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泰戈尔的《沉船》吧
简介:《沉船》是为娱乐读者而写的,被译成世界多种语言,受到令人吃惊的欢迎,这可能与曲折的情节和轻松的笔调有关。小说写印度知识青年罗梅锡与梵社姑娘海敏丽妮相爱,但教派和信仰不同,父亲迫使罗梅锡去远方结亲。归途遇上风暴,船翻落水,父亲、岳母诸亲人罹难。罗梅锡与一位名叫格姆娜的姑娘被冲上沙滩,因婚礼时,没有相面,两人误认为夫妻。罗梅锡最先发现这个差错,但他出于同情,不伤格姆娜的心,没有揭穿,把她送进女子学校学习;而自己向海敏丽妮求婚,正要办喜事,格姆娜与罗梅锡的纠葛被人揭穿,罗梅锡又不申明,急于外出寻找格姆娜的夫家,海敏丽妮无奈由兄长解除婚约。当得到罗梅锡向海敏丽妮说明情况的一封未发出的的信时,格姆娜才知道自己的遭遇,于是她离开罗梅锡,外出帮佣,寻找丈夫。格姆娜的真正丈夫纳利纳克希也在那场风暴里落水被救起,那时已成为海敏丽妮的导师。后来两人产生恋情,订了婚。恰巧,格姆娜找到纳利纳家帮佣,罗梅锡经多方努力向男女双方家眷说明了原委,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自己走向“茫茫的世界”;海敏丽妮第二次解除了婚约,离开了纳利纳克希。 整个故事的发展出于偶然因素:没有相面,遇上风暴,邂逅相遇,迟疑不决……但偶然寓于必然之中,没有教派和信仰的藩篱,没有传统婚姻的陋俗,没有主人公主观的疑惑和精神重负,有情人终会成眷属的。所以泰戈尔通过那支生花妙笔细腻地描绘了罗梅锡与海敏丽妮的纯真爱情以及不幸遭遇,控诉了吃人的礼教;同时,作家既批评了罗梅锡的软弱和动摇,又颂扬了他那关心和同情别人的高尚品格。泰戈尔正是通过罗梅锡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泰戈尔总是把爱雨和关怀洒在女子身上,格姆娜的天真、执著,海敏丽妮的书卷、哀婉,使人掩卷,难以忘怀。
生平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他的父亲戴宾德纳特·泰戈尔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家中的第14子。
泰戈尔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187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6年,他发表《新月集》,成为印度各级学校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抨击英国殖民统治政论文章。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荣誉的人。
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反对这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为此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一个按他的设想设计的学校,这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1941年,泰戈尔在其生日留下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演讲《文明的危机》,数个月后与世长逝,享年80岁。
扩展资料:
一、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孟加拉语: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在西方国家,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
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二、文学成就
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国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都使用了泰戈尔的诗。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孟加拉河流域,多以抨击殖民主义统治,斥责封建道德习俗为主题。《太阳与乌云》、《饥饿的石头》、《妻子的信》都是永远受人喜爱的名篇。
世人一致认为长篇小说《沉船》、《戈拉》是泰戈尔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孟加拉文最伟大的小说。《沉船》通过青年大学生罗梅西曲折复杂的恋爱、婚姻故事,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与争取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之间的尖锐矛盾,批判了包办婚姻以及青年男女婚前不允许见面的陋习。
《戈拉》则通过着力塑造爱国知识分子戈拉的形象,提出了消除宗教偏见,实现各民族解放才是爱国主义的课题。两部小说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当时印度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思想
泰戈尔的思想植基于古印度的泛神论,吸收了《奥义书》和《神赞》里人神一体、人我交融的哲学,用诗的语言,对生命加以肯定和礼赞。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也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四、影响
台湾日据时代诗人王白渊留学日本期间,对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文学及哲学思想产生兴趣,同时也对甘地的印度独立运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致盎然,并且寄予高度的期望。
他分别在1927年撰写《诗圣泰戈尔》,1930年撰写《甘地与印度的独立运动》,两篇文章都把印度的文艺复兴与独立运动,视为亚洲从帝国主义解放的先声。
王白渊的代表作--日文诗集《荆棘之道》,诗文流露的生命观、美学观,以及一些作品的用字遣词,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梵我不二”的哲学思想与诗作风格的影响。
参考资料:
问题一:《简 爱》的结局圣约翰怎样了 简・爱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她的仅有的积蓄花光了,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简爱住了下来,圣约翰为她谋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不久,圣约翰接到家庭律师的通知,说他的舅舅约翰简去世了,留给简二万英镑,要圣约翰帮助寻找简・爱。圣约翰发现简・爱是他的表妹,简・爱执意要与他们分享遗产。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简・爱觉得应该报答他的恩情,但迟迟不肯答应他。当夜,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爱的答复,就在简・爱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切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简!简!简!”她决定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当简回到特恩费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变成一片废墟。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切斯特为了救她,被烧伤了一只手臂并且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简・爱赶到农场,向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两年之后,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被治好了,他看到了简・爱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问题二:简爱为什么在罗切斯特和圣约翰之间选择了又瞎又残的罗切斯特 爱情的力量
问题三: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主要是因为什么 为了传教吧
问题四:《简爱》最后为什么要以圣约翰结尾? 对于简爱来说,圣约翰 里弗斯是她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男人,虽然她不爱他,但对他却怀着深深地敬意,这不仅因为他在简爱最无助绝望的时候帮助了她,而且因为他有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他处应该是一类人。还有就是简爱因为没能跟他走而感到深深地愧疚,所以在作品的最后对他做了详细的交代。同时也是真诚的祝福与赞美。
问题五:《简爱》中简爱给一个爱慕圣约翰的人画了一张像,圣约翰撕下了一条边,为什么? 圣约翰撕得不是画像,是简爱用作草纸的纸。她在漫不经心的乱画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纸上。圣约翰想确认她是不是他的表妹,又不想让简爱发现揣所以撕了纸。
问题六:简爱 圣约翰对简怎么样,简对他什么情感 一、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圣约翰――反面
宗教人物的典型
在中国读者眼里,圣约翰伪善自私,野心勃勃(祝庆英,1995:9)。他虽然表面上几乎是个几无瑕疵的圣人,本质上却是个极端自私冷漠的伪君子(杨静远,1992:20)。在原著中,圣约翰是一个奉行禁欲主义的加尔文派传教士,他号召简爱去过一种完全克制的生活,和他缔结没有世俗爱情的婚姻,去印度传教。而中国的评论家则对他的禁欲主义大加抨击,认为他代表的是“虚伪怪诞的宗教文化”,他是“用所谓的神恩来压抑人的一切情欲,是以宗教狂热掩盖其勃勃野心”(吴晶,1994:22)。与罗彻斯特相比,他“奉行的是另一种大男子主义”(张蓉燕,1992:88),是简爱的又一个压迫者。诸如此类的批判之辞,在有关《简・爱》的评论文章里比比皆是。有鉴于此,国内不少人都觉得作者在小说中对圣约翰的溢美之辞不可理喻,认为作者把“他的严厉、苛刻和野心勃勃理解成为完成拯救人类这项伟大任务必不可少的品质”极为错误(张蓉燕,1992:88),乃至指责作者“主观上没想揭露圣・约翰的伪善面目,而把他写成为一个有貌有德的正人君子”(祝庆英,1995:9)。有些学者虽然没将圣约翰与宗教等同起来,但也同样批评他“自以为是忠实地传播上帝的福音,其实是不自觉地作了可怜的宗教信条的牺牲者”(王化学,1980:104)。总之,纵观《 简・爱 》自译介到中国后的接受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这个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圣约翰形象一直作为反面的宗教人物而遭到批判。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反面宗教人物,在作者和原文本中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有必要将人物还原到原文本中进行考察。
二、原文本中的圣约翰――近乎
完美的圣者形象
将圣约翰还原到原文本中后,笔者发现,原文本中的圣约翰,和中文译本以及中国读者眼里的圣约翰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换言之,圣约翰这个形象,在译介到中国之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以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祝译本(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例,小说英语原文本中用来刻画圣约翰形象的许多中性词,在祝译本中都变成了贬义词。如原文中圣约翰对自己的描述,“I am simply, ……a cold, hard, ambitious man ……my ambition is unlimited; my desire to rise higher, to do more than others, insatiable”在祝译本中被译为“我……只是个冷酷无情、野心勃勃的人罢了。……我的野心是无穷尽的;我希望往上升,希望比别人做更多事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见祝译本,第492页)。此处的“a cold, hard, ambitious man”被译成“冷酷无情,野心勃勃的人”,“ambition”被译成“野心”,“desire”被译成“欲望”。又如圣约翰的妹妹对他的描述:“……he hides a fever in his vitals ……he is inexorable as death”被译成“他的内心隐藏着一种狂热……他像死神一样无情”(见祝译本,第467页)。此处的“狂热”“像死神一样无情”都是明显的贬义词。这样的译例不胜枚举。其实在通读原文本后我们不难发现,圣约翰的“野心”无非是去印度传教;所谓“往上升”(有些译本甚至译为“往上爬”),无非是想在宗教事业中有一番作为,而非在世俗社会中的追逐名利;说他“像死神一样无情”,也有欠公允,因为“死神”是迫害者的代名词,而圣约翰并没有迫害过任何人。他也并非全然无情,他深爱着“天使般的”奥利弗**。只是他认为简能吃苦耐劳,具有一个传教士>>
问题七:简爱 圣约翰对简怎么样,简对他什么情感 我告诉你是怎么回事,这个圣约翰跟故事最早出现的那个亨利是同一个人,都是作者的哥哥波兰威尔,而“与军官私奔”的黛安娜和“心如蛇蝎的美人”的乔安娜则都是作者的妹妹爱米莉・勃朗特。
作者写到简爱出走那段,是出于道德和爱情的思想斗争才离开她男朋友的,而简爱对待自家兄妹的态度和先前有了剧烈的变化也反映她做出了决定,她决定包容罪恶,来维护爱情。
她是这样想的,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罪,修女学校用体罚的方式杀害了简的朋友海伦,然后捏造出体弱多病的谎言,没有人相信简爱的话,所以简爱只好沉默,参照对比,她的爱人所做的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况是为了爱她才这样做,而故事前曾反复提到简爱迫切地希望人们能够喜欢她。而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所以简爱决定帮助罗切斯特隐瞒杀害前妻的罪行,并假装相信了前妻发疯的那段拙劣的谎言,从此两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问题八:《简爱》:1圣约翰怎样发现与简爱的亲戚关系?简爱如何分配她获得的遗 圣约翰无意中发现了简爱的画作草稿上的名字才知道关系;简爱把财产平均分给了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所以包括简爱在内的四个人每人五千磅;圣约翰教简爱印度语,目的是让简爱嫁给他并且一起前往印度传教
印度剧迷失的爱结局,最终一场真实的欢爱打破了一切虚幻,女主人公发现了渣男只把自己当泄欲工具,感到愤怒,愤怒之后也让她清醒过来;男主人公发现离开女友,自己其实也一无所有,所以感到恐惧,恐惧也让他清醒了过来。所以当男主人公回头向女友求婚,女主人公却坚决地拒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