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迷信活动中最大的是庙会,而且次数频繁。如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二月十九南海观音香期;三月初三幡桃会;四月廿眼光菩萨香期;五月十七都天庙香期……每次大的庙会,城市各家都挂灯结彩,庙会上结扎的彩轿、彩亭等竭尽浪费。如:淮安都天庙会据传此会是纪念唐朝御史张巡的。每年农历四月十日左右举行1次。参与者多是商家。为了出好会,前3天就作好准备。出会路程是,早上在都天庙街集合出发,途经各主要街巷,中晚饭都在定好的地点,由各行业送来吃。
旧时,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能翻土。据说此间翻土易触犯土地神,妨害一年收成,所以元宵节前不耕地。过去,农田生产,主要用自然肥料,因此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猪造肥习惯,所谓“猪是农家宝,种田少不了”、“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春寒闲时,人们习惯背粪箕拾粪,或挖河泥罱河淤垩田。新春期间,开始修理农具。因为此间,一者有空闲,二者有过年剩的菜肴,便于招待。故有“新年莫赌钱,收拾犁耙好种田。闲时修好忙时用,怕到忙时修不全”的歌谣。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到时,各家住宅前后、沟坡路边,所有空地都挖出来种上瓜、葫、茄、菜。如果有谁家放着白地不种,不仅半年日子不好过,也受到大家批评议论,所以家家都是“路边开黄花(长菜),沟边种蓖麻,树行格里金针菜,猪圈棚上长吊瓜。”立夏到时,是锄田时候(主要是玉米)。农谚说“立夏三天遍地锄”。所以此时,家家抢锄田。锄玉米,第一遍间苗;二遍刨根,即把根部土刨开让太阳晒;三遍再培土,这样玉米才肯长。所以有“要吃稖面饼,稖根刨成井”的说法。割麦是农村中最忙季节。因为麦子成熟快要抢收,所谓“蚕老一时,麦老一晌”,“稻老要养,麦老要抢”。此时,农民除起五更、睡半夜外,中午饭多拿到地里吃。麦子登场后,又要连着脱粒。俗话说“二麦上场连着打(脱粒),打迟莫怨天”,因为此时正是梅雨季节,易遭霉烂。插秧是农业生产中比较单调、繁重的劳动。所以插秧时,饭菜要特别讲究。请人插秧多办酒席招待。插第一行秧,称“快门秧”,旧时要鸣放鞭炮。快手在前,慢者依次下排。由于此项劳动艰苦繁重又单调,易于劳累,故旧时插秧有“打秧歌”习俗。秧歌有的是插秧女自行编唱;有的是专门雇请人,边敲边唱,称为“秧田锣鼓”。秧田锣鼓是由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以持鼓者为主,锣随鼓行,边打边唱,且唱且白。歌词以七言为主,杂以五百十言不等,大多押韵。内容多是言情叙事,民歌、民谣等。旧时,专职锣鼓师有专门的唱本,说唱七八天,内容不重复。插秧时,每当击起田鼓,唱起秧歌,秧田里就会一片歌声一片笑声。秧手们就会忘记疲劳,从而加快速度。故雍正皇帝在题《耕织图》栽秧诗中写道:“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这首诗实似秧田锣鼓风俗画。船业生产习俗船业生产,主要是捕鱼和运输。旧时,船业都是个体经营,行船靠航风和拉纤。船上习俗较多。一年中以春节和中秋节最为讲究,除要供祭公鸡、鲤鱼、猪头外,还要烧香磕头,并要用公鸡血从船头挡浪板上往下流,称为“挂红”。过年节时,上桌的菜肴,哪一样都不能吃光,意谓要“有余”。如果吃光了,以后就永无这样菜。吃鱼不能吃鱼头,不能翻身。装运物资,卸货后,不能让货主扫仓。如有剩下物资均归船工收拾。行船时,除要烧香外,还要烧3张黄纸,以保安全。一般夜里不行船,半途不靠船。船停靠生疏码头时,要用竹篙从船头到船尾打水1遍,以防水下有女厂埋葬,生出邪气,此称为“破漏地”。对船主不能称“老板”,要称“老大”。新中国成立后,个体船户都组织起来,成为船队,统归航运公司领导。个体经营的很少。木船多改为水泥船、铁壳船,用轮船拖行,或直接用机器发动行进。靠挂帆、拉纤航行的已渐淘汰。烧香、供祭等迷信习俗被废止。然而,“翻”、“沉”的同音字仍是忌讳。所以,称“挂帆’为“扯篷”、“盛饭”为“装饭”等等。80年代后,又出现个体船户用水泥船为人装运货物,或自己贩运黄沙等。(来源于淮安之窗)
男女结婚后,全家人最盼望的是怀孕生孩子,特别重视生男孩子。因为民间有“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习俗。怀孕妇女禁忌参与红白喜丧事。禁忌在娘家生孩子,据说那样会冒犯神灵,招致娘家败落。生产前,娘家要买些食品和小儿衣服送去,称为“催生礼”。旧时,产妇临盆分娩,多请接生婆助产。婴儿断脐带后,脱落之脐带、胞衣(胎盘),要用旧布或草袋包好,深埋地下或沉入河底。如被动物吃掉,对婴儿不吉利。婴儿出生后3天内,仅饮甘草水、蜂蜜汁等。3天以后开始喂奶。产妇可吃酒煎中药“生化汤”,去净腹内污血,滋补血气。以后要吃鸡、猪肉、猪肝、馓子等有营养食品,补壮身体。产后1个月内,不出门,不做重活,俗称“做月子”。丈夫在产后3天,要送酒、鸡蛋等礼品到岳丈家报喜。亲朋好友在一月内都要送礼物,俗称“月子礼”。孩子满月那天,要宴请宾客,鸣放鞭炮,请理发师为婴儿剃去胎发。请族中尊长为婴儿命名。幼儿的名字,一般有2个,一是乳名,一是学名。如是娇惯的男孩子,乳名有叫“小猫”、“小狗”、“小马”、“小兔”等,以示抚养象小牲畜一样,就容易养大。还有叫“小和尚”的,表示已经出家,妖魔鬼怪就不来伤害,更易长大。学名俗称“大名子”,多是按族中同辈人的“字”命的,留待上学或长大后使用。婴儿如是女的多称“大丫头”、“二丫头”,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有的婴儿出生后,家庭或亲友还用银子打制的锁、镯、项圈等物,戴在幼儿的颈项和手脚上,以示锁往了,就不会跑掉(不会死去)。过去,沐阳等地还有给独生子认石爷石娘的习俗。逢年过节,要给石爷石娘烧纸磕头,让石爷石娘保其平安多福。有时几代人都认同一个石爷石娘,闹出不少笑话。“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生产,多请助产士接产。讲究科学卫生,有利产妇和婴儿健康。70年代后,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政府号召计划生育。提倡1对夫妇只生1个。机关工作人员多积极响应,但民间仍多重男轻女,不生男孩不罢休。给孩子命名,多结合新的形式,如“五一、沂淮(导沂治淮时所生)、卫东”。给孩子剃半边头、戴手镯、以“猫、狗”命名等均废。
送灶的日期各有不同。如祖上是做官的,是十二月廿三日送灶。如祖上是平民百姓,就是廿四日送灶。故有“官三民四,乌龟王八廿五”的说法。实际是没有人在廿五送灶的。相传这一天是灶神爷要到玉皇大帝那里述职,汇报对这家人一年来的考察情况,关碍至重。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很重视。灶爷临行前的晚餐不仅办酒菜为之送行,还做糖饼等甜食,来甜灶爷的嘴。此外,还用麦鼓麦草等做些象征性的马料放在小碟子里,以备灶神爷的马吃。然后把神像取下来和纸箔一起烧掉,并鸣放鞭炮送行。这时,全家人跪下磕头叮嘱:“灶老爷到西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保佑全家人幸福”。灶神爷送走后,据说其他神也就工作马虎,离开职守,无神问事,各家就可开始扫尘了。此后进入了过年期,家中陈设的物件,不可随便搬动。要做的事情,如做汤圆面、蒸馒头,宰杀猪羊等,都与过年有关。。(来源于淮安之窗)
1、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淮安是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为打造“吃在淮安、创业在淮安”品牌,当地于2002年9月举办了首届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2、淮安人爱讲江淮官话
淮安地处江淮官话区,属于官话方言区与吴语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
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
3、戏曲
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戏,而淮安南部则流行较为柔情的淮剧。两个剧种都是“淮”字打头,然而唱腔风格各异,淮海戏与流行于安徽的泗州戏、徐州和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同属拉魂腔;而淮剧起源于盐城,又名江淮剧,以盐城一带方言为基调,故显得柔情。
扩展资料:
淮安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河段——邗沟(即京杭大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长江、淮河,由此与运河相伴相生。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治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治今盱眙县马坝东南)。
西汉年间,市境大体属临淮郡,又增置淮浦(治今涟水县西)、射阳(治今淮安区东南)、富陵(治今洪泽湖中)等县。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其时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
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淮安
—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无语``结婚当天晚上11点左右在小区里放鞭炮 是人家送房的`必须的`因为闹洞房的会在12点前结束`谁结婚都的放` 不放才奇怪了`至与人家死人``人活一世`几十年` 就临走后为他锣鼓喧天几天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能人家一生平平凡凡的度过了`在世为能锣鼓喧天般的活着`死后还能得到家属亲戚的悲送`人啊``这一生`怎么说呢`
首先盐城人在结婚的当天,男方上午要到女方家里去接新娘,一般有车子,到了女方家里,一个简短的仪式后(吃吃东西,见见对方亲属等),就接了新娘回家。中午大家一起吃饭。一般正式婚宴是安排在晚上。当天,新娘和新郎要回娘家一次(也有第二天回的)。到了晚上的婚宴,新郎和新娘可怜巴巴地在饭店门口等人,一般客人都要迟到,都要等到晚上点多才能开席,这是中国的婚礼和西方教堂里举办婚礼的最大不同(人家是宾客等新郎新娘),婚宴上一般要请个主持人主持人。在婚宴上,盐城婚礼与外地最大的不同开始了,很多外地婚宴上并不闹,大家就是吃吃饭,敬敬酒而已,吃过饭后大家去闹新房。而盐城最大的不同是不闹新房,而是在婚宴上闹,而且闹的是新郎和公公。公公成为爬灰角色,要和媳妇做各种节目。而新郎和婆婆就成了摆设,傻乎乎地任人摆布,还要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来。这是很多外地人不能理解的地方,所以如果外地女孩嫁到盐城,一般在婚礼前要有人特意嘱咐,以防外地新娘或新娘亲属在婚宴上恼羞成怒。如果节目比较好、新奇,婚宴上就比较热闹。人称“闹发”,不闹不发。满足了大家猎奇的心理。婚宴上闹新娘和公公的风俗,除了盐城有,扬州、泰州、淮安、南通等地也有。我个人感觉这是一种陋俗,不过已经成了习惯,要破除它很难。婚宴结束,大家各作鸟兽散,新娘、新郎回到新房后,可能还要搞一番小仪式,例如家庭成员一起吃点茶、点心什么的,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