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求婚习俗是什么样的呢?结婚习俗是什么呢?

苗族的求婚习俗是什么样的呢?结婚习俗是什么呢?,第1张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

草标-苗族民俗

  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用草标作纽带。草标形式各异,却很讲究,都传递着美好的愿望。有的用几根小草,表示几天后相会;有的将草扎成圆圈,表示团圆有望;有的青草夹黄,黄示称场再相会。传说以前有个苗族小伙子阿本和苗族姑娘阿贝相爱,不料,阿贝姑娘被寨主看上并被抢走,当阿本来到的约会地点时,却不见阿贝的踪影,只见路旁有个草标,知道大事不妙,便按草标指约方向,到寨主家救出了阿贝姑娘。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过上了幸福日子。草标的妙用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花带与抄带-苗族民俗

  苗族青年表示爱情的信物。云南昭通、大吴、彝良、永善等地的苗族男女青年相爱后,要互赠信物。姑娘送小伙子一根用彩线编织成的花带,长约1米,宽3-4厘米,上面绣着山川花草图案,寓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小伙子回赠姑娘一根线吊子。双方定情时,姑娘要送对方一根用雪白麻织成的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抄带,寓意为将纯洁的爱情献给对方,对方回赠一把梳子和一个圆镜,表示终身相爱,白头到老。

  坡会-苗族民俗

  传说很久以前,龙牙寨有个山清水秀的马蹄坡。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姑娘、小伙子在这里放牧。一天,一个主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小伙子见状,一齐吹响牛角,唤来了手握大刀、锄头的苗族人民,他们拥上马蹄坡,赶走了土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现在每逢节日,人民穿上节目的盛装,汇集在芦笙坪上赛歌、跳舞、爬竿、斗牛,利用这个盛会唱歌今天幸福的生活。

  半路“抓亲”-苗族民俗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踩脚-苗族民俗

  也叫“踩妹脚”。是广西桂北大苗山一带的苗族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方式。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掐指-苗族民俗

“掐指”就是在节假日赶圩时,小伙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轻轻地掐一下姑娘的小手指。姑娘真心实意的接受小伙子的爱慕,就背过手来轻轻地掐一小伙子的小拇指,不愿意的话,就不理会。

  相亲风俗-咬手定情。

在海南省苗族中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有这么一句歌词“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 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

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讨糖-苗族民俗  

“讨糖”就是男女青年在“玩山走寨、行歌坐月”交往过程中,小伙子中意一个姑娘,就以“讨糖”为名向对方求爱:“听说小妹糖很甜,哥想吃糖没带钱。”姑娘如果同意,大都会答:“小妹有糖糖太酸,大哥吃了腰会弯。”小伙子答着说:“大哥想糖眼望穿,小妹糖酸心不酸。”通过几个回合的“讨糖”,姑娘就会给小伙子留下一句柔情的话:“大哥想糖跟妹来,酸坏牙齿莫责怪。”假若姑娘早已有了意中人,就会对小伙子说:“小妹有糖早卖完,大哥吃糖别处尝。”姑娘假如真的不同意,就回答说:“小妹人穷不卖糖,大哥要糖没望场。”

 新婚三晚不同宿-苗族民俗

  旧时,苗族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姑娘出嫁之日,四邻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发离别之情。男方迎亲时,由女方“高亲”(男女各一直系亲属)送姑娘到男方,从侧门进入洞房。三日内由“女高亲”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内。三日后,拜父母姑嫂,新郎新娘双双到娘家,称“回门”。“回门”返回后,请苗老师安“家先”,并在本“宗表”中写上新媳妇的名字,表示新娘已是本宗族的人了。当晚,新郎新娘方可同宿。

精选婚礼策划范文五篇

婚礼策划 篇1

  一、婚礼请柬上没有说清婚礼的地点

 避免方法:

 你可能选了一个新建的酒店举办婚礼,客人们不太熟悉行车路线,尤其是你那些不认路的女朋友们。只好打电话给你:“XX饭店在哪呀,我怎么找不到”令正在化妆的你苦笑不已。所以,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你有必要在婚礼策划的请柬中塞一份详细地图,以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找到目的地。还有那些本来就是“路痴”拿了地图也没用的女友们,专门为她们请一位熟悉地形的男性朋友,让他负责她们的交通问题。在请柬上留下他的手机号,让他们随时沟通,这样你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再也不会有电话骚扰你破坏你的好心情了。

  二、对婚礼不知情而穿错了衣服

 避免方法

 不同的宴会有不同的着装,你必须告诉客人是否着正装出席,以免客人穿错了衣服。另外,如果你的婚礼将在户外举行,那么就必须在请柬上加一些说明,让来宾有所准备。如果你的婚礼在五月的郊外举行,早晨傍晚的温度会比较低,所以你要提醒客人,或者让亲戚朋友带话,请大家带件外套。假如你的婚礼定在一个六七月的阳光午后,你最好搭设帐篷,准备一些纸扇、太阳伞以及充足的冷饮。另外,尽量将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宣誓等仪式安排在光照不强的清早或傍晚,这样宾客们就不会因为天气原因而对主人有什么不满了。

  三、祝酒词太长令人头大 私人笑话让人难堪

 避免方法:

 在婚礼开始前你需要提醒那些喜欢演说的亲朋们精简讲话,长度一般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如果有的长辈确实有许多话要说,你可以暗示他们写成信,等婚礼后你和老公两个人单独“学习”,就不要再占婚礼上大家的时间了。

 切记:不要让任何不合时宜的私人笑话出口,那些只能在单身聚会上讲的“笑话”已经不适合你们正在举行的婚礼了。想像一下你们双方父母听到后的脸色,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四、舞池太小跳舞时踩到新娘的裙子

 避免方法:

 要知道整场婚礼庆典中最令人快乐的部分就是大家一同起舞。有人舞姿翩翩,有人滑稽可笑,这都会成为你人生相册中永远的记忆,所以一定尽可能租个大一些的场地。专业人士建议,舞场面积不低于人均25立方英尺。如果你的客人中有很多舞迷,那就得扩大到3英尺了。多一立方多一份欢笑,你就不要对舞场精打细算了吧。

  五、音乐太吵说话都听不清

 避免方法:

 预先同音响师商量好合适的音量,让音乐徐徐萦绕于会场而不会喧宾夺主,让大家觉得像在欣赏一场音乐会。并且你要安排不愿跳舞和年纪较大的客人坐在离音响远些的地方,这样便于他们聊天。

 快节奏的歌曲可以活跃气氛,但是对年老的来宾来说,这简直就是刺激。可以在几首快节奏音乐后放几曲慢歌舒缓神经。同样总是慢曲也不好,比如:一些单身客人会在连续的双人华尔兹中无事可作。写张条子给音响师,提醒他不要忘了穿插乐曲,尽量满足所有的客人。

婚礼策划 篇2

 冬季婚礼策划,婚礼策划,冬季婚礼

  一、经济实惠,选择多

 11、12月份酒店的餐标价格,较结婚旺季相比,尤其是10月份普遍会有近10%-20%的降幅,就用每桌便宜800元来算,20桌的一场婚礼,总共就可便宜16000块钱。如果你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提前一年去预定,可供选择的酒店更比比皆是,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紧张尴尬局面。

  二、错峰结婚,亲朋多

 10月婚礼集体扎堆,你或许就碰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收到婚礼请柬时,才发现原来有两个朋友要在同一天举办婚礼,去哪个,不去哪个都不合适,结果当天成了来回赶场,比新人还要累。而实际上,10月婚礼撞车让亲朋分流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既然如此,何不去体验下专属自己的冬日结婚季呢

  三、年底节日,喜庆多

 时至年末,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春节可谓是各种节日接踵而至,再加上年终和年初有着特殊的含义,代表着单身生活的结束和共同生活的新开始。节日的喜庆更让婚礼能喜上加喜,幸福感倍增。

  四、专属服务,品质多

 去大型影楼拍婚纱照,新人应该都碰见过排队等候的情况,你是否会有过这样的顾虑,担心摄影师同时拍摄多个新人而降低了照片的质量。而婚礼中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顾虑,结婚高峰期主持人、婚礼策划师、花艺师各处赶场,虽然工作上会尽职尽责,但冬日的婚礼由于时间充裕,自然能让工作人员发挥出更大的潜能,给您营造出卓尔不凡的品质。

婚礼策划 篇3

  1、场地的选择

 如果能在林木围绕的地方举办婚礼当然是森系婚礼主题的首选啦,碧绿的林木带来勃勃生机,芳香的花儿甚至鸟鸣是森系婚礼的增值享受,稍微点缀娇艳的花材,即可以收获完美精致的婚礼。

  2、枝干搭配花材

 在配饰方面,树枝可以用作花材装饰宴会空间,有着简约、自然、清新的美感。

  3、木质桌椅

 如果条件允许,在室外露台上选用木质的桌椅也非常贴合森林主题婚礼策划,来宾也有着回归自然的亲切惬意感受。原木的桌椅也非常适宜花材的搭配,清新的色彩营造整体协调一致的自然感受,搭配娇艳的鲜花也愈发衬托婚礼的精致靓丽。

  4、树干装饰餐桌

 成段的树干也可以用来装饰婚礼,原木色的质朴呼应各式精致娇艳的鲜花,营造靓丽而不纷乱的画面,厚重感十足的树干也可以代替花器,承载鲜艳的花球。

  5、苔藓装饰婚礼

 邀请卡、桌卡、席位卡等纸品设计上也可以发挥森系风格的主题。苔藓这一森林中的常客也可以登上森系婚礼的舞台,作为桌花或者席位卡基座,非常合适。

  6、婚礼蛋糕的森林化

 除了围绕树木,诸如在树干上悬挂烛杯等装饰婚礼,也可以将婚礼蛋糕等营造成林木范儿,装饰上果子等野趣十足的饰品,有着森林里采摘、品尝的氛围。

婚礼策划 篇4

 无论人生失去了什么,我们的日子还得继续下去。

 在娱乐圈沉浮数载,陈坤已成为当红一线小生。那段感情成了陈坤心中的伤口,而婚姻更成了陈坤不愿意碰触的一个滚烫的石头。20xx年,陈坤在**《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中,饰演了一个不负责任却又吃回头草的婚礼策划师。这是陈坤第一次饰演这样的角色,原本以为这种普通的都市时尚角色并没有什么难演的。然而,在拍摄的过程中,陈坤一再被NG。

 好几次,影片中与他演对手戏的袁泉一脸幸福憧憬地看着窗外的蓝天,悠悠地说道:如果当初你能给我一个浪漫的婚礼,或许我们就不会分开了。陈坤对这样的场景十分难以理解,经常入不了戏。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陈坤便泡在了婚庆店里体验生活。每天看着无数对新人,手牵手带着一脸的幸福和憧憬来到店中,陈坤似乎对婚姻更多了一份思考。尤其是陈坤看到每个女人,进入婚庆店的模样都被镀上了一层梦幻般的玫瑰色光芒。她们眼神飞扬,甜蜜的气息溢满空气之中。她们每个人都对婚礼有着浪漫的幻想,似乎那并不是要举办一场婚礼,而是想圆一回儿时的梦想,让自己变成童话里那个永远幸福下去的公主,要向世人宣告:从今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婚庆店的一个多月里,陈坤看到了无数对新人怀着憧憬在这里进出,他渐渐明白了婚礼的意义。对于女人来说,那是她们一生中最美丽的一天,甚至是大多数平凡女人一生中唯一能成为万众瞩目的,唯一女主角的一天。而对于男人来说,在众人面前,对一个女人承诺:不管贫穷富贵疾病困苦,我将永远不离不弃地照顾她。这是一个男人责任感的开始,这是一个男人真正宣告成为男人的时刻。

 婚庆店里每天那么多女人那么幸福的笑脸,让陈坤感到震撼,这是在别的任何地方都不曾见到过的。这里每个女人都宛如天使,在编织美梦,她们的眼神表情都那么动人。

 陈坤是一个悟性很高的演员,他很快揣摩透了婚礼策划师这个角色应该表达出的感觉。回到剧组,陈坤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把婚礼策划师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而且经常超水平发挥。

 陈坤爱说笑,闲暇时就对导演说:要不咱再演一场空中婚礼的戏?弄个直升飞机,让天空下起白色的玫瑰雨?或者来一场水下婚礼,让新娘扮演沉睡多年的美人鱼,被王子吻醒?这么说着说着,剧组的成员便都围了过来,尤其是女演员都听得入了迷,她们开玩笑道:“行啊陈坤,看不出你满脑子都是浪漫细胞,要不你真开一个婚庆店得了,到时我们结婚都去找你策划婚礼。”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坤是个喜欢尝试的人,如果有一种职业,能够帮助他人实现美丽的梦想,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婚礼策划 篇5

 一、婚礼时间 :春暖花开,晴空万里,白云浮动,微风拂面。

 婚礼地点:郊外的如茵草坪,旁边最好有山有水。(在蓝天白云下,在如茵草坪上。靓丽的鲜花拱门,温馨的纱幔背景、浪漫的迎宾牌,圣洁的仪式台,还有悠扬的小提琴营造出婚礼现场的浪漫气氛。)

 婚礼主题:“浓情春色·牵手大自然”

 婚礼主色调:清新淡雅的粉色系列

 婚礼亮点:浪漫的中西合璧郊外式婚礼(欧式马车入场,放飞象征和平的白鸽,祝福短信抽奖,自助餐,交际舞)

 新郎: 新娘

 二、场地布置 :(婚礼前一天)11(一生一世)个靓丽淡雅的拱门(6个由香水百合与粉色玫瑰搭配的鲜花拱门,5个由粉红与淡紫搭配的气球拱门,间隔排成一列,形成一串拱门),在拱门里面撒上淡色花瓣,通上婚礼仪式台。

 圣洁的婚礼仪式台,以温馨飘逸的淡紫与粉色纱曼为背景,在背景的中间以火红色玫瑰拼成一个心型花状,背景边缘缠绕些青腾绿叶。

 婚礼仪式台两旁摆上洁白的雕花桌椅。预备好婚礼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音响,话筒,香槟酒,食品等)

 三、婚礼仪式及节目流程:

 1、9:00嘉宾登记入场,并写上祝福语。

 2、9:30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新娘与新郎乘坐欧式马车入场(两匹白马),伴以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小提琴乐队演奏),新娘犹如一位光芒四射的公主,而新郎犹如一位潇洒英俊的王子。直达拱门前下马车,新娘挽着新郎的手,捧着鲜花,带着亲朋好友的掌声,迎着从天而将的彩带,踏着玫瑰花瓣,走向婚礼仪式台。(小天使随新人后面)

 3、证婚人发言,宣读结婚证书。

 4、新娘新郎宣读爱情誓言并交换信物,新郎亲吻新娘。(音乐向起,掌声雷动,礼仪队放飞预备好的氢气球,打开花枪)

 5、双方家长代表发言,致贺辞。

 6、新郎新娘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并共同放飞预备好的白鸽。(此时司仪鼓动亲朋好友们给新郎发送祝福短信,再由新郎公布祝福短信获奖名单,)

 7、开香槟酒,切蛋糕(几层自定),喝交杯酒,新娘抛花球。

 8、宣布宴会开始,新郎抱新娘下仪式台,入婚宴,向来宾敬酒,大家开始自助餐,聊天,游戏,合影,跳交际舞)

 9、15:00婚礼仪式结束。

 10、收拾好场地。

1、提亲。男方要请个中间人,或者说是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2、合八字。如果双方家长同意,就会由中间人互相交换儿女的八字。然后,各自找先生来合八字,看二人命理是否相合。(这一步因人而异,也有的不信的,可直接跳过)

3、烧香。即再次由中间人出面传话,商量一些如给彩礼要给多少,赔嫁要给多少及结婚双方家长要负担的东西。一般一次就可商量妥当,也有的双方家长意见不合的,那就要麻烦中间人多跑几趟了。

4、家长见面。中间人把大家的意见统一了,双方家长就可以见面了。这时见面一可以认识认识,二可以就一些细节统一或交换下意见,比如在哪请客,估计要请多少客人等等。

5、定时间。传统一点的会找个黄道吉日,现代一点周末就好了。

6、请客。开始遍撒请贴。亲戚的归父母,你们的朋友同事归你们自己请。这可是个力气活。要是谁谁谁和你关系一般你觉得太麻烦不用请了,可得小心,贵州人死爱面子,你请了他,他心痛钱;你不请他,他又觉得你看不起他。然后你就等着人前人后嘴碎碎的念叨死你吧。一般来说,只要是吹过牛聊过天记得名字的都请。你请了来不来是他的事,你不请就是你的不对。所以宾客名单要仔细考虑。定下名单请客时最好拿张清单去,谁请了就钩一下。没请到的记得回头再来。

7、登记。这简单,记得带上二人的身份证去民政局照相填表领证就好,一分钱不花,人不多的话还很快。一定记得带上男孩本人去,代办的不行。民政局里专门有个结婚登记处,忒好找,一般就在离婚登记处隔壁。离婚得交点钱,意思是随便结婚,但得慎重离婚!

8、好了,都到这了基本没什么事了,就穿好新人装演好喜酒那天的激情演出吧。祝幸福。小心闹新房的死党们,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以下为各地婚俗,随时代不同,稍有不同,具体如下:

上海: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

  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

  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

  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

  北京:新郎虚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 " 过礼 " ,但这只是 " 小定礼 "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 " 大定礼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 " 催妆 " 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 " 肉 " 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妆 " 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帐 " ,并一起吃 " 子孙饽饽 " (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贵州侗族: 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天津婚俗

  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来是颇觉热闹有趣的。新婚之家大门两旁的红双喜字,嫁女之家贴的单喜字,向人们宣告了新婚的喜讯。这红纸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红火喜庆气氛,把人们的欢乐心态都浓缩其中。

  然而解放前,在红喜字贴出之前和结婚之日,却有着繁琐讲究的婚姻礼俗过程。那时天津民间的婚姻俗基本遵循着古代六礼程序。先是媒人说合,然后下聘礼定亲,最后择吉日接。也有少部分人家实行新的文明结婚方式。

  那时富裕人家办婚事,最爱铺张奢华,追求体面热闹。男家下聘礼时,有的女家还请吹鼓手吹起唢呐接,亮礼给亲友看,吃一顿喜面。下聘之后,如果男家礼聘重,女家也要准备很重的嫁妆。嫁妆多得有48台。最少的嫁妆也必有一个喜桶一对灯台。临到嫁娶之前3天,女家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嫁妆。男家也要在院子里吹起唢呐亮轿。晚上要让童男童女围着花轿边转边唱喜歌,叫童子转轿,引来观者满巷。

  迎亲结婚之日当然是最热闹的时候。男家的花轿在旗罗伞扇仪仗和吹鼓手的陪同下,抬到女家门口打催妆。头蒙红盖头、上下里外一身红的新娘坐进花轿,怀抱一只装着枣、栗子的大瓶子,被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迎到男家。花轿后面跟着的送亲人中还有一个夹着凉席、抱着公鸡的童男和一个抱着大瓶的童女,据说抱鸡意在拍鸡使鸣以避邪,凉放到新房窗台表喜泰吉祥。两只瓶寓双双平安之意。黄昏时,花轿停男家门口,男家大门关闭,以为避邪气,新娘喊妈妈开门,实际也是改口称妈的仪式,这时门才开。一对新人拜堂行礼之后,各抱包着贴金红纸的金砖一块,并肩坐帐,交换金砖,放进斗里。然后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一对新人正式见面,算是明媒正娶,再就是闹洞房、分大小等细节。在亲、拜堂等仪过程中,司仪、伴娘的喜娘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全可人在每个仪式细节中念这祝福的喜歌。

  婚礼后的第四天,还有四回礼仪。新娘带新郎回娘家。旧时四回时,新娘要带回贞节红(处女红)布,当众交给亲娘摆到祖宗供桌前,这是特殊的习俗。

  解放前,天津由于受九国租界地外来的习俗的影响,已有一部分人家采用新的文明结婚方式。介绍人把男女青年及双方父母带到戏院看戏,双方借机对面相亲。然后按旧例下聘礼订婚。迎亲不用花轿用轿车。新娘不是旧式打扮,而是头戴白纱,身穿拖地白群,由童男童女拖纱,在教堂或礼堂举行结婚典礼。

  解放以后,天津婚俗就大大简化了。不查八字,不做花轿,不吹吹打打,中叩拜天地,不验贞节红。男经人介绍在公园或**院见面,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了解,男方给女方某种礼物订亲。双方商定备住房、家具、衣物,办好结婚登记手续,选个双日,贴出喜字,就迎亲结婚。近几年来,天津的婚礼习俗仍然是简化的趋势,男女双方量力而行。

  云南彝族--奇俗婚宴跳跳菜

  云南大山里的彝族,有一种被称为"跳跳菜"的婚宴 这种喜宴上菜的过程仿佛是高难度的杂技和舞蹈。为首的大师傅率众师兄弟,双手拱揖,面对宾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唢呐的诸乐师,向他们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

  然后是鲜明、嘹亮的唢呐齐鸣,大师傅们次第从厨房鱼贯而出,臂搭肩顶,头顶置案,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后,一张一合,互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进入宴席。动作要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先放哪碗,后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时,大家紧张,兴奋的心弦刚一松弛,后边又接上来第二对、第三对……。 险哪!多达一二十个盛满了菜肴的碗,放在一双手臂上还兼跳着舞步,弄着怪相,别小看托盘,分量可不轻,非一个壮汉绝托不起来,稍有不慎,扣地一盘,那可要在众人面前丢脸,这真是顶尖民间大师级的表演赛。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顶一碗菜,叫"空手叠塔跳",上菜时,双手两肘要有各种动作,前伸,侧展,左拐右扭,双脚踢踏节拍,在乐曲中跳着舞上场,此时,宴乐达到高潮,两位搭档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保驾护航,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着看,但却没有一滴油汁溅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衔两柄铜勺,内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齐用,绝不亚于杂技分毫。 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韵。

  僳僳族有趣的婚礼

  婚礼,在不同的民族中,各有特色。云南腾冲僳僳族的婚礼分 “送亲”、“婚礼”两部分举行。

  送亲

  随着数支火药铜炮枪齐鸣,新娘由自己的姐妹兄弟、叔伯婶娘等直系亲属二十四人组成的“高亲”队伍陪伴着,在一位穿着打扮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女朋友伴随下,向男家出发。一路上,人马浩浩荡荡,铜炮枪遇水鸣几次,过桥放几枪,充满热闹的气氛。将到新郎家,迎新的第一批人马,送上水酒,大家喝上几口又继续进发。随后第二批迎亲队伍又到来,送来了晌午饮食,“高亲”队伍吃喝之后,又风尘扑扑,赶到新郎家。

  婚礼

  随着阵阵鞭炮声,热闹非凡的婚礼正式开始。新郎、新娘在主婚人——“总管”的指挥下,双双向祖宗行礼,然后共同吃两碗饭、两碗肉、两碗酒,再与亲属:“高亲”共进晚宴。宴席以吃肉(“高亲” 特别受优待,一人一斤)喝酒为主。凡是参加婚礼的客人,要喝三碗酒。酒足饭饱后,婚礼便进入高潮。除新朗新娘外,在“梆梆头”的领唱下,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或者在堂屋里围绕着火塘,手拉着手,载歌载舞,跳起“梆梆舞”。

  “梆梆舞”主要由“梆梆头”领唱(梆梆头一般五、六个。少者二、三,多者十几个,由长者或本寨有声望、懂舞的人充当)。领唱者一般只唱两句,每句七个字,男女老少合唱。群舞者重复“梆梆头” 领唱的词。结尾句,群舞者可唱高八度。歌词内容大都是新郎、新娘成长的过程以及他们的优点和一些庆喜的词句。

  对客人的招待,根据主人的财力而定,有一天招待三餐酒饭的,也有招待四次的。第二天晚上继续跳“梆梆舞”。第三天亲朋吃了早饭,纷纷告辞。到此,欢乐的婚礼才告结束。

  青岛婚礼习俗

  青岛的旧风俗礼仪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繁琐的风俗礼仪也已被革去,下面是笔者对目前的青岛婚俗的略记,共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新娘出门不得回头招手

  新娘出门不要哭泣,一方面会不吉利,另一方面是破坏新娘妆面,

  下车时,新郎和新娘要从车的同一侧下,不要分开下,否则不吉利

  有身孕这不宜参加婚礼

  在新娘家吃水饺时,碗内要留双数。

  青岛地区的婚姻风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大体相同。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结婚礼仪除特殊情况外,要经过说媒、相亲、订婚、送日子、娶亲等多道手续。

  说媒

  也叫保媒”,由媒人为男女两家介绍,缔结婚姻关系。媒人可以是亲友、熟人,也可以是专门的媒婆,他们按照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家境相当等基本条件,往返男女双方家中说合,一般是对男方要求条件要高一些。若双方有意,则由男方向大家提亲。向女家提亲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荣耀,即所谓“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亲,则会被讥讽为“闺女嫁不出门了”。旧时,若双方满意,两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各写在上面,字数还必须是双数。请算命先生“合婚”,推算双方属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还是“相克”,如不相克,才可商议结亲的事。

  相亲

  旧时,新婚夫妻在侗房揭盖头时方能见面。为了防止受媒人欺瞒,女方父母只能暗地里打听,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龄与媒人说的是否相符,同时还要打听男方的为人和家庭境况。如今相亲己成为公开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温州婚礼习俗

  讨欢彩

  结婚求吉利,讨好兆,称红喜事,庚贴用红纸,礼品中必有红喜蛋,蛋呈圆形,谐为“状元”,并与红枣(早)、花生(生)、桂(贵) 、莲子(子);合成“早生贵子状元郎”彩话。婚后,将此蛋果连同喜糖分送亲邻。嫁妆、重盛、门窗均贴上红双喜或吉祥图案剪纸。

  请庚帜

  旧时,媒婆奔走于男女网家之间说合,并代男方往公家请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将庚帖置于灶神香炉前,三日后卜吉合婚。七日内家中平安无事,由媒人将男庚贴送至女家,亦经卜吉,合则议聘,不会将庚帖退回。

  定亲

  旧时定亲分“小定”和“大定”。定亲前议定聘金,聘金多寡决定嫁妆丰薄。“小定”聘物多为金戒指一对,及糕饼、鱼肉等礼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只,以“碗”谐“稳”,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红枣、花生等、“大定”为正式定亲,主要送聘金和龙凤婚书、女方收起男婚书,另一份填写后装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

  大定”与“送日”常并合进行。即男方同时将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设宴待客。择吉辰在中堂为新娘绞去面毛,谓“开额”,母亲为女儿加笄,谓“上头”、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妆。而后迎亲队伍启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别、内容通常为:留恋父母,劝勉女儿或诉说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传。

  花轿至男家,由傧相念赞,按赞诗内容举行拜堂仪式。新娘由两个“利市人”用贴有红双喜的新米筛遮护,跨过火盆至中堂,与新郎同拜天地,众撒以红绿米,红花生。礼成,入洞房,吃“和同饭”,饮“交杯酒”。毕,中堂开筵、第一桌左上首,谓之“头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闹调房

  谚云“七日洞房无大小”,结婚之日闹房尤烈。亲友至,新娘敬烟奉茶。客人瓷意调弄新娘,出难题,索礼物,常发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欢悦情事。建国后,闹洞房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轨言行,陪人或长辈出面调解。近年此俗已趋淡化。

  部分地区有唱歌祝贺习俗,如“三字竖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缘;夫妻双双成好合福禄寿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仪式,婚后三日举行。中堂设筵,上为朝天主位,下为关封位,旁设女宾席。吹班乐作,新娘立主位,婆立关封位,女宾人座、乐曲声中,婆媳互换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宾客行见面礼。

  文明结婚

  “五四”运动后,部分人结婚仪式仿效西万国家,请地万名流为证婚人,主持婚礼,双方家长称主婚人。婚礼开始,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白色礼服,在乐声中并肩 进场。证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书上盖章,婚者互换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继而证婚人、主婚人与新致词。

  解放后,婚札更简朴。干部结婚只摆茶点。70年代,婚俗趋繁。订婚时男方要送金饰,女方回赠衣、鞋。双方分喜糖给亲友。结婚时,女方多数带缝纫机、自行车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攀比之风严重,聘礼高者,金饰达500克、聘金万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档西服、摩托车等;结婚时,女方还带彩电、电冰

  箱、立体双频道收录机等“新五大件”。

  闽台婚俗-茶礼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旧社会,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

给你整理了这些方面,可以试着去展开详细写一下,

社会习俗

  摆龙门阵(聊天/拉家常/侃大山…)

  赶场(赶集)

  扯火闪(骂街/骂山/零对象发泄,一般有成套成顺口溜的下流或搞笑厥词)

  绝架(绝交/断绝亲缘关系的吵架)

  作酒/祝酒(办酒席)

  吃酒/吃喜(赴宴,一般指婚宴或寿宴等)

  走人户(走亲戚/赴宴/串门)

  拜褓褓/保保(认干爹干妈)

  打老根/拜把子(结拜兄弟)

  挂红(偶遇倒霉事/晦气事时向当事人索赔或其他)

  说好话(某家有婚丧寿年等红白喜事时,当众奉上成套顺口的恭维美言良语以获得报酬/小费,但并非乞讨)

  赌咒(双方多方遇到矛盾/猜疑/误解/不清事实…时,在祖堂或特定地点举行的正式的打赌/下诅咒语仪式)

  跪香阖/香龛(孩子犯错后让他跪在祖先灵位前默想,即面壁思过)

迷信活动及节日习俗

  做道场(人死后按规矩做奇数天的内容繁复的道法仪式以让灵魂安顿,其中有:送终,净身,续火,陪魂,哭丧,走神,跪经,歃血,破地狱,画族谱,办丧宴,扯白布,斋戒,买路,开路,开棺,闭棺,守灯,回煞等等,其中最隆重的就是破地狱仪式)

  吃斋/赶斋(参加丧事宴会)

  哭丧/喊冤/叫冤)(人死后做道场的几天,为营造哀伤气氛,有职业性的老妇人用手绢盖脸伪装夸张的嚎哭)

  问香/请仙娘(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请巫婆(仙娘)到家解惑/作法/下阴等迷信活动)

  送鬼(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深夜时将米饭等食物倒在田郊野外或大路上,并烧纸作法,望将晦气转移他人,第二清早谁第一个看见或路过,就被转移到他/她身上)

  供菩萨/请菩萨/烧纸(特定日子或普通日子或做了特餐开始吃饭之前,将筷子架在碗上,然后在香阖前烧纸钱,主人念几句成套的引语,假设主人姓李,最简单的就可以念成“李氏门宗的老祖公老祖婆,今天我们吃鱼吃鸡,请你们慢慢享用”,如果着急更可简念成“李氏门宗,所有都请”过几十秒或一两分钟就可取筷)

  打扬尘/送灶王(腊月廿三的大扫除,为了廿四灶王爷上天汇报做表现)

  转坟/打青(即扫墓,在大年初一或前夕以及清明时节,青,即插在坟头的白纸做的小旗)

  回家娘屋里(正月初二回娘家)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侗族的婚姻,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解放前,曾流行姑舅表婚,姑妈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为媳。

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婚后新娘即返娘家,遇有农忙、节日或重要事情,接回夫家住数日后又返娘家,有的往返数年,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侗族社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每逢节日,农闲或劳动之余,姑娘和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唱歌游玩,用歌声来播种爱情的种子。这种社交活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北部地区是白天在山坡上进行,称为“玩山”或“赶坳”,聚会的地方叫“花园”;南部地区通常在晚上的家中进行,男方称“走寨”,女方称“坐夜”,习惯称为“行歌坐夜”。

侗族的家庭是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个体小家庭,两代或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很普遍。这种大家庭通常是祖父母、父母与最小的儿子居住。一般情况下,儿子成婚以后,生育了儿女便与父母弟妹分居。

扩展资料

侗族的风俗习惯:

1、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

2、侗族饮食习俗很有特色。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薯类,但一般为调剂口味而搭配。肉食以家养的禽畜为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尤喜食鱼类。蔬菜品种较多,以青菜、白菜、萝卜、茄子、豇豆、黄瓜、南瓜、冬瓜、白瓜、辣椒最为普遍。

3、侗族居住的村寨多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户,小的二三十家。

侗寨的房屋建筑,多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一至二层的小楼房,也有三到四层的大高楼。近河或陡坡的寨子,依地形建造吊脚楼。

中国政府网-侗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00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