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坡的科普名著

贾兰坡的科普名著,第1张

学术著作  贾兰坡的主要学术著作有:《鲁南考古队在人类学上的特别发见》(1933)、《中国猿人》(1950)、《旧

学习中的贾老

石器时代文化》(1957)、《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中、日、英等文版,1978)、《北京人之家》(法文版,北京外文出版,1978)

以及《中国的旧石器时代》(1982)等论文或专著共300余种

祝您在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本书所收文章,本套大型阅读丛书,为读者解析了古人类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的起源问题,同时也讲述了贾兰坡从小到大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令人惊叹不已。可以说,一次偶然造就了他格外不凡的一生。

本书培养能力

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的组成部分,供师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交流使用。丛书精心臻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涵盖了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

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会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好书,为什么读书等长期困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难题。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作者是贾兰坡。

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直隶(今河北)玉田人,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贾兰坡于1929年从北京汇文中学毕业;1931年进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1936年11月连续发现3个北京人头盖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书籍内容:

本套大型阅读丛书,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的组成部分,供师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交流使用。

丛书精心臻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涵盖了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会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好书,为什么读书等长期困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难题。

我看了贾兰坡写的《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让我了解到鲜为人知的那段往事。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主要讲述我们先辈考古挖掘研究人类起源的过程,旨在培养和青少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1929年12月我国考古人员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震惊整个世界学术界。随后继续在周口店挖掘,发现了属于早期人类的两颗牙齿,科学家决定把这两颗牙齿的主人,就命名为“北京人”。

贾兰坡先生当时高

中毕业,学的不是地质学,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他是一个练习生。卞美年和他一起工作,卞美年先生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学的地质和生物。

当时领头的是杨钟健先生和裴文中先生,对于贾兰坡先生这个门外汉,他必须学习,在他的回忆中提到,他很钦佩这些先生的为人。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老帽,没进过高等学府,也没留洋镀过金。至于运气,我认为是机遇。我的机遇非常好,我一进地质调查局就能在一些国内外著名学者像步达生、魏敦瑞、德日进、杨钟健、裴文中等手下工作,还遇到像翁文灏这样的领导。我的地位虽然低,但他们从开没有看不起我,还手把手地教我。

他们为了培养我,叫我去北大地质进修,还去协和医学院解剖科正式学习全部课程。平时对我要求严格,工作上有成绩,他们还会及时鼓励。

作者提到1931年当时古人类学和古脊椎动物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国内连一本哺乳动物的教科书也没有,大家都是边干边学,书都是英文,并且轮流看,他们通过这本书学到不少知识。

成功来自勤奋,所有的成功来自于辛勤的汗水。

他们在周口店考察几年没有成绩,心情十分浮躁,如果再没有任何发现,美国将要停止资助,时间不等人,考古人员也是心急如焚,有些人厌烦了,就离开了考察队。

考古是要吃苦的,必须有忍受孤独寂寞,还有耐心,幸好有些人的坚持,取得重大发现,他们很是激动。

他们有辗转云南,开始了考察之行,再那里没有什么发现。

抗日战争的爆发,他们为了保护“北京人”头盖骨做了完全之策,可惜还是丢失了。

日本占领北京后,也对“北京人”头盖骨感兴趣,想占为已有,日本军部又派特务北京、天津、秦皇岛调查此事,毫无结果。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这个地质局解散了,贾兰坡离开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尽了责任,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是非常伟大的。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局又重新成立,但是“北京人”头盖骨还是没有找到,至今不知在那里。贾兰坡先生又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岗位。

他们对工作的执着,令人敬佩,我们的先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裴文中和贾兰坡关于“北京人”是否是最原始的人的争鸣,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与裴文中的争论达达四年,不影响他们的感情,反而带动和促进了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

他们争论是为了学术的研究,不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经过四年的争论,贾兰坡先生对裴文中先生越来越佩服。

他们对科学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贾兰坡先生最后写到:“给青年人抬轿子,扶他们走上一段,是我们老一辈的责任。我也是在老一辈的教导下走过来的。”

我是绝不会白白浪费时间的,不经常外出搞野餐工作,就在家写一些理论性的文章,不管别人对我的观点能否接受,我都照写不误。—贾兰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2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