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很多,我逐一回答:
1、寺规主要是规范僧俗在寺院里的日常行为,跟你想问的不一定搭边。但是比寺规更高级的是戒律,佛祖明确交代过,他不在这个世间的时候,佛弟子当“以戒为师”,所以才有“清规戒律”一说,前面的清规,就是寺规。至于戒律,全世界都几乎一模一样。
2、活佛的称呼是针对藏传佛教能够轮回转世的人的,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如果是出家人(僧人),不能结婚是藏地共识,否则是破根本戒“不邪*”的行为。“活佛”这个词是我们汉地起的,在西藏的意思是“人中之宝”,并不是“活着的佛”的意思。取妻生子的活佛100%是在家人。西藏出家的活佛也必须遵守戒律不能有女人,除非他哪天动了凡心退戒还俗结婚。否则,一旦知道出家的活佛有女人,整个佛教界都会看不起他,不跟他来往,这是很丢脸的行为。
3、不能喝酒这也是肯定的。因为根本戒“五戒”包含了“不杀生、不邪*、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活佛以此为基础,一共要遵守250条以上的戒律(汉传佛教僧人持250戒,藏传佛教在此基础上还要持守密宗戒),但是在家的活佛可以遵守这五戒中的1-5条(至少一条以上),如果在家的活佛不持“不喝酒”,他自然可以喝酒(但是出家的活佛必须100%的持五戒,因为五戒包含在250戒里面),也可以抽烟了。
4、能不能抽烟这问题,由于戒律中并未规定不可以,所以各地僧人在理解方面有所不同,就算有差别,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比较倾向于一高僧大德的开示:“不饮酒=一切沉迷及丧失心智的行为”(譬如饮酒、打麻将、赌博之类)。
5、破戒是很严重的行为,僧人有很多针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忏悔(破根本戒不可忏悔),甚至重新受戒。如果行为不检点,就会被逐出山门,请出僧团,按佛祖的开示就是“默摒之”,都不理他,这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6、我们世俗的人都有两大误解,一是认为出家像上班,所以违反规章制度会有行政处罚,不明白出家完全是自己的行为,“不为生死,不择出家”,出家是自己生命里十分重大的事情。二就是有关上述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西藏的在家活佛和出家活佛的衣着有时区别不大,这点也使有些有妻室的在家活佛被汉人误以为是僧人。
清朝王公贵族的结婚典制皇子婚仪
先指婚,简大臣命妇偕老者襄事。福晋父蟒服诣乾清门,北面跪,大臣西面传旨:“今以某氏女作配皇子某为福晋。”福晋父三跪九拜,退。择吉,简内大臣、侍卫随皇子诣福晋家行文定礼。福晋父采服迎门外,皇子升堂拜,福晋父
答拜,三拜,兴。见福晋母亦如之。辞出,福晋父送大门外。行纳采礼,所司具仪币,并备赐福晋父母服饰、鞍马。以内府大臣、宫殿监督领侍充使。及门,福晋父迎入中堂,谢恩毕,与宴,大臣陪福晋父宴中堂,命妇、女官陪女眷宴内室,毕,使者还朝复命。婚前一曰,福晋家赍妆具陈皇子宫,至曰,皇子诣帝后前行礼,若为妃嫔出,则并诣焉。
吉时届,銮仪卫备采舆,内府大臣率属二十、护军四十诣福晋第奉迎。采舆陈堂中,女官告“升舆”,福晋升,父母家人咸送。内校舁行。女官从,出大门乘马。至禁城门外,众步行随舆入,至皇子宫门降,女官导入宫。届合卺时,皇子西乡,福晋东乡,行两拜礼。各就坐,女官酌酒合和以进,皆饮,酒馔三行,起,仍行两拜礼。于时宫所张幕、结采,设宴,福晋父母、亲族暨大臣、命妇咸与,礼成。翌曰皇子、福晋夙兴,朝见帝、后,女官引皇子居左稍前,三跪九拜,福晋居右稍后,六肃三跪三拜。见所出妃嫔,皇子二跪六拜,福晋四肃二跪二拜。越九曰,归宁。
巳宴,偕还,不逾午。
王公婚礼
崇德间定制,凡亲王聘朝臣女为婚,纳采曰,府属官充使,是曰设宴,牲酒盛陈。婚曰宴亦如之。给女父母服物鞍马符例。若外籓亲、郡王,贝勒,台吉女,仪物视爵次为差。婚曰宴,牲多少异宜。世子,郡王,贝勒,贝子,镇、
辅国公聘娶,仪物暨宴曰牲酒,其数递降,皆有差等。顺治间,更婚制,限贝勒以下罢用珠缎。赐婚,王公诣中和殿或位育宫谢恩,其子未受封者,婚礼视其父,已受封则从其爵。康熙初,始令王公纳采易布为缎,馀如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