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第1张

1、祝寿习俗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

2、婚宴礼节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礼前一天举行的宴席,主要是设宴招待聘来的迎亲这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并举行祝福新房仪式。

3、葬礼习俗

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后,脱去旧衣,换上新装,或用白绸缎裹其身,将尸体盘坐装入3尺方形木制小轿里,封好轿盖。

扩展资料:

蒙古族的文化活动:

1、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为长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听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雕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最早的马头琴称为“奚琴”或“胡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清末称作“潮尔”。演奏形式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拉出来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安代﹑驯马手、小青马等。通过草原马上生活提炼而成的马舞,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之间,都使人感到骏马的纵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蒙古习俗

所谓藏回就是藏族 。这里的“ ”二字并不是单纯的指 民族,而是有比民族概念更为广范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宗教信仰特征,或所信仰的 教,包括 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部分风俗习惯。藏回的民族心里素质和特征即保留藏族特点,又具有 特点,所以这个民族具有双重民族特征。

在我国,能够称为“藏回”的大概有以下三类人群:一是生活在 等地的藏族 ;二是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的藏族 ;三是生活在青南、云南、甘南等藏族地区的藏族 。下面所介绍的是其中的两类:一是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的藏回;二是云南迪庆藏回。

藏回在宗教信仰上放弃佛教而信仰 教,民族成分上有的藏回已改为 ,姓氏上有一部分藏回改为马姓,生产方式上以农牧为主。藏回地区一般建有佛教寺院建筑特征的色彩华丽的 寺或拱北。在生活习俗服饰方面仍保留藏族特征,在语言文字上大都保持藏语,藏语为交流工具,还有的藏回以藏文翻译了《古兰经》、《圣训》等主要 教经典,加以学习研究;同时,部分藏回以汉语为交流工具。

卡力岗藏回是青海 的一支,聚居于青海化隆 自治县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努乡,因该地原称卡力岗,故称之为卡力岗藏回。三乡共有 人口16565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738%。现在的卡力岗人,如果没听他们讲的语言,仅从外表看,一眼便可断定他们是 ,他们的的服饰习惯和 没有两样,男子戴白帽,小男孩也戴白帽,比较讲究的阿訇和老人还头缠“代斯塔尔”。已婚妇女都戴盖头,小姑娘们大多戴头巾,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一般的 已经差别不大了,尤其是一日按时履行五次礼拜方面,遵守的甚至比一般 更为严格。卡力岗人的交流用语是藏语。现在他们的活动也常使用一些 和波斯语的词汇,他们平时的感叹语也是“赫大呀”、“ 乎”“应善 ”等,吃饭前念“比斯敏俩”,念“ 胡开拜”见面互说“塞俩目”问候等。

青海化隆地区原为藏族游牧地,虽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1756年,花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从麦加朝朝觐归来,在青海循化、化隆(卡力岗地区)等地传教。有一天,马来迟行至化隆县境内黄河边,准备渡河,恰逢该地区藏族群众迎接活佛求雨,不让马来迟用船渡河。马来迟无法,骑马渡河而过,祈雨群众和活佛见马来迟面不改色、如履平地过河,非常惊异,要求马来迟祈雨。马来迟念经祈祷,果然下了一场大雨。于是该地藏族群众对马来迟十分钦佩,也非常尊敬,马来迟因此向该地群众宣教。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使这里一部分藏族群众皈依了 教。后来青海同仁保安三庄的部分藏汉族群众也在马来迟的劝导下,皈依了 教。这些活动,引起了当地佛教势力的恐惶和反对,不得已,马来迟离开卡力岗地区返回循化。虽然这是历史的演绎和传说,但的确在马来迟不懈的努力和劝导下,卡力岗藏回最终形成。

云南迪庆藏化的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下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 设在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1935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部小说《逝去的地平线》,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一位英国外交官和他的朋友在偶然情况下来到一个称为“香格里拉”的雪山峡谷中,并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接待。作者称香格里拉是世界上少有的净土,它美丽而不媚俗,民风淳朴,居民都奇异的长寿,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永恒的和平安宁。小说发表后,顿时引起轰动。1937年,美国好莱坞耗费巨资将其拍摄成**,中译片名《桃源艳迹》,优美动听的**主题曲《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一时风靡全球。“香格里拉”来源于藏传佛教“香巴拉”一词,意为“极乐园”。有关专家根据《逝去的地平线》中的相关描写以及藏传佛教的有关记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考察对照后发现,唯有云南迪庆藏区有“香格里拉”的自然人文景观。1997年9月14日,迪庆州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原来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这一消息引起国内外的轰动,此后游人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在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共有 1400人,由于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与藏族通婚,在藏文化影响下,这部分 被不同程度的藏化。藏族称他们为“古给”,意即戴白帽者,而其他民族则称其为藏回。他们讲藏语、穿藏族服装,生活习俗与藏族完全相同。

据记载, 最早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进入中甸县(即现在的香格里拉县),他们以开矿为主,历经战乱。清咸丰同治年间又有 逃难到这里,他们先在中甸开银矿,因与藏族头人发生冲突,从中甸迁入安南,后又从安南迁到哈巴雪山下,形成龙旺边村和兰家村。据兰家村老人讲,他们曾是白彦虎部下,起义失败后逃到这里,可惜没有文字记载,他们讲话至今还保留陕西方言和日常用语。 迁居迪庆后,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每家 几乎都与藏族“开亲”(结亲), 姑娘嫁给藏族后基本变为藏族。 男性娶藏族姑娘非常普遍,这是由于当地 人口少,族内通婚范围有限而形成的。

在哈巴雪山下的香格里拉县龙旺边村和兰家村,由于这里交通闭塞,当地 长期与纳西族、彝族、藏族生活在一起,与藏族通婚多。过去他们跳藏族锅庄舞,讲藏语,生活习俗已藏化,许多人不知道礼拜,也不知道 寺是干什么用的。1992年起,云南沙甸、纳家营 多次来到龙旺边村和兰家村考察,用车接他们到纳家营、沙甸等地参观,对这两个村的 触动很大。一方面他们看到纳家营、沙甸 靠自己努力,经济非常发达,私营企业林立;另一方面了解到当地规范的 生活,教门也非常好。沙甸和纳家营 到这两个村教他们学做礼拜,给当地建立经学班,教妇女学习 教知识,并出资在龙旺边村和兰家村各修一座 寺,使两个村的宗教活动走向正规,抛弃掉原来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学习如何做一个 。

二、蒙回

所谓蒙回,就是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信仰 教的蒙古族 。

蒙古族 主要分布在与宁夏相邻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罕乌拉、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素图、宗别立、巴音浩特等,占当地蒙古族人口的70%-80%。还有一些人散居于旗内其他几个苏木(乡)和巴彦淖尔盟、磴口县的一些地区。他们人数不多,据《内蒙古阿拉善盟志》资料统计:现约为3000人左右。他们讲蒙古语,使用蒙文,也与蒙古族一样过农牧生活。但他们信仰 教,以 的戒律要求自己,成为蒙古民族中最为奇特的一支。当地居民称他们为“蒙古 ”、“科布尔蒙古”或“缠头 ”(以下简称蒙回)。

阿拉善左旗蒙回是由几部分人共同演变融合而成,既有信仰 教的蒙古族,也有 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族。蒙回来源具有多元性,其中既有康熙年间和罗理所率蒙古部人,雍正年间阿宝带来的缠头 ,又有乾隆年间罗布藏多尔济所降之哈萨克、 尔兵卒,以及乾隆年间的乌兹别克、 尔族商人。这几部分人共同演变融合而成今日的蒙古族 。他们处于蒙古族文化的包围之中,既吸收了蒙古族文化,又保持了 的信仰,成为蒙古族中奇特的一支。

蒙回虽然在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当地蒙古族一样,但在信仰、习俗上却与众不同,并且与 也有区别,形成了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蒙回有自己适合于生活需要的蒙古袍,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只在节日、吉庆的日子和隆重 时才以蒙族传统服饰盛装打扮,平时一切从简,服饰与汉族无异。也有保持传统的,若不经介绍,根本辨不出他是蒙回。

蒙回宰牲畜时的习惯基本上与 相同,严格遵守 教规定,仅食用阿訇诵 之名、用断喉法所宰的骆驼、牛、羊、鸡、兔等肉类,禁食自死物、血液、非诵 之名而宰的牲畜。在饮食上他们以乳、肉、炒米及面食为主。他们喜食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背子。乳食品成为他们生活必需,有酸奶、奶皮子、奶豆腐等。他们与蒙古人一样爱喝奶茶,同时也爱喝盖碗茶(“三泡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保留着维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哈勒瓦”,即用红糖水将炒面拌好夹在两块油香中间,这种食品在今新疆南部依然常见,而蒙古族一般不吃油香。

有宗教就会有宗教活动场所,蒙回的 寺历史悠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们随和罗理到达阿拉善之后,为了共同的信仰他们开始搭建简易的帐篷为“麦斯吉德”( 语意为“礼拜之地”)。经过不断的努力,光绪二年(1875年),蒙古族教长满德力瓦经旗王同意,在科布儿巴格古尔本苏海(今敖龙布鲁格镇)号召募建 寺,至今已有132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增多,蒙回在清光绪年间兴盛。王爷为笼络人心,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资在哈鲁乃巴格列别格太(今敖龙布鲁格苏木(镇)和平嘎查(村))建别格太 寺,由蒙回比力贡担任教长,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文革期间,该寺被强行拆毁,1986年开始重建,现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任伊玛目为蒙回门克巴依尔。蒙回修建的另一座历史悠久的 寺为好勒堡 寺(蒙语意为“联合”、“联韵”)。它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乡)好勒堡嘎查(村),由蒙回担任教长。

蒙回在丧葬习俗上严格遵守 教速葬、土葬、薄葬的原则,节日礼俗方面除了过 教的三大节日外,也过春节、元旦、中秋等传统节日。蒙回还参加每年七八月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语,意为“娱乐、游戏”),参加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

三、傣回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杜文秀简介,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乡的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就是这样一个傣回混合的地方,有着“帕西傣”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之间相距约4公里。2004年时,曼密回寨有63户305人,曼赛回寨有76户360人。

当地傣族人都称他们为“帕西傣”,“帕西”是傣语里“ ”的意思,“帕西傣”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回傣”或“傣回”。

曼密回寨,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这里曾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边关贸易集散地,从西双版纳州到缅甸地景栋,曼密回寨是两国商人来往的必经之地。曼密回寨是全西双版纳州最特别的寨子。说特别,是因为曼密回寨整个村子的村民穿傣服、讲傣话、居傣房,但信仰不是普通傣族民众所信仰的小乘佛教,而是 教。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地傣族人都称他们为“帕西傣”。关于曼密回寨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相传在清代,一个来自云南大理的 马帮商人,在路途中遇到土匪被劫,辗转来到曼密,已无盘缠,遂将所运的盐送予当地召勐(土司),希望在此生存。土司同意让其住下,但提出了限制,要与当地傣族相互尊重,服从管家,与当地妇女结婚。商人同意后,很快与附近曼养坎寨头人的女儿结婚。婚后,头人女儿跟随丈夫改信了 教,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他们的后代成为寨子的4大家族。

另一种说法是,曼密回寨的老祖宗是清末杜文秀起义失败后从内地逃亡边疆的 。直到现在,老人们还常常这样讲述:“我们的老祖宗是满清‘红白旗’打仗时由大理逃来的,老祖宗为了不被人看出是 ,就一路背着猪肉一路往这边逃,最后,逃到这里,把驮来的盐送给召勐做礼物,召勐同意在这里居住,又讨(娶)了傣族做媳妇,于是在这里安寨生活了。”

帕西傣寨“曼密”这个寨名的意思是“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乱石地”。

曼密回寨的“帕西傣”,宗教、文化习俗都有着许多既完全不同于傣族,又不完全同于 的特点。反映了 人民在与傣族长期交往过程中,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在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方面呈现双重性和过渡性形态,这在云南以外的地方是很少见得。

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都有 寺,有内地阿訇做教长,婚姻、丧葬、节日均接近 习惯,但仍讲傣语,用傣文,穿傣族装,取傣族姓名,在住房等日常生活方面仍保留着傣族风情。

四、白回

大理景色优美,风景秀丽,随着**《五朵金花》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边来相会”,大理秀美的风光也广为人知。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质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个美丽的白族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讲白语,身着白式服装,却信仰 教,当地人把他们称为“白回”。他们在生活习惯上严格遵守 的习惯,但在住房建筑艺术的形式、风格上,基本上是白族的,而又有 教的特色。一般群众住家都是白族式的瓦房三房一照壁,有少数人家是四合五天井,建筑雕刻多是动植物杜文秀简介,不同白族的一点是没有人物雕刻,这是受 教影响的结果。村内许多人家的大门都是白族式的正据斗阁,但在大门上方雕刻有古兰经的金色圆形 艺术字,表现了 家庭的特色。

关于“白回”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看法。在大理境内的其他 称他们为“北头 ”,即居住在大理北部会讲白语、身着白族服饰的 ;有些人认为“白回”是指生活在白族地区的 ;有些人认为“白回”是指改信了 教的白族 ;也有人认为“白回”是丙辰事件后部分 为了逃避清军残害,躲进白族地区改穿白族服饰,学说白语,居住白族民居后形成的边缘族群。但多数人更认同“白回”是生活在白族地区的 这一说法。

“白回”族群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源、剑川三个市县,其中大理市有珂里庄、上兴庄、喜洲镇 社、峨琅哨、美坝村;洱源县有士庞村、鸡鸣村、三枚村、回果、大营、小街;剑川县有桑岭、西凤两村。其中文化特征显著、人口集中的“白回”族群主要是邓川坝子的士庞、鸡鸣、三枚三村,他们毗邻而居,共同生活在邓川坝子内,其人口分别为2000多人、1500多人、1300多人。根据以上史料和当地民间传说,邓川境内的“白回”先民肇始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白回”村庄全村通用的语言是白语,也是他们最便于交流的语言。在这些村庄里,许多没有读过书的老年妇女们基本不会讲汉语。这里的小学实行汉、白双语教学,老师必须会讲白语,因为小孩学前只会讲白语。

除了语言之外,“白回”妇女们的服饰基本上受到当地白族生活习俗的影响,穿着上既有白族特征,又有 的特色。因为白族男子的服饰现已全部改装,各种原来的服饰荡然无存,保留下来的仅是妇女服饰。在“白回”族群中,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发式上有所不同。在过去,一个“白回”妇女一生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年轻姑娘时,在通常情况下她把头发梳成长辫子,然后盘在白色或蓝色的头帕上,人们看到这样的发式时便知她们是未婚的女孩;第二阶段,结婚时的发式,即“皮帽”发式;第三阶段,婚后第二天的“娘娘头”,因为据说此发式高贵、漂亮象皇家娘娘的发式,故因此得名。据说这种“娘娘头”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具体是什么时间她们已说不清楚,只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此时把新娘称为“新大娘”;第四阶段,“新媳妇”时期结束后,“新大娘”发式将进入包头发式阶段,这是已婚妇女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新大娘头”与包头发式的相同之处在于把头发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但前者在两大部分的基础上还继续梳分,而后者却仅仅分为两个部分且梳为大辩,然后把前后两部分头发用黑纱巾包起来,成“弯月形”,最后把头巾包上,这样宛如一个含苞欲放的荷花发式便形成了。包头发式是已婚妇女的专用发式,未婚女孩不能包此发式。但现在当地白族妇女的发式已没有如此严格的划分,许多人结婚后已不再包发。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再说一说包头发式中的另一主角,包头巾。包头巾是“白回”妇女服饰中最具特色,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头巾是包在“白回”已婚妇女头发上的头巾,它为长方形状,多数长22厘米,宽14厘米,通常被折成双层,在外层面挑上各种以花草为主的图案;内层要外露出一条长带作为包头巾之下部,并在其上挑上边角图案。不仅如此,包头巾图案的数量和密集程度与“白回”妇女的年龄层次有关。愈是年轻的妇女,她们头上的包头巾图案愈小、愈密、愈多、愈复杂,反之亦然。

“白回” 寺的建筑形式,别具风格,可以说是 文化、汉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结合。三枚和鸡鸣两村的朝真殿,顶层均采用殿堂式建筑的屋顶,而下面用水泥构筑现代建筑空间形式,三枚村完全采用传统殿堂式。

邓川境内的“白回”族群的三所 寺均具有中国传统 寺的特点,如主体建筑为大门、宣礼塔、朝真殿(礼拜殿)、厢房、水房等。但它却有其他 寺所无法比拟的雕刻。

五、彝回

“彝回”这一称呼在云南新平县的 看来他们并不认同,无论是居住在县城的 ,还是与彝族共同杂居的 ,他们不认同“彝回”这一说法,但他们基本认可他们是与彝族杂居生活之说。在当地的彝语里把 称为“阿斐”,在云南新平 、彝族自治县境内有 1000多人,主要聚居于县城桂山镇的东关厢、马家箐,平甸乡他拉村公所扒枝里村,扬武镇大开门办事处的高粱冲,戛洒乡跃南村公所的马家寨等地。城内 主要与汉族杂居,而高粱冲、扒枝里 与彝族杂居。在高粱冲有140多户,800多余人,彝族70%, 20多户100多人;扒技里村有126户,600余人, 45户180余人。高粱傲、扒枝里两个村庄的 姓氏主要为沐姓、马姓、李姓三姓。这两村的 、彝族杂居。“文革”期间两个村 宗教信仰受到巨大冲击,被强迫养猪,从此,高粱冲 开始养猪,逐渐失去了 原有的生活习惯。直到1991年,沙甸 教协会组织人员深入高粱冲和扒技里考察,在沙甸有关 人士邀请下,高粱冲组织36人前往沙甸、通海参观学习,受到通海全体 的欢迎和热情款待。他们还参观了当地 办的电解厂、针织厂,参观了他们教门情况,当地 热情地教他们学习礼拜及 教知识。高粱冲和扒技里 参观回来后,开始恢复宗教信仰及 饮食传统。

1991年12月,两个村成立了 寺筹建委员会,他们写报告,全村 签名、按手印,要求建 寺。在沙甸、通海纳家营及大白邑、文明等地 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12月16日,高粱冲 寺落成。1994年由沙甸和纳家营援建的扒技里 寺也落成。沙甸 企业家为他们聘来开学阿訇,并负担开学阿訇生活补贴。 寺开办经文班,备有糖果,吸引小孩每天早上来 寺学经文。从此,他们已开始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 ”,他们用“回归”这个词诠释他们重新回到 大家庭中的壮举。

由于 与彝族同居一村,而 人数占少数,回彝通婚现象较普遍,所以 绝大部分被彝化。为了与彝族交往, 普遍学会讲彝语,家庭内彝语、汉语并用,住房是彝族式的土掌房, 妇女都是彝族妇女装束,包头、衣服左襟花边、花边大裤、绣花鞋。为什么男性穿汉装,而 女性穿彝服较普遍,这与彝族女性普遍嫁与 男性较多有关。

入居新平较早,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元代随忽必烈南下平定南召大理国时入滇的西域 军,二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 将领蓝玉、沐英入滇镇守的大批中原及

选自《青铜峡 教史料》第二辑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风俗习惯较多,禁忌也有,要听从地陪安排。 1、敬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敬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对宾客表示尊敬和祝福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在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微向前躬身接哈达,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做客: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同时牲畜急跑会掉膘。如在草原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坐时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对迎面狂吠的牧羊狗仅可喝斥,不可打。主人端来各种奶食品也要吃一点、不然主人会觉得自己招待不周。如要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不可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冬天不要到包北、西侧乱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离开主人家须道再见并致谢意。  3、敬茶:客来敬茶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礼节。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这碗茶客人一般是要喝的,如果不喝,主人会觉得你没有礼貌。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主人或服务**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4、敬酒:蒙古族认为美酒是食品的精华,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然后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祭天, 再蘸酒祭地, 最后蘸酒祭祖先(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蒙古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抵达定会以酒相迎,但不会强迫一饮而尽,但不适饮酒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蒙古族待客的标准就是一定要把客人喝倒才算礼貌。  5、尊老慈幼:蒙古人长幼有序。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骂、不要当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6、饮食:内蒙古饮食北方菜系为主,口味相对较重,餐厅会格外注意,此外贵宾们会尝到当地风味——手扒羊肉,若吃不惯羊肉、也有其他餐、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团友口味。

1、民俗风情之饮食——烤全羊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2、民俗风情之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3、民俗风情之鄂伦春

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般要进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的春节源于汉族习俗。节前,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上山狩猎或在外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

4、民俗风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

5、民俗风情之敬献哈达

哈达,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与办多用白色、蓝色和**。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内蒙古

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能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婚礼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定亲、婚礼和回门。定亲:儿子长大成人后,父母就要物色一位年龄、长相、针线、营生都般配的姑娘,作为儿子的配偶。接着就请一位媒人去女方那儿说亲。通过几次来往,确定以后,双方父母就可以互相走动,选择一个吉年吉日,围绕八卦举行一个“开婚”的仪式,同时商定迎亲、挽头的具体时辰,尔后双方便可以向亲朋邻友发出婚宴的邀请了。分辨出嫁:迎亲的队伍将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身着红绸长袍,腰束金黄宽带,脚蹬高统马靴,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来到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唱起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之后,迎亲的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新装娶亲: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著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迎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闭门迎婿:按照传统的礼节,迎亲队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骑马绕跑一圈。正待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马,欢聚在新娘家的亲友便迎上来,寒暄之间,迎亲的祝颂人还未来得及下马,他手捧的哈达就给新娘家的一位厨师用烧火棍接过去。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于是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鄂尔多斯民歌发问:“你家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口齿伶俐的伴娘就会用民歌反唇相讥。这样,双方一唱一答,充满情趣,直到最后,伴娘才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包。献羊祝酒: 进包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之后,新娘家举行盛宴,招待迎亲的人。蒙古包内,男女老少围坐一堂,杯盏交错,歌声不绝,直到深夜。 母女惜别: 第二天,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往往泪如雨下,似乎很伤心。其实这是婚礼中的“哭嫁”习俗。这时,祝颂人领新郎“抢亲”。陪亲的姑娘将新娘保护起来。男方好言相劝不成,便挤进人群中“抢”新娘,场面十分热闹。迎亲途中: 于是,新娘和亲人们依依惜别,送行的人们唱起送亲歌,歌声中,伴娘用红纱为新娘蒙上头,然后上马绕自家的蒙古包一周,便策马向新郎家驰去。跪拜公婆:新娘下马后,先在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旗杆下举行“跳火”仪式,取兴旺之意。新娘进入蒙古包,祝颂人要向新郎的父母发问,新媳妇蒙头盖脸,能不能见人露面?回答后,婆婆揭开儿媳的蒙头纱,然后赠送礼品,并给新娘起新的名字。接着,全羊席开始,持续到天明。掀盖头: 交接茶勺。次日清晨,新婚夫妇举行送客酒宴。送亲的众人都要畅饮三杯,然后方跃马扬鞭,踏上归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03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