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那个灯谜技巧么?那你就要掌握很多关于灯谜的知识了,也算是很多,猜灯谜主要能判断出灯谜的类型,和重点~
1、秋千格
例一:“今天”(猜国名一)
谜底:“日本”。按格法规定读作“本日”,扣谜面。
例二:“皆大欢喜”(猜四川地名一)
谜底:“乐都”。两字位置互移后读成“都乐”,切题。
2、卷帘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有后向前读,以倒读意扣谜面。
例一:“函授”(猜常用词一)
谜底:“讲信用”。根据格法要求,卷帘倒读为“用信讲”,以切题意。
例二:“总爱吃苦”(猜成语一)
谜底:“食不甘味”。倒读为“味甘不食”,反扣谜面。
3、徐妃格
格名出自李商隐《南朝诗》中“只得徐妃半面妆”而得名。梁元帝后妃徐氏每次得
知元帝要来时,便化妆成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此格谜底必须在两字以上,
偏旁、部首相同。
去除相同的偏旁、部首,以读每字的半面意扣合谜面。
例一:“小舅子”(猜化学元素二)
谜底:“钠、锑”。根据格法规定把“钠锑”相同的偏旁“钅”去掉后为“内弟”,
照应谜面。
例二:“阎王告示”(猜昆虫名一)
谜底:“螟蛉”。各去掉左边相同的偏旁“虫”字,以“冥令”切合谜面。
4、白头格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寿星”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
时谜底首字谐读,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一:“废品”(猜《水浒》人名一)
谜底:“吴用”。根据格法要求,谜底首字“吴”用谐音“无”字代替,读“无用”。
例二:“走读”(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谜底中首字“形”用谐音“行”代替,“行而上学”扣谜面。
5、梨花格
又名“谐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
例一:“独自售货”(猜国名一)
谜底:“丹麦”。以谐音“单卖”与谜面相合。
例二:“速写”(猜称谓一)
谜底:“会计”。以谐音读作“快记”扣谜面。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
例一:“不弯不曲”(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绝对值”。谜底最后一字“值”应谐读作“直”,扣谜面。
例二:“一丝不苟”(猜中药名一)
谜底:“细辛”。谜底末一字“辛”用谐音读作“心”,方扣谜面。
7、素心格
又名“玉带”、“素腰”、“夹雪”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
读,作别义解扣谜面。
例一:“默读”(猜学科名一)
谜底:“心理学”。谜底中间的“理”谐读作“里”,全句读成“心里学”,扣面。
例二:“语言要统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谜底:“谭嗣同”。根据格法要求,谜底中间的“嗣”谐读作“词”,谐读后为“谭
词同”,“谭”同“谈”与“言”相扣,“同”与“统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
分开作两字读。因其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格。
例一:“暂勿动手术”(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缓刑”。将谜底末字“刑”分开读为“开刀”,与前面的字连续读成“缓开
刀”,便可扣谜面。
例二:“洛神赋”(猜河北地名一)
谜底:“临漳”。谜底末一字“漳”左右分开读为“水章”,与“临”连续读作“临
水之章”。
9、虾须格
又名“丫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
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取其形似虾须而得名。
例一:“巾帼英雄传”(猜鲁迅作品篇目一)
谜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开读为“女子”,连续读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术学”(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刑法”。“刑”字左右分开读作“开刀”,与“法”连续为“开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
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一:“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书名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开读成“女子”,与上下文连读为“祝福女子
孩子”,切合谜面题意。
11、上楼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谜底字数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
文贯通读,以扣谜面。
例一:“三顾茅庐”(猜人事用语一)
谜底:“诸葛亮会”。把“会”字移到“诸”字之前读成“会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12、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术名词一)
谜底:“中国画”。按格法要求将“中”字位移到“画”字之后,读成“国画中”。
例二:“阳春白雪”(猜地理名词一)
谜底:“寒温带”。“寒”字位移至“带”字之后读成“温带寒”,扣谜面。
13、上下楼
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一:“言”(猜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位置互换,读成“信而无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据格法要求,把首字“良”与末字“祖”位置互移,读成
“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意。
14、调首格
又名“乙上”、“睡鸭”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
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一:“筹良策”(猜建筑名词一)
谜底:“房子设计”。根据谜面所示,“良”别解作汉代的张良,由此自然联想到他
的字为“子房”得出谜底为“子房设计”。一、二字位置互换,才能贴切扣合谜面。
例二:“蜃楼”(猜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将“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读作“海上市”扣谜面。
15调尾格
又名“乙上”格。格法与“调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把谜底最后两字位置互调。
例一:“悬崖勒缰”(猜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猜这条谜时,根据谜面提示及谜目所限制范围,联想得出谜底,
把谜底最末两字位置互换,读成“危地拉马”,即切谜面。
例二:“红色娘子军”(猜**名一)
谜底:“英雄儿女”。把“儿女”二字位置互换,读成“英雄女儿”,与谜面意合。
16、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字数限定四字,扣面时须将前两
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例一:“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
谜底:“言行一致”。前二字与后二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例二:“脸谱”(猜四字常用语)
谜底:“头面人物”。互调位置后,读成“人物头面”。
17、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须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
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读。
例:“野火烧不尽”(猜《聊斋志异》篇目一)
谜底:“董生”。把“董”字上下分读为“艹(草)重”,连读为“草重生”,扣面。
18、中分格
又名“断锦”格。谜底字数为奇数,须在三字以上,中间一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隆中决策”(猜地名一)
谜底:“三岔河”。谜面取《三国演义》回目,诸葛亮于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势。
将中间“岔”字分读为“分山”,与上下文连读成“三分山河”,切合谜面。
19、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须二字以上,谜底末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多多”(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开罗”。“罗”上下分读为“四夕”,与“开”连成“开四夕”,正扣谜面。
例二:“由”(猜《三国演义》人名一)
谜底:“黄忠”。“忠”字上下分读为“中心”,与“黄”连读为“黄中心”,“黄”
字中间是“由”。
20、回文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
面。
例一:“龙门”(猜成语一)
谜底:“充耳不闻”。先顺读后倒读成“充耳不闻,闻不耳充”。“龙”字充“耳”为
“聋”,“闻”字去“耳”为“门”,扣合巧妙。
例二:“大爆冷门”(猜摄影名词一)
谜底:“强反差”。先顺读如前,后倒读为“差反强”,两者意思连续读为“强反差,
差反强”,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又名“脱帽”、“免冠”格。谜底须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
例一:“良师”(猜常用语一)
谜底:“好好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例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猜明代人名一)
谜底:“李时珍”。将“李”字略去,以“时(间)珍(贵)”扣谜面。
22、脱靴格
又名“无底”、“弃履”格。要求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将谜底的最后一字摒除(不入
谜义),以所余文字扣谜面。
例一:“哄堂大笑”(猜东北地名一)
谜底:“齐齐哈尔”。“尔”字去除,以“齐齐哈”扣合谜面。
例二:“玉环”(猜京剧名一)
谜底:“杨门女将”。“将”字略去,以“杨门女”切合题意。
23、辘轳格
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
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例一:“长城南北”(猜人体穴位名二)
谜底:“内关、外关”。“内”与“关”互移为“关内”,“外”与“关”互移为“关
外”,连续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例二:“醉汉开汽车”(猜成语一)
谜底:“乘人之危”。依格法读作“人乘危之”,以扣谜面。
24、红豆格
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
例一:“电扇”(猜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转变作风”。把谜底顿读成 “转,变作风”,以切合谜面。
例二:“九十九”(猜成语一)
谜底:“百无一是”。将谜底顿读成“百无一,是”才切合谜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盖”、“揭顶”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
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
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猜农业用语一)
谜底:“篱笆”。按格法要求,去掉相同“竹”字头,为“离巴”切题。白帝城位于四
川,“巴”可作四川的代称。
例二:“何故至此”(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莱茵”。将“莱茵”相同的“艹”字头去除,为“来因”切谜面。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
半部字义扣谜面。
例一:“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
谜底:“遭遇”。去除相同的“辶”,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原名。
27、离合格
又名“金钟”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
(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一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
例一:“绝代佳人”(猜字一)
谜底:“好”。先正读为“好”,再分读成“女子”,连续读做“好女子”,紧扣谜面。
例二:“夕阳”(猜字一)
谜底:“晒”。先分读成“日西”,再合读为“晒”,连续读作“日西晒”以扣谜面。
28、碎锦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将谜底字分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读。
例一:“众口一词”(猜邮电用语一)
谜底:“信筒”。将“信筒”二字分拆读做“人言个个同”,与谜面相照应。
例二:“都是曾经沧海人”(猜中药名一)
谜底:“竹沥”。把“竹沥”二字分开读作“个个历水”,以扣谜面。
29、求凰格
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
意义的关联词,如“双、偶、合、匹配、同、联”等字。
例一:“鸟唱歌”(猜成语一)
谜底:“对牛弹琴”。“鸟唱歌”与“牛弹琴”相对,冠以“对”字即构成谜底。
例二:“主词”(猜语文名词一)
谜底:“双宾语”。“主词”与“宾语”相对,附加“双”字即成谜底。
30、遥对格
又名“楹联”、“求偶”、“鸳鸯”格。谜底一般不少于两个字。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
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中的“小对句”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例一:“红五分”(猜**名一)
谜底:“黑三角”。
例二:“五月黄梅天”(猜饮料一)
谜底:“三星白兰地”。
31、隐目格
此格与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骊格与其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
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说文解字”(隐目格)
谜底:“书名,论语”。其中“书名”实际上就是所隐谜目(因《说文解字》是一部书)
而“论语”即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例二:“赤芍白芍”(隐目格)
谜底:“中药名,双花”。“赤芍”与“白芍”二者既是中药,又是花卉。
32、探骊格
又名“骊珠”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谜条上只写出谜面与谜格,不标出谜目,猜
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吾”(探骊格)
谜底:“成语,有言在先”。谜面只有一个 “吾”字,根据联想推断,要成为一个语
字,必须在“吾”字前加个“讠”字,才能构成“语”字。“成语”即谜目,与“有言在先”
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二:“旭”(探骊格)
谜底:“节日,八一”。“旭”节去一个“日”为“九”,“八一”之和为“九”。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
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魔术表演”(猜成语一)
谜底:“化为乌有”。“为乌”互换位置后,连续读成“化乌为有”,扣合谜面。
例二:“暴君”(猜法律名词二)
谜底:“元凶、首恶”。“凶”有“首”互换位,连续读为“元首”,扣合谜面。
34、抵销格
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
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
例:“说”(猜古人名二)
谜底:“司马谈、司马迁”。将谜底中相同的“司马”去掉,“迁”字摒除,余“谈”
字与谜面相扣。
其他答案
介绍几种目前最常用谜格的猜法:
(一)秋千格。此格最常用。谜底是两个字,要倒过来读,犹如打秋千要摆过来倒过去那样。如“今天”,打一外国名,“今天”就是“本日”,倒过来读,就是“日本”。
(二)卷帘格。谜底为三个字或三个以上,也是倒过来读,如同帘子卷上又放下一样。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语,正读为“差之念一”,倒过来读就是成语“一念之差”。
(三)徐妃格。谜底两个字以上,要加同一偏旁,但读音仍按不加时的两个字。如“交游不广”打一化学药品名,谜底读作“朋少”各加一偏旁“石”,变成“硼砂”,即为真谜底。
(四)白头格。谜底第一字要读白字,故意做“白字先生”。如“废品”,打一《水浒》人物名,谜底为“吴用”,“吴”字要读为白字“无”,即“无用”,就是谜面“废品”的意思。再如,“油煎豆腐”,打一唐代诗人名,谜底为“李白”,“李”是“里”的白字,油煎豆腐的里面是白的。
(五)梨花格。属于谐读类谜格。如“大海怒潮”,打一电器名,谜底是“扬声器”,谐读成“洋生气”。大海是“洋”,怒是“生气”。因此,谜面暗示着“洋”在“生气”。
(六)离合格
离合格字谜是分读类的离合格。谜底字数为一字或两字,但必需是合体字,猜时先分读再连读。例如:夕阳斜照---晒(日西晒)
(七)粉底格
猜时用斜音字代替,末字要念成白字才扣谜面。例如:东风---西瓜(刮)打一水果
(八)移位体灯觅
是以移动文字笔画部首的方位为手法使觅底扣迷面。例如:转机----朵
(九)探骊格
属于加字类谜格,与一般灯谜不同,只标谜格,而将谜目与谜底容为一体共同来扣谜面。例如:晶---的一节日--重阳。
这些都能掌握了,那猜灯谜都是手到擒来,看你的变化了~
请采纳!
1人物简介:
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
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2人物经历:
伊丽莎白于1533年9月7日出世在伦敦的普莱斯提亚宫,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妮·博林唯一幸存的孩子。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天主教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
伊丽莎白出生时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后来的玛丽一世)成为她的服侍者。
1536年5月19日,伊丽莎白三岁时,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叛逆罪处死。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女,从“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都铎**”。
1537年,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个王后简·西摩生了一个男孩: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伊丽莎白和玛丽都成了爱德华的佣人,但是姐姐玛丽没有善待童年至少女时期的伊丽莎白。当爱德华接受洗礼时,伊丽莎白为爱德华献上白色洗礼服,将圣油涂抹在爱德华的身上。
1543年,伊丽莎白年迈的父亲亨利最终娶了在宫廷任职的凯瑟琳·帕尔为他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王后对玛丽和伊丽莎白两个公主都很好,让她们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龄的伴侣。受到王后影响,亨利八世和两个女儿玛丽、伊丽莎白和解。
伊丽莎白的教师包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罗杰·阿斯坎。她受到古典、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的教育。她可以说和写六种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伊丽莎白在王后凯瑟琳·帕尔和其他教师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新教徒。
在凯瑟琳·帕尔王后的劝解下,1544年,亨利通过第三次继承法案,重新赋予玛丽和伊丽莎白王位继承权,位置在爱德华王子之后。但两人仍然是法律上的私生女。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爱德华六世继位。由于当时爱德华年纪尚幼,政权落在以新教徒为多的摄政议会中,这些新教徒尝试使新教成为英格兰的国教,因而伊丽莎白的王位继承人地位比较稳定。
但是1553年,爱德华得知自己的生命已到末期后,与议会拟定了“继承案”,试图阻止国家再度落入天主教势力。爱德华任命他的表亲珍·格蕾(简·格雷)为王位继承人,将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和伊丽莎白都排除在外。
1553年7月,玛丽一世在爱德华六世死后,废黜了继任的简·格雷,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玛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丽莎白改信天主教。伊丽莎白表面上虽然皈依,但内心仍然是一个新教徒。玛丽对此非常不满。
1553年年末,托马斯·怀逸以拥立伊丽莎白之名,发动叛变,率领军队从肯特郡一直到伦敦才被打败。虽然伊丽莎白坚持自己没有参与起义,但她仍然被监禁于伦敦塔两个月,随后伊丽莎白被释放,但被软禁在一处庄园中。
1555年4月,伊丽莎白被解除了监禁,奉诏入宫,陪伴自称怀孕的玛丽一世。而玛丽的妊娠反应一直到1555年7月,在她的肚子回复原状之后,证实她并没有怀孕。
1558年3月,由于玛丽一世婚后长期无子,玛丽不得不接受伊丽莎白为自己的合法继承人,英国国会重申了亨利八世国王规定伊丽莎白作为继承人的安排。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伊丽莎白继位。
伊丽莎白于1559年1月15日在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女王,是为伊丽莎白一世。大主教将王冕戴在伊丽莎白的头上。
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国内外的压力,女王采取了对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稳定了政治基础。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许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
伊丽莎白一统治期间出现了很多航海家,其中包括弗朗西斯·德雷克、沃尔特·雷利和汉弗莱·吉尔伯特,促进了英国航海业的发展。英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在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
然而,她所采取的宗教兼容政策并没有彻底解决宗教冲突问题,导致女王统治后期清教运动不断,社会动荡。
伊丽莎白一世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我观看,而且我沉默”。她喜欢投资于昂贵的衣服和珠宝,她经常骑在马背上参观国家地区,而不是坐着马车参观。
3婚姻外交
伊丽莎白一世在世时就以“The Virgin Queen”(“童贞女王”)著称,她一生都保持独身没有结婚。不过她年轻时,因为没有出嫁,所以对别人的追求从不拒绝,也不同意,做无表态状,这样在国际上拉扯着各方关系在,她利用她未婚待嫁的身份,对先后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王室虚与委蛇,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
■心地善良,放弃富贵
父亲威廉和母亲芬妮,都有着贵族血统。在英国,他们拥有两处家园:茵幽别墅和恩珀蕾花园。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们全家像候鸟一样,马不停蹄地到“茵幽别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余时间,他们住在恩珀蕾花园里。到了春秋季节,全家人就到附近的伦敦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小弗洛伦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兴奋点,却往往不在小伙伴们身上。她爱骑小马,爱和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们聊天,玩耍。她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恩珀蕾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敝。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再度到茵幽别墅消夏避暑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帮助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亲给她一些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等。她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到了应当返回恩珀蕾花园时,弗洛伦斯不愿半途而废,她想留在当地。但是母亲认为,出身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浪费时间护理那些穷人,简直荒唐无比。父亲和姐姐也都站在母亲一边。弗洛伦斯孤立无助。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仍,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时简直就像疯人院。在弗洛伦斯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还不是上述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弗洛伦斯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弗洛伦斯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弗洛伦斯一直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这年秋天,恩珀蕾花园附近农村中瘟疫流行,和当地的牧师一道,弗洛伦斯积极地投入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了。
在那时,人们都以为护理工作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培训。以前连弗洛伦斯自己也曾认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这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这位病人服错了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护理者‘毒死’了她!”这一想法让她大受刺激。她从此知道,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别无选择,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处,有一个诊疗所,主治医师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气,据说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是南丁格尔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伦斯打算说服父母,给她一段时间,准许她去这个诊疗所学习。恰逢富勒夫妇应约到恩珀蕾花园做客,她就当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为师。
不料,一场风暴就此爆发了。父亲拂袖而去;母亲则气得发疯,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怪念头;连姐姐也歇斯底里大声嚷嚷,说妹妹一定是“中了邪”——这不单有失贵族身份,还会把病菌带入家门,害死全家。
富勒夫妇感到很难堪。为了安抚南丁格尔夫妇,他们也只好向弗洛伦斯“泼冷水”,劝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她也收到了爱情的橄榄枝。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弗洛伦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独身生活的态度,同时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见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必须结婚,这是必然的归宿。不过,我最终觉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完全可以从她的事业中,使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找到更大的乐趣。”此后,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
经弗洛伦斯的请求,本森爵士给她寄来了一本书:《凯撒沃兹的基督教慈善妇女年鉴》。书里介绍了凯撒沃兹在护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关情况。
她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作为慈善医疗机构,凯撒沃兹正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对完备,她可以得到适当的训练,同时,那里的宗教气氛、清规戒律,是一张“挡箭牌”,可以保证护士的名声不受舆论指责。
但她不敢贸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凯撒沃兹,只是利用病后疗养的机会,先来到法兰克福,当时那里的护理事业也走在各国前列。在一家诊疗所,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两周以后,她离开时,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
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
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来到西道尔·弗利德纳牧师的收容所——这所机构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堂,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
弗洛伦斯住在孤儿院内的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孤儿院和法兰克福女子医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学着干,一点儿也不肯落下,甚至连手术护理她也参加。这对她来说非常不易。毕竟,在当时,对于一个贵族女子来说,完全是“有失体统”的事。她明白这一点,但她不在乎。
在这段时间里,她往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也渴望和家里人重归于好。在32岁生日时,她感谢家人的祝福,还特地给父亲维恩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尽管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不过我会更加坚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重获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经过去,我并不多么留恋。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为此而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我将获得新生命。”
■庄重大方,志向成型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缅典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受。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用了格尔已经十七岁,伊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园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1849年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成立护所,志愿救人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灯女神,义无返顾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对于当时一位35岁的女性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艰巨的挑战。当时,在欧洲各先进国家早有被称为“姊妹 ”(Sisters)的女护士出现,但英国由于受宗教和社会的成见,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晴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磅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并重新组织医院,建立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伤员的战地医院经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伤员。在这里,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种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同时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估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亦为人们所承认。同时,为妇女开辟和创建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为此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天往往工作 20 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 4 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因此,“提灯护士”和“护士大学生燃烛戴帽仪式”,也成为南丁格尔纪念邮票和护士专题邮票的常用题材。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 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悄悄返回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一、出身富有家庭,生活养尊处优,却选择了当时令人不解的护理事业,为此,她终身未嫁,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出生。她是英国人,家中甚为富有。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多种外国语文,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南丁格尔的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1820年他们生下南丁格尔后,既以地名佛罗伦斯(Florence)为她命名。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缅典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又。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用了格尔已经十七岁,伊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园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二、三十岁的感言,道出了为护理事业奋斗一生的崇高理想,在十九世纪,她伊然是一 位新女性!
1849年 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以后几年中,南丁格尔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锐意追求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但始终得不到家人的谅解与支持,然而她并不灰心,依然随时把握机会充实自己。这时她正值英年,见识与经验已渐趋成熟。她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并不能被许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专业工作,以便能在学校或医院,照顾年迈的病者与儿童。而这一切,决非是大家贵秀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产生的一时冲动,而是真正有计划地把其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使她严然成为十九世纪的一位新女性。
三、从初步推展护理工作,到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显示了南丁格尔卓越的治事能力,她使前线伤兵的死亡率由40%降至2%,使举国震惊!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因此在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赞助下,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了一个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她坚持自己的主张,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以收容。她展现了优越的管理能力,委员们对她都十分信任。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九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十月二十一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 除了繁忙的护理管理工作,她还要答复大批的来函与询问。她发现卫生状况有问题,就上书给英国政府·议员,请求专家给予支援,或依照她的建议采取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伤兵在前线的死亡率由百分之四十降为百分之二。这项成就使英国朝野大为振奋,好评如潮,给予她很大的鼓舞。
基于实际的需要,克里米亚前线设置了两所医院,需要派遣护士支援。1855年,南丁格尔横渡黑海抵达巴拉克莱瓦,亲自督导这两所医院的护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亚饱经颠簸劳累,深入前线访问,不顾黑暗、寒冷、危险,将个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这种敬业精神,使英军大为振奋!由于她过于劳累,不幸感染克里米亚热,医师们认为已无法救治,病情几近垂危,但她仍不停地写、写、写,指示各项事务,抱病工作。消息传到斯库塔里,所有伤兵均为之落泪。当时在克岛的战地司令官拉格兰将军,急忙赶来看她,并将发病状况报告伦敦,举国上下为之震惊! 医师们让她返回英国休养,但南丁格尔坚持留在克里米亚。她虽在病中,但心里很明白,如果她一走,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于无形。她这种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很少人能比得上。直到1855年7月,她才逐渐恢复健康。依据新的卫生科学,在南丁格尔的精心设计下,军队护理逐渐扩展了卫生教育工作,并一步步推展起来,每天晚上,她无视风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盏油灯,到病房巡视病人,给予全心全意安慰与关爱。她所到之处,伤兵们有的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道尔。
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她不但冲破重重困难,获得了如此的成就,更为护理工作开创了一项远大的事业。这种作为,在古今中外女性中殊不多见。
鉴于南了格尔在前线的英勇行为。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而来,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英国女王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
1856年3月16日,作战部长颁布了一道命令,肯定了南丁格尔的成就并正式授予她在军中工作的地位,任何护理人员的调动与勤务支援,必须获得她的同意,有关护理工作,军医首长须与她作充分协商,才可执行,这是南丁格尔一项重大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她最后离开斯库塔里时,特意来到英军墓地,并在他们的墓前发下誓言:“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为你们的生命而奋斗片此后她一生,都在实践这一壮严的诺言。4月29日,最后的病人离开了营区医院, 7月 28 M.她启程回国。英国举国上下,准备以英雄凯旋仪式,欢迎她的归来,但她不愿宣扬自己,因此化名史密斯**,悄悄返回伦敦。8月7日,她独自返回李哈斯待老家,使家人大吃一惊。次晨,村中的教堂响起一连串的钟声,向这位女英雄致敬。她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四、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学识,奠定了她的护理学术地位;创立现代护理教育,公认为是 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除了注意军中医院的护理管理外,同时注意改革全国医疗有关问题。1859年,她完成一本《医院摘要》,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的理论。她强调良好的建筑、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照护。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见,改变了旧有的护理观念。这本书对当时的卫生领域的影响,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许多国部队士纷纷求购,视其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样板。当时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往往是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院统计标准模式,使各医院能准确表现相关死亡数字,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公认是一件了不起的贡献。
1859年底,她又出版了一本(护理摘要),提供给一般妇女阅读,它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不但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普受欢迎,后来成为护士学校的教科书。1860年6月24日,她在圣陶玛斯医院创立的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从此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南丁格尔也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的成就,不但蜚声于英国,欧美大陆也都公认她是医疗与护理方面的专家,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等凡有关各国重大医疗问题与计划,以及国际红十字的建立,也都得力于南丁格尔的协助与支持。1865年10月,她迁往伦敦大街十号,这是她父母为她购置的一所住宅,此后她即在此定居。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她丰功勋章。这是首次将此类勋章颁授女性,真是无比光荣。稍前曾有人提议,在维多利亚女王就职六十周年时,将护理事业进步实况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尔表示反对。她不愿将她的照片罢出去任人欣赏,认为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1910年8月13巴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溢然长逝。南丁格尔的一生,历经了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像她这样致力于社会改革而获得实效的人,在当时诚属凤毛群角。她以个人的远见与抱负,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的伟业,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今天她被尊称为护理先驱,实在是当之无愧。
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 BC~212 BC)出生在叙拉古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天文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回到叙拉古后,他坚持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保持联系,交流科学研究成果。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的严谨性,但他的才智和成就却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把数学研究和力学、机械学紧紧地联在一起,用数学研究力学和其它实际问题。保护叙拉古战役中的机械巨手和投石机等就是最生动的一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节,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水从尼罗河提上来浇地,他便创造了一种螺旋提水器,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很大力气。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进器的原始雏形。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论杠杆》(可惜失传)中详细地论述了杠杆的原理。有一次叙拉古国王对杠杆的威力表示怀疑,他要求阿基米德移动载满重物和乘客的一般新三桅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车和杠杆。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一根绳子,他让国王牵动一根绳子,大船居然慢慢地滑到海中。群众欢呼雀跃,国王也高兴异常,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斯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小块放杠杆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假如阿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杠杆必须要有88×1021英里长才行!当然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最引人入胜,也使阿基米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阿基米德从智破金冠案中发现了一个科学基本原理。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公元前215年,罗马将领马塞拉斯率领大军,乘坐战舰来到了历史名城叙拉古城下,马塞拉斯以为小小的叙拉古城会不攻自破,听到罗马大军的显赫名声,城里的人还不开城投降?
然而,问答罗马军队的是一阵阵密集可怕的镖箭和石头。罗马人的小盾牌抵挡不住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他们被打得丧魂落魄,争相逃命。
突然,从城墙上伸出了无数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来晃去,最后甩在海边的岩石上,或是把船重重地摔在海里。船毁人亡。马塞拉斯侥幸没有受伤,但惊恐万分,完全失去了刚来时的骄傲和狂妄,变得不知所借。最后只好下令撤退,把船开到安全地带。
罗马军队死伤无数,被叙拉古人打得晕头转向。可是,敌人在哪里呢?他们连影子也找不到。
马塞拉斯最后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怎么样?在这位几何学‘百手巨人’面前,我们只得放弃作战。他拿我们的战船当游戏扔着玩。在一刹那间,他向我们投射了这么多镖、箭和石块,他难道不比神话里的百手巨人还厉害吗?”
年过古稀的阿基米德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在保卫叙拉古城时,他动用了杠杆、滑轮、曲柄、螺杆和齿轮。他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射镖箭和石弹的机器,而且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利用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等。难怪马塞拉斯不费劲地就找到了自己惨败的原因。当天晚上,马塞拉斯连夜逼近城墙。他以为阿斯米德的机器无法发挥作用了。不料,阿斯米德早准备好了投石机之类的短距离器械,再次逼退了罗马军队的进攻。罗马人被惊吓得谈虎色变,一看到城墙上出现木梁或绳子,就抱头鼠窜,惊叫着跑开:“阿基米德来了。”
传说,阿基米德还曾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集中的阳光照射到入侵叙拉古的罗马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罗马人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900多年后,有位科学家按史书介绍的阿基米德的方法制造了一面凹面镜,成功地点着了距离镜子45米远的木头,而且烧化了距离镜子42米远的铝。所以,许多科技史家通常都把阿基米德看成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始祖。
马塞拉斯进攻叙拉古时屡受袭击,在无般无奈下,他带着舰队,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他们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断绝城内和外界的联系。3年以后,他们利用叙拉古城市居民的大意,终于在公元前212年占领了叙拉古城。马塞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聪明智慧,下令不许伤害他,还派一名士兵去请他。此时阿基米德不知城门已破,还在凝视着木板上的几何图形沉思呢。当士兵的利剑指向他时,他却用身子护住木板,大叫:“不要动我的图形!”他要求把原理证明完再走,但激怒了那个鲁莽无知的士兵,他竟用利剑刺死了75岁的老科学家。马塞拉斯勃然大怒,他处死了那个士兵,抚慰阿基米德的亲属,为他开了追悼会并建了陵墓。阿基米德被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在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是牛顿和高斯。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 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故事从谜开始
英国现代计算机的起步是从德国的密码电报机——Enigma(谜)开始的,而解开这个谜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兰·图灵,一个在计算机界响当当的人物,可与美国的冯·诺依曼相媲美的电脑天才。在他短暂的生涯中,图灵在量子力学、数理逻辑、生物学、化学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晚年还开创了一门新学科—— 非线性力学。
图灵英年早逝。在他42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的创造力是丰富多彩的,他是天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专家。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COLOSSUS的研制,33岁设想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图灵测验"。这一朵朵灵感浪花无不闪耀着他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预见性。特别是在60年代后当然,图灵最高的成就还是在电脑和人工智能方面,他是这一领域开天辟
地的大师。为表彰他的贡献,专门设有一个一年一度的"图灵奖",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这枚奖章就像"诺贝尔奖"一样,为计算机界的获奖者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而阿兰·图灵本人,更被人们推崇为人工智能之父,在计算机业十倍速变化的历史画卷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惊世才华和盛年夭折,也给他的个人生活涂上了谜一样的传奇色彩。
神童图灵
阿兰·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其祖父曾获得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但他父亲的数学才能平平。因此,图灵的家庭教育,对他以后在数学及计算机方面的成就并没有多少帮助。小时侯的图灵生性活泼好动,很早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据他母亲回忆,3岁时,小图灵就进行了他的首次实验,尝试把一个玩具木头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来栽到花园里,等待长出更多的木头人。到了8岁,他更开始尝试写一 部科学著作,题目为《关于一种显微镜》。在这部很短的书中,天才儿童图灵拼错了很多单词,句法也有些问题,但写得还能让人看懂,很像那么一回事儿。在书的开头和结尾,他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作前后呼应, 但中间的内容却很短,短得破了科学著作的记录。图灵曾说 :"我似乎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就连和小朋友们玩足球,他也能放弃当前锋进球这样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在场外巡边,因为这样能有机会去计算球飞出边界的角度。他的老师认为 :"图灵的头脑思维可以像袋鼠一样进行跳跃。" 图灵是个天才。他16岁就开始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31年,图灵考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开始他的数学生涯,研究量子力学、概率论和逻辑学。在校期间,图灵还是现代语言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班上最出色的学生。他对由剑桥大学的罗素和怀特海创立的数理逻辑很感兴趣。数理逻辑的创建,主要源于古希腊克里特岛上有个叫爱皮梅尼特的"智者",他说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我说的这句话是假话"。这就出现一种两面都无法自圆的怪圈:如果他没有说谎,那他这句话是错的,他是在说谎;如果他真的在说谎,那他说自己在说谎是对的,所以他又没有说谎。罗素和怀特海把它从逻辑、集合论以及数论中驱逐出去,最后又想尽办法归入《数学原理》之中。
图灵一上大学,就迷上了《数学原理》。在1931年,著名的"哥德尔定理"出现后(该定理认为没有一种公理系统可以导出数论中所有的真实命题,除非这种系统本身就有悖论),天才的图灵在数理逻辑大本营的剑桥大学提出一个设想 :能否有这样一台机器,通过某种一般的机械步骤,能在原则上一个接一个地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大学毕业后,图灵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还顺手发明过一个解码器。在那里,他遇见了冯·诺依曼,后者对他的论文击节赞赏,并随后由此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图灵学成后又回到他的母校任教。在短短的时间里,图灵就发表了几篇很有份量的数学论文,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怪才图灵
在剑桥,图灵可称得上是一个怪才,一举一动常常出人意料。他是个单身汉和长跑运动员。在他的同事和学生中间,这位衣着随便、不打领带的著名教授,不善言辞,有些木讷、害羞,常咬指甲,但他更多地以自己杰出的才智赢得了人们的敬意。图灵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因为患过敏性鼻炎,一遇到花粉,就会鼻涕不止,大打喷嚏。于是,他就常常在上班途中戴防毒面具,招摇过市,这早已成为剑桥的一大奇观。图灵的自行车经常半路掉链子,但他就是不肯去车铺修理。每次骑车时,他总是嘴里念念有词,在心里细细计算,这链条也怪,总是转到一定的圈数就滑落了,而图灵竟然能够做到在链条下滑前一刹那停车,让旁观者佩服不已,以为图灵在玩杂技。后来图灵又居然在脚踏车旁装了一个小巧的机械记数器,到圈数时就停,歇口气换换脑子,再重新运动起来。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机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计算函数。装置由一个控制器和一根假设两端无界的工作带(起存储器的作用)组成。工作带被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方格,每一格上可书写一个给定字母表上的符号。控制器可以在带上左右移动,它带有一个读写出一个你期待的结果。外行人看了会坠入云里雾里,而内行人则称它是"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并冠以"理想计算机"的名称。这篇论文在纸上谈了一把兵,创造出一个"图灵机"来。但现代通用电脑确实是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任何设定好的任务。这一理论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图灵机"更在电脑史上与"冯·诺依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图灵机理论不仅解决了纯数学基础理论问题,一个巨大的"意外"收获则是,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虽然早在100年前的1834年,巴贝奇(Chark Babbage,1792~1871)就设计制造了"分析机"以说明具体的数字计算,但他的失败之处是没能证明"必然可行"。图灵机理论不仅证明了研制"通用机"的可行性,而且比世界上第一台由德国人朱斯(K·Zuze)于1941年制造的通用程序控制计算机Z-3整整早5年。这不得不使人惊叹这一理论的深刻意义。
谜语图灵
正当图灵的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时,战争爆发了。他被派往布雷契莱庄园承担"超级机密"研究。当时的布雷契莱庄园是一所"政府密码学校",即战时的英国情报破译中心。在这座幽静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里,表面上鸟语花香、人迹罕见,其实每天都有12000多名志愿者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截获、整理、破译德国的军事情报,有些结果甚至直达丘吉尔首相本人手中。在这里,图灵被人们称为"教授",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当时德国有一个名为"Enigma"(谜) 的通信密码机,破译高手们绞尽脑汁也难以破解。这个难题交到了图灵手中,他率领着大约200多名精干人员进行密码分析,其中甚至还包括象棋冠军亚历山大。分析和计算工作非常复杂,26个字母在"Enigma"机中能替代8万亿个谜文字母。如果改动接线,变化会超过25千万亿亿。最后多亏波兰同行们提供了一台真正的"Enigma",图灵才凭借着他的天才设想设计出一种破译机。这台机器主要由继电器构成,还用了80个电子管,由光电阅读器直接读入密码,每秒可读字符2000个,运行起来咔嚓咔嚓直响。它被图灵戏称为"罗宾逊",至今没人能搞懂图灵究竟如何指挥它工作。但"罗宾逊"的确神通广大,在它的密报下,德国飞机一再落入圈套,死无葬身之地。
1945年,图灵带着大英帝国授予的荣誉勋章,来到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两年后,图灵写了一份内部报告,提出了"自动程序"的概念,但由于英国政府严密、死板的保密法令,这份报告一直不见天日。1969年,美国的瓦丁格(Woldingger)发表了同样成果,英国才连忙亮出压在箱底的宝贝,终于在1970年给图灵的报告"解密"。图灵的这份报告后来收入爱丁堡大学编的《机器智能》论文集中。由于有了布雷契莱的经验,图灵提交了一份"自动计算机"的设计方案,领导一批优秀的电子工程师,着手制造一种名叫ACE的新型电脑。它大约用了800 个电子管,成本约为4万英镑。1950年,ACE电脑就横空出世,开始公开露面,为感兴趣的人们玩一些"小把戏",赢得阵阵喝彩。图灵在介绍ACE的内存装置时说:"它可以很容易把一本书的10页内容记住。"显然,ACE是当时世界上最快、最强劲的电子计算机之一。
1946年,在纽曼博士的动议下,皇家学会成立电脑实验室。纽曼博士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当年破译小组的成员,正是他对"赫斯·鲁宾逊"的制造起了关键作用。皇家学会的这一新实验室不在伦敦,而是设在曼彻斯特大学,由纽曼博士牵头负责。1946年7月,研制基金到位,纽曼博士开始招募人选。阿兰·图灵也在次年9月加盟电脑实验室。一时间,曼彻斯特大学群英会萃。实验室设在一幢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里,条件十分简陋,但因图灵他们的到来,也算是蓬荜生辉了。在1948年6月,这里造出了一台小的模型机,大家都爱叫它"婴儿"(Baby)。这台模型机用阴极射线管来解决存储问题,能存储32个字,每一字有32位字长。这是第一台能完全执行存储程序的电子计算机的模型。
大师图灵
到了1949年10月,各项改进工作都已展开,夹在两层存储器之间的自动控制系统已正常运转,并能在程序的控制下,实现磁鼓和阴极射线管存储单元间信息交互。图灵设计出一些协同电路来做输入和输出的外设。有关电动打字设备也是图灵通过老关系从他战时供职的外交部通信部门弄过来的,其中甚至包括一个战后从德国人那里收缴来的穿孔纸带键盘。这样,整个模型机已大功告成。在整个试验阶段,大家忙上忙下。1949年底,模型机交付给曼彻斯特当地的一家叫弗兰尼蒂(Ferranti)的电子公司,开始正式建造。1951年2月完工,通称"迈可1型"。它有4000个电子管,72000个电阻器,2500个电容器,能在01秒内开平方根、求对数和三角函数的运算。比起先前的模型机,"迈可1型"功能更为齐全,静电存储器的内存容量已翻倍,能存256个40位字长字,分别存在8个阴极射线管中,而磁鼓的容量能扩容到16384个字,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与冯·诺依曼同时代的富兰克尔(Frankel,冯氏同事)在回忆中说:冯·诺 依曼没有说过"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的概念是他的发明,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图灵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创始人。当有人将"电子计算机之父"的头衔戴在冯·诺依曼头上时,他谦逊地说,真正的计算机之父应该是图灵。当然,冯·诺依曼问之无愧,而图灵也有"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他俩是计算机历史浩瀚星空中相互映照的两颗巨星。
早在1945年,图灵就提出"仿真系统"的思想,并有一份详细的报告,想建造一台没有固定指令系统的电脑。它能够模拟其他不同指令系统的电脑的功能, 但这份报告直到1972年才公布。这说明图灵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了后来被称 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他开始关注人的神经网络和电脑计算之间的关联。
1950年,图灵又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同时还担任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他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一顶桂冠--"人工智能之父"。在这篇论文里,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他逐条反驳了机器不能思维的论调,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但图灵预言,在本世纪末,一定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终于他的预言在IBM的"深蓝"身上得到彻底实现。当然,卡斯帕罗夫和"深蓝"之间不是猜谜式的泛泛而谈,而是你输我赢的彼此较量。
故事以谜结束
1951年,图灵以他杰出的贡献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就在他事业步入辉煌之际,灾难降临了。1952年,图灵遭到警方拘捕,原因是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与其他一些智慧超群的人物一样,图灵在个人生活方式上也"与众不同"。当时,人们对同性恋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宽容,而是把这种行为当作一桩伤风败俗的罪孽。事情的败露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位叫琼·克拉克(Joan Clarke)的姑娘爱上了图灵,图灵也对对方很有好感,并向对方求婚,琼欣然接受。但不久,图灵自己退缩了,告诉琼,他是同性恋者。在1948年,图灵就由于同性恋倾向,离开了当时属于高度保密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但也有人说,图灵是被英国军事情报部门"开除"出去的,对于这位天才的离去,许多人怅惜不已。
1952年3月31日,图灵更因为和曼彻斯特当地一位青年有染,被警方逮捕。在法庭上,图灵既不否认,也不为自己辨解。在庄严的法庭上,他郑重其事地告诉人们:他的行为没有错,结果被判有罪。在入狱和治疗两者中间,图灵选择了注射激素,来治疗所谓的"性欲倒错"。此后图灵开始研究生物学、化学,还和一位心理医生有很深的交往。那时,他的脾气已变得躁怒不安,性格更为阴沉怪僻。1953年3月,他因为接待过一位被英国警方注意的挪威客人,成为警方的目标,甚至去希腊度假时也被跟踪。
1954年6月8日,图灵42岁,正逢进入他生命中最辉煌的创造顶峰。一天早晨,女管家走进他的卧室,发现台灯还亮着,床头上还有个苹果,只咬了一小半,图灵沉睡在床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但这一次,图灵是永远地睡着了,不会再醒来……经过解剖,法医断定是剧毒氰化物致死,那个苹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过的。图灵的母亲则说他是在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沾上的,她的"艾伦"从小就有咬指甲的习惯。但外界的说法是服毒自杀,一代天才就这样走完了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