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离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备注

相关知识

《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

文学是指使用语言来创造、抒发、表达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有:

1 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学自发源起,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2 文学与文化紧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紧密结合,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个领域。

3 民族性、传承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

4 兼容并蓄,丰富多彩:中国古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和流派。

5 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中国古代文学在内容上涵盖了神话、历史、哲学、伦理等多个方面,形式上则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多种诗歌形式,以及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综上所述,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历史源远流长、文学与文化紧密结合、民族性、传承性和时代性、兼容并蓄,丰富多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色。其特点有:

一、诗歌性强:中国文学以诗歌为主,对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诗经》、《楚辞》、《唐诗》等。

二、文学体裁多样:中国文学体裁多样,除了诗歌之外,还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

三、情感深刻:中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深刻的情感,比如《红楼梦》中的情感描写,《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

四、文化特色鲜明:中国文学作品在内容和表达上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比如《论语》中的道德观、《汉书》中的史实记录,以及《史记》中的古代历史。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整理稿)

下文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在清华学校讲授国史课,校中文学社诸生请为文学的课外讲演,由於讲义是随讲随编,故原文不完整,今作节录、整理以方便研讨会之用。原文请参阅《梁启超全集》第十三卷《翻译文学与佛典》。

一、导言

(一) 天下最神圣的莫过於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麼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

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

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

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

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孙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关门,别无他路。所以情感

是孙宙间一种大秘密。

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他的本质不能说他都是善的,都是美的。

他也有很恶的方面,他也有很丑的方面。他是盲目的,到处乱碰乱迸。好起来好得可爱,坏起来也坏得可怕。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丑的方面渐渐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尌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因为他有恁麼大的权威,所以艺术家的责任很重。为功为罪,间不容发。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尌该知道:最要紧的工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絜,向里体驜。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

二、导言(二)

我这篇讲演,说的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韵文」是有音节的文字。那范围,三

百篇、楚辞起,连乐府歌谣、古近体诜、填词曲本乃至骈体文都包在内(但骈体文徵引较少)。

我这回所讲的,专注重表现情感的方法有多少种?那样方法我们中国人用得最多,用得

最好?至於所表现的情感种类,我也很想研究。但这回不及细讲,只能引起一点端绪。我讲

这篇的目的,是希望诸君把我所讲的做基础,拿来和西洋文学比较,看看我们的情感,比人

家谁丰富?谁寒俭?谁浓挚?谁浅薄?谁高远?谁卑近?我们文学家表示情感的方法,缺乏

的是那几种?先要知道自己民族的短处,去补救他,才配说发挥民族的长处。这是我讲演的

深意。

情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正如诗歌是古代诗人歌手们表达真挚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表现了诗与情感,文学与情感的最直接、最朴素的联系。《缪称训》中说: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其中强调了感情对文学的作用

人物的忧郁气质抑或说文本的忧郁风格,在文学作品中本属于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情感形式,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普罗"文学的兴起,这种情感形式开始遭临挤抑。特别是在进入新中国的当代语境之后,文学中的忧郁情感被愈发严重地意识形态化

直抒胸臆的表达,真情实感地流露。

陈情表

魏晋 ·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4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