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男女结婚是需要有一定法律凭证的,所以两人结婚时候的证明就叫做结婚证。古代结婚证明并不是叫做结婚证,而是叫做婚书。与现代不同的是,现在的结婚证需要在婚礼前领取,而古代的婚书却是在订婚的时候就已经签署了。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婚书是在敦煌文献中的唐代婚书。而且婚书分为了正书和别书,正书是男方家庭请求婚姻的通婚书和女方家庭允诺的答婚书。里面书写的内容有套话,也有虚话。事实上别书才是婚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记录了男女双方的真实情况。在古代,缔结了的婚书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只不过更多的是保证了男方的利益。
古代的婚书具备严肃性和法律效效力,但是这样的婚书也显示了女方在古代婚姻中的弱势地位。因为在古代,如果签订了婚书,那么女方是没有权利毁约的,只有男方才有权利解除婚约。所以在古代,一旦男方解除了婚约,女方想要再结婚就比较困难。而且解除的流程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男方跟官府说明情况,然后放弃聘礼就行了。对于男方而言,解约只是经济上的损失,却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是对于女方就不同了,给女方造成最大的损失就是精神上的损失。
但是个人觉得不管是古代的婚书还是如今的结婚证,这都是法律上的一个凭证,如果想要夫妻两人能够一直携手白头到老就需要相互的尊重,包容、理解才能构建和谐的婚姻生活。
古代大婚当夜行的叫做合卺礼。
合卺礼是古代婚礼的一个重要仪式,类似现在的交杯酒。卺是一种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合卺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
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
新婚夫妻一同进酒,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预示着婚后夫妻也会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也象征着夫妻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
扩展资料:
合卺礼始于周代,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谐,实在是大吉大利的事。
而合卺的礼仪也就被改为饮交杯酒,合卺和饮交杯酒都离不开彩线,也就是用红或绿的丝绳绾成同心结系于卺柄或杯足。
此后,由这条丝绳衍变出拴线仪式。此俗大概起源于唐代,由此习俗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俗语。
如今,红巾既不系足,也不拴手,只是让新娘新郎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所以,拴线被称之为牵红或者是红绿牵巾。
—合卺礼
《说文解字》对这个词的解释为“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亦指妾”,最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
《儒林外史》其原文如下: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那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称为“小友”。
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做“新娘”。
“新娘”与“新妇”:
在古汉语中,“妇”乃是对人妻的称呼,如“二十为君妇”,也就是二十岁时做了你妻子的意思。但由于当时将所有人妻均称为“妇”,这便导致一个家庭通常会出现辈分不同的几个“妇”,容易产生混淆,会造成指代不清的后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词汇总在不断丰富,于是“新妇”这个词便被广大民众发明了出来,而“新妇”最初的意思便是“妇初到者曰新妇”,至汉代时则逐渐开始用“新妇”这个词来称呼儿媳。可见,“新妇”最初指的便是刚刚成婚、成为妇人的女子。
新中国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成亲。新中国成立后叫法:结婚。
婚姻,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 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责任的夫妻的民事法律行为。
扩展资料:
法律对婚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了两性依法结合的法定条件、年龄及结合后配偶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责任及义务。
婚姻关系的成立有三个基本的法律特征:
1、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
2、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不产生法律后果。即: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3、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这种已确立的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任何单位、个人或夫妻双方都无权解除夫妻关系。
-结婚
相比之现代婚礼的豪华、奢侈,历史上古代的婚礼更为注重程序,这些程序大多象征着夫妻和睦、牢固、美满的寓意,主要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被称着“六礼”,六礼的婚姻习俗自夏商就已经开始形成,所以算得上是源远流长了,其中六礼主要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
纳彩
与现代的自由恋爱不同,古代的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几乎是互不认识,且从未见过面的,因此当男方的父亲觉得某家的女儿能够配得上自家儿子的时候,就会花钱先请媒人去女方的家里求婚,从形式上看有采选的意思,因此被称为“纳彩”。
媒人在求婚的途中,一方面要了解女方家里是否愿意与男方结亲;另一方面也要将男方家里的情况向女方家里做出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女方家里作为考虑的依据。
既然是“纳彩”,当然会有彩礼,但这时的彩礼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金银细软,而是一只大雁,后来逐渐简化成雁毛,媒人将雁作为礼物送给女方家里,是因为大雁作为一种候鸟动物,顺季节阴阳而往来,寓意着守时有信用,同时大雁在失去伴侣后一般不会再找新的伴侣,因此又寓意着对婚姻的忠贞。顺着历史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后来的纳彩礼也有羔羊、合欢、胶漆等,但其寓意无不是象征着夫妻的美满、和睦。
问名
当媒婆完成纳彩之礼后,如果女方有结亲的意愿,男方会再请媒婆拿着雁去女方家里问名,简单的讲也就是我们日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问生辰八字,也就是问女子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等,问清楚之后,由媒婆带回南方的家里进行卜婚,也就是我们现在部分地区还流行的“对八字”。
纳吉
纳吉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订婚,当媒婆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男方家里以后,一方面男方家里会请人看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另一方面要在家庙中进行占卜,如果一切顺利、吉祥,男方家里会再派媒婆到女方家里表达订婚之意,而媒婆所带礼物此刻仍然是雁。
纳征
纳征又被称为“纳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下聘礼、下彩礼,当女方同意了男方的订婚请求以后,男方家里就需要下聘礼,聘礼主要包括一些衣服、首饰、布匹和少量的金银。
在完成纳征这个环节以后,也就意味着男女双方缔结的婚约正式完成,从此男女双方可以互相走访相见,而这整个流程走下来,短则一两月,长则半年。也就是说在古代的婚礼程序中,就像买**,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你才会知道你得到的到底是一个惊喜还是惊吓。
请期
从字面上看也就是定婚礼的日期,与现在双方家里协商定日子不同,古代的请期,实际上是男方通过占卜已经决定了的日期,所谓请期不过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更类似于一种通知,因此到了宋元之时,请期一说直接也就被改成了“告期”,也就是非常直白的告诉女方,男方何时将来娶亲。
亲迎
亲迎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实就是迎亲,指的是新郎亲自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里迎娶的一种礼仪,但与现代的婚礼多在中午12点前后某个含8的时间举行不一样,古代的婚礼多在黄昏时候举行,因此婚礼在古代又被称做“昏礼”,其意思就是以“黄昏为期”。
与现代追求数字的吉利相比,古代的人更注重寓意,之所以要在黄昏举行礼仪,是因为古人认为夫君为阳,妻子为阴,而对应日为阳、夜为阴。夫妻胶合即为阴阳日夜胶合,而日夜相交正是黄昏之时,因此选在黄昏举行婚礼,象征着夫妻之和顺应自然与和谐。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扩展资料:
婚嫁习俗
相亲相爱交杯酒
1、喝交杯习俗:酒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喝“交杯酒” 是婚礼上重要的仪式之一。习俗起源于秦代,据史料记载,新郎,新娘各执半瓢饮酒,属意两人合二为一、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换成酒杯,属意还是一致,象征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的深意。
2、切婚礼蛋糕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糕饼接吻。将各种糕点混在一起,在加盖一层雪白的糖霜,就成了现代的婚礼蛋糕。新郎和新娘必须一起切下第一块蛋糕,不能一个人切;面包屑幸运,单身需把蛋糕的屑带回家,放在枕头底下预示吉祥
3、抛洒彩色纸屑习俗:抛洒彩色纸屑风俗起源于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而后,改为撒彩色纸屑。
4、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