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节日,第1张

苗族有哪些节日? 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贵州凯里苗族,月月有节日,季季有 。规模较大的有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牯藏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大都开展跳芦笙、跳铜鼓、斗牛、赛马、唱歌、斗雀等 活动。 过苗年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寅日杀猪,卯日打粑,杀鸡杀鸭,晚上守午夜,辰日凌晨祭祖,祭耕牛,祭农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清晨祭山神,敬水神。午日接亲嫁女。并举知各种 ,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一般9天时间。凯棠片区于十二月十六日后卯日晚,第二天接亲嫁女,回门,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 ,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 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牯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每届历时三年。“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苗族人的节日有哪些?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钉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

苗族的节日和习俗或活动 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黔东南的“吃牯脏”(鼓社)、黔西北的“吃牛”、湘西的“还傩愿”、“椎牛”、“吃猪”以及“赶鬼”、“吃鬼”、“祭鬼”等活动,耗费很大。此外,对自然物(大树、怪石)或人造物(水井、板凳)的崇拜和祭献,以酒、肉、鱼、鸡、鸭、糯米等作祭品。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少数民族群众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等。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的影响,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苗族的重大节日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苗族有什么节日习俗 苗族是一种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到苗族地区感受一下不同的民风,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这几种。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唬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来自: wenxuecccen/9

苗族有哪些节日习俗 苗族是一种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到苗族地区感受一下不同的民风,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这几种。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苗族有哪些节日? 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贵州凯里苗族,月月有节日,季季有 。规模较大的有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牯藏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大都开展跳芦笙、跳铜鼓、斗牛、赛马、唱歌、斗雀等 活动。

过苗年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寅日杀猪,卯日打粑,杀鸡杀鸭,晚上守午夜,辰日凌晨祭祖,祭耕牛,祭农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清晨祭山神,敬水神。午日接亲嫁女。并举知各种 ,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一般9天时间。凯棠片区于十二月十六日后卯日晚,第二天接亲嫁女,回门,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 ,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 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牯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每届历时三年。“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苗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苗年是苗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各有不同,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参加“跳芦笙”活动。每个村寨都有(或几个村寨共有)世代相传的芦笛场,各村寨“跳芦笙”的日期按次序安排,一般一场三天。节日的活动还有踩鼓、吹唢呐、斗马、斗牛、“游言”、对歌、爬竿等等。

苗族的节日有哪些呢

苗族的节日有:

1、苗年: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日或卯日或丑日举行。

2、四月八: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3、龙舟节: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

4、吃新节: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欢度“吃新节”。

5、赶秋节: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

苗族的节日有哪些?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穿戴:

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

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扩展资料:

苗族各地还有一些节日。如湖南湘西的“看龙场”、“樱花会”;湖南城步三月三的“动春节”,九月霜降前的未日或卯日过的“罢谷节”;贵州黔东南凯里一带二月初二过的“敬桥”,台江、施秉三月十五日过的“吃姊妹饭”节,以及凯里六月十九日举行的“爬香炉山”;从江农历四月初八的“种棉花”;贵阳花溪的“七月米花场”等等。

其中有属于纪念性的,有青年男女聚会活动的,也有属于祈祷性的。此外,湘西凤凰的苗族,每年的六月初六,男子老幼都盛装艳服,齐集歌场,或吹唢呐,或打花鼓,或唱苗歌。一天尽情歌舞,以纪念自己的祖先。此外,还过清明节,保存有扫墓立卑之风。

苗族的节日是什么?

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捕鱼节等。

苗族的这些节日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族的特点:

相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苗族不仅有独立的民族语言。而且还有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从这个角度来看苗族在历史中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从来都未间断过。

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浮。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

1、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日或卯日或丑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

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

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表示祝贺新年快乐。

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

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2、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3、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欢度“吃新节”。

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

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

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4、芦笙节

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

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5、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

1、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

2、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3、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4、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

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5、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由于苗族住地不同,服饰有差异,因此,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

扩展资料: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节日

苗族服饰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3.吃青菜。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1.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2.火炉,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天冷时,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节日、宗教信仰

 

   节日,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信仰:1.敬奉杨公再思。过去,乡境内有飞山庙16座。每年秋天举行盛大的庆庙活动。唱几天几晚人戏,其中"扛华山"和"打求财"等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庆庙期间,要摆猪首、装香、烧纸。2.过去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牛内脏用来祭祖先然后每人带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传说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婚 丧 习 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丧事: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苗族银饰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干,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

  黔东南境内的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游走型两类。多数为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客户毫无例外来自本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支系内部的银匠。定点型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游走型银匠同样以家庭为作坊,农闲季节则挑担外出,招揽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专门路线。他们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据调查,黔东南银匠游走足迹遍历全省,并延及广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黔东南境内不仅苗族银匠多,而且出现了以霄山大沟乡的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银匠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寨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一派繁忙景象。游走型银匠皆出于银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贵州境内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据对施洞、控拜、壬家牌等地银匠的调查显示,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龙里云雾山一带的"打铁寨",是当地唯一有苗族银匠的村寨,包揽了方圆数十里的银饰加工制作。至今,仍不难由这一地名证实我们的观点。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贵州非白银产区,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支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暇。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舞蹈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分明是对现在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较为丰富、克满民俗生活的生动情趣,是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照,它由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两大部分组成。

  苗族民歌按社会功能及体裁可分为:山歌、酒歌、婚俗歌、叙事歌等几类。山歌是苗族社会生活中演唱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它既能用汉语唱也能用苗语唱,编唱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它是苗族赶场、歌会、走亲访友,谈情说爱所必须的一种演唱形式,流传广,影响大。

  苗族除了丰富的民间歌曲外,流传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乐器和大量的乐曲。共同展现了“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芦笙和唢呐。

苗 族 历 史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人口:7398035

    分布: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一、苗族的传统节日:

1、四月八节

“四月八”是苗族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流行地区较广,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为了纪念战死的先辈英雄亚努。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都穿上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英雄。

2、跳花节

“跳花节”是苗族地区一个民族情趣浓厚的传统节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众性社交娱乐的节日。“跳花”又名“跳月”、“踩花山”、“扎山”等,各地无统一日期,但大多是农历正月或春天。

二、瑶族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扩展资料

苗族和瑶族的风俗习惯:

一、苗族:

1、饮食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为主食。

2、建筑

苗族通常聚族而居,村寨周围茂林修竹,风景幽美。村寨大多设有寨门,寨内种植有常青的保寨树。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以瓦或杉木皮、茅草等盖屋顶。

二、瑶族:

1、饮食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岭南四季温暖,适宜蔬菜生长,园圃冬夏常青,人们终年都可以吃到鲜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油类有猪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2、建筑

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通常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瑶族房屋建筑主要有四种形式:横宽式、杆栏式、曲线长廊式和直线长廊式。

中国政府网-苗族

中国政府网-瑶族

问题一:藏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

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

牛角胡,藏语称“比汪”或“比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

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问题二:藏族乐器,藏族代表乐器有哪些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

钦 铜钦是藏族佛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 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

问题三:谁知道藏族有那些乐器 卡龙: 尔族人民使用的弹弦乐器。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音色清脆、嘹亮,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是演奏《木卡姆》(大型套曲)离不开的乐器。流行于南疆的喀什、和田、麦盖提、莎车一带和东疆部分地区。 图 chinamedley/images/yueqi/kalonggif 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朝鲜族民间乐器。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 图 chinamedley/gugif chinamedley/images/chatu/maoyuangugif 叮咚:黎族古老的乐器,打叮咚在海南的东方、保亭、白沙和乐东一带民间已流传很久。在黎家刀耕火种的时代,山里森林密布,野兽很多,庄稼经常被野兽毁坏,特别是当山栏米成熟时节,成群结伙的野猪便来偷食,往往一夜工夫就把成片的山栏稻谷啃个精光,使即将收获的稻田变成荒地。黎家人为保卫劳动果实,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护庄稼,还砍下两根5 尺多长的枯木棒吊在棚前,用两个短木棍敲打,来恫吓野兽。这就是叮咚的由来。 图: chinamedley/images/yueqi/digif 纳格拉:又称“哪噶喇”、“奴古拉”和“拿古拉”。 尔族独特的民间乐器。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 图 chinamedley/images/yueqi/digif 京族独弦琴:京语称“旦匏”,亦称“独弦匏琴”,流传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的京族中,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南国色彩。 图 chinamedley/images/yueqi/duxianqingif 彝族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

问题四:藏族的乐器 还有歌曲 钦 铜钦是藏族佛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 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 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他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 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铃 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佛传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 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玲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 苏那 苏那:西 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相近。苏那从克什米尔拉达地方传入 。作为阿里地区鲜、卡尔、谐巴谐玛等民间歌舞的伴奏。 统嘎 (海螺):公元七世纪随印度佛教传入 ,其装饰部分在 形成,传嘎只能吹一个音,是 各教派寺院中广为使用的教具或乐器。据史书记载,海螺号在古代 军队中当军号吹奏。按佛经说法,螺号声代表了佛祖说法时声音,海螺号声象征佛法之音,宏量而穿透力强。海螺号在佛教寺院的迎请仪仗,法会及仪式活动中使用。通常在海螺号上镶以镀金黄铜或银,称之为镶翅法螺。 柄鼓 柄鼓是 宗教寺院的主要乐器之一,与钹和其它寺院乐器合作配合,应用于各种宗教依仪轨活动和神舞羌姆的伴奏。柄鼓和钹也是藏戏的唯一两件伴奏乐器。柄鼓两面蒙皮,可用坐式和站式两种形式演奏。坐者敲击时,长长的柄鼓放置于地上,左手扶柄,右手操弓形鼓锤击打。柄鼓是 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期是 本土宗教苯教的教具,现在寺院和民间的大柄鼓是从小柄衍变而来。 饶和钹 饶和钹是两种乐器,形状基本相近,都是两副中间隆起的铜片、相击发声。不同点在于钹的中间隆起部分大于饶,铜片稍厚与饶,声音宏大、响亮。而饶的声音脆响,音量小于钹。饶和钹都是 宗教寺院中的主要乐器,与鼓、甲铃、铜钦、岗林等乐器配合使用。在寺院里,通常根据饶和钹声音分为正、副声、男女声等,钹在宗教寺院中的使用更多。据藏文史书记载、饶和钹是佛教道传入 的乐器,在长期宗教乐队演奏实践中,钹的演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很多特殊的演奏技法,在寺院乐队演奏中起首至重要的作用。 冈林 冈林(胫骨号)冈林意为用人腿胫骨制成的笛子。冈林是 佛教密宗乐器之一,随印度佛教密宗在公元八世纪就传入 。冈林早期取死去处女的胫骨为号,至今在 的有些寺院中还仍使用小腿骨制成的冈林,但现在很多寺院里使用的则是金属制的号。冈林主要使用于佛教密宗仪轨,神舞羌姆及 绝 教法修炼中。 多吉尺布 多吉尺布 (金刚杵铃) 佛教密宗乐,多吉尺布由两部分构成,上半截是金刚杵,下半截是铃,分别代表智慧和方便。多吉尺布声音悦耳,主要使用于佛教密宗修习,公修和桶经等活动中。多吉尺布还要和打玛如、冈林等配合一起演奏,使用于 绝 (断行法) 的修行活动中。 大玛如 大玛如 (背鼓) 佛教密宗乐器,大玛如分长腰大玛如 (江的吾) 和短腰大玛如两种。大玛如与多吉尺布、冈林配合,用于各种仪式、诵经、绝教法的修习等活动中, 绝修习活动中所使用的大玛如一般大于其它活动>>

问题五:藏族的乐器 还有歌曲 乐器:

钦、甲铃、苏那、统嘎、柄鼓、饶和钹、冈林、多吉尺布、大玛如

歌曲:

1 走进 西 歌

2 天上 齐旦布

3 梦回 齐旦布

4 神奇的 巴桑

5 我要去 乌兰托娅

6 走进 高胜美

7 天边 弦子

8 走进 李娜

9 梦回 容中尔甲

10 天上 米线

11 走出 李娜

12 的孩子 德乾旺姆

13 美妙的 关牧村

14 走进 (孔繁森) 李娜

15 美丽姑娘卓玛拉 齐旦布

16 逛新城 西 歌

17 献给阿妈的歌 齐旦布

18 青藏高原 西 歌

19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齐旦布

20 月光落地的声音 齐旦布

21 天路 齐旦布

22 青 齐旦布

23 故乡的牧羊人 齐旦布

24 高原情 齐旦布

25 金瓶似的小山 西 歌

26 酒歌 西 歌

27 冰雪天堂 齐旦布

28 伊玛夹吉松 西 歌

29 Meditation DJ Banana

30 走进 黑鸭子合唱组

31 之恋 米线

32 走进 甘雅丹

33 之恋 刀妹

34 走进 谭维维

35 之恋 小颖

36 我要去 华人群星

37 天上的 于海燕

38 南飞的大雁 付佳明

39 毛主席的光辉 西 歌

40 翻身农奴把歌唱 西 歌

订1 唱支山歌给党听 西 歌

42 美丽的 河 西 歌

43 阿妈拉 齐旦布

44 天空 齐旦布

45 来了苦变甜 西 歌

46 珞巴展翅飞翔 西 歌

47 潮起潮落 格非

48 日落 Jason Hou

49 风谷 万菲

50 The Hope DJ Kakacha

51 Kailesh Will Yorke

52 Solar Mountain 薛峰

53 World Around David Uel ann

54 是非 万菲

55 万菲 10 是非

56 唤 侯硕

57 雪山情 24Bit DTS

58 乡音 24Bit DTS

59 白雪 24Bit DTS

60 青海湖 24Bit DTS

61 倾听雪的声音 24Bit DTS

62 吉祥的新年 24Bit DTS

63 你和我 24Bit DTS

64 心中的祝福 24Bit DTS

65 格桑雅珠 24Bit DTS

66 孤单的生活 24Bit DTS

67 碧玉的江孜 24Bit DTS

68 我们在此相聚 24Bit DTS

69 幸福泉 24Bit DTS

70 阿银嘎(山水情) 24Bit DTS

71 香巴拉并不遥远 24Bit DTS

72 索朗巴尔月 24Bit DTS

73 路 24Bit DTS

74 你的谎言 2>>

问题六:民族乐器有哪些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

先秦时期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乐器已有鼓、鼗、、贲鼓、应、田、县鼓、钟、镛、南、钲、磬、缶、编磐、铃、陶铃、雅、祝、、和、鸾、簧、哨(陶制、骨制等)、埙、、、言、箫、管、篪、笙、琴、瑟、筑等多种。在原始社会里乐器的出现多与神话传说、求神祭祀、民间舞蹈、劳动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乐器除用于宗教、礼仪等场合外,主要是供统治者娱乐享受。在乐器制作上精美豪华,规模越来越大,如《吕氏春秋・侈乐》中所载:“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思度量。”

秦汉至魏晋时期

当时出现的乐器主要有筝、琵琶(有秦汉子和阮咸两种不同的形制)、笛、方响、箜篌瑟(即卧箜篌)。筝、琵琶、笛均为《相和歌》的伴奏乐器。这一历史时期,吸收外来乐器数量不少,如随着鼓吹乐的引入,还使用了笳、角、中鸣、长鸣、羌笛等吹管乐器。由于与西域文化的交往,传入的乐器主要有竖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项琵琶)、荜篥等。竖箜篌亦为波斯乐器,魏晋之际传人我国。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通过印度和新疆,传入甘肃一带,据《梁书・简文帝本纪》所载,至少在公元551年(南北朝)已传入南方。

隋唐时期的乐器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数量骤增。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致。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匏琴、轧筝、风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一时期在乐器上的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开辟了乐器演奏的一个新的领域。

宋、元、明、清

这一时期弦乐器有突出的变化和发展,继奚琴之后,宋代已出现了马尾胡琴。见于记载的还有胡琴、大阮、五弦阮、月琴、胡芦琴、渤海琴、火不思、二弦、丹布拉、基他尔、喇巴卜、提琴、哈尔扎克、洋琴等五十多种(实际上存在于民间的弦乐器其类别还远不止于此)。吹管乐器金、元时期从北方传入唢呐(又称金口角、苏尔奈、唢哪),按鼓吹乐的演奏组合形式又一次产生重大的变革,从音色、音量和风格上进一步丰富了鼓吹乐的演奏。唢呐最初用于军乐。如明王磐所著《王西楼先生乐府》中之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办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据王圻所著《三才图会》的记载,明代唢呐已应用于民间。

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

问题七:中国所有的民族乐器有多少种?各是什么? 吹奏乐器

木叶| 纸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壮族) | 招军(汉族) | 吐良(景颇族) |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 口笛(汉族) | 树皮拉管(苗族) | 竹号(怒族) | 箫(汉族) | 尺八| 鼻箫(高山族) | 笛(汉族) | 排笛(汉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汉族) | 排箫(汉族) | 多(克木人) | 篪(汉族) | 埙(汉族) | 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荜达(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唢呐(汉族) | 管(汉族) | 双管(汉族) | 喉管(汉族) | 芒筒(苗族) | 笙(汉族) | 芦笙(苗| 瑶| 侗族) | 确索(哈尼族) | 巴乌(哈尼族) | 口哨(鄂伦春族)|号角(汉族)

弹拨乐器

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 竹制口弦(彝族) | 乐弓(高山族) | 琵琶(汉族) | 阮(汉族) | 月琴(汉族) | 秦琴(汉族) | 柳琴(汉族) | 三弦(汉族) | 热瓦甫( 尔族) | 冬不拉(哈萨克族) | 扎木聂(藏族) | 筝(汉族) | 古琴(汉族) | 伽耶琴(朝鲜族) | 竖箜篌| 雁柱箜篌

打击乐器

梆子(汉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汉族) | 腊敢(傣族) | 编磬(汉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诺族) | 钹(汉族) | 锣(汉族) | 云锣(汉族) |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 | 碰钟| 钟(汉族) | 编钟(汉族) | 连厢棍(汉族) | 唤头(汉族) | 惊闺(汉族) | 板(汉族) | 木鱼(汉族) | 吾攵(汉族) | 法铃(藏族) | 腰铃(满族) | 花盆鼓(汉族) | 铜鼓(壮|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瑶族) | 象脚鼓(傣族) | 纳格拉鼓( 尔族) | 渔鼓(汉族) | 塞吐(基诺族) | 京堂鼓(汉族) | 腰鼓(汉族) | 长鼓(朝鲜族) |达卜( 尔族) | 太平鼓(满族) | 额(藏族) | 拨浪鼓(汉族) | 扬琴(汉族) | 竹筒琴(瑶族) | 蹈到(克木人) | 萨巴依( 尔族)

拉奏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 拉线口弦(藏族) | 二胡(汉族) |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 三胡(汉族) | 四胡(汉族) | 板胡(汉族) | 坠琴(汉族) | 坠胡(汉族) |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 擂琴(汉族) | 二弦(汉族) | 大筒(汉族) | 马头琴(蒙古族) | 马骨胡(壮族) | 艾捷克( 尔族) | 萨它尔( 尔族) | 牛腿琴(侗族) | 独弦琴(佤族) | 雅筝(朝鲜族) | 轧筝(汉族)

问题八:所有的乐器有哪些 100分 乐器

编辑

乐器,英文:musical 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工具。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

能够发出乐音,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人类通过演奏乐器,借以表达、交流思想感情。对乐器的界定,音乐界和乐器学界有不同看法。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如古代战争中的鸣金击鼓、宗教中的祈祷诵经、婚丧中的礼仪信号、商贩招揽的信号器等,也视为乐器,甚至将一些生产劳动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锯、杵、缶、杯、碟、盅、碗等等,在进行演奏时,都冠以乐字,称其为乐弓、乐锯、乐杯、乐杵等。乐器生产业的主要产品则基本上是音乐界所涉及的乐器,即可以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另外还生产少数的马铃、驼铃、油牌子和车船喇叭。乐器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它不仅要求产品有合理的精美外观造型,还必须有良好的声学品质,其中包括音色、音乐和规定的音准高度。因而在材质的选择上非常严格。

中文名

乐器

外文名

musical instruments

定 义

用各种方法奏出一定音律的工具

分 类

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

景 色

借以表达、交流思想感情

乐 普

乐弓、乐锯、乐杯、乐杵等

目录

1 中国乐器

2 乐器发展

3 琴的种类

琴类

分类法

中国八音分类法

印度分类法

二分类法

欧洲三分类法

现代分类法

4 民乐一

体鸣

膜鸣

气鸣

弦鸣

补充

西洋

5 西洋乐

木管

铜管

键盘

打击

6 国内发展

民族打击

民族吹奏

现状

中国乐器编辑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对文体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支持文体产业的发展,中国乐器制造行业作为文体产业中较重要的朝阳产业之一,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乐器制造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基本可以加工世界上所有大类乐器,门类齐全、品种众多,大约有钢琴、提琴、西管乐器等不同类别1200多个型号,规格3万多个,钢琴等大类乐器

乐器 (10张)

产品已经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钢琴铁板、音板、击弦机、外壳等主要钢琴部件专业加工厂开始形成规模。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19家,总资产1523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9331亿元,实现利润1011亿元,从业人数69385人。其中,广东省是中国乐器行业第一大省,“十一五”末乐器工业销售产值达到5231亿元,与“十五”末期相比将近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中国乐器在世界乐器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初步显现,中国乐器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和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大多数国际乐器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乐器出口18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1467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5894%,年增长率超过规划的8%-10%。2008年,中国已经从世界第三大乐器出口国跃升到世界第一大乐器出口国,且已连续三年保持不变。在乐器进口方面,“十一五”末期,中国乐器进口额预计达到229亿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长8031%,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速超过3>>

问题九:少数民族有哪些乐器 笙:汉族

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葫芦丝、巴乌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葫芦箫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

冬不拉

哈萨克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

独龙琴,口弦,葫芦丝,龙头琴,马头琴,老弦,十二木卡姆,必汪,火不思,拉布普,嘉令,萨巴依。

问题十:少数民族的乐器 吹奏乐器 唢呐,流行于 藏族地区的吹奏乐器。 羌笛,流行于四川羌族、藏族地区,管身竹质或骨质,竖吹、单簧双管。记得王之涣《凉州词》中就提到过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口弦(中),流行于内蒙古达斡尔族。口弦,流行于四川彝族。 口弦,流行于云南拉祜族地区。鹰笛,因用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流行于新疆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地区,传统鹰笛成双成对、音调和谐一致。巴乌,流行于云南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等民族地区。 口弦,流行于我国20多个少数民族中,其音量虽小,但音色优美。 鹿笛,又称鹿哨、呼鹿,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民族地区。 葫芦笙,因笙斗用葫芦制作而得名,广泛流传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德昂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苗族等民族地区,常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 木制号,流行于云南纳西族地区。 十八杆芦笙,流行于贵州羌族地区。 芦笙,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以及四川的苗、侗、瑶、壮、水、彝、仫佬族等民族地区,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常用于舞蹈伴奏和器乐合奏。 铜号,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 黑漆木芦笙管,流行于四川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 芦笙,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 寺庙铜号,流行于 、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等藏族地区,常用于藏传佛教寺庙法事活动。 银制法号,流行于 等藏族地区,常用于藏传佛教寺庙法事活动。 牛角号,流行于贵州彝族地区。 唢呐,流行于四川民族地区。 勒绒,又名松堪勒绒,流行于云南景颇族地区。 拉弦乐器 葫芦琴,因琴筒以葫芦制成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艾捷克,流行于新疆 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族地区,在多兰艾捷克基础上改制而成。 克亚克,流行于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 哈密艾捷克,流行于新疆哈密、吐鲁番等 尔族地区,形制似中胡,但在两根主奏弦外另张四至八根共鸣弦,琴筒有铁制和木制之分。 马头琴,流行于蒙古族地区。 呼西塔尔,流行于新疆 尔族地区,多用于伴奏或合奏。 牛骨胡,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牛骨胡(右)。 二弦果哈,又称古瓢琴、口水琴,流行于广西融水苗族、贵州三都水族等地区。 尼,亦称“七弦琴”、“瓦琴”,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 土胡,因当地自制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 奚琴,流行于吉林朝鲜族地区。 弹拨乐器 天琴,流行于广西防城等壮族地区; 三弦,流行于云南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地区,常用于伴奏。 四弦琴,流行于云南傈僳族地区,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月琴,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畲族、哈尼族、布依族地区。 独弦琴,流行于广西防城京族地区。 三弦琴,流行于云南元江傣族地区,常用于独奏。 牛腿琴,流行于云南墨江哈尼族地区。 非腾那,流行于新疆锡伯族地区,由弹拨乐器冬不尔改良而成; 热瓦甫,流行于新疆 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 独塔尔,流行于新疆 尔族、乌孜别克族地区,民间有“ 尔族乐器之母”的誉称。 马骨胡,流行于广西壮族地>>

节日一直在我们生活里出现,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那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日有哪些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节日

壮族三月三

壮族的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村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从2014年开始“三月三”成为广西人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壮族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壮族吃立节

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欢庆胜利,补过春节,并相沿成俗。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壮族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花婆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没有生育的妇女,这一天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现已淡化。

牛王节

壮族、侗族、仫佬族、仡佬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的。是日,农家给牛放假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一新。村老们对全村的牛评头品足,并告诫各家要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这一天,各家各户先把牛喂饱,然后全家人才吃节饭。70年代以来,牛王节中的敬牛神色彩已渐淡薄,但敬牛护牛之风犹存。

药王节

药王节亦称药师节。壮族传统节日。传说药王是壮医药神。他发现药草,为人治病,还向众人传授种药、采药、治病的知识。昔时壮族地区各较大村寨都立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并进行采药防病活动。如桂北一带的壮族此日上山采回乌桕、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煮水洗澡。以为此举可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的壮族则在这天开设药市,专卖各种草药,买者踊跃。传说此日之药有特效。此外,各家各户还包三角粽,在屋里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边插艾草,以示驱邪逐疫。

吃新节

尝新节,俗称“吃新节”,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时举行。一般各家各户单独过,也有请邻近亲友一起聚会的。是日,家家户户都用新米煮饭,并杀鸡宰鸭备猪肉,祭祀祖宗及各路神灵,酬谢其护佑丰收。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回绿稻叶供在神龛上,并供上饭菜果品,然后烧香、点亮油灯。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狗唤到神龛前,舀一大勺新米饭,加上各样菜肴喂狗。待狗吃饱后,全家人才围坐聚餐。传说最早的谷种是狗带来的,为了感谢狗的功劳,尝新节必让它先吃。

壮年

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大的集体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青年男女则开展社交活动,小伙子们成群结队走村串寨“闹姑娘”,对歌择偶。这些活动延续至十二月初七前后结束。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后来妖魔作祟,壮乡遭难,人们四处逃散。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当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不,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护。

侗族“多耶”节

侗族“多耶”节历史悠久,“多耶”侗语的意思是“踏歌起舞”,“多耶”是侗语音译,是侗族的集体歌舞,参加者需手拉手围成一圈,跟着领唱的节奏边唱边舞。人们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语言隔阂,没有授受不亲,人人忘我而唱,忘我而舞。“坐夜”是侗族一种独特的社交娱乐方式,侗族男女青年“行歌坐夜”是一种传统恋爱习俗。听侗族大歌、喝香浓油茶、吃百家宴席、踩新桥祈福,侗族多耶节庆祝形式多样。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是桂湘黔交界地区和广西乃至全国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之一。

侗族织布节

农历正月初八,侗族群众都会庆祝一年一度的传统织布节,进行民俗风情展示、芦笙踩堂、跳多耶、传统敬萨、吃百家宴等精彩活动。侗族妇女还会向中外游客现场展示“侗布”制作工艺全流程。

侗族服饰由侗布缝制而成,传统织侗布的手工技艺已在侗族地区流传了上千年。“侗布”是用自家织好的棉布经蓝靛、白酒、牛皮胶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晒、槌打而成。侗布制作包括碾棉、纱棉、盘灭、米水泡纱、备络筒、捡篙、梳打、编织成布等流程。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侗布”非常珍贵,侗族人民除了自己使用外,还作为婚嫁馈赠的最佳礼品。

苗族跳坡节

农历正月初九,是苗族群众庆祝传统节日——跳坡节的日子。苗族跳坡节民俗活动之一——闹坡爬坡杆,吸引五湖四海游客体验。

闹坡是整个跳坡节活动最隆重的场面,其丰富内容也集中体现在闹坡中。主要有祭坡杆、立坡杆、开坡、爬坡杆、芦笙坡脚舞、月琴弹唱、谢坡等环节。

祭坡杆是由寨老带领苗家最有胆识、最强壮的小伙子手捧酒碗向坡杆敬酒,祈求坡杆耸立不倒,见证苗山雄鹰的诞生,指引苗山的男子都能成为顶天立地、建设家园的男子汉。祭坡杆结束后,由青年壮男把数米长的坡杆立起来,就犹如守护苗山的天神。

开坡则由寨老诵念开坡词,带领苗家儿女向坡之父、坡之母敬酒。酒毕,千名苗族同胞吹起芦笙,跳起坡脚舞,共同欢度快乐时光。

爬坡杆是闹坡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苗族小伙子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杆上展示的是小伙子的拿手绝活,杆下是万众的欢呼呐喊。当天,数名小伙子在众人瞩目下,轮番上阵,以身子不贴坡杆,用双手和脚掌夹住坡杆,以最快速度爬到杆顶,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并取下坡杆的腊肉、米酒就是苗族青年男子的精英,也是众多苗族姑娘们青睐和爱慕的英雄。这位英雄可在坡场上任意挑选一位中意的苗族姑娘并取下其头巾带回家。

苗族“打同年”

“打同年”是融水苗族村寨的一种民俗,即友好村寨之间的拜年联欢活动,每年的正月初五举行。双方约定,一方向对方发出邀请,另一方则每家派出代表组成“打同年”队伍,由族老带队,吹着芦笙到主方村寨拜年。后来逐渐演化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村寨之间联欢的活动,当地俗称“打老庚”,意为交朋友、结兄弟。现在已发展成为多民族的集体交流活动。活动内容有芦笙踩堂、山歌对唱、少数民族风情舞蹈等。

侗族“抬官人

“抬官人”侗语为“掂宁蒙”,村民们化成黑色的花脸,手舞足蹈的在村中巡游,夸张再现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位于黔桂交界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石碑村举办古老民俗活动“抬官人”,该村群众以抬官人、踩歌堂、侗族耶歌等特色节目喜闹新春。

侗族春节

侗族春节期间的“月也”(也称“也哼年”)最为盛大和隆重,“也哼年”一般由歌队、芦笙队、侗戏班组成。芦笙队在走村串寨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吹奏不同的曲目,包括过寨曲、通报曲、进寨曲、拦路歌、开路歌、祝福歌、告别曲等。

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举行的月也活动,各寨群众身着盛装欢聚一堂,以侗族大歌、抬官人、放木排、百家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交流、传承侗族精品文化。

壮族蚂拐节

壮族蚂拐节源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种植水稻的南方原始人,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蛙(蚂拐)的鸣叫和活动情况与天气的晴、雨有很大关系。于是人们出于旱时祈雨,涝时求晴的愿望,开始崇拜青蛙(蚂拐)。

据了解,“蚂拐”是壮族群众对青蛙的俗称,是壮族崇拜的图腾。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河池市红水河流域的南丹、天峨、东兰等县,每年春季,这一带的壮族群众都举行“蚂拐节”活动,其基本过程为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

节日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跳蚂拐舞,唱蚂拐歌,吃蚂拐饭,以此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据悉,壮族“蚂拐节”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瑶族达努节

达努节是马山、都安、巴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称“布努”的瑶族传统节日。又名二九节、祖娘节、祝著节、瑶年。达努,瑶语意为老慈母。传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瑶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后人出于崇拜,定该日为祝寿日。

“祝著节”是生活在广西桂西北红水河流域群山之中的瑶族传统节日。每年节日,布努瑶同胞穿着节日盛装,通过瑶歌对唱、斗鸟、斗鸡、赛陀螺、射弩、拔河、笑酒歌等文体活动庆祝第五届布努瑶“祝著节”,缅怀布努瑶的先祖密洛陀。

富川“上灯炸龙”

富川的“上灯炸龙”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具体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究,直至今日,人们还沿袭着这一传统。

根据习俗,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街道内头一年有小孩出生的人家都要到神楼举行隆重的上灯祭祀仪式。人们以此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上灯期间,新添丁的户主会连续几天宴请好友和整条街道的男女老少,街坊邻里则敲锣打鼓和舞龙舞狮以示庆贺。意义在于敬拜先贤和庆贺本街内又添丁添财了。每天晚上,每条街的游龙都会先祭拜县城的古明灯楼(古明城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南西北四座城楼,城内目前主要有五条街道,均是用鹅卵石砌成,每条街各建有一座或多座神楼,神楼也叫灯楼,是公共祭祀的地方),最后汇聚在县城中心的大转盘广场,接受鞭炮的洗礼,预示一年四季红红火火。

苗族古龙坡

古龙坡正月十六坡会,与安太十三坡、安陲十七坡等春节期间举行的坡会,称为“苗族系列坡会群”,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举行一年一度的“古龙坡会”,八方乡亲和四海宾朋,亲聚坡会闹春,呈现一幅壮观绚丽的民俗文化集锦图。此次古龙坡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作为坡会的一项新内容,在古龙寨——古龙坡苗族坡会传承保护点韦兰亭故居举办原生态的民族簸箕宴,即为将各种制作好的菜肴摆放在簸箕内,簸箕上先铺上青叶的蔬菜作为菜肴的衬底,式样生态新颖。

瑶族迓圣节

迓圣节,以迎春祭祀为主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每年度都举办祭祀活动,当天,镇上各家各户拿出供品,摆在迓圣台上,庆贺雷母、罗汉同一天生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

花炮节

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金山花炮节源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延续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这一天,当地壮族人民举行舞龙、舞狮、舞麒麟等民俗文化巡演,举行唱戏、对歌、抛绣球、板鞋竞速,并在金山设坛祈求平安,举办抢花炮活动,节目丰富多彩。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邕宁区当地都要举行抢花炮活动。活动覆盖邕宁区的中和、百济、那楼、新江、蒲庙等乡镇,其中以中和乡的抢花炮活动规模最大。

此外,广西其他地区也举行抢花炮活动。

在三都县有什么少数民族节日

端节:

又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节日”,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因此,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卯节:

又称"歌节"、“东方情人节”,水族重要的民间节日。每年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等。还邀请客人饮宴。

吃新节:

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如苗、侗、仡佬、基诺等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丰收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游方、祭祀、斗牛等活动。

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而在苗族,"六月六"则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575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