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哲理诗与叙事诗]席勒

[席勒的哲理诗与叙事诗]席勒,第1张

  与歌德齐名的德国文学家、伟大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被誉为“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的代表,而在他自己眼中则是“不屈服于任何王侯的世界公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体裁的作品,其诗歌是继戏剧后最主要的艺术成就。

1787年,席勒脱离狂飙运动,由于无力改变德国现状,他企图逃离现实,于1787-1796年间沉醉于康德哲学与美学中。1794年席勒与歌德联盟,在歌德的鼓励下重新开始写作,开始了与歌德十年的合作,这十年正是古典主义的最高峰,也开始了席勒人生的另一个辉煌的时期。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哲理诗及叙事诗,如哲理诗《理想与生活》,并于1797年同歌德共同完成了一系列优美的叙事诗,如《潜水者》《手套》,而这一年也被称为“叙事诗年”。

席勒的一系列哲理诗与叙事诗是在古典主义特殊的历史、文化、写作背景下诞生的,必然会深深烙下古典主义的印记,它们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艺术特色。

一、体现了艺术的典雅性

古典主义的核心就是温克尔曼《关于模仿占希腊绘画与雕塑艺术的思考》中关于古希腊美的观点:高贵单纯,静穆伟大,即艺术要表现典雅。诗作不能太理性,也不能太感性,要达到二者的统一;诗中人物不能大悲或大喜,否则无典雅可言。如,在叙事诗《手套》中,诗末骑士将手套还给贵妇时只说:“女士,我不贪图你谢恩!”便离开了她。言语没有多少激情,少了席勒在狂飙时代激昂的青语宣泄,多了一份典雅与稳重。这言语中既有维护尊严的感情,且没有激动到失去理智,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艺术的典雅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语言上,为了配合诗中的典雅气氛,诗作语言上也是用高雅而整齐的语言,无口语,且多用韵文体。如,《潜水者》就是韵文体,书中第一节这样写道:

Wer mir den Becher kann wiederz eigen,

Er mag ihn Bchalten,er ist sein eigen

这里就押了eigen的韵,通过押韵让整首诗整齐,也让读者从音调、语气、用词上感受到诗的典雅性。

二、追求古希腊的和谐美

为了追求完整与完美的人性,席勒模仿古希腊文化,追求创造人类理想的世界和理想的人,追求古希腊的和谐美,人文精神之美,即自由、人性、和谐和崇高,因为古希腊文化中有最完美、最纯粹、最崇高的人或神,而在崇高完美下组成的世界才是席勒所向往的理想世界。哲理诗《理想与生活》中最后两节就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赫拉克勒斯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是宙斯和阿尔克墨涅所生的儿子。他因杀死伊菲托斯,寻求赎罪,卖身为奴在吕狄亚女王翁法勒的宫中服劳役。他一生除暴安良,完成了几件英雄业绩,其中有驱妖牛、除海怪、擒狮、斩龙,到世界尽头夺取金苹果,解救普罗米修斯等。他死后化人为神,而一直心生嫉妒的天后赫拉最终也与他和解,并把生女青春女神赫柏嫁给他为妻。从这个神话中可以看出赫拉克勒斯身上闪烁着古希腊所有的人文精神:崇高、勇敢、正直、是真正的英雄。而最后赫拉克勒斯超脱人身,化人为神,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作者也正是用这种肯定的写法从另一个侧面弘扬人性的完美。

席勒的叙事诗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潜水者》中席勒引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卡律布迪斯,它是一个妖怪。荷马的史诗《奥德修记》中记载卡律布迪斯是一个水怪,每天吞吸黑暗的海水,它“每天吐出三次,吸进三次,非常恐怖”。潜水者与它的搏斗正体现了潜水者的无畏勇敢,虽然最终没有战胜卡律布迪斯,但他的人格精神却是崇高的,周围围观的贵人,甚至是国王的公主都愕然于他的勇敢行为。在席勒创造的人物画廊里,时刻都贯穿着品质高尚的优秀人类与合理的理想世界。

三、体现了反叛精神

虽然在古典主义时期,席勒追求和谐美和典雅的艺术,但这并不表示席勒诗中的反抗精神有所减弱。可以说席勒一生都具有反抗精神,无论狂飙还是古典时期。《理想与生活》第五节中这样说道:

芬芳的胜利花冠在那里飘动,

并非要你把战斗放松,而是让筋疲力尽者消除疲劳。

在第六节中这样写道:

这儿,只有勇气能赢得奖品,

它在竞车场的决胜点招手,

只有强者能够征服命运,

弱者总要居于人后。

这两句说明战斗尚未结束,对抗仍须继续。

席勒的这一系列优秀的哲理诗和叙事诗不仅展现了德国文学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特点,也闪烁着各自与众不同的光辉。

席勒的哲理诗具有强烈的哲学性,这与之前席勒钻研康德哲学有很大关系,康德的“最高存在”理论和唯心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席勒。《理想与生活》第一节说:“幸福的天神在奥林波斯山上,生活就像轻风一样,永远澄明、清如明镜而平稳”,诗尾赫拉克勒斯超脱人身,化人为神,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都显示了席勒心中的“最高存在”。而在第八节中这样说道:

要使顽石造型而赋予了生命,

那时,就要使辛勤的神经紧张,

就要坚持不懈,集中思想,

才能使物质要素俯首听命。

这里面,意识超越了物质,其实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

此外,席勒的哲理诗并不枯燥乏味,缺乏感情,诗中表达的人文思想同样在感情上激荡着读者的心灵。《理想与生活》第七节中这样写道:

可是生命的洪流,为岩礁阻拦,

虽然冲得怒沫飞溅,

如果流过“美”的荫凉的寂静,

就会显得平稳且和缓。

从中可以看出诗的语言不仅优美,还有类似抒情诗般感染人的力量。

席勒的诗不仅表达了明确的哲理,同时又是一首优美的诗歌。由于席勒能出神入化地使用语言,以诗歌手法而不是以逻辑手法表达含蓄的真知灼见,使作为诗歌主题的明确哲理更显深刻,更加生动有力。

席勒的叙事诗也别具特色,它将戏剧性、叙事性与哲理性融合在一起,诗中充满戏剧冲突,悬念迭起,情节动人,可以看出是出自戏剧家之手。连歌德也承认席勒的长处在于“抓住了戏剧性的瞬间”。在他的叙事诗《手套》中,诗人用前四节描写斗兽场上的紧张气氛。看台上人头攒动,场地上凶兽对峙。一场龙虎斗即将爆发。加上两只豹子参战,搏斗必然会凶狠惨烈。偏偏就在大家凝神屏息,鸦雀无声之际,一只手套从看台上掉进这群猛兽当中,全场愕然。诗人这时才引出人物。虚荣心重,善于玩弄恋人感情的贵妇人居然要求她的骑士为她从猛兽中捡手套,以此考验他的爱情。下面情节的发展高潮迭起。先是骑士在众人惊愕之中,从容不迫、不动声色地进入危机四伏的场内,捡回手套,接着在这位贵妇人洋洋自得之际给她出人意料的回答。席勒用短短七节诗竟演绎出这样富有深意的一出戏,的确独具匠心。

而席勒的叙事诗也往往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歌颂爱情、勇敢与道德,另一方面暴露虚伪、残忍及阴险。如《手套》中歌颂骑士的尊严,而暴露贵妇人的虚伪;《潜水者》中歌颂潜水者的勇敢而暴露国王的残忍。

总之,席勒的叙事诗体现了席勒高超的语言掌控能力和安排情节的能力,说他是“天才般的诗人”没有丝毫的夸大其词。

无论是哲理诗还是叙事诗,诗人那些炽热的诗句饱含典雅的艺术特色,同样不失反抗的精神,它们一直激励着德国人民去争取自由、反抗压迫。他与逆境奋斗终生的感人事迹,他的文章风骨、高尚的人格,使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始终像一颗明星闪烁在天际。

随着时间的消逝,诗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现今我们是否有必要再次重新解读席勒的诗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答案是肯定的。人性不灭、人性长存,讴歌人性的诗艺作品不会因时光消逝而减少魅力。在新世纪,诗人席勒正光彩夺目地向我们走来。正如张玉书所说:“人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怀念他、热爱他、尊敬他。虚名如流星,一闪而过,转眼消失于沉沉夜空,而席勒崇高的精神,犹如日月,横贯长空,昼夜光照人间,直至永远。”

参考文献:

[1]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

[2][荚]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6

[3]张玉书,席勒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出生在一个军医家庭,少年时代受宗教教育, 1773年被符腾堡公爵送入军事学校,毕业后当过军医、剧院作家等。1794年和歌德交往,共同创造了德国的古典文学。他从1776年起就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等,1782年上演的以反抗暴君为主旨的《强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在戏剧方面的重要成果。此后,写有悲剧《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诗体政治悲剧《唐·卡洛斯》,诗歌《欢乐颂》等。

席勒

《阴谋与爱情》是一部唤起民族觉醒的伟大作品。其作者是约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利希·冯·席勒(1759~1805年)是和歌德齐名的杰出的德国诗人和戏剧家。13岁时,席勒即被符腾堡公国公爵强行送入军事学院,过了8年囚徒式的生活。然而,这种军事训练反而培养出席勒对封建专政的强烈憎恨和对自由的渴望。1782年,其第一部剧本《强盗》在曼海姆剧院上演,未经公爵允许,席勒越境观看,因而被关进禁闭所。席勒不堪忍受,遂逃离斯图加特,后流寓魏玛结识歌德,成为德国文化“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之一。《阴谋与爱情》一剧,和席勒在符腾堡公国的生活体验有关,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席勒的诗作《欢乐颂》经贝多芬谱曲,已经唱遍全世界,成为音乐宝典。

《〔德国〕席勒·旅人》经典诗文赏析

当我还是年轻健壮,

我便去飘泊流浪,

撇下少年的轻狂,

留给我父母家庄。

一切家业,一切财产,

我欣然托别人照管,

有旅人的轻杖作伴,

去呵,凭我天真烂漫。

一个强烈的憧憬,

一个模糊的使命,

督促我: “这是前程,

去吧,路,永远上升。”

“到了一扇黄金阙,

那末,你便踏进去,

里面,人间的一切,

像天上,不朽不灭。”

暮去朝来无尽期,

我永远永远不憩息;

但我所求所望的东西,

始终还是个秘密。

山岳挡住我前途,

狂涛困住我脚步;

我拓开悬崖的路,

我筑桥把急流渡。

终于到了大川旁,

它滔滔流向东方;

我泰然信赖波浪,

霍的投入它胸膛。

川上澎湃的波澜,

把我冲入大海里面,

眼前是空阔无边,

目的地,我不曾接近。

呵,没有道路可通连,

呵,我头顶上的苍天

永远不会接触地面,

“那边”呀终不成“这边”!

(缪灵珠 译)

作为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席勒却终身受困,贫病交加,为生活所累,从年轻时到四十八岁病逝,他到过欧洲的所有主要国家。一八○四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天,席勒还渴望出国旅行,认识外部世界。所以《旅人》一诗可看作诗人的夫子自道。

这首小叙事诗情节简单,塑造了一个“少年飘泊者”的形象,描绘了他的一段飘泊经历。一身来去无牵挂,浪迹天涯,出自少年天真浪漫的天性, 但并非心血来潮。强烈的憧憬来自心中的使命感,虽目标“模糊”,但是那么真实。 “这是前程,/去吧,路, 永远上升。”近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永恒之女神/引导我们上升。”这位少年浪迹者身上反映出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进步和对前途的上下求索,反映出他们对理想的向往和模糊朦胧的使命意识。

“黄金阙”的世界闪耀着诱人的七彩之光,诱惑“飘泊者”登山履平, 日夜追寻。在希腊神话中,东方永远是一片神秘乐土,黄金铺地,美玉成山, “飘泊者”投入东归的大川,毅然决然,义无反顾。“飘泊者”信念坚定,意志顽强,对前途看得很乐观,又很清醒。通往目的地无捷径可寻,路途迢迢,飘泊者的经历实则是一代年轻资产阶级艰难的心路历程的象征。

这一位少年飘泊者可看作那个时代进步的新兴阶级的整体形象,他上下求索的追寻可理解为资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社会解放道路之曲折艰难。诗中的“山岳”、 “狂涛”、 “悬崖”等象征语言揭示了现实社会之可怖可憎。手法上的总体象征为诗增加了内涵的厚度,它不是单层面的, 《旅人》亦可理解为诗人作为一个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陷困窘而矢志不泯、追求自我人格的完美和社会理想的实现。“旅人”追求的东西“始终是一个秘密”, “黄金阙”亦不过是个空中楼阁,与现实生活离得远远的。这大概是时代和作者本身的局限吧。

这首诗以四句作节,均齐整一,采用第一人称表白形式,大胆真实。诗中的意象都不具体,带有明显的象征意味。

(余长新)

锁钥

〔德国〕席勒

你要认识你自己,就去看别人的举动。

要了解别人,就窥看你自己的心。

(钱春绮译,选自《席勒诗选》)

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性格沉静多思。他的思想多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写的诗也介乎于诗与哲学之间。1794年,席勒致信歌德说道:“在该搞哲学时,诗人催促着我,在要写诗时,哲学的精神又使我忙得不亦乐乎。想象力妨碍我的抽象思维,枯燥的悟性妨碍我的诗作,至今还是常有之事。”正如自己意识到的那样,席勒的抒情诗,常常缺少抒情味,但却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格调高超的表现手法。他的诗在德国思想诗(又称哲理诗)中占着重要地位。

《锁钥》这首小诗写于1796年。在此前的两年,席勒和歌德开始合作,席勒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写了一些批判当时社会的警句。《锁钥》这首小诗仅两行,写得相当精练、准确、有概括力。看上去写的是“锁钥”,读下来又让人觉得不只是在写锁钥,极富哲理意味和启迪性。这很像我国诗坛上的微型哲理诗,仅有三两句概括力、想象力很强的话,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

(蒋维扬)

《阴谋与爱情》([德]席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Wqn8hHbLVB7Hk8fJGIy5g

密码:wqyn

书名:阴谋与爱情

作者:[德]席勒

译者:杨武能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页数:192

内容简介: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作家、诗人席勒青年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该剧通过一对门第悬殊的年轻人由相恋而毁灭的故事,对荒*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做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作者简介:

费里得利希·席勒生于1759年11月10日,逝于1805年5月9日。席勒是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无论剧作、抒情诗和叙事诗都充满着愤怒的抗暴精神和要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他反映政治的暴君,也再现教会的专横,他对冷酷的现实强烈不满,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未来。

《欢乐颂》是在诗人生活中最幸福的时期,在席勒与克尔纳的友谊的影响下创作的。他们两人的友谊保持了终生,但在他们刚认识的头几年里关系特别亲密。1785年4月,26岁的席勒离开曼海姆投奔莱比锡友人克尔纳的住处。在僻静的哥利思村,席勒有感于朋友的情谊和温暖,写下了长诗《欢乐颂》。1786年,诗作在《塔丽亚》杂志上发表。三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从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看,这首诗具有典型的“枉飙突进”运动的气度和风骨:热情洋溢,光彩照人。他远不止是歌颂私人间的友谊,而是上升到了德国的哲学理想性,高度表达了席勒的最高理想:“自由、平等、博爱”和“真、善、美”。

《阴谋与爱情》

Love and Intrigue

JCF席勒的代表作。5幕悲剧。1784年首演。穷乐师米勒的独生女露易丝与宰相之子斐迪南热恋。宰相为攀附公爵,欲让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本性纯洁的米尔佛特夫人不忍拆散这对年轻恋人,远去他乡。但公爵的决定已公告全国。斐迪南激烈抗议无济于事,宰相胁迫露易丝给卫队长写假情书,又将情书故意传入斐迪南手中。斐迪南悲愤不已,找露易丝对质,不料露易丝竟承认确有其事。她爱斐迪南,但无力逃出罪恶的陷阱。斐迪南在绝望中往柠檬水中放了毒药让露易丝喝下去。露易丝临死前说出了宰相的阴谋。恰在此时,宰相赶到。斐迪南指责他逼自己的儿子杀死恋人,还将夺去儿子的生命。说罢将杯中剩余的毒液一饮而尽,这对纯洁的恋人双双死去。

剧中,露易丝的纯洁、米勒的自尊、米尔佛特夫人的善良、斐迪南的热情、正直与轻信、宰相的卑鄙无耻与残忍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结构完整,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尤以在矛盾纠葛中展示人物性格见长。

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活在15世纪的西班牙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跟着又把那个少女的父亲谋杀了。

那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是不会名留青史的,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例如,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长诗;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歌剧;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故事写了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

随着光阴的流转,历史的唐璜演变成传奇的唐璜。传奇的唐璜是一个见到女人便要把她引诱上床的男人;传说他每天晚上跟一个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

现代唐璜的定义是一个好色徒,他要占有最大多数的女人的肉体来满足他的男性虚荣感。所以,唐璜式的性是完全没有爱的性。

唐璜所追求的只是女人的肉体;他跟女人发生性关系向来不把感情放进去;他也从来不用金钱去买性;他要本着他的男性魅力来引诱女人跟他上床。当他得到了一个女人的肉体,他便立刻转移目标,寻找新的征服对象;因为他要不断地征服女人,他的男性虚荣感才能保持它的充满状态。

下面举两个实例来作示范。两个实例里面的男人都是典型的大唐璜。

马丁是一个丹麦的工业发明家,他的发明品并没有成为举世闻名的畅销品,但他扮演唐璜倒是成绩辉煌。

他的相貌和身材都长得异常的英俊,风度翩翩,绅士礼貌十足,衣着讲究。他一生结婚三次:头一个太太是芭蕾舞星;第二个太太是**明星;第三个太太是时装模特儿。三次婚姻都以离婚终结,就是因为他结了婚也不能压制他那见到新的女人便非要追到手不可的唐璜心理。

马丁自己坦白承认,扮演大情人给予他人生最大的乐趣。现在,让我们看看马丁扮演大情人的手段。

马丁进入任何餐馆,坐下来后,他的眼睛便像探射灯那样,向餐厅的四周搜索。当他看到只有女客在座的桌子,他的眼睛便亮起来。只要女人的样子长得不错,气质还算不坏,年纪不太老,便是他那天晚上的征服对象。他立刻吩咐侍者把一瓶葡萄酒送过去;那位女士当然好奇地问,酒是谁送过来的。此时,马丁便用多情的眼光向那位女士打招呼。

当那位女士把正餐用完了,马丁便走过去,很有礼貌地作自我介绍,请问女士准不准许他坐下来,陪她一起喝咖啡。马丁一坐下来,便鼓其如簧之舌,向女士大灌迷汤,称赞她何等美丽!何等迷人!当然,他说话的时候,脸上摆出诚恳万分的表情。

“在我的一生里,”马丁对他的每一个猎物都这样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像你这样具有独特风味的女人!”这句话是从马丁的口里机械性地喷出来,但每次都射中女人的心,得到致命伤的效果。

女士把马丁灌给她饮的一大碗迷汤一滴不剩地喝光了,被迷得魂飞魄散,相信眼前这位英俊的绅士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她当天晚上便愿意跟马丁上床风流。

马丁很小心,永远不带任何女子回到他自己的家;他不是跟女士回家,而是另找中立的地方。一夜风流之后,马丁便不愿意再见到那个女子。他顶多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而该电话号码是属于他朋友办公室的。如果那位女士打电话到那里去找他,她只会得到一句留言:马丁到外国去了,或者是他不在那里工作了。

就是这样,马丁一生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大情人,百战百胜,出猎必有所获。当他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两腿无力走路,躺在老人院的床上,没办法再出去狩猎女人。他认为他的人生失去了乐趣,不值得再活下去。在一个晚上,他多吃点安眠药,一睡不醒。

一代大唐璜,因为再不能征服女人,人生无趣,便与世长辞。

二、诗

《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长诗之一,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拜伦在《唐璜》中曾说此诗他将写一百章,但是,在写成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的一小部分后,他就前往希腊参战。

作者介绍

长诗《唐璜》的作者拜伦(1788-1824)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18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