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汉代婚礼与先秦婚礼的异同

比较汉代婚礼与先秦婚礼的异同,第1张

  (一)先秦婚礼:

先秦时期的“婚制“

  先秦时期,一夫一妻制已基本确立。但由于夫权或父权的曰益增强,妇女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丧失了在家庭、家族及社会上的地位和权利。到周代,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因此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贵族们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群婚中有利于男子的内容,所以实行的婚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实行的却是一夫多妻制。根据文献,当时贵族的婚制主要有两种形式:

                 

  1媵妾制: 媵妾制,是周代宗法制度下实行的一夫多妻制的变相形式。它是与王位继承制度相适应的一种为区分嫡、庶而设立的制度。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要求必须区分诸子的嫡庶和长幼,而要区分诸子的嫡庶,必须先分清诸多配偶的尊卑。这就是媵妾制的由来。商代的帝王实行的就是一夫多妻制,但在商代的前期王位继承制度实行的是带有母系氏族制残余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所以王之诸子不必分嫡庶。这样,在商代前期诸王没有嫡妻与庶妾之分。如商王武丁有64个配偶,虽然她们在权势、地位和财产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称呼上没有区别,都称为"妇"。在甲骨文中,虽然"妻"、"妾"、"母"三字的字型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到商代的后期,王位继承制度演变为"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嫡妻与庶妾之间的界限也明确起来。《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谓帝辛,天下谓之纣。"即为证明。周代,这种嫡庶制度日益完备,成为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一。

  2蒸报婚:蒸报婚,也称"转房制"或"收继制"。"蒸''即是一个人死后,他的儿子可以娶除了自己的生母以外的其他庶母为妻。文献中关于"熏"的记载主要有: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蒸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燕于齐姜, 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现代研究结果也得出结论,第一是蒸、报婚是儿子与庶母、侄子与婶婶、弟弟与寡嫂之间的婚配关系。 第二,蒸、报婚所生的子女是享有合法地位的、是可以继承父亲的地位成为诸侯的,或可以嫁给他国诸侯为嫡夫人的; 第三,蒸、报婚是当时的社会和人们都认可的合法的婚姻关系

  蒸报婚随着汉代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学说之后,被斥为"*乱",在中原地区渐渐消失了。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长期存在,后面我们会提到元朝,元朝统治者所推崇的“继婚”就是这一婚制的延续发展。

  而媵妾制却一直运用于后代,秦汉以后,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媵妾制演变为封建皇帝的后妃制。

(二)先秦婚礼流程:

  先秦时期的人们因为重视婚姻,把缔结双方的婚姻关系看的十分严肃。因此,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着固定的仪节和庄重的形式的婚姻礼仪。婚礼的礼仪,其具体的程序,据《仪礼.士昏礼》有所谓的"六礼",主要有:①纳采;②问名;③纳吉;④纳征;⑤请期;⑥亲迎;⑦共牢合卺;⑧妇见舅姑或庙见

  (一)纳采: 男家请媒人去女家说合提亲,然后派使者以活雁(即鹅)作为礼物向女家提亲。提亲用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古人认为雁是候鸟,顺乎阴阳,往来有信,表明媒人是讲信用的;二是说明被提亲的男子剽勇,可以信赖。 女家在祖庙中举行仪式来与使者应酬。男家的使者,服玄端礼服,至女家大门外,摈者(女家的接待人员)出门请事,使者说明来意。摈者入内,告知主人。主人玄端礼服,出大门迎接,向使者行再拜礼,使者不答拜。主人揖请使者入门。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阶,三让,使者从西阶升,主人从东阶升。使者致辞:"吾子有惠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使某也纳采。"主人对曰:"某之子蠢愚,叉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辞。"使者曰:''敢纳采。,,主人再拜。使者面向南,授主人雁;主人亦面向南接受雁。使者下堂,出庙门。主人将雁授于管家,管家出还雁于使者。

  (二)问名: 使者出庙门之后,停留在那里。摈者出门请事,使者执雁,曰:"请问名。"主人许,使者入,升阶。使者El:"某即受名,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主人对El:"吾子有命,且以备数而择之,某不敢辞。"遂告女之名。授雁、受雁、还雁等如前仪。 主人为答谢使者的劳苦,行醴宾之礼,即以醴酒来感谢之。主人致辞:"子为事,故至于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礼,请醴从者。"使者对曰:"某既将事矣,敢辞。"主人曰:"先人之礼,敢固以请。"使者曰:"某辞不得命,敢不从也。"乃设筵几,赞者酌醴,荐脯醢。主人授醴,使者拜受醴。使者祭醴,祭脯醢,啐醴,拜,主人答拜。使者取脯。使者降,主人送于门外。 如果女家不满意这桩婚姻,就拒绝男家使者的问名请求,两家的亲事,就此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女子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犯惧,告子产。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子皙(公孙黑)盛饰入,布币而出。子南(公孙楚)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徐吾犯之妹就这样以自己的意愿挑选了未来的夫婿。

  (三)纳吉:男家在祖庙卜问婚事的吉凶,卜得吉兆后,派使者向女家报喜。使者致辞说:"吾子有贶命,某加诸I-,占曰吉,使某也敢告。"主人对El:"某之子不教,惟恐弗堪。子有吉,我与在,某不敢辞。"仪式如前。

  (四)纳征: 男家向女家致送聘礼,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仪式。征,即成的意思。聘礼为币帛,一般为黑色或浅绛色的绸五匹(十端),鹿皮两张。其仪式如前。使者致辞说:"吾子有嘉命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俪皮束帛,使某也请纳征。致命曰:某敢纳征。"主人对曰:"吾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五)请期: 男家派使者向女家告知选择好的结婚曰期。其仪式如前。使者致辞曰:"吾子有赐命,某既申受命矣。惟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曰。"主人对曰:"某既前受命矣,惟命是听。"使者又说:"某使某听命于吾子。"主人对曰:"某固惟命是听。"使者曰:"某使某受命,吾子不许,某敢不告期。某曰。"主人曰:"某敢不敬须。"

  (六)亲迎: 新郎亲自赴女家迎娶新娘。成亲之曰的黄昏,男家在寝(作为新房的卧室)陈设鼎、尊等饮食之馔具。新郎服爵弁、缁衣、缫裳、缁带。出发之前,父命子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惟恐弗堪,不敢忘命。"新郎乘黑色漆车,副车二乘;妇车一乘,有车帏。随行者服玄端礼服。有人执火炬前导。

  (三)汉代婚礼流程:

一、入场

    礼者分站新人入场通道两边

司仪: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值此新婚,宴请宾朋。云集而至,恭贺结鸾。吉时已到,请新郎入场。

新郎入场,司仪颂诗,正婚之礼,

赞曰:

昔开辟鸿蒙,物化阴阳。万物皆养,唯人其为灵长。盖儿女情长,书礼传扬。今成婚以礼,见信于宾。三牢而食,合卺共饮。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自今礼毕,别懵懂儿郎,营家室安康。荣光共度,患难同尝。愿关雎之声长颂,悠悠箫声龙凤呈祥。不离不弃一曲鸾凤求凰,同心同德不畏华岳仙掌。

比翼鸟,连理枝,夫妻蕙,并蒂莲。夫天地草木菁灵,可比真爱佳缘。高山之巍,皓月之辉,天长地久,山高水长。

    新郎拜谢,司仪回礼。

司仪:迎新娘入堂。

    新郎对新娘一揖,请她进门,新娘到正堂前。

司仪:迎新人上台

    新婿又作揖,新妇请入

    伴郎拿上红巾

    二人用红巾相牵,缓缓上台

    站好位置后,伴郎上前将红巾接下来拿走

二、行沃盥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沃盥礼

    新郎新娘坐于台中蒲团上。

    伴郎端出盖有红盖巾的洗手盆,行至新郎新娘近前

    伴娘上前掀去盖巾

司仪:请为新郎浇水盥洗,

    伴娘上前接洗手盆,为新婿浇水盥洗,

司仪:请为新娘浇水盥洗

    伴娘再接洗手盆,为新妇浇水盥洗,

伴郎将洗手盆拿下(下台准备同牢礼)

司仪:沃盥礼毕

三:行同牢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同牢礼

    伴郎伴娘先端几上台,置于新郎新娘中间

    后端肉、碗、筷、酒壶、酒杯、卺,上台置于几上

    伴郎伴娘从新人身后侧上前分肉至两个碗

    伴郎伴娘将盛肉之碗于筷端于新人面前,回新人身后侧立

司仪:新人举箸食肉

    食毕,伴郎伴娘将碗筷端于几盘之中

    伴郎伴娘倒酒至两个酒杯

    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新人面前,退于新人后

司仪:新人举杯饮酒

    饮毕,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几盘之中

司仪:同牢礼毕

四:行合卺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合卺礼

    伴郎伴娘将酒倒于卺中,伴郎伴娘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郎饮酒

    新人饮一半酒,将卺递给伴郎伴娘

    伴郎伴娘交换卺后,再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娘饮酒

    新人饮尽卺中酒,伴郎伴娘将酒具收至几盘之后,撤走几盘

司仪:合卺礼毕

五:行拜堂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拜堂礼

   伴郎伴娘搬6张椅子至台后左边,备蒲团

司仪:拜天地,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尊长,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夫妻对拜,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答谢来宾,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堂礼毕,尊长入席

六:行结发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结发礼

司仪:伴娘剪新娘头发一缕

司仪:伴郎剪新郎头发一缕

司仪:新郎新娘将头发置于同心锁,

司仪:上锁

司仪:结发礼毕

 文章分析了屈原《离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指 出屈原在《离骚》中反复申述他的伟大的政治理想,诉说在政治上所遭受的迫害,批判现实的黑暗,并藉幻想境界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今天下绝唱之《离骚》讲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是用浪漫主义对幻想境界的描绘,用多种香草比喻贤人,用恶臭之草比喻小人,自己升天入地去追求理想的实现,虽然由于社会的黑暗势力太猖獗,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但他爱国之心不变,竟至于自投汨罗江而死,为国殉难。《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长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篇中反复申述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诉说在政治斗争中所受的迫害,批判现实的黑暗,并藉幻想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它的写作时间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在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后;但他在《报任安书》中又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则当在楚顷襄王时。

“离骚”二字的含义,历来颇多不同解释。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

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近人或认为歌曲名,与《楚辞·大招》所说的《劳商》为双声字,同实而异名,其含义相当于今语“牢骚”一般认为:离,同罹,遭受;骚,忧虑;离骚,即遭受忧虑。全诗可分作三部分。 

我是古代高阳部落的首领颛顼(zhuan xu)的远末子孙,我的父亲名叫伯庸。在寅年寅月寅

日,我降生于世。(摄提,摄提格的省称,寅年的别称;贞,正当;孟陬zou,孟春正月,夏历为寅月;庚寅,庚寅日;朕,自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作皇帝自称;伯庸,屈原父亲的化名。)父亲考察我初生的气度,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给我取名正则,取字灵均。(正则,灵均:屈原名字的化称;屈原,名平,字原。)第二段,叙述自己具有美好的品行,并表示自己愿意辅佐国王干一番事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乎先路。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又加之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公元前101年,匈奴攻入定襄、云中,杀死汉朝百姓数千人,汉武帝大怒,准备再一次北伐匈奴,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

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因此,汉武帝将汉匈之战看成复九世之仇。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打下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但从刘邦到刘彻,汉朝只传承了七代,中间五位皇帝是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为何在汉匈之战中,刘彻却宣称与匈奴是九世之仇?在九世之仇的背后,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历史?

所谓九世之仇,出自《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春秋时期,齐襄公继位第三年,就出兵攻打纪国。纪国求救于鲁国,鲁桓公出面调停,纪国危机得到缓解。但第二年,齐襄公杀死鲁桓公和郑君子亹,纪国失去鲁、郑保护。又一年,齐襄公撕毁盟约再次伐纪,连下三城,驱其民而占其地。又两年,纪国分裂,甘做齐国附庸。又一年,齐襄公派兵攻破纪国都城,纪国灭亡。

齐襄公灭纪,固然与春秋形势有关,但春秋还有一个特色,即必须“师出有名”。齐、纪两国没有纷争,为何齐襄公以什么理由一直对纪国穷追不舍呢?

原来,在180年前,齐哀公在位时,纪国国君看到齐哀公对周夷王不尊重,于是向周夷王进言:“齐哀公对你不尊重,你应该把他杀了,以警告其他诸侯王。”于是,周夷王就把齐哀公残忍地给烹杀了,史称“哀公烹乎周”。

于是,齐襄王以此为理由,打着为九世祖报仇名义,不惜得罪鲁、郑两个强国,也要灭了纪国。《公羊传》记载“

襄公将复雠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雠乎?虽百世可也

”,意思是齐哀公到齐襄公已有九世,这样的仇还能报复吗?即便百世都可以报。

但齐哀公到齐襄公是九世,而刘邦到刘彻才七世,为何刘彻宣传与匈奴是九世之仇呢?原因很简单,

“九”是虚指,指久远的深仇,意义重大的国仇,未必一定就是九世

。按照春秋风俗,家仇只论五世,《公羊传》认为国仇不受世代限制,随时都可以报复。

从刘邦白登之围开始,汉朝就遭到匈奴一次又一次羞辱,不仅是频繁劫掠汉朝,予取予夺嚣张跋扈,而且更在外交上羞辱汉朝。

白登之围中,刘邦为了脱困,不得不被迫贡献金帛女子,此后又采用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求和;吕后时代,冒顿给吕后写了一封“情书”向吕后“求婚”,以迎娶吕后的说辞羞辱汉朝,所谓“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文帝时代,匈奴又以“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贬低汉文帝……汉武帝反击匈奴之前,匈奴气焰嚣张,视汉朝为圈羊,让汉朝倍感耻辱。

刘彻继位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这个仇恨,汉朝开始反击匈奴,不忘任何打击匈奴的机会。狼居胥与姑衍山是匈奴圣地,霍去病攻入匈奴之后,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举行祭地禅礼,就是在死敌圣地祭祀华夏天帝,之所以如此羞辱匈奴,是因为汉匈之仇不共戴天,除非其中一个臣服或倒下。

在中国历史上,汉匈之战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激烈,始于白登之围,转折于汉武帝反击匈奴,但真正解决匈奴问题是在公元91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但此时距离白登之围已有三百年之久,距离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马邑之谋已有二百二十年之久,因此汉匈之战应该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战。

我们都知道,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奇,唐与突厥、宋与契丹蒙古、明与蒙古等,但汉朝与之皆大不相同,对匈奴恨了三百年之久,而且是水银泻地般的仇恨,没有什么以德报怨之说,只有报仇雪耻,匈奴或倒下或臣服,没有第三条路。那么,汉朝为何如此刚烈血性,为何复仇心如此之强,为何与我们熟知的“以德报怨”的后世儒家大不一样?

董仲舒是儒家重要人物,推动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鲜为人知的是,董仲舒是公羊学派传人,他是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历史上,公羊学派主张“大一统”等进步思想,但公羊学派也提倡“大报复”理论,即国仇即便过了百世都可以报复,而公羊学派这种报复理论又符合汉朝与刘彻的需求,所以迅速被汉朝人接受。

但在汉朝之后,公羊学派逐渐没落,不再成为社会主流学派,大报复思想也就鲜有问津。相反,后世儒家反而逐渐宣扬“以德报怨”思想,慢慢消磨了中国人的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为人诟病让中国人软弱的儒学,其实发源之初充满了血性,孔子曾说“王道复古,尊王攘夷。

枣庄订婚俗称“定亲”。

婚事一旦说妥,男女两家先下“通书”,即男方求婚的红纸小贴,俗称“定亲喜书”。下“通书”一般不行重礼,男方以禽类、美酒、糖果、布帛、首饰为彩礼。女方回以文房四宝,鞋袜等物。

下“通书”后,还要正式签订婚约,俗称“下大启”,亦叫“传启”。仪式双方都在同日宴请媒人,男家早宴,女家午宴。下完“大启”,表明婚约正式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扩展资料

枣庄为孔孟之乡一脉之地,婚嫁礼仪较为隆重,男女双方订婚需要经历提亲、定亲下通书、签订婚约、选择结婚吉日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提亲。在订婚之前,需要媒人带着男方去女方家提前,提亲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2、定亲下通书。婚事一旦说妥,男女两家先下“通书”,即男方求婚的红纸小贴,俗称“定亲喜书”。下“通书”一般不行重礼,男方以禽类、美酒、糖果、布帛、首饰为彩礼。女方回以文房四宝,鞋袜等物。

3、签订婚约。下“通书”后,还要正式签订婚约,俗称“下大启”,亦叫“传启”。仪式较为隆重,双双都在同日宴请媒人,男家早宴,女家午宴。下完“大启”,表明婚约正式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具体含义如下:

兵:寿命之延长及精力之恢复,默念降三世明王之忿怒心。斗:勇猛果敢,默念大日如来之金刚萨_。者:自在操控肉体,默念大日如来之智慧。皆:随心所欲地操控他人之心,至此修得他心通。阵:听灵界之声,集中敬爱之力,默念大日如来之慈悲心。列:自我完成,达致救护他人之力,至此修得透视之神通。前:_空飞行,於空中翱翔,默念大日如来之自在力。行:完成修行,入超人之境界,至此进入涅磐之大日如来。

细君公主

  

   (上)

  

   几乎整个西汉王朝,蒙古高原的匈奴势力一直是西汉政权面临的最大外在威胁。早在汉高祖时期,刘邦为了国家的稳定,曾经打算把嫡出的女儿鲁元公主送去和亲,只是由于吕后的一再哭求才做罢,最后汉廷在后宫中挑选了几位美女送给匈奴可汗,又陪送大量金银珠宝,才算勉强解决了暂时的危机。

  

   此后,汉朝诸帝继续推行“和亲”政策换取暂时的和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经过长达70余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得到恢复和发展。汉高祖时期,即使皇帝出行也凑不齐4匹同样颜色的马,宰相只能乘牛车;而“文景之治”后,各个仓库中堆满了粮食和金钱,甚至穿铜钱的绳子都放的腐烂了,社会的富足可想而知。

  

   公元前135年,文帝窦皇后(窦太皇太后)病死,武帝终于摆脱束缚,随即清除异己,终止“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独尊儒术。他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改革,取得辉煌成就。国家富足,皇帝又大权在握,抗击匈奴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在前127年---前119年的几年中,武帝大举讨伐匈奴,终于迫使匈奴北迁。

  

   然而,西域却并未安宁,彪悍的匈奴民族也从未罢休。为了彻底铲除匈奴的威胁,武帝广泛展开外交攻势,其中一条,就是与西域大国乌孙结盟以“断匈奴右臂”。

  

   公元前115年,乌孙国王昆莫派使者出访汉朝,使者亲眼见到汉朝的富强,深感不虚此行。昆莫听了使者的汇报,不由对汉朝产生了仰慕之情,他派人送来1000匹良马作为聘礼,表示愿与汉朝通婚,武帝当然答应,从宗室女中选中刘细君嫁与昆莫。

  

  

  

   (下)

  

   刘细君原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刘非的孙女。早在前121年皇室的互相倾轧中,细君的父亲刘建和母亲成光就以谋反罪被处死,家族受牵连也被夷灭三族,细君因是幼小的女孩得以幸免,但身价却因此一落千丈,她是靠父辈亲戚的怜惜才得以长大成人的。虽然依然保持着皇族的身份,但皇族的荣华富贵却与她无关。身世的坎坷和世事的冷漠,使柔弱的细君过早的尝到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但细君毕竟拥有皇室血统,又生的美丽,所以在她16岁时被选为和亲公主。瞬息之间,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孤女成为了高贵的公主。然而,这样的大起大落,对细君究竟是福是祸呢?

  

   前105年,细君到达乌孙首都赤谷城,乌孙国王昆莫举行盛大的婚礼迎娶细君为右夫人(第二王后,第一王后是匈奴女子)。可是再喜庆的场面也冲淡不了细君内心的忧伤,因为新郎昆莫已是一位年过七旬、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尽管细君从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过着与平民无异的生活,却从未丧失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16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在她的内心深处,多少次的编织过未来的美好生活,她渴望有一个如意郎君能给她爱给她保护给她幸福,可是,眼前漫天的沙暴和狂风卷走了她所有的渴求和盼望,使本来就多愁善感的细君心中更加悲苦!

  

   于是在出嫁不久,细君便请求昆莫为她仿照汉人的房屋样式建造了一所居室,自己带着宫女独自住进去,一年也只是礼节性的和丈夫见1、2次面而已。

  

   由于语言不通,又不习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细君悲愁难抑,她作诗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鹕兮归故乡。

  

   这首诗内容平实简单,却感情真挚,千百年来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因此流传了下来。

  

   两年后,昆莫去世。临死前,昆莫留下遗言,要细君按乌孙风俗嫁给自己的孙子岑辄国王。

  

  这显然与细君从小受到的道德伦理相距太远了,细君抵死不从,并上书汉廷请武帝为自己作主。

  

   武帝虽然同情细君的心情,可对他而言,政治需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回书细君,要她为国家大计着想,按乌孙风俗行事。细君无奈,只得含泪顺从又成为岑辄国王的妻子。

  

   不久,细君为岑辄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少夫。

  

   然而,由于几年来一直郁郁寡欢、悲愁过度,此时的她大概已经得了产后忧郁症吧,加上身体虚弱,产后不久,细君公主便撇下襁褓中的女儿撒手而去。死时年纪应该在20岁左右。

#日志日期:2006-6-20 星期二(Tuesday) 晴

评论人:音语石 评论日期:2006-6-20 20:09

  汉匈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解忧公主

  

  

  

   (一)

  

   汉武帝刘彻为了联合西域大国乌孙夹击匈奴,于公元前105年派宗室女细君公主出塞和亲,可仅仅几年细君便因悲愁过度去世。刘彻在读着细君的《悲愁歌》,同情她不幸的同时,又焦虑万分:虽然汉朝通过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占领了河西走廊,大败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北迁,但英勇善战又民风彪悍的匈奴人并没有罢休。刘彻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匈奴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乌孙虽然与汉朝和亲,却依然保持对匈奴友好的中立政策,乌孙历代国王的第一王后依然从匈奴贵族中选取就是明证。细君公主的远嫁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却也为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武帝左思右想,为了不前功尽弃,决定再选派一位宗室女和亲乌孙。

  

   这位女子便是本文的主角----解忧公主。

  

   解忧是楚王刘戊的孙女。汉景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楚王刘戊是其中的主谋之一,所以失败后家族遭到残酷的洗刷,只有极少数后代因为“皇恩浩荡”侥幸免死,算是留下了一点血脉。解忧出生时,距楚王刘戊自杀已有30多年,家族早已衰败。

  

   解忧的身世和细君极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解忧不像细君那样多愁善感。她从小性格爽朗,暗淡的幼年生活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的独立。同样是小姑娘,解忧在性格上是比细君成熟坚强的。因此,对于被选定为和亲公主,解忧只是悲伤一时,心中很快便豁让开朗了。她处之泰然,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前102年,19岁的解忧公主来到乌孙。她努力学习当地语言,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尽力和乌孙贵族打成一片。

  

   几年后,岑辄国王去世,他的叔伯兄弟翁归靡即位,取解忧公主为妻。解忧与翁归靡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几年中解忧先后为翁归靡生下了5个孩子。3个儿子中,大儿子当了乌孙大国王,次子是沙车国国王,小儿子成了乌孙大将;2个女儿,大女儿是龟兹国王后,次女嫁给乌孙侯王为妻。当然,这些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6岁的汉昭帝即位。匈奴借机卷土重来。此后十余年,匈奴与汉朝、乌孙战争不断,各有胜负。

  

   前74年,匈奴与车师国结盟,以武力威胁乌孙交出汉朝公主。面对匈奴的挑衅,解忧公主毫无惧怕,她毅然上书昭帝,请求汉廷支援。可是告急文书刚到朝廷,汉昭帝便去世了。

  

   同年秋天,汉宣帝即位,乌孙国王翁归靡再次上是湖请求支援。宣帝积极备战,于公元前71年派出15万大军,兵分5路出击匈奴;乌孙也自带5万人马配合汉朝。在汉、乌孙的夹击西,匈奴大败,包括匈奴单于在内的3万9千人被斩杀,汉朝获得牲口70多万头。

  

   第二年,匈奴新单于带领1万人马攻打乌孙,俘获了一些人质,以此作为报复。可是在回师中遇见大雪,士兵被冻死有十分之九,汉、乌借机追击。匈奴自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而在这场胜利中,解忧公主配合汉朝夹击匈奴,做出了卓越贡献。

  

   公元前63年,解忧与乌孙国王翁归靡上书汉宣帝,表示愿意立两人的长子元贵靡为乌孙的王位继承人,并请求嫁汉朝公主于元贵靡,亲上加亲。

  

   宣帝认为解忧的建议很好。于是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相夫公主被选为新的和亲公主。

  

   然而,车队刚刚走到敦煌,乌孙国内形势突变:翁归靡病死,乌孙贵族立前国王与匈奴女子所生的儿子为新国王,号称“狂王”。宣帝命令相夫公主返回长安(相夫运气真是好)。解忧又成为狂王的妻子。两人虽然婚后生有一子,但关系却并不好,狂王性格暴虐,无人敢接近。解忧决定除掉他。

  

   不久,汉使来到乌孙,解忧向他们介绍了乌孙的情况,并合谋设下酒宴宴请狂王。酒宴散后,事先埋伏的兵士拔剑向狂王砍去。可是,剑砍偏了,狂王只受了点轻伤,他夺马狂奔。狂王的弟弟和儿子得知,派兵包围了解忧的住所。

  

   可是解忧毫无惧色,她带领侍卫坚决的抵抗。几个月后,汉朝管理边防的官员派兵赶来支援,终于解决了危机。宣帝随即派张翁出使乌孙,了解情况。

  

   由于除掉狂王一事解忧和汉使者事先没有请示朝廷,结果造成了被动局面,张翁一来到乌孙便宣布公主有罪,还抓住她的头发肆意辱骂。

  

   解忧无端受辱,不得以上书朝廷,痛陈狂王当杀的理由和张翁的无礼行为。宣帝见了解忧的书信,终于认识到要争取乌孙联合抗匈奴,必须除掉狂王。张翁因对公主不敬,被处死。

  

   就在此时,乌孙国内形势再次发生突变:前国王翁归靡和匈奴女人所生的儿子乌就屠,杀死狂王自立为国王。

  

   (3)

  

   解忧公主忧心冲冲,因为这样一来,乌孙势必倒向匈奴,对汉朝极为不利。她立即采取措施,力图化险为夷。

  

   在跟随解忧从汉朝来到乌孙的宫女中,有一位姓冯的女子,她为人像解忧一样果敢、干练。她曾经多次跟随解忧出使西域各国,享有很高的威望。解忧将她嫁给了乌孙的右大将为妻,西域各国臣民尊称她为“冯夫人”。

  

   因为右大将和乌就屠关系比较密切,解忧派冯夫人游说乌就屠。冯夫人向乌就屠晓以利害,郑重告戒他汉军已经集结待命,如果他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乌就屠不得不让步了,他同意不当国王,只当“小国王”。

  

   解忧派冯夫人亲自去长安向宣帝详细陈述。宣帝见连解忧身边的宫女都如此能干,非常高兴,干脆任命冯夫人为正式的使节。

  

   冯夫人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马不停蹄的赶回乌孙。解忧立即召集乌孙国王、贵族开会,由冯夫人宣读汉朝皇帝的诏书:立解忧的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国王,管理6万户;乌就屠为小国王。管理4万户。

  

   在此之前,乌孙国王都是由匈奴王后所生的儿子担任。元贵靡能成为乌孙大国王,实在是破天荒第1次。这说明汉朝的影响终于在乌孙占据了压倒的优势。而这一切,与解忧公主的长期努力和冯夫人等人的竭力斡旋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51年,解忧的儿子元贵靡病死。她上书宣帝,表达了丧子之痛和思念故乡、想回故国的心情。宣帝同意了。

  

   此时的解忧已是71岁的老妇人了。她带着另外几个孩子荣归故里。宣帝派专人迎接公主,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解忧终于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故乡,她虽满头白发,苍老不堪,却精神矍铄,十分激动。

  

   回国后,解忧在长安过着安逸轻松的日子,直到两年后因病去世。

  

   (四)

  

   解忧公主的名气远比不上后来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但她实在是个不平凡的女子。仅仅从她在历史上留下了那么多的事迹就可以看出她是和亲公主中的大人物。她识大体、顾大局,性格坚毅果敢,以其大义凛然之气和聪明才智,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女中巾帼。

  

   正是因为解忧公主成功联合乌孙与汉朝夹击并大败匈奴主力,才使得汉朝边境在宣帝中期逐步得到安宁;不仅大伤了匈奴的元气,而且促使其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开始谋求与汉朝和亲,这是后来元帝时期,匈奴主动向汉朝求婚、昭君出塞、汉匈关系由战争转为和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终年以泪洗面--王昭君的婚姻

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近两千年来,诗坛大家、史学巨擘乃至老一辈革命家都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有杜甫、江淹、王安石、马致远等,在今人中有董必武、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曹禺、吕振羽、翁独健等。文学家选韵赋诗、擘笺觅句,要塑造出一个绮年玉貌的汉朝女子别乡去国、和亲匈奴的形象;史学家则力求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烟雾,钩沉发微,还原那一段尘封土积的历史事实;老一辈革命家则盱衡时局,讴歌那段民族融合的历史佳话。

昭君和亲的历史功绩自应肯定。汉朝在立国之初,便与匈奴兵戎相见,烽烟蔽日,鼙鼓震空。“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百姓流离,田园丘墟,北方边陲迨无宁岁。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1954年在包头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残片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不受中原王朝管辖,“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自呼韩邪归汉开始,边疆王朝才置于中央王朝的领导之下,从而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匈奴因和亲而受到汉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呼韩邪单于为使昭君所生之子立为单于,改父子继承制为兄弟继承制,并在他的继承人称号前加上“若”二字。“匈奴谓孝为若,自呼韩邪单于降后,与汉亲密,见汉帝谥常为孝,慕之。至其子复株累单于以下,皆称若。”(《后汉书 南匈奴传》)在其他生活习俗方面,匈奴也刻意摹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正是有鉴于此,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才写出了“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的诗句。

汉朝和亲女子成就的大小,既不在于她才识的高低,也与她容貌的妍媸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朝的强弱。若汉朝势力强大,无远弗届,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敬重;若汉朝势衰,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冷落。昭君和亲时,恰值汉强胡弱之时,这便给她的成功带来了契机。昭君下嫁的呼韩邪单于有一段凄风苦雨的经历:他是老单于的长子,本该由他嗣位,不料变生肘腋,却被右贤王屠耆堂捷足先登,称握衍朐单于,呼韩邪只得逃往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握衍朐单于因暴戾恣睢引起国内不满,乌禅幕趁机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发兵进攻握衍朐单于,握衍朐单于兵败自杀。正当呼韩邪踌躇满志、重整旗鼓之时,又有人觊觎单于宝位,先是“五单于争立”,后有三单于并立,群雄逐鹿,匈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经过一番鏖战,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两人,呼韩邪又在交战中败北,狼狈万状,走投无路,只得皈依汉朝。当汉朝诛杀了他的对手郅支单于时,他“且喜且惧”,“愿婿汉氏以自亲”。此时的呼韩邪势穷力蹙,俯仰由人,事汉则安,背汉则危,他的荣辱兴衰完全在汉朝天子一念之间。昭君在这种情况下和亲,匈奴举国上下岂敢怠慢?她被尊为“宁胡阏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的论者夸大其辞,说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召,去完成汉匈和好的使命,似乎她一身系汉朝之安危、社稷之休戚,只有她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辞!

“环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是一出悲剧。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不过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汉朝一共有9位女子和亲,没有一个是天子之女,不是迫不得已,谁愿远嫁异域?昭君虽然是自愿请行,但那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西京杂记》说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无缘得到天子临幸,是耶非耶,众说纷纭。但杜甫、王安石对此笃信不疑,有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诗句为证。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风虐雪饕、气候冱寒的漠北,住穹庐,被旃裘,食畜肉,饮酪,习俗迥异,语言不通,呼韩邪年龄比她大一倍还多,两人不可能萍水相逢便一见钟情,更何况两人才结婚三年,刚生一子,呼韩邪便一病不起?呼韩邪死,其前妻之子复株累若欲妻之,昭君不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既然落花无返树之期,逝云无归山之理,昭君只得含泪再醮,再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又无辜被杀,丧子之痛使她悲愤难抑。她在匈奴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哪里像戏剧中那样光采照人,风情万种呢?可见,戏剧塑造的是艺术形象,而历史上的王昭君又是另一回事了。

1,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

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汉武帝遣使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封她为右夫人。

2,太初年间(约公元前104年后),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以公主的身份嫁给岑陬。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已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在远隔千里的异域经历了四朝三嫁后,她上书宣帝表示自己岁数大了,希望回归故乡,汉宣帝为之动容,便派人把她接了回来。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已七十的解忧终于回到长安。

扩展资料:

昭君出塞

《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对昭君出塞的记载是这样的: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向汉宣帝请求援助。因为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于是,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后,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同时送给他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

汉宣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奭,即汉元帝即位。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意思是自愿当汉朝的女婿,以便有所依靠。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匈奴强大,汉朝和匈奴和亲,都是挑选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现在呼韩邪的匈奴已成了汉朝的附庸,于是元帝决定挑五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民间选来的宫女,进宫后就像鸟儿进笼一样,都希望出宫,但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宫女王嫱,即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也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好,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呼韩邪临辞之前,元帝召见五女,只见“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汉元帝虽然阅美女无数,也大为震惊,想改变主意,却不能开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去了匈奴。

王昭君到了塞外后,并不像传说那样,日日思念中原、思念皇帝,郁郁而终,甚至自杀而亡,而是享尽顶级待遇。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被封为“宁胡阏氏”。据《汉书·匈奴传》等史书记载,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

婚后三年,呼韩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继位。依照匈奴汗国的风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结婚的义务,于是王昭君再嫁给新皇帝。二人年龄相当,新单于更加爱慕王昭君。

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继续当皇后,跟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匈奴贵族。由于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汉族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人民网—远嫁匈奴和西域的汉朝公主

人民网—盘点那些被皇帝远嫁到匈奴和西域的汉朝公主们

人民网—王昭君远嫁匈奴并非悲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64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