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婚礼习俗

中国的婚礼习俗,第1张

中国的婚礼习俗因地域、民族和宗教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我的家乡是东北。以下是中国部分地区的结婚习俗:

1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传统婚礼较为隆重,常常需要进行许多环节和仪式。例如婚姻介绍、聘礼交换、过大门、接新娘、酒席等等。同时,还有一些特色婚俗,比如在北京和天津地区,新郎必须要跳高床才能进入新房。

2 华北地区:在华北地区,新娘子在出门之前,需要向父母行三个大礼,以示对家庭的感恩和谢意。另外,在一些地区,还会有“拦门”这个环节,要求新娘子从门口经过时,需要先接受一些闹洞房的玩笑。

3 华南地区:在华南地区,婚礼可以持续好几天,各种婚俗和仪式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广东地区,“过门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在这里新娘子要受到家中长辈和亲友的考验。

4 西南地区:在西南地区,新娘子嫁到新家之前,需要进行“过火门”的仪式。同时,还有“剃头”、“洗脚”、“喝酒”等一系列的环节和传统习俗。

总之,中国各地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反映了不同地区、民族和宗教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微博热议榜出现了一个讨论度达数千万的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想办婚礼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一出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吐槽:不是不想办婚礼,是没条件办能让自己满意的婚礼;婚礼流程繁琐,费用承担不起;办简单点觉得没面子,办好点又太贵。

结婚一直是被咱们中国人看着是“终身大事”,那婚礼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必要环节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婚礼又被写作为“昏礼”,因为在古人看来,女子属阴,而黄昏正好是一天之中“阳往而阴来”的时刻,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表达了“迎阴气入家”的含义。

根据《礼记·昏义》的记载,中国传统婚礼讲究“三书六礼”。三书就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小伙子如果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先找好媒人上门提亲,得到女方的应允之后,媒人再带男方父母长辈前往女方家中详谈。谈的差不多双方都挺满意了,男方就会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如果生辰八字也合适,男方就给女方家下“聘书”,表示男女双方正式订婚了。

订婚之后,男方向女方提交礼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和数量,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下聘礼,如果女方接受了聘礼,那么就相当于双方都正式同意了这门亲事,不能反悔了。之后,再由“大师”或者家中长辈选出一个良辰吉日,作为两人正式成婚的日子。

以上准备环节结束之后,就是婚礼的核心环节——亲迎了。

新郎官身穿红色的状元服,胸前戴一朵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花轿和迎亲的队伍跟在新郎后面,一路上吹吹打打。到了女方家后,拜过岳父岳母,能去领新娘了。

将新娘接到婆家之中,新人要先跨马鞍,寓意平平安安,然后跨火盆,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然后就是“良辰吉时已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的电视剧名场面了。

吃饱喝足客人都走了以后,新郎回到洞房,用秤杆或者如意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寓意称心如意。再之后,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场面各位自行脑补。

成婚之后,新娘还要回娘家看一看,称为“回门”,这也是中国孝道的一种体现,这些环节在基本保留到了今天。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会松一口气“好家伙,可算完事了,古代想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麻烦啊?”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婚礼作为中国古代五礼之一,与出生、成人、死亡一样,都是每个人人生只有一次的重要时刻,复杂的仪式除了表示对婚礼本身的重视之外,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观,就是婚姻既代表了两个人的结合,也代表了两个家庭的结合,再说大点可能是两个家族、两个国家之间的结合。

正因如此,婚礼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特定的说法和讲究,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重视。

但是,今天的人们却不太喜欢举办传统中式婚礼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婚礼形式,这种仪式是在90年代由台湾的婚庆公司引进的,虽然保留了传统婚礼中的一些环节,但是基本上还是以西式为主。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选择传统的中国式婚礼呢?

首先,现代社会里,很多新人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相识的,既然是自由选择,那负责在男女双方之间牵线搭桥的媒人自然就可以哪凉快哪待着去了。至于询问生辰八字就更多此一举,忘了女朋友的生日,怕不是想做回单身狗吧。

而且,就算真想按照传统婚礼办,时间上也不太富裕。举个例子来说,一般的婚假是10天,如果完全按照传统中式婚礼三书六礼的那一套流程,10天怕是一半都完不成,连度蜜月的时间都算上也不一定够用,除非一对新人都不用上班。

但是,不上班的话,哪来钱办婚礼啊?传统中式婚礼这些复杂的流程也大大提高了结婚的成本,新郎新娘的礼服稍微贵一点就要五位数,如果要私人订制的话还得加钱。

2018年唐嫣和罗晋结婚穿的那套中式礼服就是由知名设计师郭培设计,纯手工制作,新娘的红色嫁衣耗时4506个工时才得以完成,新郎礼服花费862个工时。

2019年,韩庚和卢靖姗在新西兰举行婚礼,俩人身上看似非常普通的中式礼服,其中每一个图案也都是一针一线由纯手工绣制出来的,整整要耗时8300个工时,也就是说要一个人不吃不喝的绣上一整年。

除了礼服,主持人,现场的灯光道具,吹拉弹唱的乐队,如果想更全一点的话,还有抬轿子,骑大马,舞狮子等等环节,都加在一起,婚礼的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前不久,有个记者采访一位在南京市举办了婚礼的女士,这位女士告诉记者,一场婚礼的各种费用算下来,大概需要18万元到20万左右。对于很多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来讲一年的纯收入大概也就几万块钱而已,花十几万办一场婚礼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好,就算你家里有矿不差钱,那到场各位来宾也会让你头疼。现在的年轻人不像父母那一代喜欢人多热闹,结婚只打算叫自己最近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对于那些关系一般的,甚至都不会通知。

但是在父母看来,结婚就请这么几个人怎么行?这样还怎么把当年我们付出去的份子钱收回来?于是,在父母的张罗下,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什么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父母单位的老领导都如约的出现在了你的婚礼的现场。

想象一下,一对新人要当着这么一群陌生叔叔阿姨的面,对彼此许下一生的承诺,还要面带微笑一桌一桌的给他们敬酒寒暄,说不准某个喝多了的大爷还会拉着你的手给你上一课,那场面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根本就毫无仪式感可言。

最后,也是最让大家反感的,就是那些隔着屏幕都会让人感到不适的闹洞房的行为。总有那么一群人,怀着他们那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闹完新郎闹新娘,闹完新娘又要闹伴娘,非要闹个昏天黑地才肯罢休。

有一次,浙江温岭的一场婚礼上,一个男子穿了一套日军的行头调戏新娘。这位“太君”满口的八格牙路,周围看热闹的亲朋好友哄堂大笑。

福建泉州市,一群人带着外穿女性胸罩和女式内裤的新郎官,和新娘一起敲打脸盆游街,引来不少的路人围观。

山东的一场婚礼,差点变成昏礼。一位新娘子刚下婚车,就被迎亲的几个伴郎抢下车,随即扔到了半空中,但他们在扔的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位手滑没接住,新娘当场后脑勺着地,昏迷不醒。情急之下,在场的人第一时间拨打了110,在民警和交警的护送下,新娘也被及时送进了医院。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在医院住了两天才回家。

其实,中国传统婚礼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差劲,虽然流程复杂,但还是满足了许多人对于婚姻的美好向往的。

想象一下,在新婚之夜,缓缓掀开恋人的红盖头,跟挚爱的另一半喝上一杯交杯酒,向对方许下白头偕老的誓言,既表达了中国式的浪漫,也体现了咱们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

现在,也有不少婚庆公司专门推出了许多新式的中式婚礼,让新人们既不用那么麻烦,又可以享受中式婚礼的独特魅力。大家不妨尝试一下中式婚礼,或许也能留下一份不一样的美好回忆。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表

1、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缆,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放音乐)

7、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放音乐)。

8、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获平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伴郭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街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魔如意)。

16、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高堂致辞

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传递香火点喜烛

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20、合卺酒(交杯酒)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1、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I式送神

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22、新人拥入洞房

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23、即兴演艺或游戏(可有可无)。

24、宴会结束,新人送客。

中式婚礼习俗与讲究

1、三书

这是根据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其中订亲之书,是在新人订婚时交换的书信。礼物清单,是新人结婚时过大礼所要交换,迎娶新娘之书,则结婚当天迎接新娘过门时所要用到,这样能够对新人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美好寓意。

2、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说媒再到迎娶最后晚婚的步骤,首先男方要先到女方家提亲,然后托媒人问一下女方的八字,合得来那么就可以准备婚礼了,之后男方家要挑选一个吉日,这样婚事能够初步订好,男方结婚当天要去女方家来迎娶女方,前一天的晚上女方要在娘家住。

3、嫁妆

嫁妆是女方家陪送的东西,也是显示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是在婚礼前一天送到男方家中嫁妆里面除了有衣服饰品之外,还有一些好寓意的东西,同时也会有一些金银首饰,这样是能够给新人今后的婚姻生活带来美好的寓意。

4、铺床

铺床是女家派人到男家来铺设新房,有时会和送嫁妆一同进行,铺房人要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女性,图一个美好的寓意,将来希望女方也可以有这样的好命,铺床的时候,床单那些要铺上红色的,这样有好寓意也有喜庆的效果。

5、撑红伞

在迎亲那天,新娘的姐妹或者伴娘要搀扶新娘,如果新娘站在露天的地方时,新娘的姐妹或者伴娘要在新娘头上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同时还可以向天空或者伞的顶端撒一些米,都是有吉祥如意的效果。

简约版中式婚礼流程

既不想要太复杂的中式婚礼,又希望能别有一番特色该怎么办呢,没有花轿,没有高堂的婚礼流程从开场到结婚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一、婚礼开场

中式婚礼的开场是对司仪的大考验,其文化文采都要求比较高的内涵和水准。最好能用些成双成对的词句来表达对婚礼的祝福和致意;例如:各位嘉宾朋友,各位长辈尊亲们中午好吗,首先欢迎大家在这幸福美好的日子里如约来到这喜庆的殿堂共同见证一场情感的盛宴!此刻已是府中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良辰已到,有请执事者各执其事,观礼者围观助兴,笙箫鼓乐共奏祥瑞之声!这样一段开场逛靠人们会慢慢融入到这样一个中式婚礼的氛围中!

二、请新人

新郎新娘到达现场并隆重出场,新郎手牵红绸的一端,将另一端交给新娘,新娘右手牵红绸,新娘头顶红盖头,左手执苹果缓缓入场,一条红丝+绸牵两人绣球,月老定下三生。

三、新郎新娘迈火盆

在舞台前方象征性设置火盆,新郎新娘迈火盆走到舞台中央,迈完了火盆就可以拜天地成亲啦,新郎新娘携手在一起三叩首,拜天拜地拜对方;一叩首:诗题红叶天授意,谢天赐良缘;再叩首:蓝田种玉地作媒,谢地造美眷;三叩首:夫妻对拜结发成婚,谢天地成全!

四、挑盖头

对于新郎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挑新娘盖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秤杆金秤杆亮,秤杆一抬挑吉祥,从此便是结发夫妻永不分。

五、喝交杯酒

将一个葫芦从中间分开,两人同饮合卺酒,寓意着一生意世永缠绵。这时候新人就要挽起双手共饮这杯酒,将真情真爱留在心中!交杯酒喝完预示着新人痴心情浓,从此爱满苍穹!

六、新人同撒吉祥

用早生贵子吉祥果撒出吉祥,撒出安康,撒出一生幸福的时光,两人一起来撒个地久天长。

七、抱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这样的环节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了,即便是也就是形式一下,新郎抱起美丽的新娘入洞房,寓意着锦绣前程更辉煌,若是在酒店举办婚宴的话就可以省略这个环节+礼毕之后就是婚宴开席敬酒了。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新人结婚时也有许多礼仪之说,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结婚习俗,各民族不一样的婚礼习俗代表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汉族的婚礼习俗又是哪些呢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1、议婚

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的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与不成,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付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彩”。媒人议亲,一般首先口头上探询双方意图,女方即使不允,一般也只能婉言谢绝,俗谚“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许,但不可以得罪媒人。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2、订婚

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订婚,即“许亲”、“定亲”。男方可以郑重地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至于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而异,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山西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3、嫁娶

订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宴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事先请人定一个好日子。因为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选日子”,又称“看日子”、“送好”、“送娶牌”等,即古代的“请期”。 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究吉利,不能送谐音不吉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有些地方要给待嫁的女子加“笄礼”,俗谓之“上头”。古代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加笄仪式,即改变幼年的法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以此表示女子已成人。 女儿出嫁离家时,各地大都有新娘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庄家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坑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毯或红布铺地(红毯、红布象征一生走红云),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力求脚不沾地。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4、婚礼

新郎、新娘进门之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位。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行夫妻对拜礼。仪式结束之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新娘走入洞房,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一杆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或者等新娘进入洞房坐在床上后,两人并肩坐在床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的袍襟之上表示已经同房同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5、闹洞房

新娘被送进新房之后,多是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或“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要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

中国各地一般都有“闹洞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话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汉族从古至今结婚习俗6、回门

新娘婚后的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亲”等。回门标志着男子开始以新郎的身份进入女家,也是给新娘缓和初为人妻、初为人媳紧张的一次机会,女家往往也借此机会来考验新女婿。 回门通常由娘家人来接,也有由婆家送的,然后由丈夫接回婆家。有的地方讲究“爹接娘送,一辈子不生病”。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 文化 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结婚的 礼仪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结婚礼仪

 一、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一、古代结婚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古代结婚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古代结婚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 物品 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 历史 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

我家乡是美丽的广东,结婚不仅是人生的大事,也是最繁琐的事情之一,不仅有着各种习俗,还有着许多繁琐的结婚流程。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广东结婚流程以及那些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

一、结婚流程

1、早上7点左右新娘新郎开始化妆,然后事情准备妥当后,新郎从家里出发,准备去新娘家接新娘。

2、接新娘的婚车等都要是双数,在接新娘的途中要一直放鞭炮,新娘到新郎家以后,需要跨火盘,然后在婚房里举行结婚仪式。

3、仪式举行完以后,差不多快11点左右新人去举行婚宴的酒店开始迎接宾客,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婚宴开始。

4、婚宴结束以后,答谢宾客们并送走宾客,然后开始准备答谢晚宴。

以上的广东结婚流程只是一个大概的介绍,具体按当地习俗的实际操作为准。

二、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有哪些

1、结婚当天,新娘在出门时,嫂嫂和姑姑不能进行相送,因为嫂与扫同音,姑与孤同音,都有着不吉利的意思。并且新娘出门穿的衣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把娘家的财运带走了。

2、在婚礼还没有举办完毕,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在新床上,新娘更不可以在床上坐下或者躺下,以免到时候一年到头都生病躺在床上。

3、在结婚的当天,新娘穿的衣服鞋子等包括内衣内裤都要全新的,寓意着新气象,把旧的不好的都丢掉。

4、新娘在出门的时候,必须要佩戴耳环,表示自己会听婆婆的话,如果没有穿耳洞的,应该佩戴夹耳环。

5、如果新人的长辈有已经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该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6、因小孩子比较容易哭,所以小孩子应该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很不吉利。

7、新人在三朝回门的当天,必须于太阳下山前离开娘家,不可以留在娘家过夜。如果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二人应该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结婚流程以及那些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的全部内容了。在结婚当天,新娘千万要注意不要踩到了新郎的鞋,这样有羞夫的意思,并且在结婚的四个月以内,不能参加任何的喜丧之事。

1、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2、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中国古代的结婚礼仪中,有哪些是延续至今依然有的?首先,过礼,也就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订婚。其次,挪床。另外,还有吉时。此外就是迎娶。最后拜高堂和拜天地。

在中国古代的结婚礼仪当中,有很多是到现在还使用的,在历史长河中,以下这些传统礼仪依旧没有改变过。

首先,过礼,也就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订婚。在订婚仪式上,男女双方互赠礼物,表示两家对这种婚姻是认可的。男方会准备礼金,还有一些饰品,女生也会准备一些精致的礼物作为回礼。现在这个写书虽然保留着,但是一般都是在婚礼当天进行。

其次,挪床。婚礼前一天,会请一位女性过来帮忙铺床,然后在床上撒上栗子、核桃、桂圆、莲子等,这些被称为八宝喜果,寓意早生贵子。然后男方家里面会让一个小男孩睡在婚床上,这个被称为压床,意思是早日生子。

另外,还有吉时。现在在我国南方很多城市还保留着下午举办婚礼,晚上举办婚宴的习惯,因为在中国古代,结婚时辰就是黄昏,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娶妻,“昏礼”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此外就是迎娶。古时候是用八抬大轿迎娶新娘的,不过河、不过井,一条路来一条路去,意思是不走回头路。而且出门的时候新娘的脚步能够碰到地面,可以让自己的兄长或者大姐夫又或者是弟弟背着出门,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拜高堂和拜天地。拜天地就是对天地神明拜,拜高堂就是拜父母,是体现传统孝道的。南宋之前都是在结婚之前的,南宋时拜堂改在结婚当天,新郎才掀开新娘的盖头。之后,南宋拜堂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很多新人都是在婚礼当天举行拜堂仪式,然后掀盖头。

以上就是一些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中一直延续至今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570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