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前仪礼是多种多样的。从提亲到举行婚礼之前有许多的讲究。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所以婚前仪礼也就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大体上和汉族古代的六礼差不多,只是具体程序和内容有增有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中有许多仪礼。如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礼、丧葬仪礼、生日礼、寿礼等。这种种仪礼。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直接和人生仪礼有关。一般都是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婚姻问题才提上议事日程。
婚前成人礼
成人礼,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曾盛行过。它是一个人生理发育成熟时所举行的仪礼。人类学资料告诉我们原始部落的成人礼是非常复杂的,有时还显得十分残酷。成人礼的主要目的是使受礼者经历种种生理和意志上的磨练。并通过这种磨练的考验,将他们接纳到成人社会中来。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人生仪礼中的一种象征仪式。
中国古代婚俗中,青年男女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要举行成人礼。为男子举行的成人礼叫“冠礼”,为女子举行成人礼叫“笄礼”。《礼记》中说:“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这种冠笄之礼,在中国的朝鲜族中保存得比较完整。朝鲜族的冠礼又叫“三加礼”,即当男子在举行成人礼的时候要三次更换礼服。按顺序有“初加”、“再加”和“三加”三种礼仪。举行初加礼时,先给受礼者梳发髻,并在发髻上罩上网巾,然后加冠。几天之后,举行再加礼。这时将初加时所带的冠巾除去,换上纱帽。实行三加礼时,在纱帽下再添一个幞头。如上三加礼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每次都由主礼者诵读祝词。冠礼结束后受礼者到宗族的祠堂向长辈致礼。女子行笄礼比较简单,盘发插笄即可。朝鲜族的这种成人习俗可能受到古代汉族礼仪的影响。
基诺族婚俗
云南省的基诺族,把成人礼看做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转折。一个男子,只有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才可以成为村社的正式成员才可以参加未婚青年的成人组织“波勒”,才可以改装易服,穿上绣有象征月亮花卉的衣服,挎上绣有月亮标志和几何花纹的“筒帕”(背包),和姑娘们进行交往。
基诺族的成年礼至今仍保持着十分古老的传统方式。成人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首先,在举行成人礼时受礼者面前的桌子上要放上用芭蕉叶包好的小肉包。小包里面的肉是剽牛祭祖时的祭品。接受成人礼的人获得这种祭品,如同得到了祖先的承认、批准和保护。
其次,要对接受成人礼的人施行种种考验。具体的做法是:青年男女组织的成员在受礼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其施行突然袭击。他们将受礼者捕获, 并押往群情鼎沸的会场, 制造一种恐怖气氛,以表示受礼者和童年时代的告别。
其三,是对受礼者施行教育。通常由族中的长老带领大家唱本民族的《创世记》:或歌唱传统的生活习愤和应当遵守的法纪;或歌唱本民族的生产过程和经验。以此教育青年们懂得如何恋爱和遵守传统的社会道德。
彝族婚俗
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少女的成年礼。是举行换裙子的仪式。成人礼所换的裙子,是成年的标志。彝族少女的成人年龄,一般规定在15—17岁之间,而且大都是单岁换裙子。换裙子的仪式非常隆重,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
凉山彝族的投裙子仪式有许多禁忌。特别在是举行换裙子仪式时,不许任何男子在场。 换裙子之前,姑娘的辫子一般是单辫,穿浅颜色的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 而在举行换裙子仪式时,姑娘必须梳成双辫,戴上头帕,并且换上红、兰、黑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的长筒百招裙。举行过换裙子仪式之后,就意味着成年,也意味着可以谈恋爱,找情人了。
类似这种女子换裙子,男子穿裤子的成人仪式,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报流行。如侗族的滚泥巴田,傣族的文身、墨齿,也是成年礼的独特表现形式。侗族男孩一生中有三个生日要滚泥巴田。第一次是5岁,第二次是10岁,第三次是l 5岁。侗族谚语说:“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所谓的三次滚泥巴田,就是根据这三句话安排的。前两次由父母带领。到了l 5岁这一次,孩子已长大成人,滚泥巴田的事要由它自己完成,这也是一种考验。
傣族的文身,是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也是对成年男子的一种血的考验。至今在傣族地区,一个文过身的男子,常被姑娘们视为英雄。而没有文身的男子,常常被姑娘们视为怯懦和不勇敢。没有文身的男人,自然得不到姑娘们的喜爱。用植物的汁液染黑牙齿,则是滇西一带傣族男子成人的标志。
成人仪式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同时也表明他有权承担社会赋予他权利和义务。在婚姻习俗中,成年礼则标志着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开始。
达斡尔族婚俗
中国的达斡尔族,聚居在东北地区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嫩江左岸的莫力达瓦旗居住最为集中。那里北依新安岭,河流纵横。诺敏河等42条河流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绵延起伏的森林中有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平原上盛产大豆、高梁、玉米和小麦;水草肥美的地方是天然牧场。达斡尔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婚姻习俗自然也不例外。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实行氏族外婚。婚姻习俗中有这样的规定:同一哈拉(氏族)的人不能通婚。过去还不许与外民族通婚。当今有了许多变化,偶尔也有与蒙古人、汉人通婚的。
在达斡尔族中,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又物色好了对象,这时男方家长请和女方家有亲戚关系的人做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向女方父母介绍男方家的情况,女方父母认为合适时,媒人就斟酒磕头表示感谢和祝贺;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则不让媒人磕头,也不请媒人吃饭。据说,如果女方家请媒人吃饭,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亲事说成后,便准备送“恰安特”(彩礼)。送“恰安特”时,男方家必须请一位比成婚男子大一辈的人,赶上车,同未来的女婿一起,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去。女方家要举行“恰安特”宴,招待亲朋好友。一般的“恰安特”包括猪、白酒、糕点等,最重要的是要送一匹带有缰绳的马和一头乳牛给女方的父母,表示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思的感谢。
在送“恰安特”的宴会上,男方赔礼人要致传统的祝词:
贵方的少女,
我方的郎,
千里姻缘系双方。
选定这良辰吉日,
我将微薄的恰安特献上。
山间的幼松稚柏,
今已挺拔健壮
英俊美丽的少男少女
都已长大而且年龄相当。
为祝贺两家美好的亲事,
我把喜酒斟满举起,
光临的众族胞和亲戚,
请接受这虔诚的心意。”
女方的父母接过陪礼人道过来的酒,回敬道“为着我们联姻和睦路途遥远让你们饱受辛苦,送来的恰安特项目,请求你代我向族人们备述。”于是陪礼人接着唱道:
恕我们礼物的微薄
带来了七条生命的恰安特。
这颗虔诚的心,
深深感到忐忑不安。
带给男亲家的礼,
有带缰绳的宝马一匹,
它有星辰般的限睛,
苍狼一样的耳朵;
它有干犴达犴似的飞腿,
水獭一般的毛色:
那奔跑驰骋的动作,
轻捷灵活,狐狸也难比过;
泽地草丛上从不栽跟斗,
飞岭过岩不失前蹄;
只需要喝一声“托”!
能将兔子赶上;
只要呼一声“哲”!
一定能把黄羊赶上。
还带来偶蹄双角的家畜一头
特别献给女亲家,
是补偿乳汁的报酬。
这头两年三犊的乳牛,
日产三顿奶子不发愁。
自养的生猪五头,
自酿的米酒十篓;
熟制的奶皮20张
皮厚均达一指以上;
仿照树木拧做的油炸糕,
不多不少一百二十个。
媪妇们巧做的点心,
无奇无缺整整八个。
以上是恰安特的项目.
由我向亲家一一尽述。
尊贵的您是否如数受用.
请自己来握柄决定。
整个送礼的过程和内容,通过祝词来表达。席间,女婿要给岳父母和参加宴会的老人们磕头。老人们送给新女婿一些钱和钱褡子。女家如果生活富裕,不仅让新女婿将带来的马牵回去,而且还送一匹好马给新姑爷。在如上仪式进行过程中,未婚的姑娘都要回避,她是不能见未婚夫的。
达斡尔族的婚俗,充满了北方民族豪迈,爽直的风格,“恰安特”仪式上的祝词家们,为定亲礼宴增加了不少戏剧色彩。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之一。 “拉祜”是该民族的自称。 “拉”的意思是“虎”。在火边把肉烤到发出香味的程度叫“祜”。因此拉祜族也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实行民族内婚,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在婚姻形式上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多妻为传统所不许。在拉祜族中,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享有充分的自由,很少由父母包办。
民间传说有一对恋人真诚相爱。两家的老人上山打猎,一家打得一头刺猪,一家打得一头马鹿。分肉时,一家看到刺猪毛粗、以为它一定比马鹿大但得到的肉却很少。于是两家产生了不和,不同意儿女们的婚事。这一对恋人最后服毒自杀了。他们死后埋葬他们的
坟堆上长出一棵七里花香树。两家养的蜜蜂专采这棵树上的花蜜。两家的老人吃了蜂蜜,又想起死去的儿女,便哭着来到花香树下两家人又和好了。从此,拉祜族的父母便不再干涉儿女的婚事。拉祜族青年结婚时总是点一对蜂蜡拜堂,表示对创造自由婚姻而死去的这对恋人的怀念。
拉祜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是十分有趣的。如果男青年看中了一位姑娘,总是先要做一番侦察。偷偷地看这个姑娘是否勤快:是否尊敬老人:蹲下时是否双腿并拢等等。如果这些都使小伙子满意就找个机会枪走这位姑娘的头巾。头巾被抢去时,姑娘在后面紧追,企图夺回自己的头巾。而小伙子跑到幽静处便停下来和姑娘对歌,并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在这段间隔时间里,姑娘也在偷偷侦察小伙子的所作所为。看他是否起得早干活是否起劲,走路快不快,力气大不大等。如果女方满意就按时约会。如果不满意,就会失约。被抢去的头巾由长者出面要回。
抢头巾,是拉枯族青年对爱情的一种试探。如果成功,各自回家告诉父母。男方父母得知此讯,赶快请媒人到女家说媒。媒人带着一对蜂蜡、一瓶酒,同时带上一斤烟和茶,来到女方家。如果女方家的人没有说请坐,媒人是不能随便坐下的。等女方家的人请媒人坐下时.
媒人便说:“这里有一点酒,一点烟和茶,我们大家一起来吃吧。”
女方的父母推辞说:“还是你自己吃吧。你到底来我家做什么”
媒人说:“我是受人之托,来你家分养一个小崽母鸡做种的。”意思是说,我是来求亲的。女方父母说:“我家有是有,就是离不开娘。”
媒人说:“不要紧,我们会很好地喂养她。”
女方父母又说:“如果你家也有小公鸡要配的话,还是我家先喂养三个月吧。”意思是说,这门亲事是同意了,不过要男方到女方家先上门三个月。即结婚后先过三个月的“从妻居”生活。
得到这样的喜讯,媒人的说媒使命就算完成了。然后通知男方家筹办聘礼。如果男方家富裕,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酒、肉和米。因为拉祜族实行入赘婚,女方家并不要求很多的彩礼。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三省,广西、广东、海南、四川和湖北一些地区也有居住的。由于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在历史发展中,各地的风俗习惯产生许多差异,婚俗也是如此。
贵州黔西北一带的苗族,未婚约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和恋爱自由。在踩花山、跳月等大型的民间节日活动中,青年男女可通过情歌对唱寻找伴侣。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可互许终身。同时男方将这一事情告知父母,说媒提亲。除特殊情况外,这里的苗族父母对儿女的婚事一般不加阻拦。提亲时,男方家长请一位男媒(不用女媒),提一壶洒,拿两把面条,一斤白糖到女家去。媒人到了女方家,将礼物放在桌子上,并不马上提及亲事。
等吃过晚饭后,媒人才对女方父母说:“某家请我来提这门亲事青年人互相间的感情如何我们不晓得。但你家祖祖辈辈都很勤劳心肠又好,你家这个姑嫂又生得乖巧,所以就来提亲,送一壶酒来给你们解渴。”媒人的言辞十分委婉和诚恳。女家老人听了很感动,于是 说:“空手来就行了,何必带洒来呢”这天晚上媒人就住在女方家中。
第二天早晨,媒人要走了。女方家长假意说:“你把这壶酒拎回去吧!我们没有福气喝呀。”媒人忙说:“留在这里吧,过几天我再来看它。”实际上,是留下礼物,让女方家中再好好商量一下,过几天后媒人再来探询。这算是第一次提亲。
第二次提亲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男方家还是请原来的媒人到女家去提亲。这时女方家长会说:“我家姑娘还小,一不会打床,二不会搓麻,你们的寨子大,若是姑娘不得穿的,到那里就会害羞罗,还是等几年再提亲吧。”媒人则很风趣地说:“人家只是来买个坛子,至于盛坛子的坛箩么,以后由他们自己去编吧,把酒吃了罗!”意思是说,人家主要是看中了你家的姑娘,有了人,穿戴自然会有的。经再三推让,女方家长才打开酒瓶,斟酒给大家喝。至此婚事就算成了八九分。接着媒人又说:“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多谢他家的好酒。我也好回去对他家说,姑娘还小,要留她在家做三年穿戴,以后去安家了,一辈子才有穿戴。”至此提亲的仪式便告结束。男方准备一二年后来娶亲就是了。
有些苗族地区说媒要往返三次。所请的媒人,必须是能说会道的人。
第一次前往女家村寨时,媒人提一壶酒到熟人家中送酒作谢,并请这位熟人代为打听女方是否已经许配人。如果女方已许人,提亲即可作罢。如果女方没有许人,媒人便告诉男方家。
第二次,媒人空着手去女家求亲,并向女方父母说:“某家想娶你家的姑娘背水给他家喝。”这句话似乎很不礼貌,但在离水源比较远的苗族山寨,背水主要是妇女的事,所以背水成了找媳妇的代名词。媒人如此说,女方父母是不会见怪的。这时如果女家用酒招待媒人,就表示谢绝媒人。如果不用酒招待,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媒人高兴而归,报告男方家,可做婚事的准备。
第三次,媒人去女家主要是定结婚日期。结婚日期一般定在秋后。因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提亲仪式往往很简单。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男女两家又都认可,男方家宰一头羊送到女方家,女家退回一半,表示不愿再增加男方的负担,提亲仪式也算告成。
居住在云南文山一带的苗族,未婚的青年男女往往在跳月或踩花山时,对歌相识,真诚相爱。这时,男女双方都必需请煤人向对方家长求亲。男方请的媒人到了女家,要与女方父母商定姑娘的身价,并用带来的酒肉请女方的姑舅表亲吃“平伙肉”。这也算是提亲仪式。从商定姑娘的身价这一习俗来看,这种婚姻还带有买卖婚的性质。
佤族婚俗
中国云南省的酉盟、沧源、孟连和澜沧县,位于澜沧江和怒江之间,这里山岭连绵,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风光。习惯上将这一地区称为阿佤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佤族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比较缓慢。以西盟为主的阿佤山中心地区,还保留者原始公社制残余,刀耕火种,刻木记事。今天,阿佤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愚昧、荒凉已不复存在。层层梯田伸入云端,到处欣欣向荣,兴旺发达。
新的生活给佤族婚俗带来巨大的变化。一些青年人已摆脱传统的婚裕。按新的婚俗结成伴侣。但传统的婚俗并没有因此而灭绝,相反还以它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佤族中流行着。
佤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定婚,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由恋爱。佤族语言叫“飞玉”,即串姑娘的意思。按照低族的习惯,姑娘到15岁时,就要脱离家庭,和年轻的小伙伴们集中睡在一起。到了晚上,小伙子们带着弦子和竹筚,到姑娘们的住处来串门,弹奏乐器,对唱情歌。有的地方还实行一种叫做“散海”的习俗。散海是佤语,意思是“梳头”。这里所说的梳头,不是指姑娘自己梳头,也不是姑娘给姑娘梳头,或小伙子给姑娘梳头,而是姑娘给小伙子梳头。这一习俗十分有趣。
小伙子们到了姑娘们的住处,先唱一首《梳头调》,请姑娘给自己梳头:
阿妹,拿出你的斧头劈木柴。
请用花梳子给我梳头。
花梳子留在你手上,
你的情意我要带走。
佤族青年串姑娘时的梳头,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梳头的目的是为了青年男女之间能够接近,好窃窃私语。在佤族地区,凡是来串姑娘的小伙子,都可得到姑娘们的这种厚遇。如果梳头的时间拖得很长,就说明双方之间都有了情意。佤族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从这一戏剧性的动作中自然流露出来。
一般来说,通过梳头仪式,小伙子了解到姑娘的态度后,就请一位媒人,并通过媒人送一些钱给姑娘,作为恋爱钱。如果姑娘真心实意地爱这个小伙子,就收下恋爱钱。如果姑娘不喜欢这个小伙子,就把钱退回去。也有的地区小伙子们在串姑娘时,男女双方互赠礼物,男方送给女方手镯、头巾、衣服等。出于礼貌、姑娘必需先收下礼物。即便是自己不喜欢这个小伙子的礼物,也得暂时收下。等这位姑娘和某个小伙子确定恋爱关系之后,再一一退回也不晚。
在佤族中,一旦小伙子向某个姑娘求爱,又得到姑娘的同意,别的小伙子便不再来串门。双方的父母如果不同意婚事时,可以进行干涉,但作为儿女的一方,可以听父母的劝告,也可以自己做主。
婚前恋爱的第二阶段是杀鸡看卦,举行“地亚”礼。
佤族的地亚,是抢婚习俗和宗教仪式相结合的产物。青年男女经过长时间的串姑娘,在媒人的撮合下,表示愿意结成伴侣。双方的父母知道后,觉得还应该让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这时就要举行地亚仪式。举行仪礼时,由姑娘的未婚夫和媒人,再约几个青年伙伴,来到姑娘家。当夜深人静时,媒人示意姑娘走出门口,未婚夫跟在后面,刚一出门,即抢下姑娘的包头巾,假装逃跑,姑娘追上去讨包头,后面的小伙子们簇簇拥拥,把姑娘抡到男家。
到了男家,首先杀鸡敬神,以求得到神的保佑,使婚事顺利完成。过了两天,未婚夫同媒人一起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蓝烟,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娘家,并正式向女方父母求婚。
起初,女方的父母说一些推辞的话,也许会把第一二杯酒倒掉,但最终还是被未婚女婿的诚意所感动,喝下第一杯酒。只要喝了这杯酒,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第三阶段是送“都帕”,即送定亲礼。
佤族的定亲礼要送三次,每次都有严格的标准。第一次送氏族酒,规定送6瓶酒,不能多也不能少。其他如芭蕉、茶叶之类,可多可少。这6瓶酒是给同一氏族的各姓当家人吃的,表示同一氏族的人都同意本氏族的姑娘外嫁了。第二次送邻居酒,规定也是送6瓶酒。这6瓶酒是给邻居们吃的、吃了酒的邻居、可以做婚姻的旁证。第三次送开门酒,规定只送一瓶。这瓶洒是专门送给女方母亲的。女方的母亲将这瓶酒放在床头、晚上悄悄地吃。母亲吃了这瓶酒、必然为女儿的幸福向神祈祷。
低族传统的求婚、定亲习裕、包留着许多原始古朴的风貌、也留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痕迹。
瑶族婚俗
瑶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文献记载,瑶族的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休养生息在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史书记载的长沙“五陵蛮”便是瑶族的一部分。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曾一次又一次被迫迁徙。他们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深山老林中过一山,吃一山,坚苦奋斗,辛勤开垦,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生存特点。
瑶族人口众多,支系繁杂。有的瑶族自称为“勉”,意即“人的意思”。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垴格劳”、“拉枷”、“炳多优”等。居住在各地的瑶族,又因为起源传说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蓝淀瑶、背篓瑶、平地瑶等
二三十个族称。虽然通称为瑶族,但各地的瑶族仍喜欢使用习惯了的自称。
瑶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风俗习惯是很独特的。就以婚礼习俗而言,也和别的民族迥然不同。
居住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婚礼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请著名的歌手吟诵瑶语称为“沙商”的《说亲词》。这一说亲词包括定亲、娶亲、嘱亲三部分。《说亲词》采用自由体句式。一般不押韵。但讲究排比对偶和反复。《说亲词》有固定的内容,语言朴实、比喻形象。
在瑶族中,青年男女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说合,当他们感情达到愿意结合为夫妻的时候,就告诉双方的家长。双方家长请当地最有名的壮年男歌手充当媒人,主持说亲仪式。一般是各家请两名歌手,男方请的歌手叫“布商”,女方请的歌手叫“赫巴”。布商和赫巴相约见面,通过吟唱《说亲词》来商定婚姻大事。
到了男方家前来定亲的日子。女方家早在大门口摆上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一个小酒坛、酒杯和一个装有筷子的竹筒。女方请来的赫巴站在桌子旁,恭候男方家布商的到来。桌子上竹筒里的筷子,不是用来夹菜、夹肉的,而是在吟《说亲词)时计数用的。当男方家的布商带领几个贺婚人来到时,赫巴赶快迎上去,表示欢迎。双方致礼后.赫巴回到桌子旁摔起竹筒,一边摇动,一边口诵(说亲词)。诵完一段,便从竹筒中抽出一根筷子,放在布商的面前。布商接着诵答,诵答完一段,将桌子上的筷子拾起来握在手中。这样,一直到赫巴将竹筒里的筷子全部转移到布商手中时,双方才端起酒杯,互相敬酒,定亲仪式就算结束了。
瑶族的布商和赫巴,既是著名的民间歌手,又是出色的祝词赞词家,他们口若悬河,步韵成章,很受瑶族群众的欢迎和尊重。在定亲过程中,代表男方的布商能言善辩,他在婚姻缔结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瑶族的定亲礼个,无论男方或女方家,都十分重视选择胜任此事的布商和赫巴。
相信每一位姑娘的心目中,应该都有一个“兵哥哥”形象的男朋友。之所以这么多人喜欢当兵的男朋友,是因为这样的男朋友能够给自己安全感。当兵的男友穿上一身正装时,也非常英俊帅气。
他们做着保家卫国的大事,也让人分外崇拜。但是和兵哥哥之间的恋爱,要比和普通人之间的恋爱难很多。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两个人很久才能见一次面,相思之苦难以言说。
在云南普洱,民警刘攀和战友们策划了一场惊喜又浪漫的求婚仪式。从这个求婚仪式当中,大家了解到了刘攀的女友和他已经相恋了12年,在这12年当中,她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份爱情,从来不曾放弃。
据了解,刘攀和女友相恋12年,女友特意从重庆辞职,远赴云南陪他。刘攀本来打算在疫情之后,再向自己的女友求婚,但他实在是等不及了,所以才和同事们一起策划了这一场求婚仪式。
刘攀和女友从上高中开始就认识,之所以会给女友策划这么一场令人感动的求婚仪式,是因为刘攀觉得自己性格比较木讷,所以想给女友一个惊喜和一个承诺。
在这场浪漫的求婚仪式上刘攀的女友手捧鲜花,答应了他的求婚。不得不说,两人的感情十分让人感动。相守12年的感情,真的来之不易。对于刘攀来说,他确实欠女友一个仪式。
如今非常流行速食爱情,所以刘攀和女友能够相守12年,这让大家非常羡慕。在这12年当中,彼此都为双方付出了很多。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青春,都奉献给了彼此。这样的感情,经历了12年的时间考验,只能说两人的感情坚不可摧。希望刘攀和他的女友,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一、穿戴
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天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彩,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翎,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
二、居住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在西盟地区有的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聚成了数百户的大寨。佤族喜欢住竹楼,部分改住土坯平屋,这是后来改变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楼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房内陈设简单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个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与牲畜饲料加热的火塘。
三、饮食
佤族多用竹筒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数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欢嚼槟榔、喝酒,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水酒用小红米发酵后制成,多盛于大竹筒内,插入细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饮浓茶的习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四、婚嫁
佤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财产多由幼子继承,女儿没有继承权。佤族命名时用逆式父子连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岗”,意为葫芦或石洞,是对母权的崇拜。
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称为“串姑娘”,青年男女群聚在一处,对唱情歌,用赠给槟榔、菸草表示定情。但缔结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几条牛的聘金,称为“奶母钱”和“买姑娘钱”。有时父母一方不同意,则双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过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现已有较大的改变。
五、丧葬
佤族实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区则保留将亡人葬于竹楼下或竹楼附近的习俗。
扩展资料:
佤族概况:
1、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2、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3、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4、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三种。
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人。
中国网-佤族的饮食习俗
-佤族
民宿是一种生活方式
点击 民宿头条 马上关注
很多人都说
结婚前,一定要和你的另一半去旅行
这样才能试验出一个人的品性
旅行中的劳顿和琐碎,常叫人本相毕露
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
才值得依靠终生
番茄和泽龙正遵循了这条规则
他俩一起“用脚步丈量世界”
什么徒步、骑单车、爬山
越有挑战性的路线他俩越要去
俩人的认识很是巧合
甚至有那么一点传奇的味道
喜欢极限运动的番茄第一次听说“泽龙”的名字
是在朋友圈
泽龙毕竟是“大神”
从尼泊尔境内南坡登顶珠峰
这个消息在藏漂圈里堪称是一阵龙卷风
当时番茄是一名极限运动的玩家
但已经被父母勒令禁止去西藏
因为上次徒步仙乃日神山时出了意外
她正在云南过着平常日子
番茄有位长辈和泽龙一起攀登过罗波切峰
借着这位长辈
俩人无意中就认识了
认识没两天
番茄和朋友在拉萨合开的俱乐部出了点问题
她便光明正大的回到了拉萨
也见到了泽龙
共同的梦想和爱好
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理所当然,他们相恋了
整个过程就像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去年,一向喜欢冒险的番茄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
她对泽龙说
“我想爬珠峰”
泽龙并没有拒绝
常人看来,泽龙2016年的那次珠峰登顶
虽然成功,但无疑是惊险不已的
他因为眼底压高暂时失明
而他的队友因为失温,有了生命危险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去冒险
当时有记者采访泽龙
“你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终极梦想才去登珠峰吗”
他回答
“珠峰不是我的终极梦想
只是这条道路上的必经之路而已
登珠峰的体验每个人都会不同
我的收获是对恐惧的突破
我们不是不怕死,而是想活出生命”
因为自己知道珠峰对极限运动者的意义
所以他并没有阻拦番茄
而是决定和她携手再登珠峰
攀登珠峰前
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除却必须的力量训练
为了丰富番茄的攀登经历
泽龙还带领她登顶了一座7000米的山峰
作为登珠峰前的训练成果验收
番茄出色地完成了3天登顶7000米雪山的任务
登珠峰的前两个月
为了提升心肺功能
番茄每天都要进行间歇跑训练
同时负重20公斤爬220层 楼梯 进行耐力训练
终于,今年的4月8日
已经做好准备的泽龙和番茄抵达尼泊尔
开始了他们携手攀登珠峰的行程
昆布冰川
因为他们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
以两人的感情线为基调向世人
掀开攀登珠峰的神秘面纱
所以他们的背包里
基本上全是摄影器材,食物很少
而且,随着海拔渐高
拍摄得由他们自己来
攀登+拍摄的双重困难
更让这次经历充满了冒险
图下边黑点为番茄队伍,此时冰崩距离他们仅百米
4月11日
他们从加德满都出发
乘坐小飞机到达卢克拉
之后,他们徒步8天到达珠峰大本营
徒步昆布冰川
大多数人对于EBC营地
最直观的印象除了喜马拉雅雪山之外
就是壮丽又危机四伏的昆布冰川了
这条冰川被国人称为恐怖冰川
很多文章都将最危险的地方
标注在海拔5400-5900的昆布冰川
而不是8000米 左右 的“死亡地带”
番茄拉着绳索跨越昆布冰川
冰川退化让冰川的冰面变得更脆弱
也让珠峰的攀登变得更危险
不到一百米处发生的冰崩
在时时刻刻提醒着番茄和泽龙
在昆布冰川上行走
不仅需要经验,也需要勇气
为了确保番茄的安全
泽龙用牛尾绳把两个人栓在一起
他带着她走
他想着
如果番茄真的发生滑坠,还有自己陪着她
队伍踩着悬崖上昆布冰川冰壁
向c1攀登的路线
很是“简单”
就是在大大小小的冰裂缝间
选择看上去相对容易行走的路
小心谨慎那是一定的
因为这些冰川就像是蛰伏的野兽
你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动”
但是冰爪插入冰川所发出的“咔咔”声
还是让番茄觉得血脉喷张
c1去c2途中攀爬高达35米的垂直大冰壁
从c1向海拔6500米的c2营地攀登时
大冰壁很多
很多时候需要搭悬梯晃晃悠悠走上去
番茄在爬高达35米的垂直大冰壁时
还是有些吃力
但好在她及时拉住绳索慢慢调整重心
踉踉跄跄的走了上去
c2到c3爬洛子壁经历大风口,番茄已经站不稳
从c2营地向海拔7200米的c3营地攀登时
他们要经过危险昭著的洛子壁
番茄说
洛子壁的风特别大
一小时50几公里
自己完全站不稳
泽龙登顶
从c3上c4的后半段
主要是陡峭的岩壁
冰爪不吃力
而且以绳索为重心的“路”多数都异常狭窄
手脚并用的情况下
他们还要担心会不会踩空或者滑到
泽龙即将准备求婚
整个过程很是惊险
当他俩登上峰顶那天
刚好是泽龙登顶珠峰两周年的日子
这个巧合,堪称完美
在8848米的珠峰上
泽龙从背包里取出一条特质的头纱
披在了番茄的头上
随后摘下氧气罩
拿出戒指单膝跪地
对她说“嫁给我吧”
番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
“我愿意”
这样简单的求婚
没有大场面
也没有很多人听到他对她的表白
只有两个人在世界之巅的一句
“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愿意”
成为彼此一生难忘的记忆
登顶时番茄的睫毛已经冻住,呼吸器也堵住
然而在危机四伏的珠峰
泽龙和番茄并不是一直都这么浪漫
从峰顶撤回到c4营地的途中
下撤到海拔8700米左右时
队伍最前面的番茄不慎发生了滑坠
而走在队伍最后面的泽龙
因为一个外国队友发生滑坠也被带了下去
由于他们带的食物和水严重不足
体力严重透支
只好靠着一路抓雪吃
才熬到了营地
本来他们计划登顶后直接下到c3营地
但是走到8点天就黑了
泽龙担心番茄的状态,害怕她撑不下去
于是他们临时住在了洛子峰的c4营地
之前往洛子峰走的时候
番茄说“我真的一步也走不动了”
这让泽龙一下子心慌害怕起来
他急忙把牛尾绳栓紧
他走一步,她走一步
他唯一的想法是拖也要把番茄拖回营地
不能让她一个人留在这里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洛子峰营地
他们四个人挤在一个双人帐篷里
因为只有两个睡袋,一个防潮垫
所以只能两个人睡在一个睡袋里
睡到半夜的番茄动了动脚
却发现右脚脚趾没了知觉
泽龙抱着慌乱的她安慰了很久
冒着被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将睡袋留给了她
自己靠着羽绒服取暖
幸好,第二天中午一点左右
他们终于平安撤到珠峰大本营
当天下午
带着登顶珠峰后的喜悦与疲惫
泽龙和番茄回到了拉萨
迎接他们的是鲜花、掌声
朋友的欢呼、媒体的采访
本来以为他们的人生会就此不平静
但是第二天的番茄和泽龙
生活一如往常
番茄回到自己的小窝享受拉萨暖人的阳光
泽龙去阿里大环线带队
除却爬山时的心心相印
番茄和泽龙在生活中也是很有默契
拉萨的小窝便是他们心有灵犀的见证
几年前,泽龙番茄还不认识的时候
泽龙就看上了这栋房子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拿下来
去年,物色小窝的番茄一看见这房子
就觉得有种熟悉感
于是便一番打听
恰巧,这房子那时刚卖出去
新房主准备出租
于是番茄泽龙东奔西跑了几天
软磨硬泡使得房主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很早之前番茄就在脑中构思出了房子蓝图
因为两人有很多“漂友”
所以他们想让房子里能容纳很多人
于是他们直接找了设计师
对着房子还原自己的设计蓝图
慢工出细活
从去年开始建的房子
就在爬珠峰前不久才建好
番茄和泽龙给它起名为“原宿”
回归原始之意
这个民宿里
有攀岩墙、有速降滑索
每次来了老友
泽龙和番茄都免不了和他们pk一番
房间内的风格却是一点不“运动”
反而很安静,很有禅意
或许是因为地处拉萨这片土地
进入房间,似乎都能听到远方传来的诵经声
很多时候,隔着窗子
就能看到远处的邻居在祈祷、转经
这里安静,也充满着有登山人的生命力
有很多漂友来这里落脚
寻找同行人
很多住客闲聊的时候对番茄和泽龙说
爬珠峰太苦、太危险了
但是番茄和泽龙反而觉得那段经历很惬意
尤其在“珠峰大本营”等待好天气的那段日子里
面前是向往的山峰,身边是最爱的人
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为梦想努力
很美好,也很有意义
闲暇的时候,他们头发都是互理
“叫嚣”着要给泽龙理个超厉害头发的番茄
却失手理出了个梯田头
泽龙嘴上嫌弃,但是心里却甜的不得了
一直记得番茄的那句话
“攀登珠峰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登珠峰
这样的经历本身已经足够美丽”
人生啊
如果像他们一样
看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
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并肩
也就够了
泽龙和番茄打算把自己的经历
拍成一部纪录**《最高处》
下面是先导预告片
推荐阅读
民宿游学
参加
第93期民宿游学
9月10日-9月13日
4天3晚
实地考察莫干山品牌民宿
民宿大咖面对面交流实战经验
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
学习、旅游、交友三不误
参与“荷堂禅驿”数字通证(代码:HETANG)众筹
购买请联系菁菁老师
如果说这个表姐真的是这云南男子的亲表姐的话,那他俩是不能在一起的,无论是多么的真爱。而且法律中也明文规定了,近亲三代以内是不可以结婚的,表亲是属于二代亲属,若真的是属于三代以内的亲属关系的话,即使他求婚成功也是无法取得结婚证,所以说法律是不认可这段婚姻的,他们俩是不可以结婚的。
根据事实情况的了解,这个云南男子和这个表姐并不是亲属关系,“表姐”只是这个女士的网名。细心的网友有观察到这个云南的男子,他的视频账号是二傻很痴情,拥有52万的粉丝,据观察得知他们两个人是同一个团队的,在一起也拍过很多的短视频,同时呢,他也在视频里表示他早就喜欢“表姐”,只不过是一直没有表白。9月22日这名男子去了“表姐”家中表示不会放弃,也说了很多爱她的话。但是在视频中表姐也提到过,让他说过不要来了啊,不喜欢他,不喜欢任何人,不想伤害任何人啊,让他快回去,可以找到比自己更好的。
那女方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不喜欢这个云南男子,而云南的这一名男子却做出如此的态度,在网络上发布发布求爱的视频。做出非常多令人厌烦的举动来求爱,证明这个男子确实就是在炒作。他可能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大家认识他,吸引粉丝,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但是他这样的做法却损害了这个表姐的名誉。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为两个人是真的相爱。让大家的舆论会偏向这名男子。
所以说理性吃瓜,对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的下结论,在了解过后再进行评判也不迟。近亲是不能结婚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该名男子的手段属实很low,遇上这种男人,大家就赶紧远离吧。
海埂公园
公园南面连接碧波浩瀚的滇池,海岸线长25公里。整个滇池分两部分,埂南为滇池,埂北为草海。堤上大树参云,垂柳拂波。在那里向你对象求婚肯定很浪漫
滇中第一佳境
西山森林公园。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山上名胜颇多,你可以带着心爱的她一起徒步登山,然后趁机求婚。
金马碧鸡坊
位于昆明市中轴线的三市街与金碧路交叉口,被誉为昆明的象征。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具有典型的昆明民俗特色。最精巧之处,在于“金碧交辉”的奇景。那时你单膝跪地向你对象求婚,你对象肯定感动得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