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与生母离婚后,继父去世留下巨额遗产,继子能继承吗?

继父与生母离婚后,继父去世留下巨额遗产,继子能继承吗?,第1张

若继子与继父形成了事实抚养关系,则继子是有权利继承继父的遗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由此可知,若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了事实抚养关系,则继子女可以同亲生子女一样,享有同等的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权利。这一规定既是对继子女继承权利最大程度的保护,也是使得继父母遗产能够得到顺利继承的一种方式。

但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有“如何认定已经形成事实抚养关系”的问题出现。现法律并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解释,学界也仍在就此问题继续讨论,几方各执一词。经研究历年判例,有部分法院对此的态度为“与继父母实际共同生活较长时间,继父母供养继子女,对外以父母子女相称”等等。

综上,继父母去世且唯留有有效遗嘱,继子女若与继父母形成事实抚养关系,是有权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继父母遗产的。

有什么难选择的呢?生恩不如养恩大,如果生母与养母同时上台受礼,先敬养母,再敬生母。

从情理上讲,生母当初把子女送出去本身就意味着割断了子女的联系,那就自觉地退位到在应该定位的位置。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生母不曾尽过自己的义务,我在儿女成亲的时候,也没有必要仗着一点血缘关系,硬要让养母和子女做难。

说到底,在子女成亲的时候,如果生母非要与养母争一长短,争一高下,本身就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既然想在子女成亲的时候享受子女所带来的荣耀,当初就不该把子女送给别人抚养。

从法律上讲,把子女送给了别人,那么子女就是别人的孩子了,养母对养子女具有抚养的义务,而养子女对养母具有赡养的义务。至于生母,如果养母与那被送出的子女愿意接受她,那是养母和那被送出的子女的情分,如果不愿意接受她,法律上来说,也是应该的。

之所以出现问题中所说的结婚时这种生母和养母难以选择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生母既自私又无理取闹的结果。如果生母通情达礼,就应该自觉退让,让养母享受自己养子女所带来的尊重和爱戴。

这个情况我家里出现过1例。

那是2020年国庆节,我的表妹黑妞在郴州某酒店举行婚礼。

这个表妹是我三姑的三女儿,三姑也重男轻女,三姑父体制内工作当时只能生一个。

三姑不认命,想生儿子,生二胎时女儿,放到三姑父姐姐那里带。再赌三胎,又是个女儿。没办法,在我父亲的姊妹轮流带,到1岁多时送到我四姑家。

四姑家是一个儿子,四姑不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一个之后没有再生。黑妞就由一个衡阳妹子变成了郴州妹子。

时光流逝,二女儿读初中时三姑带到身边。出嫁什么的都是三姑操办。三姑县城的家还有一个卧室归她。

但黑妞就不同,性格倔强。虽然和我们每年春节都见面,但是从来不认三姑及三姑父为亲生父母,只认四姑和四姑父。

现在,我三姑家比四姑家经济条件好多了。

婚礼上黑妞挽着四姑父的臂膀,走在T台上,四姑父亲手把养女交给新郎。

三姑和三姑父坐在贵宾席上,泪眼朦胧,心理想着:这个女儿只能当外甥女来走亲戚了。

我三姑也没有要求上主席台,只能在台下祝福自己的女儿幸福美满。三姑本来就对没有抚养黑妞感到愧疚,只想补偿她。也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

婚礼过后,三姑也和我们一样返回衡阳,她就是黑妞的姨妈身份。

@微胖的妇产科医生认为:18年的养育之恩大于10月怀胎的生育之恩。如果不能同时上台,那就是养父母上台。亲生父母坐贵宾席,包大红包祝福就行。

至于标准是什么,生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生养孩子本来是一体的,但是硬要分开来,那养育的精力和财力肯定要多于生育的精力和财力。

我妹跟我弟媳同一天生的孩子都是刨腹产,我妹二胎,弟媳头胎,我妈只去看了我妹一两次,全程陪护儿媳妇,而且弟媳的亲妈也来了照顾,我妈几乎没啥事。我妹的婆婆嫌弃妹妹又生的闺女,每天唠叨不给好脸色,我妹就把她赶回老家了!自己做月子还要照顾三岁的大宝,就这样我妈也没打算过去照顾一下自己的亲闺女,最后还是我妹养母心疼她过去照顾。月子里的疼痛与无助,我妹妹才知生母养母谁才是亲妈!虽然我妹从小是送给别人养的,但也都认回很多年了。我觉得作为亲生母亲,从小没有养育过自己的孩子,现在有机会应该多少补偿一下才对。

可是我们偏偏摊上这样一个妈,她还嫌我妹不经常来看她,我想说你付出过什么?人家凭什么经常来?我马上也要生二宝了,婆婆身体不好受不了累,还有大宝要照顾,公公还要忙地里的活,而且坐月子不在老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月嫂想过,就是不喜欢家里来个外人,不习惯,我亲妈家里没有任何工作,只要帮弟媳看孩子,而且现在为止都是弟媳自己看的。弟媳也不工作,我妈只是白天稀罕一下孩子抱抱而已,就这样,我妈肯定也是不愿意来的。

因为在她眼里闺女哪能跟儿子比,闺女负责挣钱养她,她负责拿钱给儿子花的那种人,经常说我儿子是外甥狗吃饱就走,闺女生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儿子的才是自己家亲孙子!还没有孙子的时候,偶尔也会打个电话说叫我儿子去玩,说想他,自从有了亲孙子,早把我儿子忘了。虽然我妹送人了,但是人家养父母对她好,家庭条件好,结婚的时候给房给车当嫁妆,而我妈作为生母只会收彩礼,什么也没给。只希望现在肚子里的二宝是个女孩,我要把我全部的母爱通通给她,绝不会只偏爱儿子,我要让她知道亲妈是什么感觉!

在父母亲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极少,依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母亲讲述,那个时候是长辈提的亲,并且有些关联的亲戚,知根知底更靠谱。

那时的母亲在同龄之间身高不矮,身材苗条,扎着两条大辫子,水嫩皮肤,虽不是大美人,清秀和小家碧玉也是有的,而父亲可能体弱多病缘故,那时不到十六七岁年纪,个子不比母亲高,瘦小像孩子。

母亲在家里是老大,上了没几天学,识字不多,但从十几岁已经挑下家里重担,割猪草,织布纺布,做鞋子衣服给家里人穿,虽然母亲说家里不缺吃穿,上学也交的起钱或粮食,但姥爷根深蒂固种地思想,觉得上学无用,不如种地吃饱饭,母亲如同那时每个姑娘一样,在家做事,等到年龄嫁人。

母亲在亲戚中间人安排下见了父亲一面,印象就是不高,瘦小。心里不算满意,不想同意,但姥爷觉得亲戚介绍,知根知底,还是劝母亲同意了婚事,再者父亲那时还年轻,个子还会长,父母亲的婚姻这样定下了。

其实母亲说起来见面还觉得庆幸,母亲描述在她父母辈婚前一般见不到面,到了结婚那天才知道长相,就那样也是闷头过一辈子,母亲订婚后再次见父亲就是两年后,换聘礼时了,父亲那时个子窜的比母亲高多了,人也长的结实了,更加帅气了,如果说母亲最初订婚还有不情愿,半推半就,那这次见到估计是满意极了。

我和老公订婚和结婚相差大概最多半年,母亲却和父亲相差两年,母亲曾说现在结婚太快了,他们那个时代订婚距离结婚还远,而且中间几乎不见面,母亲结婚东西很少,大概几套新衣服,新被褥之类的,母亲说那时的女儿不如儿子吃香,重男轻女,原因在于女儿出嫁要嫁妆,儿子娶媳妇不需要,所谓养女儿赔钱。

我不知道父母亲如何举行的婚礼典礼,大概是举行仪式拜天地拜高堂之类的吧,我只记得见过他们结婚证,一张画报纸,有点像喜报一样,单纯一张纸,已经泛黄模糊,母亲还保存着。

那时结婚极少另外盖新房的,母亲嫁过来住在原来爷奶住的旧房子里,不过收拾一番,房子还是旧的,那时还都是土房子,我记忆里有的堂屋红砖房是有了二哥那年,父母亲辛苦攒钱新盖的,其他东西屋都是原来旧土房,一直伴随着我长大,等到大哥结婚才翻盖成红砖房。

那时年代家里孩子多,四五个孩子很平常,八九个的都有,父亲有四个兄弟姐妹,母亲也有四个,家庭热闹又复杂,所以为了避免都在一块,父亲母亲结婚不久就分出来单过,母亲说以前也不怎么会做饭,跟奶奶学习慢慢练习学会的,再加上自己琢磨揣摩,做饭方面母亲的确有天赋,即使只用面粉做的面筋汤也特别顺滑好喝。

那时婆媳分家后分的比较清楚,不像现在即使分家,也经常凑一块吃饭,奶奶基本把孙子揽过来跟着吃住,以前妯娌多,婆婆也顾不过来,基本过年过节凑一块吃团圆饭,平时如果谁吃了谁一顿饭好像沾了很大便宜一样,当然也跟以前物质条件不富裕孩子多有关。

母亲那时喜欢自己一头长头发,可能父亲年轻比较孩子气,母亲说父亲趁着自己沉睡,把她一头秀发给剪短了,母亲起来发现特别生气,母亲说起这段往事,让我脑子里想象父母亲年轻时候的鲜活形象,一个调皮好玩,一个生气插腰。

父母亲清晰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父亲年轻时经常出门打工,母亲自己在家带孩子,还顾着田地,不过每到农忙时父亲回来收庄稼,收完后接着再去打工。

母亲说起和父亲从没因为钱的事有争执,父亲挣的钱全部一分不留的交给母亲,家里一切开支都是母亲掌管,父亲研究如何增加田地产量和去哪儿打工,从不问家里钱的开支,我和哥哥小时候每次想从父亲这儿突破要零花钱,父亲经常事实回答我没钱,都在你娘那儿呢,给你娘要。

父亲身上有零钱时候是冬天打麻将期间,可能有二十块的本钱,然后每天出去玩,回家如果一脸喜色,并且还整理查钱,那就是赢钱了,如果回家就拿毛笔练字等着母亲喊吃饭,那多半可能输了,要么不输不赢状态。

那时母亲想让父亲帮忙带孩子,她有时间做家务之类的,父亲答应干脆,逃脱也迅速,每次母亲提到看孩子,父亲借口去厕所,母亲出来看时父亲已经溜得没影了。

不过母亲曾说父亲特别疼爱我,每到中午把我抱出来晒太阳补钙,也可能父亲那时已经成熟,意识到分担家里责任了,也许重女轻男吧,我毕竟是家里唯一女孩,上面已有两个哥哥了。

我印象中父亲从小到大从没打过我,就如父亲所说我本身已经瘦弱的风一吹就要倒的模样,何况下手打,所以我见过他拿起棍棒打哥哥们的模样,庆幸父亲没打过我,只是打哥哥,我已经受到惊吓啊啊大哭。

父亲母亲大事上商量着来,如果家里杂事一般母亲做主,田地里撒化肥之类的事父母亲会有分歧和争执,父亲根据科学种田,撒化肥按照数据来,母亲凭借经验和感觉来,觉得父亲化肥上多了,庄稼反而会被杀死,目的是都想要产量高,但谁都不认谁的。

母亲和父亲还有争执的是父亲干活忘记吃饭时间,经常在田里喊也不回来,父亲执着的想要做完再回家,母亲一方面心疼父亲饿肚子干活,另一方面饭菜捂在锅里都凉了,再热不好吃,每次父亲都是在母亲唠叨中坚持到底,一定完成他的农活回家吃饭。

大部分时候看似母亲强势,父亲脾气温和好说话,但其实父亲执拗起来,母亲也无法,估计人都有一个倔脾气,父亲母亲如果同时倔脾气上来那就吵架后生气不说话,谁也不理谁,可如果邻居上家里来玩或者有事要说,父亲母亲就暂时停止内战,一致客气的和邻居说话,基本邻居走之后,父亲母亲继续说着刚才事情,早忘了前几分钟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情形。

我觉得父母亲的婚姻属于时间长久相处成了亲人,虽然过着清淡日子,却温馨充实,虽也有相看两厌时,但最终一路吵吵闹闹的过来了,不说十分圆满幸福,却也一块经历了许多,经常看到他们坐下商谈事情的模样,或者聊起两个人都知道的某个人,她们虽然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却也有诸多快乐场景,在田里的苦中作乐吧。

现在父亲母亲各自带一个孙女,每周末才能相聚,父亲也理解了母亲以前带孩子的劳累,父亲带我大侄女,已经快上三年级了,但是每顿饭不按时按点吃都不满意,接送上学的点也不能差,母亲相对轻松,小侄女上幼儿园,不在家吃饭,中午不用接送,每天在家闲着,所以我想这就是母亲的补偿吧,父亲年轻时带娃少,现在是轮到他受些累了。

母亲和父亲经历了刚安装电灯的时刻,在之前母亲说家里是点煤油灯的,他们又经历了交公粮到后来直接免去公粮,他们从那个清贫年代走到小康社会。

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一路都走过来了,现在仍然偶尔拌嘴,但这才是婚姻本来的模样,吵吵闹闹但不会分开,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250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