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顾城是一个很深情的人,因为只有一个很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深情的诗。是的,很多人至今都不敢相信,深情的顾城会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又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们留下唯一的孩子,如今怎样了呢?
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样的说法用在人的身上有些过于偏激,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父辈对于后代的影响是很大的。顾城出生于1956年,他的父亲便是一名诗人,名为顾工。
顾城从小就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不爱凑热闹,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房子里看书,有的时候同学们爱听,他也会和别人讲讲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故事,尤其是《三国演义》同学们都爱听,顾城也讲的最多。顾城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一开口,同学们都爱听。
1968年,因为条件的原因12岁的顾城便辍学回家养猪了。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整天闷在家里的顾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进了诗里。作为诗人内心里总是孤独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而作为天才诗人的内心则是要更加的孤独。
好在顾城遇到了能够懂他的那个人,他的妻子谢烨。谢烨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散文,尤其爱写诗。两人的相遇是一拍即合,于1983年结成连理。可是在二人结婚十年后,也就是1993年,因婚变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致死,随后自己也自缢了。
两人去世之时,还留下了一名年仅5岁的儿子,名叫木耳。因为木耳小的时候经常啼哭,顾城又要创作的原因,顾城夫妇决定将木耳送到别人家寄养。在顾城和谢烨去世之时,年幼的木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顾城的姐姐把顾城唯一的儿子木耳接到了新西兰,此后的木耳便一直在新西兰居住,接受西方教育长大,最后木耳虽然长着一副典型的东方面孔,可是却连中文都忘记了。而关于父母的记忆,更是模糊。
木耳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顺利的考上了当地有名的奥克兰大学,只不过他选择的专业并非是文学类的,而是工程学专业。父母对他造成的唯一影响,好像就是让年幼的木耳,在没有家庭温暖、父母宠爱的家庭中长大。连第一次听说父母的故事,都是在他成年以后,姑姑才对他说的。木耳于是来到了中国,来到了父母的家乡。
木耳来到中国后,见到了爷爷顾工,也就是顾城的父亲。顾工再次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孙子,高兴的喜极而涕。带他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吃了很多中国的特色美食。好在姑姑也曾教过木耳一些汉语,两人沟通起来也不至于太困难。此后木耳重新回到了新西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有些女子,生来注定是要被人铭记,被人颂扬,被人怀念的。
她们是苦难红颜,她们是人间惆怅客,她们亦是多情之人。来此人间一遭,便要尝遍万般滋味才可以甘愿归去。
01
谢烨|用尽一生爱了一人
提起谢烨,似乎永远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顾城,一个造诣很高的诗人。
谢烨这一辈子似乎都注定要和顾城纠缠在一起。人生的开始始于顾城,结束也终于顾城。
如果没有顾城,也许她会和许多平常女子一样,和一人相爱结婚,生儿育女,慢慢老去。同样,人们也不会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叫谢烨的女子,想去探寻关于她的所有故事。
故事开始于1979年,在一列往北京的火车上,谢烨就坐在顾城的对面。后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终于说话了。
他们谈过去,谈诗,后来顾城还用钢笔为谢烨画像。
火车到了北京,他们各自收拾东西,顾城突然塞了张纸条在谢烨的手里,上面写着顾城的名字和地址,那时他才知道这个戴着厨师帽一样的男人,就是闻名于世的诗人顾城。
纠结了很久,谢烨终于去找了顾城。从那以后他们之间一直都用书信往来,一共写了两百多封。
1983年,经过四年的异地恋,他们终于结婚了。
顾城对谢烨非常依赖,他像个孩子一样,穿衣服,买菜都听谢烨的,每次出远门,去讲课都要带上谢烨,这样他才会感到安心。
1986年,谢烨配顾城去参加北京昌平诗会,在那里,他们认识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英儿。
他们谁也没想到,这早已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顾城对谢烨一片痴情感动了英儿,也羡煞了她。
后来他们仨总是一起出去玩,甚至顾城对英儿的照顾格外照顾,这让英儿从心里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顾城,甚至还当着谢烨大胆的向顾城表白。
那是在顾城谢烨搬到新西兰的激流岛上后的事情。
这个地方条件异常艰苦,但是顾城想要远离世俗,谢烨就陪她一起。
英儿的到来并没有使这里更好,反而更糟。她没有钱,想去工作,并且这里没有巧克力和酸奶;朋友邀约,她不敢去玩,媒体约稿,她只能偷偷去写。
但这些想法提出来,顾城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因为那是顾城不能忍受的世俗。顾城的情绪很可怕,非常极端化。
在情感上,顾城希望英儿像他一样,感激和爱谢烨。但英儿却要他做出一个选择。
顾城说,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离开我,我都必死无疑。
“当她抛弃我时,我可以死。”——顾城《英儿》
在岛上生活一年零八个月后,英儿还是趁顾城夫妇去德国从事文学工作之际走掉了。
在这段三个人的畸形感情中,谁都不好过,两个女人过得压抑又扭曲。
后来,顾城得知英儿失踪了,并且后来英儿带话给顾城,她已经和一个新西兰老头结婚了。
顾城气疯了,他认为是英儿和谢烨合谋策划的,他差点掐死谢烨。幸好邻居报了警,谢烨却拒绝警察将顾城带去精神病院的申请书上签字。
后来他们开始合作写小说《英儿》,这也是绝笔之作。卷首语是:
“你们是我的妻子,我爱你们,现在依旧如此。”
后来的顾城脾气变得暴躁而激烈。
谢烨一直把顾城当做孩子一样照顾,帮他整理文章,打字,扣扣子,什么都顺着他,如果英儿没来过,他们会一直那样,在岛上自给自足,抚养孩子。但是现在,连她也想离开,因为顾城不喜欢孩子,会打孩子,并将小木耳寄养在岛上邻居家里。
但因为孩子,谢烨不能像英儿那样一走了之。
顾城害怕谢烨离开自己,连上厕所都跟着她。
顾城希望他们能和好如初,但谢烨对说,她也有了情人,并要让那个人上岛,住到英儿曾住过的房子里,希望顾城能接受他,就像当初接受英儿一样,但顾城说她做不到。
那段时间,顾城情绪变化无常,一会提出离婚,一会又说离不开谢烨,这让谢烨很崩溃,也很紧张。
有一天,谢烨说,她的情人第二天就要上岛了。顾城绝望了,准备自杀,写了四封遗书给家人之后,因为争吵,他用一把斧子杀了谢烨,随后自缢。
那天是1993年10月8日。顾城三十七岁,谢烨三十五岁。
2013年,顾城和谢烨笔下的“英儿”病逝于悉尼,终年五十岁。
至此,二十年前那场悲剧的三个主人公,均已辞世。关于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报情仇的对错毁誉,全都结束……
02
杜拉斯|再见,情人,请原谅我的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法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1914年出生在越南嘉定,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修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从1943年开始写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把她当成作家,她的作品常常只印几百册。
但是她从未中断写作,直到40年后的1984年,《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她从而闻名世界。
《情人》在全世界大卖的时候,人们才真正知晓杜拉斯这个人。
那时她七十岁,成名似乎有点太晚,但对她而言,名利都不重要,因为写作是她的生命,她的救赎,她生命里唯一的事。
“写作,那是我生命中唯一存在的事,它让我的生命充满乐趣。我这样做了,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
在法国,她被称作是“一位不可模仿的女性”。
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
她喜欢独来独往,独断专行。
她的眼晴,看上去狂妄、自恋、做慢、癫狂
她一生都是孤独的,尽管她有好多情人。
她的小说《情人》打破了法国出版印刷的纪录。
少女时代的杜拉斯,她和母亲以及两个哥哥一起生活在越南。
那个时候小小瘦瘦的她在那里邂逅了一个中国男人,虽然她衣着寒酸,但却散发着稚嫩的性感和魅力。
这个男人叫李云泰,是个富商公子,他们疯狂的相爱。他那时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将来会成为作家的女人的初恋,是那么热烈,不可抑制。
但是,也许是因为种族、年龄的差距,也许是命中注定不能在一起,十五岁的杜拉斯,跟随母亲乘船回法国了。
中国男人穿着西装,坐在轿车后排,目送着情人离开。
杜拉斯站在船上,没有流泪。
从那天起,这段恋情,就被杜拉斯锁进了心里,深深深埋葬,
她没有再提起,在心里一放,就是几十年。
1971年,中年的李云泰带着妻子去巴黎,他给已经50多岁的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着她,他说他将爱她一直爱到死。
这个时候的杜拉斯,已经结过次婚,又离过婚,经历过孩子的天折。她在巴黎孤独疯狂地写作,十年里写了十几部剧本。她自己做吃的,自己裁剪衣服。她喜欢喝酒酒,在情人中周旋徘徊,相爱,又分手,为他们疯狂,为他们痛苦挣扎……
1991年,李云泰病逝的消息传来,杜拉斯才泪流满面。
“ 我根本没想过他会死。”
她停下手手里的一切工作,重新打开尘封的记忆,开始写《情人》。
“大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
这部小说,获得了法国最具权威性的龚古尔文学奖,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情人》大获成功,她却十分冷静。
因为她已经老了,成不成功,无所谓了。
晚年的杜拉斯,喝了很多酒,她用酒精赶走心里的惊慌与失落,带给她欲望和激情。
六十多岁的杜拉斯,在这时遇见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情人,这个年轻的男人叫杨·安德烈亚,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还是个中学生。
后来年轻的杨经常给杜拉斯写信,但她没有回信,后来有一天,杜拉斯给杨写信了,她说:
“ 生活下去是如此困难。”
她告诉杨,自己害怕一个人在家;尤其是在下大雨的时候,她跑到大街上的屋檐下站着;她还说自己喝酒太多,住进了医院。
这时的杨,已经大学毕业了,他告诉她,他要放弃工作,要离开家,去找她。
那是1980年,杜拉斯66岁,而杨27岁。
“ 爱情是永存的,哪怕是没有情人。重要的是,要有这种对爱情的癖好。”
在社拉斯眼里,爱情与他者无关,它是一种癖好。
杨对她,是真挚的。他就一直在杜拉斯的身边,照顾和陪伴她。尽管他是一个同性恋,和杜拉斯的年龄也相差了近40岁。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他甘心做她的情人、奴隶、司机、出气筒……为她整理稿件、购物,帮她接电话,护理她的衣食住行
但她还是怀疑他的感情,问他:“要是我一本书都没有写过你还会爱我吗?”
她还警告他:“不知道你在我这里千什么?是不是为了钱?我 先告诉你,我什么都不会给你!我了解那些骗子,你别想期我。”
她还会当着众人辱骂他,说刺激他的话。在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始终选择沉默。实在受不了,就逃跑,彻夜不归,去车站的长椅上过一夜……天亮了,他又回去找她。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越来越厉害,最终被送进医院,杨一直守在她身边,细心地照顾她。
病危之际,杜拉斯已经说不出话时,她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 杨,永别了,我走了。拥抱你。我爱你。请原谅我的一切。”
1996年3月3日,杨守候了杜拉斯一夜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睡一会儿。
杜拉斯孤独、安静地死去了……
她被安葬在巴黎的蒙帕那斯公墓。一块石头上刻着她的名字“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及她的生卒年月日,她的故事就是这样。
素材来源
网络
韩梅梅《喜欢你是这样的女子》
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北部一个只有两千人的小岛上,大陆“朦胧诗”诗人顾城,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倒卧在岛上的一条小径,头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致死。而他们,曾是让世人羡慕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神仙眷侣。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写下这名句年少即成名的诗人顾城,没有找到光明,而是让身边人和自己,陷入了永恒的黑暗。
到底是怎样的开始,把这对昔日曾深爱对方的恋人引向了这样的结局?
顾城与谢烨的爱情源于火车上一场美丽的一见钟情式邂逅。
1979年夏天,顾城在一辆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遇见了自己的女神,从此开始了他们这场绝世之恋。
那天,21岁的谢烨登上了这俩火车,紧挨着她的是一个带着高帽子的清瘦青年,他就是顾城,一个在当时凭两首短诗而红极一时的“童话诗人”。
顾城在车上画画,画了一个又一个人,画完了身边所有的人,唯独没有画谢烨。后来他告诉谢烨,因为女神的光芒亮瞎了他的眼。
当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顾城把自己的地址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临下车的时候急急忙忙塞给了女神。
追求谢烨的时候,顾城在谢烨家门口的箱子里躺下,赖着不走。这种名人追求的杀伤力,几乎没有哪个姑娘可以抵挡。
天才诗人和文艺女青年就这样恋爱了。他们开始写信互诉衷肠,共同写下了厚度等于两部长篇小说的文字。
1983年,他们结婚了。 他俩如同连体婴,固然是因为如胶似漆,也是因为当顾城离开了谢烨,会处处碰壁,就像一个巨婴。
顾城生活能力欠佳,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曾形容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熟悉的人形容他:天真、内向、偏执、才华横溢而自私。
而所有认识和见过谢烨的人都说,她美丽,聪明,善良,行事落落大方,跟顾城正好是两个极端。
从他们在一起的第一天起,谢烨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顾城。
1986年,婚后的第3年,顾城不仅写下许多超凡脱俗的名诗名句,还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哲学家,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在一个诗会上,22岁的北大女生英儿,第一次见到了顾城和谢烨。单纯的谢烨彻夜跟她讲述,她和顾城这份爱情的完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英儿深受感染。“为什么不是我”这个机灵漂亮的女孩子,发现自己爱上了顾城。
1987年,顾城和谢烨要去德国开会了,就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俩和英儿见了一面。
英儿和顾城面对面地坐着说话,谢烨在一边翻看着杂志。接下来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英儿跟顾城表白了。
就在谢烨的眼皮底下,他们俩说了几个小时的话,谈到了《聊斋志异》和那些凄美的故事,顾城心动了。
在顾城的眼中,一个男人,一生当中可能遇到两个非常完美的女性,而她们又如姐妹一般相爱,便是此生的终极理想。
对这份三角恋,谢烨选择了包容,也许她认为,如果爱顾城,就应该包容他的一切,无怨无悔。
和顾城表白后,英儿留在国内,他们开始通信,一写就是三年。
1988年,顾城和谢烨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在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
谢烨尽自己所能的照顾着顾城的饮食起居,既是妻子,又是保姆,既是知己,又是助理。荒谬的是,顾城连妻子对儿子的爱都嫉妒,表示不想要儿子来分享她的爱,为了迁就顾城,谢烨同意把儿子送到岛上一个土著酋长家里寄养。
为了让顾城开心,谢烨也同意顾城的请求,让英儿与他们共同生活。于是英儿于1990年到了激流岛,开始了“三人行”的生活。关于这其中缘由,在采访中,谢烨说她不想顾城伤心。
“英儿对他那么好,我很同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成全他们未尝不可。从道理上概念上来说,此事不通。但直接从人性角度来看,就通了有人说我很傻,甚至怀疑我是否根本不爱顾城,其实我是太爱他,才为他们做了很多牺牲。哎,谁也说不清爱是什么东西。”
1992年,顾城和谢烨受邀,前往德国讲学。
英儿在岛上认识了一个50多岁的英国移民。顾城谢烨离开后,他向她求婚。抓住这个机会,英儿结婚,溜去了悉尼。当顾城发现英儿走了以后,几近疯狂。他写了一本书《英儿》描述对英儿的感情和强烈的思念,这让谢烨感到深深的悲伤与绝望。
后来,一个拯救她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大鱼,谢烨开始跟他交往。是因为爱,还是报复,或者是孤单无助?我们无从知晓。
顾城发现以后,极为激动,曾经对谢烨动手,掐她的脖子,还惊动了警方。
1993年7月,两人重新回到了激流岛,他俩开始讨论离婚。谢烨的态度很犹豫,顾城情绪也非常波动,他无法面对这个即将会失去谢烨的现实。
1993年10月8日,姐姐顾乡在顾城的房子里写作。突然,外出的顾城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先洗手,然后他说,“出了点儿毛病。我现在去死,你别拦我。”他的脸色变得死灰,对姐姐说,“我把谢烨给打了。”说完他就冲出去,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而谢烨躺在草地上,头上流血,被送到医院几小时后,不治身亡。
顾城诗中曾写道:“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你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这仿佛是对他们爱情的一句预言,他们的相逢,成了一场错误的邂逅,和悲剧的开始。
他们的爱情悲剧缘于双方个性的悬殊,以及爱的不平等。顾城的爱过于自私和依赖,而谢烨则爱得太卑微,卑微得失去了自我,甚至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而这,都不是爱情的长久之道。
无独有偶,同样一见钟情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惊心动魄的爱情,结局也教人唏嘘。在还未离婚之前,陆小曼便与徐志摩陷入了热恋,徐志摩为了她更是疯狂到不惜抛妻弃子与违抗父命,最终在多方斡旋之下,两人于1926年结婚。
用郁达夫的话说:“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钢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婚后,徐志摩的父母一直不承认这个“伤风败德”的媳妇,陆小曼便用加倍任性,来证明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陆小曼不愿随行前往有“情敌”林微因的北平,用夜夜笙歌来麻痹自己,且故意和别的男子暧昧,看在徐志摩眼里,却都是痛惜的宽容。徐志摩爱得如痴如魔,为了陆小曼,他辗转不停的辛苦授课,甚至做房屋中介赚取几个大洋,来应付陆小曼奢靡的生活。
最终,爱的不平衡让他们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恋走上了绝路。性格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同,夫妻俩吵闹的次数逐渐增多。在一次争吵后,徐志摩悄然离家,乘飞机飞往北平,不料中途飞机失事,一代才子就此猝然殒落,他们的爱情也最终没能逃过悲剧的命运。
其实,爱情最好的模样,应该是若爱他,就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他,并且给他自由。应该是代表着相互的理解和体贴,双方的付出与回报,彼此的尊重与扶持。也应该是如泰戈尔所说的“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就如同《致橡树》里所歌颂的一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爱情便是如此,一生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彼此成就。杨绛生孩子住院时,钱钟书常常苦着脸来汇报“我做坏事了”。他有时候打翻了墨水瓶,有时候砸了台灯,有时候不小心拔下了门轴上的门球,杨绛也会宽慰他说:“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爱丈夫,胜过自己,她也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愿意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和创造力而牺牲自己。她的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是支持,也是一种无私,而钱钟书对她的爱同样如此。于爱情而言,对彼此的理解愈深,感情也就愈好。他们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让双方在人生的道路上均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才是真正伟大而美好的爱情。
爱不一定要如同夏花般绚烂,也可以如秋叶之静美,不一定要一见钟情般轰轰烈烈,也可以如日久生情般细水长流。
爱不是毫无底线的包容,也不是不顾一切的付出,爱是奉献,是自由,是理解,是呵护,是彼此的依靠,更是相互的交融。
美好的爱情,就像加工一份艺术品,要用一辈子来雕琢,也值得我们终生去守护。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与谢烨在新西兰怀希基岛(又名激流岛)双双殒命,曾经美好的爱情和十年的姻缘以玉石俱焚的惨烈方式结束,顾城也永远定格在37岁的年龄上。其实,顾城的性格里缺乏一种成熟与坚韧,对别人都过于依赖,有点像大孩子的感觉,所以他笔下的那些诗才会那么纯净,令人神往。对妻子谢烨更是如此。
顾城
谢烨
两人在1979年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相遇,虽然有点不愉快,但还是深深记住彼此。后来他们第二次在火车上相遇时,顾城给周围画画,却唯独没有画谢烨。可能人们会以为顾城会因为上次的不愉快耿耿于怀,这么想就真的冤枉顾城了。因为顾城给谢烨写得第一封信曾写道“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多么憨态可掬,多么青涩明媚,这大概是每个人对待年少爱恋时表现。
越是喜欢,越是假装不在意!目光游移不定,想好好看看那个喜欢的人,可又不敢!
后来两人书信来往一段时间后,便确定了恋爱关系。谢烨在夜大下课后,顾城总是风雨无阻去接她。据顾城好友张毅伟回忆,每次顾城把谢烨送回家后,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的时候都会觉得要早点结束现在的生活,和谢烨赶快结婚!可那时的顾城并没有什么名气,常常贫困潦倒,寄出的诗稿经常被退回。据舒婷回忆,顾城困难时一首诗只买四块钱,可想当时他的生存状态。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两人在一起的决心,终于在1983年8月8日登记结婚。婚后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他们游历欧美,走访名川古刹,日子绝对很甜蜜。
时隔多年,顾城好友张毅伟还记得:
顾城曾经深深吸引过谢烨,谢烨再也碰不到顾城这样用梦幻加现实、艺术加生活的方式和她交流的人。谢烨个性很强,是诗人,懂文学,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王安忆回忆与顾城在德国聊天时,谢烨会取出一架小录音机,录下顾城交谈的整个过程,“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不致遗漏,而被珍惜地收藏起来”。
但后来,孩子出生后谢烨渐渐不满顾城,称他像个孩子永远长不大。谢烨觉得自己太累了,明明身边有个男人却不能依靠,还要自己时刻去照顾他。据顾晓阳回忆,那段时间顾城精神状态就很不好,一个人磨刀很长时间,竟会忘了周围人。
后来谢烨离开后,顾城在生活和情感上都遭到巨大的打击,而选择了对妻子痛下杀手。或许就像北岛说得那样,顾城去了国外太折腾,也许留在大陆就没有那么多事。
漂泊异乡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更何况远离故土,远离家人和朋友,那份孤寂本,无人可以分享。再加上顾城自己阴郁的性格,长久以往,难免会产生心里问题。
父亲:顾工,优秀的军旅作家和诗人,原名顾菊楼,参加过新四军,后任八一**制片厂编剧,《解放军报》文化处编辑。
配偶:谢烨,生于1958年,1983年与顾城结婚,后生下一子,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被丈夫顾城杀死。
子女:桑木耳,新西兰奥克兰的大学生,工程专业。
姐姐:顾乡,住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
(参考资料来源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感觉作者是一个十分温柔、细腻、热爱生活的人吧。
但是就是写出了那些美好的诗词的顾城,心中潜藏着一个恶魔,在1993年的时候,“顾城杀妻案”轰动全国,他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仅留下当年五岁的儿子桑木耳。桑木耳在当年的事情发生以后,他过得怎么样呢?
诗人顾城的理想王国与残酷现实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顾工也是一位诗人,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写诗。在1979年的时候,顾城在火车上与谢烨相遇,对她一见钟情,在后来他对谢烨展开猛烈追求,顾城与谢烨结婚后,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但是这种幸福在后来被他的粉丝李英打破,李英以情人的身份强势插入到两个人的生活中,但是顾城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好三个人感情,之后李英为了绿卡抛弃了顾城,嫁给了别人,这让顾城十分痛苦,为此他在后来还写了一本书《英儿》,回忆两个人在一起时的时光。
顾城是一个生活在理想王国的诗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国,他带着自己的妻子谢烨定居激流岛。但是顾城却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他只知道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却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妻子谢烨的身上。
顾城没有工作,谢烨每天都要为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发愁,为了顾城的理想,她还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专心在家里照顾顾城,这让谢烨的生活十分的痛苦。
而真正让谢烨决定离开的除了生活的压力外,还有顾城对儿子小木耳的漠视,顾城将儿子寄居到当地的土著家里,自己过着理想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谢烨很不满,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带着儿子一起离开激流岛,回到新西兰。
顾城富有才华的同时,他的内心也十分的敏感,有着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初情人李英的离开让他大受打击,因此在知道了妻子谢烨打算离开他以后,十分激动,暴怒之下拿斧头把妻子砍死了,之后他上吊自杀,一家人仅剩下当时寄居在别人家里的桑木耳。
远居海外,和姑姑一起生活
顾城从小就和自己的姐姐顾乡感情很好,当初顾乡去激流岛看望自己的弟弟,却发现弟弟已经上吊自杀,家里只剩下寄养在激流岛当地居民家里的小木耳。
当时小木耳才五岁,对家里的惨况一无所知,在顾城死后,他的姐姐顾乡主动承担起了教养侄子的责任,她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各种流言蜚语的困扰,就带着小木耳离开激流岛,一起居住在新西兰。
在新西兰,没有人知道小木耳的家庭悲剧,知情的人也都默契的选择隐瞒,在姑姑的精心抚养下,小木耳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性格开朗,结交了许多朋友。
由于小木耳长期居住在海外,所以他对于中国的各种事情都不了解,也不太会说中文。虽然小木耳的父母都是诗人,但是小木耳似乎并没有继承父母的文学天赋,他对理科更感兴趣,顾乡也并不要求小木耳去子承父业,当一名诗人,她十分支持小木耳的爱好,还鼓励小木耳去学习理科知识。
小木耳和姑姑一起来到新西兰之后,就很少回到中国,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电话联系。提起小木耳,他的爷爷顾工总是十分骄傲,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木耳十分健康,成绩也十分优秀,性格开朗。
生活幸福,不知父母离世真相
当初小木耳的姑姑和爷爷商量之后决定带着小木耳居住在新西兰,就是为了让小木耳忘掉当初的惨剧,开始新的生活。而小木耳也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且由于小木耳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他的中文很快就忘掉了,他也很少关注国内的各种新闻。
在姑姑的精心保护下,小木耳的生活平淡幸福,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顾城的儿子。桑木耳的汉语水平十分低下,他也没有读过自己父母的诗。每当他问起父母的时候,顾乡也只是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顾城。
1998年的时候,小木耳曾经回到中国看望爷爷奶奶,他回到家里的时候,顾工夫妇十分开心,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小木耳做好吃的,带着他出门游玩。但是小木耳的外公外婆却始终没有露面,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孩子,在看到和女儿相似的面孔之后,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顾工他们始终没有告诉小木耳自己父母离世的真相,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也有人会说这是对小木耳的不公平,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知道当年的事情真相才是对他的保护。
告诉了小木耳残忍的真相,他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还有世人的流言蜚语,这些都不利于他的成长。顾工也表示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告诉小木耳事情的真相,因为他有权利知道当年的事情,隐瞒只是为了小木耳更好的成长。
当年的惨剧发生之后,顾城的好友等人纷纷为顾城开脱解释,如今27年过去了,人们大多也只知道顾城曾经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一些美好的诗词,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杀人凶手,淡忘了他杀妻的事实,但是谢烨的父母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与顾家决裂,不愿意见到小木耳,也不肯原谅顾城的暴行。
顾城的诗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他们重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但是他的诗却没有安慰下自己,给几个家庭带来了悲剧。顾城是一位好的诗人,但是他绝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与父亲。如今小木耳虽然不知情,但是可以想象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该多么绝望痛苦。
“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出自于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顾城。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他写的诗,但当我第一次读到语言如此纯净无瑕的诗句时,就仿佛看到了天上疾驰而过的凉云,整个人都觉得轻盈自在了起来。我想,能写出如此干净美好的作品,其作者本人一定气度不凡。这句诗就出自顾城的《远和近》,短短两句就让人对他其他的作品也心驰神往。
当然,在顾城生活的那个时代也不乏崇拜他的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也是个小有名气的人,那便是顾工。因此,受其父亲的遗传和熏陶,能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从古至今,大抵有才之人都必定是有不同常人的经历,顾城也不例外。因为父亲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文革十年又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于是,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这让小小年纪的顾城留下了很深的人生阴影,人性成了恐惧的代名词。但顾城依旧是那个从小到大都发这明星光芒的人,小时候就出口成章的他在22岁就在国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诗歌,这在当时让他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歌的歌词这样唱:黑夜给了我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便是顾城所作。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因为顾城的诗总让我感到浪漫,富有情趣,想必在当时他也是众多怀春少女的意中人吧。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让妻子和情人住在一起生活,诗人顾城的“双面孔”,听起来是不是难以置信呢?
在自杀后,曾经有记者找到他身边的友人和同事,想采访一下诗人顾城的另一面,但没想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避而不谈。其实,顾城的私生活确实十分让人感到不耻,当年在激流岛隐居的时候,虽然身边有自己的妻子照顾着自己起居,但他还想着与一个崇拜自己的女学生英儿同床共枕。这是多么过分又无理的要求啊,但是他的妻子却因为爱而选择了接受。
但是,这件事放在谁的身上能忍一辈子呢,不久之后,他的妻子便将自己托付给了别的良人,因为怕其虐待儿子,便索性把儿子也带走了,可想而知,对顾城的打击有多大。祸不单行,不久后那个女学生也抛弃了顾城,选择了一个外国人继续生活。失去了之后才知道后悔的他苦苦哀求自己的妻子,还说若不跟他走就要把儿子给他,妻子不想又入虎口便拒绝了他,一怒之下,杀妻后自杀。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不敢相信呢,那些美好的诗句似乎也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