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大概都差不多: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的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红伞护其走至礼车(这个一般都省去了而由新郎抱上婚车)(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到达男方家也需要燃放礼炮。
知识拓展男方去女方家接亲流程:
1、出发。新郎可以从父母家出发,也可以从新房出发,如果婚车需要扎花车,也可从扎花车的地方出发,这就没有具体规定了。只是要记住出发前给每个婚车车队的司机每人发一个喜袋(红包+喜烟)和一张路线图,摄像车上要有一个认识新娘家的人。
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发,只要避开高峰就好。到的太早只会让自己更累,但是也不能太晚了,防止会有突发事件发生。当然,什么时候出发还要考虑到路程的远近、路况等。
2、堵门。堵门是迎亲中对新郎最大的考验,新郎一定要注意两点。
1)要哄:哄伴娘,哄新娘的亲戚朋友,至于是用红包哄呢,还是用行动来哄,就看新郎咯。
2)要忍:不管怎么刁难,新郎都不可以红脸,切记切记!当然,新娘那边堵门别全是要红包,可以多弄点儿游戏来难为难为新郎,这样既热闹,又有气氛,比干要红包好得多。
还得提醒大家:堵门别太过了,大家都是为了热闹,点到为止就好。
3、求婚。新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进门了,可以见到新娘啦。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动作要连贯、漂亮、一气呵成。
4、敬茶。求婚完毕后就要向长辈敬茶改口了,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如果摄像是单机摄像的,新人和父母不要面对面的站,这样拍出来的视频会不好看,最好能站成45度角。
5、找鞋。终于要出门了,新娘的鞋子还是一定要找的。这找鞋子就要看新郎的人缘了,平时和新娘家的亲戚多走动走动,这时候会比较好过关,如果“买通”了伴娘,也会比较好办。如果事先毫无准备,那就只能发动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帮忙找喽。
6、出门。终于要出门了,新娘当然要由新郎抱上婚车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被尊重。如果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懂得如何尊重对方,才能在对方那里得到相应的尊重。
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如果不良行为被网友拍下,传到网上,自己将会受到人身攻击,不管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行为已经给他人造成了影响,甚至是带去了很严重的伤害。
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体现了男子气魄的强大,男子的尊严有多么重要。自古以来男儿双膝只跪父母或者是英雄先辈,男子在求婚的时候,可以向女子单膝跪地,表示对女子的爱慕,以及请求对方嫁给自己诚意。
10月27号,在安徽合肥街头出现了一幕,真的是让人三观毁尽。在网上传出来的资料中,很明显的看到有一位男子头套锁绳,被一名女子牵着跪在地上行走,引来很多围观群众进行拍照。
女子牵着男子的行为和遛狗没有什么区别,还带着男子闲逛,期间还会问男子累不累,想不想吃东西?而男子就像宠物一样,很听女子的话。
这一幕虽然引来了很多的围观群众,有一些市民看到这一幕后很难接受,并谴责两个人的行为。他们两个人面对围观群众的争议,却表现得很淡定,看样子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画面。
随后,巡逻的民警闻声赶到现场,民警看到男子跪地的行为,立马叫男子起来,但男子根本不理会民警的话,不管民警说什么,男子都不为所动,直到女子叫他起来,男子才站起来。
这件事情被网友知道后,他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朋友认为男子的行为倾向受虐,并表示这种行为在家里玩就行了,为什么要走到大街上丢人现眼。还有网友认为,两人的行为是为了炒作,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利用不雅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关注,在良心上过得去吗?还有一部分网友调侃,男子很有可能是舔狗,如果太听话的话,到最后人财两空。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他们两个人的视频后,感到三观尽毁,作为一个男子,心甘情愿的被女子当街牵绳跪行,一点尊严都没有,难道自己的面子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这种行为是为了追求刺激,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这属于一种变态的心理,这种行为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家千万不要去模仿他们。
现在是法治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大街上出现这种行为是在挑战法律吗?
不管什么原因,两人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大街上就是不对,现在是文明社会,应该把正能量带给大家。像这种负能量就应该受到大家的谴责,如果行为严重的话,很有可能触犯到法律。
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女朋友开心,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如果一个男子想要取悦自己的女友,用这种践踏尊严的方式,在女方的眼里,这是贬低自己的行为,很不值得托付。
咖啡厅、**院,鲜花、巧克力,这些都是恋爱中的情侣用来表达爱情的甜蜜的。
少年情深,一个眼神,一个擦肩而过,都能红了脸颊,乱了心跳。爱情的世界里,都是纯纯的美好,恋爱中的女人,如盛开的玫瑰花一样,绚丽多彩。
在女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渴望爱情的烂漫。而爱情的烂漫如一场烟火,绚丽多彩却稍纵即逝。
能让人羡慕的爱情有很多,但是能让人羡慕的婚姻却很少。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似乎一段爱情,只要进入婚姻,就面临死亡宣判。我们见证过幸福的婚姻,也见证过不幸的婚姻,明白婚姻不会葬送爱情,只会让爱情归于平淡。
两个人在刚开始相爱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用不完的新鲜感,这种时期叫做激情期。
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彼此的吸引力降低,给人造成一种爱情消失了的错觉,于是有人会觉得,彼此不爱了,婚姻索然无味。
只是,婚姻其实是爱情的沉淀,那种日积月累下的感情,才是夫妻之间最真实的样子,也只有爱情平淡了,才是婚姻的开始。
有的人,以为不爱了,于是让婚姻草草收场;有的人,以为不爱了,最后才发现平淡才是婚姻的真面目。
十六岁的茜茜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如果照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等她成年的时候,找一个相爱的丈夫,生几个可爱的孩子,幸福安康地过完这一生。
可这一切,都在她遇到弗兰茨并陷入爱情里的时候,戛然而止,弗兰茨是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弗兰茨是一位皇帝,他的婚姻也要屈从于他身上肩负的责任。
在母亲组织的相亲宴上,他被安排向一位叫海伦的贵族少女求婚,海伦端庄贤淑,是做皇后的最好的人选。如果没有茜茜,那么弗兰茨和海伦会因长辈命令而成婚,过着波澜不惊且没有任何激情的一生。是活泼的茜茜,让被皇权压抑的弗兰茨一见钟情。
弗兰茨第一次违抗了自己母亲的命令,坚持要娶十六岁的茜茜。那个时候的茜茜,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对处在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之中。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弗兰茨,却给不了茜茜爱情的绚烂多彩,只能给她婚姻和责任。
作为皇后,茜茜并没有多少时间和丈夫享受二人世界,更多的时候,她要陪着丈夫履行作为皇后的责任,还有生下帝国继承人的压力。还是少女的茜茜,还没享受如烟火般绚丽的爱情的茜茜,就要接受婚姻的平淡和责任,茜茜崩溃了。即使贵为皇后,茜茜也和大多数女人一样要遇到婆媳关系,而她的婆婆还是手握大权的太后。
在现有资料的描述中,皇帝弗兰茨是非常爱茜茜的,可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没有办法花很多时间陪着妻子,和她一起享受爱情的甜蜜和美好。弗兰茨对妻子的爱,体现在婚姻里的尊重与爱护上,而茜茜,却更渴望爱情的甜蜜。
茜茜非常爱美,每天都要进行几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中,皇后在单双杠上摇摆,是极其不体面的,当流言蜚语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的时候,疼爱的她的丈夫选择了尊重她并为她查封媒体。
在女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渴望爱情的烂漫。而爱情的烂漫如一场烟火,绚丽多彩却稍纵即逝。
茜茜和弗兰茨结婚的时候还太年轻,还不懂得婚姻的含义,在平淡枯燥的婚姻生活中,在婆媳得矛盾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成熟智慧的女人,却钟情于细水长流的婚姻。时间在每一分每一秒中流逝,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才是幸福的真谛。
爱情里的女人,眉梢眼角都是笑,但是笑得让人疏离。
女人的一生,既会经历如烟火般的爱情,也要接受终究归于平淡的婚姻。婚姻里,婆媳矛盾,调皮的孩子,都会让女人感到一地鸡毛,从而对平淡的爱婚姻感到厌倦,夫妻关系陷入泥潭。
最近,李兰娟院士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刷屏了,照片里李兰娟院士的先生郑院士正在切菜,准备年夜饭。这一幕,感动了屏幕下的千千万万对普通的夫妻。院士伉俪,名动天下,那一幕烟火气的画面,拨动了我们的心弦,也诠释了幸福婚姻的真谛。
婚姻的幸福,与名无关,与利无关。平淡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养育儿女的辛与欢乐,都是婚姻里,最真实的美好。
我们努力一生,终究是为了现世的安稳,岁月的静好。如烟花般绚烂的爱情固然美好,而婚姻的平淡幸福才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恋爱的时候总是甜美的,沉醉其中的恋人,在享受爱情的同时更幻想着美好的未来,那时每个恋人都坚信这份爱情会长久不衰。但真正步入婚姻后,却发现那些曾经的甜蜜被争吵所取代,最初坚信的那份长久不衰的感情也逐渐趋于平淡。
其实,在婚姻中,平淡不是件坏事,爱情需要跌宕,生活本就平淡,但不能因为平淡而失去对情感的呵护,更不能因为平淡而宣判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情感的长久在于自己的态度,更在于如何维护,只有维护好婚姻内的感情,才能一直幸福下去。
姚大的歌曲里这样唱:这一刻是你,让我懂得爱要珍惜,平平淡淡的故事里,爱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
婚姻,并非简单的一纸之约,而是两个人精神上的捆绑,婚姻的意义,在于彼此相属,并且从一开始,你们就再也不是情人,而是家人。
就像高尔基所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而你觉得平淡的婚姻生活,其实就是生活的本质,因为生活,本就平淡。
时间送与爱情最好的礼物,是沉淀下来的感情,没有了新鲜感和激情的支持,少了一份浓烈,却多了一份柔情似水。
令人羡慕的爱情,往往轰轰烈烈,令人羡慕的婚姻,却经常普普通通。
因为爱情平淡之后,才是婚姻原本的样子,更是生活该有的表现方式。吵了场架,摔了门出去,带了菜回来,继续过日子。唱着自己家里难唱的经,一唱就是一辈子,这就是婚姻。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把握在您自己手中——这就是安徽爱之侣相亲联盟铭心的格言。安徽爱之侣相亲联盟坚持婚介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诚信做人,热心奉献,孜孜不倦地为省内外广大单身朋友牵线搭桥。层次高素质好。安排相亲的过程以一对一、私密性为主,同时配以多种生动活泼的交友方式(茶会舞会餐会、旅游自驾游、八分钟集中滚动约见等等)为辅助。在这里,许多青年朋友找到了终生爱侣,许多离异朋友再获了家庭欢颜,许多失偶朋友重建了人生希望。她(他)们婚姻幸福的归宿既给我们带来了好评赞誉,也给予了我们鞭策鼓舞。我们心存感恩。是的朋友,您的幸福,就是我们甜蜜的事业!
爱之侣系安徽省暨合肥市大型征婚交友中心,会员遍布社会各界,年龄跨度从20岁 至90岁,其中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公务员、军官、医生、工程师、教师、律师、 会计师、记者编辑翻译、艺员及海外侨胞等白领精英人士占70%以上。 同时在省内外联手多家大型婚恋交友机构建立协作网或工作站,主持人均受过高等 教育,是文化型高素质的红娘团队。资料丰富电脑查询,充分选择约见及时。预定 上门登记,代理报刊市网络征友,签订国家标准中介规范认证服务合约。办公地址:合肥市三孝口百大CBD中央广场公寓楼20楼2006室。
合肥为皖之中,古称庐州,《(嘉庆)合肥县志》对合肥民俗有这样的描述:“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才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
1生活民俗
饮食 合肥城乡居民素以大米为主食,兼食其他杂粮。旧社会常有“半年瓜菜半年粮”情况,杂粮主要有大麦、小麦、玉米、山芋、南瓜、豆类等。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面食、豆类为时尚,如面条、油条、包子、豆浆、豆粉、千张等,营养、口味成为入食新的标准。合肥素有“一日三餐”之俗,平时一稀二干。解放前亦常有一日二餐情况。现在三餐之外,兼食“点心”,如包子、饼干、牛奶、水果等。合肥地区烹调以红烧、炒、炸、炖、煎为主。菜肴重色重油重味,调味品以菜油为主,佐以酱油、食盐、生姜、味精、醋、麻油等。菜肴以素菜、豆腐为主,兼有鱼、肉、蛋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均备鸡、蛋、肉、鱼等荤菜。肉类有红烧肉、炒肉丝、炒猪肝;鱼类有红烧鲫鱼、红烧黄鳝,禽类有白斩鸡、红烧鸡块、红烧鹅(鸭)块;蛋类有炒蛋、咸蛋、蒸蛋,蔬菜有炒青菜、炒菠菜、炒茄子、韭菜炒千张、青椒炒南瓜、炒扁豆、炒青椒等。特色菜有雪菜炒肉丝、卤菜(卤鹅爪、膀、头)。民间素有吃早点之习俗,如三河米饺、丰乐酱干等。另有馒头、油炸锅粑、春卷、麻花等。早年,民间有以茶、酒作饮料的习俗。近年以汽水、雪碧、可乐为主要饮料。酒,是生活中重要饮料,逢年过节,必不可少。旧时民间以散装酒为主,如“老烧酒”,如今皆饮瓶装酒,且品牌繁多、档次多样。古井、口子、沙河、文王贡、高炉家、老明光、金钟子、宣酒等品牌在市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服饰 解放前,男穿长衫、对襟,女穿旗袍为主;解放后,男穿中山装、列宁装,女穿中装、青年装。新旧杂穿,夏穿短衫、短裤。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绿军装盛行,接着流行拉链衫、茄克衫。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男女青年以穿喇叭裤、直筒裤为时尚,西服开始在城乡流行,休闲服、羽绒服、毛线衣也逐渐盛行,服装式样己冲破“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标准。色调与质料,旧时男多以藏青、铁灰、草绿、黑、白色居多,女以花色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服装花色繁多,五颜六色。布料以化纤品、开司米、毛织品为时尚。
建房 合肥地区建房多坐北朝南,旧社会多为土墙草顶结构,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有土墙瓦顶、砖瓦相间结构等。多在屋前留有一块空地作打谷场,房后建猪圈、牛棚、厕所等。旧时居民对建宅很讲究,从宅基选择、破土动工到上梁完工有一套程序。建宅前先需请阴阳风水先生看风水定宅基,富有人家更看重择基,寻龙脉,观水点穴。宅主大多选择背山面水之地。背靠山丘,象征主人有势可倚,面对池塘河溪,象征主人家有源源不断的财源。上梁时很是热闹,但必须赶在日出前,象征生活如日东升,越来越光亮。这天,亲戚朋友们也携烟、酒、糕点、红布幛等礼品前来喝酒祝贺。新宅还要张贴吉庆的楹联、贺对。20世纪80年代后,水泥砖瓦屋渐代替草屋土墙,讲究整体、统一、装璜。近年农村住宅建多层和小高层楼房渐成风尚,城市更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乔迁 房主搬迁,亲友邻居要来恭贺。邻居亲友在送礼品时,写有“恭贺乔迁之喜”等吉祥贺词,还要帮忙搬运家具。一般情况下,房主要在头天晚上整理好家具,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搬迁,以求吉利,象征在新家生活如日东升。老邻居鸣鞭炮相送,新邻居鸣鞭炮迎接。要办酒席,请老邻居喝“搬家酒”,请新邻居喝“入户酒”(俗称“和邻酒”)。
生活器具 旧时农家多用土灶,有的配以风箱。灶台平列一至三口锅,在两锅间的灶旁置一圆形铁罐,利用余热热水。灶台有一神龛,供奉灶神。现代用上了燃气灶、煤气灶、电炉。锅的种类除铁锅、铝锅外,还有高压锅、炒锅、电热锅等。旧时的土坑、木板床已淘汰,城乡多用接梗床,可自行卸装,简捷方便。堂前多摆八仙桌、圆桌等,配长凳。桌前有香案,上方挂中堂画等。民间多用床头柜、大衣柜,现多用壁柜、电视柜。盆有划盆、澡盆、脚盆、脸盆等,以木制为主。现为塑料、不锈钢制作。家用电器发展很快,由简单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有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空调机、电冰箱等。照明工具,过去城乡均用煤油灯、蜡烛;现城乡普遍用白炽灯、日光灯、吸顶灯等。街道各色霓虹灯闪烁,成为迷人景色。
2礼仪民俗
生育 孕妇在产前,吃一碗红糖鸡蛋,谓催生蛋。吃过之后,要来回走动,俗称赶着生,意即生产快、顺意。婴儿出生3天后,通常有接生婆或奶奶、外婆用艾水或金银花藤煮水给婴儿洗浴,俗称“洗三”。艾水或金银花藤水有杀菌消毒之功效。洗三这天,通常要给接生婆吃喜蛋。而今多在医院出生,由院方安排淋浴、护理。旧俗在婴儿出生3天后,由女婿向岳父母报喜讯,生男带公鸡或公鹅作礼品,生女则用母鸡作礼品。现随着通讯、交通的发展,此俗己淘汰,在生育前,一般其女婿就会和岳母陪同在医院护理,非异地不再报喜讯。外婆家准备好婴儿衣物用具,在婴儿落地第九天送去,祝贺外孙诞生。婴儿从落地到周岁的四季衣物用具,小到尿布,大到箩窝均由外婆家提供。当天须备酒席招待亲友。现此俗渐被淘汰,但九天吃喜酒却日渐隆重,多在酒店举办宴席,以酬谢亲友。小儿满周岁时,给孩子贺周岁,俗称抓周或做周。这天,外婆家带着礼物(多为小孩衣物、小坐车等)来给外孙穿用。抓周时,地上放一大团簸,小孩坐中央,周围放着各种生活用具和糕点,以首次抓取的东西预测小儿的前程。此俗渐淡,但一周岁时,亲朋来贺的习俗依旧。礼物多为现金,数额不等。
婚嫁 说媒,又称“传年庚”“起媒”。男方先托媒人到女家做媒,女家同意后,则由男家请人写求婚庚贴,而男方的生辰八字,贴面上有“恭求”字样,连同礼品由媒人传送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则按上述内容写上女方生辰八字,帖面上写“敬允”两个字,传回男家。自20世纪50年代后,此俗渐淡,除少数偏远闭塞的乡村外,男女多自由恋爱,无需媒人说合,即使有媒人说合,也是形式。互换年庚后,女方要带着兄嫂或亲属的小孩(俗称带子)到男方家“看门楼”,即看看家庭收入和住房情况。女方若有意留下吃饭,则表示同意,男家这时要给见面钱,钱数要带“半”,指“伴”。如不同意则不留下。男女自由恋爱,男方带女子首次回家,男方的父母依然会给女子“见面礼”,以双数为多,或整数。
定婚,俗称“下日子”“起红”“下期单”,即男女双方约定成婚之日。现部分乡村仍有此俗,但城区已无此习俗。
迎娶。旧时,此日男家请来族亲和友人设早餐宴请媒人,安排迎娶诸事,撤席后媒人带着男方的迎娶人员到女家迎亲,风雨无阻。至女家时,女家须紧闭大门,以示女儿不是随便嫁出去的,媒人先得递上开门钱,俗称“梳头钱”“开面钱”等。上轿前,由女方家兄弟背其出门,出门前要“哭嫁”,前一天要洗澡。至男家,男家也紧闭大门,俗称“抑性子”。下轿后,鸣炮进家拜堂,后参加宴席,敬酒致礼,宴后闹房,此时有“新婚三天无大小”之俗,即闹房时有出格,也不能生气翻脸、争吵。此俗渐淡,闹新房多是同事。如今城乡多在酒店承办婚宴。是日,新郎西装打扮,戴红花,女方披婚纱在酒店大厅迎接嘉宾。开宴后,在主婚人的陪同下,到各桌敬酒,接受亲友的祝福。也有其他形式,如旅游结婚、集体婚礼,还有在教堂举办结婚的仪式。近年来,在婚庆公司的炒作下,也有沿用旧式婚礼习俗,戴红花,用轿子迎亲。但多用轿车,车数以双为吉,配专业摄影。
回门,俗称“看三”,即婚后3天由娘家兄弟接新娘回家看望父母。这天娘家要置办酒席招待姑爷,还要找长辈至亲作陪,叫陪生亲。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自由恋爱,在酒店举办婚礼后第一天即回娘家省亲。
寿诞 合肥习俗在人满60岁时做寿。生日那天,要庆祝一番。寿礼一般有寿面、生辰蛋糕、鱼肉、老鸡、烟酒、礼金等。寿星要备酒席热情招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做寿习俗不但延续至今,而且越来越隆重。长寿者且有身份,多选择在宾馆酒店贺寿。近年,有些人家还给孩子满10岁做贺岁生日。
丧葬 病人在临终前,子女接讯后必须赶回,听取临终嘱咐或宣布早已拟就的遗嘱,送别死者(民间多半将弥留之际父或母靠在长子的怀里让其瞑目),俗称“送终”。世人均以未送到老人终者为遗憾。故送终习俗在合肥地区至今尚存。子女须托亲邻向诸亲六眷报送丧事,俗称“报丧”。如今,死者单位常以张贴讣告或登报来发布丧事消息。父母过世,儿子须披麻戴孝,身穿白长衫,腰系稻草绳,头戴三灵冠。夫亡,妻子全身素白,布上扎麻,头扎白头巾,脚穿白鞋;妻亡,夫不戴孝。亲戚斜挂或腰束白布带,头戴白布帽;长辈不戴,孙辈分别以白布红顶帽、红帽、绿帽处别孙子、重孙、玄孙。丧家发孝布,以孝布长短处别辈份。孝鞋用白布或麻布蒙脚面。亲朋吊唁一般以草纸、孝帐、孝对(即毛毯、被面、太空被)、花圈(多指鲜花)、现金等。儿女亲家多备猪头肉、鱼、鹅及烟酒设“三抬”,由乐队随从至丧家。凡来吊唁者,长子均于孝堂里向外作揖致礼。城镇吊唁,一般先设灵堂,将遗体延丧1至3天,灵堂前供奉遗像,两侧悬挂挽联,遗像前焚香并置放供品,丧家儿女穿孝服或佩戴黑袖纱于灵前拱手还礼,并奏哀乐。吊唁者佩戴黑纱,先送上孝帐、孝对及鲜花扎成的花圈、现金等,在哀乐声中向遗体默哀致敬以示悼念。出殡时,诸亲穿着孝衣,长子披麻戴孝,手捧逝者遗像在前,他人依次鱼贯而行,吊唁者所送物品,由专人用长竹竿抬着随队而行,每到一村口或是三岔道口,都燃放爆竹、乐队奏乐。哭丧人一路悲恸啼哭直到墓地。事毕,送葬人须从点燃的一堆稻草火上越过,以驱晦气。近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多将骨灰盒统一送到政府指定的地方下葬。
交际 称谓。新时期家族、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少数有些变化,如称父母的亦有叫“老爸、老妈”或“爹地、妈咪”。社会称谓,通常以身份、职务相称为主,如主任、书记、科长、局长、王专家、张学者、李教授。青年人多以“哥们”“姐们”为时尚。宴席多以老板、领导通称,师傅、同志称谓渐少。还有一种以称领导为“头”“某处”“某局”“处座”“局座”为时髦。
握手。亲友相见或辞别,双方以右手相握;初次见面或遇长者(领导)以对方伸手再握手为宜。如戴手套须脱下再握,以示礼貌。在公众场合领导多以拱手、挥手以代握手,乡村以点头为主,少有握手之礼。
敬烟、敬酒。宴席上敬酒,晚辈或下级要主动站起用双手持杯相敬,并以先干为敬,同时示意对方慢喝或随意。忌对方在说话或挟菜时敬酒,且要衡量自身的酒量,切忌漏敬或不敬现象。敬烟亦同此俗,以一手敬烟、一手打手势为礼貌。
交谈。谈话时目光要注意注视对方,洗耳恭听,不要东张西望,且时而发出“是”“好”之声。
3信仰民俗
禁忌 生肖婚配有“六冲”“六害”。在乡村青年男女相亲时,忌打雨伞,因“伞”与“散”谐音,城区随着自由恋爱,已无此忌。婚嫁择日选双忌单,但十一、五一等重大节日也是现代婚嫁佳日。办喜事时,穿戴以色彩鲜艳为主,忌白,但现代城区以婚纱选白是主流。忌本命年
结婚。民间新婚夫妇一般不在外夜宿,如宿亲友家,忌房事。妇女的裙、裤忌高处晒,忌女性抽烟。在人死前抬至铺草(临时铺的地铺),忌在床上咽气。给死者穿老衣,忌毛线、皮
革,忌纽扣。婴儿胎衣忌乱扔,需装入瓦罐埋掉。产妇忌吃绿豆煮制的汤、稀饭。正月初一忌扫地、向外倒水。忌七出八归。农历六月初六忌用水。吃饭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上,忌“龟席”坐法,小孩忌吃鱼子。服饰“男不露脐,女不露皮”。忌将衣帽、枕头、被头等坐在屁股下面,忌男女内裤不分。正月初一忌索债。贺礼忌单,忌送钟为礼,忌以手摸别人头。人死忌说死,叫“老了”“走了”“过世”。生病一般说“不调和”“不称朗”,怀孕称“有喜”,忌讲“怀孕”,以避谐音“坏运”。吃饭时,忌说“要不要饭”,说“添不添饭”。
人物崇拜 合肥民间以崇拜包公为荣。包公,庐州人,以执法严明、刚直不阿誉满人间。合肥建有包公祠,历代奉祀,近年祈奉包公活动日渐火热,如举办包公文化研讨、征文等。同时亦有崇拜关公等历史人物。
4岁时•节日
小年 民间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为小年,当天晚上称“过小年”。小年意味着一年即将结束,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民间有祭灶、扫尘、采办年货的习俗。民谣“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猪肉;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对子”是合肥年俗的生动写照。“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每逢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清理家中各种物品。祭灶,就是送灶神升天的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新年”“年初一”。进入腊月,合肥乡村人家宰杀禽畜腌制腊肉,熬糖稀做炒米糖果,加工年糕、豆腐,购买香烛、冥票、鞭炮、烟酒茶、糕点、对联(也有手写的)、灯笼等等。俗称“打年货”。除夕贴春联、年画。新时期,青年人常贴影视剧照及明星图像。城区多以山水国画代替年画。对联多以歌颂改革开放为内容。经商的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从教的常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商家多数架设霓红灯增加节日气氛。筹办年夜饭以家庭主妇为主,全家相助,蒸、煮、炒、炸、煎等烹饪技术全用上。菜肴的品种质量,烟酒档次的高低,视其家境而定,但鸡、鱼、肉、圆子是必备的传统菜。吃过“年夜饭”,长辈以红纸包钱分送晚辈,名曰“压岁钱”。近年来,娱乐、休闲方式较多,守岁之夜,也有串门打麻将、打牌的,但多数以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主,酒店、饭馆也为吃年饭的提供娱乐设备齐全的场所。大年初一的早餐多吃长寿面。膳毕,邻居串拜。来客,主人以沏茶、递烟、邀吃糕点、糖果、元宝蛋等形式招待。亲朋好友上门,以红纸包钱给主人家小孩。异地的亲朋好友,多以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方式相互问候,城区有的以网络电子邮件拜年。年初一不扫地、不泼水、不动剪刀、不晾晒衣物。初一至初三,忌讳小孩说不吉利的话,禁止打骂小孩,有些家长用草纸抹小孩的嘴巴,示意“屁股嘴”,说话不算数。合肥有民谣:“初一不出门,初二祭祖灵,初三拜丈人,初四拜母舅,初五、初六随便拜,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初十往家归”。但近年因生活节奏加快,初一就开始互相拜年,远方亲友以打电话、发短信等致问候。拜年送礼也日渐多元化,五花八门,而且档次、品味也逐年提高。年后,因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较多,舞狮子、玩灯等传统节目也很稀少。城区文艺团体有的利用春节,组织文艺演出、汇演、打腰鼓等活动,丰富节日生活。春节为法定假日,放假7天。春节前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多以不同形式开展团拜、慰问军烈属、送温暖、慰问孤寡老人、慰问离退休人员等活动。
元宵节 合肥地区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农村也有俗称“过小年”。有吃小年年夜饭及放爆竹的习俗。盛行吃元宵。玩灯、耍狮子等习俗在城区现已渐盛,政府文化部门常举办猜灯谜、球赛、棋赛、庙会等活动。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时间在农历三月间,即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旧时,清明节的主要风俗为: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等。是日,男女老少,折柳枝,携带爆竹、纸钱、冥币及供品上坟扫墓、祭祖,于坟上培土挂钱,以示对祖宗的缅怀。同姓族人,轮流做东,上坟后聚餐,谓之“做清明”。近年,许多侨居港、澳、台地区及工作较远的合肥人,不顾车马劳顿,也于此日与族人上坟拜祭。清明扫墓,供鲜花、水果,植青松、翠柏已成为时尚。也常于此日,组织学生到大蜀山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接受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端午”“端阳”,民间有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船等习俗。裹粽子很讲究,有红豆粽子、火腿粽子等。城区食用多数在市场购买,许多村镇农民成为裹粽子出售的专业户。民间把菖蒲、艾草倒插于门窗之上。菖蒲形如利剑可避邪,艾可入药祛病。室内阴暗处用艾烟熏可避瘟祛毒。晒干的艾蒿可供小儿洗澡泡用。划龙船,纪念屈原。近年,有些地方为提高知名度或招商引资,常举办龙舟大赛。赛期,政府忙于举办招商洽谈会,新闻媒体忙于摄影、拍照、采访等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俗称“仲秋节”“八月半”。是日晚,家人团坐,分食月饼,共享菱藕之鲜。中秋又是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外人员常用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家人祝福、问候。女儿、女婿有向岳父母馈送月饼的习惯,机关、单位常购月饼分送职工。包装盒由原来的纸包变成铁盒包、真空包,包装趋于豪华。民间有“摸秋”、玩火把等习俗。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为冬至日,是日“进九”。农谚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之说(即昼长夜短始于此日)。民间有行冬祭礼、迁葬、捡殖、祭祖的习俗,还有吃南瓜粑粑、吃狗肉等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俗称“腊八节”。民间以糯米、豆等谷物和枣、桂圆、莲子等干果煮成粥,名“腊八粥”,全家食之吉祥如意。现有相约到寺院吃腊八粥之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