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白居易 情感的重要性

琵琶行 白居易 情感的重要性,第1张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得罪权贵,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满怀抑郁,无处宣泄于次年秋天送客湓浦口之际,借描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抒发

诗人对自身遭际的无限感伤和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这首诗叙事曲折,篇幅宏大与诗人的另一长篇巨制《长恨歌》一样,同为传世不朽之作白居易死后,唐

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他,其中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句,可见当时就流传极广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为第一段,描写与琵琶女的偶然相遇,及其弹奏琵琶的精湛技艺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

片凄凉宾主话别,醉不成欢,实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此时此刻,忽闻有琵琶弹奏声隐约传来,宾主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去作品由描写朋友话别到引出琵琶声及弹

奏琵琶的倡女,转接之间极其自然巧妙同时也从侧面渲染出弹琵琶者演技非同小可接下来描写艺人的出场,先是“琵琶声停欲语迟”,“迟”字显示出琵琶艺人

犹疑不决,似有隐衷,复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后一句描写女子羞答答的样子极传神巧妙,艺人的性别也不言自明同时又预示着这是个饱经

风霜,深受磨难的不幸艺人果然,在调弦定音后,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弦声低沉,似乎弹者有意掩藏、压抑内心的情感每根弦都发出低沉忧郁的声音,每一声都寄寓着无限的哀思这就为后面

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好了铺垫作品从写琵琶女的试弹动作开始,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乐曲传达的情境中去

 她的演技是精湛神妙的,诗人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描绘其娴熟精到因为训练有素,虽是信手弹来,却无不合乎节拍,弹技可谓达到

炉火纯青之境作品接下来运用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节奏快慢转换的变化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

底,泉流冰下,这一连串精妙绝伦的比喻仿佛使读者亲耳听到了琵琶的声音这是多么出色的描写!至于乐声低缓停歇如冰泉冷涩,进入高潮若银瓶乍破,铁骑突

出,及曲终收拨时的声如裂帛,无不是新颖贴切的比喻,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进而还会产生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最后作品用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描写了乐曲的动人效果,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陶醉在琵琶弹奏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中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第二段,写琵琶女自诉其辛酸的往事和眼下的不幸遭遇从她的诉说来看,她

本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当其年轻时节,五陵年少,富贵公于争相馈赠缠头之费那个时候,头戴钿头银篦,歌舞时用手击节,上身相应颤动,首饰或竟堕地而碎;

或穿红艳如血之罗裙,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不觉酒翻而裙污,这些都从未感到过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然而荣华

易失,容颜易衰,一个年老色衰的艺人再也没有人靠近了,她象一只被人用坏的玩具一样被那些富贵子弟们所抛弃

“门前冷落鞍马稀”正是封建时代包括琵琶女在内的许多歌舞艺人晚年的形象写照因此她不得不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把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商人身上然

而,一个不再具有花容月貌的老艺人岂能拴住重利轻情的商人之心于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男人离家经商,妇人独守空闺,又成了她们这类人必然的结局她原

想嫁人找个归宿,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诗人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结束了琵琶女的倾诉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所谓“忽

梦”实非偶然, “梦啼”也是白日情感的再现,回忆辛酸的往事和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她不由得老泪纵横,脂粉合流,成了一个泪人儿

 作者在《序》中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请意”作品的最后一段即是由歌女的沦落,联想到自己的届遭贬官诗人和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都

身怀绝技,各有非凡的才华,却又同样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封建制度的遗弃和扼杀作品强烈倾诉了作者对自己不幸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其中“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所含的哲理意蕴,耐人寻味,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的描写,因景生情,较好地描绘出诗人羁旅在外而想念家乡的心情下文更用苦酒独酌,呕哑

嘲哳之山歌村笛上承“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极力渲染谪居浔阳的痛苦与不幸,同时也与歌女的琵琶仙乐作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以琵琶女的二次演

奏,诗人泪湿青衫作结所谓“满座重闻皆掩泣”,描绘音乐效果之动人,是上承第二段中对琵琶演奏的细致描写,而“江州司马青衫湿”,以作者泣泪最多上承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描写,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申而哭宋人洪迈说:

“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姿,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耳”这段话

固然点明了诗的主题但就全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而论,此诗也表现了作者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艺人的真挚同情她有可悲的不幸命运,诗人则被贬出官,社

会地位虽不同,但在身怀才艺而不被重用,以至沦落天涯,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作者将“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唐宋诗

醇》卷二十二)

 全诗对琵琶女的出色演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诗人强烈的共鸣;同时诗人悲苦的贬谪生活,也深深打动了女艺人的心他们“同是天涯沦落

人”,因此很容易互相同情、怜惜,产生感情的交流诗人正是用饱蘸着丰富感情韵笔触,来叙述故事,描绘场景,刻画人物,才成功地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这

两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对琵琶女的描写极其出色她早年春风得意,中年门前冷落,晚年独守空闺,其不幸遭遇极富典型性;然而诗人所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

又确实是“这一个”,她青春年少时的美丽、她的多才多艺,她悲惨的身世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时的羞愧、哀怨都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这个形象体现了个性与

共性的统一

 从作品的结构看,此诗所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由于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情节安排得波澜起伏、错落有致;材料剪裁,详略得当对两次琵琶演奏的描写,第

一次大笔泼墨,第二次惜墨如金,前为实写,后为虚写,二者都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在语言方面,诗语朴素通俗,、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唐宋

诗醇》称这首诗“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而显,其音哀以思,其辞离已则”,与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同为千秋绝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不是偶然的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意思是: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扩展资料: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

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行》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的同情,抒发了诗人自感身世的失意与愁怨。诗人亦借琵琶女的遭遇,揭露了悲惨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炎凉世态的哀叹,揭示出女性在封建社会里的悲惨命运。

 《琵琶行》的作者

 《琵琶行》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因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人将他们称为“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语言具有平易通俗的特点,被称为“诗魔”和“诗王”。

 《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琵琶行》写于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因为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一案,主张严缉凶手,被之前得罪的朝中权贵找了借口,称白居易“擅越职分”,并将白居易贬到江州做司马。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两年后的一天,白居易偶然遇到了一位琵琶女,因为琵琶女坎坷的身世,白居易联想到自身,心情郁郁,最后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琵琶行》。

《琵琶语》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意境。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一步一步被牵引,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听众从听到《琵琶语》的那刻起,有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让人流连忘返。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与和声融合,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丰富了该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曲子中间那一段,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在琵琶声泣泣的背景下,将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如同夜幕随着水乡的夕阳落下,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创作背景

《琵琶语》旋律的创作过程非常快,林海用了五分钟就写出来了。在创作时,林海专门让演奏者蒋彦弹奏了琵琶可能发出的各种音色,并由此得到许多启发。

林海运用了各种可能的方式来表现琵琶,他以世界音乐、古典音乐的作曲、编曲手法,将钢琴,吉他,贝斯等西洋乐器,混合笛子、箫、二胡、三弦等中国传统乐器,又加上了民族唱腔以及蒙古、西藏、非洲等少数民族元素。此外,《琵琶语》中有一段女声是由龚琳娜来哼唱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