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斯宾赛阁下出生于1961年7月1日傍晚时分,重7磅12盎司。她是奥索普子爵夫妇的第三个女儿。
父亲虽然不是直截了当流露出失望不满之色,可也丝毫没有掩饰原本喜悦期盼之情的骤降。这个家想要一个可以继承斯宾赛姓氏的男孩子已经好久,父母亲甚至根本没准备女孩子的名字。
一星期后,他们才用母亲和一个斯宾赛家族祖先的名字,为小女婴取名为戴安娜·弗朗西丝。
家族传人
戴安娜出生前18个月,母亲曾生过一个名叫约翰的男孩子,但只活了10个小时就夭折了。
斯宾赛夫妇熬过一段心痛欲碎的日子。家族中的长辈不断施加压力,他们怀疑母亲有什么毛病,不然为什么总是不停地生女儿。
当时只有23岁的奥索普子爵夫人被送到伦敦不同的诊所作各项私人检查,对骄傲、倔强的子爵夫人来说,这段充满羞辱和不公平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
或许就从这个时候,斯宾赛夫妇间悄然埋下了日后离异的导火索。或许,他们一直就没能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戴安娜3岁时,母亲终于生下盼望经年的弟弟,斯宾赛家族的一脉香烟总算有了传人。
王室交情
早在15世纪,斯宾赛家族就是欧洲最富有的羊商之一。查理一世在位时,他们捐了伯爵爵位,在北安普敦郡起建奥索普大屋,得到刻有“上帝庇佑权力”箴言的家族徽章,同时开始收藏大量古玩、书籍、艺术品。
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斯宾赛家族成员逐渐介入权力机构,经常出入白金汉宫、肯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
虽说斯宾赛家族从未到达权力的顶峰,但在通往权势的走廊中,却毋庸置疑地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
他们与英王查理二世、马尔伯勒公爵、德文郡公爵、阿伯肯公爵,甚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芝加哥帮派大佬艾尔·卡朋都扯得上血缘关系。
英王爱德华七世是戴安娜祖父老斯宾赛伯爵的教父,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当年曾正式追求戴安娜的祖母,没当成王后的斯宾赛伯爵夫人后来成为王太后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女。
宫廷侍女是令英国人深感自豪的一种古老而高贵的职业。她们必须具有毫无瑕疵的教养,精通穿衣之道,善与各色人等周旋,通晓进退应对礼仪,非系出身名门的女子不能担当这份工作。
戴安娜的父亲做过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中侍从,一度约会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
戴安娜在诺福克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则是得自母系一族。
戴安娜的外祖父摩利斯费莫伊男爵曾是下院保守党议员,也是乔治六世的射击和网球伙伴,公园屋就是乔治六世所赐。外祖母为婚姻放弃钢琴家的事业,作为王太后的宫廷侍女,任职达30年,她也是王太后最要好的女友。
尽管戴安娜出身平民贵族,但她们家与王室可说有着几辈子的交情。
奥索普大屋
家族的显赫,祖荫的浓郁,对幼小的戴安娜而言,与其说印象深刻,不如说饱受惊吓。
每次到祖父居住的奥索普大屋去,戴安娜都觉得受罪。那儿有太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角落,幽深的走廊中挂满仙逝已久的祖先画像,他们傲慢冰冷的目光无所不在地紧跟在她身后。
祖父对这幢大屋中的每一幅画像、每一件家具的历史都了如指掌,大家又叫他“馆长伯爵”。他常常手执拂尘,随客人们一起遍游大屋。有一次,在大屋图书馆,他竟一把夺下丘吉尔叼着的雪茄。他才不管你是谁呢,在这块领地上,他的地位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戴安娜惧怕祖父,却深爱祖母。斯宾赛伯爵夫人在当地以经常探访病患者、残疾人而闻名,她从不吝啬任何慷慨大方的字眼和手势。戴安娜自幼深受体贴入微、富有同情心的祖母影响。
公园屋
如果说奥索普大屋更像阴气森森、华美壮观的博物馆,戴安娜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就是不折不扣、舒适温馨的家。
树木掩映中的公园屋拥有10间睡房、宽敞的停车库、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和板球场,包括厨子、管家、私人家庭女教师在内的六个全职仆从,服侍戴安娜一家六口。
戴安娜的睡房在一楼,从奶油色的窗口望出去,开阔的原野与疏树草原拼图般相嵌,青松、白桦、紫杉点缀其间,小牛在吃草,兔子和狐狸窜来窜去,6英里开外的诺福克海岸的气息徐徐吹袭。
斯宾赛的孩子们喜欢在湖边喂鳟鱼,在花园玩捉迷藏,骑上楼梯扶手往下滑,带着长耳小猎犬四处乱逛,一边听林间萦萦绕绕的风声,一边找寻鸽子蛋。
夏天就更棒了,他们可以在温暖的室外游泳池游泳,在附近的海滩野餐,在他们自己的树屋中嬉戏。
像姐姐们一样,戴安娜3岁开始骑马,很快对一切小动物着迷,越小越好。她的宠物包括仓鼠、兔子、天竺鼠和小猫。
每当她的小宠物不幸死去,她都十分尽责地为它们举行葬礼,除了金鱼是“水葬”在抽水马桶中,其他小宠物们均被小心放置在硬纸板鞋盒内,戴安娜会在雪松下掘个洞,让它们入土为安。
吃饭时间孩子们总是与保姆在一起,菜式简单而一成不变。早餐麦片粥,午饭是肉末和蔬菜,每星期吃一次鱼。
父母亲温文尔雅却又遥不可及,弟弟查尔斯长到7岁才与父亲坐在饭厅里一起吃饭。
奥索普子爵夫妇也是在这样循规蹈矩的童年教养下长大,他们如此这般带大自己的孩子,觉得天经地义。
公园屋左邻右舍都是王室亲戚朋友,自然而然构成门当户对的社交圈子。
斯宾赛家与王室间的走动并不频繁,实际上,孩子们把参观女王冬令行宫之类的邀请视为畏途。
小戴安娜甚至觉得女王的私人府邸桑君汉有种古里古怪的气氛,她实在不喜欢。有一次,她甚至踢打尖叫,拒绝前往。直到父亲说,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是非常没有教养的行为,她才安静下来。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她,将来有一天,她会以储妃身份跻身王室,出入桑君汉,她不吓得一溜烟跑个没影才怪呢。
永恒创痛
无论如何,桑君汉带来的不快毕竟是短暂的。
父母亲婚姻破裂造成的困扰才是戴安娜心底永远的创伤。
想当年他们也曾倾心相爱,1954年举办的盛大婚礼,由于女王和王太后是座上嘉宾,更成为当地盛事,显赫一时。这一切仿佛都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14年来,奥索普子爵从未怀疑他们是幸福的一对,直至决定分手这一日,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要给家族带来男性继承人的长期压力早已酝酿着婚姻的危机,曾令年轻的子爵夫人无限向往的生活方式,变得日益枯燥和沉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不知不觉在离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开场合,他们仍然维持貌合神离的笑容,关起门来,满不是那么回事,死一般的沉寂或是刻毒的对骂都在所难免。戴安娜清楚记得,她曾躲在客厅门口,偷看父母激烈的争吵。
1967年夏天,他们达成分居协议。
那是戴安娜灵魂深处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她静静坐在公园屋冰冷的石阶上,紧紧抓住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周围一片嘈杂。
她听到父亲把皮箱装进汽车行李箱,母亲的脚步声敲打在前院的石子路上,车门被重重关上,引擎轰鸣,又渐行渐远,母亲驾车驶过公园屋大门,走出了她的生活。
戴安娜那年只有6岁。
她太小了,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一切,但被遗弃和背叛的孤寂却没齿难忘。
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她是个让父母讨厌的孩子,没有生为一个男孩的犯罪感啮咬着她幼小的心灵。
戴安娜常常带弟弟去桑君汉墓地,站在无缘相见的小哥哥约翰那块爬满青苔的墓碑前,戴安娜往往陷入冥想:约翰长得什么样?如果他还活着,世上会不会还有她和弟弟呢?
看到墓碑上所刻“爱心永志”几个字,就好像听到永不消失的声音,时时刻刻提醒她:你本该是个男孩子。
这场离婚大战,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成年人。尽管父母或是极力减轻危机的震撼力,或是有意无意轻视这种影响,孩子们实际感受到的创痛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童年梦魇
分居后,母亲搬出公园屋,她原打算带着戴安娜和戴安娜的弟弟一起住在伦敦,但遭到父亲毅然决然的反对,他坚持孩子们必须以公园屋为家。
斯宾赛夫妇间的争斗和法律缠讼一直拖了两年。
当地上流社会容不下戴安娜的母亲,连外祖母费莫伊夫人都站在女婿一边,反对自己的女儿。
结果当然是以母亲的败诉收场,1969年4月,他们正式离婚,不久,母亲即与离婚富商彼得·凯特再婚。
那段时间,父亲孤独的沉默,母亲伤心的眼泪,保姆惊慌的神色,公园屋神秘紧张的气氛,使戴安娜的小天地失去平衡。在家中偶然来访的客人面前,戴安娜看起来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她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天到晚忙忙叨叨。她蹬着小小的蓝色三轮车,在过道上骑来骑去;用婴儿车推着玩具娃娃,在院子里逛来逛去;帮小弟弟查尔斯穿衣戴帽,给蜷缩在她床上的那些毛公仔铺床盖被。
但是夜晚就没那么好过。
戴安娜和弟弟都怕黑,房间里定要留下一盏灯或一支蜡烛的光亮,他们才肯入睡。戴安娜常常听到弟弟的哭声。有时,她会跑过去看看弟弟;有时,她怕黑怕得一动也不敢动。
听着弟弟抽抽噎噎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戴安娜把头埋在枕头里,也忍不住哭起来。
窗外的风声瑟瑟作响,猫头鹰在林间悲鸣。
母亲走了,姐姐莎拉和简住在寄宿学校,父亲失魂落魄,萎靡不振,一个人关在房里,除管家以外,谁都不见。
从前天堂般快乐的公园屋,如今变成令人难以忍受的恐怖屋。
母亲的家
每到周末,戴安娜和弟弟都获准去伦敦与母亲相聚。在保姆的陪同下,他们坐火车从诺福克出发,母亲会在利物浦街车站等着他们。
刚一到家,母亲就泣不成声。
戴安娜连忙问道:“怎么了,妈咪?”
母亲一成不变地硬咽着:“我不想让你们明天就走。”
这几乎成了每个周末的固定仪式。
戴安娜心中困惑不解,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什么。
每一个周末,所有的假日,都要与父母平摊分开过,这简直成了一场永远也做不完的噩梦。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与继父彼得相处得极为融洽。
戴安娜与弟弟第一次在利物浦站见到外貌英俊、满面笑容、穿着入时的彼得,立刻就被他迷住了。
彼得从事家族墙纸生意,是个慷慨大方、感情外露、容易相处的继父。
他率领孩子们航海,允许小查尔斯戴着他从前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时的将军帽。他给戴安娜起了个绰号“公爵夫人”,戴安娜的朋友们至今还是这样叫她。
戴安娜的个性之所以不像那种被宠坏的上流社会娇**,这段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寂寞校园
学校生活同样问题重重。
戴安娜和弟弟是校内唯一父母离异的学生,这把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从根本上区别开,要知道,离婚在当年可算是稀罕事。在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大家正在上图画课,不知怎么的,戴安娜伤心地哭起来,同学们全都不明所以,只看见她把画的每一幅画都写上“献给妈咪和爹地”。
戴安娜对小同学很友爱,喜欢小动物,也愿意帮助人,但学习上的事就不行,遇有稍深的问题,往往困惑不解。
戴安娜9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离公园屋两小时车程的另一所学校寄宿。
父亲向她解释说,学校就是包括她在内的120个女孩子的新家,集体生活对她有好处,在那里她可以学芭蕾和游泳,也可以继续留着心爱的天竺鼠。
戴安娜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她的小心眼里充满恐惧和忿怒,认定现在连父亲也不要她了。
她拉住父亲一个劲地恳求:“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父亲到底还是走了,小戴安娜开始学着喜欢学校生活。
在宿舍里,戴安娜也会和女友们说说笑笑,但课堂上,她一向很文静,从不会大声抢答问题,也不会主动要求朗读课文。
有时候她未免太文静了。她第一次参加学校演出时,扮演一只玩具娃娃,而她之所以同意演这个角色,就因为一句台词都没有。
戴安娜是个受欢迎的伙伴,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还曾代表宿舍楼参加游泳和网球比赛,但她内心深处总觉得与任何人都有一段距离,总有一天,她会走向与众不同的方向。
姐姐的男友在奥索普属地靠近林区的一片耕地中央,戴安娜被人介绍给查尔斯王子。
查尔斯急于狩猎,说话的时候显得心不在焉。
戴安娜身穿格子衬衣、灯芯绒裤,足登惠灵顿长靴,披着姐姐的皮褛,打扮得不三不四,形象暖昧。她知道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咖喱啡,姐姐莎拉才是戏中的女主角,因为王子是姐姐的男友。
为了欢迎王子的到来,斯宾赛家举办盛大舞会。在满堂绅士淑女的衣香鬃影间,尚未褪去婴儿肥的戴安娜,身型粗胖,不施脂粉,言谈举止也是一副笨笨的模样。
但查尔斯王子却觉得,“这个16岁的小姑娘活泼有趣,怪招人爱的”。
他本想请戴安娜带他参观家中115英尺长的艺术品陈列廊,那里有全欧洲最好的私人艺术藏品,可莎拉表示应该由她做向导,戴安娜马上识趣地走开。
莎拉与查尔斯相识于1977年夏天皇家雅士阁赛马社交活动,亲密交往达9个月之久。舆论一度认为莎拉很有可能成为英国未来的王后,但是,由于她对抛头露面的热衷远远超过了王室成员女友应有的谨小慎微,她与查尔斯的关系渐渐冷下来。
不过,她仍然受邀出席1978年11月白金汉宫举办的查尔斯王子30岁生日晚会。让莎拉大吃一惊的是,小妹妹戴安娜居然也在被请之列——呵,辛德瑞拉由幕后走到台前了。
戴安娜玩得很开心,来不及多想什么。查尔斯当晚的女伴是女演员苏珊·乔治,这似乎也不关她什么事。毕竟,生活是这么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单身贵族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场非同寻常的罗曼史,戴安娜与查尔斯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查尔斯是剑桥大学毕业生,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充满睿智的心理理学或历史学书籍更享受的事;戴安娜却是个连补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辍学生。
查尔斯特别热衷马上活动,夏天马球,冬天狩猎,每星期三到四次,从不间断;戴安娜10岁那年在桑君汉公园骑马摔断胳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不好此道。
查尔斯爱听歌剧,戴安娜迷恋芭蕾;查尔斯痛恨的流行音乐是戴安娜的嗜好;戴安娜擅长的网球,查尔斯从来不玩。
查尔斯喜静,他可以拿着一小盒水彩颜料和速写本子,画上几小时,或者坐在河岸垂钓一整天,专等鱼儿上钩。
戴安娜好动,她愿意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打电话,电话线简直是她的生命线。
尽管查尔斯处事一向谨小慎微,轻易不使自己陷入情感纠缠,但作为“世界上最有条件的钻石王老五”,他的名字没少与绯闻扯上关系,在戴安娜之前,他曾先后与三任女友正式论及婚嫁。
相比较,戴安娜稚嫩得几乎可以做他女儿,这个刚刚跨出校门的小女生,从未倾心任何别的男人,感情的经历一片空白,是个根本还没长大成人的孩子。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太明显的差异吧,戴安娜带给查尔斯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他身不由主地被吸引住。合适人选
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是命也好,是运也罢,戴安娜生逢其时,注定是彼时彼刻最佳人选。已过而立之年的查尔斯王子应该安定下来了。
假如查尔斯能够做自己的主,朋友们相信,他多半一辈子都不会结婚。
他其实十分贪恋单身生活,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成不变的作息,早已形成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日常运作程序。
他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成群随从听候差遣;他经常去国外旅行,女孩子们随时愿意陪他出席晚宴或马球赛。在他的王国中,一向我行我素,只有人让他,没有他让人的道理,而婚姻生活要求的彼此迁就,相互妥协,对他来说,似乎很难适应。但是,查尔斯又不得不结束他惬意的单身生活。他的衔头在带来特权的同时,也带来责任。而他的责任就是结婚,并为王位带来继承人。白金汉宫为此耿耿于怀。
当年爱德华八世为红颜挂冠求去,酿成“王室信任危机”的阴影,徘徊在家族每一个人心上。查尔斯年龄越大,也就越难物色到信奉基督、贵族血统的处女新娘。
伊丽莎白女王整日忧心忡仲。她毕生致力于发扬光大英国王室的精神,当务之急就是对君主体制的继任者负责,她惟恐查尔斯闹出什么婚恋笑话,令王室蒙羞。
这实在也不能算是查尔斯的错。假如查尔斯能早生哪怕30年,他或许还可以从容约会喜欢的女孩子,让罗曼史纯粹私人地慢慢发展成熟,不必担心随时成为小报上的头条。可惜,把王室与公众隔开的传统藩篱早已打破,传媒无孔不入,查尔斯的恋爱史就像无聊肥皂剧一连串杂乱无章的情节那样令人心烦意乱,温莎王室又怎么能不心急如焚呢事情就此走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地步。
白金汉宫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种说,查尔斯的一帮老友有天晚上聚在一起,拟就一个简短名单,上列可能获选有贵族血统的处女名字。另一种说法是,王太后和多年女友,也就是戴安娜的外祖母,在一个下午喝茶的时候,谈起她们最心爱的孙子孙女联姻的可能性。
或许两种说法都有根据,但无论是哪一种,首当其冲的人选都是:戴安娜·斯宾赛**。
王子求婚
查尔斯的一通电话,让她把所有疑惑都暂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时,查尔斯正在瑞士滑雪,他在电话中说,等他回来,有很重要的事情问她。
戴安娜预感到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那天,她和女友们一直聊到半夜。
1981年2月6日,度假回来的查尔斯约戴安娜在温莎堡见面。天已经挺晚的时候,查尔斯对戴安娜说,他非常想念她随后就直截了当向她求婚。
戴安娜第一个反应是难以置信地傻笑。王子的态度十分热切,他提醒戴安娜总有一天她会成为王后。
戴安娜接受了他的求婚。
但她心中有个声音悄悄响起:不,我永远都不会成为王后。与查尔斯交往以来,戴安娜就奇怪而固执地有着这样的预感。
当然,她不会说出来,她只是反复说着,她是多么爱他。
查尔斯应道:“好,好,不管爱意味着什么。”后来,在向传媒正式宣布他们的订婚消息时,查尔斯又重复了这句话。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戴安娜没有留意他话里话外的犹疑和保留。
两天后,戴安娜与母亲和继父一起飞往澳洲度假,享受最后几天宁静而隐蔽的平民生活。
戴安娜不知道,她与母亲讨论婚礼的种种细节时,伦敦的记者们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打听不到准新娘的藏身之处。
全世界就剩一个人知道她的行踪,那就是查尔斯。他一直没有打电话给她,戴安娜设想过无数的理由为他开脱。
最后,还是她先打电话给他;他并不在白金汉宫。
戴安娜回家后,查尔斯的随从送来一大束鲜花,但是,戴安娜找不到查尔斯的只言片语。或许,花根本就不是查尔斯送的,只不过是他的工作人员出于礼貌的一种表示。
1981年2月23日,正式宣布订婚的头一天晚上,戴安娜收拾好行装,告别知心的女友,告别考勒赫恩60号。一位荷枪实弹的苏格兰场警长准备护送她进宫。
他看着不满20岁的戴安娜那张孩子般无邪的脸庞,忍不住说:“你要知道,这是你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最后一夜,别慌着走,再好好享受一下吧。”
这番话像一柄锋利的匕首,刺透戴安娜的心。
她不由得停住脚步。饥饿的蜜月
婚礼过后,查尔斯带着整套钓鱼工具和半打哲学书,与戴安娜登上“布里塔尼亚”号皇家游艇,开始三星期的地中海蜜月之行。
要不了多久,戴安娜就明白:苦想琴瑟和谐,她必须在一切方面无条件地迁就查尔斯。
查尔斯钓鱼的时候,她愿意的话,可以在一边看着;不愿意,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但别指望查尔斯抛下钓鱼竿来陪她。
“适应新角色”只是戴安娜一个人的事,查尔斯才不会费神为任何人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在他眼里,戴安娜只是个没有主见的孩子,理应惟他马首是瞻。
戴安娜原想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丈夫—他们订婚之后,查尔斯由于王室职责在身,经常不在她的身边—谁承想,在这艘世界最大的私人游艇上,他们仍然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机会。
同行的21名官员和256名船员,随侍左右,时刻准备听候吩咐。
晚宴多数是查尔斯与有关人员商讨事务的西服革履正式场合。无所事事的戴安娜经常光顾厨房,她的胃口大得惊人,吃起冰淇淋,一碗接一碗没个够,正餐之间,还让厨师为她特别准备点心。
戴安娜罹患易饥症的病状日趋明显。
对于戴安娜而言,过去几个月,她就像踩着一双滚轴溜冰鞋,摇摇晃晃地在新生活、新角色、丈夫的已婚女友、令人窒息的公众曝光,以及一时幸福如上云端,一时沮丧如坠深渊的极端情绪之间,力求取得某种平衡。情势犹如一杯具爆炸力的鸡尾酒,一滴足以引起燎原之势。蜜月之行恰似火上浇油。
有一次,两张卡米拉的照片从查尔斯的日记本中掉出来;而在另一次招待埃及总统和夫人的晚宴上,查尔斯戴了一副新袖扣,扣子的形状是两个纠缠在一起的c,查尔斯直言不讳是卡米拉送给他的。
戴安娜请查尔斯诚实地告诉她,他到底怎样看待他的妻子和“女友”,查尔斯视之为“无理取闹”的孩子气,完全不予理会。
于是,戴安娜吃得更多,也吐得更多,有时一天会呕吐四五次。
梅扎卡假期
1986年安德鲁王子婚礼之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姻也走到他们的分水岭。
当时,王储夫妇与孩子们一起在西班牙所属梅扎卡岛度假,
一天,他们乘坐卡洛斯国王那艘价值300万镑、时速80海里的豪华游艇前往附近小岛,同行人员乘另一艘小艇保持一段距离尾随在后。
置身碧海蓝天、波光潋滟的良辰美景,这对王室夫妇的关系非但既不良也不美,而且大告不妙。
接下来的5个小时,查尔斯与戴安娜从未接近过彼此,更遑论交谈。
查尔斯冲浪时,戴安娜踱到甲板另一边;戴安娜潜水时,查尔斯把脸转向相反的方向。
他们看书,晒日光浴,与艇上其他人聊天,就是相互间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没有说过一个字。
5年的婚姻,至此已经完全死亡,用不着官方宣布,谁都可以下这样的定论。
没等假期结束,查尔斯提前离开,官方消息说王子钓鱼去了,实际上,他很快与卡米拉在苏格兰会合。戴安娜和两个儿子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和海水,痛痛快快玩了几天。梅扎卡假期与其说是不欢而散,还不如说是各得其所。
心照不宣
查尔斯和戴安娜从此达成默契。私下,除非事关两个儿子,他们绝对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也别管谁。
公开场合,王室职责,出访任务,他们还维持工作伙伴的关系,当然,是貌合神离的工作伙伴。
2月,度过8天滑雪假期,戴安娜撇下查尔斯和他的朋友,提前回到伦敦;3月,查尔斯去瑞士滑雪,戴安娜留在家中;4月,查尔斯带着威廉王子、亨利王子注在贝尔摩若堡,戴安娜住在肯盛顿宫;4月底,查尔斯赴意大利,名义上去看画展,实际上去会卡米拉;5月,查尔斯单独前往偏僻的赫布里底群岛,在那儿和农夫们一起种了3天的地。
到秋天,查尔斯与戴安娜之间的裂痕已是显而易见,自女王以下,每一个王室高级成员都已经意识到,他们对王储夫妇婚姻状况的猜疑与担心全是真的。
戴安娜几乎从不和查尔斯在一起,她晚上外出,随便和谁去都行,就除了查尔斯。两个人都在家的时候,戴安娜也回避家中举办的晚宴,从不以女主人身分主持大局。最初,查尔斯还常常劝她出席,从1987年开始,查尔斯再也不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
不参加聚会,不去听查尔斯与一班同样“令人发闷的老男人”自以为是的高谈阔论,戴安娜一点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她宁肯一个人驾着车,离开肯盛顿宫,离开窥视的镜头,离开虎视眈眈的王室人员,来到陶赛特海岸她最喜爱的一片沙滩,孑然一身,缓缓而行,清凉的海风拂面而来,她的心中一片空明。
原有的希望已全部破灭,妥协换来的仍是无言的冷漠,她告诉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去找到那个真正的戴安娜,找到那些在过去几年完全扭曲和淹没的真实性。她应该开始自己的生活。
神圣使命
精神焕发的戴安娜又投入地献身各种慈善事业。
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与戴安娜一同探访一家医院的艾滋病病房。
在与一位病得已经起不来的患者聊天时,戴安娜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患者禁不住流下热泪,总统夫人和其他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打动。
戴安娜说过,艾滋病患者更需要温暖的拥抱,她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她拥住患者的时候,其实也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
戴安娜关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对瘾君子、麻风病人、无家可归者、受性虐待儿童,同样倾注了深切的感情,而她之所以特别关注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她觉得人们为艾滋病患者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在1991年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她一直静悄悄不为人知地帮忙照顾艾滋病患者艾瑞·杰克逊,度过她有生以来情感最波澜起伏的日子。
艾瑞·杰克逊精力充沛,极富魅力,是英国芭蕾、歌剧等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八十年代中期,他被诊断为hiv阳性,生性豁达开朗的艾瑞一时还难以明了命运残忍的捉弄。后来他出任慈善组织“拯救危机基金”的副主席,在那里初遇戴安娜,也由此开始面对严酷的现实。1987年,他先向女友安吉拉·西萝达坦白实情,安吉拉曾是皇家芭蕾舞团演员,面对身患绝症的好友,安吉拉从容镇静,在两个女儿的全力支持下,尽心尽力护理艾瑞。
4月,艾瑞病情恶化,整日蜗居于自己的公寓中,安吉拉随侍在侧。那时起,戴安娜常常前来探望,与安吉拉携手照顾她们共同的朋友。
患难之情
安吉拉眼中的戴安娜,“美丽得远远超出美丽的简单定义,虽然自身生活不幸福的阴影萦绕着她,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迸射出夺目的光芒。”
戴安娜甚至带着威廉王子和亨利王子前来,她觉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准备面对生活的每一层面,乃至死亡。戴安娜总是给艾瑞带来一束鲜花或诸如此类的小礼物,娓娓说起她今天又做了些什么。艾瑞当然能够感觉到,
当今君主制国家扫描
从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国倒台,大部分君主国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历史。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中还保留着几十个君主政体,荣耀与光环依然笼罩在皇室头上,但权力却不可同日而语。而随着皇宫神秘性的消退,各国皇室的难处也被披诸报端,有的王朝甚至很难找出王位继承人,因此有人称他们看上去更像是“政治恐龙”——那种正在消亡的典型。
本期专题对全球君主制国家进行了一次梳理。
——编者
男孙难诞 日本皇室真发愁
本报特约撰稿田夫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1万多名日本民众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内举行示威,在这场由议员和学者筹办的集会上,主要组织者、前高等法院法官三善澈说:“那些建议修订皇室典范的人无视日本传统,企图另外建立一个新的国度。”而接下来的一句“我心中默默期望,皇储也能加把劲儿”,则让在场群众忍不住会心一笑,并鼓掌表示赞同。
这一切都缘于日本皇室的香火不继。现任明仁天皇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德仁皇太子与太子妃雅子结婚8年才育有1个女儿爱子,小儿子文仁亲王也生了两个公主。虽然日本历史上也曾出现过8位女天皇,最近的一位在1763年即位,但此后便一直由男性继承王位,1947年制订的宪法更是规定只准男性出任天皇。这样在理论上说,公主若无男嗣,日本皇室将因没有嫡嗣而灭亡。
制宪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皇室会出现“男荒”,一旦出现就有点儿束手无策。现在日本政府有意修改宪法,让女性皇室成员继承王位,这得到广大日本民众的支持,却遭到执政党保守派人士的抗议。他们担心,万一女性王位继承人嫁给外国人,日本今后的皇室就不再是纯正的日本人了。
两妃展开“怀孕战”
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王位继承危机,日本皇室一直没有放弃“添丁”的念头。2月底出版的日本《周刊新潮》爆出内幕 ——明仁天皇的二儿媳、39岁的纪子怀上了第3胎。日本宫内厅证实,纪子的预产期在今年9月,她若诞下男孩,其王位继承权将排在太子德仁、二子文仁之后,这样,日本正面对的皇室继承、修改宪法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日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非常高兴,日本全体国民热切期待着皇室40年来首次添男丁。日本国会一个正与首相小泉纯一郎开会的委员会成员获悉纪子怀孕后,当即鼓掌欢呼。反对党民主党党魁冈田克则称:“我们希望与全体国民一起庆祝这个消息。”
令人惊讶的是,42岁的大儿媳雅子为了扳回皇室继承的优势,竟不顾高龄也准备再次怀孕。雅子不久前缺席了一场宫内厅活动,而是改去骑马,进行怀孕所需的体力锻炼,希望能够一举生男。
据说,2001年雅子生下爱子前,也曾勤练骑马,锻炼体力;最近雅子再度勤练骑马,迹象和当年怀爱子前一模一样。雅子最近也减少了服用抗抑郁药的剂量,目的也是为怀孕做准备。
日本政府做两手准备
话虽如此,但面对日本皇室40年没有男性子嗣的难题,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
早在去年1月,首相小泉就下令成立由10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讨论是否修改现行《皇室典范》、承认女性的皇位继承权。这样德仁皇太子3岁的独生女爱子公主将成为未来女天皇。
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王位继承危机,日本政府还考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丧失皇家衔头的前皇室成员中挑选嫡男孙。
有熟悉皇室历史的日本学者指出,纪子妃怀孕可以令日本国民冷静下来,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讨论皇室继承的传统。这话现在已经得到应验。
参考资料
君主制——最后的“政治恐龙”
从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国倒台,大部分君主国都被两次世界大战的旋风所扫荡,另外一些则被不断高涨的、今天仍在继续的反殖民主义浪潮所淹没。至今保留有君主政体的,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文莱等;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和美洲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英联邦成员国也实行君主制。
在这些君主国中,有一些是社会和技术很进步的国家,如欧洲的一些君主国;另外一些是“石油皇帝”的君主国。下台的国王大部分住在英国、瑞士、西班牙和埃及。其中有些人很富有,有些人却不怎么走运;有些人在干活,有些人却忙于奔波。希腊的孔斯塔蒂诺·德格雷西亚是较富裕的流亡国王之一。由于希腊政府所付给的大笔赔偿金,他有一套豪华的生活设施,在伦敦的闹市区买下了一所价值70万美元的住宅。
2006年刚过,英国皇室即宣布准备在4月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八十大寿。近日英王室网站还上载了一大批伊丽莎白二世由1952年登基至今所参与过的重大事件。作 为世界硕果仅存最受注意的“立宪君主”之一,英女王到底何时会传位,和她如何安排传位,再一次掀起君主制存废的讨论。
英国王位传承无忧
英国的王位最早建于9世纪,在后来的1000多年里共出现过12个王朝。其中丹麦王朝和诺曼底王朝是由于异族入主英格兰而造成的。王位在同族男性成员中相传时,朝代的名称沿袭不变;王位如果传给女王的儿子,朝代的名称就会改变。新的朝代通常是根据执政王的家族姓氏或封地来命名的。
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是世袭的,由国王长子继承。如果国王长子已死,则由其后嗣继承;如果长子死亡而又无后代,就由次子或其后嗣继承;国王无男性后裔,便由长女或其后嗣继承;国王子女全无,则由其弟继承。此外,除了执政王的子孙,王室的其他近亲成员也享有王位继承权。
这样,当今英国王室成员中享有王位继承权、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长子查尔斯王子、孙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鲁王子、三子爱德华王子、女儿安妮公主、外孙彼得·菲利普斯、外孙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林利子爵(玛格丽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琼(玛格丽特之女)。
不过,在这十名“候补国王”中,只有查尔斯王子和威廉小王子的名次是固定的,其他人的名次只是暂时的。名列前茅的继承人如果死亡或宣布自己弃权,后面人的名次依次递升;反之,前面的人如果家中添丁进口,后面人的位置就要统统往后挪。如果没有非常事件发生,继承王位对于第二名以后的人员,只不过是一场梦想而已。
英联邦对查尔斯王子不满
虽然英国不存在王位传承问题,但新国王要想登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皆因为英国人对查尔斯王子——英女王法定继任人的评价一直不佳。在2005年,查尔斯王子决定与卡米拉,一位自小认识的贵族之女再婚时,一项民意调查已显示,英国人中有近23%认为女王驾崩后,英国应该彻底考虑是否废止君主制。有近28%英国人更认为,一旦英女王离世,英国应马上废止君主制度。
对英国王室存亡有更大直接威胁的是,大部分“出身”于英国殖民地或属地的英联邦成员国,都威胁不再承认以英女王为象征。加拿大早在1982年已实行西方版的、一如日本明治年间,将军把所有权力移交天皇般的“大政奉还”——正式订立加拿大宪法,英国国会与加拿大再没有直接关系。
同样地,有消息说新西兰正“积极考虑”采纳类似加拿大的方针。在12个自英国独立的加勒比海国家中,据说牙买加和巴巴多斯也有意通过修宪,废止以英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准属土”身份。
查尔斯的再婚,再一次使澳大利亚的共和运动组织扬言要放弃君主制。据今年1月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人希望澳成为共和国,只有34%的人希望英国君主继续作为澳国家元首。但是,如果查尔斯王储继承王位,支持共和制的比例就上升为52%,而希望维持澳英传统关系的比例就下滑到29%。
近日,就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将前往澳大利亚出席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之际,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却作出一项意味深长的决定:更改议员就职誓言,废弃“效忠女王”的词句。据英国《泰晤士报》9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议会通过决议,议员在就职时的誓词由“效忠女王”改为“效忠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人民”。
曾推动澳大利亚停止奉英国女王为元首却失败的“澳大利亚共和运动”组织表示,查尔斯再婚的消息,会促使澳大利亚人重新思考寻求共和。该组织主席沃荷斯特说:“如果我们不在查尔斯王储继任英王之前成为共和国,那么查尔斯和他的新任妻子卡米拉将变成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重要宪政人物,我们认为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
瑞典国王要交税
谁是世界上权力最小的国王?据说是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1975年宪法改革后,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王已不再主持部长会议,不能组阁,也不再担任武装力量的首脑
。承担的只是一系列官方使命:从接受大使的国书到颁发诺贝尔奖金。古斯塔夫是斯堪的纳维亚平民国王中最平民的一个,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需要交纳税捐的国王。
目前在欧洲,从荷兰、瑞典、挪威到摩纳哥,都保有着一个王室或一个贵族家族作为国家元首。这些国家的君主家族所作出的让步,也许远远超出世人的想象。瑞典的王室早已放弃了传统的仪仗和行列,王室成员所用的车子只比平民车辆贵一点而已;在荷兰,王室早已放弃了大部分田产和土地,整个家族只是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单一的那座王宫中。
不过在欧洲最大王室所在地的英国,仍有部分人对这种“人民王室”的作风不够满意。1991年,下议院议员托尼 ·本恩曾公开提出英国联邦法案,首度有系统地提出把英国转为共和国的步骤。在君主立宪制已经巩固的今天,保存一个王室就真这样有伤大雅吗?
尼泊尔国王有绝对权力
在欧洲,君主们拥有的权力更多是形式上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理论上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和按议会的多数决定任命首相,签署法律;但如果没有部长联署,法律便不能生效。如果我们将欧洲王室和部分亚洲存在的王室相比,会发觉亚洲地区的王室仍倾向保留传统的一套,有时甚至想扮演所谓“积极君主”角色。
在很多亚洲国家人民心目中,王室所代表的是国家尊严与传统。如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裕仁天皇还是一个“活神”。当天皇离开皇宫时,沿途房屋的窗户都要关闭,行人不得窥视。日本人第一次听到天皇的声音,还是1945年通过无线电向他的战士戏剧性宣布投降的时候。这些,在欧洲国家是不可想像的。
在尼泊尔,王权仍然很大。尼泊尔现国王贾南德拉,是在2001年一场针对王室成员的屠杀发生后上台的。有不少传言指控,是贾南德拉指挥发动了流血政变。但无论如何,贾南德拉的确是要大权独揽。2月初,贾南德拉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实施宵禁,而反对党也流亡印度,在新德里达成协议,组织了一个反对派联盟,准备和贾南德拉直接对抗。
中东的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君主国,但国王并不独断专行,王室秉承游牧部落的长老议事传统,王室委员会相当于议会,委员会关于继位等重大决策,还要征求宗教领袖同意。这种不乏民主的君主制,虽然决策保守迟缓,却也使政策平和中立。不过,由于王室拥有250亿欧元财产而成为世界最富的家族之一,加上上千亲属生活奢侈,早就招致反对声四起。
英女王必须遵守法律
人们今天抨击君主制,客观上也和王室式微有些关系。在英国,女王现在只是象征。英国政府虽被称为“女王政府” ,技术上是由女王负责任命大臣,但事实上女王不能任命或罢免大臣、官员。而且英国政府也不向女王负责,它必须向下议院负责,即间接地向英国选民负责。
在英国法律中,女王也变成了一个自然人,必须像其他所有人一样遵守法律,但是,女王是否能够在触犯法律时被控告却是未定的。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期间,议会曾经控告查理一世叛国,但在查理二世上台后整个过程被宣告非法。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觉得王室已经成了供人观赏的摆设,,更多的人抱怨王室陈腐保守、脱离现实、令现代人难以理解。有人还断言,君主制在21世纪不可能幸存下来。2005年,北爱尔兰新闻网SluggerO‘Toole甚至如此评论:“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结婚,可能会是未来一连串变化的开端。反王室和反对17世纪联合王国法案的人串连起来,为英国王室体制带来自1700年以来所未曾见过的急剧变化。”
泰国总理拜见国王要下跪
而在泰王国,几经轮回后王室的风光也已不再。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政府已经不再那么器重普密蓬国王了,对他的宣传鼓动也少很多,至少不再有双方共生共荣的状态,现在都各自为政。
从1946年上台至今,普密蓬已经在位60年,当之无愧地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可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国王露面和活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影响力自然不比从前,虽然普通民众对他仍非常敬重。但不管现在国王的权力比以往有多大程度的削弱,在等级制盛行的泰国,国王以及王室成员的地位仍是至高无上的,因为连总理在拜见国王时都要跪着。
中东君主制国家没有政变
那么,君主制就真地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某些国家,无论君主政体有多少过错,就其继承性这一点来说,却常常成为缓和权力斗争的最稳定因素。
在泰国,王室很多时候仍可以做到 “一言九鼎”。已在位数十年的泰王普密蓬,不时仍在泰国社会发生政治动荡时起关键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不服从文人政府而经常发动政变的军人,惟一只会服从泰王的命令。正是借着泰国王室的特殊地位,泰国才可以避免像印度尼西亚或菲律宾那样,滑进经常政变的恶性循环中。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德博尔冯是路易斯十四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1975年11月22日,在佛朗哥去世两天后,被宣布为国王。作为国家的舵手,他很快脱颖而出:清除了佛朗哥主义;使西班牙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和好;在一个相当困难的转变时期维护了团结、纪律和武装力量的领导阶层……1978年12月6日,经过公民投票,通过了西班牙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西班牙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人民”,“西班牙国家的政体是议会君主制”。
阿拉伯君主们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才能适应被西方思想和技术所统治的当今世界,同时又不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不向结束君主制的政治进程迈步。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东的君主国家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稳定。在20世纪,中东地区曾发生了60多次军事政变,有几个国家还陷入生灵涂炭的内战。不过,二十几个中东国家有17个发生过军事政变。没有发生政变的全是君主国家,连成规模的叛乱都没有。
而英国君主制得以延续的部分原因也是,君主已经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政治协调作用。从另一角度说,君主对国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因为君主在位时间较政党执政时间要长得多,老百姓对女王的信任度要远远高于对其他政要。
近年来,欧洲王室热热闹闹地迎娶着一位又一位平民王妃,欧洲王室数百年精心捍卫的高贵血统一步步销蚀殆尽。平民王妃的出现让欧洲王室固有的传统逐步走向消亡,她们
的存在甚至是在质疑王室存在的必要。挪威一位学者指出,王室毕竟和一般家庭不同
,他说:“你既要高高在上,又要成为普通人的一分子。”王室自此面对的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西班牙王储:爱上电视台女记者
36岁的西班牙王储费利佩两度爱上平民女子。第一个为他所钟爱的女子是来自挪威的内衣模特爱娃·山纳姆,双方保持了长达4年的恋情。但爱娃过去为职业“献身”的裸照经媒体曝光后,令许多国内保守派人士为之侧目。
在结束这段恋情的后一年,费利佩又邂逅了另一位平民女子——32岁的西班牙电视台女记者兼主持人奥尔蒂斯·罗卡索拉诺,一名离过婚的女子——1998年,她曾与一名大学教师维系了一年的婚姻。2003年11月,西班牙王室宣布费利佩与奥尔蒂斯订婚,两人的婚姻于2004年5月22日举行。
荷兰王储:牵手银行女职员
34岁的王子威廉·亚历山大与来自阿根廷的马克西玛,克服了来自王室的阻力订了婚。亚历山大王子与马克西玛是在一次博览会上相识的。此后,他们便坠入爱河,确定了恋爱关系。为了和王储在一起,马克西玛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搬到布鲁塞尔,专心学习荷兰语。
有关消息传到荷兰后,该国议会的一些议员立即对这桩婚事表示强烈反对。马克西玛的父亲在阿根廷军政府中曾任农业部长,由于阿根廷军政府统治期间无端杀害了许多反独裁人士,荷兰国内对其谴责声一直没有平息。而当地的一些报纸则建议,王子如要娶马克西玛为妻,就应宣布放弃王位继承权。直至2000年11月,荷兰女王夫妇在王宫内宴请未来的亲家,公开表明对这桩婚事的支持,威廉王储的婚姻争议才暂告一段落。
挪威王储:迎娶餐厅女招待
2001年8月25日,挪威王储哈康与梅特·马里特霍尔比举行了婚礼,人们将这次婚姻称作是一个奇迹,因为除了婚礼盛况空前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新娘梅特的出身。
在结识王储之前,她曾经是个餐馆女招待,还是一名未婚妈妈,其4岁孩子的父亲更是一名“瘾君子”,并已因贩毒而被判入狱。梅特的这些“污点”曾经令挪威人担心她会玷污挪威王妃高贵典雅的形象,但梅特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获得了人们的谅解与尊重。
丹麦王储:与广告女经理结连理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成就了一段欧洲王室的佳话:来自澳大利亚的广告经理玛丽·唐纳德森在悉尼一家夜总会结识了丹麦王储弗利德里克王子。随后,两个人在丹麦喜结连理,据称好莱坞影片《王子和我》就是以他们的恋情为蓝本拍摄而成。
弗利德里克3岁时,他的祖父去世,母亲登基成为丹麦女王,他也因此成为这个欧洲最古老王朝的王储。唐纳德森出身澳大利亚中产阶级家庭,她的行为举止也被广泛认为庄重得体,但是未来的丹麦国王与这位平民女性的结合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获得母亲玛格丽特女王的同意后,弗利德里克王子正式向唐纳德森求婚,丹麦国会也最终同意唐纳德森成为丹麦王妃。
1936年1月20日,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去世,其长子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和曹操有一样的癖好,痴迷人妻**,不喜欢未婚女青年。他与美国的离异贵妇辛普森夫人长期同居,并向政府申请领证结婚。英国圣公会规定英王作为国教领袖,不能带头支持离婚。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直接选择退位,王位由二弟乔治六世继承。由于欧洲王室长期近期联姻,造成许多王室子女天生亚健康甚至残疾。乔治六世自幼体弱多病,还有严重的口吃。身体素质不好,自然子女数量少,他一生仅有两个女儿,许多外事活动皆由大女儿伊丽莎白二世代为参加。
1926年4月21日凌晨2:40,伊丽莎白二世生于伦敦。此时的英国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家底早已被美国掏空,国内士气低落,只能靠海外殖民地给本土输血。而且德国对第一次高考成绩相当不满意,卧薪尝胆再次复读备考,一雪前耻,发动二战。法国面对杀红眼的德国直接摆烂投降,把抵抗纳粹的重任全部甩给了英国,那么英国可不可以也投降纳粹?绝对不可以!因为法国是个政教分离的共和国,法国的最高首脑总统只是一个打工人。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联合王国,国王虽无实权,却是君权神授的天子、新教领袖。国王一旦投降,民众信仰的法理性就不成立。投降就意味着白左的普世价值是错的,希特勒的右翼思想是对的。
伊丽莎白二世从14岁开始不断的通过广播发表讲话,安抚受战火蹂躏的民众,获得极高声望。她并接受女子后方勤务部队机械运输培训,随之成为女子辅助服务团的后勤兵,入伍之后担任卡车机械师,专门负责驾驶维修军用卡车。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国力名存实亡,与美苏相差甚远。首相丘吉尔通过铁幕演说,向世界灌输美苏冷战思维,并在各个殖民地楔钉子、埋下政策漏洞,即便殖民地实现民族独立也无法成为主权统一的国家,殖民地的群众内耗,英国充当“和事佬”。英国长期的外交战略就是打压与安抚相结合,丘吉尔背后打三棒子,英女王前面递仨甜枣。
女王每天7:30起床,先洗澡再吃饭看报纸,早餐是水煮鸡蛋、烤面包、黄油、茶。从10点开始处理红皮公文箱里面的外交部的电报、政府预算、内阁会议记录以及要签署的决议。这些文件一式两份,一份给女王,另一份送首相。女王上午听取各类私人秘书的汇报,安排议事日程,签署文件及处理信访来信。每周二18:30与首相会面,每月听取枢密院大臣的政策安排和工作进程。
1939年7月22日,乔治六世带着女儿参观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13岁的伊丽莎白二世邂逅了18岁的表哥菲利普,二人一见钟情,此后书信来往密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菲利普思想成熟,风趣幽默,给外人留下极好的印象。菲利普原是希腊王室,其父被驱逐出希腊后只能在英国借钱吃喝嫖赌,其母因生活困顿无依而精神分裂,菲利普就寄居在舅舅家中,受尽妗子的白眼。1946年,菲利普向伊丽莎白二世求婚成功。1947年10月20日,他们完婚,一生共育三男一女,分别是长子查尔斯、次女安妮、三子安德鲁、四子爱德华。女王由于国事繁忙,公务缠身,无暇管理子女,只能交由保姆放养。爹勤勤一个,娘勤懒一窝,为晚年埋下大患。
貌似忠厚的凤凰男菲利普攀上高枝后却不靠谱,温饱思*欲,到处结交名媛佳丽,沦为和他爹一样的渣男。他的子女也多数和他一样始乱终弃,查尔斯整天蔫头耷脑的,喜欢结交比较硬气的女人。而女王讨厌比较硬气的儿媳妇,所以查尔斯与女友卡米拉一直不能领证,后来娶了善良美丽的戴安娜,查尔斯婚后出轨前女友卡米拉。1992年,英国王室进入一个爆雷流年,女王有三名子女离婚。首先是戴安娜和查尔斯公开指责对方出轨,然后政府公布二人分居,5年后戴安娜离奇死亡。安妮公主也离婚了,安妮的丈夫马克是个马术教练,马克婚后出轨一个新西兰女人,并育有私生子。女方跑到伦敦起诉马克,要求支付抚养费。安妮公主则借坡下驴与马克离婚,赶紧与和自己有染的王宫侍卫再婚,马克不服气,把安妮写给侍卫的情书公布于众。安德鲁王子生性风流,妻子萨拉大大咧咧,闲暇之余就与公公互飙荤段子,逗得众人前仰后合。1992年,萨拉因与富翁的不雅照事件被迫离婚。2022年,安德鲁王子因涉嫌去萝莉岛性侵未成年少女被开除军籍,取消王室一切福利待遇。
1986年10月,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7天的国事访问,随行人员多达六百余人,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HMY BRITANNIA)停靠在黄浦江。他们分别参观了长城、故宫、兵马俑,还去了上海、云南。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一个雄心勃勃的新未来所展现出的能量和热情,对女王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像是一个中学生参观完衡水中学,彻夜难眠。10月14日上午,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会见女王,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会见结束后,邓小平设午宴招待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一行,邓小平说:“北京太干了,借点伦敦的雾就好了”。菲利普亲王答:“雾是工业革命的遗留问题,伦敦也会重视环保。”邓小平说:“借不到雾,也可以借点雨嘛!”菲利普亲王答:“我更喜欢北京的阳光!”宾主双方大笑。在宴会结束后前往下榻宾馆的路上,女王对翻译说,邓主任虽然年事已高,但如此充满活力,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女命:丙寅壬辰庚辰丁丑,大运:辛卯庚寅己丑戊子丁亥。
地支一片厚土,所以日元庚金偏强,喜用水木。父母宫是偏财喜用,祖上留下巨额遗产。偏印太多,不善言辞,文静恬淡。枭印在婚姻宫为忌,说明丈夫个人家庭、修养皆不如自己,丈夫工作上没有耐心,他容易有外遇。枭印夺食,不利子女成长,与孩子聚少离多,子女性格不佳。偏印多的八字,通常是一些富二代、官N代,出身在有老钱的家庭。偏印是宗教之星,偏印旺的人因衣食无忧,才能整天思考哲学宗教。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
Princess Diana of Wales
全称:Diana Frances Lady Diana Frances Spencer,(1961年7月1日-1997年8月31日),。
· 生日:1961年7月1日出生于英国诺福克,是爱德华斯宾塞伯爵的小女儿
· 忌日:1997年8月31日
· 结婚:1981年7月29日与威尔士亲王查理斯结婚
· 离婚:1996年8月28日 双方解除婚约,戴安娜获准保留“威尔斯王妃”头衔
· 逝世:1997年8月31日 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
· 葬礼:1997年9月6日葬礼,安葬在她父亲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的奥尔索普
戴安娜生平概要:
1961年7月1日傍晚时分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重7磅12盎司,是爱德华斯宾塞伯爵的小女儿-第三个女儿。
1981年7月29日与威尔士亲王查理斯结婚。
1982年6月21日长子威廉王子出生。
1984年9月15日次子哈里王子出生。
1992年12月9日查理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1996年8月28日双方解除婚约,戴安娜获准保留"威尔斯王妃"头衔。
1997年8月31日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
1997年9月6日葬礼,安葬在她父亲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的奥尔索普。车祸报告
2006年12月14日,英国警方公布戴安娜王妃及其男友多迪的死因调查报告,认为这起车祸纯属事故,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车祸与谋杀相干。车祸发生时开车的司机保罗确属酒后超速驾驶,车上的人也未系安全带。
出生:父亲虽然不是直截了当流露出失望不满之色,可也丝毫没有掩饰原本喜悦期盼之情的骤降。这个家想要一个可以继承斯宾赛姓氏的男孩子已经好久,父母亲甚至根本没准备女孩子的名字。
一星期后,他们才用母亲和一个斯宾赛家族祖先的名字,为小女婴取名为戴安娜·弗朗西丝。
[编辑本段]家族传人
戴安娜出生前18个月,母亲曾生过一个名叫约翰的男孩子,但只活了10个小时就夭折了。
斯宾赛夫妇熬过一段心痛欲碎的日子。家族中的长辈不断施加压力,他们怀疑母亲有什么毛病,不然为什么总是不停地生女儿。
当时只有23岁的奥索普子爵夫人被送到伦敦不同的诊所作各项私人检查,对骄傲、倔强的子爵夫人来说,这段充满羞辱和不公平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
或许就从这个时候,斯宾赛夫妇间悄然埋下了日后离婚的导火索。或许,他们一直就没能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戴安娜3岁时,母亲终于生下盼望经年的弟弟,斯宾赛家族的一脉香烟总算有了传人。
[编辑本段]王室交情
早在15世纪,斯宾赛家族就是欧洲最富有的羊商之一。查理一世在位时,他们捐了伯爵爵位,在北安普敦郡起建奥索普大屋,得到刻有“上帝庇佑权力”箴言的家族徽章,同时开始收藏大量古玩、书籍、艺术品。
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斯宾赛家族成员逐渐介入权力机构,经常出入白金汉宫、肯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
虽说斯宾赛家族从未到达权力的顶峰,但在通往权势的走廊中,却毋庸置疑地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
他们与英王查理二世、马尔伯勒公爵、德文郡公爵、阿伯肯公爵,甚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芝加哥帮派大佬艾尔·卡朋都扯得上血缘关系。
英王爱德华七世是戴安娜祖父老斯宾赛伯爵的教父,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当年曾正式追求戴安娜的祖母,没当成王后的斯宾赛伯爵夫人后来成为王太后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女。
宫廷侍女是令英国人深感自豪的一种古老而高贵的职业。她们必须具有毫无瑕疵的教养,精通穿衣之道,善与各色人等周旋,通晓进退应对礼仪,非系出身名门的女子不能担当这份工作。
戴安娜的父亲做过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中侍从,一度约会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
戴安娜在诺福克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则是得自母系一族。
戴安娜的外祖父摩利斯费莫伊男爵曾是下院保守党议员,也是乔治六世的射击和网球伙伴,公园屋就是乔治六世所赐。外祖母为婚姻放弃钢琴家的事业,作为王太后的宫廷侍女,任职达30年,她也是王太后最要好的女友。
尽管戴安娜出身平民贵族,但她们家与王室可说有着几辈子的交情。
[编辑本段]奥索普大屋
家族的显赫,祖荫的浓郁,对幼小的戴安娜而言,与其说印象深刻,不如说饱受惊吓。
每次到祖父居住的奥索普大屋去,戴安娜都觉得受罪。那儿有太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角落,幽深的走廊中挂满仙逝已久的祖先画像,他们傲慢冰冷的目光无所不在地紧跟在她身后。
祖父对这幢大屋中的每一幅画像、每一件家具的历史都了如指掌,大家又叫他“馆长伯爵”。他常常手执拂尘,随客人们一起遍游大屋。有一次,在大屋图书馆,他竟一把夺下丘吉尔叼着的雪茄。他才不管你是谁呢,在这块领地上,他的地位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戴安娜惧怕祖父,却深爱祖母。斯宾赛伯爵夫人在当地以经常探访病患者、残疾人而闻名,她从不吝啬任何慷慨大方的字眼和手势。戴安娜自幼深受体贴入微、富有同情心的祖母影响。
[编辑本段]公园屋
如果说奥索普大屋更像阴气森森、华美壮观的博物馆,戴安娜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就是不折不扣、舒适温馨的家。
树木掩映中的公园屋拥有10间睡房、宽敞的停车库、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和板球场,包括厨子、管家、私人家庭女教师在内的六个全职仆从,服侍戴安娜一家六口。
戴安娜的睡房在一楼,从奶油色的窗口望出去,开阔的原野与疏树草原拼图般相嵌,青松、白桦、紫杉点缀其间,小牛在吃草,兔子和狐狸窜来窜去,6英里开外的诺福克海岸的气息徐徐吹袭。
斯宾赛的孩子们喜欢在湖边喂鳟鱼,在花园玩捉迷藏,骑上楼梯扶手往下滑,带着长耳小猎犬四处乱逛,一边听林间萦萦绕绕的风声,一边找寻鸽子蛋。
夏天就更棒了,他们可以在温暖的室外游泳池游泳,在附近的海滩野餐,在他们自己的树屋中嬉戏。
像姐姐们一样,戴安娜3岁开始骑马,很快对一切小动物着迷,越小越好。她的宠物包括仓鼠、兔子、天竺鼠和小猫。
每当她的小宠物不幸死去,她都十分尽责地为它们举行葬礼,除了金鱼是“水葬”在抽水马桶中,其他小宠物们均被小心放置在硬纸板鞋盒内,戴安娜会在雪松下掘个洞,让它们入土为安。
吃饭时间孩子们总是与保姆在一起,菜式简单而一成不变。早餐麦片粥,午饭是肉末和蔬菜,每星期吃一次鱼。
父母亲温文尔雅却又遥不可及,弟弟查尔斯长到7岁才与父亲坐在饭厅里一起吃饭。
奥索普子爵夫妇也是在这样循规蹈矩的童年教养下长大,他们如此这般带大自己的孩子,觉得天经地义。
公园屋左邻右舍都是王室亲戚朋友,自然而然构成门当户对的社交圈子。
斯宾赛家与王室间的走动并不频繁,实际上,孩子们把参观女王冬令行宫之类的邀请视为畏途。
小戴安娜甚至觉得女王的私人府邸桑君汉有种古里古怪的气氛,她实在不喜欢。有一次,她甚至踢打尖叫,拒绝前往。直到父亲说,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是非常没有教养的行为,她才安静下来。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她,将来有一天,她会以储妃身份跻身王室,出入桑君汉,她不吓得一溜烟跑个没影才怪呢。
[编辑本段]永恒创痛
无论如何,桑君汉带来的不快毕竟是短暂的。
父母亲婚姻破裂造成的困扰才是戴安娜心底永远的创伤。
想当年他们也曾倾心相爱,1954年举办的盛大婚礼,由于女王和王太后是座上嘉宾,更成为当地盛事,显赫一时。这一切仿佛都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14年来,奥索普子爵从未怀疑他们是幸福的一对,直至决定分手这一日,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要给家族带来男性继承人的长期压力早已酝酿着婚姻的危机,曾令年轻的子爵夫人无限向往的生活方式,变得日益枯燥和沉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不知不觉在离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开场合,他们仍然维持貌合神离的笑容,关起门来,满不是那么回事,死一般的沉寂或是刻毒的对骂都在所难免。戴安娜清楚记得,她曾躲在客厅门口,偷看父母激烈的争吵。
1967年夏天,他们达成分居协议。那是戴安娜灵魂深处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她静静坐在公园屋冰冷的石阶上,紧紧抓住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周围一片嘈杂。
她听到父亲把皮箱装进汽车行李箱,母亲的脚步声敲打在前院的石子路上,车门被重重关上,引擎轰鸣,又渐行渐远,母亲驾车驶过公园屋大门,永远走出了她的生活。
戴安娜那年只有6岁。
她太小了,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一切,但被遗弃和背叛的孤寂却没齿难忘。
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她是个让父母讨厌的孩子,没有生为一个男孩的犯罪感啮咬着她幼小的心灵。
戴安娜常常带弟弟去桑君汉墓地,站在无缘相见的小哥哥约翰那块爬满青苔的墓碑前,戴安娜往往陷入冥想:约翰长得什么样?如果他还活着,世上会不会还有她和弟弟呢?
看到墓碑上所刻“爱心永志”几个字,就好像听到永不消失的声音,时时刻刻提醒她:你本该是个男孩子。
这场离婚大战,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成年人。尽管父母或是极力减轻危机的震撼力,或是有意无意轻视这种影响,孩子们实际感受到的创痛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编辑本段]童年梦魇
分居后,母亲搬出公园屋,她原打算带着戴安娜和戴安娜的弟弟一起住在伦敦,但遭到父亲毅然决然的反对,他坚持孩子们必须以公园屋为家。
斯宾赛夫妇间的争斗和法律诉讼一直拖了两年。
当地上流社会容不下戴安娜的母亲,连外祖母费莫伊夫人都站在女婿一边,反对自己的女儿。
结果当然是以母亲的败诉收场,1969年4月,他们正式离婚,不久,母亲即与离婚富商彼得·凯特再婚。
那段时间,父亲孤独的沉默,母亲伤心的眼泪,保姆惊慌的神色,公园屋神秘紧张的气氛,使戴安娜的小天地失去平衡。在家中偶然来访的客人面前,戴安娜看起来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她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天到晚忙忙叨叨。她蹬着小小的蓝色三轮车,在过道上骑来骑去;用婴儿车推着玩具娃娃,在院子里逛来逛去;帮小弟弟查尔斯穿衣戴帽,给蜷缩在她床上的那些毛公仔铺床盖被。
但是夜晚就没那么好过。
戴安娜和弟弟都怕黑,房间里定要留下一盏灯或一支蜡烛的光亮,他们才肯入睡。戴安娜常常听到弟弟的哭声。有时,她会跑过去看看弟弟;有时,她怕黑怕得一动也不敢动。
听着弟弟抽抽噎噎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戴安娜把头埋在枕头里,也忍不住哭起来。
窗外的风声瑟瑟作响,猫头鹰在林间悲鸣。
母亲走了,姐姐莎拉和简住在寄宿学校,父亲失魂落魄,萎靡不振,悲痛至极,一个人关在房里,除管家以外,谁都不见。
从前天堂般快乐的公园屋,如今变成令人难以忍受的恐怖屋。
[编辑本段]母亲的家
每到周末,戴安娜和弟弟都获准去伦敦与母亲相聚。在保姆的陪同下,他们坐火车从诺福克出发,母亲会在利物浦街车站等着他们。
刚一到家,母亲就泣不成声。
戴安娜连忙问道:“怎么了,妈咪?”
母亲一成不变地哽咽着:“我不想让你们明天就走。”
这几乎成了每个周末的固定仪式。
戴安娜心中困惑不解,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什么。
每一个周末,所有的假日,都要与父母平摊分开过,这简直成了一场永远也做不完的噩梦。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与继父彼得相处得极为融洽。
戴安娜与弟弟第一次在利物浦站见到外貌英俊、满面笑容、穿着入时的彼得,立刻就被他迷住了。
彼得从事家族墙纸生意,是个慷慨大方、感情外露、容易相处的继父。
他率领孩子们航海,允许小查尔斯戴着他从前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时的将军帽。他给戴安娜起了个绰号“公爵夫人”,戴安娜的朋友们至今还是这样叫她。
戴安娜的个性之所以不像那种被宠坏的上流社会娇**,这段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寂寞校园
学校生活同样问题重重。
戴安娜和弟弟是校内唯一父母离异的学生,这把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从根本上区别开,要知道,离婚在当年可算是稀罕事。在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大家正在上图画课,不知怎么的,戴安娜伤心地哭起来,同学们全都不明所以,只看见她把画的每一幅画都写上“献给妈咪和爹地”。
戴安娜对小同学很友爱,喜欢小动物,也愿意帮助人,但学习上的事就不行,遇有稍深的问题,往往困惑不解。
戴安娜9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离公园屋两小时车程的另一所学校寄宿。
父亲向她解释说,学校就是包括她在内的120个女孩子的新家,集体生活对她有好处,在那里她可以学芭蕾和游泳,也可以继续留着心爱的天竺鼠。
戴安娜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她的小心眼里充满恐惧和忿怒,认定现在连父亲也不要她了。
她拉住父亲一个劲地恳求:“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父亲到底还是走了,小戴安娜开始学着喜欢学校生活。
在宿舍里,戴安娜也会和女友们说说笑笑,但课堂上,她一向很文静,从不会大声抢答问题,也不会主动要求朗读课文。
有时候她未免太文静了。她第一次参加学校演出时,扮演一只玩具娃娃,而她之所以同意演这个角色,就因为一句台词都没有。
戴安娜是个受欢迎的伙伴,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还曾代表宿舍楼参加游泳和网球比赛,但她内心深处总觉得与任何人都有一段距离,总有一天,她会走向与众不同的方向。
姐姐的男友在奥索普属地靠近林区的一片耕地中央,戴安娜被人介绍给查尔斯王子。
查尔斯急于狩猎,说话的时候显得心不在焉。
戴安娜身穿格子衬衣、灯芯绒裤,足登惠灵顿长靴,披着姐姐的皮褛,打扮得不三不四,形象暖昧。她知道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咖喱啡,姐姐莎拉才是戏中的女主角,因为王子是姐姐的男友。
为了欢迎王子的到来,斯宾赛家举办盛大舞会。在满堂绅士淑女的衣香鬃影间,尚未褪去婴儿肥的戴安娜,身型粗胖,不施脂粉,言谈举止也是一副笨笨的模样。
但查尔斯王子却觉得,“这个16岁的小姑娘活泼有趣,怪招人爱的”。
他本想请戴安娜带他参观家中115英尺长的艺术品陈列廊,那里有全欧洲最好的私人艺术藏品,可莎拉表示应该由她做向导,戴安娜马上识趣地走开。
莎拉与查尔斯相识于1977年夏天皇家雅士阁赛马社交活动,亲密交往达9个月之久。舆论一度认为莎拉很有可能成为英国未来的王后,但是,由于她对抛头露面的热衷远远超过了王室成员女友应有的谨小慎微,她与查尔斯的关系渐渐冷下来。
不过,她仍然受邀出席1978年11月白金汉宫举办的查尔斯王子30岁生日晚会。让莎拉大吃一惊的是,小妹妹戴安娜居然也在被请之列——呵,辛德瑞拉由幕后走到台前了。
戴安娜玩得很开心,来不及多想什么。查尔斯当晚的女伴是女演员苏珊·乔治,这似乎也不关她什么事。毕竟,生活是这么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单身贵族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编辑本段]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场非同寻常的罗曼史,戴安娜与查尔斯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查尔斯是剑桥大学毕业生,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充满睿智的心理理学或历史学书籍更享受的事;戴安娜却是个连补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辍学生。
查尔斯特别热衷马上活动,夏天马球,冬天狩猎,每星期三到四次,从不间断;戴安娜10岁那年在桑君汉公园骑马摔断胳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不好此道。
查尔斯爱听歌剧,戴安娜迷恋芭蕾;查尔斯痛恨的流行音乐是戴安娜的嗜好;戴安娜擅长的网球,查尔斯从来不玩。
查尔斯喜静,他可以拿着一小盒水彩颜料和速写本子,画上几小时,或者坐在河岸垂钓一整天,专等鱼儿上钩。
戴安娜好动,她愿意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打电话,电话线简直是她的生命线。
尽管查尔斯处事一向谨小慎微,轻易不使自己陷入情感纠缠,但作为“世界上最有条件的钻石王老五”,他的名字没少与绯闻扯上关系,在戴安娜之前,他曾先后与三任女友正式论及婚嫁。
相比较,戴安娜稚嫩得几乎可以做他女儿,这个刚刚跨出校门的小女生,从未倾心任何别的男人,感情的经历一片空白,是个根本还没长大成人的孩子。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太明显的差异吧,戴安娜带给查尔斯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他身不由主地被吸引住。合适人选
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是命也好,是运也罢,戴安娜生逢其时,注定是彼时彼刻最佳人选。已过而立之年的查尔斯王子应该安定下来了。
假如查尔斯能够做自己的主,朋友们相信,他多半一辈子都不会结婚。
他其实十分贪恋单身生活,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成不变的作息,早已形成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日常运作程序。
他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成群随从听候差遣;他经常去国外旅行,女孩子们随时愿意陪他出席晚宴或马球赛。在他的王国中,一向我行我素,只有人让他,没有他让人的道理,而婚姻生活要求的彼此迁就,相互妥协,对他来说,似乎很难适应。但是,查尔斯又不得不结束他惬意的单身生活。他的衔头在带来特权的同时,也带来责任。而他的责任就是结婚,并为王位带来继承人。白金汉宫为此耿耿于怀。
当年爱德华八世为红颜挂冠求去,酿成“王室信任危机”的阴影,徘徊在家族每一个人心上。查尔斯年龄越大,也就越难物色到信奉基督、贵族血统的处女新娘。
伊丽莎白女王整日忧心忡仲。她毕生致力于发扬光大英国王室的精神,当务之急就是对君主体制的继任者负责,她惟恐查尔斯闹出什么婚恋笑话,令王室蒙羞。
这实在也不能算是查尔斯的错。假如查尔斯能早生哪怕30年,他或许还可以从容约会喜欢的女孩子,让罗曼史纯粹私人地慢慢发展成熟,不必担心随时成为小报上的头条。可惜,把王室与公众隔开的传统藩篱早已打破,传媒无孔不入,查尔斯的恋爱史就像无聊肥皂剧一连串杂乱无章的情节那样令人心烦意乱,温莎王室又怎么能不心急如焚呢事情就此走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地步。
白金汉宫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种说,查尔斯的一帮老友有天晚上聚在一起,拟就一个简短名单,上列可能获选有贵族血统的处女名字。另一种说法是,王太后和多年女友,也就是戴安娜的外祖母,在一个下午喝茶的时候,谈起她们最心爱的孙子孙女联姻的可能性。
或许两种说法都有根据,但无论是哪一种,首当其冲的人选都是:戴安娜·斯宾赛**。
与查尔斯王子结婚照
[编辑本段]王子求婚
查尔斯的一通电话,让她把所有疑惑都暂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时,查尔斯正在瑞士滑雪,他在电话中说,等他回来,有很重要的事情问她。
戴安娜预感到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那天,她和女友们一直聊到半夜。
1981年2月6日,度假回来的查尔斯约戴安娜在温莎堡见面。天已经挺晚的时候,查尔斯对戴安娜说,他非常想念她随后就直截了当向她求婚。
戴安娜第一个反应是难以置信地傻笑。王子的态度十分热切,他提醒戴安娜总有一天她会成为王后。
戴安娜接受了他的求婚。
但她心中有个声音悄悄响起:不,我永远都不会成为王后。与查尔斯交往以来,戴安娜就奇怪而固执地有着这样的预感。
当然,她不会说出来,她只是反复说着,她是多么爱他。
查尔斯应道:“好,好,不管爱意味着什么。”后来,在向传媒正式宣布他们的订婚消息时,查尔斯又重复了这句话。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戴安娜没有留意他话里话外的犹疑和保留。
两天后,戴安娜与母亲和继父一起飞往澳洲度假,享受最后几天宁静而隐蔽的平民生活。
戴安娜不知道,她与母亲讨论婚礼的种种细节时,伦敦的记者们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打听不到准新娘的藏身之处。
全世界就剩一个人知道她的行踪,那就是查尔斯。他一直没有打电话给她,戴安娜设想过无数的理由为他开脱。
最后,还是她先打电话给他;他并不在白金汉宫。
戴安娜回家后,查尔斯的随从送来一大束鲜花,但是,戴安娜找不到查尔斯的只言片语。或许,花根本就不是查尔斯送的,只不过是他的工作人员出于礼貌的一种表示。
1981年2月23日,正式宣布订婚的头一天晚上,戴安娜收拾好行装,告别知心的女友,告别考勒赫恩60号。一位荷枪实弹的苏格兰场警长准备护送她进宫。
他看着不满20岁的戴安娜那张孩子般无邪的脸庞,忍不住说:“你要知道,这是你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最后一夜,别慌着走,再好好享受一下吧。”
这番话像一柄锋利的匕首,刺透戴安娜的心。
她不由得停住脚步。饥饿的蜜月
婚礼过后,查尔斯带着整套钓鱼工具和半打哲学书,与戴安娜登上“布里塔尼亚”号皇家游艇,开始三星期的地中海蜜月之行。
要不了多久,戴安娜就明白:苦想琴瑟和谐,她必须在一切方面无条件地迁就查尔斯。
查尔斯钓鱼的时候,她愿意的话,可以在一边看着;不愿意,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但别指望查尔斯抛下钓鱼竿来陪她。
“适应新角色”只是戴安娜一个人的事,查尔斯才不会费神为任何人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在他眼里,戴安娜只是个没有主见的孩子,理应惟他马首是瞻。
戴安娜原想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丈夫—他们订婚之后,查尔斯由于王室职责在身,经常不在她的身边—谁承想,在这艘世界最大的私人游艇上,他们仍然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机会。
同行的21名官员和256名船员,随侍左右,时刻准备听候吩咐。
晚宴多数是查尔斯与有关人员商讨事务的西服革履正式场合。无所事事的戴安娜经常光顾厨房,她的胃口大得惊人,吃起冰淇淋,一碗接一碗没个够,正餐之间,还让厨师为她特别准备点心。
戴安娜罹患易饥症的病状日趋明显。
对于戴安娜而言,过去几个月,她就像踩着一双滚轴溜冰鞋,摇摇晃晃地在新生活、新角色、丈夫的已婚女友、令人窒息的公众曝光,以及一时幸福如上云端,一时沮丧如坠深渊的极端情绪之间,力求取得某种平衡。情势犹如一杯具爆炸力的鸡尾酒,一滴足以引起燎原之势。蜜月之行恰似火上浇油。
有一次,两张卡米拉的照片从查尔斯的日记本中掉出来;而在另一次招待埃及总统和夫人的晚宴上,查尔斯戴了一副新袖扣,扣子的形状是两个纠缠在一起的c,查尔斯直言不讳是卡米拉送给他的。
戴安娜请查尔斯诚实地告诉她,他到底怎样看待他的妻子和“女友”,查尔斯视之为“无理取闹”的孩子气,完全不予理会。
于是,戴安娜吃得更多,也吐得更多,有时一天会呕吐四五次。
[编辑本段]梅扎卡假期
1986年安德鲁王子婚礼之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姻也走到他们的分水岭。
当时,王储夫妇与孩子们一起在西班牙所属梅扎卡岛度假,
一天,他们乘坐卡洛斯国王那艘价值300万镑、时速80海里的豪华游艇前往附近小岛,同行人员乘另一艘小艇保持一段距离尾随在后。
置身碧海蓝天、波光潋滟的良辰美景,这对王室夫妇的关系非但既不良也不美,而且大告不妙。
接下来的5个小时,查尔斯与戴安娜从未接近过彼此,更遑论交谈。
查尔斯冲浪时,戴安娜踱到甲板另一边;戴安娜潜水时,查尔斯把脸转向相反的方向。
他们看书,晒日光浴,与艇上其他人聊天,就是相互间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没有说过一个字。
5年的婚姻,至此已经完全死亡,用不着官方宣布,谁都可以下这样的定论。
没等假期结束,查尔斯提前离开,官方消息说王子钓鱼去了,实际上,他很快与卡米拉在苏格兰会合。戴安娜和两个儿子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和海水,痛痛快快玩了几天。梅扎卡假期与其说是不欢而散,还不如说是各得其所。
戴安娜·斯宾赛阁下出生于1961年7月1日傍晚时分,重7磅12盎司。她是奥索普子爵夫妇的第三个女儿。父亲虽然不是直截了当流露出失望不满之色,可也丝毫没有掩饰原本喜悦期盼之情的骤降。这个家想要一个可以继承斯宾赛姓氏的男孩子已经好久,父母亲甚至根本没准备女孩子的名字。一星期后,他们才用母亲和一个斯宾赛家族祖先的名字,为小女婴取名为戴安娜·弗朗西丝。
家族传人
戴安娜出生前18个月,母亲曾生过一个名叫约翰的男孩子,但只活了10个小时就夭折了。斯宾赛夫妇熬过一段心痛欲碎的日子。家族中的长辈不断施加压力,他们怀疑母亲有什么毛病,不然为什么总是不停地生女儿。当时只有23岁的奥索普子爵夫人被送到伦敦不同的诊所作各项私人检查,对骄傲、倔强的子爵夫人来说,这段充满羞辱和不公平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
或许就从这个时候,斯宾赛夫妇间悄然埋下了日后离异的导火索。或许,他们一直就没能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戴安娜3岁时,母亲终于生下盼望经年的弟斯宾赛家族的一脉香烟总算有了传人。
王室交情
早在15世纪,斯宾赛家族就是欧洲最富有的羊商之一。查理一世在位时,他们捐了伯爵爵位,在北安普敦郡起建奥索普大屋,得到刻有“上帝庇佑权力”箴言的家族徽章,同时开始收藏大量古玩、书籍、艺术品。
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斯宾赛家族成员逐渐介入权力机构,经常出入白金汉宫、肯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虽说斯宾赛家族从未到达权力的顶峰,但在通往权势的走廊中,却毋庸置疑地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他们与英王查理二世、马尔伯勒公爵、德文郡公爵、阿伯肯公爵,甚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芝加哥帮派大佬艾尔·卡朋都扯得上血缘关系。英王爱德华七世是戴安娜祖父老斯宾赛伯爵的教父,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当年曾正式追求戴安娜的祖母,没当成王后的斯宾赛伯爵夫人后来成为王太后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女。
宫廷侍女是令英国人深感自豪的一种古老而高贵的职业。她们必须具有毫无瑕疵的教养,精通穿衣之道,善与各色人等周旋,通晓进退应对礼仪,非系出身名门的女子不能担当这份工作。戴安娜的父亲做过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宫中侍从,一度约会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戴安娜在诺福克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则是得自母系一族。戴安娜的外祖父摩利斯费莫伊男爵曾是下院保守党议员,也是乔治六世的射击和网球伙伴,公园屋就是乔治六世所赐。外祖母为婚姻放弃钢琴家的事业,作为王太后的宫廷侍女,任职达30年,她也是王太后最要好的女友。尽管戴安娜出身平民贵族,但她们家与王室可说有着几辈子的交情。
奥索普大屋
家族的显赫,祖荫的浓郁,对幼小的戴安娜而言,与其说印象深刻,不如说饱受惊吓。每次到祖父居住的奥索普大屋去,戴安娜都觉得受罪。那儿有太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角落,幽深的走廊中挂满仙逝已久的祖先画像,他们傲慢冰冷的目光无所不在地紧跟在她身后。
祖父对这幢大屋中的每一幅画像、每一件家具的历史都了如指掌,大家又叫他“馆长伯爵”。他常常手执拂尘,随客人们一起遍游大屋。有一次,在大屋图书馆,他竟一把夺下丘吉尔叼着的雪茄。他才不管你是谁呢,在这块领地上,他的地位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戴安娜惧怕祖父,却深爱祖母。斯宾赛伯爵夫人在当地以经常探访病患者、残疾人而闻名,她从不吝啬任何慷慨大方的字眼和手势。戴安娜自幼深受体贴入微、富有同情心的祖母影响。
公园屋
如果说奥索普大屋更像阴气森森、华美壮观的博物馆,戴安娜的童年故居公园屋就是不折不扣、舒适温馨的家。树木掩映中的公园屋拥有10间睡房、宽敞的停车库、室外游泳池、网球场和板球场,包括厨子、管家、私人家庭女教师在内的六个全职仆从,服侍戴安娜一家六口。戴安娜的睡房在一楼,从奶油色的窗口望出去,开阔的原野与疏树草原拼图般相嵌,青松、白桦、紫杉点缀其间,小牛在吃草,兔子和狐狸窜来窜去,6英里开外的诺福克海
岸的气息徐徐吹袭。
斯宾赛的孩子们喜欢在湖边喂鳟鱼,在花园玩捉迷藏,骑上楼梯扶手往下滑,带着长耳小猎犬四处乱逛,一边听林间萦萦绕绕的风声,一边找寻鸽子蛋。夏天就更棒了,他们可以在温暖的室外游泳池游泳,在附近的海滩野餐,在他们自己的树屋中嬉戏。
像姐姐们一样,戴安娜3岁开始骑马,很快对一切小动物着迷,越小越好。她的宠物包括仓鼠、兔子、天竺鼠和小猫。每当她的小宠物不幸死去,她都十分尽责地为它们举行葬礼,除了金鱼是“水葬”在抽水马桶中,其他小宠物们均被小心放置在硬纸板鞋盒内,戴安娜会在雪松掘个洞,让它们入土为安。
吃饭时间孩子们总是与保姆在一起,菜式简单而一成不变。早餐麦片粥,午饭是肉末和蔬菜,每星期吃一次鱼。父母亲温文尔雅却又遥不可及,弟弟查尔斯长到7岁才与父亲坐在饭厅里一起吃饭。
奥索普子爵夫妇也是在这样循规蹈矩的童年教养下长大,他们如此这般带大自己的孩子,觉得天经地义。
公园屋左邻右舍都是王室亲戚朋友,自然而然构成门当户对的社交圈子。斯宾赛家与王室间的走动并不频繁,实际上,孩子们把参观女王冬令行宫之类的邀请视为畏途。小戴安娜甚至觉得女王的私人府邸桑君汉有种古里怪的气氛,她实在不喜欢。有一次,她甚至踢打尖叫,拒绝前往。直到父亲说,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是非常没有教
养的行为,她才安静下来。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她,将来有一天,她会以储妃身分跻身王室,出入桑君汉,她不吓得一溜烟跑个没影才怪呢。
永恒创痛
无论如何,桑君汉带来的不快毕竟是短暂的。父母亲婚姻破裂造成的困扰才是戴安娜心底永远的创伤。
想当年他们也曾倾心相爱,1954年举办的盛大婚礼,由于女王和王太后是座上嘉宾,更成为当地盛事,显赫一时。这一切仿佛都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14年来,奥索普子爵从未怀疑他们是幸福的一对,直至决定分手这一日,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要给家族带来男性继承人的长期压力早已酝酿着婚姻的危机,曾令年轻的子爵夫人无限向往的生活方式,变得日益枯燥和沉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不知不觉在离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开场合,他们仍然维持貌合神离的笑容,关起门来,满不是那么回事,死一般的沉寂或是刻毒的对骂都在所难免。戴安娜清楚记得,她曾躲在客厅门口,偷看父母激烈的争吵。
1967年夏天,他们达成分居协议。
那是戴安娜灵魂深处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她静静坐在公园屋冰冷的石阶上,紧紧抓住锻铁雕花的楼梯扶手,周围一片嘈杂。
她听到父亲把皮箱装进汽车行李箱,母亲的脚步声敲打在前院的石子路上,车门被重重关上,引擎轰鸣,又渐行渐远,母亲驾车驶过公园屋大门,走出了她的生活。戴安娜那年只有6岁。 她太小了,根本不可能理解这一切,但被遗弃和背叛的孤寂却没齿难忘。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她是个让父母讨厌的孩子,没有生为一个男孩的犯罪感啮咬着她幼小的心灵。
戴安娜常常带弟弟去桑君汉墓地,站在无缘相见的小哥哥约翰那块爬满青苔的墓碑前,戴安娜往往陷入冥想:约翰长得什么样?如果他还活着,世上会不会还有她和弟弟呢?看到墓碑上所刻“爱心永志”几个字,就好像听到永不消失的声音,时时刻刻提醒她:你本该是个男孩子。
这场离婚大战,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成年人。尽管父母或是极力减轻危机的震撼力,或是有意无意轻视这种影响,孩子们实际感受到的创痛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童年梦魇
分居后,母亲搬出公园屋,她原打算带着戴安娜和戴安娜的弟弟一起住在伦敦,但遭到父亲毅然决然的反对,他坚持孩子们必须以公园屋为家。斯宾赛夫妇间的争斗和法律缠讼一直拖了两年。当地上流社会容不下戴安娜的母亲,连外祖母费莫伊夫人都站在女婿一边,反对自已的女儿。结果当然是以母亲的败诉收场,1969年4月,他们正式离婚,不久,母亲即与离婚富商彼得·凯特再婚。
那段时间,父亲孤独的沉默,母亲伤心的眼泪,保姆惊慌的神色,公园屋神秘紧张的气氛,使戴安娜的小天地失去平衡。在家中偶然来访的客人面前,戴安娜看起来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天晚忙忙叨叨。她蹬着小小的蓝色三轮车,在过道上骑来骑去;用婴儿车推着玩具娃娃,在院子里逛来逛去;帮小弟弟查尔斯穿衣戴帽,给蜷缩在她床上的那些毛公仔铺床盖被。但是夜晚就没那么好过。戴安娜和弟弟都怕黑,房间里定要留下一盏灯或一支蜡烛的光亮,他们才肯入睡。戴安娜常常听到弟弟的哭声。有时,她会跑过去看看弟弟;有时,她怕黑怕得一动也不敢动。
听着弟弟抽抽噎噎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戴安娜把头埋在枕头里,也忍不住哭起来。窗外的风声瑟瑟作响,猫头鹰在林间悲鸣。
母亲走了,姐姐莎拉和简住在寄宿学校,父亲失魂落魄,萎靡不振,一个人关在房里,除管家以外,谁都不见。从前天堂般快乐的公园屋,如今变成令人难以忍受的恐怖屋。
母亲的家
每到周末,戴安娜和弟弟都获准去伦敦与母亲相聚。在保姆的陪同下,他们坐火车从诺福克出发,母亲会在利物浦街车站等着他们。刚一到家,母亲就泣不成声。戴安娜连忙问道:“怎么了,妈咪?”母亲一成不变地硬咽着:“我不想让你们明天就走。”这几乎成了每个周末的固定仪式。戴安娜心中困惑不解,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什么。每一个周末,所有的假日,都要与父母平摊分开过,这简直成了一场永远也做不完的噩梦。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与继父彼得相处得极为融洽。戴安娜与弟弟第一次在利物浦站见到外貌英俊、满面笑容、穿着入时的彼得,立刻就被他迷住了。彼得从事家族墙纸生意,是个慷慨大方、感情外露、容易相处的继父。他率领孩子们航海,允许小查尔斯戴着他从前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时的将军帽。他给戴安娜起了个绰号“公爵夫人”,戴安娜的朋友们至今还是这样叫她。
戴安娜的个性之所以不像那种被宠坏的上流社会娇**,这段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寂寞校园
学校生活同样问题重重。戴安娜和弟弟是校内唯一父母离异的学生,这把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从根本上区别开,
要知道,离婚在当年可算是稀罕事。在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大家正在上图画课,不知怎么的,戴安娜伤心地哭起来,同学们全都不明所以,只看见她把画的每一幅画都写上“献给妈咪和爹地”。
戴安娜对小同学很友爱,喜欢小动物,也愿意帮助人,但学习上的事就不行,遇有稍深的问题,往往困惑不解。戴安娜9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离公园屋两小时车程的另一所学校寄宿。
父亲向她解释说,学校就是包括她在内的120个女孩子的新家,集体生活对她有好处,在那里她可以学芭蕾和游泳,也可以继续留着心爱的天竺鼠。戴安娜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她的小心眼里充满恐惧和忿怒,认定现在连父亲也不要她了。她拉住父亲一个劲地恳求:“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父亲到底还是走了,小戴安娜开始学着喜欢学校生活。
在宿舍里,戴安娜也会和女友们说说笑笑,但课堂上,她一向很文静,从不会大声抢答问题,也不会主动要求朗读课文。有时候她未免太文静了。她第一次参加学校演出时,扮演一只玩具娃娃,而她之所以同意演这个角色,就因为一句台词都没有。戴安娜是个受欢迎的伙伴,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还曾代表宿舍楼参加游泳和网球比赛,但她内心深处总觉得与任何人都有一段距离,总有一天,她会走向与众不同的方向。
姐姐的男友在奥索普属地靠近林区的一片耕地中央,戴安娜被人介绍给查尔斯王子。查尔斯急于狩猎,说话的时候显得心不在焉。戴安娜身穿格子衬衣、灯芯绒裤,足登惠灵顿长靴,披着姐姐的皮褛,打扮得不三不四,形象暖昧。她知道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咖喱啡,姐姐莎拉才是戏中的女主角,因为王子是姐姐的男友。
为了欢迎王子的到来,斯宾赛家举办盛大舞会。在满堂绅士淑女的衣香鬃影间,尚未褪去婴儿肥的戴安娜,身型粗胖,不施脂粉,言谈举止也是一副笨笨的模样。但查尔斯王子却觉得,“这个16岁的小姑娘活泼有趣,怪招人爱的”。他本想请戴安娜带他参观家中115英尺长的艺术品陈列廊,那里有全欧洲最好的私人艺术藏品,可莎拉表示应该由她做向导,戴安娜马上识趣地走开。莎拉与查尔斯相识于1977年夏天皇家雅士阁赛马社交活动,亲密交往达9个月之久。舆论一度认为莎拉很有可能成为英国未来的王后,但是,由于她对抛头露面的热衷远远超过了王室成员女友应有的谨小慎微,她与查尔斯的关系渐渐冷来。
不过,她仍然受邀出席1978年11月白金汉宫举办的查尔斯王子30岁生日晚会。让莎拉大吃一惊的是,小妹妹戴安娜居然也在被请之列——呵,辛德瑞拉由幕后走到台前了。
戴安娜玩得很开心,来不及多想什么。查尔斯当晚的女伴是女演员苏珊·乔治,这似乎也不关她什么事。毕竟,生活是这么多姿多彩,自由自在的单身贵族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场非同寻常的罗曼史,戴安娜与查尔斯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查尔斯是剑桥大学毕业生,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充满睿智的心理理学或历史学书籍更享受的事;戴安娜却是个连补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辍学生。查尔斯特别热衷马上活动,夏天马球,冬天狩猎,每星期三到四次,从不间断;戴安娜10岁那年在桑君汉公园骑马摔断胳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不好此道。查尔斯爱听歌剧,戴安娜迷恋芭蕾;查尔斯痛恨的流行音乐是戴安娜的嗜好;戴安娜擅长的网球,查尔斯从来不玩。查尔斯喜静,他可以拿着一小盒水彩颜料和速写本子,画上几小时,或者坐在河岸垂钓一整天,专等鱼儿上钩。戴安娜好动,她愿意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打电话,电话线简直是她的生命线。
尽管查尔斯处事一向谨小慎微,轻易不使自己陷入情感纠缠,但作为“世界上最有条件的钻石王老五”,他的名字没少与绯闻扯上关系,在戴安娜之前,他曾先后与三任女友正式论及婚嫁。相比较,戴安娜稚嫩得几乎可以做他女儿,这个刚刚跨出校门的小女生,从未倾心任何别的男人,感情的经历一片空白,是个根本还没长大成人的孩子。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太明显的差异吧,戴安娜带给查尔斯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他身不由主地被吸引住。合适人选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是命也好,是运也罢,戴安娜生逢其时,注定是彼时彼刻最佳人选。已过而立之年的查尔斯王子应该安定下来了。假如查尔斯能够做自己的主,朋友们相信,他多半一辈子都不会结婚。他其实十分贪恋单身生活,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成不变的作息,早已形成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日常运作程序。
他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成群随从听候差遣;他经常去国外旅行,女孩子们随时愿陪他出席晚宴或马球赛。在他的王国中,一向我行我素,只有人让他,没有他让人的
道理,而婚姻生活要求的彼此迁就,相互妥协,对他来说,似乎很难适应。但是,查尔斯又不得不结束他惬意的单身生活。他的衔头在带来特权的同时,也带来责任。而他的责任就是结婚,并为王位带来继承人。白金汉宫为此耿耿于怀。
当年爱德华八世为红颜挂冠求去,酿成“王室信任危机”的阴影,徘徊在家族每一个人心上。查尔斯年龄越大,也就越难物色到信奉基督、贵族血统的处女新娘。
伊丽莎白女王整日忧心忡仲。她毕生致力于发扬光大英国王室的精神,当务之急就是对君主体制的继任者负责,她惟恐查尔斯闹出什么婚恋笑话,令王室蒙羞。
这实在也不能算是查尔斯的错。假如查尔斯能早生哪怕30年,他或许还可以从容约会喜欢的女孩子,让罗曼史纯粹私人地慢慢发展成熟,不必担心随时成为小报上的头条。可惜,把王室与公众隔开的传统藩篱早已打破,传媒无孔不入,查尔斯的恋爱史就像无聊肥皂剧一连串杂乱无章的情节那样令人心烦意乱,温莎王室又怎么能不心急如焚呢事情就此走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地步。
白金汉宫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种说,查尔斯的一帮老友有天晚上聚在一起,拟就一个简短名单,上列可能获选有贵族血统的处女名字。另一种说法是,王太后和多年女友,也就是戴安娜的外祖母,在一个下午喝茶的时候,谈起她们最心爱的孙子孙女联姻的可能性。或许两种说法都有根据,但无论是哪一种,首当其冲的人选都是:戴安娜·斯宾赛**。
王子求婚
查尔斯的一通电话,让她把所有疑惑都暂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时,查尔斯正在瑞士滑雪,他在电话中说,等他回来,有很重要的事情问她。
戴安娜预感到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那天,她和女友们一直聊到半夜。
1981年2月6日,度假回来的查尔斯约戴安娜在温莎堡见面。天已经挺晚的时候,查尔斯对戴安娜说,他非常想念她随后就直截了当向她求婚。
戴安娜第一个反应是难以置信地傻笑。王子的态度十分热切,他提醒戴安娜总有一天她会成为王后。
戴安娜接受了他的求婚。
但她心中有个声音悄悄响起:不,我永远都不会成为王后。与查尔斯交往以来,戴安娜就奇怪而固执地有着这样的预感。当然,她不会说出来,她只是反复说着,她是多么爱他。
查尔斯应道:“好,好,不管爱意味着什么。”后来,在向传媒正式宣布他们的订婚消息时,查尔斯又重复了这句话。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戴安娜没有留意他话里话外的犹疑和保留。两天后,戴安娜与母亲和继父一起飞往澳洲度假,享受最后几天宁静而隐蔽的平民生活。
戴安娜不知道,她与母亲讨论婚礼的种种细节时,伦敦的记者们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打听不到准新娘的藏身之处。全世界就剩一个人知道她的行踪,那就是查尔斯。他一直没有打电话给她,戴安娜设想过无数的理由为他开脱,最后,还是她先打电话给他;他并不在白金汉宫。
戴安娜回家后,查尔斯的随从送来一大束鲜花,但是,戴安娜找不到查尔斯的只言片语。或许,花根本就不是查尔斯送的,只不过是他的工作人员出于礼貌的一种表示。
1981年2月23日,正式宣布订婚的头一天晚上,戴安娜收拾好行装,告别知心的女友,告别考勒赫恩60号。一位荷枪实弹的苏格兰场警长准备护送她进宫。
他看着不满20岁的戴安娜那张孩子般无邪的脸庞,忍不住说:“你要知道,这是你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最后一夜,别慌着走,再好好享受一下吧。” 这番话像一柄锋利的匕首,刺透戴安娜的心。她不由得停住脚步。饥饿的蜜月婚礼过后,查尔斯带着整套钓鱼工具和半打哲学书,与戴安娜登上“布里塔尼亚”号皇家游艇,开始三星期的地中海蜜月之行。
要不了多久,戴安娜就明白:苦想琴瑟和谐,她必须在一切方面无条件地迁就查尔斯。
查尔斯钓鱼的时候,她愿意的话,可以在一边看着;不愿意,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但别指望查尔斯抛下钓鱼竿来陪她。
“适应新角色”只是戴安娜一个人的事,查尔斯才不会费神为任何人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在他眼里,戴安娜只是个没有主见的孩子,理应惟他马首是瞻。
戴安娜原想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丈夫—他们订婚之后,查尔斯由于王室职责在身,经常不在她的身边—谁承想,在这艘世界最大的私人游艇上,他们仍然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机会。
同行的21名官员和256名船员,随侍左右,时刻准备听候吩咐。
晚宴多数是查尔斯与有关人员商讨事务的西服革履正式场合。无所事事的戴安娜经常光顾厨房,她的胃口大得惊人,吃起冰淇淋,一碗接一碗没个够,正餐之间,还让厨师为她特别准备点心。
戴安娜罹患易饥症的病状日趋明显。
对于戴安娜而言,过去几个月,她就像踩着一双滚轴溜冰鞋,摇摇晃晃地在新生活、新角色、丈夫的已婚女友、令人窒息的公众曝光,以及一时幸福如上云端,一时沮丧如坠深渊的极端情绪之间,力求取得某种平衡。情势犹如一杯具爆炸力的鸡尾酒,一滴足以引起燎原之势。蜜月之行恰似火上浇油。
有一次,两张卡米拉的照片从查尔斯的日记本中掉出来;而在另一次招待埃及总统和夫人的晚宴上,查尔斯戴了一副新袖扣,扣子的形状是两个纠缠在一起的C,查尔斯直言不讳是卡米拉送给他的。
戴安娜请查尔斯诚实地告诉她,他到底怎样看待他的妻子和“女友”,查尔斯视之为“无理取闹”的孩子气,完全不予理会。于是,戴安娜吃得更多,也吐得更多,有时一天会呕吐四五次。
梅扎卡假期
1986年安德鲁王子婚礼之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姻也走到他们的分水岭。
当时,王储夫妇与孩子们一起在西班牙所属梅扎卡岛度假,一天,他们乘坐卡洛斯国王那艘价值300万镑、时速80海里的豪华游艇前往附近小岛,同行人员乘另一艘小艇保持一段距离尾随在后。置身碧海蓝天、波光潋滟的良辰美景,这对王室夫妇的关系非但既不良也不美,而且告不妙。接下来的5个小时,查尔斯与戴安娜从未接近过彼此,更遑论交谈。
查尔斯冲浪时,戴安娜踱到甲板另一边;戴安娜潜水时,查尔斯把脸转向相反的方向。他们看书,晒日光浴,与艇上其他人聊天,就是相互间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没有说过一个字。5年的婚姻,至此已经完全死亡,用不着官方宣布,谁都可以下这样的定论。没等假期结束,查尔斯提前离开,官方消息说王子钓鱼去了,实际上,他很快与卡米拉在苏格兰会合。戴安娜和两个儿子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和海水,痛痛快快玩了几天。梅扎卡假期与其说是不欢而散,还不如说是各得其所。
心照不宣
查尔斯和戴安娜从此达成默契。私下,除非事关两个儿子,他们绝对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也别管谁。公开场合,王室职责,出访任务,他们还维持工作伙伴的关系,当然,是貌合神离的工作伙伴。2月,度过8天滑雪假期,戴安娜撇下查尔斯和他的朋友,提前回到伦敦;3月,查尔斯去瑞士滑雪,戴安娜留在家中;4月,查尔斯带着威廉王子、亨利王子注在贝尔摩若堡,戴安娜住在肯盛顿宫;4月底,查尔斯赴意大利,名义上去看画展,实际上去会卡米拉;5月,查尔斯单独前往偏僻的赫布里底群岛,在那儿和农夫们一起种了3天的地。
到秋天,查尔斯与戴安娜之间的裂痕已是显而易见,自女王以下,每一个王室高级成员都已经意识到,他们对王储夫妇婚姻状况的猜疑与担心全是真的。
戴安娜几乎从不和查尔斯在一起,她晚上外出,随便和谁去都行,就除了查尔斯。两个人都在家的时候,戴安娜也回避家中举办的晚宴,从不以女主人身分主持大局。最初,查尔斯还常常劝她出席,从1987年开始,查尔斯再也不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
不参加聚会,不去听查尔斯与一班同样“令人发闷的老男人”自以为是的高谈阔论,戴安娜一点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她宁肯一个人驾着车,离开肯盛顿宫,离开窥视的镜头,离开虎视眈眈的王室人员,来到陶赛特海岸她最喜爱的一片沙滩,子然一身,缓缓而行,清凉的海风拂面而来,她的心中一片空明。
原有的希望已全部破灭,妥协换来的仍是无言的冷漠,她告诉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去找到那个真正的戴安娜,找到那些在过去几年完全扭曲和淹没的真实性。她应该开始自己的生活。
神圣使命
精神焕发的戴安娜又投入地献身各种慈善事业。
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与戴安娜一同探访一家医院的爱滋病病房。
在与一位病得已经起不来的患者聊天时,戴安娜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患者禁不住流下热泪,总统夫人和其他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打动。戴安娜说过,爱滋病患者更需要温暖的拥抱,她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
她拥住患者的时候,其实也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
戴安娜关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对瘾君子、麻风病人、无家可归者、受性虐待儿童,同样倾注了深切的感情,而她之所以特别关注爱滋病患者,是因为她觉得人们为爱滋病患者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在1991年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她一直静悄悄不为人知地帮忙照顾爱滋病患者艾瑞·杰克逊,度过她有生以来情感最波澜起伏的日子。
艾瑞·杰克逊精力充沛,极富魅力,是英国芭蕾、歌剧等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八十年代中期,他被诊断为HIV阳性,生性豁达开朗的艾瑞一时还难以明了命运残忍的捉弄。后来他出任慈善组织“拯救危机基金”的副主席,在那里初遇戴安娜,也由此开始面对严酷的现实。1987年,他先向女友安吉拉·西萝达坦白实情,安吉拉曾是皇家芭蕾舞团演员,面对身患绝症的好友,安吉拉从容镇静,在两个女儿的全力支持下,尽心尽力护理艾瑞。
4月,艾瑞病情恶化,整日蜗居于自己的公寓中,安吉拉随侍在侧。那时起,戴安娜常常前来探望,与安吉拉携手照顾她们共同的朋友。
患难之情
安吉拉眼中的戴安娜,“美丽得远远超出美丽的简单定义,虽然自身生活不幸福的阴影萦绕着她,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迸射出夺目的光芒。”戴安娜甚至带着威廉王子和亨利王子前来,她觉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准备
面对生活的每一层面,乃至死亡。戴安娜总是给艾瑞带来一束鲜花或诸如此类的小礼物,娓娓说起她今天又做了些什么。艾瑞当然能够感觉到,戴安娜绝非蜻蜒点水地走过场,她带来的欢笑、理解和深深的关怀是那样的真真切切,感人肺腑。戴安娜过30岁生日那天,戴着艾瑞送她的金手镯,那象征着他们休戚与共的患难之情。
英文姓名:Diana Frances
名衔:威尔斯王妃戴安娜(离婚后)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日
出生地点:英国诺福克
结婚日期:1981年7月29日于保罗在
教堂与查理斯王子举行大婚
分居日期:1992年12月9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