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如今在北京,“剩女”数量就已经突破了80万,拿下世界之最,而全国的“剩女”数量,更是居高不下,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庞大的剩女群体,吸引了影视圈的关注,为此以色列导演专程与美国PBS合作,采访大量大龄女青年,拍摄出纪录片——《剩女》,揭露中国大龄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辛酸。
01、为了婚姻,我放弃了北京高校的工作
广东的夏,漫长而炎热,这让初次南下的北京女孩盖琪颇有些不适应。
来广东前,盖琪是一个生活在书香门第的乖乖女,家庭氛围熏陶下,盖琪从小便品学兼优,一路拿下博士文凭,又当上了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算得上是无数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学业事业一路顺风顺水的盖琪,也有着自己的烦心事。从小盖琪就在书山题海里埋头苦读,一直没和男生交往过,等到博士毕业后,盖琪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许多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唯有自己的终身大事,仍是八字没一撇。
一开始,盖琪安心在大学教书,择偶观念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的一场重病彻底改变了盖琪的整个世界。
盖琪还记得,当时父亲因帕金森综合症住院,盖琪每日奔走在家与医院之间,既要照顾重病的父亲,还要安慰年迈的母亲。
工作自然是完全顾不上了,就连盖琪的生活也乱成了一锅粥。母亲天天在盖琪耳边唠叨,若是盖琪结了婚,如今也能多个人搭把手,直说得盖琪的心乱如麻。
病房里连日辛苦并没能换来圆满结果,盖琪的父亲最终因病医治无效过世。或许是为了转移父亲去世的忧伤,也或许是即将踏入40大关的现实压力,一直对婚姻无感的盖琪终于走上了恋爱之路,每日化妆约会忙得不亦乐乎。
盖琪的男友是农村人,年纪比盖琪小,但盖琪并不在意这些,世俗的压力让盖琪在一年内快速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三步曲。
婚后,盖琪辞掉了北京的工作,随丈夫来到广东,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但,这段人生是否如意,便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这正如盖琪对记者说的那样:“婚姻不是一个成功的结局,但是就阶段性来说,我现在很快乐。”
02、爱我,就请尊重我的婚姻观
盖琪赶在40岁之前成功把自己嫁出去之际,同为北京女孩的徐敏正在妈妈的逼迫下,一次次走上相亲的道路。
一次,某个相亲对象向徐敏射出了丘比特之箭,徐敏见那个男孩颇为阳光,又是留学硕士,心动之下忍不住与对方接触起来。
谁知一聊之下,两人竟越谈越投机,徐敏第一次有了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浪漫,回家后便将迫不及待地将男生的情况告诉了妈妈。
“是北京户口吗?”妈妈问。
短短一句话,将徐敏拉回了现实。徐敏苦笑着摇摇头,然后在妈妈的斥责声中开始另一场相亲之旅。
凡事听从妈妈的意见,似乎已经成为徐敏感情世界里的潜规则。只要交往对象不称妈妈的意,徐敏就得无条件与对方分手,重新寻找妈妈心目中的乘龙快婿。
偏偏妈妈对未来女婿一向高标准严要求,这也让徐敏的相亲之路屡屡碰壁。一次次的失败不断刺激徐敏脆弱的神经,以致她一度要靠着心理医生来修复情感创伤。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徐敏哭着告诉医生,自己害怕“不听妈妈的话,就会被抛弃”,强烈的不安让她选择做一个乖乖女,哪怕妈妈对自己的私人感情横加干涉也不敢多言。
但长期的隐忍带来了无可弥补的心理创伤,医生建议徐敏与母亲多交流,敞开心扉才能战胜病魔,但从小逆来顺受早已让徐敏失去了平等与母亲交流的能力,原本只是让母亲不要干涉自己感情的简单沟通意外引发了一场母女大战。
徐敏多年隐忍的情绪一朝爆发,她歇斯底里地冲着母亲大喊大叫,亲手撕碎了自己多年来乖乖女的人设。
母亲气得摔门而出,留下徐敏在一地鸡毛的情感世界里,独自品尝亲情与爱情的苦涩滋味。
03、我能处理棘手的案子,却搞不定自己的婚姻
徐敏的烦恼,同样生活在北京的女律师邱华梅感受最深刻。作为资深律师,职场上的邱华梅干练、稳重,一桩桩难缠的纠纷邱华梅解决起来不过谈笑之间。
然而,职场的光鲜掩盖不了邱华梅生活中不堪的一面。大龄未婚的她,成为了整个家族的笑柄,外甥直呼她为“光棍姨”,而姐姐更是对她说,再不结婚就去嫁给村里的老光棍。
家里的压力,迫使邱华梅不得不走入相亲市场,但名校经历与事业上的成功,让邱华梅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骄傲,以致她在见到红娘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要求有点高”。
邱华梅所谓的高要求,其实就是希望男方受过良好教育,最好婚后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然而这些要求却遭到红娘的无情反驳,她直截了当的告诉邱华梅说:“你都30多岁了,年纪不小了,医学上35岁就是高龄产妇了,你提这么高的要求,很难找对象啊”。
邱华梅说:“我可以不要孩子”。
谁知红娘一听这话,惊得直呼道:“什么?女人怎么能不生孩子呢,我看你注定是嫁不出去了”。
一场婚介就这么不欢而散。回到家后,邱华梅鼓起勇气,对围着自己问长问短的亲戚们说:“我想,我还是单身好”。
说完这句话,邱华梅便平静地面对亲戚们带来的狂风暴雨,任凭家人说之再三,邱华梅始终不肯去为了结婚而结婚。
但邱华梅的选择没有得到家人的包容,在家人喋喋不休的逼婚下,一直以成功女强人形象示人的邱华梅,也忍不住崩溃地对着家人大呼:“不结婚要判刑吗?”
带着忧伤的呼喊,耗光了邱华梅对婚姻的全部憧憬,最终邱华梅不得不在重重压力下,选择鸵鸟策略留学法国,躲开家人,也躲开社会对大龄单身女性的歧视。
不同的大龄女性,同样的催婚命运,这似乎让人们想起生活中,时时萦绕在单身女性耳畔的那句话:“再不结婚就晚了”。
特别是女性偶然要换个灯泡通个厕所,四处寻人帮忙时,一些人更是对着单身女性指指点点,末了不忘说一句:“要是结了婚,哪有这些麻烦”。
在父母一辈的人看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似乎天经地义,但婚姻并不能包治百病,两个人的结合,不一定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有可能变得更糟。
无论男女,婚后都面临着失去单身的自由,这让许多人对结婚望而却步,而对于女性来说,婚姻的另一重风险,是婚后生养子女对职场生涯的巨大负面影响,很多女性甚至被迫放弃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事业,成为全职妈妈。
所幸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兼容并包,这也让婚姻不再成为一个必选项,人们渐渐对婚姻有了新的思考,单身与大龄未婚亦不再被视为社会另类。
当婚姻回归个人选择,当社会对大龄剩女更加宽容,人们或将不必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步入婚姻。
人生终归是自己的,不歧视剩女,也不崇拜单身,觉得结婚开心就结婚,觉得不结婚幸福就不婚,活得简单而纯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便是女性最美好的样子。
这样的求婚方式我不羡慕,原因有:
1、每个人理想求婚方式不同;
2、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心态;
3、属于别人的美好回忆祝福就好。北大补授学位仪式现场惊喜求婚,据现场人士说还是蛮感动,求婚时间也很有分寸感,收获满满祝福和网友羡慕,并且官微发博祝福,这也算互联网新颖祝福方式了。虽然部分网友都说求婚方式令人羡慕,但是我刚好属于不羡慕范围,我更多是对男女双方祝福,羡慕大可不必,每个人生活都有值得被人羡慕的点和不可言说的痛。
个人也看到了求婚视频挺感动的,这对未婚夫妻从北大相识到北大毕业,再到北大求婚,不知道会不会在北大举行一场婚礼,更被网友称之为学霸恋爱,果然人们对于学霸光环总会有莫名崇拜,当看到感动求婚视频祝福后,不知道这对未婚夫妻是否也要考虑现实因素,不需要考虑的话,说明两个更注重感情,更加说明经济基础决定感情上限。
身为普通人,祝福他人是礼貌,自身不可轻易把婚恋想得如此简单,毕竟普通人要考虑现实因素和其他因素,过好自己生活更重要,你同样也可以满足爱人心中求婚方式。对于北大硕士和北大博士的爱情,他们只是选择了对自己爱情影响颇深的北大,北大光环让两个人求婚现场被放大,让更多人看到并祝福这对未婚夫妻。
两个人的求婚,让我看到了北大有志青年,同样不缺郎才女貌的爱情,不是所有的学霸都头发稀疏,只懂事业不懂爱情,减少了部分人对工科男的偏见。也让我明白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爱情更容易被人祝福,同时我也关注到学无止境重要性,希望我也有一天能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最后祝福两个人幸福相伴一生一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