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娶三妻皆早逝的黄飞鸿是如何跟十三姨结缘的?

连娶三妻皆早逝的黄飞鸿是如何跟十三姨结缘的?,第1张

黄飞鸿和十三姨。说起这两个名字,你肯定会想起九十年代李连杰与关之琳出演的《黄飞鸿》系列影片。“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尤其是那个留洋回来,精通外语、骑术,思想开放,敢爱敢恨的十三姨。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不仅真有黄飞鸿也真有十三姨。他们的婚恋故事,比虚构的**还要传奇。

黄飞鸿

真实的黄飞鸿出生于清咸丰六年,他的父亲是广东十虎之一的功夫高手和治疗跌打损伤的高手黄麒英。黄飞鸿**中黄飞鸿常常打的虎拳鹤拳就是黄麒英传授的。黄家其实很贫困,靠街头卖武为生。小时候的黄飞鸿跟父亲学武,但父亲让他好好念书,他就逃学偷看父亲在街头卖艺。

黄飞鸿天份很高,很多招式往往一学就会。8岁时正式与父亲街头卖艺行医为生。13岁的时候,偶然他们父子救助了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高徒林福成。林福成为表谢意,传授了黄飞鸿 “铁线拳”,我们在**中看到的李连杰经典动作的亮相便是铁线拳中的。

后来黄飞鸿闯荡江湖,名气越来越大,开始开设武馆,还成为广州水师的武术教练。直到30岁时,黄麒英重病,他辞职回家照顾父亲,并在家开设了医馆宝芝林。所谓“宝剑出匣,芝草在林”。

可以说黄飞鸿的拳术,虎鹤双形拳、无影脚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功夫流派。而今,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美洲等地,都有黄飞鸿的拳术流传,影响日益扩大。但是与其巨大影响不相匹配的是黄飞鸿一生贫困,病亡时才69岁。因家徒四壁无力殡葬,由弟子出资相助。

黄飞鸿婚姻与他的境遇一样不如人意。由于生活所迫,黄飞鸿23岁才结婚时,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亡。;40岁时娶妻马氏,婚后马氏生下两子两女,3年后马氏病亡;52岁时娶妻岑氏,生二子,不久岑氏病卒。几年中,3个妻子都离他而去,大家都传说黄飞鸿“克妻”,冥冥中黄飞鸿自己也认可了这种说法,决定听天由命,不再娶妻。直到两年后一次舞狮大会上意外遇见了“十三姨”。

“十三姨”的真名叫莫桂兰,也是广东人,自幼习武,但模样有图有真相,确实很一般。跟**中的十三姨无法相比。因为莫桂兰是武林人士,自幼父母双亡,由开武馆的叔叔收养。练得一身好武功,她学的是南拳,好勇斗狠,一副男人性格。到了19岁,还没有嫁出去,有媒人给她提亲,不是她嫌弃别人没有男人味,就是别人嫌她没有女人味。

莫桂兰早听说过黄飞鸿的大名,但并非从心底崇拜,而是武林同道相互看不上的那种。莫桂兰的南拳与黄飞鸿的洪拳两大门派之争。这一年的端午节,黄飞鸿照例是要参加舞狮大会,所谓的狮王争霸。而莫桂兰也没闲着,抱着挑毛病的心态去看。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莫桂兰刚到,舞狮大会早开锣了。她挤到围观人群前面,突然飞来一双男人的鞋,正中她的胸口,围观的人群一阵哄笑。莫桂兰哪受得了这气,一个燕子穿林飞到高高的舞狮台上。

撩起狮子头照着黄飞鸿就是一耳光。正跳得起劲的黄飞鸿被打懵了,乘势抓住对方的手腕,才发现是个女人。讲明原因后,54岁的黄飞鸿当众道歉,莫桂兰看人家主动道歉,并没有当场挑战。

几天后,莫桂兰的叔叔亲自上门向黄飞鸿道歉。二人成为好朋友。不久,由叔叔作主,将莫桂兰许配给黄飞鸿。黄飞鸿为了自己克妻之名应验到莫慧兰身上,对她虽然明媒正娶,但以妾相称。并把自己一身绝学传授给她。

两人很恩爱。沉浸在对武术的追求中。可惜莫桂兰与黄飞鸿一直没有孩子。黄飞鸿去世后,莫桂兰才33岁。正直女人最好的时光。只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此后,莫桂兰跟随黄飞鸿的孩子去香港谋生。并开设黄飞鸿国术馆。

莫桂兰一生没有再嫁他人。1970年,已78岁的莫桂兰还在电视上,表演了黄飞鸿所传的铁线拳,以此记忆和追忆亡夫黄飞鸿。1982年莫桂兰病故于香港,享年90岁。

所以说,**里都是骗人的,黄飞鸿与莫桂兰都是一生坎坷,贫困潦倒,没有什么风花雪月,只有江湖儿女的传奇。

原配皇后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淑妃额尔德特文绣又名蕙心,自号爱莲,幼时改名傅玉芳。满族镶黄旗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与皇帝离婚的女人。

祥贵人谭玉玲1920年出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第三任妻子。

福贵人李玉琴汉族,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

李淑贤,是汉人,曾经担任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护士,经朋友沙曾熙介绍后,李淑贤与溥仪在1962年结婚。

婉容、文绣算是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但当时溥仪已不是皇帝,皇后、皇妃名分存在问题。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虽然不能承认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还有溥仪特赦后恋爱结婚的妻子李淑贤,一般这五位都被认为是溥仪的妻子,按照古代的妻妾之分,文绣、谭玉玲和李玉琴只是妾,不是妻。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说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为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令人不解的是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祖母孝庄文皇后建陵,其梓宫在暂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而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才由曾孙胤禛安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的地宫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即使至今也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民间传说甚多。

关于孝庄皇后为什么不葬入昭陵一事,民间有“托梦定陵址”的说法。大意是:孝庄皇后死,清廷遵照祖制,决定将她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但当梓宫途经东陵时,突然沉重异常。128名杠夫个个被压得龇牙裂嘴,眼冒金星,寸步难行,只得把梓宫就地停放。两个时辰过后想继续前行,梓宫就像长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子可急坏了送葬诸王大臣,于是飞报朝廷。康熙皇帝接到奏章,也是一筹莫展。当夜皇帝梦见孝庄皇后,对皇帝说:“我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如今梓宫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建陵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皇帝醒后,遵照嘱咐,择吉鸠工,即地建陵。这回再移动棺椁也不那么沉重了。很显然,这纯属神话,不能作为依据。

还有的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所以说这条理由也不充足。

而查阅史料,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那么,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许多野史称,这是因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区大门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把门。其实,这只不过是好事者的主观意会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淆,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绝不是为了罚她为后代子孙看守陵门,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969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