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清晨江边的诗句

关于描写清晨江边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江边船的诗句

2 关于江边的诗句

关于江边船的诗句 1 和渔船有关的诗句

和渔船有关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原文: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译文:

树丛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渐渐开朗,细嫩的杂草夜来被烟雾湿染。柳絮落满河边,令人惊奇,以为是雪,一场春雨,使水涨满了溪边的麦田。

古庙里远远传来缓慢的钟声,山头云气中一弯缺月高悬。到了晚上,渔人们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火光映照着渔船。

2、唐代张旭《桃花溪》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3、唐代王维《桃源行》

原文: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

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4、南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原文: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5、宋代戴复古《江村晚眺》

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译文: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2 形容船只的诗句有哪些

1、《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湖上》

宋代: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4、《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5、《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 关于乌篷船的诗句

宋 程垓 蝶恋花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

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

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

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俊游改作乌篷小

清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

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宋 陆游 鹊桥仙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日下船篷人未起 唐 殷文圭 江南秋日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

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缆却扁舟篷底睡

唐 李珣 南乡子

云带雨,浪迎风,

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

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唐 温庭筠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篷艇”即现在的乌篷船,“南湖”即浙江嘉兴南湖)

——一篷秋雨睡初起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唐 温庭筠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

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4 形容船只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5、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杜牧《初上船留寄》

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8、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1、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杜甫《放船》

12、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王昌龄《听流水调子》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6、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

1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船子和尚偈》

2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 关于乌篷船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乌篷船的诗句有

1《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蒙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2《赴长洲县作》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移任长洲县,穷秋入水乡。

江涵千顷月,船载一篷霜。

竹密藏鱼市,云疏漏雁行。

故园渐迢递,烟浪白茫茫。

3《偈颂四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晖

相月今朝日气旭,梧桐一叶落金风。

秋声潇索黄文玉,山上满天愁人世。

目前机用无分外,那里妙章绝万工。

破梦蝶魂飞大空,失船钓客舣孤篷。

胡文新送北来鸿,乡信始见他日功。

旧山山转月明后,归路悠悠玉玲珑。

4《景定癸亥特旨以布衣陈随隐除东宫掌书作贺之》

年代: 宋 作者: 钱舜选

夜泛孤篷载月船,静搜吟料六桥边。

诗成上达宸聪了,流落人间到处传。

5《舟中晚眺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小立船仓揭起篷,晚来帆福饱西风。

望他鸿雁一双去,过了峰峦千万重。

6《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7《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

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8《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6 形容冬天江上渔船的诗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7 关于船的诗句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 张继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唐 白居易 3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浪淘沙》唐 白居易 4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抛球乐》唐 冯延巳 5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漫成一首》唐 杜甫 6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利州南渡》唐 温庭筠 7堤上游人逐昼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浣溪沙》宋 欧阳修 8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横塘》宋 范成大 9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清平乐》宋 晏几道 10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湖上寓居杂咏》宋 姜夔。

关于江边的诗句 1 描写“江边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诗原文:

1、《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描写江边风景的诗句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3 描写秋天江边的诗句有哪些

1、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释义: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2、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 《八归·秋江带雨》

释义: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我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

3、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杜甫《秋兴八首》

释义: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

4、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释义:芙蓉生长在这秋天的江边,不必去向春风抱怨花不开。

5、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释义: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6、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释义:你看那秋江上,听到弓弦响,惊雁急忙躲闪,行船回头,是因为骇浪扑来。

7、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汤显祖《江宿》

释义: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8、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释义: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9、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

释义:南国的群山格外幽静,高飞的白鹤声声长鸣;深秋的潇湘从黑夜里醒来,晶莹的霜花将晨光结凝。

10、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李颀《送刘昱》

释义: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4 描写“江边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日出江花红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6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古诗原文:1、《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 古人站在江边的诗词 十首

《怀沙》一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6 描写春天江边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首白居易的词,是我最喜爱的一首词每每想起词中所描绘的江南美景,心中总会泛起一丝丝甜意,为身在这江南小城而心醉可凭心而论,我们生在这水墨画般的江南,有没有真正懂得江南的好?又好在哪里?在画里,在文人的篇章里,在音乐里,我们可以看到或体会到江南的韵味,那是别人对江南的美景由欣赏到心醉,直到情感满溢而出时所挥洒而就的成果

说到江南的好,我认为好就好在江南的水江南的水,滋润着江南的景物在江南的水雾中,那些山,微蓝;那些树,嫩绿;她的空气,充满着水的灵气,她的一汪汪湖水,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这些湖中,回旋着的似乎不是水,而是清澈、纯净、柔美等等这样一些词汇在这样的环境里,沿岸而建的民居,就显得尤其的别致和精巧倒影在那水中,影影措措,似幻还真九曲回廊,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水雾中,依稀传唱出柔媚的江南小调远处画桥如虹,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在述说着这湖上船舫里的悲欢离合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冷桥畔的苏小小……在这灵动纯净的水的哺育下,就是再粗犷、再暴躁的灵魂,也会被修饰得温柔与体贴而那些江南女子,全都那么清新脱俗,真真的像水,她们的脸上会挂着淡淡的微笑,像水,不张扬不造作,望着那笑容,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缠缠的柔情蜜意就连她们的悲伤,表现出来也是淡淡的,只是微微地躇着眉尖,惹人心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只有江南这温婉的水才能养育出这样温婉的灵魂

轻烟淡水的江南,细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春透帘栊夏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采莲荷田,淡笑浅吟,娇花照水秋日丝雨梧桐,清秋飞雁,淡菊飘香,悠然东篱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树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娇纯

这就是江南,醉人的江南只有亲身经历了江南的春秋冬夏,才能真正感受到她如真如幻,如诗如画……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_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

 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

 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

 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

 试听沙边有雁声。

  李颀诗鉴赏

 刘昱是李颀的朋友。李颀曾经奉使行役到江南一带,《送刘昱》,就是他在宦游江南时所作。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以临风寒苇轻点别绪,以秋江白浪,抒发豪情。描写肃杀而又雄壮的分别场景和离别氛围。尤其是“谁是浔阳客”一问,意在言外,由读者去发挥联想。李颀在临别之际,既不写黯然神伤之景,也不抒魂销肠断之愁,却着意摹写江边雄浑壮阔的景色。以昂扬奔放的情绪和笔调来抒写离情,送别而不消沉,这正是李颀豪放的个性特色。

 诗的第二部分,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与叮咛,是别后境况的推测。他祈愿天气由雨转晴,航船乘潮而行,友人的旅途能够顺利。“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是对天时地利的形象描绘。“行舟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汉书·苏武传》有雁足传书之说,后世诗人常以鸿雁象征书信。李颀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鸿雁写得富有情趣。那守候在行舟边的鸿雁,不时地鸣叫,似乎在催促友人快些写信,以便早日一解诗人的`牵挂和思念。尤为传神的是“试听”两字。似乎诗人先听到了沙洲上的雁鸣,继而劝友人也来倾听。难怪沈德潜称赞说:“不须著力,自足神韵。”以新颖而奇异的构思把难以名状的离情别绪化为生动的形象,是李颀送别诗的特点和强项。

 《送刘昱》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

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

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

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

试听沙边有雁声。

李颀诗鉴赏

刘昱是李颀的朋友。李颀曾经奉使行役到江南一带,《送刘昱》,就是他在宦游江南时所作。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以临风寒苇轻点别绪,以秋江白浪,抒发豪情。描写肃杀而又雄壮的分别场景和离别氛围。尤其是“谁是浔阳客”一问,意在言外,由读者去发挥联想。李颀在临别之际,既不写黯然神伤之景,也不抒魂销肠断之愁,却着意摹写江边雄浑壮阔的景色。以昂扬奔放的情绪和笔调来抒写离情,送别而不消沉,这正是李颀豪放的个性特色。

诗的第二部分,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与叮咛,是别后境况的推测。他祈愿天气由雨转晴,航船乘潮而行,友人的旅途能够顺利。“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是对天时地利的形象描绘。“行舟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汉书·苏武传》有雁足传书之说,后世诗人常以鸿雁象征书信。李颀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鸿雁写得富有情趣。那守候在行舟边的鸿雁,不时地鸣叫,似乎在催促友人快些写信,以便早日一解诗人的牵挂和思念。尤为传神的是“试听”

两字。似乎诗人先听到了沙洲上的雁鸣,继而劝友人也来倾听。难怪沈德潜称赞说:“不须着力,自足神韵。”以新颖而奇异的构思把难以名状的离情别绪化为生动的形象,是李颀送别诗的特点和强项。

《送刘昱》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整理:zhl2016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6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