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

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第1张

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所谓七情,一般是指喜、怒、哀、思、悲、恐、惊。我们还常说,“人是感情动物”,“不要感情用事”等等。其实,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本来就深深地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的情感异常所引起的抑郁症、暴力倾向等心理疾患,更是严重地干扰了我们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甚至引起自杀、伤害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那么,人的“引发感情的机制”是怎样的呢?我们人类的“心”与“脑”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我们知道,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揭开人类大脑的奥秘,但对“情绪”———即人们通常认为由“心”掌管的这部分,却少有科学家在研究,这是因为对“情绪”很难进行客观把握的缘故。但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感情的变化对脑部的功能影响很大,目前已有科学家在加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归纳、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索人类的感情之谜。

  感情可分为“动物性感情”与“人类特有的感情”

  日本研究“感情”的专家、富山医药科大学博士小野武年认为,感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动物性感情,如在食欲、性欲等本能欲求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快乐的感觉,与这些东西得不到满足时的不快乐的感觉。另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感情,主要是指尊敬、轻蔑、慈爱、憎恨等感情。科学家一般把动物性的感情称为“情绪”(Motion)。今天医学上虽然已经开发出了核磁共振等诊断和扫描大脑的仪器,但却还是无法直接用人脑来做情感实验,只好借助于动物。当然,科学家无法直接问候动物:“你今天情绪如何?”只能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了解它们的情绪与大脑的联系。如猴子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发现有自己喜欢的食物时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发现狮子、蛇、蜘蛛等动物时则会产生恐惧感和逃离行为。但是美国神经医学专家克鲁夫与布希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破坏了猴子和猫大脑内的扁桃体,它们就无法区分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是不能吃的。而且它们也不再害怕以前曾让它们噤若寒蝉的东西。这告诉人们,包括扁桃体在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掌管着感情的处理。

  人类情感障碍源于大脑受损

  大脑主要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构成,据说这些神经细胞多达100 1000亿个。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索构成,轴索形成突触,延伸到其他的神经元,并以传递电讯号的方式,将讯息传给远处的神经元。而在传递讯号的过程中,名为神经递质的多种化学物质便会释放出来,能引起人类情感变化的多巴胺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服用吗啡人会感到“幸福”,就是因为脑内的多巴胺起了作用。

  加拿大科学家詹姆斯和他的学生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们将电极插到老鼠脑中,并让老鼠可以自己压动一个开关,对老鼠脑内形成一种产生快感的刺激。没想到老鼠从此不吃不喝也不睡觉,甚至也不“做爱”,只是拼命地压动那个开关,直至精疲力尽。由此科学家想到,人类中有“废寝忘食”、痴迷于某种事物(比如赌博)的现象,从老鼠实验中可以获得某种启示,大概就是人脑中持续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了快感的缘故。这种时候,多巴胺会大量释放出来。

  科学家通过实验还发现,人类大脑的扁桃体受损,会出现情感障碍。比如有一种病叫伍巴哈—威提症,得这种病的人无法判断他人的表情。我们大多数人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一般会远离正在发怒的人。但伍巴哈—威提症患者却读不出发怒者脸上的表情,仍然满不在乎地接近发怒者,结果使自己卷入纷争。可见,如果扁桃体受损。人类就失去了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事物的判断力。由此也证明了,人类的一些情感障碍必然伴随着大脑生理上的改变。

  对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好,就会引起身体创伤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许多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使我们更振作,更进取,但如果精神压力太大,超出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用心理医生的话说,就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我们的身体具有保持体内环境平衡的能力,如脉搏和血压通常是保持恒定的。如果我们突然血压上升、心跳加快或不稳,就说明我们处于压力状态。引发压力的事件叫作“压力源”,一个人感染了病菌、病毒,体内平衡被打乱,也会使人处于压力状态。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体对压力的反应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血液中的荷尔蒙引发变化,二是经由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如果感觉压力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处理,经扁桃体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下达活跃自主神经系统,分泌荷尔蒙的指令。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被称为“压力荷尔蒙”( Stress hormone),糖皮质激素就是一种压力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作用于肝脏、肌肉等地方,使人体血液中的糖(人体的能量来源)增加,让我们做好迎战或逃避的准备。而自主神经一旦被活化,将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心脏搏动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同时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胃液增加,严重时可引起胃溃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一生气就“心口疼”(胃疼)的原因。专业人员指出,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压力,能有意识地纾解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可以避免或减轻对身体的伤害的。

  为何每个人承受压力的程度不同

  并非所有人在遇到强大的压力下都会罹患压力障碍(即身体和精神受到创伤和损害)。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患有压力障碍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类患者中的许多人在年幼时曾遭受到虐待和打击,养育环境对一个人大脑内承受压力的生理特性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实验比较“受母亲关爱长大的老鼠”和“不在母亲身边长大的老鼠”脑内海马体的不同,在它们的成熟期同时给这两组老鼠施以某种压力,结果发现,后者海马体中神经元的数目比前者明显要少,海马体本身也较小。科学家认为,一个人在幼儿期遭受过极大压力者,成年后容易罹患压力障碍症。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兹莫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提出过“性格、体格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假说,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更进了一步,发现了人的性格与人大脑内的物质平衡有关。所以,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大脑成了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也成了当代人健康方面的一种追求。

  1980年以来,有关情绪的研究逐渐转往分子生物学方面。人们慢慢明白了,不只是脑的不同部位与不同的情绪有关,还有许多物质在左右着脑的活动和人的情绪,如5-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茶酚胺等等。这些发现受到科研人员的很大关注,目前正在进行重点研究,设法弄清这一连串的化学变化是怎样产生的,知识、感情、意识在大脑中是怎样处理的。科学家认识到,治疗“心病”是脑科学的使命,迄今为止,人类的心理疾患愈演愈烈,压力障碍、忧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注意力欠缺症、多动症、强迫症等等,而现代科学至今尚未找出这些疾病真正的致病原因。但是医学告诉我们,由于这些病症使人体发生了物质上的改变,所以一旦罹患了这类疾病,一定要看医生,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心病”其实是“脑病”,要把“心病”真正当成病来治疗,就会大大减轻患病者的痛苦,也可尽量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目前人脑与电脑的最大不同,在于情绪的有无。机器人能和人一样处理各种信息,但对价值判断则漠不关心。而人的大脑则擅长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破译了大脑的情绪机制,会给信息化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善待你的心,关注你的脑,培养正面的情绪,科学面对压力,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心理学界对表象的研究,长期存在尖锐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表象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功能,不能用于解释心理现象。另一种意见认为表象是一种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自己的作用,他们将表象和知觉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表象看作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记忆表象),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想象表象),在他们中间,在许多具体的学术问题上,又有许多严重的分歧。譬如有的学者强调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将视觉表象看成人脑中的图画或心理图画。有的学者不承认表象的独立地位,反对将表象看作类似知觉的心理表征。他们认为所有信息都是以命题来表征的,是一种抽象的、意义的表征。又譬如,在什么是表象这个基本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表象是人们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当这些痕迹在人的活动中恢复或再现的时候,这就是表象。有的学者认为表象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具体事物被保留在头脑中,当该事物不在面前时所浮现的心理形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知觉生长模型》在研究了上述表象学说之后,认为旧的表象学说缺点很多,简单举个例子:早先感知的对象的形象被其他形象加工以后,浮现出来的叫想象表象。例如马的表象与翅膀的表象相结合,形成了有翅膀的飞马的表象,它是想象表象。那么早先感知的对象的形象用词加工以后,浮现出来的表象叫不叫想象表象?例如马的表象与飞马的词相结合,此时,画家头脑中的经过加工的腾空的没有翅膀的飞马表象与原表象并没有区别,它是不是想象表象?它和知觉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又有什么区别?其实,马的表象、翅膀的表象、词“飞马”都是表象,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是人的知识结构中的普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原始的”,也可以是“重组的”……认为现在的表象学说都有不足之处。无法利用来构筑“知觉生长模型”学说,只能另起炉灶。下面是《知觉生长模型》的表象学说。

一、认为外界客观事物对人体的刺激,被人的感觉器官接收、产生感觉,在大脑皮层,每一瞬间、刺激信息组成的网络就是原始表象。……总之,信息素材千差万别,但第一次总是整合成原始表象,与感觉完全一致的形式反映出来。

原始表象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唯一性

原始表象具有唯一性,即它在人脑中的“映象”是唯一的,没有相同的。唯一性保证了原始表象存在的意义。

(二)原始性

原始表象是第一时间通过人的感觉系统获得的、经过第一次综合加工并反映出感觉映象,具有原始性。

(三)瞬时性和难以重复性

当感觉发生的瞬间时候,人就第一时间获得了第一张原始表象。即原始表象是以瞬间时间为界,将连续不断的感觉过程,人为划分成的片段映象。极短时间映象的变化太少,短时时间则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用瞬时时间来划分是合适的。这就是原始表象的瞬时性。

在人觉醒后,获得了第一张原始表象的映象后,人的感觉并没有停止,而是在继续感受着人体内外的世界,于是,就有连续不断的原始表象出现。通常,在动态的情况下(自己动或者外界事物在变动),每一瞬间获得的原始表象都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例如观察照片,注视点集中在眼、鼻、口及面部轮廓线上。注视点就是注意的焦点,是兴奋能量最集中的地点。注意焦点的改变,就是原始表象中能量分布区域的改变,是原始表象改变的主要因素。因此,即使客体景物完全不变,观察者身体姿势,甚至连头部都不动,获得的原始表象也会有微小的差别。这也是唯一性的原因,而这个唯一的原始表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重复出现的。

(四)鲜明的形象性

心理学的研究实验指出:在感觉记忆中,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视网膜上的映象与刺激非常一致,基本上是外界刺激的复制品。在感觉发生的同时,留下的原始表象,具有与感觉映象完全一致的鲜明的形象性。

(五)完整性与不可分割性

如果将外界事物都看作是完整的,那么,当感觉发生的时候,感觉的映象都是完整的,作为与感觉映象完全一致的原始表象,同样具有与感觉映象一样的完整性。

完整性还包含了不可分割性,即感觉中的映象只能以一幅完整的原始表象出现,无论意志还是经验,都不能将它分开或分割,这就是原始表象的不可分割性。例如,在我们眼中的一前一后的两个人,我们是绝对没有办法让其中的一个离开或消失的,即使是丝毫的改变,其实我们也是办不到的,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外界客观事物所提供的信息,这就是原始表象的不可分割性。如果说,人的大脑有许多主动的、不可缺少的功能,譬如对客观事物刺激信息的过滤、主动的抑制等。那么,原始表象的不可分割性也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功能,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必须掌握的信息而言,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和意义。

二、工作表象

人觉醒后,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着什么,感知着什么。意识流不停地前进,在觉醒到重新睡眠的漫长时间里,在感觉发生的每一个瞬间,人脑中都会产生一个原始表象,原始表象一个接一个地持续出现,就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新变化。由瞬时的感知觉转化成为人当前的意识与工作状态。这时的表象叫工作表象。

从瞬时几十毫秒至最长不超过一分钟的短时时间,是短时记忆的时间,因此,工作表象的时间应该与短时记忆时间吻合,有利于心理学的研究。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这一时段反映的内容也是人当前的意识和工作状态,即工作表象的内容。

从觉醒的瞬间开始,到进入睡眠前的瞬间,都有接连不断的原始表象产生,做为短时时间的工作表象,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承前启后的,因此,不可以将工作表象割断,看成是一个个的单体。

三、遗觉表象

工作表象实质上是连续的原始表象的积累……连续的工作表象消退后,贮留下来的庞大的暂时接通的兴奋网络痕迹称为遗觉表象。

四、表象

从每个感觉系统存储的信息网络上分解出来的、独具特征的信息痕迹就是表象。

研究人脑的知识结构,需要一个最基本的信息单位,信息载体贮存的信息痕迹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因此,这个最基本的信息单位应该是独具特征的信息痕迹的表象。有了表象这个基本单位,知识结构就可以表述为:由大量独具特征的表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络通路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

怎样才算独具特征呢?所有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痕迹;可以反映个体情感体验的痕迹;可以反映个体生理、健康状况、运动状况的痕迹;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运动状况的痕迹;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形象的痕迹;个体想象、推理、灵感等思维结果贮留在各个感觉系统的痕迹,都是独具特征的痕迹,它们都是表象。

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痕迹有冷、热、软、硬、甜、酸、苦、辛、红、绿、蓝、白、声音高低等等。可以反映个体情感体验的痕迹有喜、怒、悲、思、惊、忧、恐等。可以反映个体生理、健康状况的痕迹有痛、冷、热、胀、麻、口干、口苦、头晕、精神饱满、充满力量感、肢体乏力、疲倦等。可以反映个体运动状况的痕迹有自体各种身体姿势、动作、表情等。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运动状况的痕迹有各种动物头面部、肢体运动,汽车、火车、飞机的运动、树叶飘飘下落、云、雨、足球等等的运动。可以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形象的痕迹有熟悉的个体、他们的面貌、陌生人的个体、面貌、动物、植物的形态、高山、流水的形象、楼房、田野、汽车、飞机、油轮等等的形象。可以反映个体想象、推理、灵感等思维结果贮留在各个感觉系统的痕迹有外星人的形状、有翅膀的天使、会说话的花猫的言语、会跳舞的文具的颜色等等,总之,只要是每个感觉系统中分解了的、单独的特征信息痕迹都是表象。

由于表象是从每个感觉系统存储的信息网络上分解出来的,而每个感觉系统存储的信息都是从原始表象的网络上分解出来的,因为原始表象是综合性的信息状态,所以,表象可以十分简单,它们只是反映外界客观事物个别特征属性的痕迹;也可以相当复杂,是许多个别特征属性的集合体。如简单的表象可以只是一个小黑点或一条线段;复杂的可以是火车形象的表象、游轮形象的表象、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的形象表象等,它们就是集中了许多个别特征属性的集合体。

表象具有的特点:1、表象独具特征,2、表象的暗淡性,3、表象的特征易显性,4、表象的选择性,5、表象的不随意性,6、表象内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因限于篇幅,上述介绍从简处理。此外,本书还研究了表象特点的成因,表象的详细分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陆百度→文库→输入书名《心理现象全新解释·知觉生长模型》→免费下载或阅读。上述内容在书中206页至245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2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