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的意思是什么?

《渔歌子》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诗人用过此调。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诗中还写了西塞山前十分肥美的鳜鱼。

此词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代表作品: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唐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煜《渔歌子·浪花有意千重雪》

五代李煜《渔歌子·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

明刘基《渔歌子·钓得鳊鱼不卖钱》

当代李少白《渔歌子·鸿鹄》

说实话,这些百度搜索或360搜索都可找到的,我帮你整理下吧。

http://baikesocom/doc/4319121html

渔歌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

格律: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张志和(743~774),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烟波钓徒,生于唐天宝2年,婺州金华人。其父张游一生在家闲居,他“清真好道”,精通庄列道家思想。张志和从幼受到其父道学文化熏陶。后张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国从鼎盛跌落中衰的转变期,“安史之乱”对他的思想和处世立身产生消极影响。

  唐肃宗年间,张志和离开了养育他的婺城到京城“游太学”,取得国子学士资格。不久一举明经擢第,此年仅16岁。一个弱冠少年就能向肃宗皇帝献策,可谓少年得志,因张志和才华出众,受肃宗李亨赏识,特加奖掖,任命为待诏翰林,授予左金吾录事参军,肃宗同时还赐名“志和”与他,自此志和即为其名。正当他少年春风,荣宠之际,却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贬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为尉官。虽然被贬时间不长,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长安,但却在他心灵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场,泯灭仕念。于是趁家亲亡故之机,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金华。

其兄鹤龄,担心弟弟浪迹湖海,遁世不还,写了一首《渔父歌》召其归来,张志和听从兄长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简朴,不修边幅。常去水滨河溪效法姜太公无饵垂鱼。如此逍遥隐居生活10年。

  唐大历9年秋冬,颜真卿偕同门生、弟侄、宾客前来平望驿游览,大家饮酒作词,畅酣淋漓,张志和酒酣耳热,忘乎所以,飘然若仙,他乘兴要为众人表演水上游戏,不幸溺水而亡。颜真卿为其撰写碑铭。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诵读赏析

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风景,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品评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其他人的作品:

 渔歌子(变格)

  唐 ·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渔歌子(变格)

  唐·李询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作者简介

  李殉(约855~约930),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因祖先为波斯人,故其友尹鹗戏称其为“李波斯”。有诗名,尤工词,为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多感慨之音。词的成就更为突出,风格清新俊雅,素朴中见明丽。《花间集》录其词三十七首,《唐五代词》则辑得五十四首。

  渔歌子

  明·刘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犁眉,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为明朝开国勋臣,官至御史中丞,封诚意伯。后被左丞相胡惟庸谮毁,忧愤而死。博通经史,诗文闳深顿挫,自成一家。有《诚意伯文集》等传世。

  渔歌子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哟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令属江苏)人;李璟第六子,南唐后主,公元961年—975年在位:降末后封违命侯,被毒酒毒死,详见《中华上下五千年》。

  渔歌子

  五代·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

  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

  经譬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作者简介

  孙光宪(约900—968)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五代宋初文学家。出身农家,好读书,常校勘抄写,藏书数千卷。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避难江陵,高季兴在荆州建南平国,他任从事,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后归宋,为黄州刺史。著有《荆台》、《笔佣》、《桔斋》等集,多已散佚,今存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二十卷,记述五代期间政治遗闻、文人逸事和社会风习等,文笔清新淡雅。他善于作词,《花间集》收录六十一首,《尊前集》收录二十三首,是唐、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其词大多为艳词,但也有其他题材,比花间派其他词人的作品稍有内容,风格也较清隽。如《浣溪沙》、《菩萨蛮》、《渔歌子》等颇受后人好评。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评孙光宪《浣溪沙》说:“昔黄玉林(黄开)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生平详见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二其词见林大椿《唐五代词》。

希望能帮到你。

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gui)鱼肥。

青箬(ruo)笠⑤,绿蓑⑥(suo)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带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下雨了,鱼要出来呼吸,这不是可以钓到很多肥美的鳜鱼吗?他被这番风景深深地迷住了。

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9819htmltp=0_11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作者: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

1、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纶:线。

3、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翻译:

在春风中我荡着一叶小舟,

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蚕丝和一个鱼钩,

眼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

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

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赏析:

这首《渔父》词写来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不同。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快活,这一首写渔父的自由。词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为的是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我们可以想象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万顷波涛之中,何等潇洒自在。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他一个老翁,所以自号六一。李煜词中这们渔父,也可以称六一渔父: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李煜这两首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亡国前所作。据宋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这两首词,也有画境。可惜原画已失传。要是原画也流传下来,我们就可以体会词画相得益彰的妙处了。

李煜 一斛珠

《一斛珠》

作者:李煜

原文: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注释:

1、一斛珠,词牌名,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双调五十七字,仄韵。

2、一斛珠,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

翻译:

晓妆只粗粗理过,

唇边可还得点一抹觉擅色的红膏。

含笑未唱,

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

于是樱桃小口微张,

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

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

换过深口大杯拚醉,

哪在意污湿罗衣?

最传神的,笑嚼着红嫩的草花,

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赏析:

《一斛珠》(原名《谢赐珍珠》,唐玄宗妃子梅妃即江采萍之作。唐玄宗忌讳杨贵妃妒忌与梅妃不得相见,而为解相思之苦指示乐府为梅妃的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740年,李隆基归纳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江采苹渐渐失宠。皇帝对她还是没有疏远的意思,可是梅妃和太真两人却不和,连走路都互相避开。皇帝曾经把他们比作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这比喻不恰当,偷偷地当作笑话来看。杨太真忌妒又有心机,梅妃性格柔弱,没办法赢太真,最后竟被太真迁到上阳东宫去了。后来皇帝想念梅妃,夜里派小太监暗地里拿游戏用的筹码去把梅妃叫到翠华西阁,两人谈起过去的情爱,都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皇帝因为和梅妃同寝,睡过了时间,侍从惊慌地跑来通报说:贵妃已经到了阁前,应该怎么办?皇帝披上衣服,抱起梅妃把她藏在帘子夹层里。太真到了以后,问:梅精在哪里?皇帝说:她在东宫啊。太真说:请把她叫来,今天一同到温泉沐浴。皇帝说:这个女人已经被赶走了,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太真语气更加坚决,皇帝眼睛却看向别处,不想回答她。杨太真大怒,说: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丢下的鞋,夜里是谁陪陛下睡觉,让陛下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去见群臣吧,我就在这里等陛下回来。皇帝十分狼狈,拉起被子,脸朝里又躺下了,说:朕今天不舒服,没有办法上朝。杨太真气得不得了,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了。皇帝马上再到那个隐藏的地方找梅妃,她却已经被小太监送出去,叫她走回东宫去了。皇帝气得要命,就把那个小太监杀了。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梅妃拿一千两黄金送给高力士,请他找一个文人,像司马相如作《长门赋》①那样写一篇诗赋,想用来打动皇帝的心。高力士正在讨好杨太真,而且也怕贵妃的势力,就叫人告诉梅妃,说没有人会写赋。梅妃就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注解:①《长门赋》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到长门宫,陈皇后为了打动汉武帝,赠给着名辞赋家司马相如黄金百斤,请他写了一篇《长门赋》,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果然打动了汉武帝,重新得到了宠幸。)《楼东赋》主要内容大概是:

玉镜上积满了灰尘,妆匣中没有了香味。懒得梳漂亮的发式,懒得穿美丽的衣衫。苦于这寂寞和无聊,只好在冷宫中沉思;梅花一瓣瓣飘零,隔着长门宫,你却无法看到。花如有心,飘扬的全都是恨;柳若有眼,流出的全都是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黄昏独坐楼头,怎忍心去听笙箫吹奏;碧云伴随落日,只好对着明月凝怅。再也没有办法去温泉沐浴了,却回忆起拾翠羽时的游伴。成天关在这深深的长门宫里,嗟叹没有青鸟帮我传递消息。想起那太液池里的清波,水光浮荡,笙歌悠扬;陪从皇上,演奏《舞鸾》妙曲,乘坐画鸥的仙舟。君主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发誓要像高山大海那样情意常在,像太阳月亮那样恩爱永存。怎奈有人嫉妒成性,夺走我的宠爱,把我打入冷宫。再想要往日的欢乐已是难得,只能把无尽的思念放在梦中。空度过朝朝暮暮,无脸对秋雨春风。想有司马相如来献赋,无奈世上才子诗笔不工。表达愁闷还没有写完,却已响起报时的晨钟。空自长叹掩面哭泣,彷徨徘徊漫步楼东。

杨太真听说了,就在玄宗跟前告状说:江妃太粗鄙下贱了,用隐语来发泄她的怨恨,请你赐她死。皇帝却沉默不语。

一次,正好出使岭南的人回来,梅妃就问身边的人:这是哪儿的驿使来了?莫非是送梅花的使者?回答说:是藩国给杨妃进贡荔枝的使者来了。梅妃一听,心里难过,哽咽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正巧外国使者来,皇帝派人包了一斛珍珠偷偷地送给梅妃。梅妃不肯接受,写了一首诗交给送珍珠来的使者,说:替我送到皇帝那里。诗写道: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皇帝看了诗,闷闷不乐。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这个曲名就是从这里来的。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及注释

一弯峨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 

2、凉月:新月。

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6、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次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艳的春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首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

回棹

杜甫 回棹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描写一叶莲唯美句子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90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