直拳是拳击运动中采用的重拳之一。后手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后手直拳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能使用。由于右拳较左拳离对方远,发拳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右直拳较左直拳慢。

 为了便于击中对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动作来转移或破坏对手的防护,或用左刺拳引开对手的注意力,或使对手失去平衡,以此来创造有利于右直拳进攻的条件和时机。

 要领: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

 注意事项:由于右直拳出拳时,身体的前送和扭转的幅度较大,使身体具有很大的向左转动的惯性,对右拳的收回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出拳后立即停止身体的转动,以右拳顺惯性向身体左方摆动来缓冲转动的惯性,再很快地收回右拳保护自己。

 2、摆拳

 摆拳是从侧面袭击对手的有力拳法。由于从侧面击打,身体向相反方向移动,起到分散对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摆拳走的路线较长,容易被对手发现,而且因力量大,一旦击空容易失去平衡。摆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开始的引拳。

 (1)前手摆拳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前臂约成120-150度角,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胯发力,重心移至左脚,在出拳过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内旋,肘部微向上翻与肩同高。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并随即放松,恢复成实战预备姿势。

 击打对方腹部正、侧部位时,上体可略向右倾斜或向右侧跨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力量。

 前手摆拳练习时的注意事项:①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②左摆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颏。③左拳出击后立即收回,还原成预备姿势。

 (2)后手摆拳

 要领:与前手摆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发力动作较前手摆拳更为明显。后手摆拳动作大,速度也较慢,但拳较重。当对手大意或其进攻时疏于防守出现空隙时,可用右摆拳给予出其不意的击打和还击,但一般使用机会较少。

 后手摆拳多与左手拳的击打配合运用。在对手被击中,注意力分散时,以后手摆拳击打可以收到极具威胁的效果。在对手疏于防守或体力不支或处于双手护面被动防守时,也可使用这种拳法给予重击。

 后手摆拳击上体,常用于与左撇子对手对阵时,出击时要紧缩身体,出击后身体要向左前方运动,以防对手迎击头部。

 摆拳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先原地徒手练习,体会发力、转体、转胯带动手臂前摆等动作要点。出拳时,要注意手腕内旋动作,用拳峰部位接触击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动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步法练习出拳。

 第三,运用打手靶的练习,可在原地与移动中进行,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击打准确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进行练习,一方面改进动作,一方面锻炼击打力量。

 第五,进行实战练习,提高运用的能力。

 3、钩拳

 钩拳是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

 1平钩拳

 (1)左平钩拳

 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先将左肘提起与肩平,肘部约成80度角,利用身体腰、肩部突然转动的力量,上体向右方向转,但不超过90度,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紧张,之后再迅速放松,打击对方的右侧,这时重心移到右脚上,击打后立即收回还原成实战姿势。

 注意事项:①出击时,拳不应有向后拉的准备动作。②左拳击出同时右拳微上举,保护下颏。

 (2)右平钩拳要领:出拳要领与用力方法都与左平钩拳大致相同。

 左、右平钩拳都可以配合前进步法练习,即作前滑步同时击打左平钩拳或右平钩拳。

 2上钩拳

 一场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的进攻与防守是多种多样的,这体现在调整距离上,要靠步法的灵活和判断的准确。如果说直拳与摆拳更注重中、远距离的进攻,那么上钩拳主要在中、近距离击打对方。

职业拳击 双方选手使用8~10OZ拳套(赛前双方议定),进行3分钟一回合的对赛,一场职业拳击赛为6-10回合。 业余拳击 双方选手要带上头盔、10OZ拳套(大会提供),口咬护牙,穿著护裆(男性),比赛3-4 回合,每回合两分钟, 有力击中对方一下得一分(点),最后分(点)数较高或击倒对手的为胜利者。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用拳直接击打在对方头部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侧面,为有效击中,每击中一次得1点。每一回合结束后,占优势的运动员可得20分,处于劣势的运动员的得分相对减少;如果双方实力不分高低,也可各得20分。裁判员根据双方在5个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判定名次,如总分相等,则判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或技术风格较好的运动员获胜。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后,裁判员要开始数秒,从1数到10,并用手势表示秒数,如裁判员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站起来,则判对方获胜。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 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我们国家在1953年和1959年两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但是,这种担心和忧虑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如果对拳击运动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人们就不会对拳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榄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 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并且要具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战胜对手。参加拳击比赛必须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练就强健的体魄,掌握优良的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还要具有顽强拼搏、勇于争胜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02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