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中最难得的一部喜歌剧指的是《小二黑结婚》。半个世纪以来,剧院创作演出了百余部歌剧舞剧作品,其中,第一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第一部汉唐舞剧《铜雀伎》均诞生于此。
中国古典舞四大流派是身韵、汉唐舞蹈、敦煌舞蹈、昆舞。
资料补充
古典舞有“身韵”学派、“汉唐”学派、“敦煌”学派、“昆曲”学派四大流派。在中国古典舞的诸多流派中,大家都可以看到东方古典神韵和中国太极思维的体现。但是,由于各流派创作者参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和侧重不同,所呈现的风格意蕴也不同,这就形成了各个流派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典舞“身韵”学派,是具有中国古典舞“元老”意义的流派,其“身韵”脱胎于戏曲身段和中华武术。戏曲中舞蹈原有的动作逻辑被解构,动作被解析成零部件后安装到芭蕾的结构方法的框架上”。“身韵”作为专业舞蹈演员的一门课程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
“汉唐”学派和“敦煌”学派,主要是通过对汉画砖、敦煌壁画等人体形象的模拟和复活,找出其舞蹈形态和动律。
“昆曲”学派是在对昆曲艺术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昆曲本质精神和神态韵味的提炼和加工。它既是在昆曲的制约之中,又是以舞蹈的思路拓展开去的一种新的中国古典舞样式。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学派是具有中国古典舞意义的学派。身韵来源于戏曲身段和中华武术,在筹备期间,从戏曲中保留的舞蹈开始研究整理中国古典舞。
戏曲中原有的舞蹈动作逻辑被解构,动作被分析成部件,然后把它装在芭蕾结构方法的框架上。身韵作为专业舞者必必须要会的,不仅有自己的体系,还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建构也提供了方法论。
汉唐舞是以中国古历史最灿烂的汉唐精神和气质为主体,以汉唐为代表的音乐舞蹈文化和明清以来成熟的戏曲舞蹈形式为支点创建的。
汉唐舞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过去曾经非常受欢迎。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汉唐舞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已经相对较少,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
1传统文化的日益淡化: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更多地追求时尚、流行和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降低。
2舞蹈市场的竞争激烈:舞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舞蹈形式,汉唐舞作为一种文化类舞蹈,需要面对其他不同类型的舞蹈的竞争。
3缺乏相关表演机会:由于汉唐舞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少,它在表演机会上的竞争性也较大。
4汉唐舞表演难度较高:由于汉唐舞需要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以及配合精细的服装和道具等要求,因此会有一定的技巧和演出水平要求。
虽然目前汉唐舞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政府和文化机构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汉唐舞未来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古典舞和古典舞剧,如《丝路花雨》、《编钟乐舞》、《仿唐乐舞》、《铜雀伎》等等,这些复古乐舞突出了雍容大度、精确严谨、清晰明丽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是舞蹈教育家唐满城、李正一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的革新、创造和实践。唐满城教授说:“‘身韵’从摆脱戏曲的行当、套路出发,从中国的大文化传统,包括书法、武术来探索它的‘形、神、劲、律、气、意’的审美规律,提炼它的元素,总结古典舞运动的路线、法则和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从而使之不再有戏剧化、比拟化、行当化的痕迹,走向了舞蹈的主体意识和动作符号化的抽象功能。”他们把以往古典舞蹈中的动作规律,提炼总结为若干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圆运动的基本动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运动空间。由此实践并产生了以《黄河》、《江河水》、《木兰归》、《梁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黄河》中,使脱胎于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突破了戏曲常规的局限,不再是戏曲行当的翻版,而是以大幅度的身体运动,把古典舞翻新成可以挥洒自如的表现思想和激情的人体语言,“从而使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形上而且从内在神韵上都找到了中国传统文代精神相一致的东西,从而使中国古典舞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黄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