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第1张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戏曲(traditional opera)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艺术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声腔剧种: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戏剧名词: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木大、中州韵、内心独白、手眼身法步、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出马、打背躬、台词、台步、正末、正旦、正剧、正净、四大徽班、四大声腔、四功五法、旦、旦儿、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龙套、布景、对白、代面、包厢、乐棚、务头、犯调、北曲、立部伎、东海黄公、兰陵王入陈曲、行头、行当、行家、行院、戏文、戏曲、戏剧、冲末、冲狭、曲破、曲牌、曲谱、老旦、老生、吊毛、传奇、杂当、过曲、集曲、合生、许胡、百戏、优伶、寻幢、压轴戏、地方戏、问题剧、自报家门、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边、走索、场、场面、场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苍鹘、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声、抢背、宋杂剧、竹竿子、吴江派、苏中郎、坐部伎、连台本戏、即兴表演、武旦、武丑、武场、武净、武生、武二花、武花脸、板眼、板式、参军、参军戏、定场诗、定场白、俫、净、帔、转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话剧、诗剧、掐弹词、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脸、升平署、宜春院、贴净、贴旦、独白、独幕剧、科班、科泛、科浑、南曲、南戏、南杂剧、南北合套、俗乐、院本、弦索、哑剧、亮相、起霸、圆场、面具、轴子、客串、草台班、闺门旦、活报剧、音响效果、总会先倡、剧场、剧种、剧本、悲剧、悲喜剧、砌、彩排、旁白、帮腔、家门、宾白、钵头、俳优、倡优、临川派、鬼门道、诸宫调、第四堵墙、爱美剧运动、排遍、排演、脚色、脚本、梨园、梨园弟子、副旦、副末、副净、唱腔、唱赚、唱念做打、基本功、街头剧、翎子、盔头、检场、脸谱、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秃、象人、教坊、虚拟动作、铜锤花脸、鱼龙曼延、雅部、雅乐、雅乐部、傩、道具、喜剧、黑头、腔调、猴戏、掌记、搽旦、散乐、装孤、傀儡戏、滑稽戏、温州杂剧、程式动作、鼓板、鼓子词、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缠令、缠达、韵白、滚调、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赚、摘遍、锣经、楔子、髦儿戏、潜台词、舞台、舞台灯光、舞台美术、舞台指示、舞台艺术、题目、题目正名、靠、趟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戏、燕濯、踏谣娘、霓裳羽衣曲等

1、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戏曲家: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戏曲基础知识

1:Sweet Dream

原因:Sweet Dream是由张娜拉所唱的,非常适合婚礼所用,有几对明星结婚都是用这首歌。

2:Light Of My Life

原因:Light Of My Life是由Lara Fabian & 王力宏 合唱的,收录在《云霄恋曲》里,这是一张不同组合的合唱歌曲专集,其中大部分歌曲都可以作为婚礼音乐。重点推荐这首

3:I SWEAR

原因:这首歌是讲男`孩向女`孩发誓,会一生一世相守,就象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每夜都会一同挂在天空。

4:I Know I Loved You

原因:深``情的歌词搭配上优美的旋律,再加上Darren温柔的歌声,百里挑一的组合!完美的音乐!不听就是终身遗憾呀!

5:幸福纪念日

原因:“今天就是幸福纪念日,把我的梦套在你的无名指,当我听见你说我愿意,从未感觉如此幸福踏实。”还有什么能比歌词更说明问题的。

6:花月佳期

原因:红磡体育馆,舞台皇者梅艳芳在万千歌迷见证下,身穿嫁衣,深情唱出《花月佳期》。

7:I DO (CHERISH YOU)

原因:我觉得WEDDING用这首歌正好,歌词好贴切,而且好听!重点推荐!

8:I wanna be with you

原因:恐龙妹徐婕儿第一首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幸福单曲。“ I wanna be with you 爱你好幸福 想要和你建造一个爱的小屋 I wanna be with you 爱你好满足 享受最甜美的的束缚”

9:Love Will Keep Us Alive

原因:The Eagles的一首老歌了,出自那张闻名的《Hell Freezes Over》可惜的是买这张专集的人90%以上都是为了听那首发烧级的“Hotel California”反而忽略了这张专集里面的其它几首好歌,尤其是这首“Love Will Keep Us Alive”。个人认为它绝对是一首难得的诠释爱的真谛的好歌。不仅旋律动听,而且歌词优美朴实。

10:for the first time

原因:一切都从开始起被娓娓道来。回忆我们第一次坠入情``网,那些美丽和慌张是否还在血液里流淌。当繁花开遍以后,我们站在原地,看天边云朵的聚散,看微风掠过湖面的波纹,往事如晨雾般在心中弥漫。倚靠或没有倚靠在身边的情人哪,这一刻我多么希望能读懂你越过岁月的眼神,那里面蕴藏着的所有疲惫和梦想。我们相执的双手,是否还将浸润风雨的洇痕,我们相对的凝视,是否还将如从前一般漫长。过去和将来的日子里或许我愿意对你讲述我一切的欢喜忧伤,而在属于你我的今天我只想,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王二妮

王二妮,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陕西榆林,青年民族歌唱家、北京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团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

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正式宣布出道。2010年4月7日,推出首张个人专辑《爱陕北》。2011年,在民族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一角。2012年,在**《哭恋》中扮演王小花,该片在金鸡百花**节上荣获最佳新片奖。2013年9月17日,受邀在新加坡举办了“艺满中秋”个人首场音乐会。2014年,在央视马年春晚上,搭档阿宝演唱歌曲《张灯结彩》。

2015年1月,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我从西边来》;11月3日,在香港新光戏院大剧场举办《黄土地的诉说》民歌音乐会;12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黄土地的诉说》个人内地首场音乐会。2016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9月15日,参加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2017年5月,推出EP专辑《丰收中国》。

中文名:王二妮

别名:二妮儿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星座:天秤座

血型:O型

身高:160cm

体重:45kg

出生地: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1985年10月22日

职业:歌手、演员

代表作品:爱陕北、我从西边来、丰收中国、张灯结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主要成就:2011年国家艺术院优秀表演奖

粉丝名:泥巴

配偶:李飞

早年经历

王二妮,1985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乡冯家湾村。1997年进入榆林市百花艺术学校,学了两年戏曲舞蹈专业。

1999年,刚刚组建的安塞县艺术团到榆林招收演艺人才,王二妮成为安塞县艺术团的第一批成员。

2001年初,王二妮代表安塞县去北京参加第一届农民歌手大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演艺经历

2005年除夕,参加延安通往北京的“红色专列”首届春节联欢晚会。2006年,参加“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并参加纪念建党85周年十大城市晚会。

2007年,参加全国建党86周年党的十七大歌舞晚会。同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进入年度总决赛,宣布正式出道。

2008年,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CCTV-7综艺节目《乡村大世界》,节目中客串第二现场主持人;9月26日,中央电视台模仿秀节目《梦想剧场》节目组破例为王二妮做了个人专场。

2009年,演唱国庆献礼历史电视剧《东方红》片尾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9月,演唱音乐人冯晓泉改编版《东方红》试听版。

2010年1月12日,推出个人第一张专辑《爱陕北》,这张专辑共收入《东方红》、《走西口》等12首传统经典陕北民歌,以新的音乐元素,表现了陕北民歌悠远辽阔的艺术意境,呈现了陕北民歌的原生态风格。2月11日,参加第一届北京新春音乐会。

2011年10月7日,CCTV-3音乐类季播节目《巅峰音乐汇》王二妮专场开演,这是王二妮首次在央视的个人演唱会。同年,参演民族歌剧《白毛女》,扮演喜儿一角。

2012年,应邀参加第二界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演唱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11月30日,在北京昌平一个山区农村拍摄歌曲《大辫子》MV。

2013年1月5日,王二妮加入北京歌剧舞剧院;1月18日,受邀参加中组部的“茶话会”节目录制;9月18日,受邀在新加坡举办了“艺满中秋”个人首场音乐会;9月28日、29日参加名家荟萃演出《京韵华彩》。

2014年1月,主演剧情**《哭恋》在中国上映;在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搭档阿宝演唱歌曲《张灯结彩》;7月21日,携专辑首发单曲《故乡》参加央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暑期特别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录制;11月,参与录制中央三台非常6+1特别节目《非常星发布》。

2015年1月,推出第二张专辑《我从西边来》,这张专辑根据王二妮真实经历而写;7月5日起,与《走进黄土地》文化采风团到陕西采风,拜访赵季平;9月3日,参加《胜利与和平》人民大会堂大阅兵晚会;10月31日,在澳门文化中心小剧院参演第二十九届澳门国际音乐节《黄土谣》专场音乐会;11月3日,在香港新光戏院举办“黄土地的诉说”王二妮民歌音乐会;12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黄土地的诉说》演唱会。

2016年2月,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搭档_恩凤、王向荣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6月16日,推出单曲《三妮儿的笑》;9月15日,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参加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10月,推出单曲《妈妈教我信天游》;10月1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江山如画——2016国庆交响音乐会》;11月30日,作为民族歌唱家的代表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成为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文联委员会委员中的两位监票员之一,并在文代会代表联欢晚会中同郭兰英、张也一起登台献唱。

2017年1月12日,推出单曲《吉祥中国年》和《过年的味道》;2月11日,登上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与杜朋朋、正月十五组合、蜜蜂少女队等共同演唱开场歌舞《正月十五闹花灯》;5月11日,推出个人EP专辑《丰收中国》,专辑以原生态民乐为底蕴,加入各种新颖独特的编曲而且运用了多种风格的民乐;6月,作为特邀嘉宾助阵《魅力中国城》红色魅力城市延安竟演。9月3日,参与录制《中国戏歌》,演唱《五哥放羊》;9月15日,参与拍摄并主演红色主旋律电视剧《奔向延安》,饰演角色柳二妮;9月22日,录制央视综艺频道《巅峰音乐汇》王二妮个人专场音乐会;9月28日-10月10日,王二妮和王小妮随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一行来到美国,分别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圣保罗、辛辛那提五个城市,为当地侨胞奉献了六场演出;10月15日,随中国文联前往德国参加中德建交45周年“莱茵华韵”文艺晚会;11月1日,推出两首单曲《在延安》和《荞麦花》。

2018年1月,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演唱开场曲《恭贺新禧》。2月8日,推出贺岁单曲《新年到》。7月,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甘肃陇南武都区慰问演出系列活动。12月23日,参加“为人民歌唱——中国乐派声乐大师郭兰英艺术成就音乐会”,演唱歌曲《南泥湾》。同月,参加“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和杜朋朋、高保利共同演唱歌曲《信天游》。

2019年1月17日,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1月25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赴江苏省丹阳市慰问演出活动,演唱歌曲《桃花红杏花白》。

个人生活

2014年9月,王二妮与李飞结婚。2015年12月3日,王二妮在《非常星发布》舞台上公开两人结婚的消息。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参演**

《哭恋》-None,饰演王小花

音乐作品

演唱会记录

综艺节目

参演歌剧

社会活动

社会职务

王二妮担任中国陕北民歌研究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安塞县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延安市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十六次团代会。

2015年6月16日,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二妮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公益慈善

2015年2月1日,王二妮带领陕北老乡“红都组合”,参加央视公益音乐节目《梦想星搭档》,为听障儿童募集公益基金54万余元,帮助6位听障儿童装置人工耳蜗;5月23日,王二妮和妹妹王小妮一起回到延安,来到八一敬老院慰问老红军、老八路;7月16日晚,王二妮参加了百位明星关注留守儿童“一带一路”万里行公益歌曲的录制;9月21日,由陕西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王二妮助学基金”成立新闻发布会在榆林市委会议室举行。王二妮宣布基金成立,同时捐赠了20万元作为“王二妮助学基金”的首笔善款。

2016年8月22日,由陕西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王二妮助学基金”捐赠仪式在榆林市委党校隆重举行。王二妮捐赠了20万元作为“王二妮助学基金”的首笔善款,资助了35名考上大学的优秀寒门学子和20名优秀中小学生;8月23日,王二妮和妹妹王小妮前往大河塔乡,慰问家乡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2017年9月1日,“王二妮助学基金”助学活动共资助了70名优秀寒门学子。

2018年6月12日,受邀担任“首都无偿献血宣传形象大使”。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王二妮单纯,不加雕琢的天籁之音,带着陕北人淳朴古厚之风,带着陕北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唱法。她被陕北人誉为“无冕之王”。(腾讯娱乐、搜狐音乐综合评、)

王二妮从人民中来,质朴是她的人格底色,她的音乐与人民同在,为人民歌唱,用来源于人民的音乐回馈人民。她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民族性是她音乐的灵魂。她个性鲜明地演唱“中国风”的音乐,彰显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新华网、凤凰音乐综合评、)

文化体制改革的失败冲击

文化体制改革的失败冲击,她离开了百年易俗社的神圣舞台,造成了百年易俗社旦行****的缺失,论正道甚为遗憾。肖若兰老师太早离世,如果她在,李淑芳就是另一种境地了。毕竟肖老师的地位和成就在那里摆着,她的弟子,没人敢动。可惜先生早逝,保护不了李淑芳了。

离开了代表人物就没有特色没有市场

陕西秦腔,就是被研究院吃财政的那些梅花们祸害的,败坏了风气。她是秦腔传统的代表,离开了代表人物就没有特色没有市场,易俗社名气一落千丈就是现实。有些人一味追求改革,没有传统的继承发扬,改革就失去了方向!人们就接受不了!走向了歪路!

谈现状并非遗憾

谈现状并非遗憾,李淑芳老师成立了秦腔流派传承中心而且是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了不起至今也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中国剧协和陕西省西安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李淑芳最近几年把秦腔流派发展中心搞的风生水起,她得到了戏曲人的高度肯定和敬佩。!刚听了肖老师的藏舟,再听李淑芳的,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是扮相更漂亮,结合了现代化妆艺术,人物面部色彩更丰富柔和,给人更多美的享受。二是动作更柔美,一步一指动作都比较饱满,更显娇羞。三是唱腔更醇厚,比较好继承了肖派唱腔艺术,发音吐字很到位,尖团字也很讲究,很好发挥了自己的嗓音条件,如泣如诉,声似醉人。

名师出高徒

她的唱腔委婉细腻而又动听,缠绵圆润,以声代情,声情并茂,特别是她善于表达人物内在心情。几十年来在秦腔艺术的舞台上以扎实的功底,甜美的唱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好评。李淑芳有着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同时,在西北五省区拥用较高的知名度,是戏曲界的一张名片。不悔是名师出高徒,李淑芳是已故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亲传弟子,有肖派韵味,人称小若兰。

秦腔的剧种是一个古老的剧种

秦腔的剧种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希望李老师不忘初心,保持秦腔的优秀文艺的传承。另辟蹊径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我这里建议是,既然李老师和交大文学艺术结合,和院校联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除了保持秦腔艺术的特色,也应当充分挖掘古老秦腔、秦声以及语言艺术。

陕西的八大景分别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关中八景,所在地长安,又名长安八景,是八处关中地区著名的文物风景胜地。西安碑林中有一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这块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年),作者朱集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

扩展资料:

一、华岳仙掌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以它的奇瑰壮观与神奇传说,成为“关中八景”之首。舞美影像将华山的“险、奇、峻、绝、幽”呈现在舞台。

二、太白积雪

太白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盛夏三伏仍白雪皑皑,十分壮观。这一幕的舞美影像也是对全剧舞美水墨风格的典型体现。灰色调画面呈现水云氤氲的流动感。雪山在屏幕上呈现,映衬着屏幕前方演员扮演的雪山。进而屏幕暗下,飘起了鹅毛大雪,配合音乐与拟人雪山营造了六月飞雪的诡异灵动。

三、曲江流饮

曲江是汉唐时期一座富丽堂皇的开放式园林,曲水流觞的故事别具雅趣。影像中,春光明媚的曲江畔,溪水洄流,片片花瓣逐水而流,花枝摇曳招展,光影、亭台、水中的鱼儿,让场景更显生趣。

在欢快的乐声中与舞蹈,观众将重新看到古代文人们“曲水流觞”的文雅游戏,并重读杜甫的《丽人行》。

四、雁塔晨钟

雁塔晨钟是八景中唯一以声作景的。舞美影像依次呈现禅院景象、佛殿内佛像庄严,以及佛光聚合,形成巨大的莲花座。最后,青石佛塔外景旋转,仿佛述说着佛法无边,与青灰衣僧人的《扫地禅》、天女的起舞共同形成静静的梵唱,表现出佛国禅境。

五、灞柳风雪

自古以来,“折柳赠别”为文人骚客所乐道,灞水、灞桥、灞柳便与离别息息相关。每年初春,灞桥边柳絮纷飞,有如冬雪。本幕中,绿色纱幔垂挂悬吊,营造春日绿柳的轻盈感觉。影像中,摇曳的柳枝与演员共同组成了一幅杨柳依依,柳絮飘飞的画面,十分唯美。大诗人李白与友人的惜别之景跃然舞台。

六、草堂烟雾

草堂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国立译场,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草堂街道。塔前一口古井内常年出现烟雾升腾奇景,加上终日缭绕的香火而得名“草堂烟雾”。

视频影像将草堂寺与松柏、竹叶写意呈现,烟雾缭绕的中国风水墨丹青别具雅致。当道具莲花在井口上方盛开,影像画面继而烟雾云散,莲花开遍,幽静飘渺。

七、咸阳古渡

咸阳古渡是秦中第一大渡,舞美影像诗意再现咸阳古桥建成到毁坏的历史过程,以及千百年来咸阳古渡上往来不绝的渔舟与人。简洁的笔画呈现出咸阳古桥修建的场景,叠加在画面上的河水奔涌影像溅起朵朵浪花。

在战争中,古桥终毁于战火,在熊熊烈火里,古桥坍塌过程清晰可见。汹涌的浪涛、古朴的摆渡人,咸阳古渡千年古风舞台再现。

八、骊山晚照

周秦汉唐以来,骊山是皇家园林地,当夕阳西下,景色格外绮丽。舞美影像首先在石刻纹理上依次呈现周、秦、汉、唐等文字,并叠加展现具有这些朝代特点的画面,如兵马俑、壁画、铜鼎等画面。

霞光之后,影像画面由纸张质地,不着一笔的画面,到笔锋勾勒风景轮廓,再到上色,栩栩如生地呈现了一幅幅骊山不同季节的场景以及典故特写。

-关中八景

帮你查一下首届陕西舞蹈荷花奖大赛  首届陕西舞蹈“荷花奖”大赛由陕西省文联和省舞蹈家协会主办,大赛历时3天,于2008年11月16日下午闭幕。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胡杨》、《打鼓唱天歌》、《泥人魂》、西安市歌舞剧院的《霓裳羽衣舞》、吴起采油厂艺术团的《牵魂》和定边采油厂艺术团的《时代战歌》获得了金奖。该奖项是我省舞蹈界最权威的专家奖,也是陕西舞蹈艺术的最高荣誉,更是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十五个文艺新闻出版评奖项目之一。

  本届舞蹈大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汇集了我省近年来各艺术院团、院校(系)、企业艺术团、部队艺术团创作的70多个舞蹈新作,这些作品全部为原创性节目。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最后有共19个单位的包括一部大型乐舞诗、5个独舞、4个双人舞、4个三人舞和21个群舞入围进入决赛,决赛中每位(组)选手除了表演作品外,还有2-3分钟的舞蹈技术技巧组合展示、根据作品和组合两项得分,评出每个节目的最后名次和奖项。在昨天下午的颁奖典礼上,部分荣获金奖的舞蹈作品还做了现场表演,同时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四名在全国舞蹈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舞蹈家为大赛做了嘉宾示范表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42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