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心里几乎没有波动?别人觉得很好笑或者很悲伤的故事我都没什么反应?我才20,我觉得我丢失了

为什么我的心里几乎没有波动?别人觉得很好笑或者很悲伤的故事我都没什么反应?我才20,我觉得我丢失了,第1张

年纪没到,经历不够,所以没反应很正常,因为你觉得跟你没什么关系,过些年,你自身经历了悲伤与痛苦或快乐后,你再回首看看,可能很不经意间的一点小事就会让你很感动,很快乐,说白了就是,你没经历到,所以体会不到,所以你没有那些方面切身体会的情感

这并不是丢失,而是你还不曾拥有。

所以孩子,别担心,你还小呢,在经历经历吧。

您好,内心感觉不到情绪并不意味着情绪就不存在了,而是您开启了自我防御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您隔断了对情绪的感知。

您描述到您在感情上遇到过挫折并引起您极大的情绪波动,这件事是一个诱因,您在这件事中感受到了悲痛伤心的负面情绪,也感受到了您不被爱的感觉,由此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甚至打倒,您的身体自觉做出防御即屏蔽对情绪的感知。您也意识到屏蔽感知并没有带给您安全感,反而更加害怕,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觉察自己的内心。

首先,由于情感受挫而导致极大的悲伤恐惧,这一点我看到您的内心是缺乏爱与归属感的,您认为分手是对方不再爱你了,从而引发内心“不会有人再爱我或我不值得被爱”的感觉,而这样的缺乏爱与归属感的感觉往往是由于童年时期父母没有满足您对爱与归属感的需求,而内心匮乏,所以,您可以回归原生家庭,与父母重新建构链接,得到最原始的支持与爱;

其次,您可以觉察自己的认知是否存在极端化的现象,例如“这个人并不是那么爱我,她肯定还会离开我”“我不能相信她是真心的”“只要我觉得我会伤心痛苦,我要全部回避”“我不能觉得伤心难受”等,意识到您自己的极端化思维,然后试着去改变这样不合理的想法;

第三,您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为自己往往很难改变自己的认知或意识到不合理的思维,而客观的第三者可以很好的帮助您看到自己。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张丽芳说儿童心理,直播间里会有您感兴趣的问题答案,谢谢~

可能是你对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过大有关。对你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你对生活的无趣。觉得内心非常空虚所以说没有什么。能力来考虑情感问题。跟我以前患病的感觉一样,我建议您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做一些表格看看自己的状态。看完医生以后你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努力的去。改变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你就会对生活充满乐趣就会有情感波动了。

       相信很少有人会去了解到这类症状的存在,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天性凉薄,看待每件事都持无所谓心态。对于亲情、感情和友谊等并不像他人有那麼的的执念,反倒是情感淡薄。她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却丝毫不清楚这也是一种症状,一种少有人了解的症状。

        1焦虑:人在无明显客观因素或充足依据的情况下,担心产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现为搔首顿足、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祸事降临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终日,即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常见于焦虑症、疑病观念、更年期忧郁状态、神经衰弱等。

     2易激怒:指即便碰到极为轻度的刺激也易造成明显而不愉快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较短。表现为非常容易生气、易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和人争吵不止。多见于躁狂状态、癔症、神经衰弱、躯体性(如甲亢)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3情感淡漠:对外部一切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便一般能造成正常人的巨大悲伤或高兴愉快之事,如生死离别、久别相逢等,也谈笑自若、视而不见、表情呆板。对周边产生的事不闻不问、熟视无睹,脸部情绪冷淡呆板。

       4情感迟钝:指可以造成平常人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却不能导致病人相应的情感反应,心里缺乏情感体验,细致情感缺乏明显。如对家人不贴心,对工作中不尽职尽责,情感反应不鲜明,不栩栩如生。常见于精神分裂和一些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缺失症归属于一种心理性疾病,身患病症后必须及时与朋友家人多交流,摆脱冷漠。还可以多触碰大自然,吸气清新空气,消除心里的烦闷和忧郁,寻找可以使自己喜欢的事情,提高参与性。必要时及时就医,在医师的辅导下通过正规的心理治疗缓解病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8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